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1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等溶剂;发泡剂.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由CO2分子聚集而成。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新合成的一种物质。
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物质后;可在常温常压下使二氧化碳挥发除去。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rm{(}rm{)}A.产生氧气速度太快B.试管的温度过高而炸裂C.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D.试管中的水冷凝倒流而炸裂试管3、如图所示rm{.}若在试剂瓶中放入某种物质,先滴加滴管rm{1}中液体后,小气球变鼓,再滴加滴管rm{2}中液体后,小气球又变瘪rm{.}下列与所描述现象相符的一组是rm{(}rm{)}
。试剂瓶中的物质滴管中的物质滴管rm{1}滴管rm{2}滴管rm{1}滴管rm{2}rm{A}冰水稀硫酸rm{B}稀盐酸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rm{C}生石灰水稀盐酸rm{D}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A.rm{A}B.rm{B}C.rm{C}D.rm{D}4、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rm{1+1=2}”或“rm{1+1neq2}”的有趣现象rm{.}下列符合“rm{1+1=2}”的事实是rm{(}rm{)}A.常温下,rm{1L}水与rm{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rm{2L}B.室温下,rm{1g}镁与rm{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rm{2g}C.rm{20隆忙}rm{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rm{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rm{2g}氯化钠溶液D.室温下,rm{1g}硫粉在rm{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rm{2g}二氧化硫5、炭雕rm{(}如图,主要成分是木炭rm{)}是一种工艺品,又是一种实用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关子它的说法错误的是rm{(}rm{)}A.炭雕摆设应远离火种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C.炭雕艺术品是轻质透明的固体D.将炭雕的下脚料研成粉末rm{.}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反应6、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他气体,可以使用的可燃物是rm{(}rm{)}A.木炭B.红磷C.铁丝D.蜡烛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rm{(}rm{)}A.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B.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C.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看颜色D.石灰水和水--通二氧化碳8、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rm{(}rm{)}
。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rm{A}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rm{B}过氧化氢和水二氧化锰rm{C}铁片和银片观察颜色rm{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闻气味A.rm{A}B.rm{B}C.rm{C}D.rm{D}9、rm{2011}年rm{3}月,受里氏rm{9.0}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气泄漏rm{.}其中放射性元素碘rm{-131}数月后才会完全消失,通过受污染食品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rm{.}已知碘rm{-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rm{53}相对原子质量约为rm{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rm{(}rm{)}A.rm{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rm{131g}B.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rm{131}C.该原子核电荷数为rm{131}D.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rm{53}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某一种.
(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A____,B____,C____,D____.11、NO和NO2具有下列不同性质:(1)通常情况下,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2)NO2与水反应为3NO2+H2O=2HNO3+NO.如图,将一支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烧杯中;试分析反应完全后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12、我省赣南脐橙名扬四海,被称之为“中华名果”rm{.}它富含铁、钙、磷等元素,同时含葡萄糖、柠檬酸、维生素rm{C}氨基酸、水等rm{.}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
rm{(1)}磷元素______;
rm{(2)}柠檬酸中含有氢离子______;
rm{(3)}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rm{-2}价______;
rm{(4)6}个碳原子、rm{8}个氢原子、rm{6}个氧原子构成一个维生素rm{C}分子,维生素rm{C}的化学式为______.13、为探究rm{CO_{2}}的化学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rm{CO_{2}}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此实验装置.
rm{(1)}实验制取rm{CO_{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垄脵}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选择装置代号并按顺序连接:______rm{隆煤}______rm{隆煤}______
rm{垄脷}一名同学利用装置rm{C}验证制得的气体时,发现rm{C}中有大量气泡但并未看到有浑浊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rm{垄脹}若要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最好使用装置rm{D}而不用装置rm{C}是因为______.
rm{(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继续探究rm{CO_{2}}的性质,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rm{CO_{2}}的集气瓶中;钠在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进行猜想】:你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_.
乙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丙认为是碳酸钠,丁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戊认为是氢氧化钠.
老师指出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实验探究】:同学们继续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rm{CaCl_{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rm{.}结论:白色物质为______.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4、请用化学术语填空:
rm{(1)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rm{(2)}保持水化学性质不变的微粒______;
rm{(3)}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___;
rm{(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15、将一瓶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16、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共5题,共10分)17、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mL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3.8%的K2CO3溶液.滴入K2CO3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求:
(1)生成的气体和沉淀的质量.
