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NA复制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B.联会时期C.有丝分裂前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2、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水分进出的方式是()A.主动吸水B.主动运输C.自由扩散D.自由扩散利主动运输3、【题文】下图为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发育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细胞表面蛋白相互识别B.孵化发生在③过程C.②③过程细胞的核/质比逐渐增大D.原肠胚阶段内胚层包裹的囊腔叫原肠腔4、如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A.血液中TH过量时会抑制TRH和TSH分泌B.TSH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关键激素C.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TSH水平会降低D.TH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与TRH相互拮抗共同调节TSH分泌5、下列分析判断全都错误的一组()①若切断甲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②乙图所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此时一定为光照强度较弱为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③丙图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影响AB段酶反应速率的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④丁图若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b表示氧元素A.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7题,共14分)6、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一为两种病的家系图,图二为Ⅱ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6个体的基因型为aaXDXdC.Ⅲ13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D.Ⅲ12与Ⅲ14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5/487、(13分)图1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3为25℃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乙丙段,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的c点时,植物释放的O2为_________个单位,图1中与之对应的点是__________。图1所示植物在一天24h中,有机物积累量达到最大值是在图1中的________点。(2)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___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P点__________,M点_____________。(3)要测定图2植物在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测定装置中________的体积变化,从而测得________。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装置中放置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溶液,所测得数值为_______________。8、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C.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D.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9、中华大蟾蜍,不仅是农作物、牧草和森林害虫的天敌,而且是动物药——蟾酥的药源。如下图为中华大蟾蜍细胞分裂部分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CXC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D.若雌性中华大蟾蜍患有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与正常雄性交配,后代中患病几率几乎为010、结合下图进行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B、图示为a、b两植物细胞在某高渗溶液中的失水量,则a细胞液浓度高于b细胞;C、该果蝇1个精原细胞可同时产生AXw、aXw、AY、aY四种精子;D、在此环境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111、对下列各图的分析正确的是1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核心步骤B.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C.基因治疗现已被广泛使用D.常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如图为温度和pH对某种酶影响的两曲线:

从甲和乙图可看出:反应溶液pH(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____,读图乙可知图甲中M点的温度可能介于____℃之间,请在图甲中绘出pH=8的变化曲线.14、【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已知一线性DNA序列共有5000bp(bp为碱基对)第一步水解产物。

(单位bp)第二步水解产物。

(单位bp)A酶切割2100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B酶切割19002001900200140080060014008006001000100010001000500500500500B酶切割2500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A酶切割19006001900600130080050013008005001200100020012001000200经A酶和B酶同时切割1900100080060050020019001000800600500200(1)由上表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____个和____个.

(2)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1中标出相应限制性酶的酶切位点并注明相关片断的大小。

(3)巳知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用这两种限制酶完全切割相应的DNA片段时.产生的末端是____末端.现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若干段同种DNA分子(含有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各一个)进行反复的切割(完全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一段时间后反应液中会出现多种核苷酸片段,其中能够连接且不被BamHI与BglII切割的序列是____、____.15、【题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和____。16、(2012秋•陈仓区期中)如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这是一个植物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结构;如果它是玉米的叶肉细胞,则不具有[____]____.

(2)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3)“养料制造车间”是[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____.

(4)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细胞取自一枚红色花瓣,则决定其红色的花青素存在的结构是[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____.17、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直到1943年青霉素产量只有20单位/毫升.后来科学家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青霉菌,结果大部分菌株死亡了,其中有的菌株不但生存下来而且产量提高了几十倍.请解释:

(1)用射线照射能杀死微生物但能得到高产菌种,这是由于射线使微生物发生了____.

(2)射线照射使青霉菌的____分子中的____发生了改变,从而产生了新的性状.18、(2014•菏泽一模)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含量促进植物生长.已知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如图1(IAA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那么赤霉素是如何提高生长素含量的呢?以下为某研究小组的部分探究过程.

材料用具: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4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1~4号;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

②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四组;

③将其中两组幼苗分别置于1号和2号烧杯中;1号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2号幼苗喷洒等量赤霉素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如图2处理.

④在黑暗处培养去尖端胚芽鞘一段时间后;观察其弯曲情况.

