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污染风险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案例》10000字_第1页
《水源地污染风险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案例》10000字_第2页
《水源地污染风险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案例》10000字_第3页
《水源地污染风险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案例》10000字_第4页
《水源地污染风险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案例》10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源地污染风险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案例目录TOC\o"1-2"\h\u19794水源地污染风险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案例 1289111.1长江子汇洲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1154781.1.1水源地自然地理状况 1300121.1.2水源地供水现状 2321401.1.3水源地水质状况 3324161.1.4水源地规范管理情况 4224061.1.5水源地应急预案管理与建设 5312001.2长江子汇洲水源地水污染风险评估 618871.2.1风险评估时段与范围 6200071.2.2风险评估指标等级划分标准 613311.2.3风险评估指标赋值与分析 6292711.2.4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1158241.2.5风险模糊综合评判 16158621.3长江子汇洲水源地水污染风险评估结果分析及建议 18172041.3.1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18231161.3.2子汇洲水源地风险管控措施建议 201.1长江子汇洲饮用水水源地概况1.1.1水源地自然地理状况江宁长江子汇洲饮用水源地位于长江江宁铜井保留区,该保留区由铜井河口至江宁河口,总长度13km。子汇洲水源地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1.1。滨江水厂取水口位于新济州河段新生洲右汊南岸,上乘马鞍山河段,下连南京河段。新济州河段起始段尚港为苏皖两省分界点,河宽为2.5km,终端下三河宽为1.85km,干流长25km。图1.1南京市江宁区长江子汇洲饮用水源地地理位置2009年1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09〕2号文),明确了长江子汇洲水源地的保护区划范围,见表1.1。江宁长江子汇洲水源地由区政府委托江宁区水务集团负责日常管理,具体由滨江水厂负责。另外为防范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江宁水务集团与水上派出所三出所建立联动机制,在长江发生突发情况可能危及饮用水安全的情况下,及时与滨江水厂联系,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表1.1长江子汇洲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水源地类型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水域陆域水域陆域水域陆域河流取水口上游500米至下游500米,向对岸500米至本岸背水坡之间的水域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域与相对应的本岸背水坡堤脚外100米范围的陆域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1500米、下延500米的水域范围二级保护区水域与相对应的本岸背水坡堤脚外100米的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米、下延1000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范围1.1.2水源地供水现状目前在长江子汇洲水源地建有南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滨江水厂,滨江水厂目前供水能力为45万m3/d,水源地内有滨江水厂取水口一个,取水口位于东经118°32’14.43”,北纬31°50’02.64”。目前滨江水厂与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另外一座开发区水厂供水管网形成了互通,供水范围为江宁区东部、南部(江宁街道、禄口街道、淳化街道、湖熟街道、横溪街道、谷里街道)和部分镇江市、溧水区。2018年度供水量为13960万,供水人口为90万人,水质为Ⅱ类水标准。滨江水厂供水现状概况见表1.2。表1.2滨江水厂供水现状概况水源地名称水厂名称取水口位置供水范围供水能力供水人口长江子汇洲饮用水源地滨江水厂东经118°32’14.43”,北纬31°50’02.64”江宁区东部、南部和部分镇江市、溧水区45万m3/d90万人江宁子汇洲水源地位于长江干流,2007至2011年长江大通站平均流量为25800m3/s,根据长江大通站1950~2011年历年年平均流量资料分析,2011年年平均流量保证率约为89%,能满足年度供水保证率要求。1.1.3水源地水质状况(1)监测地址:滨江水厂取水口。(2)监测频次:每月两次。(3)监测项目:水温、pH、电导率、总氮、总磷、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铜、锌、硫化物(以S2-计)、硫酸盐(SO42-)、氯化物(CL-)、铁、锰、硒、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石油类、硝酸盐、氟化物、砷、汞、镉、铬、铅、氰化物共28项指标。