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法学类自考-00235犯罪学(一)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学类自考-00235犯罪学(一)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学类自考-00235犯罪学(一)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学类自考-00235犯罪学(一)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学类自考-00235犯罪学(一)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2024年高等教育法学类自考-00235犯罪学(一)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第I卷一.参考题库(共100题)1.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学的标志之一是它()。A、研究各种社会动态B、侧重研究犯罪现象C、侧重研究社会发展规律D、侧重研究越轨行为2.犯罪预测是推测未来不确定的犯罪状态和结构的()。A、观察活动B、认识活动C、调查活动D、思考活动3.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女性犯罪中多见的犯罪类型是()。A、扒窃B、抢劫C、投毒D、伪证4.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的预防犯罪的措施有()。A、刑罚个别化B、制定明确而通俗的法律C、使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而不腐化D、奖励美德E、完善教育5.试论述犯罪预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6.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让被试进行规定的角色扮演,并观察其互动活动,以分析他们所作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研究方法被称为()。A、模拟实验法B、现场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回归实验法7.犯罪预测是科学测定未来可能发生的()。A、犯罪状况B、犯罪原因C、犯罪条件D、犯罪结构E、犯罪变化趋势8.犯罪既危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又危害了公共利益,表明了犯罪具有()。A、阶级性B、相对性C、社会性D、动态性9.下列有关犯罪预防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犯罪预防是针对犯罪原因采取的一系列活动B、犯罪预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层次性、静态性的行为体系C、犯罪预防的目的是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D、狭义犯罪预防专指罪后预防E、广义犯罪预防包括罪前、罪中和罪后预防10.中共中央《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即“严打”决定)针对的是()。A、建国初期的犯罪形势B、“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犯罪形势C、“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形势D、改革开放初期的犯罪形势11.在现代犯罪学中,犯罪原因论的主流观点是()。A、单因素论B、综合原因论C、混合因素论D、冲突论12.在选定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中,由实验者引发和控制某种社会事件,吸引被试者的注意力,并观察其反应的研究方法是()。A、模拟实验法B、实验室实验法C、现场实验法D、心理实验法13.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掠夺性犯罪所必备之因素的是()。A、潜在的犯罪人B、适宜的作案目标C、存在冲突的家庭D、缺乏有保护能力的人14.犯罪人犯罪意识的外化表现是()。A、犯罪心理B、犯罪现象C、犯罪行为D、犯罪动机15.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犯罪学脱胎于()。A、刑法学B、社会学C、统计学D、生物学16.现代犯罪学关于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A、犯罪的社会预防B、犯罪的心理预防C、犯罪的个体预防D、犯罪的法律预防17.简述年龄与犯罪的关系。18.试论犯罪防控系统的宏观性预防。19.遭受了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能又会受到侵害,这种侵害及过程被称为()。A、初次被害B、再次被害C、重复被害D、多次被害20.犯罪现象的属性是()。A、悖逆性B、文化性C、社会性D、政治性E、历史性21.试论述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和理论。22.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是()。A、犯罪预防B、犯罪控制C、打击犯罪D、改造罪犯23.如何提高公民的自防意识和能力?24.在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民调解“四落实”工作的是()。A、制度落实B、场所落实C、工作落实D、报酬落实25.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率最高、犯罪行为最集中的年龄阶段被称为()。A、初犯年龄B、累犯年龄C、差别年龄D、高峰年龄26.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的倡导者是()。A、加罗法洛B、克利福德·肖和亨利·麦凯C、萨瑟兰D、史蒂文·拉布27.建国后,我国第三次刑事犯罪高峰发生于()。A、50年代初B、60年代初C、“文革”期间D、改革开放后28.影响个体犯罪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A、不良的认识观念B、畸形的需要C、不良的动机倾向D、偏执变异的性格特征E、消极的心理状态29.犯罪研究表明,影响犯罪人年龄之区域性差别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结构C、地域文化D、政治环境30.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A、惩戒性预防B、控制性预防C、保护性预防D、堵塞性预防31.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显著特征是()。A、外显性B、客观性C、综合性D、主观性32.加罗法洛于《犯罪学》一书中提出了()。A、犯罪原因三元论B、自然犯罪概念C、天生犯罪人论D、犯罪饱和律33.下列诸项中,属于财产犯罪人特有的道德观内容的是()。