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28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小明同学有一次在小摊上买水果时,发现小商贩所用案秤的砝码由于天长日久,有些磨损,对此他产生了一些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A.由于砝码磨损,所测质量会偏大,顾客吃亏B.由于砝码磨损,所测质量会偏小,顾客吃亏C.由于砝码磨损,所测质量会偏大,商家吃亏D.由于砝码磨损,所测质量会偏小,商家吃亏2、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
)
A.为原来的一半B.和原来一样C.为原来的两倍D.不能确定3、关于功率说法正确的是()A.由P=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B.由P=知,P与W成正比,与t成反比C.从P=Fv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从P=Fv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反比4、如图是一种可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划片是杠杆的一端,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通过两只电表的示数变化可以反映油面的高度变化,关于此装置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油面高度升高时,油量表示数减小B.当油面高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增大C.当油面高度降低时,油量表示数增大D.当油面高度降低时,电压表示数不变5、崔彦同学和妈妈到公园游玩;她想为妈妈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妈妈应站在镜头的()
A.一倍焦距以内。
B.一倍与二倍焦距之间。
C.焦点位置上。
D.二倍焦距之外。
6、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2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A.洒在地面上的水干了B.深秋的早晨,草地上出现白霜C.冬天,河里的水结冰D.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糕冒“白气”8、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min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
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相同9、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
A.水杯中的水对杯底产生压强B.吸盘可以压在光洁的墙面上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上D.吊车将重物吊上高楼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早晨花草上的露水。
C.秋天;早晨大雾弥漫。
D.冬天;窗上的冰花。
11、下列选项是从某同学笔记中摘录的四句话,其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能量是与运动密切联系的物理量,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不同的能量形式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的反射只能成虚像,光的折射只能成实像12、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13、如图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吸收红色光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空气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1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
书包背带做得很宽C.
斧刃磨的很锋利D.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15、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下所学习到的物理量,你感觉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元硬币的直径大约2.50cm
B.铅笔从桌面自由掉落到地面上所用时间大约1s
C.普通人步行时的速度约4km/h
D.20dB隆芦30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度,入射角为____度,反射角为____度,若入射角增加5度,则反射角为____度.17、【题文】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和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18、【题文】(2009·湛江中考)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现象.19、重力的方向是______的.
20、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又在皮肤上迅速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同时______大量的热.21、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
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
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
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
则P1
____P2F1
____F2(
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马拉着质量为2000kg
的车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了400m
马水平拉力做的功是2隆脕105J
马的水平拉力是。
______N
车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23、伽利略1607年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光速的尝试.方法是:让两个人分别站在相距1.5km的两座山上,每个人拿一个灯,第一个人先举起灯,当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人的灯时立即举起自己的灯,从第一个人举起灯到他看到第二个人的灯的时间间隔就是光传播3km的时间.但伽利略的实验未能成功,因为光每秒钟大约传播____m,在两座山峰之间传播时间远____(填“大于”或“小于”)人的反应时间.24、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若妈妈做饭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_(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20分)25、声音的音调由振幅决定,响度由频率决定.____(判断对错)26、用放大3倍的放大镜去观察5°的角,则放大后角度变成了15°.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8分)27、(2011春•建阳市期末)骑自行车健身低碳环保;请参考范例写出自行车上哪些部位应用哪些物理知识.
。座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8、如图中虚线为抛出的瓶子在空中运动的轨迹,请在图中瓶子的位置作出它在下落阶段所受重力的图示(瓶子的质量是0.5kg).29、“探究海波和松香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实验后根据所得数据画出如图乙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
(1)在海波和松香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海波和松香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海波和松香又开始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
(2)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
(3)图乙中a为____(填“海波”或“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它的熔化过程是图中的____段.
(4)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30、如图两位同学用两把刻度尺测同一块木块的边长,同学测量方法是正确的______(选填“A”或“B”),该木块的边长为______厘米。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王轩同学按计划将蜡烛依次置于图1中的a、b、c、d、e五点进行探究.在蜡烛置于____点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在蜡烛置于____点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机;在蜡烛置于____点时;在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2)为满足教学需要,张老师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2所示,在一个用开有细缝的纸罩扎住的圆筒里安有凸透镜和可前后移动的灯泡,调节灯泡,当灯泡的灯丝处在凸透镜的____位置时,从细缝中射出的光才会是平行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案秤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左盘物体质量等于右盘砝码质量(移动游码相当于给右盘增减砝码),读数时为m物=m砝码+m游码.【解析】【解答】解:案秤制成原理是杠杆平衡条件.砝码磨损后;自身质量变小.当测量同一物体时,需要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时所读数值大于物体实际质量.商家吃亏.
