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西师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81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革命的经济政策C.新经济政策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D.新经济政策能加强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2、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文明源远流长,以下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3、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粮食“准平”政策,即在市场粮价低迷时,由政府收购囤积;当市场上粮价奇高时,政府则将囤积的粮食抛出。这一做法A.导致政府与民争利损害形象B.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C.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D.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4、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筒车;曲辕犁。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一家一户D.精耕细作5、下表是1576-1602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某物品的估值统计表。(注:比索是一种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国家使用的货币单位)该物品最可能是下表的()
。时间。
1576年。
1586年。
1596年。
1602年。
估值。
30万比索。
50万比索。
10万比索。
200万比索。
A.玉米B.茶叶C.鸦片D.白银6、下表为晚清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创办的机器厂矿和公司状况表。它反映了当时。类型数量经费或投资额(单位:两)工人(单位:人)洋务派军事企业19个5000万1000洋务派民用企业27个2964万25500~29500私人资本企业170个879万60000
A.洋务企业阻碍私人企业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民主革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D.“实业救国”思潮高涨7、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部分)国内生产总值(100%)产业结构比重变化表。这反映出当时。
A.工农业生产正日益走向衰退B.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C.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消亡8、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两次融人世界市场;下列诸要素中与史实相悖的是。
。
时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第二次:2001年。
A
方式。
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经历15年艰苦谈判.主动加人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
社会性质。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
经济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影响。
弊多利少。丧失主权完整;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利大于弊。有利于中国现代化;但也面临挑战。
A.AB.BC.CD.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9、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10、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11、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正确B.错误13、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A.正确B.错误14、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A.正确B.错误15、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力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A.正确B.错误16、古代社会,家庭手工业在小农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作业产品全部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A.正确B.错误17、宋代商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A.正确B.错误18、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A.正确B.错误19、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A.正确B.错误20、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政治改革困难重重,转而将重心转向经济领域,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4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9年,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请求修筑铁路,顽固派以“破坏风水”、“与民争利”等理由反对。经李鸿章多次幹旋,189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全长11公里。但通车后不久朝廷就下令禁止使用机车,于是改用骡马拖曳到1911年,全国铁路近1万公里,但90%受外国人控制。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在中国发展起来。到1946年12月,中国公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但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能通行的只有一半左右。——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收回所有中国大陆上的铁路权利并根据发展需要规划铁路网布局,在中西部等地区兴建了多条铁路。1949~-1957年间,用于新线建设的资金占到铁路投资总领的40%以上。铁路建设常由军队负责组织并承担施工主力,同时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当时全国各地多达数十万民众直接参加了铁路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8年时间里,新建了6000多公里千支线铁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摘编自王试《“新线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铁路建设(1949-195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交通建设相对迟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铁路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嘉靖倭乱”的发生,是明朝“海禁”政策导致的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结果。1567年,嘉靖皇帝痴逝,随后隆庆皇帝即位。隆庆皇帝宣布在津州月港开海,允许津泉两府商人出海贸易,“准贩东、西二洋”,从而形成隆庆开海的局面。有人测算,晚明从月港流入中国的白银,16世纪七十年代年均约28.5万两,八十年代年均约88.9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伴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与此同时,明末的海外市场需求也直接刺激了江、新、阔、亭、数等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染织业、制壳业、铁器业、制糖业等行业的发展。“嘉靖倭乱”的发生,是明朝“海禁”政策导致的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结果。1567年,嘉靖皇帝痴逝,随后隆庆皇帝即位。隆庆皇帝宣布在津州月港开海,允许津泉两府商人出海贸易,“准贩东、西二洋”,从而形成隆庆开海的局面。有人测算,晚明从月港流入中国的白银,16世纪七十年代年均约28.5万两,八十年代年均约88.9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伴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与此同时,明末的海外市场需求也直接刺激了江、新、阔、亭、数等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染织业、制壳业、铁器业、制糖业等行业的发展。——摘编自陈高胜《隆庆开海: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革》1898年,清廷下话:“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侵占。现当海禁润开,强邻环何,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视舰,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经过新政期间的努力,截至辛寒,中国自开商峰(意即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它与条约口岸的实质区别在于是中国政府还是西方列强控制了口岸的政治决策权及行政管理权)的数量已由成成时期的3个增加至19个,如果加上同时期东北开放的16个,其数量已多达35个。——摘编自杨天宏《近代中国自开商峰研究述论》材料二1898年,清廷下话:“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侵占。现当海禁润开,强邻环何,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视舰,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经过新政期间的努力,截至辛寒,中国自开商峰(意即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它与条约口岸的实质区别在于是中国政府还是西方列强控制了口岸的政治决策权及行政管理权)的数量已由成成时期的3个增加至19个,如果加上同时期东北开放的16个,其数量已多达35个。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令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整理自候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隆庆开海与晚清自开商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晚清自开商埠。
