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过洞庭》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念奴娇·过洞庭》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古代诗歌》中的《念奴娇·过洞庭》。本诗为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写景抒情词,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创作风格。
2.鉴赏《念奴娇·过洞庭》的意境美、情感美和艺术美。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4.探讨诗中所表达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念奴娇·过洞庭》,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节奏韵律,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增强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3.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了解宋代文学背景,认识苏轼的文学地位,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情趣,激发创造潜能,通过比较、分析、创作等方式,提升审美创造力。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古典诗词的基础知识,包括诗词的基本形式、韵律、意象等,并对宋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已经接触过苏轼的部分作品,对其文学风格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古典诗词普遍有一定的兴趣,喜欢通过诗歌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基本的诗词意象。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念奴娇·过洞庭》中的某些意象和典故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为它们可能涉及到较为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此外,学生可能在把握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特色时感到挑战,需要通过深入阅读和细致分析来克服。教学资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材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
-《念奴娇·过洞庭》诗歌文本
-诗歌朗读音频资料
-诗词鉴赏相关参考书籍
-课堂讨论引导问题清单
-诗词学习辅助软件(如诗词卡片应用)
-学生作业本和练习册
-教学PPT或黑板书写材料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念奴娇·过洞庭》的预习资料,包括诗歌原文、作者简介、背景资料等,明确要求学生预习时关注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苏轼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的?”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的作业提交功能,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和成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以笔记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信息技术手段。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诗歌内容,为课堂深入学习做准备。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念奴娇·过洞庭》的朗读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讲解知识点:讲解诗歌的意象、情感、修辞手法等,结合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解答疑问: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合作学习法。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掌握鉴赏技巧,培养合作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念奴娇·过洞庭》的鉴赏短文。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的古典诗词鉴赏文章和视频,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提升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反思总结法。
作用与目的:巩固学习效果,拓宽知识视野,促进自我提升。学生学习效果1.学生学习后能够熟练背诵《念奴娇·过洞庭》,对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2.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明月”、“洞庭”等,并理解这些意象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3.学生掌握了苏轼在诗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举例说明其在诗歌中的效果。
4.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情感变化,理解苏轼在诗中表达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5.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了如何合作探究诗歌的深层含义,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6.学生在课后作业中,撰写了诗歌鉴赏短文,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
7.学生通过拓展学习,了解到了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宋代文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8.学生能够将所学的鉴赏技巧应用到其他古典诗词的学习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10.学生通过反思总结,能够识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促进了自我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内容逻辑关系①诗歌的意象与情感:
-重点知识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与情感的关系。
-重点词:明月、洞庭、波光、渔舟等。
-重点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洞庭青草,近中流者绿,远岸者苍。”
②诗歌的艺术特色与修辞手法:
-重点知识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意境的构建、语言的精炼。
-重点修辞手法: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叶行业鉴赏技巧培训总结
- 冶金销售工作总结
- 文化创意行业宣传策略总结
-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3年湖北省咸宁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1年河南省周口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4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财务人员辞职报告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秋+试题 答案 国开
- 苏州大学《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地震灾害及其防治》课件
- 2024年版电商平台入驻商家服务与销售分成合同
- 蜜雪冰城合同范例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LPG液化气充装站介质分析操作规程 202412
- 养老院环境卫生保洁方案
- 中学学校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WPS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2024年5G网络覆盖工程分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