(2)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无水固体的质量.
18、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下图中A;B、C、D、E是一些保存药品的试剂瓶.请判断下列常见试剂分别应保存于哪个试剂瓶中;将其序号填写在各试剂瓶下面的括号内.
①NaOH溶液;②浓硫酸;③Na2CO3溶液;④白磷;⑤大理石;⑥酒精;⑦浓硝酸;⑧锌粒;⑨AgNO3溶液.
19、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①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______.
②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
③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
④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______.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______;______放在实验桌上.
20、如图是rm{a}rm{b}rm{c}三种物质rm{(}均不含结晶水rm{)}的溶解度曲线;请你回答:
rm{(1)0隆忙}时,rm{a}rm{b}rm{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
rm{(2)}将rm{t_{1}隆忙}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rm{t_{2}隆忙}时;首先析出晶体的是______;
rm{(3)t_{2}隆忙}时,将rm{30g}rm{a}物质加入到rm{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rm{g.}21、乙醇(化学式是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5分)22、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rm{(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rm{.}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
rm{(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rm{(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rm{.}经研究发现rm{NH_{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rm{垄脵NH_{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rm{垄脷}将rm{NH_{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rm{4NH_{3}+3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6H_{2}O+}______.rm{4NH_{3}+3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6H_{2}O+}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2题,共4分)23、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rm{.}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
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
【交流讨论】
rm{(1)}改进后的装置rm{(}如图二rm{)}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rm{.}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rm{(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rm{(}如图三所示rm{)}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
【综合应用】
“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rm{H_{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____rm{(}填“吸热”或“放热”rm{)}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24、rm{(6}分rm{)}如图是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点燃蜡烛;先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蜡烛的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______;
rm{(2)}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有产生______;
rm{(3)}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的现象是______,证明有生成______;
rm{(4)}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重新燃烧,据此推测,此白烟是______.
A、氧气rm{B}二氧化碳rm{C}棉线rm{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4题,共16分)25、有rm{A}rm{B}rm{C}rm{D}四种物质,已知rm{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rm{B}是黑色固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且rm{B}在rm{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rm{C}rm{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m{D}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rm{dfrac{4}{5}}则rm{A}是______,rm{B}是______,rm{C}是______,rm{D}是______rm{.}写出rm{B}与rm{A}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26、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rm{隆煤}”表示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生成另一种物质rm{(}反应的条件、其它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经略去rm{).}请回答问题:
rm{(1)}绿色植物实现转化rm{垄脷}的过程中,维持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稳定,下列可以实现转变rm{垄脵}反应的是______rm{(}填标号rm{)}
A.呼吸作用rm{B.}光合作用rm{C.}燃烧反应。
rm{(2)}若转化rm{垄脹}是分解反应,固体丙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rm{(}写一种rm{)}
rm{(3)}转变rm{垄脺}是一种金属与氧气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丁rm{.}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7、某小组收集到一瓶浑浊且有臭味的巢湖湖水rm{.}小组模拟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希望最终获得净水rm{.}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rm{(1)}净水过程中加入的絮凝剂可以是______,作用是______.
rm{(2)}操作rm{垄脵}名称是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
rm{(3)}操作rm{垄脷}是______.
rm{(4)}小组发现最终获得的净水仍然有些浑浊,请你帮忙分析出现浑浊可能的原因______rm{(}给出一种合理原因即可rm{)}.28、A、rm{B}是初中化学学过的两种黑色物质;将它们按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A}____,rm{B}____,rm{C}____,rm{D}____,rm{E}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
A、超临界二氧化碳就是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
B;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并不是新合成的物质,故B错误;
C;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的新状态;在常温下变为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故D正确;
故选B
【解析】【答案】可以根据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C【分析】解: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水,引起试管炸裂.
答案:rm{C}
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体的制备是中考的重点之一,学生必须重视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描述,弄清氧气的性质及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正确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掌握操作步骤及收集方法、验证方法.【解析】rm{C}3、D【分析】解:rm{A}冰和水不反应也没有能量变化;所以没有明显现象,故A错误;
B;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烧瓶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小气球变瘪,故B错误;
C;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烧瓶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小气球变瘪,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小气球变鼓,在滴入盐酸,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又放出二氧化碳,使烧瓶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小气球变瘪,故D正确.
