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平时我们看到的一朵菊花,实际上是()。A.一个花序B.一朵单性花C.一朵雄花D.一朵两性花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3、下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A.10倍B.40倍C.50倍D.400倍4、【题文】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有:()
①天然基因库②天然实验室③活的自然博物馆④天然休闲场⑤天然狩猎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种子的萌发是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的开始B.种子中不仅包含着一个新植物体的幼体,而且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C.芽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D.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和胚以外,还有胚乳6、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散养的鸡群聚集在山间觅食B.繁殖期到来,鸽群中多对家鸽完成交配C.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D.一只旱獭正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7、【题文】动物骨骼肌肉的特性是()A.受到刺激后,会发生收缩反应B.受到刺激后,会发生舒张反应C.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刺激后,会发生收缩反应D.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刺激后,会发生舒张反应8、已知人类酒窝有无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有酒窝是显性(F),没有酒窝是隐性(f).小玲有酒窝,她的丈夫没有酒窝,他们生了两个孩子皆有酒窝.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推论何者最合理?()A.两个孩子的基因型必定分别为FF和FfB.两个孩子必定都有遗传到小玲的F基因C.若小玲再度怀孕,此胎儿也必定有F基因D.小玲的基因型必定为FF,其丈夫的基因型为ff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的。10、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11、①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____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____;又可以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等.
②小明傍晚带小狗出去散步,小狗沿途撒尿,这属于____行为,途中遇到另一只小狗,两只狗相对吼叫,这属于____行为.12、根据根尖部份回答问题。
(1)自根尖顶端向上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功能是____;.
(2)根毛是成熟区的____细胞____形成的,从伸长区向上观察,根毛逐渐____,到成熟区的上端,根毛逐渐____.
(3)根的长端能够不断增加,这是由于____和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若把此根放在高浓度的溶液中,根毛细胞____,若周围溶液浓度低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____.13、科学家们将男人、女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序图。请分析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____性的染色体组成。(3)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体。(4)若甲、乙是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约为%。14、【题文】法国细菌学家卡默德和介兰自1907年起;经过13年努力发明了卡介苗:把驯化了的结核杆菌,接种到人体后,人体就会获得对结核病的抵抗力。问:
(1)卡介苗中含有的结核杆菌相当于____物质;它作用于人体血液中的淋巴细胞;
(2)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上述措施属于____
(3)结核杆菌在人体中原始寄生部位是____。15、纵观生物进化的的历程,其总体趋势是____、____;
____。16、为训练蚯蚓走“T”字形迷宫的实验。进行试验时;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暗室里有食物。据此作答:
(1)在实验过程中,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就会受到____。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蚯蚓能够学会选择,爬向有____的一臂。
(2)从这种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来看,它属于____行为。
(3)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电极对蚯蚓的生存有____,故会____;潮湿、有食物的暗室,对蚯蚓生存有____,故会趋向____的一边。17、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完成该活动的神经结构叫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隐性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19、把吃不完的食物用保鲜袋装起来并系好袋口,这属于真空包装。()20、乳酸菌属于真菌。21、草食性动物以植物作为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草食性动物的数量越少,该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判断对错)22、植物吸收的水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23、“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表明柳树极易无性生殖.______(判断对错)24、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7分)25、取一条活蚯蚓,根据以下要求观察并进行探究:(1)区分蚯蚓的前、后端。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是根据____位置来判断的。(2)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身体的表面,原因是____(3)用手轻轻触摸蚯蚓的腹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腹面有____。(4)观察蚯蚓的身体,看到它有许多相似的环状____构成。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15分)26、【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7、【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8、【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10分)29、下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图说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填“脊髓”或“大脑”),该反射的类型属于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3)用图中编号补充完整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⑤→________→①→____→④。(4)如果图中结构①出现故障,叩打结构⑤,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菊花属于两性花,而菊花按照一定的次序着生在变形的花托即花轴上,形成了花序.花序中的每一朵花一般都比较小,但是许多花组成花序后就变得非常明显,这有利于传粉.花序主要可归纳为二大类,一类是无限花序,另一类是有限花序,无限花序又可以分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平时我们看到的一朵菊花,实际上是一个呈头状的花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花的类型【解析】【答案】A2、C【分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从18-24时为黑夜时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析】【答案】C3、D【分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图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解析】【答案】D4、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解析】【答案】A5、D【分析】解:A;种子的萌发是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的开始;正确;
B;种子中不仅包含着一个新植物体的幼体;而且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正确;
C;芽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正确;
D;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以外;没有胚乳,错误;
故选:D
根据植物形态和结构的差别;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一般情况下,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多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多为网状脉。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不同点。【解析】D6、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社会行为的特点。【解答】ABC.散养的鸡群聚集在山间觅食;繁殖期到来;鸽群中多对家鸽完成交配、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A错误;
D.旱獭正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表明旱獭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D正确。
故选D。【解析】D7、C【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骨骼肌的特性,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因而产生各种动作,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解析】【答案】C8、B【分析】【解答】人类酒窝有无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有酒窝是显性(F)的,没有酒窝是隐性(f)的.小玲有酒窝,其基因组成可能是FF或Ff,她的丈夫没有酒窝基因组成是ff.孩子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他们两个孩子皆有酒窝.其基因一半来自父亲即f,另一半来自母亲,而孩子有酒窝,孩子的基因中一定含有显性基因F,因此来自母亲的基因一定是F;孩子的基因组成是Ff.如小玲的基因组成是Ff,小玲再度怀孕,胎儿的基因组成可能是ff.