(4)评价标准:水质情况评价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0》和《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进行。(5)评价方法:根据以上评价标准,采取单因子评价法确定综合水质类别,查找收集滨江水厂取水口近七年水质情况资料,统计每月水质是否超标及主要超标物,以Ⅲ类水质标准为限制。经检查,自2015年至2019年五年间,滨江水厂取水口水质均保持于Ⅲ类及以上水平,所有指标均可达到Ⅱ类标准。部分评价结果见表5-3。表5-3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节选表序号测站编码测站名称监测时间综合评价高锰酸钾指数氨氮160196502滨江水厂2019/1/2ⅡⅡⅠ2601965022019/1/22ⅡⅡⅠ3601965022019/2/1ⅡⅡⅠ4601965022019/2/22ⅡⅡⅠ5601965022019/3/4ⅡⅡⅠ6601965022019/3/21ⅡⅡⅠ7601965022019/4/1ⅡⅡⅠ8601965022019/4/22ⅡⅡⅠ9601965022019/5/5ⅡⅡⅠ10601965022019/5/21ⅡⅡⅠ11601965022019/6/3ⅡⅡⅠ12601965022019/6/24ⅡⅡⅠ13601965022019/7/1ⅡⅡⅠ14601965022019/7/22ⅡⅡⅠ15601965022019/8/1ⅡⅡⅠ16601965022019/8/22ⅡⅡⅠ17601965022019/9/2ⅡⅡⅠ18601965022019/9/24ⅡⅡⅠ19601965022019/10/8ⅡⅡⅠ20601965022019/10/22ⅡⅡⅠ21601965022019/11/4ⅡⅡⅠ22601965022019/11/22ⅡⅡⅠ23601965022019/12/1ⅡⅡⅠ24601965022019/12/23ⅡⅡⅠ1.1.4水源地规范管理情况(1)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根据《江宁区子汇洲水源地达标建设方案》要求,江宁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人员主要由区政府办、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经信委、区水务局、区环保局等部门人员构成,组织和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由税务局牵头,由政府办负责下达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任务并对全区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水源地管护机构。长江子汇洲水源地由区政府委托江宁区水务集团负责日常管理,由滨江水厂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基本做到“四个到位”的达标建设标准要求,水源地管理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都已落实到位。(3)部门联动机制。第一,建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行政首长负责制。第二,为更好掌握全区饮用水源地基础信息,防范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江宁水务集团与水上派出所三山所建立联动机制,在长江发生可能危及饮用水安全的突发情况下,及时与滨江水厂联系,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第三,为健全水源地日常监管机制,江宁街道、滨江开发区以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为契机,建立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4)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区政府或其相关部门出台并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制度、安全评估制度、长效管护制度。一是出台了《江宁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二是区政府出台了《南京市江宁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了应急处理突发预案。三是区政府出台了《江宁区子汇洲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行动方案》(江宁政办发〔2018〕145号),提高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保障水平。四是区政府出台了《2018年江宁区子汇洲饮用水源地整治方案》(江宁政办发〔2018〕163号),全面清理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存在的环境问题。(5)预警预报与水质监测。江宁区水务局、环保局在滨江水厂取水口上游约3km设置了自动监测站,安装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进行24小时十个参数的连续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长江水质异常。另外,南京市宁湲给排水监测有限公司每月一次对水厂原水进行109项水质全分析,针对子汇洲水源地开展了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铁、锰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的监测。1.1.5水源地应急预案管理与建设(1)应急水源地建设。