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52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相关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解释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B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较大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分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D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象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A.AB.BC.CD.D2、将rm{10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rm{1g}氢气,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A.rm{1:9}B.rm{1:8}C.rm{1:4}D.rm{2:1}3、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可以用高效催化剂将它们转化无害气体,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rm{.}从图中可以获得以下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B.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的性质相同。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一定不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rm{2CO+2NO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N_{2}+2CO_{2}}rm{2CO+2NO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

N_{2}+2CO_{2}}4、rm{4}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rm{(}rm{)}A.rm{0.5mL}B.rm{1mL隆芦2mL}C.rm{3mL隆芦4mL}D.rm{5mL隆芦6mL}5、下列所示应用错误的是rm{(}rm{)}A.

稀有气体用作闪光灯B.

氧气用于高能燃料C.

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D.

液氮冷冻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A.钢锭轧成钢板、木棍燃烧B.汽油挥发、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液态水凝成冰、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D.铁受热熔化、石蜡能燃烧7、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明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rm{(}rm{)}A.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低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8、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rm{(}rm{)}A.风力发电B.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煤燃烧发电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捏扁胶头赶尽气体,再伸入试剂瓶中吸液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红热的木炭缓慢地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够充分利用瓶中氧气,便于观察现象10、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定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I2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的总数。

C.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I2和CO2的质量比。

D.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1、(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其中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待固体完全反应后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b.溶解c.洗涤d.过滤.12、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默写1﹣20号元素符号和名称。元素名称(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名称(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①澄清的矿泉水__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

②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_(填“软水”或“硬水”);

③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蒸馏.14、现有rm{垄脵}铁;rm{垄脷}冰水混合物;rm{垄脹75%}的医用酒精;rm{垄脺}氢气;rm{垄脻}液态空气;rm{垄脼}矿泉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rm{(}填序号,下同rm{)}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15、请观察图并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rm{(1)}图rm{A}表示的原子核电荷数为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rm{(2)}图rm{B}表示的是______rm{(}填“金属”或“非金属”rm{)}元素的原子;

rm{(3)}图rm{B}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16、化合反应是指____的反应.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1题,共7分)17、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集气瓶下端为开口(即没有瓶底);上端瓶口有一带有燃烧匙的橡皮塞,瓶上带有刻度线,把集气瓶离水面的位置与橡皮塞之间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实验时把点燃的红磷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不出现意外,实验中应观察到的主要的现象是______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2)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______除此外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小红所测氧气含量与小明的有较明显的偏低,导致偏低的原因可能有______或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4题,共28分)18、推断题某白色固体rm{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rm{B}rm{C}两种物质,其中rm{B}为无色气体,rm{C}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rm{D}放入rm{B}中,rm{D}会燃烧得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rm{E..}若向rm{A}中加入一种紫黑色固体rm{F}开始时产生气体速度较为缓慢,接着产生气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产生的气体的量也大大增加,经实验,这种紫黑色固体rm{F}在反应过程中也能生成无色气体rm{B.}请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rm{(1)}写出物质rm{C}的名称______。rm{A}的化学式______。

rm{(2)}写出rm{D}在rm{B}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rm{(3)}试分析向rm{A}中加入一种紫黑色固体rm{F}开始时产生气体速度较为缓慢,接着产生气体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产生的气体的量也大大增加的原因。

rm{(4)}请写出rm{A}在催化剂条件下分解成rm{B}rm{C}的符号表达式。19、图框中各字母代表的物质,都是你目前学过的常见物质,其中rm{Y}rm{Z}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rm{X}是一种单质rm{.B}rm{E}是固体,且rm{B}是白色,rm{E}是黑色;rm{A}rm{D}是气体,且rm{A}无味,rm{D}有刺激性气味rm{.}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rm{(}“rm{隆煤}”表示转化另一种物质rm{).}试回答:

