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新思路】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48-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1页
【先学后教新思路】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48-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2页
【先学后教新思路】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48-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3页
【先学后教新思路】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48-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4页
【先学后教新思路】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48-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内容要求说明考纲解读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伏加德罗常数Ⅰ1.本部分考点内容的要求全是Ⅰ级,即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精确     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洁状况下的应用.题型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绝大多数选择题只要求定性分析,极少数填空题要求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计算(或估算).2.高考热学命题的重点内容有:(1)分子动理论要点,分子力、分子大小、质量、数目估算;(2)内能的变化及转变内能的物理过程以及气体压强的打算因素;(3)抱负气体状态方程和用图象表示气体状态的变化;(4)热现象试验与探究过程的方法.3.近两年来热学考题中还涌现了很多对热现象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力气考查的新情景试题.多以科技前沿、社会热点及与生活生产联系的问题为背景来考查热学学问在实际中的应用.说明:(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温度计;(2)要求定性了解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的内容试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Ⅰ布朗运动Ⅰ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Ⅰ温度和内能(转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Ⅰ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微观结构Ⅰ液体的表面张力Ⅰ对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的解释不作要求液晶Ⅰ气体试验定律Ⅰ对气体试验定律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抱负气体Ⅰ热力学第确定律Ⅰ能量守恒定律;能源与环境;能源的开发与应用Ⅰ分子动理论内能考纲解读1.把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知道内能的概念.3.会分析分子力、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1.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1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eq\f(NA,M)B.1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eq\f(MNA,ρ)C.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eq\f(M,NA)(kg)D.1个铜原子的体积为eq\f(M,ρNA)(m3)答案B解析1kg铜所含的原子数N=eq\f(1,M)NA=eq\f(NA,M),A正确;同理1m3铜所含的原子数N=eq\f(ρ,M)NA=eq\f(ρNA,M),B错误;1个铜原子的质量m0=eq\f(M,NA)(kg),C正确;1个铜原子的体积V0=eq\f(M,ρNA)(m3),D正确.2.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章运动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章运动C.布朗运动说明白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D.观看布朗运动会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猛烈答案D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章运动,小颗粒由很多分子组成,所以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章运动,也不是指悬浮颗粒内固体分子的无规章运动,故A、B选项错误.布朗运动虽然是由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但其重要意义是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章运动,而不是反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故C选项错误.观看布朗运动会看到固体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猛烈.故D选项正确.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则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答案B解析依据分子动理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指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后再减小.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所以B正确.4.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体,温度相等,内能也相等B.全部分子的势能增大,物体内能也增大C.温度上升,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内能不愿定增大D.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相等,两物体的内能确定相等答案C考点梳理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2)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10-26kg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热运动(1)集中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章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集中越快.(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永不停息地无规章运动.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内部的分子的无规章运动.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运动越猛烈.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的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2)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5.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再靠近为止,在整个过程中,分子势能的变化状况是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和弹簧相像,即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当乙分子由无穷远处向r0移动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乙分子由r0向甲分子连续靠近时,要克服分子斥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移动的整个过程,分子势能是先减小后增大,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本题正确选项为D.6.设某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为μ,原子间的平均距离为d,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物质的密度ρ可表示为 ()A.ρ=eq\f(6μ,πd3NA) B.ρ=eq\f(μ,d3NA)C.ρ=eq\f(3μ,4πd3NA) D.