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7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B.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阻隔东西方文化六法2、二战后,拉丁裔移民在美国人口中占比较高,如迈阿密州的居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西班牙语;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说:“我非常希望我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不会说西班牙语的总统。”由此可知,大量移民涌入美国()A.导致美国调整官方语言B.激化了美国的种族矛盾C.迫使政府改革选举制度D.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3、下列图片所示的有角神兽是我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常见的一种装饰题材。有学者认为,这种“鸟兽合一”的虚幻动物与先秦文献记载的赢秦飞廉族的风神形象相吻合。这可用于说明()
A.秦国崛起的精神动力B.草原丝路的文化影响C.不同物种的交流融合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4、1788年,当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建立罪犯流放地时,据估计,当地有30万原住民,500多个部落。但到19世纪30年代初期,当地原住居民仅剩下6万余人。这说明英国的殖民活动()A.恶化了当地的社会治安B.促进了不同种族间的交融C.导致当地经济长期落后D.引起了当地人口结构变化5、据考古发现,蒙元时期,在乌兰察布(内蒙古地区)明水元墓中,出土有纳失石(波斯语)辫线锦袍及绣有狮身人面像的刺绣图案;在赤峰地区发现元代伊斯兰教墓石和景教徒瓷质墓碑;在乌盟四子王旗发现元代驿站遗址和巨型敖包。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佐证()A.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经济交流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C.草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D.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范围的广泛6、“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运送丝绸前往西域的画面。由此可知()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B.丝绸之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咸海和里海以北通往欧洲C.此举被称为“凿空”,推进了东西方交流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D.丝绸之路成为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7、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A.顽固的忠君意识B.昂扬的进取精神C.强烈的功利思想D.浓厚的爱国情怀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8、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材料二某大洲15-19世纪人种变化估计数值(单位:人)。年份。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年。
0
0
0
50000000
1570年。
138000
235000
25000
9700000
1650年。
725000
815000
644000
9105000
1852年。
1319000
1188000
6252000
8211300
(1)使用不同的线条;在图中画出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三条主要路线。
(2)判断材料二所示的大洲并说明依据。10、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引文。
。
材料来源。
引文内容。
吴兢《贞观政耍》卷1《君道》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离娄上》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材料二“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乔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因此,各国既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也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乔安全。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最终脱欧,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措施。——《中外历史纲要》(2019年12月第1版)请回答:
(1)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哪些?
(2)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经济全球化?你又是如何看待一些国家出现的所谓“逆全球化”现象的?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孔子说,“泛爱众,能亲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孙子反对战争,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翟更为博爱,他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习近平多次赞誉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天下一家”,“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孔子说,“泛爱众,能亲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孙子反对战争,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翟更为博爱,他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习近平多次赞誉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天下一家”,“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摘编自冯颜利、唐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200材料二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250060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民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该如何应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挑战。多种语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诺曼征服后,英格兰社会出现三种文字共用现象∶王室及政府机构撰写文书使用法文和拉丁文,罗马教会曾一度极力反对将《圣经》翻译成英语,并对译者进行人身迫害;教会使用拉丁文,教士和社会上层垄断教育,“任何针对普通人的有关初等教育的证据都非常罕见”;民众使用英文,因为民众日常接触的是庄园里的成员,庄园生活与王室的联系非常松散,因此,即便王室想在语言政策上有所动作,其推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13世纪初,诺曼贵族失去法国领地后,社会语境发生显著变化。英语、法语的使用范围及功能随之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法语曾一直被认为是英格兰议会撰写重要文书的最佳语言,直至15世纪20年代,几乎所有的请愿书还使用法语。