⑤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a培养液,然后重复步骤b.请分析回答:

(1)a、b两处分别为____、____;该步骤中使用此种培养液的目的是____.

(2)本探究实验的两个变量分别是____、____;若步骤④观察到的结果是去尖端胚芽鞘弯向1号尖端放置一侧,可以说明____.

(3)你认为该小组提出的假设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19、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____(判断对错)20、将两匹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种马交配,所生小马一定能继承“双亲”的特征,不仅跑得快,而且耐力持久.____(判断对错).21、一个草履虫在生命系统中只属于个体这一结构层次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1题,共6分)22、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圆形(长圆).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圆=9:6:1

实验2:扁盘×长圆,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圆=9:6:1

实验3:用长圆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圆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扁盘的基因型为____,长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圆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4题,共12分)23、为了从甲、乙、丙三种微生物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从上述三种微生物提取了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2)按下表要求完成操作。并在表中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mL)。(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4)取出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5)观察比较各支试管溶液颜色及其深浅。[实验结果](“+”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颜色深浅程度++-+C请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表中的数值:A为______,C的颜色深浅程度为_____(用“+”或“-”表示)。该实验作为实验组的试管是____,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剂检验,还需要对试管_______________处理,才能据颜色变化深浅判断出实验结果。24、请分析如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B苹果斐林试剂还原糖检测和鉴定C鸡蛋试剂蛋白质检测和鉴定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蒸馏水细胞吸水涨破(1)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脂肪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______色.

(2)B组实验中;在适宜条件下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在该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______.

(3)C组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______.

(4)D组的实验材料若用来提取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______.

(5)上述A到D组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是______.(填组别)25、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目前已成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与化石燃料相比,酒精燃料可以再生,而且二氧化碴排放量少,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1)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一榨汁(蔗糖)一酵母发酵一蒸馏一成品(燃料酒精)一蔗渣由微生物分解再利用。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步骤2:从野生菌液中分离出理想的酵母菌菌种,需要用到___________培养基,制备该培养基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为防止培养皿出现冷凝水影响菌落生长,需将培养皿___________。步骤3: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接种操作一定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4:根据是否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突变菌。由上述步骤筛选出的酵母菌与野生酵母菌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利用获得的突变菌和榨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除了将培养基灭菌、保持空间洁净外,发酵过程中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可行的方法还有(列举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甘蔗被处理后,蔗渣中的纤维素经C1酶、CX酶和____酶的协同作用下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若从土壤中分离具有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______。(4)在酸性条件下,发酵产生的酒精,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现____色。26、水稻穗粒数可影响水稻产量。研究者筛选到一株穗粒数异常突变体;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1)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序列;可以从农杆菌中转移并随机插入到被侵染植物的______中,导致被插入的基因功能丧失。研究者用此方法构建水稻突变体库,并从中筛选到穗粒数异常突变体。

(2)研究者分别用EcoRⅠ;HindⅢ、BamHⅠ三种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总DNA;用HindⅢ处理野生型的总DNA,处理后进行电泳,使长短不同的DNA片段分离。电泳后的DNA与DNA分子探针(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DNA片段)进行杂交,得到图1所示放射性检测结果。

①由于杂交结果中______;表明T-DNA成功插入到水稻染色体基因组中。(注:T-DNA上没有EcoRⅠ;HindⅢ、BamHⅠ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②不同酶切结果;杂交带的位置不同,这是由于______不同。

③由实验结果判断突变体为T-DNA单个位点插入;依据是______。

(3)研究者用某种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DNA(如图2所示);用______将两端的黏性末端连接成环,以此为模板,再利用图中的引物______组合进行PCR,扩增出T-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经过与野生型水稻基因组序列比对,确定T-DNA插入了2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中。

(4)研究发现;该突变体产量明显低于野生型,据此推测B基因可能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水稻穗粒的形成。

(5)育种工作者希望利用B基因;对近缘高品质但穗粒数少的低产水稻品系2进行育种研究,以期提高其产量,下列思路最可行的是______。

a.对水稻品系2进行60Co照射;选取性状优良植株。

b.培育可以稳定遗传的转入B基因的水稻品系2植株。

c.将此突变体与水稻品系2杂交,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复制发生的时间,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DNA分子复制;A正确;

B;联会时不发生DNA复制;B错误;

C;有丝分裂前期不发生DNA分子复制;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不发生DNA分子复制;D错误.