《江宁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针对江宁区供水水源单一且相对集中,面对水源地区域性污染全面瘫痪,缺少必要应对措施的情况,确定了“饮用水源地互联互备+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布局方案,即夹江双闸水源和赵村水库。夹江双闸水源厂沉淀后水处理能力为45万m3/d,与子汇洲水源地滨江水厂供水管网互联互通;赵村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地应急供水量设计为647万m3,应急储备水量满足应急保障对象7天的用水需求。赵村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地由赵村水库管理所负责日常管理,管理所组织编制了赵村水库水源地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在子汇洲水源地发生突发事故时能确保在2个小时内启动供水,并且子汇洲30km处建有日常为江宁主城供水的双闸取水口,两个水源地互备应急。江宁区新济洲应急备用水源地正在规划中,建成后会对水源应急更有好处。(2)应急预案制定。江宁水务集团与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主要内容为编写《江宁区长江子汇洲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江宁区赵村水库管理所组织编制了《赵村水库饮用水源地(备用)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和处置赵村水库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反应能力;江宁区政府组织编制了《南京市江宁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3)应急监测能力。江宁区政府2017年12月下发的《南京市江宁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中明确规定了各类事件的等级、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应急专家库、应急监测、应急安全与防护、应急支援等内容。1.2长江子汇洲水源地水污染风险评估1.2.1风险评估时段与范围依据掌握的基本资料,本文将水源地准保护区外20km缓冲区内的陆域水域作为风险评估范围,选取2019年作为水源地风险评估时段。1.2.2风险评估指标等级划分标准根据水源地的风险特征将水源地风险评估标准分为5个等级,分别用低风险度、较低风险度、一般风险度、较高风险度、高风险度五个级别的风险度来描述,对应数值化结果为0.2,0.4,0.6,0.8,1.0。水污染风险度等级集合为 1.2.3风险评估指标赋值与分析1.2.3.1水质污染风险指标(1)一般污染物指数。根据长江子汇洲水源地2015至2019年水质监测数据,计算13项常规污染物的逐月一般污染物指数WQI(见图1.2),求得2019年滨江水厂取水口WQI=0.89。图1.2一般污染物及有毒污染物WQI年均值(2)有毒污染物指数。根据长江子汇洲水源地2015至2019年水质监测数据,计算10项有毒污染物的逐月有毒污染物指数WQI(见图1.2),求得2019年滨江水厂取水口WQI=1.22。(3)突发污染事故发生概率。子汇洲水源地保护区附近存在功能多样的码头渡口和水源地取水口工厂企业,包括滨江码头、华能码头、中储货运码头、南华码头和远景码头等,园区内从未发生造成重大污染的突发性事故。水源地码头分布情况见图1.3。图1.3子汇洲水源地码头分布情况2014年,南京市发生4起事件,在产生大气轻度污染的同时,产生废水进入外环境,2起危化品运输交通事故具备发生环境事件条件但未产生污染。2015年,南京市发生2起事件,在产生大气轻度污染的同时,产生消防水进入外环境;1起事件涉及长江水质安全,未造成明显影响。分别是“4.21”扬子石化烯烃厂乙二醇T-430塔爆燃事故、“6.12”德纳(南京)化工有限公司醋酸正丁酯中间罐区爆燃事故和“6.18”装载液碱船长江上沉船事件。2016年,南京市发生1起属于涉及威胁水质安全事件,但未造成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多发生于子汇洲水源地附近的南京化工业园区,近年由于环境意识的提高与企业管理水平的增高,水源地保护区内发生污染事故的情况较少,邀请7位专家给子汇洲水源地实地情况评分,见表5.4。表5.4定性风险评估指标评分表指标专家A专家B专家C专家D专家E专家F专家GA30.520.580.470.420.550.450.54A40.310.380.280.220.410.250.32D10.050.040.020.120.080.110.07D20.120.070.040.130.090.050.08D30.030.010.070.100.050.060.13D40.200.170.050.180.080.240.22D50.020.030.120.000.050.090.15D60.230.150.250.300.180.160.28(4)排污口分布情况。根据子汇洲水源地评估报告,滨江水厂取水上游3200m为铜井河入江口,在靠近铜井河口约500m处设有翔宇农药、科思化学、申宁化工等企业的排污口,已在2014年全部关闭,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没有任何排污口,准保护区内已没有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和设施。邀请7位专家给子汇洲水源地实地情况评分,见表5.4。(5)取水口水质达标率。根据南京市水文局水质检测结果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子汇洲水源地取水口全年水质优于Ⅲ类水标准的次数为100%。(6)水源地水质监测频率。江宁区水务局、环保局在滨江水厂取水口上游约3km设置了自动监测站,安装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进行24小时十个参数的连续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长江水质异常。