然而到15世纪中叶,印刷术的引进对于伦敦英语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英格兰议会重要文书使用英语已非常普遍,到中世纪晚期英语逐渐上升为英格兰的官方语言。诺曼征服后,英格兰社会出现三种文字共用现象∶王室及政府机构撰写文书使用法文和拉丁文,罗马教会曾一度极力反对将《圣经》翻译成英语,并对译者进行人身迫害;教会使用拉丁文,教士和社会上层垄断教育,“任何针对普通人的有关初等教育的证据都非常罕见”;民众使用英文,因为民众日常接触的是庄园里的成员,庄园生活与王室的联系非常松散,因此,即便王室想在语言政策上有所动作,其推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13世纪初,诺曼贵族失去法国领地后,社会语境发生显著变化。英语、法语的使用范围及功能随之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法语曾一直被认为是英格兰议会撰写重要文书的最佳语言,直至15世纪20年代,几乎所有的请愿书还使用法语。然而到15世纪中叶,印刷术的引进对于伦敦英语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英格兰议会重要文书使用英语已非常普遍,到中世纪晚期英语逐渐上升为英格兰的官方语言。英语的发展史是英格兰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早期的盎格鲁——撒克逊方言是英语的最初母体,接着凯尔特语、拉丁语、法语等外来语的涌入,大大丰富了英语的内涵和表达能力,奠定了英语作为英格兰官方语言的结构基础。随着诺曼征服、约翰王失地、英法百年战争等一系列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英语逐渐在欧洲广泛传播。材料二英语的发展史是英格兰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早期的盎格鲁——撒克逊方言是英语的最初母体,接着凯尔特语、拉丁语、法语等外来语的涌入,大大丰富了英语的内涵和表达能力,奠定了英语作为英格兰官方语言的结构基础。随着诺曼征服、约翰王失地、英法百年战争等一系列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英语逐渐在欧洲广泛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英格兰官方语言变迁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语的发展史是英格兰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的理由。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与美洲之间开辟了新航线。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非洲大陆。与此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近代与现代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材料二1788年;英国曾颁布禁止技术工人工匠出境的法令,1825年废除了这一法令,1827年又废止了其他法令,如阻止爱尔兰人向外移民的《乘客法》。德意志于1848年革命后,废除了限制移民的规章,简化了移民的出国手续,以此达到疏散革命力量的目的。在瑞典,为了鼓励贫民出境,于1840年废除了1768年制定的限制移民的法律。另据奥斯卡•汉德林统计,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人口总数已达4亿。1750年时供养一个人的土地面积,1910年时要供养3个人。
材料三他们大多身强力壮;对工作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据l871〜1892年的统计,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中,有22.9%是熟练工人,还有一部分专业人员。外来移民年富力强;讲求实际、革新进取、不尚保守。外来移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他们普遍需要住房、衣着和食品等生活用品。他们是美国经济的催化剂。在1850年到1930年间,每10年就有200万外来人口进入美国,对工农业产品及各种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一个青壮劳动力从出生、成长到其劳动年龄,需要花费许多前期投资。
——以上材料摘编自《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是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15;16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欧洲各国政府放松移民限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欧洲移民对美国的重要作用。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8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圓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史实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现代西方医学现代殖民主义开始寻求香料贸易;异国热带植物同样是欧洲人追逐的热点。1563年葡萄牙人创作的《药材和药品的对话》是欧洲第一本提供印度疾病和药物知识的著作。欧洲医学者整合来自美洲;非洲原住民的传统医学,将其纳入自己的医疗体系。17、18世纪欧洲战争频发,这些战争中大多数人死于疾病而不是作战。预防性卫生事业的推广,有利于降低欧洲军队的死亡率。
蒸汽轮船和火车的出现为疾病全球化创造了条件。19世纪的几次霍乱大流行使欧洲开始推动建立国际卫生标准和组织。这一时期;欧洲医学认为炎热气候是不健康的,产生了热带种族的懒惰散漫。疾病全球化以及惊人的死亡率,既催生了细菌学和疫苗学,又让种族歧视以一种貌似科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19世纪晚期;殖民主义扩张的动机发生重大变化,不再只关切热带地区欧洲军队和移民的健康,“医学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帝国力量“开始使用药物作为从新臣民中赢得支持的一种方式,以平衡殖民统治的强制性特征,并建立一种比单靠政府更广泛的帝国霸权”。现代工业制造的药品和疫苗之推广成为殖民扩张的重要部分。
——据(英)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著《医疗与帝国:从全球史看现代医学的诞生》整理以“现代西方医学与殖民主义的关系”为视角,对材料信息进行解读。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了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到4296处,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3154家,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2019年发布的“文化建设70年“大数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8、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为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19世纪后半期以后出现了新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80—1930年间,从美国返回欧洲的移民总数约为400万人,占同期美国接纳的欧洲移民总数的30—40%。有资料显示,1860年到1930年的70年间,芬兰到美国的移民总数为38万人,其中约有20%最终返回了芬兰。1907年,一个在密歇根州的芬兰移民写信给他在芬兰老家的兄弟描述危机中的困境写道:“Flambo矿区在11月就停产了,我用了一周的时间从一个矿区走到另一个矿区但仍然找不到一份工作。所有矿区都挤满了我工作的人我不确定圣诞节前我能否找到工作,我本来计划圣诞节前回去看你的,但现在我得工作上两到三个月,才能攒够回家的路费。”1870—1930年间,到达美国的海外移民中,60—70%是单身男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没有结婚。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家乡都有配偶。对罐装肉食行业工人的调查表明,90.2%的保加利亚人、79%的塞尔维亚人、42.4%的意大利人在家乡有妻子和家庭”。——编自王雅红《“美国梦”与“家国情”》概括材料反映的新现象,并加以解读。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7分)19、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20、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21、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详解】
