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原子结构与波粒二象性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某种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描绘出如图(b)所示的图像。根据光电效应规律,结合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片P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会变大 B.仅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C.由Uc﹣ν图像可得出普朗克常量为eU1ν1D.开关S断开时,若入射光的频率为ν1,则电压表的示数为U12.关于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能量量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能杀菌消毒,夜视仪利用了红外成像技术 B.X射线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常用于癌症病人的化疗 C.能量量子化指能量的连续性,微观粒子的能量值可以是任意值 D.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3.图甲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其中光电管阴极K的材料的逸出功W0=3.6×10-19J。图乙为实验中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时,光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当U=﹣2.5V时,光电流刚好为0。已知普朗克常量h=6.6×10﹣34J•s,电子电荷量e=1.6×10﹣19C,质量m=9.1A.入射光的频率为1.5×1016Hz B.以最大初动能逸出的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约为7.7×10﹣10m C.当电压U=2.5V时,光电子到达阳极A的最大动能为8.0×10﹣29J D.每秒射到光电管阴极K的光子至少为1.2×1017个4.如图,某学习小组同学重做教材上的物理实验,用紫外线照射本来带电的金属锌板,发现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说明紫外线让静电计发生了光电效应 B.如果减小紫外线照射强度,重做该实验,锌板可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C.换用红外线照射锌板,也会出现图示现象 D.为了实现上述实验效果,锌板在实验前应该带负电5.如图甲所示为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图,阴极K由逸出功W0=3.20eV的金属钙制成,图乙是汞原子的能级图,汞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产生光①,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产生光②,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产生光③。现分别用上述三种光照射阴极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照射时间足够长,上述三种光均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B.用光①照射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由d到c C.用光②照射阴极K时,将滑片P逐渐向右移动,电流计G示数一直增大 D.要使电流计G示数为零,应将滑片P向左移动,且用光①照射时,移动距离最大6.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光电烟雾报警器,其结构和原理如图所示。光源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光,发生火情时有烟雾进入报警器内,会使部分光改变传播方向,绕过挡板进入光电管从而发生光电效应,于是有电流输入报警系统,电流大于I0就会触发报警系统报警。某次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烟雾浓度增大到n时恰好报警。假设烟雾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光电管接收到的光子数越多。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光线绕过挡板进入光电管利用了光的折射 B.为提高光电烟雾报警器的灵敏度,可以将滑片P向右移动少许 C.仅将电源的正负极反接,在烟雾浓度为n时也可能触发报警 D.报警器恰好报警时,将滑片P向右移动后,警报有可能会被解除7.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有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n=1能级跃迁,用产生的光子照射某金属材料,其中能量最低的光子刚好能使该金属材料发生光电效应,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A.13.6eV B.10.2eV C.3.4eV D.1.89eV8.如图甲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图像,其中直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为4.29,与纵轴交点的坐标为0.5,如图乙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eV B.根据该图像能求出普朗克常量 C.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50×1014Hz D.用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所辐射的光照射该金属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9.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下图中①、②两直线分别是金属A、B发生光电效应时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B的逸出功比金属A的小 B.①、②两直线的斜率均为heC.当用频率为9×1014Hz的光分别照射两金属A、B时,A中发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 D.当入射光频率ν不变时,增大入射光的光强,则遏止电压Uc增大10.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的一座重大科学装置。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一种高能物理实验设备,它的作用是通过将正电子和负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让它们碰撞,以探索宇宙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动能大小均为Ek的一对正负电子相向运动发生对撞并发生湮灭,产生一对光子。已知正、负电子的静止质量均为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所产生的一个光子的动量大小为()A.Ekc B.mc C.Ekc-二.多选题(共4小题)(多选)11.地铁靠站时列车车体和屏蔽门之间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如图甲所示,若光线被乘客阻挡,电流发生变化,工作电路立即报警。如图乙所示,光线发射器内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中只有a、b两种可以使该光电管阴极逸出光电子,图丙所示为a、b光单独照射光电管时产生的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线。已知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2.55eV,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是1.62eV~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b光均是可见光 B.a光为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的光 C.b光为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的光 D.若部分光线被遮挡,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变小(多选)1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如图所示,甲、乙两个α粒子从较远处(规定电势为零)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轰击金箔,实线为两个α粒子在某一金原子核附近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两轨迹的交点为a,虚线表示以金原子核为圆心的圆,两轨迹与该圆的交点分别为b、c。