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40枚金牌的骄人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生化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尿素 B.血红蛋白 C.肾上腺素 D.睾酮【答案】B〖祥解〗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成分也不属于内环境。【详析】A、尿素存在于血液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不符合题意;B、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符合题意;C、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D、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某生物兴趣小组以自来水(甲组)、缓冲液(乙组)和肝匀浆(丙组)为实验材料进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滴加的HCl或NaOH滴数B.实验中测定并记录初始pH后,一次加5滴HCl或NaOH后立即测pHC.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以实线画出加入碱后pH的变化,以虚线画出加入酸后pH的变化D.由实验结果可知,肝匀浆近中性,其能维持pH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Na+和Cl-【答案】C【详析】A、分析题图可知,实验材料有三种,滴加的HCl或NaOH滴数不同,可见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的种类和滴加的HCl或NaOH滴数,实验中甲组和乙组均起对照作用,A错误;B、题干信息:实验目的是用三种实验材料来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故实验中需要测定并记录初始pH,之后一次滴加一滴HCl,轻轻摇动烧杯使其混合均匀,加入5滴后再测pH,B错误;C、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实线pH上升,虚线pH下降,则说明以实线画出加入碱后pH的变化,以虚线画出加入酸后pH的变化,C正确;D、由实验结果可知,肝匀浆近中性,其能维持pH稳定是因为肝匀浆中存在能调节酸碱度的缓冲物质,D错误。故选C。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但不参与构成神经纤维C.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作用相反D.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答案】D〖祥解〗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详析】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B、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同时也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轴突外面的髓鞘),B错误;C、自主神经系统是传出神经(可能是脑神经也可能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作用于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相反,C错误;D、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呼吸,D正确。故选D。4.如图为膝跳反射模式图,①~⑥表示细胞或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射弧中,结构②是传入神经,兴奋在②处的传导是单向的B神经递质进入下一神经元内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C.图中抑制性神经元受到抑制,无法释放神经递质D.刺激②,①处肌肉收缩的同时⑥处肌肉舒张,发生膝跳反射【答案】A【详析】A、该反射弧中,结构②是该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兴奋传递时,由于在细胞间传递的单向性,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也是单向传导,A正确;B、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内,B错误;C、受到适宜刺激引起膝跳反射时,图中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得⑥处肌肉舒张,C错误;D、刺激②时,兴奋的传递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①处肌肉收缩的同时⑥处肌肉舒张,但不属于膝跳反射,D错误。故选A。5.下图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上连有电表Ⅰ和电表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电表I所测电位为Q点的静息电位 B.给P点适宜强度刺激,电表Ⅱ发生一次偏转C.Q点兴奋时,S点无离子进出细胞膜 D.Q处兴奋时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答案】C〖祥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析】A、电表I的电极分布在膜两侧,所以测的电位为Q点的静息电位,A正确;B、刺激P点时,产生动作电位,当兴奋传到至R点时,膜内外的电荷分布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电表II指针也向左偏转1次,B正确;C、Q点兴奋时,S点处于静息电位,此时钾离子外流,C错误;D、Q处兴奋时Na+通过钠离子通道内流,属于协助扩散,说明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D正确。故选C。6.图为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谷氨酸从甲膜释放和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都需要消耗能量B.谷氨酸与受体结合后使乙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外负内正转变为外正内负C.某药物抑制过程③谷氨酸的回收,乙膜持续兴奋,可能会导致谷氨酸受体减少D.过程①和过程②都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答案】C〖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析】A、谷氨酸在该题中属于神经递质,从甲膜(突触前膜)释放属于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但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使乙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静息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B错误;C、某药物抑制过程③谷氨酸的回收,谷氨酸(神经递质)持续在突触后膜发挥作用,乙膜(突触后膜)持续兴奋,会持续引起Na+过度内流,突触后神经元细胞渗透压升高,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谷氨酸受体减少,C正确;D、过程①属于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但过程②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质膜信息传递的功能,D错误。故选C。7.阿尔兹海默症是痴呆症的一种,病因是患者大脑神经元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加工,进而引起大脑某些区域细胞受损,如海马区会出现神经炎性斑块,且会出现突触丢失、神经递质减少等异常现象。患者会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记不住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可能与海马区神经元受损有关B.阿尔兹海默症与主导语言功能的大脑的右半球功能障碍有关C.大脑皮层中央后回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D.如果言语区的W区受损,则患者会出现阅读文字障碍【答案】A〖祥解〗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析】A、海马区受损,则主要会影响短期记忆,所以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记不住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可能与海马区神经元受损有关,A正确;B、语言区位于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B错误;C、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C错误;D、如果言语区的W区受损,则患者会出现书写障碍,D错误。故选A。8.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沃泰默通过实验证明胰腺分泌胰液是体液调节的结果B.公鸡被摘除睾丸后,其雄性特征明显消失,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C.手术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可构建实验性糖尿病的模型动物D.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激素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答案】B〖祥解〗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的发现不仅使人类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这使人们认识到,机体除了神经调节,还存在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详析】A、沃泰默始终认为胰液的分泌只有神经调节,没有提到存在化学物质的调节,A错误;B、公鸡被摘除睾丸后,其雄性特征明显消失,此处理方法是去掉了某些因素,所以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B正确;C、胰岛素不通过导管分泌,导管结扎后胰蛋白酶不能分解胰岛素,C错误;D、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但是不能证明是甲状腺激素的功能,D错误。故选B。9.褪黑素(色氨酸衍生物)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由松果体细胞合成分泌,具有夜晚分泌量多,白天分泌量少的特点。