材料“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可见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C项;材料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并未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而是带来了一种新的混合文明,排除A;材料强调亚历山大扩张对希腊文明的积极作用,B项与此描述相悖,排除;材D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2、D【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丁裔移民在美国人口中占比较高和美国前总统认可西班牙语等,反映出大量移民涌入美国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D项正确;美国自建国以来,官方语言一直是美式英语,排除A项;移民涌入激化了种族矛盾与克林顿希望自己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不会说西班牙语的总统”等不符,排除B项;材料与改革选举制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的角神兽形象相似,这可能跟草原丝绸之路有关,B项正确;材料与秦国精神动力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物种交流不同,排除C项;材料与文明特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D【分析】【详解】
据材料可知,1788年,当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建立罪犯流放地时,据估计,当地有30万原住民,500多个部落。但到19世纪30年代初期,当地原住居民仅剩下6万余人。这说明英国的殖民活动引起了当地人口结构的变化,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引起原住居民的减少,未涉及社会治安的恶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引起原住居民的减少,未涉及种族间的交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当地经济发展状况,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C【分析】【详解】
材料表明在乌兰察布(中国的今内蒙古地区)和赤峰等地发现了波斯和伊斯兰教的实物,可知这些地区在蒙元时期和波斯等地区有经济文化交流,而根据所学乌兰察布和赤峰在中共北部内蒙古草原地区,和中外交流的道路是草原丝绸之路,C项正确;材料不是在说中原地区和蒙古地区的经济交流,而在说中外之间的经济交流,排除A项;根据所学丝绸之路兴衰和统治政策有很重要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草原丝绸之路而不是海上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C项。6、D【分析】【详解】
材料“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运送丝绸前往西域的画面”体现的是丝绸之路对于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作用,D项正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排除B项;张骞出使西域获得大量关于西域的资料,因此被称为“凿空”,排除C项。故选D项。7、B【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司马迁、霍去病、张骞都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体现了昂扬的进取精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B项正确;司马迁撰写《史记》,是想通过史实现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依相对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社会的各种发展演变,进而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道理,通过史实记述,有所取舍褒贬,寄寓理想形成自己独特自成一家的史学理论学说,没有体现忠君思想,也并非为了功名利禄,也没有体现爱国情怀,排除ACD项。故选B项。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8、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大量移民美洲,所以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一条主要路线是欧洲到美洲;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还进行黑奴贸易,将大量黑人运往美洲,所以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第二条主要路线是非洲到美洲;清朝末年,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华工被送往欧美地区,所以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第三条主要路线是亚洲到美洲。
(2)根据该地区人种变化情况可知,其指的是美洲。依据: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490年,该洲居民全是原住民;1570-1650年,新航路已开辟,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白人数量大量增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传染病的流行,导致原住民印第安人大量减少;殖民者通过“三角贸易”把大量的黑人贩卖到美洲,黑人数量大量增加;由于长期发展与融合,到1852年,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混血后代数量大量增加。【解析】(1)
(2)美洲。依据:1490年,哥伦布还没有到达美洲,因此该洲居民都是原住民;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导致白人数量大量增加;欧洲殖民者奉行殖民扩张政策,屠杀、奴役和传染病导致原住民印第安人大量减少;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又通过罪恶的“三角贸易”把大量的黑人从非洲掠来,贩卖到美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混血后代,成为混血人种。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必须先存百姓”等信息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民本思想;根据“人法地道法自然”可知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根据“天下之本在国家之本在身”可知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根据“天下为公”可知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根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知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根据“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知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2)根据“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得出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根据“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得出史书典籍的编撰;根据“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得出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和包容性;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各民族长期交融、古代经济蓬勃发展等因素有关。
