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4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根据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②绿色化学的提出。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④火的利用和发现。

⑤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④①③⑤②D.④①⑤③②2、表示两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A.rm{2H}B.rm{H}C.rm{H_{2}}D.rm{2H_{2}}3、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一定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4、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rm{(}rm{)}A.除去水中的悬浮物B.除去水中的异味C.使硬水软化D.消毒杀菌和净化水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6、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A.HB.N2C.AlD.CO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

B.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D.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气体越多越好。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9、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对该元素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10、在使用托盘天平前,指针偏向右边,要使天平指针指在零点、那么应将()A.左端的螺丝向外调节B.右端的螺丝向外调节C.左端的螺丝向里调节D.右端的螺丝向里调节11、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氦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微观变化过程如图,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反应有化合物参加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C.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①③②D.对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3H22NH312、近日,中国在四川某地发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锂矿,储量高达rm{52}万吨,被称之为“中国锂谷”。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rm{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下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rm{6.941g}D.锂原子核内有rm{3}个质子13、下列火灾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C.木材;棉布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14、向AgNO3、Cu(NO3)2、Zn(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滤渣一定含有Ag.Fe.Cu

B.滤渣一定含有Ag和铁;可能含有Cu

C.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没有AgNO3、Cu(NO3)2

D.滤液一定含有Fe(NO3)2,可能Zn(NO3)2.一定没有AgNO3、Cu(NO3)2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D______.

(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装置安装存在一处的错误是______,这样安装会出现的后果是______.

(3)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16、现有rm{垄脵}红磷rm{垄脷}空气rm{垄脹}铁粉rm{垄脺}氮气rm{垄脻}液态氧rm{垄脼}水rm{垄脽}稀有气体rm{垄脿}海水rm{垄谩}水银rm{垄芒}石灰水等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rm{(}写序号,下同rm{)}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17、将下列各操作名称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rm{(}每个序号只填写一次rm{)}

rm{垄脵}搅拌rm{垄脷}蒸发rm{垄脹}过滤rm{垄脺}加热rm{垄脻}吸附。

rm{(1)}由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______;rm{(2)}使蔗糖在水中快速溶解______;

rm{(3)}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再______;rm{(4)}除去水中的异味物质______.18、许多排列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请判断下列两组物质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1)HCl、Cl2、NaClO、KClO3、HClO4____.

(2)P2O5、H3PO4、H2CO3、CO2、CO____.

19、每种物质都是由特定的粒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____构成的,如水、氧气等;有的物质是由____构成的,如铁、铜等,还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等.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1题,共2分)20、rm{(1)}某同学对蜡烛rm{(}主要成分是石蜡rm{)}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rm{20}点燃蜡烛火焰,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rm{(}如下图rm{)}约rm{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处最先炭化。点燃蜡烛火焰,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rm{20}如下图rm{(}约rm{)}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处最先炭化。rm{1s}产物探究: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产生_________。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__________振荡,发现变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产生_________。rm{(2)}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__________振荡,发现变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产生_________。注意不接触烛心rm{(2)}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白烟成分是________。A.水蒸气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点燃白烟rm{(}注意不接触烛心rm{)}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白烟成分是________。二氧化碳rm{(}石蜡蒸汽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rm{)}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4题,共8分)21、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B处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表示)

(2)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理论上为______;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乙管中产生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4)已知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强于氢气;那么在实验中甲;乙两管气体的体积比的测得结果比理论值会偏______(填“小”或“大”).

(5)加入少量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0.1%的稀硫酸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增加了②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不变。

③溶液中硫酸质量分数减小了④溶液减小的体积就是产生气体的体积.

22、小杨家里新盖了五间大瓦房;乔迁新居之后,小杨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用石灰浆新刷过的墙壁,在一段时间内会出汗,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23、请回答下列各问:

(1)登山、潜水、医疗急救时都需要用氧气,是因为氧气______.

(2)适量摄入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很重要,人体若缺少______易产生龋齿.

(3)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稀硫酸除铁锈:______;

不在溶液中发生的置换反应:______.