(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港)设立的作用。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夏锋认为;目前应把海南打造成为自由贸易港,这是海南更大程度开放政策;开放模式的突破,也是中国向世界释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最有力的信号,将更有利于发挥海南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在泛南海经济合作中的中心枢纽作用。
——摘编自《凤凰网》材料二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人教版教材《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材料三海南有条件成为泛南海合作的先导区;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新格局,促进泛南海自由贸易网络的形成。海南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与东南亚各国合作紧密。所以,从泛南海;东南亚合作等战略角度考虑,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有独特优势、独特作用的。海南如果建立自由贸易港,它对于维护南海的权益,以开放带动开发合作,促进泛南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中国证券网》(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3)根据材料,海南建立自由贸易港的意义何在?24、改革促进社会进步。
材料一申不害变法简表。
(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特点;对申不害变法进行评价。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强烈反应,工人阶级提出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进行不懈的斗争,一批社会热心人士在民间展开各种调查,呼吁政府特别是议会进行干预,解决环境污染和疾病流行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议会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采寻求解决途径.在1847年以后的30年中,议会相继通过(《河道法令》;《公共卫生法》、(《消除污害法案》等一系列法案。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当议会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之后,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例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1844年建立了城镇卫生协会,还在各地设立了卫生医官。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2)依据材料二;概括推动英国近代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
(3)材料三是某位学生绘制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示意图。依据图示及所学;论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循序渐进中进行”。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1题,共2分)25、图1;图2、图2分别为中国古代汉、唐、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概括图中商业中心分布的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对此历史现象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8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画了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F1为阻力,F2为动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明清时期的“新经济的萌芽”是什么?其出现的显著表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27、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1845-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生活期间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者的重变。1893年,列宁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1920年,毛泽东在北平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年,邓小平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①简述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②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28、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9、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
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
2.英国“福利国家”的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3.你如何评价英国“福利国家”的政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根据题干“其实党向新经济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可知保尔对新经济政策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说明了新经济政策在政治领域的作用,那就是加强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D项正确。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与题干强调新经济政策的政治作用不符,排除A。B项说法错误,是对新经济政策的否定,排除。1918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提供了物质保障,促进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2、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耧车、曲辕犁、翻车和骨耜,西汉时期发明播种工具耧车,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三国马均发明灌溉工具翻车,原始社会我国发明了骨耜,故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故选B。3、C【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管仲实行“准平”政策,国家在市场粮价低迷时以平价购入粮食保护了粮农的经济利益,这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国家在市场粮价奇高时以平价将库存粮食卖出保护了市民的利益,这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是在战国商鞅变法时期;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这一做法是为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而实行的。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D【分析】【详解】
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表格内容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水利灌溉的发展、生产耕作活动、生产经验核技术等,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D;表格信息没有涉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一家一户,排除AB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二十四节气”“选种、育秧”等,联系所学精耕细作的内容分析解答。5、D【分析】材料“1576-1602年”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的贸易情况。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我国对外贸易有优势地位,白银大量涌入中国,故选D。玉米在新航路开辟后在中国引种,没有必要大量进口。茶叶属于中国优势出口商品,排除B;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局面,鸦片才大量走私中国,排除C。6、C【分析】【详解】