故选:rm{D}.【解析】rm{D}4、D【分析】试题分析:rm{A}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考虑;rm{B}根据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考虑;rm{C}根据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种溶质考虑;rm{D}根据硫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考虑.
A、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rm{1L}水与rm{1L}酒精混合后,有的水分子穿插到有的酒精分子间隔中去了,有的酒精分子穿插到有的水分子之间间隔中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rm{2L}故A错;
B、由于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有气体跑出,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小于rm{2g}故B错;
C;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所以溶液质量不变,故C错;
D、硫与氧气反应时消耗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是rm{1}rm{1}所以rm{1g}硫粉在rm{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rm{2g}二氧化硫;故D正确.
故选D.【解析】rm{D}5、C【分析】解:rm{A}木炭在常温下尽管很稳定;但是木炭可以燃烧,所以必须远离火源,正确.
B;木炭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室内有毒的气体,起到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的作用,正确.
C;木炭是疏松多孔结构;所以质轻,但木炭是黑色的不透明的,故不正确.
D;木炭具有还原性;能还原很多金属氧化物,所以其下脚料研成粉末,可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正确.
故选:rm{C}.
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所以可根据单质碳的有关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以木炭在生活中用途及保存对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考查,对提高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析】rm{C}6、B【分析】解:rm{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又混入其他气体,故选项错误.
B;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他气体,故选项正确.
C;铁丝不能再空气中燃烧;不能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错误.
D;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又混入其他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又不混入其他气体,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rm{(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rm{(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rm{(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而又不混入其他气体所选的可燃物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B}7、B【分析】试题分析:区分物质的一般要求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现象明显rm{.}然后根据两种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解:rm{A}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接触后会迅速分解生成氧气;而与水不反应,所以加入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的是双氧水,无现象的是水,故可以区分;
B;由于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支持燃烧;自身也不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故不能区分;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二氧化锰是黑色,故看颜色可以区分;
D;由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时无现象,所以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是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水,故可以区分;
故选B【解析】rm{B}8、C【分析】解:rm{A}氧气能够助燃而氮气都不会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一个熄灭一个不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B;双氧水中加二氧化锰会产生气体;而水中加二氧化锰不会产生气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C;铁片和银片都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相同,故观察颜色不能鉴别;
D;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二氧化碳是无味气体,故闻气味可以鉴别两者;
故选:rm{C}.【解析】rm{C}9、D【分析】解:rm{A}由题意知rm{1}个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rm{131}rm{131}是碘原子的相对质量不是真实质量;故A不正确;
B、已知碘rm{-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rm{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rm{131}则中子数是rm{131-53=78}故B不正确;
C、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rm{=}核电荷数rm{=}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电荷数是rm{53}故C不正确;
D、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rm{=}核电荷数rm{=}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外电子数是rm{53}故D正确;
故选D【解析】rm{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
由于是可溶性盐,所以溶液中存在的盐离子和阴离子对应物质一定是可溶性,根据盐类物质溶解性情况可知:Ba2+不能和SO42-、CO32-结合,而只能和NO3-、Cl-;Ag+不能和SO42-、Cl-、CO32-三种离子结合,而只能和NO3-结合,则一定是BaCl2、AgNO3.Cu2+不能和CO32-结合,所以为CuSO4,Na+对应CO32-为Na2CO3.即四种物质为BaCl2、AgNO3、CuSO4、Na2CO3.
(1)中由于C盐是蓝色的,所以为CuSO4;
(2)四支试管加入盐酸,B有沉淀,则B溶液为AgNO3;而D生成无色气体,则为二氧化碳,即D为Na2CO3.
故答案为:ABaCl2,BAgNO3,CCuSO4,DNa2CO3.
【解析】【答案】给出八种离子,形成四种可溶性物质,这个可以通过一一组合的形式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之后结合进行实验和颜色限制进行继续排除,从而最终确定.如Ba2+不能和SO42-、CO32-结合,而只能和NO3-、Cl-;Ag+不能和SO42-、Cl-、CO32-三种离子结合,而只能和NO3-结合,则一定是BaCl2、AgNO3.Cu2+不能和CO32-结合,所以为CuSO4;Na+对应CO32-为Na2CO3.即四种物质为BaCl2、AgNO3、CuSO4、Na2CO3.
