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考】2021-2022新高考人民版历史练习册-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A/07/wKhkGWeGFVuANiXgAAGaannJ-ME658.jpg)
![【学练考】2021-2022新高考人民版历史练习册-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A/07/wKhkGWeGFVuANiXgAAGaannJ-ME6582.jpg)
![【学练考】2021-2022新高考人民版历史练习册-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A/07/wKhkGWeGFVuANiXgAAGaannJ-ME6583.jpg)
![【学练考】2021-2022新高考人民版历史练习册-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A/07/wKhkGWeGFVuANiXgAAGaannJ-ME6584.jpg)
![【学练考】2021-2022新高考人民版历史练习册-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A/07/wKhkGWeGFVuANiXgAAGaannJ-ME65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头,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A.西周B.秦朝C.汉代D.唐代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C.活字印刷术的创造D.文化市场的快速扩大3.中国四大创造中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创造是()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印刷术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4.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B.西汉时期就已经创造了可以用于绘写地图的纸C.纸最早是用于绘制地图的D.纸最早是在我国的边疆地区创造的5.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在四大创造中消灭最晚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头使用6.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争辩的主要组织者B.有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试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7.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但很少做出理论概括和分析。如创造了火药,却没有总结出化学变化的规律来。下列缘由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重感性和阅历B.习惯于因循守旧C.重有用性D.与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关8.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消灭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有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创造()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动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有名的远航D.转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9.“一个惊异的事实就是,源于中国的技艺好像需要经过移植才能够获得高度的进展。见证一下火药、印刷术和航海罗盘在应用上所取得的巨大改进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关于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制造了四大创造,但它们未在本国充分发挥作用B.中国经济停滞、倒退打算了四大创造必需移植才能连续传播C.欧洲人吸取和借鉴了中国的科技成就并有所创新D.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促进了欧洲社会进展10.有名学者沈固朝在《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一书中写道:“1485年美因兹大主教内伯格……发布禁令,严禁‘滥用’这一‘神赠技术’(指印刷术)。1489年,教廷向全部信徒发布了同样内容的敕令。”上述主教、教廷行为的主要动因是()A.印刷术成为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工具B.印刷术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的权威C.欧洲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利用印刷术反对教会D.印刷术成为传播反宗教思想的工具,引起教会的恐慌11.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转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出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创造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气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进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12.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假如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逝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假如没有四大创造,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源在于四大创造的完成C.四大创造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D.四大创造对欧洲的社会变革起了打算性的作用13.有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当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始终主见,争辩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究,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精确 的是()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争辩人类唯有争辩人本身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争辩,不重科技的争辩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进展D.对自然界的争辩是无法穷尽的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材料二中国创造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们,所以它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力量的,由于后来失了那种力量,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力量一齐都恢复起来。——摘自《孙中山选集》(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科技进展的差异性,并简要说明最主要缘由是什么?(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们(四大创造),所以它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这一问题。(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渐渐退化”的缘由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15.科学技术的进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进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气,人类社会的进展与科学技术的进展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创造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创造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创造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公元1年至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年至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年至1500年673857%2943%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进展进行争辩后发觉,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进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创造”外,还有很多创造,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进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2)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进展作出杰出贡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器,影响整个世界的进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成果,并说明它们如何推动世界文明的进展?(3)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材料二中明清时消灭的“李约瑟难题”的缘由。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1.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消灭的是()ABCD2.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肯定是()A.小篆B.草书C.楷书D.隶书3.余秋雨说:“中华文明的长寿隐秘是汉字。”下列关于中国汉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汉字起源于甲骨文B.汉字在秦汉时期形成完整体系C.汉字的演化趋势是由简到繁D.书法艺术分为自发、自觉两个阶段4.右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暗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A.