rm{(1)}写出rm{Y}rm{Z}物质的名称rm{(}或化学符号rm{)Y}______;rm{Z}______;

rm{(2)}写出实验rm{X隆煤D}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______;

rm{(3)}写出由rm{X隆煤B}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20、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支持燃烧吗rm{?}”这一问题时,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rm{垄脵}将燃着的镁条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发现镁条仍在燃烧,大家十分兴奋。观察生成物,除白色物质外,还有黑色物质。rm{垄脷}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中插上一支燃着的火柴棒放人二氧化碳中,发现立即熄灭。请根据同学们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rm{(1)}写出镁条在rm{CO_{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rm{(2)}做铁丝在rm{CO_{2}}中燃烧的实验目的是____;rm{(3)}通过镁、铁在rm{CO_{2}}中燃烧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rm{?}____;rm{(4)}通过镁可以在rm{CO_{2}}中燃烧这个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又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21、下图是电解水和水的合成中微观粒子变化图

rm{(1)}由图rm{1}可知:该化学变化过程中_______发生了变化,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rm{(}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填空rm{)}rm{(2)}图rm{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反应;

rm{(3)}写出图rm{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27分)22、亚硫酸铵rm{(NH_{4})_{2}SO_{3}}是一种铵盐,溶于水,根据亚硫酸铵的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rm{(1)}亚硫酸根的符号为________。rm{(2)N{{H}_{4}}^{+}}的名称为________。rm{(3)}标出rm{(NH_{4})_{2}SO_{3}}中rm{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rm{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23、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rm{(}填“纯净物”或“混合物”rm{)}.2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rm{.}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的自磷,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rm{.}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rm{80隆忙}热水rm{(}恒温rm{)}的烧杯上,进行实验rm{.}试回答:

rm{(1)}实验过程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_;活塞先向______移动再向______移动,最终停在刻度______处.

rm{(2)}由此实验你可以得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rm{(3)}将玻璃管中红磷______rm{(}能或者不能rm{)}换成木炭完成实验,能或者不能为什么______rm{(4)}红磷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由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结果,故选项解释正确;

B;由于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较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所以,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D;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象.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A;根据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C;根据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答案】C2、C【分析】【分析】根据充分反应后还剩余rm{1}克氢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的质量,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可求出参加反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解答】充分反应后还剩余rm{1g}氢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rm{10g-1g=9g}

设参加反应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rm{x}rm{y}

rm{2{H}_{2}+{O}_{2}overset{碌茫脠录;}{=}2{H}_{2}O}rm{2{H}_{2}+{O}_{2}

overset{碌茫脠录;}{=}2{H}_{2}O}rm{4}rm{32}

rm{36}rm{x}rm{y}

rm{dfrac{4}{x}=dfrac{36}{9g}}rm{9g}rm{dfrac{32}{y}=dfrac{36}{9g}}rm{dfrac{4}{x}=dfrac{36}{9g}

}rm{x=1g}rm{dfrac{32}{y}=dfrac{36}{9g}

}rm{y=8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rm{(1g+1g)}rm{8g=1}rm{4}rm{(1g+1g)}【解析】rm{C}3、B【分析】【分析】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解答】A.由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为rm{NO}分子与rm{CO}分子,反应后生成rm{N_{2}}分子和rm{CO_{2}}分子;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A正确;

B.rm{CO}rm{CO_{2}}两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但构成两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两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故B错误;

C.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反应前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元素种类不变,故C正确;

D.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为rm{2}个rm{NO}分子与rm{2}个rm{CO}分子,发生反应后生成rm{1}个rm{N_{2}}分子和rm{2}个rm{CO_{2}}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rm{2CO+2NO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N}_{2}+2C{O}_{2}}故D正确。故选B。rm{2CO+2NO

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N}_{2}+2C{O}_{2}}【解析】rm{B}4、B【分析】【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药品的取用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根据液体药品取用的节约原则,即取最小量的原则回答。【解答】为了节约药品,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小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一般取rm{1mL隆芦2mL}

故选B。【解析】rm{B}5、B【分析】解:rm{A}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有色光;可用于闪光灯,故正确;

B;氧气有助燃作用;但不能燃烧,不能用于高能燃料,故错误;

C;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能用于磁悬浮列车的保护气,故正确.