它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在淋巴细胞中含有褪黑素的特异性受体,其分泌调节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口服或注射适量褪黑素来改善睡眠质量B.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受褪黑素的抑制与受体蛋白有关C.图中从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到褪黑素分泌的过程是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效应器是松果体D.经常熬夜玩手机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失调,影响身体健康【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松果体”途径对生物褪黑素分泌进行调控,该调控过程为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详析】A、褪黑素成分是色氨酸衍生物,是小分子物质,可口服或者注射褪黑素,来改善睡眠质量,A正确;B、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受到褪黑素的反馈抑制,则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含有褪黑素受体蛋白,所以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受褪黑素的抑制与受体蛋白有关,B正确;C、图中从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到褪黑素分泌的过程,是一个非条件反射,相关中枢在下丘脑,其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C错误;D、松果体细胞合成分泌,具有夜晚分泌量多,白天少的特点,熬夜玩手机是长期有光的环境,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由褪黑素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可知,经常熬夜玩手机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失调,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故选C。10.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溶菌酶、白细胞介素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B.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脊髓和胸腺C.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D.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不同【答案】D【详析】A、白细胞介素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溶菌酶可由其他细胞产生,A错误;B、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骨髓和胸腺,B错误;C、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淋巴液和血液中,C错误;D、由于一种病原体肯能含有多种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所以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D。11.图甲、乙分别表示不同激素作用机制模式图,A、B、C分别表示三种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对细胞具有调节作用的是激素A,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作用B.三种激素分子在合成后均经体液定向运输到特定靶细胞处而发挥调节作用C.人体内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甲相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相同D.激素C作为信使能够与胞内受体结合催化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答案】A【详析】A、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结合图甲可知,图甲中对细胞具有调节作用的是激素A,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作用,A正确;B、三种信号分子在体液中的运输不是定向的,但由于只有靶细胞才有与之对应的受体,故只能对特定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B错误;C、人体内生长激素的受体在靶细胞的膜上,故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与图甲所示机制相似,C正确;D、激素C发挥的是调节作用而非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A。12.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m为树突状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n为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答案】A〖祥解〗体液免疫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详析】A、m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B、n为辅助性T细胞,能接受和传递信息、分泌细胞因子,起到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第一个信号是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C正确;D、q为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能分泌特异性抗体,D正确。故选A。13.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膜溶解形成孔洞,导致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靶细胞死亡的同时,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死亡C.在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高尔基体起了重要作用D.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需要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答案】C【详析】A、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效应包括识别靶细胞呈递于膜表面的抗原,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一方面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改变靶细胞膜的通透性,另一方面通过膜分子信号启动靶细胞的凋亡机制,A错误;B、靶细胞死亡后,细胞释放出的病毒仍需要通过体液免疫清除,B错误;C、穿孔素是蛋白质,在穿孔素的分泌中高尔基体起重要作用,C正确;D、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但是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C。14.有些人吸入花粉等过敏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中的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B.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出现过敏症状C.过敏反应不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并不危及生命【答案】B【详析】A、过敏原的抗体吸附于某些细胞的表面,过敏原不吸附,A错误;B、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才会出现过敏反应,B正确;C、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错误;D、过敏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但严重的过敏反应会危及生命,D错误。故选B。15.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也可以由母亲遗传给子女B.机体感染HIV后产生的抗HIV抗体是检测HIV的重要依据C.HIV主要通过侵染细胞毒性T细胞,因此只影响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影响不大D.某些逆转录酶和RNA复制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答案】B〖祥解〗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析】A、艾滋病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A错误;B、HIV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进而产生抗体,因此,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是目前检测HIV的重要依据,B正确;C、HIV主要通过侵染辅助性T细胞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错误;D、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因此可以使用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治疗艾滋,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研究人员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测得的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1时刻给予刺激,虽然引起Na+通道打开,但无法产生动作电位B.