忽略其他原子核及α粒子之间的作用,两粒子从较远处运动到b、c两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力对甲、乙两个粒子做的功一定相同 B.两个α粒子经过a点时加速度一定不同 C.乙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c点时的电势能 D.电场力对甲粒子冲量的大小一定等于对乙粒子冲量的大小(多选)13.X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光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若只考虑电子被阳极材料吸收后产生的光,其中光的能量最大值等于阴极发射电子的动能。则()(已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为U、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量为e和光速为c)A.X光的最大波长为chB.X光频率是不连续的 C.用X射线管发出的光入射钠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Ue D.用波长为λ的X光照射钠金属,在散射光中有频率比cλ(多选)14.原子处于磁场中,某些能级会发生劈裂。如图甲所示,XX代表激发态1,X代表激发态2,G代表基态,由于能级劈裂,如图乙所示,X态劈裂为两支,分别为XH、XV两个能级。原子劈裂前辐射出光谱线①和②,劈裂后辐射出光谱线③、④、⑤和⑥,则()A.①的波长大于③的波长 B.③的动量小于⑤的动量 C.③和④的波长之和等于⑤和⑥波长之和 D.若用②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④照射也一定能发生三.填空题(共2小题)15.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的能级图如图甲所示,大量处在n=4的激发态的氦离子(He+)在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会辐射出种能量的光,用其中所辐射出的能量最小的光去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合上开关,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1.64V时,电流表示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1.64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则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W=eV。16.另一类光电烟雾探测器的原理如图(a),当有烟雾进入时,来自光源S的光被烟雾散射后进入光电管C,光射到光电管中的钠表面时会产生光电流。传感器检测到光电流大于预设范围便会触发警报。金属钠的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ν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1)光源S发出的光波波长应小于m。(2)图(b)中图像的斜率为k,普朗克常量h=。(电子电荷量e)四.解答题(共4小题)17.如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图,阴极K金属的逸出功为3.0eV。如图乙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照射K极,求:(1)有几种光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是多少eV;(2)从图示位置向左移动滑片P至某处,电压表示数为2.29V,光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为多少eV。18.1885年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进行了研究,四条谱线波长分别为:656nm、486nm、434nm、410nm,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如果采用波长的倒数,这个公式可以写做1λ=R(122-1n2),n=3、4、5⋯⋯。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后来称为巴尔末公式,它所确定的这一组谱线称为巴耳末系。公式中的n只能取整数,不能连续取值。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E1=﹣13.6eV,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n=E1n2,式中n=1、2、(1)求出里德伯常量R的数值;(2)已知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6.0×1014Hz,电子电量为e=1.6×10﹣19C,通过计算求出用上述巴耳末系中的4条可见光照射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19.一速率为v0的自由电子和一个氢原子碰撞,忽略碰撞过程氢原子动能的变化,电子损失的动能使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至第4能级。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E1,n能级时能量为En=E1n2,电子质量为m,普朗克常量为(1)求碰后自由电子速率v;(2)若该氢原子从第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可能释放光子的最大波长λ。20.极紫外线广泛应用于芯片制造行业,如图甲所示,用波长λ=110nm的极紫外线照射光电管,恰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常量h=6.6×10﹣34J•s,1nm=10﹣9m,1eV=1.6×10﹣19J,c=3×108m/s。(1)求阴极K材料的逸出功W0;(2)图乙是氢原子的能级图,若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阴极K,灵敏电流计G显示有示数,调整电源和滑动变阻器,测得电流计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像如图丙,则图丙中Uc的大小是多少?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原子结构与波粒二象性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某种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描绘出如图(b)所示的图像。根据光电效应规律,结合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片P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会变大 B.仅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C.由Uc﹣ν图像可得出普朗克常量为eU1ν1D.开关S断开时,若入射光的频率为ν1,则电压表的示数为U1【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光电效应现象及其物理物理意义.【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光电效应专题;推理能力.【答案】C【分析】根据电路结构分析A,根据光电效应方向分析B选项;结合动能定理与光电效应方程得出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的表达式,结合图象进行分析;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0。【解答】解:A.根据电路的结构可知A板带负电,滑片P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不会变大,故A错误;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有0﹣Ek=﹣Uce,结合前面的分析有Uc=heν-W0e,由图可知斜率为k=UD.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0,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光电效应方程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理解饱和光电流的意义,知道遏止电压的是反向电压及其意义。2.关于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能量量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能杀菌消毒,夜视仪利用了红外成像技术 B.X射线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常用于癌症病人的化疗 C.能量量子化指能量的连续性,微观粒子的能量值可以是任意值 D.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考点】能量子与量子化现象;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X射线的特点和应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电磁场理论和电磁波;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根据红外线、紫外线以及X射线等常见光线的功能和应用分析;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只能取某些分立的值;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第一次提出了不连续的概念,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解答】解:A.