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点】2021届高三化学基础训练: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_第1页
【名师指点】2021届高三化学基础训练: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_第2页
【名师指点】2021届高三化学基础训练: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_第3页
【名师指点】2021届高三化学基础训练: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_第4页
【名师指点】2021届高三化学基础训练: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打算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解析对化学反应速率来说:①无论是可逆反应还是不行逆反应都可以争辩速率;②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平均值,而不是即时速率;③化学反应速率没有负值;④利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同一反应相同条件下的速率时,各数值与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⑤对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讲,我们认为它们的浓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行用它们来表示反应的速率。答案D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H2O2eq\o(=,\s\up7(MnO2))2H2O+O2↑。若H2O2溶液的浓度由2.0mol·L-1降到1.0mol·L-1需10s,那么H2O2浓度由1.0mol·L-1降到0.5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为()。A.5s B.大于5sC.小于5s D.无法推断解析H2O2溶液浓度由2.0mol·L-1降到1.0mol·L-1需要10s,可推知降低0.5mol·L-1需要5s,但后一次浓度的降低是在前面的基础上,由于H2O2溶液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则后面的反应所需时间大于5s,故选B。答案B3.在恒容条件下,能使NO2(g)+CO(g)CO2(g)+NO(g)正反应速率增大且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也增加的措施是 ()。A.增大NO2或CO的浓度B.减小CO2或NO的浓度C.通入Ne使气体的压强增大D.上升反应的温度解析选项A,增大NO2或CO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肯定增大。选项B,减小CO2或NO的浓度,正反应速率降低。选项C,恒容条件下通入Ne,气体反应物的浓度不变,正反应速率不变。选项D,上升反应的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并且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也增多。答案D4.肯定条件下,分别对反应C(s)+CO2(g)2CO(g)(正向吸热)进行如下操作(只转变该条件):①上升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削减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肯定能使反应速率显著变大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 D.①③解析碳是固体,增加固体的用量不转变反应速率;削减CO的量,反应速率减小。答案D5.下列生产或试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A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上升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缩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上升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工业制硫酸中,在SO3的吸取阶段,吸取塔里要装填瓷环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使SO3的吸取速率增大C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N2H4(l)+H2(g),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转变化学反应速率解析C项中压缩容器体积,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均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答案C6.KClO3和KHSO3可发生下列反应:ClO3-+HSO3-→SO42-+Cl-+H+(未配平),已知酸性越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越快。如图为反应速率v(ClO3-)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O3和KHSO3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B.反应开头阶段速率渐渐增大可能是c(H+)渐渐增高导致的C.反应后期速率渐渐减小的主要缘由是c(ClO3-)、c(HSO3-)降低D.纵坐标为v(HSO3-)时的v(HSO3-)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与原图曲线完全吻合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反应速率,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力量。选项A,配平该离子方程式:ClO3-+3HSO3-=3SO42-+Cl-+3H+,故A正确。选项B,题干信息提示“酸性越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越快”,B正确。选项C,随着反应物浓度的渐渐降低,反应速率也渐渐降低,C正确。选项D,v(ClO3-)∶v(HSO3-)=1∶3,D错。答案D7.肯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molH2O(g),发生反应:2H2O(g)eq\o(,\s\up10(Cu2O),\s\do10(光照))2H2(g)+O2(g)ΔH=484kJ·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时间/min20406080n(O2)/mol0.00100.00160.00200.00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20min内的反应速率v(H2O)=5.0×10-5mol·L-1·min-1B.达到平衡时,至少需要从外界吸取能量0.968kJ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率D.催化效果与Cu2O颗粒的大小有关解析由题意知,v(H2O)=2v(O2)=2×eq\f(\f(0.0010mol,2L),20min)=5.0×10-5mol·L-1·min-1,A正确;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是2molH2O(g)完全分解生成2molH2(g)和1molO2(g),吸取484kJ的能量,所以生成O20.0020mol时,吸取的能量为0.0020mol×484kJ·mol-1=0.968kJ,正确。