适当提高细胞外K+浓度,测得的静息电位可能为-80mVC.t1、t2、t3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均可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D.t4~t5时间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答案】BC〖祥解〗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主要是Na+内流,从而使膜内外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恢复静息电位时,主要是K+外流,从而使膜电位恢复为外正内负。【详析】A、t1时刻的甲刺激可以引起Na+通道打开,产生局部电位,但无法产生动作电位,其属于一种阈下的低强度刺激,A正确;B、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对K+通透性较大,K+外流产生静息电位,适当提高细胞外K+浓度会降低K+外流速率,使测得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即位于-65~-55mV,B错误;C、由题图可知t1、t2两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长无法累加,t2、t3两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短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D、t4~t5时间段内是静息电位恢复的过程,此时主要是K+外流,K+外流需要蛋白质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故选BC。17.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如图是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 B.排尿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C.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 D.成年人能有意识控制排尿是由于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答案】ACD〖祥解〗题图分析:图中为反射弧的一部分,其中脊髓为低级中枢,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反映了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详析】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都属于传出神经,A正确;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缩小,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作用相反,B错误;C、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为脊髓,C正确;D、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控制脊髓低级中枢的活动,成人可有意识的排尿,D正确。故选ACD。18.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造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见病因之一,该病发生的机制如下图所示,物质A表示TSH。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B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该病发病机理为患者体内产生了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受体C结合能够抑制甲状腺细胞分泌物质BD.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答案】AD【详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物质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物质B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A正确;B、由图可知,该病发病机理为患者体内产生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不是产生了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B错误;C、Graves病是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TSH受体结合造成的,其结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以抗体与受体C结合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C错误;D、该病患者体内产生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正确。故选AD。19.下丘脑是人体内分泌的枢纽,在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中甲、乙、丙表示下丘脑的某些区域,A、B、C表示不同调节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通过途径A实现的B.人饮水不足时,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做出反应,可以通过途径B实现C.C途径可表示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过程D.在图示的调节途径中A的调节速度最快、作用范围最准确【答案】ABD〖祥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①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②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详析】A、人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属于神经调节,图中A途径可以表示该过程,A正确;B、人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故人饮水不足时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做出反应,通过途径B实现的,B正确;C、C途径可表示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但是肾上腺素的分泌过程不存在分级调节,C错误;D、图中途径A为神经调节,途径B和C为体液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速度快、作用范围准确,因此在图示的调节途径中A的调节速度最快、作用范围最准确,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8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20.图1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2是部分细胞物质交换的具体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在人体内,由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图1中的A对应图2中的_____(填序号),代表的液体是_____。B、C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_____。(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需要通过图1中D_____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细胞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要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循环系统和E_____系统。医生常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钠注射液中对病人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中,氯化钠浓度为_____(质量分数),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是_____。(3)某人皮肤被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1中的_____(填字母)。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图2中⑤的通透性增大,_____(填序号)增多,导致水肿。(4)内环境稳态主要是指内环境的_____保持相对稳定。【答案】(1)①.细胞外液②.④③.血浆④.蛋白质(2)①.消化②.泌尿③.0.9%④.若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死亡,若过低导致细胞吸水涨破(3)①.B②.⑥(4)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祥解〗分析题图可知:图甲A、B、C为内环境成分,根据箭头指示方向,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D为消化系统,E为泌尿系统。图2中①为淋巴液,②为毛细淋巴管壁,③为血细胞,④为血浆,⑤为毛细血管壁,⑥为组织液,⑦为组织细胞。【小问1详析】人体的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图1中的A是血浆,对应图2中的④。图中B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B的C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小问2详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需要通过图1中D消化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细胞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需要通过循环系统和E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医生常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钠注射液中对病人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中,需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不能过高或过低,否则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死亡,若过低导致细胞吸水涨破。【小问3详析】某人皮肤被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图1中B表示组织液。