(3)根据“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益于治国理政;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解析】(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民本思想;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2)汉字的发明和使用;史书典籍的编撰;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和包容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各民族长期交融;古代经济蓬勃发展。
(3)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益于治国理政;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11、略
【分析】【详解】
(1)为什么:根据所学回答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即可。原因:根据所学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商路被阻、传播宗教的热情等角度概括。
(2)评价:根据“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乔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可得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根据“各国既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也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乔安全”可得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日益“边缘化”。看待:结合所学可从“逆全球化”的目的是为维护本国利益;“逆全球化”某种程度上不符合时代潮流;国际经济交往中我们要力求合作共赢;应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等方面概括。【解析】(1)为什么:因为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马可·波罗行记》引发人们渴望到东方“寻金”;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东西方商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2)评价: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日益“边缘化”。看待:“逆全球化”的目的是为维护本国利益;“逆全球化”某种程度上不符合时代潮流;国际经济交往中我们要力求合作共赢;应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12、略
【分析】【详解】
详解
(1)精神内涵: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得出是“仁”;“爱”、“和”;历史作用:根据“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可得出中华传统文化维护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有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应该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解析】(1)精神内涵:“仁”;“爱”、“和”;历史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维护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有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
(2)我们的应对: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我们应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13、略
【分析】【详解】
(1)(1)历史因素:根据材料一“诺曼征服后;英格兰社会出现三种文字共用现象。”得出基督教的传播的影响;根据材料一“13世纪初,诺曼贵族失去法国领地后,社会语境发生显著变化。”得出英法战争的影响;根据材料一“然而到15世纪中叶,印刷术的引进对于伦敦英语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得出印刷术的引进;根据材料一“英格兰议会重要文书使用英语已非常普遍,到中世纪晚期英语逐渐上升为英格兰的官方语言。”得出国家政治事务的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根据材料一“民众使用英文,因为民众日常接触的是庄园里的成员,庄园生活与王室的联系非常松散。”得出庄园经济的独立性。
(2)(2)理由:根据材料二“早期的盎格鲁——撒克逊方言是英语的最初母体,接着凯尔特语、拉丁语、法语等外来语的涌入,大大丰富了英语的内涵和表达能力。”得出提高了英国人的表达能力,丰富了英语的内涵;根据材料二“奠定了英语作为英格兰官方语言的结构基础。”得出奠定了英格兰官方语言的结构;根据材料一“英格兰议会重要文书使用英语已非常普遍,到中世纪晚期英语逐渐上升为英格兰的官方语言。”和材料二“随着诺曼征服、约翰王失地、英法百年战争等一系列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英语逐渐在欧洲广泛传播。”得出有利于英格兰民族意识和国家的逐渐形成;而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又极大地影响了英语地位的沉浮;结合所学得出为世界文化多元增加了亮色。【解析】(1)历史因素∶基督教的传播;民族国家的形成;英法战争的影响;印刷术的引进;国家政治事务的推动;庄园经济的独立性。(任答四点即可)
(2)理由∶提高了英国人的表达能力,丰富了英语的内涵;奠定了英格兰官方语言的结构;有利于英格兰民族意识和国家的逐渐形成;而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又极大地影响了英语地位的沉浮;为世界文化多元增加了亮色。(言之有理即可)14、略
【分析】【详解】
(1)根据“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非洲大陆”“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
(2)根据“英国曾颁布禁止技术工人工匠出境的法令;1825年废除了这一法令”“以此达到疏散革命力量的目的”“为了鼓励贫民出境,于1840年废除了1768年制定的限制移民的法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
(3)根据“有22.9%是熟练工人,还有一部分专业人员”“外来移民年富力强、讲求实际、革新进取、不尚保守”“外来移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一个青壮劳动力从出生、成长到其劳动年龄,需要花费许多前期投资”等分析回答。【解析】(1)特点: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2)原因:工业革命;欧洲经济发展,实力增强;缓解人口过剩,解决贫困问题;疏散革命力量,巩固统治秩序。