D;液氮在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用于冷冻机;故正确;

故选B.

A;根据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有色光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有助燃;但不能燃烧进行分析;

C;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D;根据液氮在蒸发时能吸收热量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用途rm{.}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析】rm{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BD【分析】解:A;钢锭轧成钢板属于物理变化、木棍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汽油挥发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液态水凝成冰属于物理变化、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铁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石蜡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析】【答案】BD7、AC【分析】解:rm{A}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故A说法错误;

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故B说法正确;

C;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说法错误;

D;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故D说法正确。

故选:rm{AC}

A;根据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考虑;

B;根据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考虑;

C;根据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D;根据原子核的体积很小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中各量的质量关系。【解析】rm{AC}8、AB【分析】解:rm{A}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煤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解析】rm{AB}9、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A说法错误;

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捏扁胶头赶尽气体,再伸入试剂瓶中吸液,故B说法正确;

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把瓶内空气压出瓶外,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C说法错误;

D.红热的木炭缓慢地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够充分利用瓶中氧气,便于观察现象,故D说法正确。故选BD。【解析】rm{BD}10、BD【分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和CO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I2的质量和CO2的质量总和;故A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B正确;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求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334:140:254:220;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不一定相等,故C不正确;

D;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1、2KClO32KCl+3O2↑不变bdca【分析】【解答】解:(1)据反应物与生成物可写出方程式.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氧气;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因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答案为:2KClO32KCl+3O2↑;不变.

(2)回收二氧化锰需要先将混合物配成溶液,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然后进行过滤,洗涤固体,最后进行烘干,其顺序为:bdca;

答案:bdca.

【分析】(1)根据氯酸钾制氧气的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催化剂的特征分析;二氧化锰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2)根据固体提纯的步骤进行分析;12、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分析】【解答】解: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是:故答案为: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写法:有一个字母组成时,该字母必须大写,由两个字母组成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13、略

【分析】解:①澄清的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不是;

②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故答案为:硬水;

③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较高.

故选:C.

①矿泉水属于混合物;

②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③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较高.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解析】不是;硬水;C14、③⑤⑥①④②【分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简单分类来分析解答,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学生对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中rm{75%}的医用酒精、液态空气、矿泉水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有:rm{垄脹}的医用酒精、液态空气、矿泉水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有:rm{75%}rm{垄脹}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铁和氢气都是由rm{垄脻垄脼}单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rm{垄脻垄脼}故填: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属于单质的有:rm{垄脵垄脺}rm{垄脵垄脺}冰水混合物只有水这种物质,是纯净物,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属于化合物的有:rm{垄脷}故填:rm{垄脹}rm{垄脷}rm{垄脹}rm{垄脻}

rm{垄脻}【解析】rm{垄脹垄脻垄脼}rm{垄脵垄脺}rm{垄脷}rm{垄脹垄脻垄脼}rm{垄脵垄脺}rm{垄脷}15、略

【分析】解:rm{(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图rm{A}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rm{12}根据原子序数rm{=}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rm{12}相对原子质量为rm{24.31}.

rm{(2)}图rm{B}表示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rm{7}大于rm{4}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rm{(3)}图rm{B}表示的原子为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rm{1}个电子形成带rm{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其离子符号rm{Cl^{-}}.

