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70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描述中性质与用途不符的是()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粉末,可用作干燥剂B.石墨有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的电极C.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登山、潜水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3、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存在本质区别()A.食物腐烂变质B.生石灰作干燥剂后质量增大C.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变质D.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质量增大4、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A.

B.

C.

D.

5、用下列图示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实验的操作顺序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乙实验若按照操作顺序②③①进行,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水的密度为1g·cm-3)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6、下列物质中可导致酸雨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甲烷D.臭氧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制取、检验、性质、用途正确的是()A.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剂8、材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的9.0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福岛核电站在地震时严重受损,发生高放射性物质泄漏,给周边地区带来核辐射污染.该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有二氧化铀(UO2)和二氧化钚(PuO2).根据材料信息完成:钚元素符号是Pu,是一种具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外表呈银白色,接触空气后容易锈蚀、氧化,在表面生成无光泽的二氧化钚.金属钚在空气中会转化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其体积最大可膨胀70%,粉末状的钚能自燃.下列描述不属于钚的化学性质的是()A.外表呈银白色B.接触空气后容易锈蚀、氧化C.在空气中会产生氧化物和氢氧化物D.粉末状的钚能自燃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下列各项属于酸的性质的是()A.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跟任何金属反应都能放出氢气D.跟所有的盐反应生成新酸、新盐10、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1%~l0%,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这一现象表明,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因此科学家称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为“暗物质”.然而,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B.“暗物质”可能存在,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一旦发现它存在的证据,将为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D.人类探索至今,仍未发现“暗物质”,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11、“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把还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蒸发B.开始析出晶体后,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C.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D.待滤液完全蒸干时,才停止加热12、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的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蒜素属于氧化物。

B.大蒜素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C.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6:5:48

D.大蒜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13、(2008•如皋市模拟)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的纯净水有些就是蒸馏水.有关这些纯净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可以通过自来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冷却而获得B.它清洁、纯净、长期饮用对健康有益而无害C.它不含有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人体有害D.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14、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4g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水18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A.1:2B.1:11C.2:1D.1:8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生活处处皆化学,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牛奶中加入适量乳酸钙补充钙元素②香肠中加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③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须做灯火实验.16、在H2、O2、H2O、H+、O2-;H、O等微粒中;选择合适的微粒符号填空:

(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生成的新微粒是____,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

(2)没有中子的微粒是____,没有电子的微粒是____.

(3)在以上微粒中,____和____的电子数相等.17、分类是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学习完二氧化碳的性质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钙的组成相似,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钾发生反应.

(1)实验准备。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2)实验过程。

方案一:同学们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于试管中;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钾发生反应.有的同学提出该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

方案二: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利用下面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别取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溶液放入A;B中;

①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

②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溶液变浑浊.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同学们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③同学们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3)实验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____________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18、(2011秋•淮滨县校级期末)小陈用如图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表是他对四类物质的具体归类,请你填写丁中的内容:

。甲乙丙丁例:常见可燃性气体甲烷氢气液化气常见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____常见含CaCO3的物质大理石石灰石____常见还原剂氢气碳____19、据报道,某企业承认旗下饮料中含有美国禁用农药「多菌灵」,多菌灵可致脑麻痺、肝脏肿瘤等多种疾病.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是一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学名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化学式为C9H9N3O2.

(1)多菌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每个多菌灵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3)多菌灵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382g的多菌灵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g.20、简述实验中一些操作要求的区别:

(1)在实验室里对于常见气体检验与验满的区别____;

(2)点燃与加热的区别____物质性质物质用途反映决定.21、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____;维生素、无机盐和水.α-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

(1)α-丙氨酸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α-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3)17.8gα-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g.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2、把河水过滤后就变成了纯净水.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2题,共6分)23、金属是我们学习的一类重要物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不锈钢餐具B.金箔C.铜导线。

(2)同学们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右图所示的两个实验(金属片已打磨)。

①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____;

②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化学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

请结合上述两个实验,推测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

(3)某同学以铁锈为起始反应物;设计实验流程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①F的化学式是____;

②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③A-H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24、A~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式为____,E的化学式为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评卷人得分六、科普阅读题(共2题,共16分)25、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其中规律的一种重要工具;1一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下图

试回答:

(1)第三周期11一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

(2)图中He与Ne、A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样,但都处在每周期的结尾处,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其原因____.