子汇洲水源地布设一个监测断面,位于滨江水厂取水口,监测项目有28项监测指标,监测频次为每月两次,即24次/年。1.2.3.2水资源短缺风险指标(1)人口自然增长率。据南京市江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末江宁区常住人口134.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6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3.1‰,死亡率6.80‰,自然增长率6.30‰。在南京11个市辖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且高于全市平均自然增长率4.14‰。(2)水量供需比。子汇洲水源地年供水量为13960万m3/年,供水人口90万人,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标准,取江苏省居民日生活用水标准上限180L/(人·d),作为居民日用水量,可得供水区域年需水量5913万m3,水量供需比为2.36,可见水源地能够满足居民用水需求。(3)易损率。子汇洲水源地人均年供水量为425L/(人·d),居民日生活用水标准180L/(人·d),可计算得用水易损性为负,结果取零,可见水源地供水标准高于城市居民用水标准,供水易损性较低。(4)水资源开发率。长江南京段属长江下游系感潮河段,水流基本为单向流,水情主要受长江径流控制,2007~2011年长江下游干流流量控制站长江大通站平均径流量为25800m3/s,其中最大年平均流量为2010年32900m3/s,最小年平均流量为2011年21200m3/s,水量丰沛。子汇洲水源地年取水量为1600万m3,根据2019年南京市水资源公报,本年为六十年一遇干旱年份,降水量大幅降低,江宁区水资源总量为1.85亿m3,得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8.649%。(5)年度引水量保证率根据长江大通站1950~2011年历年年平均流量资料分析,2011年年平均流量保证率约为98%,水量保证率在98%以上,满足年度引水量保证率要求,可见江宁子汇洲的滨江水厂水量安全有保障。(6)工程供水能力。水源地现供水45万m3/d,到2030年实现设计供水110m3/d,工程供水能力达40.9%。1.2.3.3生态环境风险指标(1)农药化肥使用强度。据南京市统计年鉴,2019年南京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51.6千公顷,农药化肥施用量为5.692万t,农药化肥使用强度为226.23kg/公顷。(2)植被覆盖率。据统计年鉴和历年统计资料,2019年南京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4%,子汇洲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进行了生态修复,一级保护区内适宜绿化的陆域植被覆盖率达90%,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适宜绿化的陆域植被覆盖率在逐年提高。(3)水土流失率。据2018年江苏省水土保持公报,南京市江宁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26.49km2,江宁区面积为1563.33km2,水土流失率为8.09%,情况良好。(4)水环境自净能力。据统计年鉴和2019南京市水资源公报,江宁区面积为1563.33km2,水资源量为1.85亿m3,可知南京市江宁区产水模数为11.73(万m3·km-2),利用水自净能力公式,可求得水环境自净能力等级为4.28。1.2.3.4水资源管理风险指标(1)水源地所在工程供水规模。子汇洲水源地属于小型工程规模,供水人口达到90万人,未列入国家重点水源地,邀请7位专家给子汇洲水源地实地情况评分,见表5.4。(2)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据子汇洲水源地评估报告,水源地管理部门分工职责明确,管理人员实行严格编制,均具有达到工作要求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水源地例行监测水质、水源地日常巡查、联合执法等工作中能发挥专业水准。邀请7位专家给子汇洲水源地实地情况评分,见表5.4。(3)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机构。子汇洲水源地建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江宁区各单位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的重大事项会商机制,并且江宁街道和滨江开发区建立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可见子汇洲管理与保护机构建立管理完善,各部门联动紧密。邀请7位专家给子汇洲水源地实地情况评分,见表5.4。(4)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执行力度。子汇洲水源地严格贯彻与执行国家、省级和地级的有关法律法规,如《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等,同时也出台了根据水源地实际情况定制的法规,如《江宁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南京市江宁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邀请7位专家给子汇洲水源地实地情况评分,见表5.4。(5)应急水源地建设。子汇洲水源地具有“饮用水源地互联互备+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布局方案,即夹江双闸水源和赵村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地,应急水源地建设到位。邀请7位专家给子汇洲水源地实地情况评分,见表5.4。