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42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
B.H2
C.2H
D.2H2
2、今年5月;同学们参加了实验技能考查.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验满B.将蒸发皿中的食盐水完全蒸干,获得干燥的食盐固体C.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D.将碳酸钠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固定装置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连接仪器⑤加热⑥收集气体⑦熄灭酒精灯⑧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④①②⑤⑥⑧⑦B.③④①②⑤⑥⑦⑧C.④③①②⑤⑥⑧⑦D.④③①②⑤⑥⑦⑧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A.倾倒液体B.量取液体C.滴加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5、下列实验操作中rm{(}括号内为杂质rm{)}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rm{({??})}。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rm{A}蔗糖、蛋白质溶液鉴别加入饱和rm{(NH_{4})_{2}SO_{4}}溶液,观察现象rm{B}rm{KCl(K_{2}CO_{3})}固体除杂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rm{C}rm{{CaC}l_{2}}和rm{NaCl}的混合物分离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rm{D}空气中rm{NaOH}变质程度检验加入足量rm{{BaC}l_{2}}溶液,过滤,加酚酞,观察现象A.rm{A}B.rm{B}C.rm{C}D.rm{D}6、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rm{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rm{(}rm{)}A.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B.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C.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D.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7、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
rm{垄脵}颜色;rm{垄脷}密度;rm{垄脹}溶解性;rm{垄脺}气味;rm{垄脻}可燃性;rm{垄脼}能否与水反应;rm{垄脽}能否与空气反应;须考虑的是rm{(}rm{)}A.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脻}B.rm{垄脷垄脹垄脺垄脻}C.rm{垄脷垄脹垄脻垄脽}D.rm{垄脷垄脹垄脼垄脽}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将于rm{2013}年rm{8}月rm{31}日至rm{2013}年rm{9}月rm{12}日在辽宁省举行,本届全运会设rm{31}个大项、rm{40}个分项、rm{350}个小项rm{.}首枚金牌将于rm{5}月rm{10}日在沈阳进行的竞走决赛中产生rm{.}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rm{(}rm{)}A.运动会圣火,作为一种神圣的象征,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火炬中的燃料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这种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火炬形象是一届运动会的重要标志,也集中体现了办会理念及主办城市特点D.发展体育事业中利用化学,只要比赛胜利,无需考虑节能、环保、低碳等理念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氦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微观变化过程如图,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反应有化合物参加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C.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①③②D.对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3H22NH310、推理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成立的是()A.感应电流是由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所以导体切割磁感线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B.原子核一般有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C.可燃物的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D.磁体都有二极,如果一根磁体断成二段且都存在磁性,则二段磁体一定都有二极11、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rm{(}rm{)}A.锌rm{Zn}B.钴rm{CO}C.氯rm{cl}D.汞rm{Hg}12、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rm{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B.装置rm{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装置rm{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D.装置rm{B}和rm{D}组合可用于制取氢气13、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正确的是rm{(}rm{)}A.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D.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物中只要有气体生成就必须注明“rm{隆眉}”符号14、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向正在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B.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C.酒精灯内酒精超过酒精灯容积D.给物质加热时,酒精灯火焰要对准试管内被加热的物质15、小明设计的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排水法;集气瓶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导管口伸入集气瓶口内即可。
B.排气法;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瓶口盖上玻璃片。
C.排水法;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并盖上玻璃片。
D.排气法;瓶口向下,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
16、现有一种物质分子的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碳元素显+2价。
B.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O
C.该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D.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可直接加热的有____(填序号).
(2)仪器⑧和⑤的名称分别是____.
(3)用仪器①能否量取8.68mL溶液____(填“能”或“否”).18、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单质的名称是____;
(2)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左上角的数字“1”表示的意义是____.
(3)根据表格;填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或反应表达式:
。名称2个氢原子一个氧离子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化学符号5O2
19、河水含泥沙、细菌等杂质,需要净化处理成自来水,某市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为了使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通常可加入______.
(2)沙滤池可将______过滤除去.
(3)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原因是它具有______的结构.
(4)常用于杀菌池消毒的物质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名称______.20、rm{2003}年rm{10}月rm{16}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首飞获得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运载火箭时使用的主要原料是偏二甲肼rm{(}化学rm{C_{2}H_{8}N_{2})}其中它由____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个原子;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在点燃时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并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气体单质,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1、碳在地壳中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rm{.}根据所学知识回答:rm{(1)}图rm{垄脵}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rm{(}填“活泼”或“不活泼”rm{)}.rm{(2)}图rm{垄脷}rm{垄脹}rm{垄脺}对应三种碳单质:图rm{垄脷}单质的名称是______,图rm{垄脹}单质的名称是______,图rm{垄脺}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3题,共15分)22、rm{.}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根据下表回答问题:上表的实验操作图中各有一处错误,将造成不良后果,请指出各实验操作图的错误并回答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填在下面的空格内: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1)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C:}23、根据图回答问题
rm{(}rm{l}rm{)}图中rm{a}的仪器名称______.