故选C.2、B【分析】解:A
为原来的一半;不对,因为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没关系.
B;和原来一样;对,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C;为原来的两倍;不对,应该不变.
D;不能确定;不对,能确定.
故选B.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密度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是,它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解析】B
3、D【分析】【分析】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物体做功快,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慢.【解析】【解答】解:A、功率P=只能计算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的大小;不能计算瞬时功率的大小,所以A错误;
B;当P一定时;W与t成正比,换句话说,使用功率相同的机械,做功时间长的做的功就多;当W一定时,P与t成反比,换句话说,做相同的功时,时间用的少的机械的功率大,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P与W成正比,与t成反比,所以B错误;
C;从P=Fv知;当汽车的牵引力不变的情况下,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当牵引力变化时,功率与它的速度不是成正比的,所以C错误;
D;从P=Fv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反比,所以D正确.
故选D.4、B【分析】【分析】当油量发生为化时,浮标随之运动,带动与浮标相连的指针运动,则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油量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
(1)当油面上升时;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R变小,电源电压不变;
由于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变大,油量表的示数变大,电阻R′阻值不变;
由U=IR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错误;B正确;
(2)当油面下降时,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R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于I=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I变小;油量表的示数变小,电阻R′阻值不变,由U=IR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故CD错误;
故选B.5、D【分析】
当用照相机照相时;要得到清晰的照片,须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妈妈应站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焦距之外;
故选D.
【解析】【答案】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位于2倍焦距之外时,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照相机正是应用这一原理.
6、D【分析】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分65次;此选项描述错误;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40℃;此选项描述错误;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cm2;此选项描述错误;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此选项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根据生活中物体的实际温度;时间和长度等逐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7、A【分析】【解答】解:A;洒在地面上的水干了;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故A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结冰;有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2)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8、A【分析】解:A
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3min
开始熔化,到6min
结束,故在t时=5min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
B;在BC
段;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该物质从12min
开始凝固;到15min
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
故C错误.
D;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都是45隆忙
故D错误.
故选A.
(1)
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BC
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
(2)
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
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解析】A
9、B【分析】解:A
水杯中的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是液体的压强;与大气压无关;故A错误;
B;吸盘可以压在光洁的墙上;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缘故,故B正确;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上是由于重力的缘故;故C正确;
D;将重物吊上高楼;是克服重力做功,与重力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大气压的作用随处可见;茶壶倒水;吸管吸饮料、吸盘等都离不开大气压的作用.
在生活中对大气压的相关实例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比较快地得出答案.【解析】B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BCD【分析】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C;花草上的露水和早晨的浓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C符合题意.
D;窗户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解析】【答案】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解答本题的关键看题干中的每一个选项是一个什么物态变化.
11、BC【分析】解:A;超声波和次声波属于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它传播时需要靠介质,故A错误;
B;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的能量形式;不同形式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
C;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
D;对于单一光学系统(如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等)一次成像来说;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但对于多个光学系统(如透镜组等)多次成像来说,上述结论不一定成立,故D错误.
故选:BC.
(1)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二者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特点: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析】【答案】BC12、ACD【分析】解:A
人用力推车;车未动,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即推力等于阻力,故A说法错误;
B;苹果在空中下落时;由于受力竖直向下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故B说法正确;
C;汽车刹车时;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会越来越小,最终会停下来,并不是由于具有惯性,故C说法错误;
D;书本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书本上;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D说法错误;
故选ACD.
(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滑行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
(4)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该题通过实例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在应用力的作用效果时时要注意辨别物体发生变化的是形状还是运动状态,在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时要注意这两个力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解析】ACD
13、BD【分析】解: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的光,进入人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反射太阳光,军徽本身不是光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空气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
(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颜色与它相同的光;故红旗只能反射红色;
(2)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后面士兵反射的光线都被前面的士兵挡住了,故看到的队伍整齐划一;
(3)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4)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学和声学一些基础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此类型题也是中招的热点。【解析】BD14、ABD【分析】【分析】(1)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析】【解答】解: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做得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斧刃磨的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斧刃对物体的压强,容易把物体劈开.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BD.15、ACD【分析】解:
A;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在2cm
左右;一元硬币的直径略大于此数值,在2.50cm
左右.