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图2中⑤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图2中⑥表示组织液。【小问4详析】内环境稳态主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21.人的味觉的产生与舌上味蕾的结构密切相关。图1是咸味物质通过味觉细胞(TRC)引起味觉传入神经纤维兴奋的示意图,图2是机体感知甜味和苦味的调节过程,CeA和GCbt是产生甜味和苦味的区域。据图回答问题:(1)由图1可知,咸味主要由食物中的Na+浓度决定。当Na+进入味觉细胞时,细胞膜内侧电位变化为_____,导致Ca2+内流,促进_____运输至细胞膜,并通过_____方式释放神经递质。随后在味觉传入神经纤维处发生_____的信号转换,兴奋传至_____的相应区域产生味觉。(2)图2中甜味苦味受体位于TRC的_____侧(填“Ⅰ”或“Ⅱ”),结合图1分析结构①的名称为_____,神经冲动在该处_____向传递,原因是_____。(3)常言道“甜不压苦”、“苦尽甘来”,其生物学机制是: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_____(填“能”或“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会_____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_____(填“促进”或“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答案】(1)①.由负变正②.突触小泡③.胞吐④.化学信号—电信号⑤.大脑皮层(2)①.Ⅰ②.突触③.单④.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①.不能②.正反馈③.抑制〖祥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分析图可知,图中①是神经末梢和细胞连接处,②是神经纤维。【小问1详析】由图1可知,咸味主要由食物中的Na+浓度决定。当Na+进入味觉细胞时,形成动作电位,细胞膜内侧电位由负变正,导致Ca2+内流,促进突触小泡运输至细胞膜,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并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随后在味觉传入神经纤维处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所以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味觉。【小问2详析】图2中Ⅰ侧连接外界,Ⅱ侧连接传入神经,所以甜味苦味受体位于TRC的Ⅰ侧,结合图1分析结构①具有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及突触间隙,则表示为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冲动在该处只能单向传递。【小问3详析】常言道“甜不压苦”、“苦尽甘来”是由于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导致甜不压苦;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从图中可知,“+”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会通过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22.肠道进食可以促进人体整个肠道内多肽类激素GLP-1的分泌,GLP-1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即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的情况下,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而在血糖水平正常时,不会使其进一步降低,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图2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健康人空腹血糖浓度为_____。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_____(填“交感”/“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调节。(2)GLP-1分泌后,一方面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肝脏分泌FGF21激素抑制_____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从调节血糖效果来看,图中GLP-1与FGF21两种激素表现为_____作用。(3)研究人员开发的新一代降糖药物索马鲁肽是GLP-1的类似物,该药物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治疗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1型糖尿病,理由是_____。(4)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可激活酪氨酸激酶,引起受体底物IRS-1磷酸化,一方面促进过程①进而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对葡萄糖的摄取,另一方面促进②过程中葡萄糖的_____以及合成_____和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降低血糖。(5)推测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可能原因有_____a.胰岛素分泌量增加b.含葡萄糖载体的囊泡移动受阻c.葡萄糖载体基因表达不足d.胰岛素受体结构异常或数量不足【答案】(1)①.3.9-6.1mmol/L②.副交感③.神经-体液(负反馈)(2)①.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②.协同(3)①.不能②.索马鲁肽是GLP-1的类似物,降糖时GLP-1的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受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4)①.氧化分解②.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5)bcd〖祥解〗分析题干和图可知:GLP-1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小问1详析】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当血糖浓度上升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加强,所以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参与,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同时血糖降低又抑制胰岛素继续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小问2详析】由图可知,GLP-1分泌后促进肝脏分泌激素FGF21进而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和FGF21都能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FGF21和GLP-1都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小问3详析】索马鲁肽不能用于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的,而索马鲁肽是GLP-1的类似物,降糖时GLP-1的靶细胞是主要作用于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受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小问4详析】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可激活酪氨酸激酶,引起受体底物IRS-1磷酸化,一方面促进过程①进而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对葡萄糖的摄取,另一方面促进②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及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维持血糖的平衡。【小问5详析】a、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有利于细胞接受胰岛素的信号,不会发生胰岛素抵抗(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a错误;bc、葡萄糖载体基因表达不足,含葡萄糖载体的囊泡移动受阻,导致不能转运葡萄糖或葡萄糖转运减少,使得细胞接受信号后不能反应,对胰岛素不敏感,bc正确;d、胰岛素受体结构异常或数量不足,信号传导过程受阻,可以导致细胞不能接受胰岛素的信号,发生胰岛素抵抗,d正确。故选bcd。23.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它可以使机体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值。正常情况下,这个调定点在37℃左右,体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偏离调定点后,机体能通过一系列生理活动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体温调定点提高进而导致发烧。图1是某同学从发热到降温的体温变化曲线图。图2表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据图回答问题:(1)图1曲线中体温在bc段呈上升趋势时,机体_____(填激素名称)的分泌会增强,皮肤毛细血管_____。cd段为高温持续期,机体的产热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持续高烧时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大量丢失水和钠盐等,会引起_____(填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增加,继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Na⁺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2)_____调节网络是动物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图中的信息分子,除激素外,还有_____和_____。(3)在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_____调节。图中激素CRH只能作用于垂体的根本原因是_____。(4)一些人长期忧郁,则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原因是_____。