A、为朋友两肋插刀B、不自由勿宁死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唯利是图34.试论述人格障碍的特征及人格障碍与犯罪的关系。35.功利主义理论,或称“幸福计算”理论是()。A、贝卡利亚学说的核心B、边沁学说的核心C、费尔巴哈学说的核心D、萨瑟兰学说的核心36.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写道:“为了不使刑罚成为某人或某些人的暴行,刑罚应当是公开的、及时的、必需的,在既定的条件下尽量轻微的、同犯罪相对称的,并由法律规定的。”这段话包含的刑罚的原则和理论有()。A、罪刑相适应B、罪刑法定C、刑罚人道化D、刑罚的公开性E、刑罚的及时性37.犯罪学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外延()。A、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小B、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大C、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相等D、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38.简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义。39.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犯罪高峰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经济的全面实施B、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不佳C、犯罪控制的弱化D、敌对势力的破坏4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是()。A、未成年人犯罪多B、成年人犯罪多C、暴力性犯罪多D、敌对分子多E、经济领域犯罪突出41.犯罪学最基本的范畴是()。A、犯罪现象B、犯罪原因C、犯罪对策D、刑事案件E、刑事侦查42.经济转型过程中犯罪的增长,往往是通过诸多()。A、直接原因B、间接原因C、相关因素D、中介环节43.犯罪意向调查推测的对象是()。A、被害人的亲属B、犯罪人的邻居C、公安人员D、具有犯罪倾向者44.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A、性别B、犯罪类型C、再犯的可能性D、文化程度45.简述犯罪人的文化特征及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46.依据被害人自身是否具有某种被害性的因素,将被害人分为机会被害人与()。A、既然被害人B、潜在被害人C、复合被害人D、状态性被害人47.我国帮教工作的原则有()。A、平等原则B、强制原则C、真诚原则D、区别对待原则E、联系实际原则48.改革开放后,我国盗窃案显著特点是()。A、作案目标进一步缩小B、集群犯罪严重C、连续犯罪减少D、重大案件迅速下降49.简述社区预防的具体措施。50.下列诸项中,不属于有利于犯罪行为产生条件的是()。A、有杀伤力的工具B、被害人的疏忽大意C、犯罪人的贪欲D、无监控的车站码头51.被害人学的奠基者是以色列律师()。A、汉斯•冯•亨蒂B、施奈德C、艾连•伯修D、门德尔松52.犯罪学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A、青少年和中下层人犯罪的成因B、女性犯罪的成因C、男性犯罪的成因D、有色人种犯罪的成因53.改变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主张是()。A、罪前预防B、罪中预防C、罪后预防D、罪中和罪后预防54.简述刑罚的个别化理论。55.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各种因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A、不是平行的B、不是等同的C、不是对应的D、不是相关的56.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旨在()。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防止重新犯罪D、矫正心理偏差57.1939年,美国社会学家塞林提出了著名的()。A、亚文化论B、亚文化群论C、文化解组论D、文化冲突论58.在下列措施中,属于美国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第一层次的有()。A、转处B、通过旅游、运动等方式改造青少年C、刑罚预防D、邻里照看59.建国初期,我国基本禁绝了()。A、烟毒灾害B、暴力犯罪C、卖淫嫖娼D、青少年犯罪E、女性犯罪60.在犯罪数量统计方面,犯罪学常用的指标是()。A、发案数B、立案数C、判决数D、犯罪明数与犯罪暗数之和61.犯罪学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国人类学家()。A、托皮纳尔B、贝卡利亚C、费尔巴哈D、加罗法洛62.简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63.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爱的需要等均为()。A、生理的需要B、物质的需要C、精神的需要D、繁衍的需要64.古典犯罪学派主张()。A、通过心理疏导预防犯罪B、通过隔离潜在犯罪人预防犯罪C、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预防犯罪D、通过刑罚预防犯罪65.犯罪学必须关注研究的关于犯罪现象课题有()。A、犯罪现象属性B、犯罪的基本状况C、犯罪特点D、犯罪规律E、犯罪对策效果66.犯罪既危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危害了公共利益,表明犯罪具有()。A、阶级性B、相对性C、社会性D、政治性67.简述犯罪预防的可能性。68.犯罪人犯罪的年龄主要集中在()。A、儿童时期B、青少年时期C、中年时期D、老年时期69.个体犯罪的可能性取决于内外两个控制系统的强度同犯罪诱因之间的()。A、力量等同关系B、力量平行关系C、力量对比关系D、力量对等关系70.什么是犯罪预测?它有哪些特点?71.在一定时空内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A、破案率B、立案率C、犯罪率D、报案率72.在各国的犯罪统计中,侵犯人身犯罪的多发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3.轻浮型被害人、疏忽型被害人、轻信型被害人的分类是根据被害人()。A、人生经历的不同B、人格特征的不同C、生理特征的不同D、生活方式的不同74.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A、指数修匀法B、时序预测法C、特尔菲法D、对比类推法75.简述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关于违法犯罪少年的家庭特点。76.依据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和()。A、疏导性预防B、保护性预防C、惩戒性预防D、重点预防77.