ρ=eq\f(8μ,πdNA)答案AB解析分子为球体时,1mol物质的体积为eq\f(1,6)πd3NA,则ρ=μ/(eq\f(1,6)πd3NA)=6μ/(πd3NA),故A正确.分子为正方体时,1mol物质的体积为d3NA,则ρ=μ/(d3NA),故B正确.方法提炼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当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大.2.分子的两种模型:(1)对于固体、液体,分析分子的直径时,可建立球体模型,分子直径d=eq\r(3,\f(6V0,π)).(2)对于气体,分析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时,可建立立方体模型,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d=eq\r(3,V0).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1.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ρ.3.关系(1)分子的质量:m0=eq\f(M,NA)=eq\f(ρVm,NA).(2)分子的体积:V0=eq\f(Vm,NA)=eq\f(M,ρNA).(3)物体所含的分子数:N=eq\f(V,Vm)·NA=eq\f(m,ρVm)·NA或N=eq\f(m,M)·NA=eq\f(ρV,M)·NA.4.两种模型(1)球体模型直径为d=eq\r(3,\f(6V0,π)).(2)立方体模型边长为d=eq\r(3,V0).特殊提示1.固体和液体分子都可看成是紧密积累在一起的.分子的体积V0=eq\f(Vm,NA),仅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气体不适用.2.对于气体分子,d=eq\r(3,V0)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而是两个相邻的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例1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c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摩尔质量M=1.8×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解析(1)水的摩尔体积为Vm=eq\f(M,ρ)=eq\f(1.8×10-2,1.0×103)m3/mol=1.8×10-5m3/mol水分子总数为N=eq\f(VNA,Vm)=eq\f(1.0×103×10-6×6.0×1023,1.8×10-5)≈3×1025(个).(2)建立水分子的球体模型,有eq\f(V0,Nm)=eq\f(1,6)πd3,可得水分子直径:d=eq\r(3,\f(6Vm,πNA))=eq\r(3,\f(6×1.8×10-5,3.14×6.0×1023))=4×10-10(m).答案(1)3×1025个(2)4×10-10突破训练1已知汞的摩尔质量为M=200.5×10-3kg/mol,密度为ρ=13.6×103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6.0×1023mol-1(1)一个汞原子的质量(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即可);(2)一个汞原子的体积(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体积为1cm3的汞中汞原子的个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1)eq\f(M,NA)(2)2×10-29m3(3)4×1022个解析(1)一个汞原子的质量为m0=eq\f(M,NA)(2)一个汞原子的体积为V0=eq\f(M,ρNA)=eq\f(200.5×10-3,13.6×103×6.0×1023)m3=2×10-29(3)1cm3的汞中含汞原子个数N=eq\f(ρVNA,M)=eq\f(13.6×103×1×10-6×6.0×1023,200.5×10-3)个=4×1022个考点二布朗运动布朗运动热运动活动主体固体小颗粒分子区分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比分子大得多的分子团的运动,较大的颗粒不做布朗运动,但它本身的以及四周的分子仍在做热运动是指分子的运动,分子无论大小都做热运动,热运动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看到共同点都是永不停息的无规章运动,都随温度的上升而变得更加激烈,都是肉眼所不能观看的联系布朗运动是由于小颗粒受到四周分子做热运动的撞击力而引起的,它是分子做无规章运动的反映特殊提示1.集中现象直接反映了分子的无规章运动,并且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任何两种物质之间.2.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章运动的反映.例2关于布朗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集中现象B.布朗运动就是固体小颗粒中分子的无规章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运动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章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章运动的反映D.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到尘埃飘舞,这是尘埃在做布朗运动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但它是液体分子无规章热运动的反映,B项错误,C项正确;集中现象是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的过程,不是布朗运动,A项错误;能做布朗运动的颗粒格外小,用肉眼看不到,空中飘舞的尘埃颗粒要大得多,所以不是布朗运动,D项错误.答案C突破训练2在观看布朗运动时,从微粒在a点开头计时,间隔30s登记微粒的一个位置得到b、c、d、e、f、g等点,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在75s末时的位置确定在cd的中点上 图1B.微粒在75s末时的位置可能在cd的连线上,但不行能在cd中点上C.微粒在前30s内的路程确定等于ab的长度D.微粒在前30s内的位移大小确定等于ab的长度答案D解析b、c、d、e、f、g等点分别是粒子在t=30s、60s、90s、120s、150s、180s时的位置,但并不愿定沿着折线abcdefg运动,故选D.考点三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总是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力”是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如图2所示.(1)当r=r0时,F引=F斥,F=0; 图2(2)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F引<F斥,F表现为斥力;(3)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F引>F斥,F表现为引力;(4)当r>10r0(10-9m)时,F引和F斥都已经格外微弱,可以认为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F例3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B.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D.当分子间的距离r>10-9m解析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为零,并不是分子间无引力和斥力,A错误;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B错误.答案CD突破训练3两个分子相距r1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相距为r2时,表现为斥力,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相距为r1时,分子间没有斥力存在B.相距为r2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相距为r1时的斥力C.相距为r2时,分子间没有引力存在D.相距为r1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相距为r2时的引力答案B解析两个分子相距为r1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相距为r2时,表现为斥力,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则选项A、C错误;因分子间相距为r2时,表现为斥力,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则分子间的斥力大于相距为r1时的斥力;分子间相距为r1时,表现为引力,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减小,则分子间的引力小于相距为r2时的引力,故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45.用统计规律法理解温度的概念对微观世界的理解离不开统计的观点.单个分子的运动是不规章的,但大量分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如对大量气体分子来说,朝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目相等,且分子的速率依据确定的规律分布.