风俗画B.宫廷画C.文人画D.山水画5.被誉为“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宏大发觉”的是()A.新石器时代“骨笛”出土B.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C.湖北随州出土的青铜编钟D.北京山顶洞人的发觉6.下列有关汉字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避开了方言的差异,有利于各地文化思想的沟通B.统一规范的字体,便利中心政府的管理,促进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传播爱护了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书法艺术,提高了中国人的审美修养D.不利于白话文的推行,阻隔了现代文学的进展7.“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协作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动。这说明汉字()A.演化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化进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8.北宋时期除了以山水花鸟为主的文人画以外,消灭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缘由是()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各民族融合与沟通的进一步加强C.商品经济的兴盛和城市的进展D.“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9.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较为突出。从徐渭和郑板桥的绘画和诗句中,我们发觉文人画的特点是()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为春。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A.线条直立流畅,颜色绚丽高雅B.吸取印度、波斯风格,颜色瑰丽C.表现共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D.宫廷画派,富有生活气息10.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观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a)张旭《古诗四帖》图(b)颜真卿书法图(c)北宋张择端《清图(d)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明上河图》(局部)(1)图(a)、图(b)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何特点?它们反映的共同时代特征是什么?(2)图(c)、图(d)分别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图(d)画有何特点?11.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A.乾隆年间京剧正式形成B.京剧的形成博采我国北方各地戏曲之长C.京剧的消灭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D.它的形成和进展与统治者的推动有关12.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副对联写道:“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A.真实性B.通俗性C.虚拟性D.美丽 性13.歌曲《说唱脸谱》中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你知道歌中所述是哪一种戏曲形式吗()A.杂剧B.昆曲C.京剧D.黄梅戏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究、大胆革新制造,构成了一整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制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既丰富多彩,又用法严谨,使之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珍宝。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虚实结合,最大限度的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威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全部这些成就,在世界表演艺术大花园里,不愧是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材料二清初,京师梨园的昆腔与京腔(又称高腔)并盛。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以《浪楼》一剧名动京师,京腔大为减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乾隆五十五(1790年)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渐渐吸取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通称皮黄戏。原来的徽剧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黄调融合,皮黄戏由此而得名。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说出京剧艺术融合吸取了哪些剧种和腔调?(3)京剧艺术的形成有什么意义?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平民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筮C.《诗经》D.楚辞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原为文学的代名词,是指古代中国文学中的()A.唐诗和宋词B.《诗经》和楚辞C.楚辞和汉赋D.《诗经》和元曲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或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4.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进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5.把中国小说的进展推到一个新阶段,为明清小说的富强奠定基础的是()A.魏晋志怪小说B.宋词C.宋元话本D.元曲6.明清统治者曾把《水浒传》列为禁书,最主要的缘由是()A.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B.歌颂人民的抗争精神C.揭示了封建社会必定崩溃的历史趋势D.看到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定性7.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进展趋势是()A.渐渐平民化B.渐渐贵族化C.渐渐奇特化D.渐渐宗教化8.《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9.下面漫画所要表达的意图是()A.传统文化的现代化B.传统文化的大众化C.传统文化的创新化D.传统文化的庸俗化10.“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由于他的词()A.洋溢着猛烈的爱国激情B.擅长描绘雄浑壮丽的景物C.蕴含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反映市民生活,有深厚的生活气息11.“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纪念一位有名词人所作的楹联。这位词人是()A.苏轼B.陆游C.李清照D.辛弃疾12.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肤浅、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消灭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缘由,不包括()A.商品经济趋向富强,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有利于文化进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进展和文明沟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13.“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A.《水浒传》B.《红楼梦》C.《儒林外史》D.《聊斋志异》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a)《诗经》书影图(b)屈子行吟图材料二图(c)李白图(d)杜甫请回答:(1)归类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并说明这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2)图(b)和图(d)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进展中的地位分别如何?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消遣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缘由。(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生疏?参考答案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C西汉时期我国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纸,从而转变了从前用竹简书写的状况。2.C印数越多,越体现速度的优势,很明显材料信息体现了活字印刷术排版方面的优势。3.D火药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水手之友”无疑指的是指南针。4.B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只能体现西汉时期纸的相关信息,即西汉时期的纸可以用于绘写地图。而图片信息体现不出“最早”,所以可以排解A、C、D项。故答案为B。5.AB项错在“均用手抄”;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土烧制的,C项错误;活版技术从宋代开头使用,D项错误。6.B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表现为对农学、医学等方面科学阅历的积累和总结,具有有用性的特点。7.B科技的创造需要不断创新,因循守旧是无法使中国古代取得辉煌的科技成就的。8.B本题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作者在材料中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创造未能推动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究其缘由是中国社会政治方面:封建专制制度束缚科技连续进展。经济方面:腐朽的生产关系严峻阻碍科技的进展。文化训练方面:儒家文化和封建奴化训练阻滞科技的进展。社会价值观导向方面:反功利主义的传统价值观制约着中国近代科技进展。