11、略
【分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有3体积的二氧化氮气体时,与水反应后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是1体积,并且试管中的二氧化氮消失,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
故填:试管中液面上升,约占试管体积的试管里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
【解析】【答案】由3NO2+H2O=2HNO3+NO可知;当有3体积的二氧化氮气体时,与水反应后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是1体积.
12、P;H+;H2C6H8O6【分析】解:rm{(1)}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m{P}
rm{(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故氢离子可表示为:rm{H^{+}}
rm{(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rm{-2}价,故可表示为:rm{H_{2}overset{-2}{O}}
rm{(4)}根据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的数字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故维生素rm{C}的化学式为:rm{C_{6}H_{8}O_{6}}
故答案为:rm{(1)P}rm{(2)H^{+}}rm{(3)H_{2}overset{-2}{O}}rm{(4)C_{6}H_{8}O_{6}}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P}rm{H^{+}}rm{H_{2}overset{-2}{O}}rm{C_{6}H_{8}O_{6}}13、CaCO3+2HCl=CaCl2+H2O+CO2↑;B;E;F;盐酸的浓度过大;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得到较浓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炭黑;戊;反应物中无H元素;Na2CO3;4Na+3CO22Na2CO3+C【分析】解:rm{(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rm{.}故答案为: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
rm{垄脵}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用浓硫酸干燥,所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代号连接顺序为:rm{B隆煤E隆煤F}
rm{垄脷}如果盐酸的浓度过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带出一部分氯化氢气体,导致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rm{垄脹}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以得到较浓的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微溶于水,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rm{(2)}【进行猜想】:因为是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根据元素守恒,黑色颗粒是炭黑;根据元素守恒,反应前没有氢元素,因此不可能是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通过加入过量的rm{CaCl_{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为碳酸钠;
【得出结论】: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单质碳,要注意配平,化学方程式为rm{4Na+3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Na_{2}CO_{3}+C}.
故答案为:rm{4Na+3C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Na_{2}CO_{3}+C}rm{(1)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
rm{垄脵B隆煤E隆煤F}盐酸的浓度过大;
rm{垄脷}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得到较浓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rm{垄脹}【进行猜想】:炭黑;戊;反应物中无rm{(2)}元素;
【实验探究】:rm{H}
【得出结论】:rm{4Na+3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Na_{2}CO_{3}+C}.
rm{Na_{2}CO_{3}}根据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rm{4Na+3C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Na_{2}CO_{3}+C}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进行解答;
rm{(1)}如果盐酸的浓度过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带出一部分氯化氢气体,导致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rm{垄脵}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以得到较浓的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微溶于水,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rm{垄脷}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黑色颗粒是炭黑;然后对白色固体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元素守恒,要由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本考点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制法、干燥、验满和收集方法,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其他化学性质rm{垄脹}本题通过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反思评价等环节,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rm{(2)}本题型也是近几年的中考热点之一,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rm{.}【解析】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rm{B}rm{E}rm{F}盐酸的浓度过大;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得到较浓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炭黑;戊;反应物中无rm{H}元素;rm{Na_{2}CO_{3}}rm{4Na+3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Na_{2}CO_{3}+C}rm{4Na+3C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Na_{2}CO_{3}+C}14、3SO42-;H2O;NH3•H2O;Cl2【分析】解:rm{(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rm{3SO_{4}^{2-}}.
rm{(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不变的微粒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rm{H_{2}O.}
rm{(3)}氨水是不含金属元素的碱,其化学式为:rm{NH_{3}?H_{2}O.}
rm{(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rm{+2}价,故氯化亚铁中铁元素可表示为:rm{+2FeCl_{2}}.
故答案为:rm{(1)3SO_{4}^{2-}}rm{(2)H_{2}O}rm{(3)NH_{3}?H_{2}O}rm{(4)+2FeCl_{2}}.
rm{(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rm{(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不变的微粒是水分子.
rm{(3)}氨水是不含金属元素的碱.
rm{(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rm{(}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rm{)}的书写和理解能力.【解析】rm{3SO_{4}^{2-}}rm{H_{2}O}rm{NH_{3}?H_{2}O}rm{+2FeCl_{2}}15、略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通过升高溶液温度的方法,使氢氧化钙在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减小,从而使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目的;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因此也可采取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加入氢氧化钙固体;恒温蒸发水.