故选:A.2、C【分析】【分析】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解析】【解答】解:萎蔫的菜叶细胞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放入清水中,细胞重新吸水,恢复挺拔,而水分出入细胞膜为自由扩散.

故选:C.3、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①过程为受精过程;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故A正确;孵化发生在囊胚后期,即图中的④过程,故B错误;②③过程细胞的数目增多,但胚胎的总体积不变或略有减少,因此细胞核/细胞质比值逐渐增大,故C正确;原肠胚的原肠腔是由内胚层围成的,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胚胎发育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B4、C【分析】【分析】图示过程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解析】【解答】解:A;血液中的TH过量分抑制下丘脑分泌TRH和抑制垂体分泌TSH;A正确;

B;TSH是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

C;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反馈作用减弱,TSH增多,C错误;

D;TRH可促进TSH释放;TH可抑制TSH释放,所以TH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与TRH相互拮抗共同调节TSH分泌,D正确.

故选:C.5、C【分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是双向的,因此刺激b点,a点能兴奋,但由于切断c点,兴奋不能传到肌肉处,所以肌肉不能收缩,故①错;乙图表明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一部分供给叶绿体后,剩余部分释放出去,说明此时的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故②错;AB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表明底物浓度是AB段的限制因素,故③正确;细胞鲜重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故④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识图、图文转化能力。【解析】【答案】C二、双选题(共7题,共14分)6、B|D【分析】试题分析:分析图一,Ⅱ9和Ⅱ10均不患甲病但Ⅲ13是患甲病女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Ⅱ6和Ⅱ7均患乙病但Ⅲ12是正常男性,说明乙病是显性遗传病,结合图二可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以Ⅱ6个体的基因型为aaXDXd,B正确;Ⅲ13个体患甲病,基因型是aa,则Ⅱ9和Ⅱ10的基因型均为Aa;由系谱图结合图二可知Ⅱ10的基因型是XDY;Ⅰ3和Ⅰ4都患乙病但Ⅱ8正常,则Ⅰ3和Ⅰ4的基因型是XDY和XDXd,所以Ⅱ9的基因型是XDXD:XDXd=1:1,则Ⅲ13个体的基因型是XDXD:XDXd=3:1,即Ⅲ13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4,C错误;同理Ⅲ14的基因型是XDXD:XDXd=3:1,AA:Aa=1:2,Ⅲ12的基因型是AaXdY,Ⅲ12与Ⅲ14婚配,后代不患甲病的概率是1-2/3x1/4=5/6,不患乙病的概率是1/4x1/2=1/8,所以Ⅲ12与Ⅲ14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5/6x1/8=5/48,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及发病率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计算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析】【答案】BD7、略