利用紫外线能杀菌消毒,红外线不具有该功能,夜视仪利用了红外线成像技术,故A错误;B.γ射线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常用于癌症病人的化疗,X射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性和摄影效应的特性,所以可以用来做胸透,故B错误;C.能量量子化是指微观粒子的能量值只能是一个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即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只能是某些分立的值,是不连续的,故C错误;D.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不但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出了“量子”概念,揭开了物理学史上崭新的一页,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谱的应用和能量子的相关知识,要注意正确掌握电磁波的性质,并能正确掌握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只能取某些分立的值。3.图甲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其中光电管阴极K的材料的逸出功W0=3.6×10-19J。图乙为实验中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时,光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当U=﹣2.5V时,光电流刚好为0。已知普朗克常量h=6.6×10﹣34J•s,电子电荷量e=1.6×10﹣19C,质量m=9.1A.入射光的频率为1.5×1016Hz B.以最大初动能逸出的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约为7.7×10﹣10m C.当电压U=2.5V时,光电子到达阳极A的最大动能为8.0×10﹣29J D.每秒射到光电管阴极K的光子至少为1.2×1017个【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光电效应现象及其物理物理意义.【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光电效应专题;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明确2.5V为遏止电压,根据动能定理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确定入射光的频率,再根据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公式解波长;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光电子到达阳极A的最大动能;根据饱和电流求解光电子数,再根据光电子数和光子数对应确定光子数。【解答】解:A、由乙图可知,遏止电压Uc=2.5V,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k=hν﹣W0,且﹣eUc=0﹣Ek,联立解得本次实验入射光的频率为ν=1.2×1015Hz,故A错误;B、以最大初动能逸出的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λ=hp,最大初动能Ek=Uce=2.5×1.6×10﹣19J=4×10﹣19J,由p=2mEk可知,光电子的动量p=2×9.1×10-31×4×10-19kg•m/s=8.5×10﹣25kg•m/sC、由动能定理可知,当电压U=2.5V时,光电子到达阳极A的最大动能为EK1=Ek+Ue=2.5×1.6×10﹣19J+4×10﹣19J=8.0×10﹣19J,故C错误;D、由题意可知,饱和电流Im=35.0μA,则1s时间内到达A极的电子数n=Imte=35.0×10-61.6×10-19个=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光电效应的理解以及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应用,要注意正确理解I﹣U图象,从图中找出遏止电压和饱和电流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某学习小组同学重做教材上的物理实验,用紫外线照射本来带电的金属锌板,发现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说明紫外线让静电计发生了光电效应 B.如果减小紫外线照射强度,重做该实验,锌板可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C.换用红外线照射锌板,也会出现图示现象 D.为了实现上述实验效果,锌板在实验前应该带负电【考点】光电效应现象及其物理物理意义.【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光电效应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D【分析】根据光电效应理论结合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分析。【解答】解:B、紫外线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即使降低激外线强度,光电效应依然正常发生,不过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量减少而已,故B错误;C、如果将紫外线更换为红外线,锌板不会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AD、由于光电效应使金属表面电子逸出,为了实验效果更加明显,锌板应该带负电,待电子逸出后,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故A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光电效应现象以及光电效应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电效应的实质,以及知道光电效应的条件,注意乙光照射锌板,发现指针张角迅速减小是解题的突破口。5.如图甲所示为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图,阴极K由逸出功W0=3.20eV的金属钙制成,图乙是汞原子的能级图,汞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产生光①,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产生光②,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产生光③。现分别用上述三种光照射阴极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照射时间足够长,上述三种光均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B.用光①照射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由d到c C.用光②照射阴极K时,将滑片P逐渐向右移动,电流计G示数一直增大 D.要使电流计G示数为零,应将滑片P向左移动,且用光①照射时,移动距离最大【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分析能量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或释放光子).【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光电效应专题;推理能力.【答案】D【分析】本题根据能级跃迁规律hν=En﹣Em,结合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遏止电压与最大初动能的关系为﹣eUc=0﹣Ekm,以及电路的构造分析求解。【解答】解:A.根据能级跃迁规律hν=En﹣Em,汞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光子的能量为8.80eV,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光子的能量为7.70eV,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产生光子的能量为2.80eV,故三种光中,光③的光子能量小于金属钙的逸出功而无法发生光电效应,因此只有用光①、②照射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且电流计G的指针能否发生偏转与光照时间无关,故A错误;B.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用光①照射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是由c到d,故B错误;C.题图甲中滑片右移时,电路所加电压为正向电压,用光②照射阴极K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移动会增大光电流,但达到饱和电流后,光电流不再变化,故C错误;D.