故答案为:rm{(1)12}rm{24.31}rm{(2)}非金属;rm{(3)Cl^{-}}.

rm{(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rm{(2)}若最外层电子数rm{geqslant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rm{<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rm{(3)}图rm{B}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rm{1}个电子形成带rm{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形成其离子符号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rm{12}rm{24.31}非金属;rm{Cl^{-}}16、略

【分析】

由化合反应的概念可知;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故答案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

【解析】【答案】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四、计算题(共1题,共7分)17、略

【分析】解:(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槽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由于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1/5,所以会看到集气瓶内液面上升,且达到集气瓶容积的

(2)集气瓶内液面上升且达到集气瓶容积的1/5,说明氧气的体积大约占空气体积的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只上升五分之一,说明氮气难溶于水;由于红磷没有继续燃烧,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3)如果所用红磷的量不足;造成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没有完全被消耗,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所以会使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外界气体会进入集气瓶中,形成不了压强差,外面的水进入集气瓶内体积变小,造成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压强差变小,进入瓶内的水变少;

故答案为:(1)红磷继续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集气瓶内液面上升,且达到集气瓶容积的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不溶于水(或剩余气体不与水反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3)红磷不足或容器内温度还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或者装置漏气)

(1)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槽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去分析解答;

(2)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且达到集气瓶容积的1/5,说明氧气的体积大约占空气体积的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于红磷没有继续燃烧去分析解答;

(3)从如果所用红磷的量不足;造成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没有完全被消耗,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所以会使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外界气体会进入集气瓶中,形成不了压强差,外面的水进入集气瓶内体积变小,造成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去分析解答;

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解析】红磷继续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集气瓶内液面上升,且达到集气瓶容积的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不溶于水(或剩余气体不与水反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红磷不足;容器内温度还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或者装置漏气)五、推断题(共4题,共28分)18、略

【分析】解:白色固体rm{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rm{B}rm{C}两种物质,其中rm{B}为无色气体,rm{C}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硫放入rm{B}中,硫会燃烧得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rm{D}说明rm{B}是氧气,rm{A}是氯酸钾,生成的rm{B}为氯化钾,rm{D}为二氧化硫;向rm{A}中加入一种紫黑色固体rm{E}开始时产生气体速度较为缓慢,接着产生气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产生的气体的量也大大增加,说明该固体rm{E}是高锰酸钾;

rm{(1)}根据分析,rm{C}是氯化钾,rm{A}是氯酸钾,故填:氯化钾,rm{KClO_{3}}

rm{(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填:rm{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SO_{2}}

rm{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SO_{2}}高锰酸钾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且能生成氧气,故会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增加,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加,故填: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会产生氧气,且生成的二氧化锰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rm{(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能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KClO_{3}dfrac{overset{MnO_{2}}{-}}{triangle}2KCl+3O_{2}隆眉}

故答案为:

rm{(4)}氯化钾;rm{2KClO_{3}dfrac{overset{MnO_{2}}{

-}}{triangle}2KCl+3O_{2}隆眉}rm{(2)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SO_{2}}

rm{(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会产生氧气;且生成的二氧化锰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rm{(3)2KClO_{3}dfrac{overset{MnO_{2}}{-}}{triangle}2KCl+3O_{2}隆眉(}条件为加热,催化剂为rm{KClO_{3}}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白色固体rm{(2)S+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SO_{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rm{(2)}rm{(3)2KClO_{3}dfrac{

overset{MnO_{2}}{-}}{triangle}2KCl+3O_{2}隆眉(}两种物质,其中rm{MnO_{2})}为无色气体,rm{A}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硫放入rm{B}中,硫会燃烧得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rm{C}说明rm{B}是氧气,rm{C}是氯酸钾,生成的rm{B}为氯化钾,rm{D}为二氧化硫;向rm{B}中加入一种紫黑色固体rm{A}开始时产生气体速度较为缓慢,接着产生气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产生的气体的量也大大增加,说明该固体rm{B}是高锰酸钾;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叙述结合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rm{D}【解析】氯化钾;rm{KClO_{3}}19、略