【分析】试题分析:(1)图1中的乙丙段,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细胞呼吸,能合成ATP的生理过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对应的细胞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分析图2,图2中的a点表示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6个单位,b点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c点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总量为6个单位,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测定植物释放的氧气量为0;图1中甲乙段表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乙丙段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故乙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同理,丙点也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一天中乙丙段为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故丙点的有机物积累量达到最大值。(2)分析图3,如果光照和黑夜各12小时,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为:净光合速率×12-呼吸速率×12=(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2,因此对于b植物来说,由于呼吸速率为1,当光照强度为Xklx时,净光合速率为1,当光照强度大于X时,植物积累量大于0,能生长;对于a植物,使温度提高到30℃,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但不利于光合作用,光补偿点会变大,P点右移,而最大光合速率会减少,M点向左下方移动。(3)要想测定真正光合速率,需要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第一组装置中含有NaOH溶液,能够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若气体体积变化,一定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量,用来表示呼吸速率;第二组装置中加入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溶液,那么装置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变,在光照下气体体积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的差值,即净光合量。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答案】(1)叶绿体和线粒体0乙和丙丙(2)X右左下(3)O2呼吸作用速率氧气的释放(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的差值或者净光合量)8、A|D【分析】试题分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保证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合理使用,A项正确;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即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B项错误;所有蛋白质类的酶、抗体、蛋白质类的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有些酶不是蛋白质,有些激素也不是蛋白质,它们不能在核糖体上合成,C项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周围分布较多的高尔基体,参与新的细胞壁形成,D项正确。故选AD。考点:本题考查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答案】AD9、B|C【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丙中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三个细胞图来自雌性动物卵巢内,所以只有用中华大蟾蜍的卵巢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才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A错误。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与亲代相同,为AaBbXCXC;B正确。丙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所以它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C正确。若雌性中华大蟾蜍患有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与正常雄性个体交配,后代中患病几率几乎为1;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能力和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解析】【答案】BC10、B|D【分析】试题分析:A图为动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A正确;B图显示在某高渗溶液中,a植物的失水量大于b植物的失水量,说明a植物的细胞液浓度低于b植物的细胞液浓度,B错误;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如果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可产生AXw、aXw、AY、aY四种精子,C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生物在该环境条件下最大容纳量,应是相对稳定时的数量,即K2-K3之间,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植物细胞的吸水及种群数量增长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BD11、A|D【分析】试题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随氧气含量升高,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最后停止,有氧呼吸逐渐增强;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随氧气含量升高,无氧呼吸受抑制逐渐停止,A正确;碳循环中甲是生产者,乙和丙分别是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错误;鸟的年龄组成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少,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若环境条件不变,种群密度将增大,C错误;减数分裂中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②是减数第二次分裂,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相关生物学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析】【答案】AD12、A|B【分析】试题分析:在基因工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核心步骤,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B正确;基因治疗现仍在实验中,没有被广泛使用,C错误;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常用钙离子处理法,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工具与操作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AB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最适宜温度(PH)33~37【分析】【分析】1;阅读题干和题图曲线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题图曲线解答问题.

2、由题图可知,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同一种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最适PH值相同,在不同PH条件下,最适宜温度相同.【解析】【解答】解:由题图甲可知;同一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最适宜温度相同;由乙图可知,同一种酶在不同温度下,最适宜PH相同;由图乙可知,30℃;33℃、35℃、37℃几个温度条件,35℃条件下酶活性最高,因此最适宜温度可能在33~37℃之间;由题图乙可知,该酶的最适宜PH是8,因此图甲中pH=8的变化曲线应该是:

故答案为:最适宜温度(PH)33~37

14、32黏性【分析】【分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简称限制酶.由表格分析可知A酶切割后有4段产物,说明酶A有3个切割位点;B酶切割后有3段产物,说明酶B有2个切割位点.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将DNA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解析】【解答】解:(1)A酶切割后形成4段;所以有3个识别位点,B酶切割后形成3段,所以有2个切割位点.

(2)由表中酶切割后片段长度可知;1900+600=2500,800+500=1300,1000+200=1200,所以连接如图所示.

(3)巳知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用这两种限制酶完全切割相应的DNA片段时.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两条链分别切开,故产生的末端是黏性末端.现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若干段同种DNA分子(含有BamHI与BglII的识别序列各一个)进行反复的切割(完全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一段时间后反应液中会出现多种核苷酸片段,其中能够连接且不被BamHI与BglII切割的序列是.

故答案为:

(1)32

(2)

(3)黏性15、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解析】【答案】精子卵细胞16、8叶绿体6细胞壁1液泡3中心体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8叶绿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8叶绿体4线粒体1液泡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分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中结构1~8依次是液泡、细胞核、中心体、线粒体、核糖体、细胞壁、高尔基体、叶绿体.【解析】【解答】解:(1)图示细胞含有8叶绿体;6细胞壁和1液泡;属于植物细胞.玉米的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不具有3中心体.

(2)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

(3)“养料制造车间”是8叶绿体;其主要功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分别是8叶绿体;4线粒体.

(5)花瓣决定其颜色的花青素存在1液泡;液泡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故答案为:

(1)[8]叶绿体[6]细胞壁[1]液泡[3]中心体。

(2)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

(3)[8]叶绿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8]叶绿体[4]线粒体。

(5)[1]液泡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17、基因突变DNA某些基因的个别碱基【分析】【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解析】【解答】解:(1)由于射线能使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且具有不定向性,所以用射线照射能得到高产菌种.