(6)应急监测系统建设。滨江水厂取水口设置了自动监测站,安装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提供在线预警动态监测。另外组织管理机构编写了《江宁区长江子汇洲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形成了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邀请7位专家给子汇洲水源地实地情况评分,见表5.4。1.2.4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确定(1)层次分析法构造一级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X)对目标层(O)的权重,根据专家打分结果构造相应判断矩阵O-X,见表5.5。表5.5判断矩阵O-XO-X水质污染风险X1水资源短缺风险X2生态环境风险X3水资源管理风险X4权重水质污染风险X113250.4729水资源短缺风险X21/311/230.1699生态环境风险X31/22140.2844水资源管理风险X41/51/31/410.0729利用MATLAB编程软件,可得到,第一层指标(X1、X2、X3、X4)的对应权重为:,,结果符合一致性要求。(2)层次分析法构造二级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层(A、B、C、D)对准则层(X)的权重,根据专家打分结果构造相应判断矩阵X1-A、X2-B、X3-C、X4-D,分别见表5.6、表5.7、表5.8、表5.9。表5.6水质污染风险指标判断矩阵X1-AX1-A一般污染物指数A1有毒污染物指数A2突发污染事故发生概率A3排污口分布情况A4取水口水质达标率A5水源地水质监测频率A6权重一般污染物指数A111/2243/240.2324有毒污染物指数A221253/240.3052突发污染事故发生概率A31/21/215/21/230.1346排污口分布情况A41/41/52/511/220.0722取水口水质达标率A52/32/332130.2021水源地水质监测频率A61/41/41/31/21/310.0535一致性检验,满足一致性第二层指标(A1、A2、A3、A4、A5、A6)的对应权重为:表5.7水资源短缺风险指标判断矩阵X2-BX2-B人口自然增长率B1水量供需比B2易损率B3水资源开发率B4年度引水量保证率B5工程供水能力B6权重人口自然增长率B111/51/61/31/31/40.0430水量供需比B25125/225/20.3156易损率B361/215/225/20.2554水资源开发率B432/52/512/31/20.1012年度引水量保证率B531/21/23/212/30.1300工程供水能力B642/52/523/210.1548一致性检验,满足一致性第二层指标(B1、B2、B3、B4、B5、B6)的对应权重为:表5.8生态环境风险指标判断矩阵X3-CX3-C农药化肥使用强度C1植被覆盖率C2水土流失率C3水环境自净能力C4权重农药化肥使用强度C115/221/30.2388植被覆盖率C22/511/22/70.1025水土流失率C31/2211/30.1585水环境自净能力C437/2310.5003一致性检验,满足一致性第二层指标(C1、C2、C3、C4)的对应权重为:表5.9水资源管理风险判断矩阵X4-DX4-D水源地所在工程规模D1管理人员专业水平D2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机构D3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执行力度D4应急水源地建设D5应急监测系统建设D6权重水源地所在工程规模D111/31/32/51/51/50.0463管理人员专业水平D2312/31/21/41/40.0826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机构D333/211/21/41/40.0943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执行力度D45/22211/31/30.1318应急水源地建设D5544313/20.3439应急监测系统建设D654432/310.3011一致性检验,满足一致性第二层指标(D1、D2、D3、D4、D5、D6)的对应权重为:计算得到每部分的层次单排序后,继续求解各层次总排序结果,算式如下:,层次总排序满足一致性检验。(3)熵值法构造二级权重。收集2015~2019年间河流型水源地水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指标层22个指标的计算资料,根据4.1.3节给出的计算公式,使用熵值法计算确定指标层指标对其准则层的权重,即第二层权重:熵值法计算的第二层指标(A1、A2、A3、A4、A5、A6)的对应权重为:第二层指标(B1、B2、B3、B4、B5、B6)的对应权重为:第二层指标(C1、C2、C3、C4)的对应权重为:第二层指标(D1、D2、D3、D4、D5、D6)的对应权重为:(4)组合权重确定。依据4.1.3中的组合权重求解公式,一层指标权重取AHP法的计算结果,二级指标权重需将层次分析法求得的二层主观权重与熵值法求得的二层客观权重组合,则第一层指标(X1、X2、X3、X4)的权重为:第二层指标(A1、A2、A3、A4、A5、A6)的对应权重为:第二层指标(B1、B2、B3、B4、B5、B6)的对应权重为:第二层指标(C1、C2、C3、C4)的对应权重为:第二层指标(D1、D2、D3、D4、D5、D6)的对应权重为:总结评估指标体系权重如下表:表1.10子汇洲水源地水污染风险评估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目标层权重准则层一级权重指标层二级权重长江江宁子汇洲水源地水污染风险评估(O)1.0水质污染风险X10.4729一般污染物指数A10.2497有毒污染物指数A20.2838突发污染事故发生概率A30.1179排污口分布情况A40.0750取水口水质达标率A50.2104水源地水质监测频率A60.0632水资源短缺风险X20.1699人口自然增长率B10.0376水量供需比B20.3318易损率B30.2781水资源开发率B40.0710