犯罪对策学包括以下分支学科()。A、犯罪预测学B、刑事政策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人的矫治与改造E、监狱学78.当代中国犯罪现象的特征()。A、经济领域犯罪严重B、流动人口犯罪突出C、群体性犯罪增多D、职业犯罪比重增加E、犯罪类型和手段的地区差异缩小79.对于"犯罪"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界定,对犯罪学影响较大的学科是()。A、法学B、社会学C、心理学D、生物学E、经济学80.在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A、预防重新犯罪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D、抑制犯罪动机81.简述犯罪研究的基本原则。82.世界各国衡量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A、被害数量B、被害率C、被害死伤率D、被害死亡率83.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A、犯罪原因“单元论”成为主流B、广义犯罪学成为主流C、注重犯罪的单向研究D、犯罪社会学研究思路复兴84.根据“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的终极原因”的原理,从理论上试析犯罪原因。85.犯罪学研究表明,失业与犯罪之间()。A、呈正相关关系B、无关系C、有一定关系D、呈负相关关系86.在犯罪研究中,凡是两个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变动方向同增同减的,叫做()。A、先行关系B、后行关系C、逆相关关系D、顺相关关系8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得(或者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的综合心态是()。A、社会保障感B、社会安全感C、社会恐惧感D、社会支持感88.研究者通过收集、考察文件,从中取得资料用于研究犯罪现象的方法被称作()。A、文献法B、访谈法C、问卷法D、观察法89.一般预防的对象是()。A、党政首脑机关B、普通社会成员C、已然犯罪人D、物资仓库90.简述构建犯罪预防实践体系应注重的问题。91.犯罪动力的本质是犯罪的推力和引力与犯罪的控制力、阻力的()。A、合力B、助力C、差力D、压力92.犯罪条件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是()。A、必然的B、必要的C、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D、非必要的,而是必然的93.简述改革开放后犯罪类型结构的特点。94.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A、男性犯罪的成因B、女性犯罪的成因C、有色人种犯罪的成因D、青少年和中下层人犯罪的成因95.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被称为()。A、相关定量法B、特尔菲法C、时序分析法D、线性外推法9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刑事犯罪高峰是()。A、1950年B、1963年C、1969年D、1983年97.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原因论是一种多因素的()。A、生物作用论B、经济决定论C、文化冲突论D、综合作用论98.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A、发现犯罪与其他现象的联系B、发现犯罪现状与发展趋势C、发现犯罪类型与规律D、发现犯罪行为的轨迹与危害99.研究犯罪原因可以为犯罪人的()。A、改造与矫治提供充分依据B、生活提供出路C、生产提供条件D、安全提供保障100.在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中心及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区发案多的犯罪类型是()。A、性犯罪B、经济犯罪C、暴力犯罪D、财产犯罪第I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C,D,E5.参考答案: (1)犯罪预防是指综合多种社会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通过消除或减少诱发犯罪的因素和原因的途径,有效地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的行为体系。 (2)犯罪预防的重要性:①犯罪预防可避免和减少犯罪对社会造成的损害;②犯罪预防是保证社会稳定的根本性措施;③犯罪预防是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 (3)犯罪预防的可行性:①犯罪规律和犯罪原因的可认识性,为犯罪预防提供了哲学依据;②犯罪学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为分析研究犯罪原因、犯罪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犯罪预防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方法;④预防犯罪的实践为犯罪预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犯罪预防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⑥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为犯罪预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B,C,D,E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A,C,E10.参考答案:D11.参考答案:B12.参考答案:C13.参考答案:C14.参考答案:C15.参考答案:A16.参考答案:A17.参考答案: (1)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生理特征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差异,会对他们的犯罪倾向和犯罪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2)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是青少年时期; (3)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犯罪的类型和方法上存在诸多区别。18.参考答案: 宏观性预防是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道防线——抑制犯罪动机的组成部分。宏观性预防,是相对于微观性预防而言的,是指覆盖范围相对广泛的犯罪预防,一般指全国性预防。该预防的主体是由政党、政府协调各种力量,预防手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制等诸方面。 ①政治方面,着力克服社会弊端,建立健全社会行政管理组织系统。 ②经济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调整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③思想文化方面,倡导主文化,突出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应到、抑制亚文化。遏制反文化。 ④法制建设方面,完善立法,加强普法教育,严格、公正执法,强化刑罚一般预防效果。 ⑤社会发展方面,要注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良性、协调发展。19.参考答案:B20.参考答案:B,C,D,E21.参考答案: 龙勃罗梭是19世纪中后期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实证派犯罪学的创始人。 (1)关于研究方法:临床观察及解剖等实证的研究方法。 (2)关于犯罪人分类:将犯罪人分为五类。 (3)关于犯罪原因:“天生犯罪人”观点。具体包括:①遗传因素影响犯罪;②社会因素影响犯罪;③自然气候因素影响犯罪。 (4)关于犯罪对策:①社会防卫理论;②对犯罪人的鉴定和识别;③改革刑罚制度的建议;④其他预防犯罪的建议。22.参考答案:A23.参考答案: (1)运用新闻传媒广泛宣传犯罪预防知识。 (2)在特定处所张贴、设置警示语,提醒个体提高警惕性,加强防范意识。 (3)综合治理部门、公安机关印刷预防犯罪的宣传品,并免费向群众散发,向大众传播预防犯罪知识。 (4)基层派出所应根据特定时期的犯罪动态,向特定单位、场所发送、张贴有针对性的预防宣传件。 (5)幼儿园、学校应针对幼儿、学生的特定情况,结合治安形势和犯罪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犯罪预防教育。24.参考答案:B25.参考答案:D26.参考答案:B27.参考答案:C28.参考答案:A,B,C,D,E29.参考答案:B30.参考答案:D31.参考答案:C32.参考答案:B33.参考答案:D34.参考答案: (1)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是受个体内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偏离正常状态的人格畸 (2)人格障碍的特征是:①自童年或少年期开始,人格偏离后相对稳定,甚至持续终生;②心里紊乱不定,但无智能缺陷;③对自己的缺点毫无察觉,对别人不负责任;④意志失控,自制力差,易盲动;⑤药物治疗、教育和惩罚措施等都难以矫正。 (3)人格障碍与犯罪的关系:人格障碍的人,易发生暴力行为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其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偶然性,较少预谋,手法不隐蔽,动机目的短浅,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同时也造成对自己的不利和伤害。35.参考答案:B36.参考答案:A,B,C,D,E37.参考答案:B38.参考答案: (1)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 (2)是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 (3)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 (5)是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发展。39.参考答案:D40.参考答案:B,C,D,E41.参考答案:A,B,C42.参考答案:D43.参考答案:D44.参考答案:C45.参考答案:犯罪人的文化水平对其是否犯罪没有直接影响,但对其实施何种犯罪和选择什么手段犯罪,却有着直接影响。犯罪人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文化素质高的人多实施智能犯罪,而文化素质低的人多实施传统犯罪。一种是收不良文化影响的人,具有强烈的反社会倾向,易实施多种犯罪行为。46.参考答案:D47.参考答案:A,D,E48.参考答案:B49.参考答案: 1、发展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 2、增进邻里亲和性,减少矛盾冲突。 3、指导友伴交往,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友伴关系 4、积极开展创业指导 5、对违法劣迹的青年进行特殊教育50.参考答案:C51.参考答案:D52.参考答案:A53.参考答案:A54.参考答案:刑罚的个别化理论是实证学派犯罪预防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只有针对不同的人适用不同的刑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作用。因此主张首先对犯罪人进行分类,然后对不同类型的犯罪人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刑罚的,也包括保安处分的,还包括其他社会性措施。55.参考答案:C56.参考答案:A57.参考答案:D58.参考答案:D59.参考答案:A,C60.参考答案:A61.参考答案:A62.参考答案: (1)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原则。 (2)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属地管理原则。 (4)“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63.参考答案:C64.参考答案:D65.参考答案:A,B,C,D66.参考答案:C67.参考答案: 犯罪是可以认识和预防的,其理由如下: (1)犯罪规律和犯罪原因的可认识性,为犯罪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2)犯罪学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为分析研究犯罪原因、犯罪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犯罪预防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4)预防犯罪的实践为犯罪预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5)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犯罪预防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6)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为犯罪预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68.参考答案:B69.参考答案:C70.参考答案: (1)概念:犯罪预测是指在正确认识犯罪现象的历史和现实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