故选:B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试题分析: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所以生命延续和发展的最基本环节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考点:本题考查生殖发育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解析】【答案】生殖和发育10、略
【分析】
在天然草场中存在着由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组成的食物链.当实验区的草场被网子罩上后;这一食物链被破坏,虫子因不能被食虫鸟所食而大量繁殖,最终将草的叶吃光.而未被网子罩上的草场,因食物链未被破坏,牧草生长良好.
故答案为:食物链被破坏.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11、略
【分析】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即行为的发生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其中领域行为中的“领域”是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的区域;是一个“空间范围”,占有空间的动物可以是一个个体、一对配偶、一个家庭或一个动物群体.攻击行为是个体为了获得食物、空间或配偶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同种生物(如争夺配偶)或不同种生物(食物、空间)之间均存在.
攻击行为是个体为了获得食物;空间或配偶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同种生物(如争夺配偶)或不同种生物(食物、空间)之间均存在.
小明傍晚带小狗出去散步;小狗沿途撒尿,这属于领域行为,途中遇到另一只小狗,两只狗相对吼叫,这属于攻击行为.
故答案为:发生功能领域攻击。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分类;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
12、略
【分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尖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2)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从伸长区向上观察;根毛逐渐增多,到成熟区的上端,根毛逐渐减少.
(3)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不断增加长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的缘故.
(4)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若把此根放在高浓度的溶液中,根毛细胞失水,若周围溶液浓度低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吸水.
故答案为:
(1)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吸收水和无机盐;
(2)表皮;向外突起;增多;减少;
(3)分生区;伸长区;
(4)失水;吸水.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可结合根尖的结构图进行记忆。
13、略
【分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中的一半,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均等的,各为50%。【解析】【答案】(1)成对(2)男(3)23(4)5014、略
【分析】【解析】卡介苗中含有的结核杆菌能引起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所以相当于抗原.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上述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结核杆菌在人体中原始寄生部位是肺、呼吸道粘膜.【解析】【答案】(1)抗原;B;(2)保护易感人群;(3)肺、呼吸道粘膜15、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分析】【解答】纵观生物进化的的历程;其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分析】地球上的各类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可以间接的概括出生物进化的趋势。科学家对植物、动物生活环境和形态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16、电击潮湿有食物学习害躲避利有食物【分析】【解答】(1)动物具有学习的本领;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暗室里有食物,在实验过程中,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就会受到电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蚯蚓能够学会选择爬向有食物的一臂;
(2)蚯蚓走‘T’字形迷宫的行为是蚯蚓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为学习行为;
(3)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电极对蚯蚓的生存有害;所以逃避,潮湿;有食物的暗室,对蚯蚓的生存有利,所以趋向,时间久了就学会了走“T”字形迷宫。
【分析】此题较新颖,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知道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17、反射反射弧【分析】【解答】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和反射弧.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反射弧的概念方面来切入.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与性状的关系。【解析】【答案】×19、×【分析】真空包装是得借助仪器设备把空气全都抽尽。【解析】【答案】×20、×【分析】【解答】细菌的个体微小;属于单细胞生物,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真菌多数是多细胞的,如青霉、曲霉、蘑菇等,少数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乳酸菌也叫乳酸杆菌,是一种杆状的细菌,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的区别,思考判断.21、×【分析】【解答】解:由于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为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所以草食性动物的种类及数量越多,该生态系统越稳定.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22、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明确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故题干叙述正确,A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23、√【分析】解:“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的生殖过程中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此“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表明柳树极易无性生殖,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解析】√24、√【分析】试题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人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和双眼皮是显性性状,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相对性状的概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解析】【答案】对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7分)25、(1)环带(2)蚯蚓用皮肤呼吸(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呼吸)(3)刚毛(4)体节【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探究蚯蚓的运动实验。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呼吸结构等。【解答】(1)(4)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成为环节动物;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环带靠近身体的前部。
(2)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3)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刚毛,它可以协助蚯蚓的运动。
【解析】(1)环带(2)蚯蚓用皮肤呼吸(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呼吸)(3)刚毛(4)体节五、其他(共3题,共15分)26、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或用澄清石灰水检验)27、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和发酵原理的应用.解答此题结合图中的现象从酵母菌发酵现象;发酵原理和发酵原理的应用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观察到瓶中液体出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这是酵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廉政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运行条例
- 2025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之作文
- 药类销售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珠宝鉴定师职业发展试题及答案
- 药剂营业员知识培训课件
- 花艺作品评审的标准与要求试题及答案
- 艺术漆装修知识培训课件
- 朔北藏族乡窎沟幼儿园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招标文件
- 小熊笨笨遇险记 童话故事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
- 智慧医联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主要水域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中电联团体标准-220kV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营销现场作业安全工作规程
- 青少年科普主题活动方案
-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第11课-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教案
- 2021年10月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2024年度糖尿病2024年指南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