宏观物理量与微观物理量的统计平均值是相联系的,如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但要留意:统计规律的适用对象是大量的微观粒子,若对“单个分子”谈温度是毫无意义的.例4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B.物体温度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大C.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确定上升D.甲物体温度比乙物体温度高,则甲物体的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的大解析物质分子由于不停地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分子的运动是杂乱的,同一物体内各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从大量分子的总体来看,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比较少,具有中等速率的分子数比较多.在争辩热现象时,有意义的不是一个分子的动能,而是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从分子动理论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反之亦然.留意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尽相同,所以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尽相同.答案A46.用类比法理解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1.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同样,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因此我们可用类比法理解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2.分子势能分子势能是由分子间相对位置而打算的势能,它随着物体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为:(1)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r的增大,分子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2)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r的减小,分子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3)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愿定为零,可为负值,由于可选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4)分子势能曲线如图3所示.图3例5如图4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图4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始终削减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始终增加解析由题意可知,乙分子由a到c的过程中,两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动能始终增大,分子势能始终削减,到c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因此A错误,B、C正确;由b到c的过程中,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削减,由c到d的过程中,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因此,D错误.答案BC突破训练4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的分子力近似为零),假如甲固定不动,乙渐渐向甲靠近越过平衡位置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过程中 ()A.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B.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C.两分子间的斥力不断减小D.两分子间的引力不断减小答案B解析乙渐渐向甲靠近至到达平衡位置的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对乙做正功,越过平衡位置后,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对乙做负功,即乙克服分子力做功,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两分子间距渐渐减小时,两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渐渐增大,选项C、D错误.高考题组1.(2022·大纲全国·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章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猛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答案BD解析布朗运动的争辩对象是固体小颗粒,而不是液体分子,故A选项错误;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是温度和颗粒大小,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B选项正确;布朗运动是由于固体小颗粒受液体分子的碰撞作用不平衡而引起的,不是由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2.(2022·四川理综·14)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热运动越猛烈,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C.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D.只有外界对物体做功才能增加物体的内能答案C解析分子热运动越猛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但某一分子的动能不愿定大,选项A错误;分子间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B错误;物体的内能是全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选项C正确;由热力学第确定律知,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转变物体的内能,选项D错误.3.(2011·广东理综·13)如图5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缘由是 ()A.铅分子做无规章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图5答案D解析当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时,接触面上的分子与分子间的距离格外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铅柱不脱落.4.(2010·全国Ⅰ·19)如图6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图6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答案BC解析在Ep-r图中,当r=r2时Ep最小,说明r2=r0,即分子力为零时的分子间距.再利用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即可知正确答案为B、C.模拟题组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集中现象说明白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B.布朗运动实际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确定减小D.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不愿定大答案AD6.下列有关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温度低的物体,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也必定小C.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D.0°C的铁和0°C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答案D解析打算物体内能的是物体中所含分子的摩尔数、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低只能表明分子的平均动能小,而比较分子平均速率的大小时还要看分子的质量,由此推断选项A、B错误;做加速运动的物体,其宏观动能渐渐增大,但是物体的温度未必上升,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化状况不能确定,选项C错误;温度表征了分子的平均动能,铁和冰的温度既然相同,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必定相等,选项D正确.