故A符合实际;
B;课桌的高度在80cm
左右;铅笔从桌面自由掉落到地面上时间较短,大约0.5s.
故B不符合实际;
C;普通人步行的速度在1.1m/s=1.1隆脕3.6km/h隆脰4km/h
左右.
故C符合实际;
D;20dB鈭�30dB
是较为安静的学习、休息的环境.
故D符合实际.
故选ACD.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选项.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解析】ACD
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略
【分析】【分析】根据以下内容答题: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析】【解答】解:(1)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为90°-50°=40°,即入射角是40°,由光的反射定律知,此时反射角是40°;
(2)入射角增加5°;变为45°,由光的反射定律得:此时反射角也是45°;
故答案为:40°;40°;45°.1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运动的速度
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
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解析】【答案】甲、丙、乙18、略
【分析】【解析】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1)“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故答案为:折射.
(2)“池水照明月”就是水面出现月亮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反射.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点评:在物理题中,将古诗文中提到的情景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联系的题目很多,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与机械运动相联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与声现象相联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机械能相联系等等,这也是考试的一个热点.【解析】【答案】折射反射19、竖直向下【分析】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所以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原理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力方向的理解和掌握,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原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学习中要认真领会.【解析】竖直向下20、液化;汽化;吸收【分析】解: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成液态储存在容器内;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吸收.
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使物体的温度降低.
液化的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本题考查液化和汽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解析】液化;汽化;吸收21、小于大于【分析】【分析】(1)(1)水平桌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倒置后,由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压强的变化情况;
(2)(2)水对瓶盖和瓶底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注意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本题考查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比较,看似简单,实际上难度不小,特别是第二问,要通过容器的形状判断出水的重力与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关系。【解答】(1)
两种情况下,瓶对桌面的压力均等于自身的重力,压力相等,但倒立后桌面的受力面积变小,由压强公式可知,压强变大,即p1<p2拢禄
(2)
瓶子正立时,水的形状是圆柱形的,它对瓶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倒立后瓶盖的面积较小,水对瓶盖的压力小于水重,故F1>F2
故答案为:小于;大于。【解析】小于大于22、500;500【分析】解:
已知车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s=400m
拉力做功W=2隆脕105J
由W=Fs
可得;马的水平拉力:
F=Ws=2隆脕105J400m=500N
因为车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
所以车受到的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
则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F=500N
.
故答案为:500500
.
由W=Fs
计算马的水平拉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车受到的摩擦力.
本题考查了功的计算公式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属于一道基础题.【解析】500500
23、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②光的传播速度过大,远小于人的反应时间.【解析】【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所以,光每秒钟大约传播3×108m;
伽利略的实验未能成功;原因之一是没有考虑到光的传播速度过大,路程过短,在两座山峰之间传播时间远小于人的反应时间.
故答案为:3×108;小于.24、略
【分析】解: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当100℃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人体时;要液化,而液化要放热.故在同种情况下,它与100℃的水相比,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所以,其烫伤的后果更严重.
故答案为:升华;吸热;②;水蒸气比沸水多一个液化放热过程.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4)据液化放热的特点可以判断;同温度等量的水蒸气烫伤人和水的烫伤哪个严重.
本题考查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掌握物态变化的本质以及吸放热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析】升华;吸热;②;水蒸气比沸水多一个液化放热过程四、判断题(共2题,共20分)25、×【分析】【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解析】【解答】解: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通常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同时我们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成为响度;其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6、×【分析】【分析】根据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和放大的倍数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度数有关来解答此题.【解析】【解答】解:放大镜放大的只是角的两边长;但角的大小与它的边长大小无关,所以用一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观察一个5°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仍然是5°.
故答案为:×.五、其他(共1题,共8分)27、略
【分析】【分析】自行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可以结合轮胎上有花纹、自行车的刹车属于什么杠杆、车座子的形状等方面考虑应用在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解析】【解答】解:(1)轮胎上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下小房转让合同协议
- 垃圾货运合同协议
- 地砖工程维修合同协议
- 工程审计合同补充协议
- 工程居间三方合同协议
- 大气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大小车包车服务合同协议
- 工程合作协议和居间合同
- 城镇自建房购房合同协议
- 国外雇佣劳务合同协议
- 【年产20万吨丙烯酸工艺设计13000字(论文)】
- 分布式光伏经济评价规范
- 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 乾坤未定吾皆黑马+高考冲刺百日誓师主题班会
- 如何通过饮食调理改善肠道功能
-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四川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
-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课件
- 与小三分手的协议书
- 羊水过少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