(4)野炊时,人们常把柴草架空,使燃烧更旺,请说明其中的道理:______.24、将碳酸钠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6g;放入烧杯中(烧杯质量为20g),再加入36.2g稀硫酸,在一定时间内恰好完全反应,无固体剩余.反应的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2)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3题,共27分)25、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rm{(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rm{(}填序号rm{)}rm{垄脵}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rm{垄脷}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rm{垄脹}淡水资源很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rm{(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该过程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所以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可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rm{(3)}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烧杯天然水样,观察发现水样略带颜色并呈现浑浊,欲对水样进行净化。首先,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下图是某同学进行过滤的装置图,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rm{(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rm{(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______rm{.}其中rm{X=}______.27、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rm{A}rm{B}rm{C}rm{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rm{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rm{D}是一种黑色固体rm{(}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的产物均已略去rm{)}.

rm{(1)}写出反应rm{垄脵}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2)D}可能是: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3)}反应rm{垄脹}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化学发展首先是从火的利用和发现开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开创了近代化学的开始,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随着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含义,所以正确排列顺序是④①③⑤②.

故选:C.

根据我们识记的化学发展简史即可完成对该题的判断.

本题考查化学史,熟记化学发展史中各科学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即可解答,较简单.【解析】【答案】C2、A【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rm{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rm{2H}

【解答】A.rm{2H}表示rm{2}个氢原子;故A正确;

B.rm{H}表示氢元素,还表示rm{1}个氢原子;故B错误;

C.rm{H_{2}}表示rm{1}个氢气分子;故C错误;

D.rm{2H_{2}}表示rm{2}个氢气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解析】rm{A}3、B【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A.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能生成二氧化碳;氨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气体属于化学变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冰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至少属于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中的一种,故选项错误。

故选B。【解析】rm{B}4、A【分析】解: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的速度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观察选项,故选A.

答案:rm{A}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的速度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

本题考查了明矾净水的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明矾的性质进行.【解析】rm{A}5、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氧气同碳、硫、磷、铁反应现象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的识记和理解。rm{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rm{A};rm{.}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rm{.}A错误在实验现象描述中,只能描述可以感观的现象,不能直接说明产物种类,故错误;rm{B}rm{B}rm{.}在实验现象描述中,只能描述可以感观的现象,不能直接说明产物种类,故rm{B}错误;红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固体悬浮于空气中应描述为”白烟“,故rm{.}错误;rm{B}rm{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现象描述正确,故rm{C}。rm{C}rm{.}红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固体悬浮于空气中应描述为”白烟“,故rm{C}错误;。rm{.}rm{C}【解析】rm{D}6、C【分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H属于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Al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铝元素,表示一个铝原子,还能表示铝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解析】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AB【分析】

A;空气质量状况检测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不包括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二氧化碳不能,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蔬菜大棚里使用二氧化碳能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当大棚中的浓度过高时,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高会使人缺氧窒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

【解析】【答案】A;根据空气质量状况检测的项目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8、AD【分析】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为:5+2+20+22=49;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1+28+5+x=49,则x=5,甲质量没变,可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乙质量增加,应为该反应的生成物;丙质量增加,应为该反应的生成物;丁质量减少,应为该反应的反应物;

A;由以上分析;丁生成乙和丙,故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错误;

B;甲反应前后质量没变;故可能为催化剂,故B说法正确;

C;乙增加了11g-2g=9g;丙增加了28g-20g=8g,故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故C说法正确;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5g;故D说法错误;

故选AD

【解析】【答案】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此题.

9、AD【分析】

A;根据其结构示意图;X=2+8+18+6=34,所以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故A是正确的;

B;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是非金属元素;故B是错误的;

C;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故C错误的;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故D是正确的.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出该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数、周期、主族等.又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10、AD【分析】解:托盘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右盘的质量高.

因此;调节螺丝的方法有两种:①固定左端螺丝,把右端的螺丝向里调.

②固定右端螺丝;将左端的螺丝向外调节.

故选:A;D.

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左偏右移;右偏左移”即可判定出正确的答案.

在使用天平时,在称量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移动平衡螺母,应在使用托盘天平前有可能调整平衡螺母.【解析】【答案】AD11、BD【分析】解:A;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都属于单质.故A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故B正确;

C;在一定条件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分子和氮分子在有序的排列在催化剂表面,氢分子分成氢原子,氮分子分成氮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结合成氨分子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结束后脱离催化剂表面.所以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③①②,故C错误;

D、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故D正确.

故选BD.