rm{(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收集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rm{(}填字母,下同rm{)}.
rm{(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
rm{(4)}如图rm{F}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瓶内盛放浓硫酸。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C.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装置的rm{b}端通入。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rm{b}端通入.24、小科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同时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查阅资料发现:
①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
②“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
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4:打开K1和K2,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V1毫升时,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K1、K2;发现瓶中白磷燃烧。
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1)结合步骤3;4;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2)该实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_(用V1、V2的来表示)。
(3)小科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表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原因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2题,共14分)25、有A、B、C、D四种物质,B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A在B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A是____;B是____;C是____;D是____.26、“用微粒的眼光看物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下列材料说明了分子的那些特点:材料一:某同学在课后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rm{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立即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材料二:一滴水里大约有rm{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rm{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rm{100}个,日夜不停,需要rm{3}万多年才能完成。rm{(1)}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rm{(2)}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共1题,共2分)27、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rm{垄脵}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rm{垄脷}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rm{垄脹}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rm{(1)}操作rm{垄脵}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操作rm{垄脷}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C.白烟是二氧化碳。
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rm{(}rm{)}rm{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rm{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rm{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rm{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rm{(4)}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______________。rm{(5)}有同学向燃烧的蜡烛上添加少量氯化钠发现燃烧时间延长了,氯化钠是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请用元素符号表示氯元素_____________和钠元素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
A;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B、H2表示氢气;一个氢分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C;2H表示两个氢原子;
D、2H2表示两个氢分子.
故选D.
【解析】【答案】根据数字在化学符号中意义和各符号表示的意义来考虑本题.
2、A【分析】【解答】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验满,故选项说法正确;
B;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碳酸钠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C;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3、C【分析】【解答】解: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③①②⑤⑥⑧⑦.
故选:C.
【分析】根据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4、D【分析】【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基本操作判断;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解答A.倾倒液体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故A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故B操作错误;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滴加,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故C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D操作正确。
故选D。【解析】rm{D}5、C【分析】【分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溶液可发生盐析,使溶解度降低;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rm{垄脵}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rm{垄脷}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根据rm{CaCl_{2}}和rm{NaCl}均易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蛋白质溶液加入到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而发生盐析,蔗糖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B.rm{K_{2}CO_{3}}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C.rm{CaCl_{2}}和rm{NaCl}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足量rm{BaCl_{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过滤,加酚酞,若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解析】rm{C}6、C【分析】解:rm{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酞变色,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先与氯化氢先反应;所以无气泡生成,故B错误;
C;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色,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钡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对后面的检验造成干扰,故D错误。
故选:rm{C}
A;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钡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对后面的检验造成干扰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久置的rm{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明确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并注意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固体变质的原因来解答本题.【解析】rm{C}7、D【分析】解: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能否与空气反应.
故选:rm{D}
本考点是考查实验室选择收集装置的题型;只要联系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题目就很快解决了.
实验室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中考实验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rm{.}同学们只要抓住关键点,制取装置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收集装置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解析】rm{D}8、D【分析】解:rm{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B.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C.火炬形象是一届运动会的重要标志;也集中体现了办会理念及主办城市特点,故正确;
D.组织所有活动都应考虑到节能;环保、低碳的问题;故错误.
故选D.
A.根据燃烧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来分析;
C.根据火炬的设计来分析;
D.根据节能;减排、环保的要求来分析.
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解析】rm{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BD【分析】解:A;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都属于单质.故A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故B正确;
C;在一定条件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分子和氮分子在有序的排列在催化剂表面,氢分子分成氢原子,氮分子分成氮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结合成氨分子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结束后脱离催化剂表面.所以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③①②,故C错误;
D、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故D正确.
故选BD.
A;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
C;根据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原理来分析反应过程的顺序;
D;根据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中,反应物先由无序排列到有序排列再到无序排列,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结合成新的分子.【解析】【答案】BD10、BD【分析】解:A;在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做切割切割磁感线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
B;原子核一般有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故B正确;
C;可燃物的燃烧不仅要达到着火点还要与氧气接触;故C错误;
D;磁体都有二极;如果一根磁体断成二段,每一段都是一个独立的磁体,都有二极,故D正确.
故选BD.
