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67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5帕(760mm汞柱)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2、2014年5月7日;南京某公司在探伤作业中意外丢失黄豆大小的放射源铱﹣192,三天后被追回,铱﹣192发出的物质能穿透三十多毫米厚的钢板,这一性质可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结合图示可推知,铱﹣192发出的用于金属内部探伤最有可能的是()

A.可见光B.α射线C.β射线D.γ射线3、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而实现的B.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对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严格保护C.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变成生活用水D.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能导致水体污染4、下列描述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家庭电路中安装空气总开关后;就绝对安全了。

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C.电水壶金属外壳接地。

D.手机充电时接打电话。

5、黑猩猩能够学习比较复杂的行为,与这种学习行为密切相关的结构()A.神经系统B.内分泌系统C.感受器D.肌肉组织6、园艺师们往往将李子、杏等果树,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且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树形.“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是对该树形的最佳描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该树形丰产的主要原因是()A.树形更加美观B.提高了对光的利用效率C.增强了果树的抗病能力D.增强了果树的呼吸作用7、一木块如右图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虚线切去一半,将其放在上面,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原来的()

A.1倍B.2倍C.倍D.倍8、如用所示;在水平放置足够长的平板上,重为5N的铁块在水平向左的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水平向左运动,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2N.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s内,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B.2~6s内,铁块处于静止状态C.0﹣2s内拉力F等于1.2ND.2﹣6s内拉力F等于1.2N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土壤环境特点一般指的是土壤的温度、____、____、____、植物生长状况等环境因素。土壤温度可以____测量,其他指标则可以____评价,如土壤的湿度可以用:“干旱”“比较干旱”“比较湿润”“湿润”来表述。10、有五种微粒分别是:1940X、1820Z、1940Q+、2040R2+、1939G其中有____种元素,有____种核素,____互为同位素,____和____的中子数相同且不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电子数为18的不同元素的粒子有____.11、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____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__,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____.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____.12、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

(2)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4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mL.

(3)如图所示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

①____℃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60℃时,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填一种).

13、如图所示,将一个鸡蛋放入水中,鸡蛋下沉,则鸡蛋的密度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在鸡蛋完全浸没水中后的下沉过程中,鸡蛋受到的压强____,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决定了机翼上下表面流动的空气速度是____的.如图表示机翼周围空气的流向,机翼上方空气流动比下方____,所以机翼____压强较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____力.

15、如图为一生长旺盛的植物体示意图;A;B表示不同的物质.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体内存在着把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管道,这种管道叫做____;

(2)如果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

(3)如果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

(4)如果A是水蒸气,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7、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8、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9、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0、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1、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27分)22、如图,晓宇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中,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运动到木板C处停下来。请画出小车运动到B处时所受的各个力的示意图。23、磁铁对小铁球的磁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铁球受到磁力的示意图。24、图中足球重4.25N,试画出这个足球受到的力的图示(不考虑空气阻力)。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4分)25、请同学们将图连成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照明电路.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10分)26、某雷达装置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的波长为6×103m。问该信号的传播速度是多少?频率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答】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选项A正确,不合题意;

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5帕(760mm汞柱);选项B正确,不合题意;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小,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有关;晴天雨天与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选项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掌握与大气压有关的相关现象。2、D【分析】【解答】γ射线特性是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工业部门主要应用放射源放出的贯穿本领极强的γ射线来进行探伤作业.

故选D.

【分析】γ射线不带电,贯穿本领强大.3、A【分析】【解答】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而实现的;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选项不正确;

B;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可防止水体污染;故B选项正确;

C;自来水的净化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故C选项正确;

D;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氮、磷等会导致水体富氧化;能导致水体污染,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而实现的解答;

B;根据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可防止水体污染解答;

C;根据自来水的净化方法解答;

D、根据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4、C【分析】【解答】解:A;为防止因为干路电流过大引起火灾;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

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会使总功率过大,造成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

C;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C符合安全用电常识;

D;手机在开机状态下充电时;不要接打电话,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

故选C.