A;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

C;根据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原理来分析反应过程的顺序;

D;根据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中,反应物先由无序排列到有序排列再到无序排列,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结合成新的分子.【解析】【答案】BD12、BD【分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A.锂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锂原子最外层有rm{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B正确;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rm{6.941}单位是rm{1}不是rm{g}故C错误;D.锂原子的原子序数是rm{3}原子序数rm{=}质子数rm{=3}所以锂原子核内有rm{3}个质子,故D正确。故选BD。【解析】rm{BD}13、BC【分析】

A;如遇到电线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B;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方法正确.故选项正确;

C;木材、棉布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因为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不能打开所有门窗,因为这样会促进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A;天然水或自来水中因为溶解有多种物质;从而增强了导电能力;

B;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C;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D;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时能够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14、AC【分析】

由题意可知:由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铁粉,即所加的铁粉过量,那说明原混合溶液中的银和铜全部被置换出来,则滤渣一定含有Ag.Fe.Cu,滤液中肯定没有AgNO3、Cu(NO3)2;因为铁和AgNO3、Cu(NO3)2反应时生成的是Fe(NO3)2,所以滤液肯定中有Fe(NO3)2;又因为铁不能从Zn(NO3)2溶液中置换出锌,所以滤液中肯定含有Zn(NO3)2.由此可知:

A;滤渣一定含有Ag.Fe.Cu;故A正确;

B;由于铁有剩余;滤渣中一定有铜,故B错误;

C、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没有AgNO3、Cu(NO3)2;故C正确;

D、由于铁不能从Zn(NO3)2溶液中置换出锌,所以滤液中肯定含有Zn(NO3)2.故D错误.

故选AC.

【解析】【答案】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是:锌>铁>铜>银,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会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与硝酸铜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硝酸锌发生反应;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金属中含有铁,即加入的铁粉过量.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解:(1)图中A是铁架台;D是漏斗.

(2)在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引流,既能保护滤纸又能防止液体溅出;为了防止液体外溅,漏斗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图中缺少该操作.

(3)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①滤纸破损;②仪器本身不干净;③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故答案为:(1)铁架台;漏斗;

(2)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液体外溅;

(3)滤纸破损;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合理均可).

根据过滤操作注意事项分析;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径紧靠烧杯内壁.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过滤需要的仪器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铁架台;漏斗;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液体外溅;滤纸破损;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合理均可)16、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分析】【分析】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解答】rm{垄脵}红磷、rm{垄脹}铁粉、rm{垄脺}氮气、rm{垄脻}液态氧、rm{垄脼}水、rm{垄谩}水银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rm{垄脷}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等组成的、rm{垄脽}稀有气体是由氦、氖、氩等组成的、rm{垄脿}海水是由水和溶解的盐等物质组成的、rm{垄芒}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红磷、rm{垄脵}铁粉、rm{垄脹}氮气、rm{垄脺}液态氧、rm{垄脻}水、rm{垄脼}水银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rm{垄谩}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等组成的、rm{垄脷}稀有气体是由氦、氖、氩等组成的、rm{垄脽}海水是由水和溶解的盐等物质组成的、rm{垄脿}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rm{垄芒}故填: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脻垄脼垄谩}rm{垄脷垄脽垄脿垄芒}【解析】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脻垄脼垄谩}rm{垄脷垄脽垄脿垄芒}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脻垄脼垄谩}rm{垄脷垄脽垄脿垄芒}17、略

【分析】解:rm{(1)}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由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蒸发的方法.

rm{(2)}使蔗糖在水中快速溶解;可采用搅拌的方法.

rm{(3)}食盐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再过滤.

rm{(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除去水中的异味物质可用活性炭进行吸附.

故答案为:rm{(1)垄脷}rm{(2)垄脵}rm{(3)垄脹}rm{(4)垄脻}.

rm{(1)}根据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解答.

rm{(2)}根据加快溶解速率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rm{(3)}根据泥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rm{(4)}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蒸发结晶、过滤的原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垄脷}rm{垄脵}rm{垄脹}rm{垄脻}18、略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0,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HClO4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可以看出是按照Cl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

(2)P2O5、H3PO4、H2CO3、CO2;CO的各一个分子中;分别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5、4、3、2、1,故该组物质是按每个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从多到少排列的.

故答案为:(1)按氯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顺序排列;(2)按每个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从多到少排列.

【解析】【答案】(1)分析HCl、Cl2、NaClO、KClO3、HClO4的化学式可知;各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计算出氯元素的化合价排列规律即可.