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Ekm=hν﹣W0,遏止电压与最大初动能的关系为﹣eUc=0﹣Ekm,联立解得eUc=hν﹣W0,即Uc=h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入射光的光子能量(或频率)越大,遏止电压越大,所以要使电流计G示数为零,滑片P左移最多的是用光①照射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电效应基本知识,理解光电效应方程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掌握能级跃迁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6.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光电烟雾报警器,其结构和原理如图所示。光源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光,发生火情时有烟雾进入报警器内,会使部分光改变传播方向,绕过挡板进入光电管从而发生光电效应,于是有电流输入报警系统,电流大于I0就会触发报警系统报警。某次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烟雾浓度增大到n时恰好报警。假设烟雾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光电管接收到的光子数越多。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光线绕过挡板进入光电管利用了光的折射 B.为提高光电烟雾报警器的灵敏度,可以将滑片P向右移动少许 C.仅将电源的正负极反接,在烟雾浓度为n时也可能触发报警 D.报警器恰好报警时,将滑片P向右移动后,警报有可能会被解除【考点】光电效应现象及其物理物理意义;常见的传感器及分类.【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光电效应专题;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烟雾浓度增大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光电流会变大,可能触发报警,报警器恰好报警时,将图中的滑片P向右移动后,光电管C所加的正向电压将增大,根据光电流的变化特点解答;仅将图中电源的正负极反接,光电管C所加电压变为反向电压,根据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解答。【解答】解:A、光线绕过挡板进入光电管利用了光的散射,故A错误;B、要提高光电烟雾报警器的灵敏度,就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光电流会变大,而将图中的滑片P向右移动后,光电管所加的正向电压将增大,根据光电流的变化特点,可知光电流增大,电流更容易大于I0就会触发报警系统报警,故B正确;C、仅将图中电源的正负极反接,光电管所加电压变为反向电压,则光电流会减小,报警系统的电流会减小,不能触发报警,故C错误;D、报警器恰好报警时,将图中的滑片P向右移动后,光电管所加的正向电压将增大,根据光电流的变化特点,可知光电流增大或者处于饱和状态而不变,报警系统的电流不会减小,则警报不能被解除,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应用光电效应现象分析光电烟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考查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掌握光电效应现象的本质,掌握光电效应实验的原理。7.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有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n=1能级跃迁,用产生的光子照射某金属材料,其中能量最低的光子刚好能使该金属材料发生光电效应,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A.13.6eV B.10.2eV C.3.4eV D.1.89eV【考点】分析能量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或释放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光电效应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推理能力.【答案】B【分析】先根据玻尔理论求出三种可能的光子的能量,然后根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求出金属的逸出功,最后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求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解答】解: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n=1能级跃迁可以产生3种能量的光子,从高到低分别是ΔE1=E3﹣E1=﹣1.51eV+13.6eV=12.09eV、ΔE2=E2﹣E1=﹣3.4eV+13.6eV=10.2eV、ΔE3=E3﹣E2=﹣1.51eV+3.4eV=1.89eV,能量最低的光子刚好能使该金属逸出光电子,说明该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W=ΔE3=1.89eV所以能量最高的光子照射该金属产生的光电子初动能最大,则有Ek=ΔE1﹣W=12.09eV﹣1.89eV=10.2eV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解决该题需熟记光电效应方程,能根据玻尔理论判断可能的跃迁情况,注意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8.如图甲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图像,其中直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为4.29,与纵轴交点的坐标为0.5,如图乙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eV B.根据该图像能求出普朗克常量 C.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50×1014Hz D.用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所辐射的光照射该金属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考点】光电效应现象及其物理物理意义;分析能量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或释放光子).【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光电效应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B【分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Ek﹣ν图象的斜率等于h。横轴的截距大小等于截止频率,逸出功W0=hν0,根据数学知识进行求解。【解答】解:B、由Ek=hν﹣W得知,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h,故B正确;A、当Ek=hν﹣W=0时,逸出功为W=hvC、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可知Ek﹣ν图象的横轴的截距大小等于截止频率,由图知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9×1014Hz,故C错误;D、用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时所辐射的光能量为ΔE=E4﹣E3=﹣0.85eV﹣(﹣1.51)eV=0.66eV<1.78eV,故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以及知道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结合数学知识即可进行求解。9.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下图中①、②两直线分别是金属A、B发生光电效应时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B的逸出功比金属A的小 B.①、②两直线的斜率均为heC.当用频率为9×1014Hz的光分别照射两金属A、B时,A中发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 D.当入射光频率ν不变时,增大入射光的光强,则遏止电压Uc增大【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光电效应现象及其物理物理意义.【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光电效应专题;推理能力.【答案】B【分析】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结合遏制电压和动能的关系即可判断逸出功的大小和图像的斜率;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以分析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根据光饱和电流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分析。