A;根据产生的条件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判断;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判断;
D;根据磁体都有二极分析。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都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解析】【答案】BD11、AD【分析】解:rm{A}锌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m{Zn}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正确。
B、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m{Co}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C、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m{Cl}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D、汞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m{Hg}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正确。
故选:rm{AD}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rm{垄脵}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rm{垄脷}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元素符号的名称、书写方法rm{(}“一大二小”rm{)}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AD}12、AD【分析】【分析】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A.装置rm{A}的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用酒精灯加热,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故A正确;B.从长颈漏斗中加入液体,液体与固体始终接触,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B错误;C.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要难溶于水rm{(}或不易溶于水rm{)}不与水发生反应,与气体的密度无关,故C错误;D.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rm{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rm{D}装置从rm{b}端进气收集氢气,故D正确。故选AD。【解析】rm{AD}13、AB【分析】解:rm{A}有的化学反没有明显的现象;化学反应发生时就不能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故A正确;
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B正确;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为氧化物,如rm{NaOH}是含氧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反应物质中有气体参加时,生成物中气体的后面不用注明“rm{隆眉}”符号;故D错误.
故选AB.
A;根据化学反应的现象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D;根据书写化学方程的方法分析.
归纳整理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学习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解析】rm{AB}14、AC【分析】解:A;酒精灯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故选项A不正确;
B;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故选项B正确;
C;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四分之一;少于三分之二,故选项C不正确;
D;给物质加热时;酒精灯火焰要对准试管内被加热的物质,故选项D正确;
故选:AC。
根据酒精灯的实验室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酒精灯的实验室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的知识,并应用于解题.【解析】AC15、AB【分析】
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导管口伸入集气瓶口内即可.正确;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瓶口盖上玻璃片.正确;
C;用排水法收集时;瓶口不能向上.错误;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瓶口不能向下.错误.
故选AB.
【解析】【答案】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6、BC【分析】
A;根据化学式可知;氢元素是+1价,氧元素是-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该物质中碳元素显-1价.
B、由图中可知,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O.
C;该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D;该物质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故选BC.
【解析】【答案】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略
【分析】
①~⑧常用仪器的名称分别是: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胶头滴管、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故填:⑥;
(2)仪器⑧和⑤的名称分别是玻璃棒;烧杯;故填:玻璃棒、烧杯;
(3)量筒只能用于粗略的量取;能准确到0.1mL,故无法量取8.68mL溶液,故填:否.
【解析】【答案】(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燃烧匙、试管、坩埚;
(2)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3)根据量筒的最小刻度是1mL分析.
18、略
【分析】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因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单质是氮气;
(2)左上角的数字“1”表示的意义是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
(3)根据在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因此5O2表示5个氧分子;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两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
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一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可表示为O2-;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故答案为:(1)氮气;
(2)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
(3)
。名称5个氧分子化学符号2HO2-4P+5O22P2O5
【解析】【答案】(1)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信息可知元素的原子序数.
(3)根据在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写出反应方程式.
19、略
【分析】解:(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加速沉降,故为了使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通常可加入明矾,故填:明矾;
(2)沙滤池可将不溶性固体过滤除去;故填:不溶性固体;
(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用于净水的吸附池,故填:疏松多孔;
(4)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净水的消毒剂;故填:氯气.
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水的净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明矾;不溶性固体;疏松多孔;氯气20、31240%【分析】【分析】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分析元素组成;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rm{=dfrac{脛鲁脭陋脣脴碌脛脰脢脕驴}{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拢楼}进行解答;
根据化学式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为该元素原子个数进行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是指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确定某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rm{=
dfrac{脛鲁脭陋脣脴碌脛脰脢脕驴}{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拢楼}可知偏二甲肼由rm{C_{2}H_{8}N_{2}}rm{C}rm{H}三种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式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为该元素原子个数,可知rm{N}一个分子中共有rm{C_{2}H_{8}N_{2}}个原子;
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2}{12隆脕2+1隆脕8+14隆脕2}隆脕100拢楼=40拢楼}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rm{12}rm{{C}_{2}{H}_{8}{N}_{2}+2{N}_{2}{O}_{4}overset{碌茫脠录}{=}2C{O}_{2}+4{H}_{2}O+3{N}_{2}}rm{
dfrac{12隆脕2}{12隆脕2+1隆脕8+14隆脕2}隆脕100拢楼=40拢楼}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在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rm{{C}_{2}{H}_{8}{N}_{2}+2{N}_{2}{O}_{4}