【分析】解:rm{Y}rm{Z}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rm{Y}能生成rm{Z}和rm{X}rm{X}是一种单质,故rm{Y}是过氧化氢,rm{X}是氧气,rm{Z}是水;氧气生成的rm{B}rm{E}是固体,且rm{B}是白色,rm{E}是黑色,故B是氧化镁,rm{E}是四氧化三铁;rm{A}rm{D}是气体,且rm{A}无味,rm{D}有刺激性气味,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rm{D}可能是二氧化硫;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rm{(1)Y}是过氧化氢,rm{Z}是水,故填:过氧化氢rm{(H_{2}O_{2})}水rm{(H_{2}O)}

rm{(2)X隆煤BX隆煤D}是氧气和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会观察到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热,故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热;

rm{(3)X隆煤B}是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rm{4P+5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rm{4P+5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rm{Y}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rm{Z}能生成rm{Y}和rm{Z}rm{X}是一种单质,故rm{X}是过氧化氢,rm{Y}是氧气,rm{X}是水;氧气生成的rm{Z}rm{B}是固体,且rm{E}是白色,rm{B}是黑色,故B可能是五氧化二磷,rm{E}是四氧化三铁;rm{E}rm{A}是气体,且rm{D}无味,rm{A}有刺激性气味,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rm{D}可能是二氧化硫;据此解答.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rm{D}【解析】过氧化氢rm{(H_{2}O_{2})}水rm{(H_{2}O)}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热;rm{4P+5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rm{4P+5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20、(1)(2)对比实验(3)CO2­支持镁的燃烧(4)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在掌握燃烧条件下对题给信息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答】rm{(1)}根据题意知,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了白色氧化镁和黑色炭,化学方程式为:rm{2Mg+C{O}_{2}overset{碌茫脠录}{=}2MgO+C}故填:rm{2Mg+C{O}_{2}overset{碌茫脠录}{=}2MgO+C}rm{2Mg+C{O}_{2}overset{碌茫脠录}{=}2MgO+C

}实验rm{2Mg+C{O}_{2}overset{碌茫脠录}{=}2MgO+C

}是镁条在地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实验rm{(2)}是做对比实验探究铁丝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能否燃烧。故填:对比实验;rm{垄脵}是镁条在地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实验rm{垄脷}是做对比实验探究铁丝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能否燃烧。故填:对比实验;通过实验rm{垄脵}和实验rm{垄脷}得出的结论是rm{(3)}通过实验rm{垄脵}和实验rm{垄脷}得出的结论是rm{(3)}rm{垄脵}支持镁的燃烧。故填:rm{垄脷}rm{CO}­支持镁的燃烧;rm{2}rm{2}rm{?}中燃烧这个实验,对燃烧的条件又有新的认识为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故填: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的参与。rm{CO}【解析】rm{(1)2Mg+C{O}_{2}overset{碌茫脠录}{=}2MgO+C}rm{(1)2Mg+C{O}_{2}

overset{碌茫脠录}{=}2MgO+C}rm{(2)}对比实验支持镁的燃烧rm{(3)CO_{2}?}支持镁的燃烧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的参与rm{(3)CO_{2}?}21、(1)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2)化合

(3)水氢气+氧气【分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rm{(1)}由图rm{1}可知:该化学变化过程中可知:该化学变化过程中水分子rm{1}氧原子和氢原子发生了变化,而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大小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填:由图示可知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rm{(2)}rm{(3)}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图rm{1}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rm{1}氧气,故填:水rm{xrightarrow[]{脥篓碌莽}}氢气rm{+}氧气。rm{xrightarrow[]{脥篓碌莽}}【解析】rm{(1)}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rm{(2)}化合rm{(3)}水rm{xrightarrow[]{脥篓碌莽}}氢气rm{+}氧气六、简答题(共3题,共27分)22、rm{(1)SO_{3}^{2-}}

rm{(2)}铵根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