【解答】解:AB、由EK=ℎν﹣W0,Uce=EK得Uc=hνe-W0e,可知①、②两直线的斜率均为he;当Uc=0C、当用频率为9×1014Hz的光分别照射两金属A、B时,图像①对应的遏止电压Uc大,则A中飞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故C错误;D当入射光频率ν不变时,增大入射光的光强,遏止电压Uc不变,饱和电流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光电效应,要熟练掌握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ℎν﹣W0以及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式eUc=Ekm。10.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的一座重大科学装置。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一种高能物理实验设备,它的作用是通过将正电子和负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让它们碰撞,以探索宇宙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动能大小均为Ek的一对正负电子相向运动发生对撞并发生湮灭,产生一对光子。已知正、负电子的静止质量均为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所产生的一个光子的动量大小为()A.Ekc B.mc C.Ekc-【考点】能量子与量子化现象;动量守恒定律在绳连接体问题中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物质波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D【分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出光子的能量,结合光子的动量表达式p=h【解答】解: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2Ek+2mc2=2光子的动量p=联立解得:p=Ek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质能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掌握动量的公式及质能方程的公式。二.多选题(共4小题)(多选)11.地铁靠站时列车车体和屏蔽门之间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如图甲所示,若光线被乘客阻挡,电流发生变化,工作电路立即报警。如图乙所示,光线发射器内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中只有a、b两种可以使该光电管阴极逸出光电子,图丙所示为a、b光单独照射光电管时产生的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线。已知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2.55eV,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是1.62eV~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b光均是可见光 B.a光为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的光 C.b光为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的光 D.若部分光线被遮挡,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变小【考点】分析能量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或释放光子);光电效应现象及其物理物理意义;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光电效应专题;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其组成;推理能力.【答案】BC【分析】计算出发射器发出的光子能量和可见光对比;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计算;根据图丙分析遏止电压,再判断能量;由光电效应方程判断。【解答】解:A.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光线发射器中发出的三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E1=﹣1.51eV﹣(﹣13.6)eV=12.09eVE2=﹣3.40eV﹣(﹣13.6)eV=10.2eVE3=﹣1.51eV﹣(﹣3.40)eV=1.89eV可知光线发射器中发出的光只有一种为可见光,由于E3=1.89eV<2.55eV,可知a光、b光均不是可见光,故A错误;BC.a光遏止电压小于b光遏止电压,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和eUc=Ekm得a光子能量小于b光子能量,则a光子能量等于E2,为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的光,b光子能量等于E1,为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的光,故BC正确;D.部分光线被遮挡,不改变光子能量,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可知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掌握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和原子能级跃迁规律即可正确解答。(多选)1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如图所示,甲、乙两个α粒子从较远处(规定电势为零)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轰击金箔,实线为两个α粒子在某一金原子核附近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两轨迹的交点为a,虚线表示以金原子核为圆心的圆,两轨迹与该圆的交点分别为b、c。忽略其他原子核及α粒子之间的作用,两粒子从较远处运动到b、c两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力对甲、乙两个粒子做的功一定相同 B.两个α粒子经过a点时加速度一定不同 C.乙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c点时的电势能 D.电场力对甲粒子冲量的大小一定等于对乙粒子冲量的大小【考点】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应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方程法;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其组成;推理能力.【答案】AC【分析】根据正点电荷附近电势的特点可得a、b两点电势高低,根据电势能定义可得电势能高低,结合电势能的变化分析电场力做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根据只有电场力做功,带电粒子动能和电势能关系可知两粒子在b、c两点的动能关系,则可得速度关系,根据动量定理分析冲量的大小。【解答】解:A、以场源电荷为圆心的同心圆为等势面,因此可知b、c两点的电势相同;由电势能定义式Ep=φq,则甲、乙粒子在b、c两点的电势能相等,结合电场力做功等电势能的变化量可知,甲、乙两个α粒子从较远处(规定电势为零)运动到b、c两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相等,故A正确;B、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kqr2,可知离场源电荷距离相等的点场强大小相等,两个α粒子经过a点时所受电场力F=qEC、距离正点电荷越近,电势越高,离正点电荷越远,电势越低,可知,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即:φa>φc,可知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因此,乙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c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D、甲、乙粒子在b、c两点的电势能相等,只有电场力做功,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所以甲、乙粒子在b、c两点的动能相等,则两粒子在b、c两点的速度相等,即vb=vc,甲、乙两粒子的初速度相等,但速度是矢量,b、c两点处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而根据矢量运算可知,甲粒子速度的变化量与乙粒子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方向均不同,由I=mΔv可知甲粒子从较远处到b点过程中电场力冲量的大小不等于乙粒子从较远处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冲量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动量定理等;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点电荷周围电势的特点。