(3)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图中依次填写:____,____,____.

(4)探究钾元素(原子序数为19)单质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甲同学猜想生成物为KOH和H2;乙同学猜想生成物为KOH和O2;

你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从化合价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2006年5月27日;央视《焦点访谈》栏日报道了“齐二药假药事件调查”.

由于“齐二药”管理混乱;购进了假药,化验员又错误地将“二甘醇”当做“丙二醇”

使用;截止到5月22号,该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已造成9人死亡.

材料2.丙二醇与二甘醇比较:。丙二醇二甘醇化学式C3H8O2C4H10O3性质无色;无臭味、有吸水性的粘稠状液体;

微甜;易燃,熔点27℃;

适量接触或服用对人体没有伤害无色;有辛辣气味、有吸水性的油状液体;易燃,熔点-10.45℃;

化学性质与丙二醇相似,但有毒市场价格医药级:100000元/吨6000元/吨用途化工原料和医药辅料,可作为溶剂、保湿剂使用,在美容品中常可看见.化工原料,主要作为工业溶剂,防冻剂.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元素组成和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丙二醇和二甘醇的相同点是____.

(2)根据材料2中的信息;作为一名检验员,你认为如何初步识别丙二醇和二甘醇?

____.

(3)上面的事实说明;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针对齐二药假药事件;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A;根据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解答;

B;根据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行解答;

C;根据碳有还原性进行解答;

D、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登山、潜水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A;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可用作干燥剂,故A正确;

B;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可作干电池的电极,故B正确;

C;碳有还原性;所以可用于冶炼金属,故C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登山、潜水,而不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故D错误.

故选:D.2、C【分析】【分析】分析理解分子的定义及性质,特别是分子的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解析】【解答】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叙述错误;

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主要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故叙述错误;

C;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的间隔、运动速率等发生改变,而分子的种类并不发生改变,故叙述正确;

D;化学变化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叙述错误.

故选C.3、D【分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食物腐烂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生石灰和水分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敞口放置质量增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4、C【分析】

A;试管是加热的对象;所以需要,故A错;

B;加热试管时需要用酒精灯提供热能;所以需要,故B错;

C;试管是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所以不需要石棉网,故C正确;

D;试管夹是夹试管的仪器;所以需要,故D错.

故选C.

【解析】【答案】根据加热试管时的过程:用试管夹夹着在酒精灯上加热.

5、C【分析】试题分析:A、甲实验的操作顺序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过滤,不是蒸发,错误,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各不相同,①是加快溶解速率,④是引流,⑤是防止局部受热而飞溅,错误,C、乙实验若按照操作顺序②③①进行,从图看出,读数偏大,所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正确,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则使水的质量偏大,对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错误,故选C考点:粗盐的提纯实验,配制溶液【解析】【答案】C6、A【分析】解: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A;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能形成酸雨,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C;甲烷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D;臭氧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酸雨是工业发展出现的副产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答案】A7、D【分析】【分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常用作灭火剂,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析】【解答】解:A;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而不选择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会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物质,覆盖在石灰石表面而使反应终止,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虽然不支持燃烧;但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仅仅是二氧化碳,还有其他气体,例如氮气,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变蓝,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常用作灭火剂,故D正确.

故选D.8、A【分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分析下列性质是否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解析】【解答】解:A;外表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的钚的物理性质,不属于钚的化学性质,所以,A正确;

B;钚接触空气后容易锈蚀、氧化;钚锈蚀、氧化生成了新的物质,经过了化学变化,属于钚的化学性质,所以,B错误;

C;钚在空气中会产生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经过了化学变化,属于钚的化学性质,所以,C错误;

D;粉末状的钚能自然;自然生成了新的物质,经过了化学变化,属于钚的化学性质,所以,D错误.

