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函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函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函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函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函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装订线PAGE2第1页,共3页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商务函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北洋政府时期立法活动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颁布众多单行法规B.判例和解释例成为重要的法律渊源C.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立法原则D.废止清末新订法律,以新颂法典取而代之2、汉朝武帝之后的立法指导思想是()。A.明德慎罚B.无为而治C.德主刑辅D.刑乱国用重典3、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华法系体现礼法结合的精神B.大陆法系是在德国民法典的基础上产生的C.英美法系是以美国法为基础,以英国法为主导发展而来D.法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各国法律的外在形式和本质特征4、清朝的《理藩院则例》是()A.一种部门法B.审判机构的机构组织法C.只适用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性法规D.清代满族贵族的特权法5、近代在中国实行的列强领事裁判权制度规定在华不同国家间的诉讼按照()来确定管辖。A被告主义原则B.中国政府权威C.英国领事D.各国领事协商6、下列情形中,侵犯了公民宪法权利的是()。A.公民甲因精神病发作而未被选举委员会列入选民名单B.某报报道了副市长乙因嫖娼而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的新闻C.公安机关就某刑事案件要求电信部门提供公民丙的通讯记录D.某高校毕业生丁因身高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某分行的招聘条件而未被录用7、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是()。A.明德慎罚B.德主刑辅C.德本刑用D.明刑弼教8、依秦律,下列案件中,属于官府应当受理的“公室告”的是A.甲告邻人窃其财产B.乙告父殴伤自己C.丙告子窃其财物D.丁告主擅用私刑9、首次规定“八议”制度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汉律》B.《曹魏律》C.《北魏律》D.《北齐律》10、甲(15周岁)因盗窃金店被保安发现后,将保安打成轻伤。对于甲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抢劫罪定罪处罚B.应责令甲的家长加以管教C.以盗窃罪定罪处罚D.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11、共同犯罪人可分为()。A.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B.首要分子、帮助犯、教唆犯C.主犯、从犯、教唆犯D.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12、“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此规定针对的中国古代法律是()。A.唐律B.大明律C.大诰D.大清律例13、甲听说乙有一祖传玉石,遂前往询价,甲问:你多少钱卖?乙说:你出多少钱?甲问:15万元卖不卖?乙说:20万元可以马上拿走。甲未置可否。三天后,甲携款20万元前来购买,乙说:25万元才能卖。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乙说“你出多少钱”属于要约B.乙说“20万元可以马上拿走”属于要约邀请C.甲携款20万元前来购买时合同成立D.乙说“25万元才能卖”属于要约14、刑事制裁与民事制裁的相同处表现在哪一方面?()A.制裁目的B.制裁程序C.制裁方式D.制裁机构15、宋朝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是()。A.枢密院B.尚书省C.中书省D.中枢门下16、根据宪法的规定,()行使宪法解释权。A全国人大常委会B.最高人民法院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D.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17、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中,不能出质的是()。A.建设用地使用权B.债券、存款单C.仓单、提单D.汇票、支票、本票18、中国古代婚姻法律中的“三不去”制度是对丈夫休妻权的限制,其中“与更三年丧”是指妻子在夫家守过三年孝。妻子为之守孝的对象是()。A.丈夫B.公婆C.自己的父母D.夫家的祖辈19、在我国实行直接选举的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由()主持本地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B.本级人大常委会C.选举委员会D.本级行政机关20、关于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较高的民主政治体制B.健全的法律体系C.全民较高的文化素养D.完善昀市场经济体制21、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拐卖儿童B.强奸、抢劫、抢夺、放火、爆炸C.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D.抢劫、绑架、放火、爆炸22、“事实构成”是指()。A.构成一个法律事实的相关要素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C.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结合D.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的结合23、作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颁布的时间是()。A.1787年B.1789年C.1791年D.1793年24、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25、依据宪法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C.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D.纲领性宪法与确认性宪法26、关于清末修律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清末修律进一步完善了中华法系B.通过修律,清政府收回了“治外法权”C.清末修律的成果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失去影响D.清末修律改变了中国传统上的“诸法合体”,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27、关于《大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业律》是隋炀帝修订的B.《大业律》的体例为12篇C.《大业律》在内容上删除“十恶条款”,减轻了某些犯罪的处刑D.《大业律》并未真正实施,反而“轻刑其名,酷刑其实”28、下列不属于强奸罪的加重构成的是()。A.强奸致人死亡的B.强奸幼女的C.轮奸的D.强奸多人的2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是()。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B.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D.加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30、汉朝大司农颜异在别人谈及国政时,未答,仅“微反唇”,被御史大夫张汤处死,根据汉朝法律颜异所犯罪名是()A.非所宜言B.怨望诽谤C.诽谤妖言D.腹诽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选项中,属于要式法律行为的有()。A.代书遗嘱B.结婚C.收养D.订立承揽合同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适用我国刑法的是()。A.法定最高刑为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B.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的D.法定最高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的3、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是()。A意思表示就是民事法律行为B.不以意思表示为内容的行为,则不是民事法律行为C.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D.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内容4、下列关于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由于法律原则的效力高于法律规则,在裁判具体案件时,法律原则比法律规则具有更加直接的适用性B.在裁判一个具体案件时,某一法律规则要么完全适用,要么完全不适用,不存在第三种选择C.应当承认,当遇到具体案件需要权衡不同原则时,有些原则是具有较高的强度的。譬如,“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当其他民法中的原则与之冲突时,必须服从于它D.法律原则要比法律规则的适用范围宽。某一法律规则只能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则可以适用于某一法律部门,甚至整个法律体系5、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A.从法律分类的角度而言,该法应当属于公法B.从效力范围的角度而言,该法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C.从法系的角度而言,该法属于英美法系中的普通法D.从法律渊源的角度而言,该法属于我国的“基本法律”6、释的适用对象是()。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7、形成权包括()。A.债权B.追认权C.解除权D.放弃继承权8、西周时期适用“三赦”之法的情形有()。A.幼弱B.蠢愚C.笃疾D.老髦9、法律解释既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律实施的重要前提,与一般解释相比,法律解释具有特殊性,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法律解释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法律规定及其附随情况,探求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法律意旨B.法律解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确定某一法律规定对某一特定的法律事实是否有意义,也就是对待裁判或处理的事实的法律规定加以解释C.法律解释的过程要避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影响,通过逻辑的三段论推理而达成一致结论D.法律解释者要理解法律的每个用语、条文和规定,需要以理解该用语、条文和规定所在的制度、法律整体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为条件10、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A.财政金融机构B.企业事业组织C.公共服务机构D.社会组织三、问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1、(本题5分)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若断罪而无正条者,引律比附。应加应减,定拟罪名,转达刑部,议定奏闻。若辄断决,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大明律》卷第一“断罪无正条”请结合上述材料,根据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回答下列问题:(4)明律关于比附立法的意义何在?2、(本题5分)论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3、(本题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回答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4、(本题5分)简述法律继承的概念以及原因。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1、(本题10分)某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