(2)射线照射使青霉菌的DNA分子中的某些基因的个别碱基发生了改变;从而产生了新的性状.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2)DNA某些基因的个别碱基18、缺铁③④阻止生长素氧化分解内源生长素的量外源赤霉素的有无(量)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含量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提高生长素的含量【分析】【分析】本实验探究的是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含量,故实验假设为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提高生长素的含量.缺铁溶液能够阻止生长素氧化分解,生长素(即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有一个合成和分解的代谢过程,由图一可看出,赤霉素能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据此作答.【解析】【解答】解:(1)缺铁溶液能够阻止生长素氧化分解;故排除生长素氧化分解对实验的影响.

(2)该探究实验的两个变量分别是(内源)生长素的量;外源赤霉素的有无(量);去尖端胚芽鞘弯向1号尖端放置一侧,说明2号尖端放置一侧的生长素含量提高,即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含量.

(3)本实验探究的是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含量;故实验假设为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提高生长素的含量.

故答案为:(1)缺铁③④阻止生长素氧化分解。

(2)(内源)生长素的量外源赤霉素的有无(量)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含量。

(3)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提高生长素的含量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内容: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征: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3)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4)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解析】【解答】解:细胞分化的特征具有持久性;即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生物的性状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因为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解析】【解答】解:将两匹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种马交配,所生小马不一定能继承“双亲”的特征,若此性状是隐性性状,则后代能够继承双亲的优良性状,若此性状是显性性状,且双亲是杂合子,则后代不一定继承双亲的优良性状,故该题错误.21、×【分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只靠一个细胞即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因此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解析】【解答】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动物的个体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的个体层次无系统层次,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只靠一个细胞即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因此一个草履虫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故答案为:×五、计算题(共1题,共6分)22、两自由组合AAbb、Aabb和aaBB、aaBb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aabb扁盘:圆:长圆=1:2:1【分析】【分析】根据题意并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6:1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可以进一步推测出:扁盘形基因型为A_B_,即有AABB、AABb、AaBB、AaBb;长圆形基因型为aabb;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解析】【解答】解:(1)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F2的分离比9:6:1可以推测出,扁盘形基因型为A_B_,即有AABB、AABb、AaBB、AaBb,长圆形基因型为aabb,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

(3)F2扁盘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其比例为:AABB、AABb、AaBb和AaBB,测交后代分离比分别为A_B_;(A_B_:A_bb);(A_B_:Aabb:aaBb:aabb);(A_B_:aaB_).

故答案为:

(1)两自由组合。

(2)AAbb、Aabb和aaBB、aaBb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aabb

(3)扁盘:圆:长圆=1:2:1六、实验题(共4题,共12分)23、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解答】

(1)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四支试管中溶液的总体积为3.8,所以A的数值为3.8-0.5-1=2.3。四组实验中试管4为对照,从结果可推测三种酶的活性大小的关系为乙>丙>甲,即试管2中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试管3、试管1,试管4的颜色最深应为+++(或多于+++)。该实验作为实验组的试管是1、2、3,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因而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淀粉酶,其他如PH、温度、提取液的量和浓度都为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3)实验结果是用碘液检测分解后的淀粉剩余量,因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糖,因此也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分解的产物。若用该试剂检验,还需要对试管进行水浴加热,才能据颜色变化深浅判断出实验结果。【解析】(1)2.3+++试管1、2、3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不同来源的淀粉酶(或淀粉酶的种类不同等合理答案给分)各组间pH、温度、加入提取物的量和浓度、淀粉溶液的量和浓度等(3)斐林试剂(水浴)加热24、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制备细胞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解答】(1)A组实验用来检测脂肪的存在;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2)B组实验用来检测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甘蔗的成分主要是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用来检测还原糖的存在。

(3)C组检测蛋白质;需要使用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形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产生紫色反应。

(4)D组的实验材料若用来提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好处是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容易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5)需要水浴加热的是B组实验,还原糖与斐林试剂需要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解析】(1)洗去浮色红。

(2)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蔗糖是非还原糖。

(3)双缩脲。

(4)红细胞。

(5)B​25、略

【分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的特殊微生物的筛选及应用、酶的应用等内容的掌握;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研究,设计实验路线,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1)从野生菌液中分离出理想的酵母菌菌种,需要用到选择培养基,根据题干信息“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可知,制备培养基时,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高浓度蔗糖(葡萄糖)和调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