(3)作用:欧洲移民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劳动力,优化了人才资源的配置;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的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节约了人力投资;丰富美国多元文化等。四、论述题(共4题,共8分)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提出一些有关中国的重要概念,如“天下”观念,多元文化等。根据前后的表述可以提取出多个观点,例如“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文明的滥觞”,可以从夏商到西周天下共主观念的形成,也可从尊神到敬德的角度来论证中华政治文化的奠基;又如可提炼出“中国文化具有渐变和交融的特征”,可以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特征中寻找论证角度,例如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学在发展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学说并趋时更新,又如汉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不断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中华文化更为广博;还可提炼出“中国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多元一体的形成或发展表现上来进行论证。【解析】示例:
论题:中国文化具有渐变和交融的特征。
阐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发展中与周边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并发展。
中国主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儒学在不同时期不断吸收融合各家思想精华的成果。如汉代儒家吸收了阴阳;道、法家等学说内容;形成新儒学,适应了统治需要。魏晋隋唐时,佛道盛行,宋儒吸取佛道的思想,形成理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中华民族的文化风俗是在各民族长期共存、相互交流融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随之传入中原的有葡萄、石榴等水果,也有西域的乐舞、胡琴,丰富了中原民族的文化生活。魏晋隋唐时期,汉族同少数民族长期地交融,汉族接受了如胡床、胡食等习俗。
综上,在包容开放和博采众长的文化氛围下,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气度恢弘。16、略
【分析】【详解】
以“现代西方医学与殖民主义的关系”为视角,对材料信息进行解读,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过程中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也带来带来全球物种交换和疾病传播,加之17、18世纪欧洲战争频发,从而催生出了预防性的卫生事业。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带来了疾病的全球化,从而推动了相关医疗体系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但医学研究也为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由此可知,现代西方医学是近代西方殖民扩张、殖民战争和进行殖民统治的产物,所以由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种族歧视色彩,但客观上现代西方医学也推动了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带来全球物种交换和疾病传播,欧洲整合各地传统医学纳入西方医疗体系;17.18世纪欧洲战争频发,催生出预防性卫生事业。
工业革命促进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疾病的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医疗合作的开展;技术进步促进了细菌学;疫苗学和现代制药工业的兴起。工业革命增强了列强殖民扩张的实力,医学研究也为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药品;疫苗的推广有助于缓和列强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成为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维系殖民统治、建立殖民霸权的重要手段。
现代西方医学在殖民扩张、殖民战争以及殖民统治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种族歧视色彩,与医学精神背道而驰,但客观上现代西方医学也推动了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17、略
【分析】【详解】
根据题意要求,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可以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精神等角度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如论题: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论述:正如北宋张载所言,“为往圣继绝学”是炎黄子孙的的使命。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保护好、传承好。戏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剧目数以万计。京剧发端于地方戏曲,形成于道光年间,集唱、做、念、打于一体,以生、旦、净、末、丑为主要角色,兼有娱乐、教化功能,比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中国的书法艺术绵延三千多年,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结构,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保护,更需要我们传承、弘扬等等。也可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多重因素影响等方面予以论述。【解析】示例1: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正如北宋张载所言,“为往圣继绝学”是炎黄子孙的的使命。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保护好;传承好。
戏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剧目数以万计。京剧发端于地方戏曲,形成于道光年间,集唱;做、念、打于一体,以生、旦、净、末、丑为主要角色,兼有娱乐、教化功能,比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
中国的书法艺术绵延三千多年;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字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多种教学方法探讨
- 2024年高效湿法混合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马夹双件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学生宿舍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实践探索
- 二零二五年度单位职工食堂健康饮食推广承包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重型截止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转盘式超声波塑胶焊接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医疗设备的人性化设计实践
- 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与批判性思维发展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搬迁及装修服务合同3篇
- QC成果降低AS系统的故障次数
- GB/T 22528-2008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服务规范
- GB/T 20078-2006铜和铜合金锻件
- 外科学-第六十二章-脊柱、脊髓损伤课件
- 公司区域经营管理办法
- 化工厂电气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会议记录与纪要培训讲义课件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教育综合能力测试》教师教育
- 建筑供配电系统概述课件
- 庭院经济课件
- 心衰基本常识与CRT植入适应证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