【答案】(1)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②.收缩③.等于④.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2)①.神经-体液-免疫②.神经递质③.细胞因子(3)①.分级调节②.垂体细胞中特异性表达CRH受体基因(4)长期忧郁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祥解〗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小问1详析】图1曲线中体温在bc段呈上升趋势时,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增加,通过促进代谢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有利于减少散热。cd段为高温持续期,机体的体温维持稳态,则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持续高烧时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大量丢失水和钠盐等,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继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盐的平衡。【小问2详析】动物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图中神经系统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内分泌系统的信息分子是激素,免疫系统的信息分子是细胞因子。【小问3详析】在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过程中,通过过程①②③,即需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参与,属于分级调节。图中垂体细胞中特异性表达CRH受体基因,所以激素CRH只能作用于垂体细胞。【小问4详析】长期忧郁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所以长期忧郁,则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24.秋冬时节是支原体肺炎的高发期,患者常伴有发烧、咳嗽等并发症。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尤其是夏末秋冬季发病率高。健康人因吸入病人咳嗽、打喷嚏喷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下图是支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反应,①~⑥表示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字母表示物质。据图回答问题:(1)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时,首先突破由_____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当突破前两道防线,机体就会启动上图所示的免疫过程清除肺炎支原体。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细胞④_____(写细胞名称)和⑥_____(写细胞名称)主要在_____过程发挥作用。(2)某医院对1358名具有咳嗽症状的不同年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见表,据表回答:年龄段(岁)检测人数(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人数(人)<1263261-34371703-6398167>626072注: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代表曾被肺炎支原体感染。①请根据表格数据,以柱状图的形式画出各年龄段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图_____;②分析所画柱状图,比较各年龄段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提出一个科学问题:_____。(3)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不同。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抑制细胞壁的形成,阿奇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这3种药物中能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4)针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目前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注射抗生素A为主,但单独应用常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因此临床治疗一般采用联合用药的策略。中成药B具有宣泄肺热、清瘟解毒的作用。请设计实验探究中成药B联合抗生素A的治疗效果,写出实验思路(现有适宜浓度的抗生素A注射液、中成药B提供,治疗患儿均已征得患儿及家属同意并签订相关协议)。①将某医院收治的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儿平均分成两组,编号为甲、乙;②给甲组患儿注射适量适宜浓度的阿奇霉素注射液,_____;③持续治疗一段时间,观察记录、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烧和咳嗽等症状_____。【答案】(1)①.皮肤和黏膜②.免疫防御③.记忆B细胞④.记忆T细胞⑤.二次免疫(2)①.②.为什么小于1岁的患儿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最低(或为什么3-6岁患儿的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最高)(3)①.阿奇霉素②.支原体没有细胞壁(4)①.乙组患儿在甲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的中成药B②.改善(或消失)的时间【小问1详析】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时,首先突破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当突破前两道防线,肺炎支原体会激活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并由该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用于清除肺炎支原体。其他免疫细胞如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也会参与清除过程,共同实现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④记忆B细胞和⑥记忆T细胞主要在二次免疫过程发挥作用;【小问2详析】①根据表格数据,各年龄段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如图:;②分析所画柱状图,比较各年龄段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可以提出的科学问题:为什么小于1岁的患儿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最低?(或为什么3-6岁患儿的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最高?)【小问3详析】由题意可知,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抑制细胞壁的形成,阿奇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含有核糖体,所以这3种药物中能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阿奇霉素;【小问4详析】设计实验探究中成药B联合抗生素A的治疗效果,实验思路为:①将某医院收治的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儿按照年龄平均分成两组,编号为甲和乙;②给甲组患儿注射适量适宜浓度的阿奇霉素注射液,给乙组患儿在甲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适量的中成药B;③持续治疗一段时间,观察记录、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烧和咳嗽等症状改善(或消失)的时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40枚金牌的骄人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生化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尿素 B.血红蛋白 C.肾上腺素 D.睾酮【答案】B〖祥解〗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成分也不属于内环境。【详析】A、尿素存在于血液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不符合题意;B、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符合题意;C、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D、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某生物兴趣小组以自来水(甲组)、缓冲液(乙组)和肝匀浆(丙组)为实验材料进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滴加的HCl或NaOH滴数B.实验中测定并记录初始pH后,一次加5滴HCl或NaOH后立即测pHC.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以实线画出加入碱后pH的变化,以虚线画出加入酸后pH的变化D.由实验结果可知,肝匀浆近中性,其能维持pH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Na+和Cl-【答案】C【详析】A、分析题图可知,实验材料有三种,滴加的HCl或NaOH滴数不同,可见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的种类和滴加的HCl或NaOH滴数,实验中甲组和乙组均起对照作用,A错误;B、题干信息:实验目的是用三种实验材料来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故实验中需要测定并记录初始pH,之后一次滴加一滴HCl,轻轻摇动烧杯使其混合均匀,加入5滴后再测pH,B错误;C、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实线pH上升,虚线pH下降,则说明以实线画出加入碱后pH的变化,以虚线画出加入酸后pH的变化,C正确;D、由实验结果可知,肝匀浆近中性,其能维持pH稳定是因为肝匀浆中存在能调节酸碱度的缓冲物质,D错误。