(限时:25分钟)►题组1微观量的估算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分子看成球形是对分子的简化模型,实际上分子的外形并不真的都是球形B.全部分子的直径都相同C.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全都D.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多种,油膜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答案ACD解析把分子看做球形是将实际问题抱负化,A对;不同分子直径大小不同,但数量级除有机物的大分子外,一般都是10-10m2.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3),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已知1克拉=0.2克.则 ()A.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eq\f(0.2×10-3aNA,M)B.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eq\f(aNA,M)C.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eq\r(3,\f(6M×10-3,NAρπ))(单位为m)D.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eq\r(\f(6M,NAρπ))(单位为m)答案C解析a克拉钻石物质的量为n=eq\f(0.2a,M),所含分子数为N=nNA=eq\f(0.2aNA,M),钻石的摩尔体积为Vm=eq\f(M×10-3,ρ)(单位为m3/mol),每个钻石分子体积为V0=eq\f(Vm,NA)=eq\f(M×10-3,NAρ),设钻石分子直径为d,则V0=eq\f(4,3)π(eq\f(d,2))3,联立解得d=eq\r(3,\f(6M×10-3,NAρπ))m.3.早晨,湖中荷叶上有一滴约为0.1cm3的水珠,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水的摩尔质量M=1.8×10-2(1)这滴水珠中约含有多少个水分子;(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多大.(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3.3×1021个(2)3.9×10-10解析(1)N=eq\f(m,M)NA=eq\f(ρV,M)NA=eq\f(1.0×103×1×10-7,1.8×10-2)×6.0×1023=3.3×1021(个)(2)建立水分子的球体模型,有eq\f(4,3)π(eq\f(d,2))3=eq\f(M,ρNA),所以d=eq\r(3,\f(6M,πρNA))=3.9×10-10m►题组2布朗运动4.关于分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布朗运动图中不规章折线表示的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C.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D.物体温度转变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愿定转变答案C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运动,布朗运动图中不规章折线是将间隔相等时间描出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得到的,不表示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A、B均错;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假如表现为引力,则分子力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假如表现为斥力,则分子力增大,C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转变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确定转变,D错.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反映B.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也越小C.两个铅块挤压后能紧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压缩抱负气体时需用力,说明抱负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答案AC►题组3物体的内能、温度6.关于对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系统的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打算的B.做功可以转变系统的内能,但是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不能转变系统的内能C.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D.1g100°C水的内能小于1g100°C水蒸气的内能答案BC解析系统的内能是一个只依靠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所以是由系统的状态打算的,A正确;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转变系统的内能,B错误;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的平均动能相同,但它们的摩尔数不同,内能不同,C错误;在1g100°C的水变成100°C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间距增大,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1g100°C水的内能小于7.相同质量的氧气和氦气,温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氧分子的动能都比氦分子的动能大B.每个氦分子的速率都比氧分子的速率大C.两种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确定相等D.两种气体的分子平均速率确定相等答案C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氧气和氦气的温度相同,其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分子的运动速率有的大,有的小,各个分子的动能并不相同,A、B错误,C正确;两种气体的分子质量不同,则平均速率不同,D错误.8.关于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3.15℃B.温度变化1℃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相同的D.温度由t℃升到2t℃时,对应的热力学温度由TK升至2TK答案AB解析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t+273.15K,由此可知:-33.15°C=240K,故A、B选项正确;D中初态热力学温度为273.15K+t,末态热力学温度为273.15K+2t,温度变化tK,故D选项错误;对于摄氏温度可取负值的范围为0~-273.15°C,因确定零度达不到,故热力学温度不行能取负值,故C选项错误.►题组4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势能9.(2010·四川理综·1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的是 ()A.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B.钢绳不易被拉断C.水不简洁被压缩D.空气简洁被压缩答案D解析由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