故选:A.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AB【分析】【分析】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变色情况可以简记为:“石红酚无”.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跟金属氧化物(即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具体现象、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右表所示.

4.酸能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H2SO4+Ba(OH)2═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2H2O.

5.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可以根据以上几点结合题给的选项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A;酸和碱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正确;

B;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B叙述正确;

C;酸能够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活泼金属即为在金属活的顺序表中排在氢气的金属,故C错误;

D;酸能够和部分盐反应;而不是所有的盐,例如盐酸和氯化钠就不能反应,故D错误.

故选:AB.10、AD【分析】【分析】从引力的观点确定暗物质的存在虽是假设但只能说暗物质可能存在,原因是找不到存在的证据.【解析】【解答】解:暗物质的存在与否可能是与人类的技术水平或证据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存在与否只能是假设,所以不可确定暗物质一定不存在,故AD均错,假设有暗物质的存在,将会开辟一个新的研究空间.

故选A、D11、BC【分析】【分析】A;还浑浊的滤液;应该再过滤,直到较清为止;

B;开始析出晶体后;不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C;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晶体;

D、待滤液完全蒸干时,与热会使晶体变质.【解析】【解答】解:A;把还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蒸发;操作错误;

B;开始析出晶体后;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操作正确;

C;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操作正确;

D;待滤液完全蒸干时;才停止加热,操作错误.

故选BC.12、CD【分析】

A、由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可知;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可知;一个大蒜素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0):(32×3)=36:5:4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6:5:48;大蒜素中质量比中数值最小的元素即为质量分数最低的元素,故氢元素在大蒜素中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解析】【答案】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结合大蒜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大蒜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13、AC【分析】

A;根据蒸馏的操作: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可知该说法正确;故A正确;

B;由于蒸馏水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等;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故B不正确;

C;由于蒸馏水不含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人体有害;故C正确;

D;蒸馏水是经过人工蒸馏处理而得到的水;不是天然的饮品;故D不正确;

故选AC.

【解析】【答案】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蒸馏;通过蒸馏处理所得的水称为蒸馏水,其中只含有水而不含其它包括人体需要的矿物等任何物质.

14、AB【分析】【分析】根据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2g氢气和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水,则24g混合气体有剩余的气体存在,则有两种可能:①剩余气体为氢气;②剩余气体为氧气来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设参加反应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x;y;

2H2+O22H2O;

43236

xy18g

=x=2g

=y=16g

①若剩余气体为氢气;则氢气的质量为2g+(24g-18g)=8g,即混合气体中有8g氢气和16g氧气;则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1:2;

②若剩余气体为氧气;则氧气的质量为16g+(24g-18g)=22g,即混合气体中有2g氢气和22g氧气,则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11;

故选:AB.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分析】①根据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进行解答;

②根据添加过量亚硝酸钠会危害人体健康进行解答;

③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④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供给呼吸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①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所以牛奶中加入适量乳酸钙补充钙元素,故①正确;

②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它虽可保持肉类鲜美,应适量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添加过量亚硝酸钠会危害人体健康,故②错误;

③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③正确;

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要用一根点燃的蜡烛做灯火实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会聚集在菜窖中,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死亡,故④正确.

故选:①③④.16、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析】【解答】解:(1)由于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在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在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中: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生成的新微粒是氢分子、氧分子,其化学式分别为:H2、O2,没有发生改变的是氢原子、氧原子,其符号为:H、O,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故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2.

(2)在以上微粒中没有中字的微粒是H2、H、H+;没有电子的微粒是H+

(3)在以上微粒中,O2-中的电子数为8+2=10个,H2O中1×2+8═10个,故O2-和H2O的电子数相等;

故答案为:(1)H2O;H2、O2;H、O;H2(2)H2、H、H+H+(3)O2-、H2O17、略

【分析】解:(2)方案一: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溶于水,所以反应无现象;

方案二:①要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钾反应;必须有氢氧化钾,而验证是否充分反应则需要借助于氢氧化钙溶液,所以在A装置中装入氢氧化钾溶液,而在B装置中装入氢氧化钙溶液,开始实验时为了让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钾溶液应该将活塞K关闭;

②由于二氧化碳也会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如果通入的二氧化碳的量少,所以上述实验不足以说明CO2与氢氧化钾发生了化学反应;

③最终如果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说明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反思: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发生.