年度引水量保证率B50.1198工程供水能力B60.1618生态环境风险X30.2844农药化肥使用强度C10.2725植被覆盖率C20.1082水土流失率C30.1661水环境自净能力C40.4532水资源管理风险X40.0729水源地所在工程规模D10.0429管理人员专业水平D20.0945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机构D30.0896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执行力度D40.1792应急水源地建设D50.2988应急监测系统建设D60.29501.2.5风险模糊综合评判根据长江子汇洲水源地水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各评估指标的实际值对照其各自的分级标准,依据4.2.2中的公式确定模糊综合隶属度矩阵R。下面以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水土流失率”为例来说明定量指标的隶属度计算过程。根据表3.17中对水土流失率评估等级标准的规定,可知其为逆向指标,v1=0%,v2=8%,v3=10%,v4=30%,v5=40%,2009年子汇洲水源地所处地点水土流失率为8.09%,因此,,,,即水土流失率的隶属度矩阵为。长江子汇洲水源地水污染风险指标模糊综合隶属度矩阵R见表1.11。表1.11长江子汇洲水源地水污染风险指标模糊综合隶属度矩阵R风险指标与一级权重二级权重模糊评价矩阵V1V2V3V4V5水质污染风险X10.4729一般污染物指数A10.24970.110.89000有毒污染物指数A20.283800.780.2200突发污染事故发生概率A30.1179000.50.50排污口分布情况A40.075000.50.500取水口水质达标率A50.210410000水源地水质监测频率A60.063201000水资源短缺风险X20.1699人口自然增长率B10.03760000.740.26水量供需比B20.331810000易损率B30.278110000水资源开发率B40.07100.1350.865000年度引水量保证率B50.11980.950.05000工程供水能力B60.1618000.9550.0450生态环境风险X30.2844农药化肥使用强度C10.27250.4970.503000植被覆盖率C20.1082000.8730.1270水土流失率C30.166100.9550.04500水环境自净能力C40.4532000.640.360水资源管理风险X40.0729水源地所在工程规模D10.04290.650.35000管理人员专业水平D20.09450.60.4000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机构D30.08960.70.3000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执行力度D40.17920.20.70.100应急水源地建设D50.29880.80.2000应急监测系统建设D60.295000.90.100因此可以得出各类风险的评估结果。水质污染风险评估结果为: 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结果为: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结果为:水资源管理风险评估结果为: 因此子汇洲水源地水污染风险综合评估结果为: 1.3长江子汇洲水源地水污染风险评估结果分析及建议1.3.1风险评估结果分析根据上述评估结果,对水质污染风险、水资源短缺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和水资源管理风险进行分析。(1)水质污染风险。由B1判断可知长江子汇洲水源地水质污染风险评估结果对应等级为较低风险度。子汇洲水源地保护区附近存在功能多样的码头渡口和水源地取水口工厂企业,包括滨江码头、华能码头、中储货运码头、南华码头和远景码头等,虽然园区内未发生造成重大污染的突发性事故,但一旦上游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或码头和企业等排放废水超标,污染物扩散后也会对水源地水质形成间接的影响;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没有任何排污口,但准保护区外存在码头、企业、排污口和可能对水体产生污染的建设设施,也会对水源地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形成水质污染风险。(2)水资源短缺风险。由B2判断可知长江子汇洲水源地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结果对应风险为低风险度。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快速进步,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水量都日益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大也对水量供需平衡造成一定影响。本文研究选取的2019年为六十年一遇干旱年份,降水量大幅降低,长江子汇洲水源地的供水规模依然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供水情况较稳定,并且长江水量丰富,在枯水年来临时也能确保水源地的年度引水量。(3)生态环境风险。由B3判断可知长江子汇洲水源地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对应风险为一般风险度。子汇洲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其他区域植被覆盖率在逐年提高。农田使用农药化肥的强度较低,土壤水土流失情况不严重,而该枯水年来水量较小导致水环境自净能力具有较大风险,从而影响生态环境。(4)水资源管理风险。由B4判断可知长江子汇洲水源地水资源管理风险评估结果对应风险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