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产业工人增加,壮大了无产阶级,为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C项正确;洋务运动促进了私人企业的发展,排除A项;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排除B项;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中华民国初期,实业救国思潮高涨,排除D项。故选C项。7、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表明1980-1988年美、日、西德三国工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稳步上升,显示了产业结构调整适应社会发展水平,C项正确;材料表明工农业产业比重下降,并不等同于工农业生产走向衰退,排除A项;题目无从体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排除B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D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8、A【分析】【详解】
2001年中国主动加入的是世界贸易组织,而不是关贸总协定,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CD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B【分析】【分析】
【详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说法错误。13、A【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在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故本题说法正确。1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并未完全解体,其中自然经济彻底解体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故题干表述正确。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汉朝以后,铁力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题干表述正确。16、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中,家庭手工业产品有少部分是流向市场的,并不是全部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所以题意说法错误。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宋代商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政府对市的管理相对宽松。故表述正确。18、B【分析】【详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答案为:错误。19、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并非是鸦片战争结束后,故题干表述错误。20、B【分析】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先从经济领域改革开始,改革困难重重,转而将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本题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4分)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顽固派以‘破坏风水’;“与民争利等理由反对”、“通车后不久朝廷就下令禁止使用机车,于是改用騾马拖曳”得出政府观念相对落后;顽固势力阻挠;根据“全国铁路近1万公里,但90%受外国人控制”得出西方侵略势力的千预;根据“到1946年12月,中国公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但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能通行的只有一半左右”得出战争频繁;经济发展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2)特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收回所有中国大陆上的铁路权利并根据发屐需要规划铁路网布局”可知,时间短,成效大;规划战略布局(主要在工业基地与战略后方);据材料“949-1957年间,用于新线建设的资金占到铁路投资总额的40%以上”可知,推进新线建设:据材料“路建设常由军队负责组织并承担施工主力,同时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当时全国各地多达数十万民众直接参加了铁路建设”可知,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交由军队负责;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背景:据所学可从新生政权的有效巩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一五计划(一化三改造)的顺利实施等角度回答。【解析】(1)原因:政府观念相对落后;顽固势力阻挠;西方侵略势力的干预:战争频繁;经济发展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2)特点:时间短,成效大;规划战略布局(主要在工业基地与战略后方);推进新线建设:国家力量主导(纳入在国家在国家的经济体系中);交由军队负责;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
背景:新生政权的有效巩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一五计划(一化三改造)的顺利实施。22、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一“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结果隆庆皇帝宣布在津州月港开海,允许津泉两府商人出海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矛盾;新航路开辟、政局变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等方面概括隆庆开海的历史背景。影响,据材料一“伴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与此同时,明末的海外市场需求也直接刺激了行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白银流入、财政收入、商品出口、中国同世界交流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2)异同;根据材料二“现当海禁润开,强邻环何,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视舰,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它与条约口岸的实质区别在于是中国政府还是西方列强控制了口岸的政治决策权及行政管理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通商地域范围;通商原因等方面比较隆庆开海与晚清自开商埠的不同,从世界潮流、国家利益、中外联系等方面比较隆庆开海与晚清自开商埠的相同。评述,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主权、城市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观念近代化等方面说明其积极性;从根本的不利局面、便利西方经济侵略等方面说明其消极性。
(3)作用,根据材料三“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等方面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港)设立的作用。【解析】(1)背景:海禁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新航路的开辟;明朝政局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影响:白银大量流入;加速了中国白银货币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商品大量出口(海外市场的拓展)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异:隆庆开海是一口通商;晚清自开商埠开放地域范围广;隆庆开海主要是因为海禁加剧了社会矛盾,而晚清自开商埠则是民族危机加深后的调整。
同:都顺应了世界潮流;维护了国家利益;密切了中外联系。
评述: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促进口岸城市的近代化;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国人的危机认同感及对外观念的近代化;
但是晚清自开商埠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广开口岸”和外国经济势力占优势的不利局面;随着自开商埠的增多和地区的扩大;自开商埠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作用:扩大了对外开放格局;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3、略
【分析】【详解】
(1)会议:根据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第一步:根据所学可知;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2)特点:根据“我国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可得出其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根据“海南如果建立自由贸易港,它对于维护南海的权益,以开放带动开发合作,促进泛南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有重要意义。”可从维护南海的权益、促进泛南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深化我国改革开放等方面概括。【解析】(1)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一步:创办经济特区。(或答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有利于维护南海的权益;促进泛南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深化我国改革开放。24、略
【分析】(1)依据材料一表格中信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与商鞅变法进行比较分析回答。
(2)本题依据材料二“重视立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以及工人阶级的斗争推动和社会上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等角度分析回答。