C项,由于反应物只有1种,增大c(H2O),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水的分解率降低,错误。D项,若Cu2O颗粒小,则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催化效果好,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8.(14分)加入0.1mol的MnO2粉末于50mL过氧化氢的溶液中(密度为1.1g·mL-1),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挨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计算过氧化氢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4)求反应进行到2分钟时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解析(1)曲线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大。(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H2O2的浓度渐渐减小,因此反应速率渐渐减小。(3)依据图像可以看出H2O2完全反应放出O260mL,H2O2的分解反应为2H2O2eq\o(=,\s\up7(MnO2))2H2O+O2↑,则n(H2O2)=eq\f(60mL,22400mL·mol-1)×2≈0.00536mol,c(H2O2)=eq\f(0.00536mol,0.05L)≈0.107mol·L-1。(4)反应进行到2分钟时,放出O245mL,则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为eq\f(45mL,22400mL·mol-1)≈0.00201mol,质量为0.00201mol×32g·mol-1≈0.0643g反应消耗的H2O2物质的量为0.00201mol×2=0.00402mol,剩余的H2O2物质的量为0.00536mol-0.00402mol=0.00134mol,则2分钟时H2O2的质量分数为eq\f(0.00134mol×34g·mol-1,50mL×1.1g·mL-1-0.0643g)×100%≈0.083%。答案(1)D>C>B>A(2)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速率越来越小(3)0.107mol·L-1(4)0.083%9.(14分)(2021·菏泽模拟)肯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头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的物质的量浓度削减了____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0s后的某一时刻(t1)转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_______。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B.t1时刻,上升了体系温度C.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解析(1)分析图像知:Δc(Z)=eq\f(1.58mol-0mol,2L)=0.79mol·L-1,v(Z)=eq\f(0.79mol·L-1,10s)=0.079mol·L-1·s-1,Δc(X)=eq\f(1.20mol-0.41mol,2L)=0.395mol·L-1。Y的转化率φ(Y)=eq\f(1.00mol-0.21mol,1.00mol)×100%=79.0%答案(1)0.079mol·L-1·s-10.395mol·L-179.0%(2)X(g)+Y(g)2Z(g)(3)CD10.(15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爱好小组用试验的方法进行探究。(1)试验一: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分别进行H2O2的分解试验,试验报告如下表所示(现象和结论略)。序号条件现象结论温度/℃催化剂140FeCl3溶液220FeCl3溶液320MnO2420无①试验1、2争辩的是___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②试验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验二:经争辩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试验。回答相关问题: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看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溶液改为Fe2(SO4)3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试验时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的因素均已忽视。试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验三: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觉开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一段时间后突然褪色,①针对上述试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的影响。②若用试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____。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水 D.氯化锰解析(1)①试验1、2中不同的是温度,所以试验争辩的是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②试验2、3中不同的是催化剂,所以试验的目的是比较FeCl3溶液和MnO2作为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差异。(2)①催化剂不同,反应速率不同,则产生的气泡快慢不同。FeCl3与CuSO4中阴离子是不同的,所以为排解阴离子的干扰,应当把握阴离子相同,排解阴离子的干扰,因此用硫酸铁合理。②要定量分析,需要测量收集40mL气体时所需要的时间。(3)①由于反应中还生成Mn2+,Mn2+具有催化作用,所以还可能的缘由是催化剂的影响。②由于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锰,所以还应当选择的试剂是硫酸锰。答案(1)①温度②比较FeCl3溶液和MnO2作为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差异(2)①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把握阴离子相同,排解阴离子的干扰②收集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3)①催化剂(或硫酸锰或Mn2+的催化作用)②B11.(15分)某探究小组用测量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争辩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限选试剂:1.00mol·L-1HNO3、2.00mol·L-1HNO3,细颗粒大理石、粗颗粒大理石,35℃(1)他们能完成哪些因素对速率影响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依据能进行的探究内容,填写以下试验设计表,完成探究试验:试验编号T/℃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1①常温2.00②1.00③2.00④2.00(3)整个试验中应把握的不变量是硝酸溶液体积和________。(4)该试验小组用如图试验装置进行试验。①除电子天平、干燥管、锥形瓶、药匙、胶塞等仪器外,必需的试验仪器还有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