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1页
【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2页
【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3页
【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4页
【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生疏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2.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①取代禅让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②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2)王权特点:王权具有奇特颜色。(3)eq\a\vs4\al(行政,管理)中心: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纳贡,奉命征伐。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2.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2)含义: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役等(3)结果: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影响:①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强国。②后期:诸侯国力力日益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2.概念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需听从大宗。4.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1.“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的区分“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相联系,是以地主阶级把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和剥削农夫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而“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是周王为了巩固统治秩序,将宗族子弟、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广建封国的一种政治制度。2.“一、二、三、四”巧记分封制一个目的:巩固统治。两点内容:土地和人民。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3.嫡长子继承制上图漫画是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真实写照。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其特点是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主题一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史料探究]材料一“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荀子·儒效》材料二材料一说明白什么问题?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有何特点?提示: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以同姓王族为主体。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拓展升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由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对点训练]1.由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可以得出的正确推断是当时()A.国家管理制度格外落后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冲突C.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管理国家D.国家政权由严密趋向松散解析:选C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地位,国家政权也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宗法制依据血缘宗族关系安排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故A、B、D三项不正确,C项正确。………主题二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史料探究]材料一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很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打算……材料二(西周)国家政权是由“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存在怎样的特点?提示:材料一反映了早期政治制度具有迷信颜色;材料二表明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权力结构的特点。[归纳总结]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和神权亲密结合,带有深厚的原始迷信颜色,形成了一套从中心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分封制,各诸侯国拥有较大权力,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深厚的部族颜色。(4)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点训练]2.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打算,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亲密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了原始的民主颜色解析:选B依据所学,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等。材料中“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打算”反映出神权与王权的亲密结合。考点一分封制命题角度1.考查分封制的内容2.考查分封制的目的、作用及影响[典题例析][例1](浙江文综)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行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学问,能够推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西周分封制的理解、生疏,解题的关键词是“同姓不婚”。史论分析推断①依据西周分封制的内容,晋国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故晋国是姬姓封国正确②燕国是西周王室贵族召公奭的封国,所以晋燕两国国君均是姬姓。依据“同姓不婚”原则,两国不行通婚错误③宋是殷商后代微子启的封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正确④秦是因功分封,不是姬姓,故秦燕两国可以通婚正确[答案]C[题组冲关]1.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齐国任国君,你()A.可以不去朝觐周王B.可以在齐国征派赋役C.不用跟随周王去打仗D.不行以建立自己的武装解析:选B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需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适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材料二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左传》(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所说,这种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3)依据材料一、二回答,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后世统治者可以效仿西周分封治国吗?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依据“裂土田而瓜分之”,即可得出这一制度是分封制。第(2)问,依据“以藩屏周”可概括目的。第(3)问,“作用”依据教材学问回答;“理由”可结合其消极作用回答。答案:(1)分封制。(2)为了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连续数百年的强国。不行以。由于分封制下,诸侯有很强的独立性,如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从长远来看,简洁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把握,不利于中心集权和国家统一。考点二宗法制命题角度1.考查宗法制的内涵2.考查宗法制的影响[典题例析][例2]依据西周宗法制规定,下列不肯定能成为相对血缘关系范围内大宗的是()A.周天子的嫡长子、嫡长孙B.诸侯的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C.卿大夫的嫡长子、嫡长孙D.诸侯正妻所生育的儿子[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生疏,解题的关键词是“大宗”。选项史论分析推断A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可知周天子的嫡长子、嫡长孙肯定是相对血缘关系范围内的大宗 不符合题意B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可知诸侯的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肯定是相对血缘关系范围内的大宗不符合题意C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可知卿大夫的嫡长子、嫡长孙肯定是相对血缘关系范围内的大宗 不符合题意D诸侯正妻所生育的儿子只是嫡子,只有嫡长子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符合题意[答案]D[题组冲关]3.歌曲《我的中国心》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照旧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宽敞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A.宗教信仰B.财产制度C.血缘关系D.政治态度解析:选C本题考查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依据材料中“我心照旧是中国心”可知,血缘关系成为维系我国宽敞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而宗教信仰、财产制度和政治态度则与材料信息的要求不相符。4.有学者指出“西周宗法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这些“遗产”不包括()A.统治权B.指定继承人的权力C.财宝与爵位D.封地与人口解析:选B宗法制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父系家长制为内核,以大宗小宗为准则,按尊卑长幼关系制定的伦理体制,其显著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依照当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规定,下一任天子、诸侯、卿、士等均由现任者的嫡长子继承,不能任凭任命;作为继任者同样没有此项权力,故B项符合题意。

[课堂归纳][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3)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肯定的乐观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破坏。(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夏朝立国,开启了“家天下”局面。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A.国家大事由占卜打算B.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解析:选D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家天下”的局面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A项是决策方式,B项实行于西周,C项消灭于原始社会,皆排解。故选D。2.“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把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依据血缘亲疏安排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亲密结合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可知,夏朝时期的秩宗,商朝时期的卜、巫、史,西周时期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既是神权的把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力较大,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实行的是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故选C。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3.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当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解析:选A由史料可知,曹氏被周武王“封之於陶丘”,是周武王分封的对象,因此其姓氏来源与分封制有关。4.有名学者程平山所著的《夏商周历史与考古》一书,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历史资料证明白楚国是西周时周王分封的诸侯国。回顾历史,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土地B.分封爵位C.规定义务 D.规定贡赋解析:选A西周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土地和人民是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A项正确。5.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说明强大的诸侯国()A.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B.扩展了天子的统治范围C.有效地抵挡了外族入侵D.冲击了当时的分封制度解析:选D解题时留意理解“周室衰微……政由方伯”。材料意思是地方诸侯实力增加,不听从周王室的号令。表明分封制开头崩溃。A、B、C三项符合分封制初期的作用。6.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里,一个村落往往生活着一姓家族或几姓家族,他们建立自己的祠堂以祭祀祖先。这种传统来自于()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礼乐制度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宗法制影响的理解。由关键信息“一姓家族或几姓家族”“祭祀祖先”可知应是宗法制的影响。7.宗法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请你推断,在西周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解析:选B按宗法制的规定: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故在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鲁国国君。8.《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材料反映出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A.血缘亲疏B.地位尊卑C.长幼有序D.先帝遗愿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微子启虽为长子,但因其诞生时母亲地位低下,而同母弟弟辛诞生时母亲已经为正后,由少子辛继承帝位,故可以看出其为嫡长子继承制。从材料和所学史实可知,当时影响王位继承的是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故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