【解析】【答案】饱和溶液是指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而不饱和溶液则是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因此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也可采取升温的方法使氢氧化钙的溶解能力减小而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6、略
【分析】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2Al+6HCl═2AlCl3+3H2↑.
【解析】【答案】根据盐酸会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进行分析.
三、计算题(共5题,共10分)17、略
【分析】
(1)从图象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0克之前没有出现沉淀,所以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钾溶液的质量是10g,从10开始出现沉淀,到30沉淀不变,说明和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钾溶液的质量是20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得生成气体和沉淀碳酸钙的质量;
设生成氯化钾为x;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y
K2CO3+2HCl=2KCl+H2O+CO2↑
13814944
10g×13.8%xy
X=1.49gy=0.44g
设反应生成氯化钾为a,生成的碳酸钙质量b
K2CO3+CaCl2=2KCl+CaCO3↓
138149100
20×13.8%ab
a=2.98gb=2g
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和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分别为0.44g;2g
(2)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包括两个反应中生成的氯化钾;以及反应剩余的碳酸钾和生成的沉淀碳酸钙的质量,故得到无水固体的质量为:1.49g+2.98g+10g×13.8%+2g=7.85g.
答:(1)生成的气体和沉淀的质量分别为0.44g;2g.
(2)实验结束后;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无水固体的质量为7.85g.
【解析】【答案】(1)根据碳酸钾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钾会与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18、略
【分析】
①NaOH溶液属于液体应放到细口瓶中,又因为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显碱性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用玻璃塞应用软胶塞所以用C瓶;②浓硫酸属于液体应放到细口瓶中用D;③碳酸钠显碱性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用玻璃塞应用软胶塞所以用C瓶;④白磷属于固体应放到广口瓶中,又因为白磷易自燃应放到水中保存,放到B中;⑤大理石属于固体应放到广口瓶中,放到A瓶;⑥酒精属于液体应放到细口瓶中用D;⑦浓硝酸属于液体应放到细口瓶中,由于见光易分解所以放到棕色瓶中放到E中;⑧锌粒属于固体应放到广口瓶中,放到A中;⑨AgNO3溶液属于液体应放到细口瓶中;由于见光易分解所以放到棕色瓶中放到E中.
故答案为:A:⑤⑧;B:④;C:①③;D:②⑥;E:⑦⑨
【解析】【答案】根据广口瓶是用来装固体的;细口瓶是用来装液体的,再结合物质的性质不同考虑具体的盛装容器.
19、略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标号仪器分别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
故答案为: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防止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故答案为:防止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伸入制氧气的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防止气体不易排出;
故答案为:防止气体不易排出;
③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故答案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加热时先将点燃的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是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出现炸裂,因此在对试管加热时要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再固定在盛药品处加热;
故答案为:使试管均匀受热;
⑤在刚开始加热时;排出的气体中混有空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混有空气;
故答案为:连续均匀放出;
⑥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在存放时要求正放在桌面上,为防止逸散还要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故答案为:玻璃片;正.
【解析】【答案】正确理解实验中操作的目的;对实验操作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顺利完成气体制取的保障.
20、c;c;75【分析】解:rm{(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rm{0隆忙}时,rm{a}rm{b}rm{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rm{C}.
rm{(2)ab}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温后无晶体析出;rm{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rm{t_{1}隆忙}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rm{t_{2}隆忙}时;有晶体析出.
rm{(3)t_{2}隆忙}时,rm{a}的溶解度为rm{50g}故rm{50g}水中最多溶解rm{25ga}故形成溶液的质量是rm{75g}.
故答案为:rm{(1)c}rm{(2)c}rm{(3)75}.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rm{0隆忙}时,rm{a}rm{b}rm{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大小;根据三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判断溶液判断降低温度时是否会析出晶体;根据rm{t_{2}隆忙}时溶解度判断溶液rm{30g}rm{a}物质加入到rm{50g}水中能否溶解.