知道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小,注意速度是矢量,矢量的叠加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多选)13.X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光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若只考虑电子被阳极材料吸收后产生的光,其中光的能量最大值等于阴极发射电子的动能。则()(已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为U、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量为e和光速为c)A.X光的最大波长为chB.X光频率是不连续的 C.用X射线管发出的光入射钠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Ue D.用波长为λ的X光照射钠金属,在散射光中有频率比cλ【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实物粒子的波动性;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解决电场中的问题;光电效应现象及其物理物理意义.【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光电效应专题;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物质波专题.【答案】BD【分析】根据光子的能量E=hν=hcλ可知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波长越短,而能量最大的光子的能量为E=EK=eU,该X射线管发出的X光有最短波长,且最短波长为【解答】解:A.由动能定理,打到阳极时电子的动能为Ek=eU由题意可知,光的能量最大值等于阴极发射电子的动能,则能量最大的光子的能量为E=Ek=eU而光子的能量E显然,光子的能量越大,波长则越短,因此可知X光有最短波长,可得其最短波长为λ=chB.根据量子理论,X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则可知其频率是不连续的,故B正确;C.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X光的最大能量为eU,则有E′k=eU﹣W0可知,用X射线管发出的光入射钠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Ue,故C错误;D.波长为λ的X光光子与金属钠的核外电子发生碰撞,把一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光子能量减小,即光子的频率减小,则在散射光中有频率比ν=cλ小的成分,故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光子的能量表达式,光子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式;发射的“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是本题的突破口,故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学会挖掘隐含条件。(多选)14.原子处于磁场中,某些能级会发生劈裂。如图甲所示,XX代表激发态1,X代表激发态2,G代表基态,由于能级劈裂,如图乙所示,X态劈裂为两支,分别为XH、XV两个能级。原子劈裂前辐射出光谱线①和②,劈裂后辐射出光谱线③、④、⑤和⑥,则()A.①的波长大于③的波长 B.③的动量小于⑤的动量 C.③和④的波长之和等于⑤和⑥波长之和 D.若用②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④照射也一定能发生【考点】分析能量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或释放光子).【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推理能力.【答案】BD【分析】根据能级的关系得出光子的能量大小关系,从而得出波长和动量的关系;根据光电效应的发生条件结合光子的能量大小关系即可完成分析。【解答】解:A、因原子能级跃迁放出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原子的能级差,由题图可知光子①、③对应的能量关系为E③<E①,二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则③的波长小于①的波长,故A错误;B、光子③、⑤对应的能量关系为E③<E⑤,由光子能量E=hν,③的频率小于⑤的频率,③的波长大于⑤的波长,③的动量小于⑤的动量,故B正确;C、XX态能级与基态能级差保持不变,故③和④的频率之和等于⑤和⑥的频率之和,故C错误;D、②的能量大于④,则用②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用④照射也一定能发生,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玻尔理论的相关应用,熟悉光子能量的计算公式,结合光电效应的发生条件即可完成分析。三.填空题(共2小题)15.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的能级图如图甲所示,大量处在n=4的激发态的氦离子(He+)在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会辐射出6种能量的光,用其中所辐射出的能量最小的光去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合上开关,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1.64V时,电流表示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1.64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则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W=1.00eV。【考点】分析能量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或释放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光电效应专题;推理能力.【答案】6,1.00。【分析】根据跃迁规律计算;根据动能定理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计算。【解答】解:根据Cn2可得大量处在n=4的激发态的氦离子(He+)在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会辐射出6种能量的光。其中所辐射出的能量最小的光是从n=4向n=3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其能量为E=E4﹣E3=﹣3.4eV﹣(﹣6.04eV)=2.64eV,根据动能定理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有eU=hν﹣W0,其中E=hν,代入数据解得W0=故答案为:6,1.00。【点评】掌握能级跃迁规律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是解题的基础。16.另一类光电烟雾探测器的原理如图(a),当有烟雾进入时,来自光源S的光被烟雾散射后进入光电管C,光射到光电管中的钠表面时会产生光电流。传感器检测到光电流大于预设范围便会触发警报。金属钠的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ν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1)光源S发出的光波波长应小于5×10﹣7m。(2)图(b)中图像的斜率为k,普朗克常量h=ke。(电子电荷量e)【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光电效应现象及其物理物理意义.【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光电效应专题;推理能力.【答案】(1)5×10﹣7;(2)ke。【分析】(1)根据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判断;(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和动能定理判断。【解答】解:(1)由图可知光电管对应的极限频率为6×1014Hz,光源S发出的光波波长应小于λ=(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根据动能定理Ek=eUc整理得U则图像的斜率为k解得普朗克常量为h=ke故答案为:(1)5×10﹣7;(2)ke。【点评】该题考查光电效应的应用,能正确理解光电效应方程即可。四.解答题(共4小题)17.如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图,阴极K金属的逸出功为3.0eV。如图乙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照射K极,求:(1)有几种光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是多少eV;(2)从图示位置向左移动滑片P至某处,电压表示数为2.29V,光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为多少eV。