overset{碌茫脠录}{=}2C{O}_{2}+4{H}_{2}O+3{N}_{2}}。故答案为:rm{{C}_{2}{H}_{8}{N}_{2}+2{N}_{2}{O}_{4}overset{碌茫脠录}{=}2C{O}_{2}+4{H}_{2}O+3{N}_{2}}rm{3}【解析】rm{3}rm{12}rm{40%}rm{3}rm{12}rm{{C}_{2}{H}_{8}{N}_{2}+2{N}_{2}{O}_{4}overset{碌茫脠录}{=}2C{O}_{2}+4{H}_{2}O+3{N}_{2}}rm{40%}21、(1)不活泼
(2)金刚石石墨C60【分析】【分析】rm{(1)}碳原子最外层有rm{4}个电子;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
rm{(2)}依据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分析解答: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石墨碳原子排列为层状结构,足球烯是由rm{60}个碳原子构成的球形结构。【解答】rm{(1)}由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最外层有rm{4}个电子;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所以其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不活泼;
rm{(2)}从图中构型可知:图rm{垄脷}碳原子排布为空间网状结构,该单质名称为金刚石;图rm{垄脹}碳原子排布空间结构为层状结构,该单质名称为石墨;图rm{垄脺}碳原子排布空间构型为球形,化学式为rm{C_{60}}故答案为:金刚石;石墨;rm{C_{60}}【解析】rm{(1)}不活泼rm{(2)}金刚石石墨rm{C_{60}}四、探究题(共3题,共15分)22、rm{(1)}集气瓶内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rm{(2)}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大于实际数
rm{(3)}试管内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rm{dfrac{1}{3}}液体沸腾溅出伤人【分析】【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解答】rm{(1)}由图示可知;集气瓶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溅落的高温熔化物会炸裂瓶底;故填:集气瓶内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rm{(2)}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但由图示可知,该操作中读数时,是俯视读数,引起的后果是:读数大于实际数;故填: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大于实际数;
rm{(5)}由图示可知,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其体积的rm{dfrac{1}{3}}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故填:试管内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rm{dfrac{1}{3}}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解析】rm{(1)}集气瓶内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rm{(2)}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大于实际数rm{(3)}试管内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rm{dfrac{1}{3}}液体沸腾溅出伤人23、(1)试管(2)KMnO4K2MnO4+MnO2+O2C或者E(3)BCaCO3+HClCaCl2+H2O+CO2(4)ACD【分析】【分析】熟记仪器的名称;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室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的;根据rm{F}装置的作用逐项分析:用于排空气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氧气不反应,可以干燥氧气;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气体的依据以及气体的检验、干燥和除杂,综合性比较强rm{.}本题型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结合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进行分析。【解答】rm{(1)a}是试管,故填:试管;rm{(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rm{KMnO_{4}xrightarrow[]{triangle}K_{2}MnO_{4}+MnO_{2}+O_{2}}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并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选择rm{KMnO_{4}xrightarrow[]{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或者rm{C}故填:rm{KMnO_{4}xrightarrow[]{triangle}K_{2}MnO_{4}+MnO_{2}+O_{2}}rm{E}或者rm{KMnO_{4}xrightarrow[]{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
rm{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因此选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rm{E}rm{CaCO_{3}+HCl隆煤CaCl_{2}+H_{2}O+CO_{2}}
rm{(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氧气不反应,可以干燥氧气,故选项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排空气法收集氢气rm{B}气体从装置的短管rm{CaCO_{3}+HCl隆煤
CaCl_{2}+H_{2}O+CO_{2}}端通入;故选项正确;
D;氧气的不易溶于水;应该从短管进入,故选项正确;
故选ACD。rm{(4)A}【解析】rm{(1)}试管rm{(2)KMnO_{4}xrightarrow[]{triangle}K_{2}MnO_{4}+MnO_{2}+O_{2}}rm{(2)KMnO_{4}xrightarrow[]{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或者rm{C}rm{E}rm{CaCO_{3}+HCl隆煤CaCl_{2}+H_{2}O+CO_{2}}rm{(3)B}rm{CaCO_{3}+HCl隆煤
CaCl_{2}+H_{2}O+CO_{2}}24、燃烧需要氧气白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K2)【分析】解:(1)在实验中;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步骤3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没有燃烧;步骤4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发生了燃烧。结合步骤3;4,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故填:燃烧需要氧气;
(2)步骤4中,注射器内的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实验结束后,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注射器内的水减少了(V1-V2)mL,这就是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所以由此实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故填:
(3)小科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表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可能是白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K2;故填:白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K2)。
(1)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2)根据空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来分析;
(3)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标准厂房买卖合同参考范本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学校与教师签订的带薪休假与福利待遇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盒环保技术研发与投资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预制梁场租赁合同与节能减排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油画艺术品展览策划合同下载3篇
- 事业单位中学教师聘用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租赁企业信用评价与监管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残疾人冰雪项目数据统计分析合同2篇
- 临时劳务派遣协议:2024年岗位派遣细则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宠物美容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河北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车位款抵扣工程款合同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题100题附答案(完整版)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2023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24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一氯二氟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母婴护理员题库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6.90885
- 2023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诗歌阅读题晁补之《临江仙 身外闲愁空满眼》讲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