解题时如不认真审题就会误选A项,C项与材料不相关,D项与材料的主旨相背。9.B本题考查同学的理解力量。中国古代的四大创造向外传播主要是在宋元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经济进一步进展,并未停滞、倒退,B项明显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正确,应排解。10.D题干时间是1485年、1489年,当时宗教改革还没有开头,新教也还没有形成,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主教的禁令、教廷的敕令,都严禁“滥用”印刷术,实际上反映了教会担忧印刷术成为传播反教会思想的工具。D项符合题意。11.A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进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进展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为资产阶级开拓宽敞的活动天地供应了条件,使西欧人开拓了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将世界连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总之,这四大创造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而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仅仅是指南针的作用与影响。所以A项符合题意。12.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规律,四大创造传入欧洲只是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不起打算性的作用。A、B、D三项的说法过于确定,夸大了四大创造的作用。13.C解题关键是抓住李约瑟这段话的大意: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进行科学探究、解释与推广。而个人与社会的提法则是干扰信息。故答案应为中国古代只重人的争辩,不重科技的争辩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进展。14.(1)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此后中国科技进展渐渐落后于西方。缘由在于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而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近代科学渐渐兴起。(2)中国的四大创造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进展道路。(3)不正确。中国落后的根本缘由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正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制约了中国的进步,使中国渐渐落后于西方。15.(1)地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处于确定优势)。(2)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使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加强;火药应用于军事,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3)缘由: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进展供应内在动力;专制集权统治严峻束缚科技进展;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同西方缺乏沟通;古代中国重人文、轻技术的传统不利于科技进展;重农抑商传统政策阻碍科技进展;中国传统科技结构自身缺陷的制约,过分强调有用性,缺乏理论性。第(1)问从中国古代科技创造制造在世界的比例来说明中国科技的地位。第(2)问最重要的要清楚中国的四大创造,从中任选三项紧扣对人类文明和世界进展的角度进行说明。第(3)问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对外政策及其中国科技自身的特点归纳其缘由。二中国的古代艺术1.C中国古代文字的进展脉络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2.A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文字统一为小篆。3.D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在商朝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化总趋势是由繁到简。4.C从图片可以看出该画集多种艺术于一体,包括了绘画、书法、篆刻等,因此属于文人画。5.C湖北随州出土的青铜编钟被誉为“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宏大发觉”。6.D汉字的使用,有利于白话文的推行,促进了现代文学的进展,故D项错误。7.B分析材料联系各选项,A项说法错误,汉字的演化趋势应是由繁到简;C项说法过于确定,图画文字也是一个重要来源;D项与材料不吻合。本题选B项,“舞”字是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化进展的。8.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的消灭,就是当时商业经济兴盛和城市进展的最直接反映。9.C本题考查解读材料猎取学问的力量。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共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10.(1)图(a):狂放不羁;图(b):留意规范法度。时代特征:国家统一和繁盛。(2)风俗画、文人山水画。特点:追求抒情写意风格;强调共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图(a)张旭的《古诗四帖》线条流畅尽情,可以看出其书法书体是草书,图(b)从颜真卿书法以及其图片上可以看出其特点是结构严谨,笔画详备,因而可以推断是楷书。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无论从基础学问还是直接从作品特点都可以看出其为风俗画,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则是文人山水画;特点结合图片与教材学问回答。11.D京剧正式形成是在道光时期,故A项错误。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取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渐渐演化而形成的,因此B项错误。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是元杂戏的形成,C项错误。京剧的形成和进展与统治者的推动有关。12.C“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可以看出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夸张性。13.C脸谱是京剧的基本特征,不同颜色的脸谱有不同的内涵。14.(1)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威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2)渐渐吸取了京、秦二腔。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黄调融合;皮黄戏由此而得名。(3)京剧不仅在中华民族绚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本题主要考查京剧的形成、特点和意义。解答第(1)(2)问需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第(3)问需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动身。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C《老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的老子的思想;甲骨卜筮被贵族所垄断;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制造的新体诗歌,主要抒发其忧国忧民的情感;《诗经》中的“风”是西周各诸侯国的民歌,反映了平民生活。2.B“风”是指国风,《诗经》组成部分之一;“骚”是指《离骚》,其体裁是楚辞。3.C第一句出自晏殊的词《蝶恋花》,其次句出自李白的诗《蜀道难》,第三句出自屈原的楚辞《离骚》。4.A此句出自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壮丽景色,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5.C明清时期,由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6.B本题考查同学对明清小说历史地位和作品内容的综合分析力量。A项是对《儒林外史》的评价;C项是《红楼梦》内容的反映;作为元末明初的作者写出的作品不行能看到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牙釉质粘结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塑料用群青紫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健康饮食膳食计划应用程序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大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螯合锌钾硼尿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化学镀化学品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危险区域轨道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磁性长度和角度测量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食用菌灭菌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军用航空平视显示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江苏太仓水务集团招聘1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书(2024年版)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沐足店长合同范例
- 《旅游资料翻译》课件
- 《既有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程》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DBJT 13-460-202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
- 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证券公司接口规范
- 2025届天津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八校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