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rm{c}rm{c}rm{75}21、略
【分析】
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1=46.
故答案为:46.
【解析】【答案】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四、简答题(共1题,共5分)22、天然气;1:1;14:3;2N2【分析】解:rm{(1)}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rm{(2)}根据图示可看出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rm{1}rm{1}
rm{(3)垄脵}氨气rm{(NH_{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rm{(14隆脕1)}rm{(1隆脕3)=14}rm{3}.
rm{垄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缺少rm{4}个氮原子,所以生成物应该是氮气,并且氮气的化学计量数是rm{2}.
故答案为:rm{(1)}天然气;rm{(2)1}rm{1}rm{(3)垄脵14}rm{3}rm{垄脷2N_{2}}
rm{(1)}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rm{(2)}根据图示可看出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rm{(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rm{=}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rm{隆脕}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
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解析】天然气;rm{1}rm{1}rm{14}rm{3}rm{2N_{2}}五、探究题(共2题,共4分)23、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减少污染;擦干;氧气(空气);放热;2K+2H2O═2KOH+H2↑【分析】试题分析:rm{[}知识回忆rm{]}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rm{[}交流讨论rm{](1)}对比图一;图二;图二把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可以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造成空气污染;从水中取出的试管外壁沾有水,直接进行加热易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rm{(2)}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而没能和氧气接触;燃烧需要氧气支持,试管内应提供燃烧需要的氧气;
rm{[}综合应用rm{]}燃烧所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钾的燃烧说明反应放出了热量使钾的温度升高至着火点;钾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碱氢氧化钾.
解:【知识回忆】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与氧气rm{(}空气rm{)}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rm{[}交流讨论rm{](1)}图二中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可以防止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而图一的燃烧产生直接排入空气;取出的试管壁上有水,应擦干后再进行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故答案为:减少污染rm{(}环保rm{)}擦干;
rm{(2)}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以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rm{(}空气rm{)}
【综合应用】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钾的温度达到钾物质的着火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碱类物质的由金属与氢氧根组成的特点;可判断钾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钾,同时放出氢气;
故答案为:放热;rm{2K+2H_{2}O篓T2KOH+H_{2}隆眉.}【解析】与氧气rm{(}空气rm{)}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rm{;}减少污染rm{;}擦干rm{;}氧气rm{(}空气rm{);}放热rm{;2K+2H_{2}O篓T2KOH+H_{2}隆眉}24、外焰;水雾;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D【分析】解:rm{(1)}蜡烛的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rm{.(2)}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有产生水雾rm{.(3)}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rm{.(4)}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rm{(}注意不要接触烛芯rm{)}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白烟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常温下为固体rm{(}白烟rm{)}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rm{.}故答案为:rm{(1)}外焰;rm{(2)}水雾;rm{(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rm{(4)}能;rm{D.(1)}根据蜡烛火焰的温度高低,进行分析解答rm{.(2)}根据干燥烧杯能检验水蒸气,进行粉解答rm{.(3)}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解答rm{.(4)}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rm{(}注意不要接触烛芯rm{)}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rm{.}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现象,理解烟和气体的区别,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外焰;水雾;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rm{D}六、推断题(共4题,共16分)25、氧气;碳;二氧化碳;氮气;碳+氧气二氧化碳【分析】解:已知rm{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rm{B}是黑色固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且rm{B}在rm{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rm{C}rm{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rm{C}为二氧化碳,由碳是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rm{B}为碳,rm{A}为氧气;rm{D}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rm{dfrac{4}{5}}则rm{D}为氮气.
rm{B}与rm{A}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即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氧气;碳;二氧化碳;氮气;碳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二氧化碳.
根据题意,已知rm{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rm{B}是黑色固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且rm{B}在rm{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rm{C}rm{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rm{C}为二氧化碳,由碳是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rm{B}为碳,r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贵阳学院《市场营销调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河北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青海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州医科大学《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上海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湖北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
- 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英文)
- 历史期中复习课件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件(统编版)
- 空调供货方案
- 2024年初一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 幕墙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保护性约束完整版本
- 埃森哲流程制造-智能工厂规划设计相关两份资料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供应链管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 10万吨绿色航空煤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物业服务水电维修方案
- 光伏车棚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