【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分析能量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或释放光子).【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光电效应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1)有2种光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是12.09eV;(2)从图示位置向左移动滑片P至某处,电压表示数为2.29V,光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为6.8eV。【分析】(1)根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结合能级间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进而判断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种类,并确定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2)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光电子到达A极时的动能。【解答】解:(1)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发出C3E31=E3﹣E1=﹣1.51eV﹣(﹣13.6eV)=12.09eV;E21=E2﹣E1=﹣3.4eV﹣(﹣13.6eV)=10.2eV;E32=E3﹣E2=﹣1.51eV﹣(﹣3.4eV)=1.89eV;要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光子能量应大于3.0eV,所以共有两种光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12.09eV;(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E31﹣W0=12.09eV﹣3.0eV=9.09eV根据动能定理得:EkA﹣Ek=﹣eU,解得EkA=Ek﹣eU=9.09eV﹣2.29eV=6.8eV答:(1)有2种光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是12.09eV;(2)从图示位置向左移动滑片P至某处,电压表示数为2.29V,光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为6.8eV。【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知道能级间跃迁所满足的规律,注意掌握金属的逸出功和截止频率的关系,同时理解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并注意能量的单位。18.1885年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进行了研究,四条谱线波长分别为:656nm、486nm、434nm、410nm,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如果采用波长的倒数,这个公式可以写做1λ=R(122-1n2),n=3、4、5⋯⋯。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后来称为巴尔末公式,它所确定的这一组谱线称为巴耳末系。公式中的n只能取整数,不能连续取值。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E1=﹣13.6eV,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n=E1n2,式中n=1、2、(1)求出里德伯常量R的数值;(2)已知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6.0×1014Hz,电子电量为e=1.6×10﹣19C,通过计算求出用上述巴耳末系中的4条可见光照射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分析能量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或释放光子).【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推理能力.【答案】(1)里德伯常量R的数值1.1×107;(2)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872×10﹣19J。【分析】(1)理解能级差的计算公式,结合里德伯常量的表达式即可完成分析;(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结合E=hν,求解最大初动能。【解答】解:(1)由题有当n=3时,λ=656nm,所以有1656×解得R=1.1×107(2)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就越大,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后得到的光电子初动能最大,巴耳末系中的4条可见光中波长为410nm的光子能量最大,为E=由光电效应方程有Ek=E﹣W0其中W0联立解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答:(1)里德伯常量R的数值1.1×107;(2)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872×10﹣19J。【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玻尔理论和能级的跃迁问题,熟悉能级的计算公式,理解里德伯常量的定义式即可完成分析。19.一速率为v0的自由电子和一个氢原子碰撞,忽略碰撞过程氢原子动能的变化,电子损失的动能使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至第4能级。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E1,n能级时能量为En=E1n2,电子质量为m,普朗克常量为(1)求碰后自由电子速率v;(2)若该氢原子从第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可能释放光子的最大波长λ。【考点】分析能量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或释放光子).【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推理能力.【答案】(1)碰后自由电子速率为v0(2)若该氢原子从第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可能释放光子的最大波长为-144【分析】(1)根据动能定理得出自由电子的速率;(2)根据能级的计算公式,结合能量子的计算公式得出光子的最大波长。【解答】解:(1)根据动能定理可得:-(解得:v=(2)波长最大时,光子的能量最小,则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3能级释放的光子波长最大。E=且ν=解得:λ=答:(1)碰后自由电子速率为v0(2)若该氢原子从第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可能释放光子的最大波长为-14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氢原子的能级跃迁,熟悉能量子的计算公式,结合动能定理即可完成分析。20.极紫外线广泛应用于芯片制造行业,如图甲所示,用波长λ=110nm的极紫外线照射光电管,恰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常量h=6.6×10﹣34J•s,1nm=10﹣9m,1eV=1.6×10﹣19J,c=3×108m/s。(1)求阴极K材料的逸出功W0;(2)图乙是氢原子的能级图,若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阴极K,灵敏电流计G显示有示数,调整电源和滑动变阻器,测得电流计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像如图丙,则图丙中Uc的大小是多少?【考点】分析能量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吸收或释放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方程法;光电效应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答案】(1)阴极K材料的逸出功是11.25eV;(2)图丙中Uc的大小是1.5V。【分析】(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求出金属的逸出功;(2)根据玻尔理论求出能量最大的光电子,根据动能定理求出遏止电压。【解答】解:(1)设波长为110nm的极紫外线的波长为λc,逸出功W0=hνc频率ν代入数据解得W0(2)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多种不同能量的光子,产生的光电流是多种光子产生的光电子综合表现,要使光电流全部遏止,必须要截住能量最大的光电子。能量最大的光子的能量hνm=E4﹣E1=﹣0.85eV+13.6eV=12.75eV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m=hνm﹣W0代入数据解得Ekm=1.5eV遏止光压必须满足Ekm=eUc代入数据解得Uc=1.5V答:(1)阴极K材料的逸出功是11.25eV;(2)图丙中Uc的大小是1.5V。【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知道光子能量与波长的关系。