(2)分析P2O5、H3PO4、H2CO3、CO2;CO的化学式可知;各物质的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依次减少.

19、略

【分析】

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铜等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铜原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分子;原子.

【解析】【答案】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四、探究题(共1题,共2分)20、rm{(1)}外焰或rm{a}水雾水

rm{(2)}澄清石灰水浑浊二氧化碳rm{C}【分析】【分析】rm{(1)}根据蜡烛燃烧时,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进行分析;rm{(2)}根据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可以点燃,说明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进行分析。【解答】rm{(1)}蜡烛燃烧时,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rm{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rm{(}或rm{a)}处先炭化;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所以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故填:外焰rm{(}或rm{a)}水雾;水。rm{(2)}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所以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点燃白烟rm{(}注意不接触烛心rm{)}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成分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而不是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故选C;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浑浊;二氧化碳;rm{C}【解析】rm{(1)}外焰或rm{a}水雾水rm{(2)}澄清石灰水浑浊二氧化碳rm{C}五、计算题(共4题,共8分)21、略

【分析】

(1)由图可看出;甲中产生气体体积多,所以是氢气,因此A为负极,B为正极.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甲中产生的是氢气,乙中产生的是氧气,体积比理论值为2:1,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3)乙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能支持燃烧。

(4)通电一段时间;稀硫酸溶液中的水减少,溶质硫酸质量不就,溶液质量变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溶液减小的体积不等于生成气体的体积.故选①②

故答案为:(1)A:“-”;B:“+”

(2)2:1;分解;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能支持燃烧等;

(4)大;

(5)①②

【解析】【答案】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电解过程中,溶剂水不断减少,而溶质质量硫酸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2、略

【分析】

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Ca(OH)2与空气中和人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因而在墙壁会有出汗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Ca(OH)2与空气中和人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a(OH)2+CO2=CaCO3↓+H2O.

【解析】【答案】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刚开始一段时间内墙壁会“出汗”(墙壁出现潮湿现象),原因是因为石灰浆与空气中和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有水生成.

23、略

【分析】解:(1)登山;潜水、医疗急救时都需要用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2)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不在溶液中反应的置换反应有:氢气或木炭还原氧化铜;氧化铁等;

(4)野炊时;人们常把柴草架空,使燃烧更旺,这是因为架空柴草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故答案是:(1)能供给呼吸;

(2)氟(F);

(3)Fe2O3+3H2SO4═Fe2(SO4)3+3H2O;C+2CuO2Cu+CO2↑;

(4)架空柴草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1)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填空;

(2)根据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填空;

(3)根据金属氧化物会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根据置换反应的含义进行解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4)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和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解析】能供给呼吸;氟(F);Fe2O3+3H2SO4═Fe2(SO4)3+3H2O;C+2CuO2Cu+CO2↑;架空柴草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24、略

【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可以知道;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0.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g+20g+36.2g-60.0g=2.2g

(2)设原有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14244

xy2.2g

==

解得:x=5.3g;y=7.1g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19.5%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5%.

故答案为:(1)2.2;

(2)19.5%.

【解析】【答案】(1)因为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钠不反应,对于该过程而言反应前后装置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其它均不能造成质量的变化.

(2)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碳酸钠的质量;则进一步可得到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再利用该反应可求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然后利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即可.

六、推断题(共3题,共27分)25、(1)③(2)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异味(或臭味)加热煮沸肥皂水(3)产生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杂质,并形成沉降过滤倾倒液体时,未用玻璃棒引流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保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过滤的操作相关知识,这些内容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解答】rm{(1)垄脵}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能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能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rm{(1)垄脵}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rm{垄脷}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rm{垄脷}地球上淡水资源不丰富,且分布不均,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rm{垄脹}地球上淡水资源不丰富,且分布不均,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说法错误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把水中的部分杂质吸附在表面;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可溶性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通过简单的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通常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填: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异味rm{垄脹}或臭味故选rm{垄脹}加热煮沸;肥皂水;rm{垄脹}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实验室中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rm{(2)}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把水中的部分杂质吸附在表面;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可溶性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通过简单的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通常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填:产生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杂质,并形成沉降;过滤;倾倒液体时,未用玻璃棒引流;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rm{(2)}【解析】rm{(1)垄脹}rm{(2)}吸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