故选C。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但不参与构成神经纤维C.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作用相反D.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答案】D〖祥解〗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详析】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B、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同时也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轴突外面的髓鞘),B错误;C、自主神经系统是传出神经(可能是脑神经也可能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作用于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相反,C错误;D、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呼吸,D正确。故选D。4.如图为膝跳反射模式图,①~⑥表示细胞或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射弧中,结构②是传入神经,兴奋在②处的传导是单向的B神经递质进入下一神经元内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C.图中抑制性神经元受到抑制,无法释放神经递质D.刺激②,①处肌肉收缩的同时⑥处肌肉舒张,发生膝跳反射【答案】A【详析】A、该反射弧中,结构②是该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兴奋传递时,由于在细胞间传递的单向性,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也是单向传导,A正确;B、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内,B错误;C、受到适宜刺激引起膝跳反射时,图中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得⑥处肌肉舒张,C错误;D、刺激②时,兴奋的传递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①处肌肉收缩的同时⑥处肌肉舒张,但不属于膝跳反射,D错误。故选A。5.下图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上连有电表Ⅰ和电表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电表I所测电位为Q点的静息电位 B.给P点适宜强度刺激,电表Ⅱ发生一次偏转C.Q点兴奋时,S点无离子进出细胞膜 D.Q处兴奋时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答案】C〖祥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析】A、电表I的电极分布在膜两侧,所以测的电位为Q点的静息电位,A正确;B、刺激P点时,产生动作电位,当兴奋传到至R点时,膜内外的电荷分布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电表II指针也向左偏转1次,B正确;C、Q点兴奋时,S点处于静息电位,此时钾离子外流,C错误;D、Q处兴奋时Na+通过钠离子通道内流,属于协助扩散,说明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D正确。故选C。6.图为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谷氨酸从甲膜释放和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都需要消耗能量B.谷氨酸与受体结合后使乙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外负内正转变为外正内负C.某药物抑制过程③谷氨酸的回收,乙膜持续兴奋,可能会导致谷氨酸受体减少D.过程①和过程②都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答案】C〖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析】A、谷氨酸在该题中属于神经递质,从甲膜(突触前膜)释放属于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但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使乙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静息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B错误;C、某药物抑制过程③谷氨酸的回收,谷氨酸(神经递质)持续在突触后膜发挥作用,乙膜(突触后膜)持续兴奋,会持续引起Na+过度内流,突触后神经元细胞渗透压升高,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谷氨酸受体减少,C正确;D、过程①属于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流动性;但过程②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质膜信息传递的功能,D错误。故选C。7.阿尔兹海默症是痴呆症的一种,病因是患者大脑神经元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加工,进而引起大脑某些区域细胞受损,如海马区会出现神经炎性斑块,且会出现突触丢失、神经递质减少等异常现象。患者会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记不住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可能与海马区神经元受损有关B.阿尔兹海默症与主导语言功能的大脑的右半球功能障碍有关C.大脑皮层中央后回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D.如果言语区的W区受损,则患者会出现阅读文字障碍【答案】A〖祥解〗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析】A、海马区受损,则主要会影响短期记忆,所以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记不住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可能与海马区神经元受损有关,A正确;B、语言区位于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B错误;C、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C错误;D、如果言语区的W区受损,则患者会出现书写障碍,D错误。故选A。8.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沃泰默通过实验证明胰腺分泌胰液是体液调节的结果B.公鸡被摘除睾丸后,其雄性特征明显消失,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C.手术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可构建实验性糖尿病的模型动物D.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激素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答案】B〖祥解〗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的发现不仅使人类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这使人们认识到,机体除了神经调节,还存在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详析】A、沃泰默始终认为胰液的分泌只有神经调节,没有提到存在化学物质的调节,A错误;B、公鸡被摘除睾丸后,其雄性特征明显消失,此处理方法是去掉了某些因素,所以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B正确;C、胰岛素不通过导管分泌,导管结扎后胰蛋白酶不能分解胰岛素,C错误;D、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但是不能证明是甲状腺激素的功能,D错误。故选B。9.褪黑素(色氨酸衍生物)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由松果体细胞合成分泌,具有夜晚分泌量多,白天分泌量少的特点。它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在淋巴细胞中含有褪黑素的特异性受体,其分泌调节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口服或注射适量褪黑素来改善睡眠质量B.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受褪黑素的抑制与受体蛋白有关C.图中从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到褪黑素分泌的过程是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效应器是松果体D.经常熬夜玩手机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失调,影响身体健康【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松果体”途径对生物褪黑素分泌进行调控,该调控过程为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详析】A、褪黑素成分是色氨酸衍生物,是小分子物质,可口服或者注射褪黑素,来改善睡眠质量,A正确;B、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受到褪黑素的反馈抑制,则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含有褪黑素受体蛋白,所以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受褪黑素的抑制与受体蛋白有关,B正确;C、图中从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到褪黑素分泌的过程,是一个非条件反射,相关中枢在下丘脑,其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C错误;D、松果体细胞合成分泌,具有夜晚分泌量多,白天少的特点,熬夜玩手机是长期有光的环境,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由褪黑素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可知,经常熬夜玩手机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失调,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故选C。