故答案为:(2)方案一: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溶于水反应无现象;

方案二:①澄清石灰水;②Ca(OH)2+CO2=CaCO3↓+H2O;通入的二氧化碳量少;都溶于水或和水反应;③A;B中均无明显现象.

(3)实验反思: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发生.【解析】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溶于水反应无现象;澄清的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通入的二氧化碳量少,都溶于水或和水反应;A、B中均无明显现象;一是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二是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18、略

【分析】【分析】物质的化分类别的题目,根据例子知道应把横向的物质作为一种类别,进而填写丁中应填的物质.【解析】【解答】解:常见碳的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60

故答案为:C60

自然界中含有碳酸钙的物质很多主要有大理石;石灰石、汉白玉(或鸡蛋壳、贝壳、方解石、白垩、珍珠、水垢等)

故答案为:汉白玉(或鸡蛋壳、贝壳、方解石、白垩、珍珠、水垢等(填CaCO3或碳酸钙不给分)

碳;氢气、一氧化碳等物质具有还原性;常用作还原剂.

故答案为:

一氧化碳19、略

【分析】【分析】(1)依据化学式: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依据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乘积之比解决;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

(1)根据多菌灵的化学式为C9H9N3O2;由于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所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9+1×9+14×3+16×2=191.

(2)根据多菌灵的化学式为C9H9N3O2;可知,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为9+9+3+2=23;由于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所以多菌灵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9):(14×3)=108:9:42(或36:3:14);

(3)多菌灵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6.8%;

(4)382g的多菌灵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382g×=64g

故答案为:

(1)191;(2)23;108:9:42(或36:3:14)(3)16.8%;(4)64.2(或64);20、略

【分析】

(1)检验根据物质的性质;使用某中方法确定该气体的物质,验满是检验集气瓶中某种气体是否装满.方法不同,如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检验时可用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验满时可用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故答案为:检验是使用某种方法确定该气体是什么气体;验满是检验集气瓶中某种气体是否装满;

(2)点燃是对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如镁条燃烧实验时,要点燃;加热是对某一过程持续提供能量,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需要加热.

故答案为:点燃是对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加热是对某一过程持续提供能量.

【解析】【答案】(1)检验可以确定是某种物质;验满是检验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点燃是短暂的;加热是持续的.

21、油脂8936:7:322.8【分析】【分析】根据六大基本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

由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图可知,一个α-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其化学式为:C3H7O2N.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由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图可知,一个α-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其化学式为:C3H7O2N.

(1)α-丙氨酸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6×2+14×1=89.

(2)α-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16×2)=36:7:32.

(3)17.8gα-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7.8g××100%=2.8g.

故答案为:油脂;(1)89;(2)36:7:32;(3)2.g.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2、×【分析】【分析】根据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物质,过滤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解答;【解析】【解答】解:河水经过过滤处理后;得到的水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错误.

答案:×五、推断题(共2题,共6分)23、C有红色物质析出Cu+2AgNO3=Cu(NO3)2+2Ag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H23CO+Fe2O3____2Fe+3CO2CO2、H2CO3【分析】【解答】(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A.不锈钢餐具利用的是其抗腐蚀性好的性质;错误;

B.金箔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好而制成的;错误;

C.铜导线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电性;正确。故选C。

(2)①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铁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因此,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会有红色物质析出;

②由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铜能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同时生成硝酸铜,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结合上述两个实验;可比较得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这也是该实验的目的。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水合物,可用Fe2O3·xH2O表示,故其加热分解为红色固体Fe2O3(B)和H2O(A);根据图示可知,固体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H和无色气体F,故可知浅绿色溶液H为FeSO4,则无色气体F为氢气(H2),故固体E为铁;再结合图示:Fe2O3和气体C反应生成Fe和无色气体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