考点卡片1.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2.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应用【知识点的认识】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2.表达式:p′﹣p=I或mv﹣mv0=Ft.3.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由mv﹣mv0=Ft,得到F=mv-mv0【命题方向】题型一:动量定理的应用例子:一质量为m的铁锤,以速度v竖直打在木桩上,经过△t时间而停止,则在打击时间内,铁锤对木桩的平均冲力的大小是()A.mg△tB.mv△tC.mv△分析:由题意可知,铁锤的初末动量,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其对木桩的平均冲力.解答:对铁锤分析可知,其受重力与木桩的作用力;设向下为正方向,则有:(mg﹣F)t=0﹣mv得:F=mg+mv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铁锤对桩的平均冲力为:F=mg+mv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动量定理的应用,在应用时要注意先明确正方向,然后才能列动能定理的关系式求解.【解题方法点拨】1.动量、动量的变化量、冲量、力都是矢量.解题时,先要规定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的,要取负值.2.恒力的冲量用恒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表示,变力的冲量计算,要看题目条件确定.如果力随时间均匀变化,可取平均力代入公式求出;力不随时间均匀变化,就用I表示这个力的冲量,用其它方法间接求出.3.只要涉及了力F和力的作用时间t,用牛顿第二定律能解答的问题、用动量定理也能解答,而用动量定理解题,更简捷.3.动量守恒定律在绳连接体问题中的应用4.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或者说:电荷在电场中沿一闭合路径移动,静电力做功为零。2.电势能概念:电荷在电场中具有势能,叫电势能。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做的功,用EP表示。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①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②关系式:WAB=EPA﹣EPB。4.单位:J(宏观能量)和eV(微观能量),它们间的换算关系为:1eV=1.6×10﹣19J。(5)特点:①系统性:由电荷和所在电场共有;②相对性:与所选取的零点位置有关,通常取大地或无穷远处为电势能的零点位置;③标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其正负的物理含义是:若EP>0,则电势能比在参考位置时大,若EP<0,则电势能比在参考位置时小。理解与注意:学习电势能时,可以通过与重力势能类比来理解相关概念,上面列举的各项概念几乎是所有势能都有的,只是具体环境不同而已。【命题方向】题型一:电势能、场强、电势概念的理解例1: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A.a、b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B.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一定为零C.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D.a、b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分析:从静电场中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电场力做功为零。但电荷不一定沿等势面移动。a,b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解:A、根据公式Wab=qUab分析可知,电场力做功Wab=0,a、b两点的电势差Uab为零。而电势与场强无关,所以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由公式Wab=qUab,Uab=0,得Wab=0,即电场力做功一定为0.故B正确。C、电场力做功为零,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的方向不一定总是垂直的。故C错误。D、根据公式Wab=qUab分析可知,电场力做功Wab=0,a、b两点的电势差Uab为零。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抓住电场力做功只与电荷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是关键,与重力做功的特点相似。【解题方法点拨】1.电势能大小的比较方法(1)做功判断法:电场力做正功时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时电势能增大。(对正、负电荷都适用)。(2)依据电势高低判断:正电荷在电势高处具有的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低处具有的电势能大。5.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解决电场中的问题6.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7.X射线的特点和应用8.常见的传感器及分类【知识点的认识】传感器的应用1.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1)作用:称量物体重量(2)敏感元件:应变片.应变片能够把物体形变这个力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2.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1)话筒的作用:把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2)话筒分类:①电容式话筒;②驻极体话筒;③动圈式话筒.3.温度传感器:①敏感元件: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②应用:电熨斗、电饭锅、测温仪、温度报警器.4.光传感器:①敏感元件:光敏电阻、光电管、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②应用:鼠标、火灾报警器、光控开关.【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为了更加安全、快捷地测量体温,医疗机构大量采用了非接触式体温计,这种体温计采用了()A.压力传感器B.声音传感器C.红外传感器D.生物传感器分析:在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辐射红外能量的多少与物体表面的温度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解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温度计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红外线来测温的,属于红外传感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红外温度计的原理,是物理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房租赁合同经典
- 农业机械租赁合同范文
- 二手摄影器材买卖合同
-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特殊化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
-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 弧形座椅埋件的精确定位与安装质量控制QC成果
- 第一章 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2024-2025学年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新教学设计(沪科版2024)
- AR-6-低泡强效除油表面活性剂
- 居间佣金合同标准版
-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 奖品、礼品供应服务方案
- 八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 不动产登记数据安全保密责任书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重点考察知识点)
- 大学文化主题辩论赛巅峰对决辩论辩答ppt模板
- 物业小区保洁清洁方案
- 原地面高程复测记录表正式版
- 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
- 品质周报表(含附属全套EXCEL表)
- 商铺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MQ2535门座起重机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