10.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溶菌酶、白细胞介素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B.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脊髓和胸腺C.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D.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不同【答案】D【详析】A、白细胞介素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溶菌酶可由其他细胞产生,A错误;B、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骨髓和胸腺,B错误;C、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淋巴液和血液中,C错误;D、由于一种病原体肯能含有多种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所以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D。11.图甲、乙分别表示不同激素作用机制模式图,A、B、C分别表示三种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对细胞具有调节作用的是激素A,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作用B.三种激素分子在合成后均经体液定向运输到特定靶细胞处而发挥调节作用C.人体内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甲相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相同D.激素C作为信使能够与胞内受体结合催化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答案】A【详析】A、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结合图甲可知,图甲中对细胞具有调节作用的是激素A,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作用,A正确;B、三种信号分子在体液中的运输不是定向的,但由于只有靶细胞才有与之对应的受体,故只能对特定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B错误;C、人体内生长激素的受体在靶细胞的膜上,故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与图甲所示机制相似,C正确;D、激素C发挥的是调节作用而非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A。12.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m为树突状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n为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答案】A〖祥解〗体液免疫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详析】A、m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B、n为辅助性T细胞,能接受和传递信息、分泌细胞因子,起到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第一个信号是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C正确;D、q为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能分泌特异性抗体,D正确。故选A。13.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膜溶解形成孔洞,导致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靶细胞死亡的同时,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死亡C.在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高尔基体起了重要作用D.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需要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答案】C【详析】A、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效应包括识别靶细胞呈递于膜表面的抗原,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一方面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改变靶细胞膜的通透性,另一方面通过膜分子信号启动靶细胞的凋亡机制,A错误;B、靶细胞死亡后,细胞释放出的病毒仍需要通过体液免疫清除,B错误;C、穿孔素是蛋白质,在穿孔素的分泌中高尔基体起重要作用,C正确;D、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但是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C。14.有些人吸入花粉等过敏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中的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B.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出现过敏症状C.过敏反应不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并不危及生命【答案】B【详析】A、过敏原的抗体吸附于某些细胞的表面,过敏原不吸附,A错误;B、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才会出现过敏反应,B正确;C、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错误;D、过敏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但严重的过敏反应会危及生命,D错误。故选B。15.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也可以由母亲遗传给子女B.机体感染HIV后产生的抗HIV抗体是检测HIV的重要依据C.HIV主要通过侵染细胞毒性T细胞,因此只影响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影响不大D.某些逆转录酶和RNA复制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答案】B〖祥解〗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析】A、艾滋病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A错误;B、HIV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进而产生抗体,因此,免疫系统分泌的抗体是目前检测HIV的重要依据,B正确;C、HIV主要通过侵染辅助性T细胞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错误;D、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因此可以使用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治疗艾滋,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研究人员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测得的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1时刻给予刺激,虽然引起Na+通道打开,但无法产生动作电位B.适当提高细胞外K+浓度,测得的静息电位可能为-80mVC.t1、t2、t3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均可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D.t4~t5时间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答案】BC〖祥解〗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主要是Na+内流,从而使膜内外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恢复静息电位时,主要是K+外流,从而使膜电位恢复为外正内负。【详析】A、t1时刻的甲刺激可以引起Na+通道打开,产生局部电位,但无法产生动作电位,其属于一种阈下的低强度刺激,A正确;B、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对K+通透性较大,K+外流产生静息电位,适当提高细胞外K+浓度会降低K+外流速率,使测得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即位于-65~-55mV,B错误;C、由题图可知t1、t2两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长无法累加,t2、t3两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短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D、t4~t5时间段内是静息电位恢复的过程,此时主要是K+外流,K+外流需要蛋白质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故选BC。17.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如图是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 B.排尿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C.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 D.