(3)本题属于综合论述题,首先从总论角度说明,其次从三个分论点角度回答。整体从经济体制改革循序渐进角度说明,分论点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角度分析论证。【解析】(1)历史地评价:改革是在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出现的;顺应了变法的时代。
潮流。辩证地评价:第一;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加强了君主集权,促进政治局面的稳定;
关注农业及手工业生产;注重军事训练,增强了国力。第二,与同时代的商鞅变法对比,改革没有从制度层面入手,没有彻底废除旧制度(如井田制;世卿世禄制),没有彻底打击旧贵族特权,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变法很不彻底;过于依赖君主“术治”,忽视法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问题。
(2)因素:充分发挥议会的主导作用;重视立法,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管理;工人阶级的斗争推动;社会上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
分论点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进程循序渐进(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进而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1978年开始改革,1992年进入新阶段);+
分论点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循序渐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乡镇企业的涌现,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
分论点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循序渐进(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大力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到多种所有制并存,改革不断深化):
分论点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进程循序渐进(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84年主张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综上所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均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充分说明,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五、论述题(共1题,共2分)2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商业中心的分布可知反映的现象是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其中汉代的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是因为中华文明发轫于中原地区,夏、商、周三代一直到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地区,所以一直到汉代中原地区人口最为密集,经济实力最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商业发展水平也最高;唐朝时期商业中心的分布从黄河中下游地区扩展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和唐朝时期的南方社会环境稳定、生产工具改进及北方战乱等因素有关;明清时期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及运河沿岸一带,这主要和自中唐以来,北方社会环境一直处于动荡之中,而南方环境相对稳定、统治者的政策支持及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因素有关。【解析】历史现象: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历史解释:图1:由于中华文明发轫于中原地区;夏;商、周三代一直到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地区,所以一直到汉代中原地区人口最为密集,经济实力最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商业发展水平也最高,因此汉代的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
图2:到了唐代;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尤其是西晋八王之乱的分裂动荡,中原人口纷纷南迁,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直到唐朝前期才得到恢复;而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又历经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尤其是唐朝曲辕犁、筒车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推广,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农业的发展带动商业的进步和城市的兴盛,所以唐朝时期商业中心的分布从黄河中下游地区扩展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图3:到了明清时期,历经中唐以来的藩镇割据、两宋时期多个民族政权的对峙混战,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持续受到影响,而南方经济随着中原人口南迁第二次、第三次高潮的出现继续加速发展,尤其是宋都南迁后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导致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全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明清时期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及运河沿岸一带。六、简答题(共4题,共8分)26、略
【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诗句可以分析出当时的经济形态是封建的自然经济。中国古代封建自然经济的特点包括: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铁犁牛耕、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
(2)第一小问萌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经济的萌芽”指资本主义萌芽;第二小问表现,根据所学知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或“机户出资,机工从力”。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F1指的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解析】(1)特点: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铁犁牛耕、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
(2)“新经济的萌芽”指资本主义萌芽。
表现:出现雇佣关系或“机户出资;机工从力”
(3)F1因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7、略
【分析】【详解】
①探索:需要结合十月革命的过程及革命胜利后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②历程:需要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政治制度)、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表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的表现、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对外开放的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解析】选答①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无产阶级政党。1917年,发表《四月提纲》,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问题,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工程建设项目保证担保借款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学出版赞助协议3篇
- 《财政收入概述 》课件
- 2025版智能制造集资合作协议书3篇
-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更新拆迁补偿协议4篇
- 编外人员报名资格审核登记表
- 2025年冀少新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北师大版第二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专职工作人员报名表
- 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 蓝军战略课件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 课件8 - 基本数据类型
-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物流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制度
- DB22T 277-2011 建筑电气防火检验规程
- DB52T 1696-2022 口腔综合治疗台用水卫生管理规范
- 2025届上海市复旦附中浦东分校物理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快乐读书吧:童年(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红色蛇年大吉年终总结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