【分析】(1)为防止因为干路电流过大引起火灾;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2)多孔插座各用电器也是并联的;若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

(3)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4)手机在进行充电时上网或通话,此时的辐射非常大,会对人体造成损伤.5、A【分析】【解答】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扩大植物的繁殖和分布范围;同时有些动物也会对环境和植物带来影响。动物与植物也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关系。动物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消化分解,反映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促进物质循环作用。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6、B【分析】【解答】若将果树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树形时,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面积,进而提高果树对光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丰产效果。故答案选:C

【分析】在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利用中,可以利用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大光合作用面积等措施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据此解答。7、B【分析】【分析】根据压强公式质量不变,受力面积减少一倍,易知压强为原来的两倍。

【解答】木块质量这里看做是均匀分布的,沿虚线竖直切去左半部,放在右半部的上面,显然总质量M不变,重力G=Mg不变,根据压强的公式所以接触面积S减半,压强变为原来的两倍,故选B。

所以是B8、D【分析】【分析】(1)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都是平衡状态;(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A;由图知0~2s;物体的移动速度逐渐增加,故A错误;

B;在2~6s内;物体的速度不变,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

C;由图知0~2s;物体的移动速度逐渐增加,即此时的拉力F大于重力和摩擦力,即拉力大于1.2N,故C错误;

D;由图可见;在2~6s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此时的拉力F等于摩擦力,即拉力等于1.2N,故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疏松程度湿度光照定量定性【分析】【分析】定性评价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等方法;对事物进行评价。定量测量是采用数学的方法,对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

【解答】土壤环境特点一般指的是土壤的温度;疏松程度、湿度、光照、植物生长状况等环境因素。土壤温度可以温度计测出具体的数值;所以属于定量测量,而土壤的湿度用“干旱”“比较干旱”“比较湿润”“湿润”来表述,这属于定性评价。

故答案为:疏松程度;湿度;光照;定量;定性10、3|3|1940X、1939G|2040R2+、1939G|1840Z、1940Q+|2040R2+【分析】【分析】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同一种原子;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为一种元素;

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解答】解:1940X、1940Q+、1939G的质子数相同;所以是同一元素,故有3种元素;

1940X、1820Z、1939G的质子数相同;所以是不同的核素,故有3种核素;

1940X、1939G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

2040R2+、1939G的质子数不同;但中子数都是20;

1940X的电子数为19、1840Z的电子数为18、1940Q+的电子数为19﹣1=18、2040R2+的电子数为20﹣2=18、1939G的电子数为19;

故答案为:3;3;1940X、1939G;2040R2+、1939G;1840Z、1940Q+、2040R2+.11、扩散无规则运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析】【解答】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扩散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空隙.

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运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12、引流8t升高温度【分析】【解答】解(1)过滤时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引导液体的流向;

故答案为:引流;

(2)在电解水的试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负极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2.所以,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4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体积是8mL;

故答案为:8;

(3)①由图可知: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故答案为:t;

②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使硝酸钾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分析】(1)过滤时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

(2)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的现象;结论进行分析;

(3)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减少溶剂(可用蒸发法,最好为恒温蒸发)②升高温度[少部分溶液则相反,它们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例如氢氧化钙也就是熟石灰).13、大于变大不变【分析】【解答】解:由于鸡蛋放入水中;鸡蛋下沉,根据浮沉可知: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在鸡蛋完全浸没水中后的下沉过程中;所处的深度h变大,根据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大.

而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大于;变大;不变。

【分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下沉;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上浮;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悬浮;

在下沉的过程中所处的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得出小球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大;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无关14、不同快向上升【分析】【解答】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机翼下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机翼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故答案为:不同;快;向上;升.

【分析】①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有空气和水.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②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15、导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分析】【解答】解:(1)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2)由图可知:若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根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

(2)生物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使释放出能量.如果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3)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若C表示水,则表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4)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是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叶片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其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如果A是水蒸气,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1)导管;(2)光合作用;(3)呼吸作用;(4)蒸腾作用。

【分析】(1)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4)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据此解答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7、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8、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9、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0、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1、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