成年人能有意识控制排尿是由于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答案】ACD〖祥解〗题图分析:图中为反射弧的一部分,其中脊髓为低级中枢,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反映了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详析】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都属于传出神经,A正确;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缩小,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作用相反,B错误;C、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为脊髓,C正确;D、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控制脊髓低级中枢的活动,成人可有意识的排尿,D正确。故选ACD。18.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造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见病因之一,该病发生的机制如下图所示,物质A表示TSH。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B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该病发病机理为患者体内产生了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受体C结合能够抑制甲状腺细胞分泌物质BD.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答案】AD【详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物质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物质B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A正确;B、由图可知,该病发病机理为患者体内产生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不是产生了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B错误;C、Graves病是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TSH受体结合造成的,其结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以抗体与受体C结合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C错误;D、该病患者体内产生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正确。故选AD。19.下丘脑是人体内分泌的枢纽,在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中甲、乙、丙表示下丘脑的某些区域,A、B、C表示不同调节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通过途径A实现的B.人饮水不足时,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做出反应,可以通过途径B实现C.C途径可表示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过程D.在图示的调节途径中A的调节速度最快、作用范围最准确【答案】ABD〖祥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①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②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详析】A、人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属于神经调节,图中A途径可以表示该过程,A正确;B、人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故人饮水不足时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做出反应,通过途径B实现的,B正确;C、C途径可表示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但是肾上腺素的分泌过程不存在分级调节,C错误;D、图中途径A为神经调节,途径B和C为体液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速度快、作用范围准确,因此在图示的调节途径中A的调节速度最快、作用范围最准确,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8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20.图1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2是部分细胞物质交换的具体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在人体内,由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图1中的A对应图2中的_____(填序号),代表的液体是_____。B、C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_____。(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需要通过图1中D_____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细胞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要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循环系统和E_____系统。医生常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钠注射液中对病人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中,氯化钠浓度为_____(质量分数),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是_____。(3)某人皮肤被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1中的_____(填字母)。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图2中⑤的通透性增大,_____(填序号)增多,导致水肿。(4)内环境稳态主要是指内环境的_____保持相对稳定。【答案】(1)①.细胞外液②.④③.血浆④.蛋白质(2)①.消化②.泌尿③.0.9%④.若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死亡,若过低导致细胞吸水涨破(3)①.B②.⑥(4)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祥解〗分析题图可知:图甲A、B、C为内环境成分,根据箭头指示方向,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D为消化系统,E为泌尿系统。图2中①为淋巴液,②为毛细淋巴管壁,③为血细胞,④为血浆,⑤为毛细血管壁,⑥为组织液,⑦为组织细胞。【小问1详析】人体的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图1中的A是血浆,对应图2中的④。图中B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B的C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小问2详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需要通过图1中D消化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细胞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需要通过循环系统和E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医生常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钠注射液中对病人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中,需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不能过高或过低,否则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死亡,若过低导致细胞吸水涨破。【小问3详析】某人皮肤被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图1中B表示组织液。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图2中⑤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图2中⑥表示组织液。【小问4详析】内环境稳态主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21.人的味觉的产生与舌上味蕾的结构密切相关。图1是咸味物质通过味觉细胞(TRC)引起味觉传入神经纤维兴奋的示意图,图2是机体感知甜味和苦味的调节过程,CeA和GCbt是产生甜味和苦味的区域。据图回答问题:(1)由图1可知,咸味主要由食物中的Na+浓度决定。当Na+进入味觉细胞时,细胞膜内侧电位变化为_____,导致Ca2+内流,促进_____运输至细胞膜,并通过_____方式释放神经递质。随后在味觉传入神经纤维处发生_____的信号转换,兴奋传至_____的相应区域产生味觉。(2)图2中甜味苦味受体位于TRC的_____侧(填“Ⅰ”或“Ⅱ”),结合图1分析结构①的名称为_____,神经冲动在该处_____向传递,原因是_____。(3)常言道“甜不压苦”、“苦尽甘来”,其生物学机制是: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_____(填“能”或“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会_____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_____(填“促进”或“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答案】(1)①.由负变正②.突触小泡③.胞吐④.化学信号—电信号⑤.大脑皮层(2)①.Ⅰ②.突触③.单④.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①.不能②.正反馈③.抑制〖祥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分析图可知,图中①是神经末梢和细胞连接处,②是神经纤维。【小问1详析】由图1可知,咸味主要由食物中的Na+浓度决定。当Na+进入味觉细胞时,形成动作电位,细胞膜内侧电位由负变正,导致Ca2+内流,促进突触小泡运输至细胞膜,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并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随后在味觉传入神经纤维处发生化学信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