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5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_第1页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5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_第2页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5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_第3页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5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_第4页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5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讲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内容要求——明考向近年考情——知规律(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2)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3)实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并探讨其预防措施。2021·北京卷(6)、2021·辽宁卷(20)、2021·山东卷(17)、2021·全国甲卷(5)、2021·全国乙卷(32)、2021·湖南卷(10)、2021·河北卷(15)、2020·全国卷Ⅰ(5)、2019·全国卷Ⅰ(5)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2.萨顿假说类比推理法独立性形态结构父方母方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3.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

过程:现象分析P红眼(♀)×白眼(♂)F1红眼(♀、♂)

雌雄交配F2红眼(♀、♂)∶白眼(♂)=_____①红眼为_____性状。②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定律。③F2中白眼果蝇只有_____显性基因分离雄性3∶1②实验假说。内容:控制白眼的基因在__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_________。X等位基因摩尔根提出假说与演绎推理的拓展假说1: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上有,而Y染色体上没有摩尔根提出假说与演绎推理的拓展假说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都有摩尔根的测交实验到底是如何设计的?如此设计能证明控制果蝇颜色的基因W(w)只在X染色体上吗?③演绎推理,验证假说摩尔根依次做了实验一和实验二之后提出假说1,从而合理地解释了实验一和回交实验二。为了验证假说,摩尔根设计了多个新的实验,其中有一组实验最为关键,即白眼雌果蝇与亲本红眼雄果蝇交配,最后实验的真实结果和预期完全符合,假说1得到了证实。利用上述的假说1和假说2,绘出“白眼雌果蝇与亲本红眼雄果蝇交配”实验的遗传图解如下表所示。假说假说1: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上有,而Y染色体上没有假说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都有图解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拓展探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

基因(数量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

。(位置关系)④得出结论:

。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许多个呈线性排列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拓展探究)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现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会出了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P32例1.高考题改编: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C①果蝇的基因全部位于8条染色体上(

)②图中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是等位基因(

)③精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

)④红宝石眼基因在体细胞中可能存在4个(

)⑤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不一定都能表达(

)教材隐性知识:(2)源于必修2P32“图2-11”:请据图完成下列判断×√××√1.(科学思维)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不一定都位于染色体上,请说明原因。

提示①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而细胞质中的基因位于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上。 ②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原核细胞的基因位于拟核DNA或细胞质的质粒DNA上。《创新》P1371.(2021·河北衡水金卷)摩尔根验证“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实验是

A.亲本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F1都是红眼果蝇 B.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且白眼果蝇都是雄性 C.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F2中的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各占一半 D.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只有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D考向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2.(复等位基因)(2021·山西太原调研)某性别决定方式为XY的动物从出生到成年,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仅凭肉眼难以区分性别。在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A(灰红色)对B(蓝色)为显性,B对b(巧克力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则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

(

) A.雄性、雌性、雌性

B.雌性、雄性、雌性 C.雄性、雌性、雄性

D.雄性、雌性、不能确定

C考向2

巧借伴性遗传的特点及类型,考查科学思维能力3.(不定项)(2021·日照一模)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A、a)控制,等位基因(B、b)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果蝇中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C.F2灰身雌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6D.F2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深黑色果蝇占1/32BC《创新》P138T3破题点:F1灰身果蝇随机交配,F2灰身:黑身=3:1,但是雌雄个体的黑色深度不同,故(B/b)基因在X染色体上3/64教材隐性知识:(3)源于必修2P32“拓展应用”: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若干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但是在自然界中,有些动植物的某些个体是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单独发育来的,如蜜蜂中的雄蜂等。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提示:

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这一套染色体携带着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考点二

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应用1.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雌雄异体的生物才具有,雌雄同体的生物(如小麦)不存在性别决定问题(1)染色体类型(2)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类型性染色体类型XY型ZW型雄性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Y常染色体+ZZ雌性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X常染色体+ZW生物实例人及大部分动物、菠菜、大麻等鳞翅目昆虫、鸟类1.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在__________________上都不一样。X染色体比Y染色体

(填“大”或“小”),携带的基因

(填“多”或“少”),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无相应等位基因。大小和携带的基因种类大多必修2P29提醒

①无性别分化的生物,无性染色体之说。②性别并非均取决于性染色体,有些生物如蜜蜂、蚂蚁等,其性别取决于是否受精及食品营养等,③有些生物(如龟、鳄等)其性别与“环境温度”有关。1.果蝇的野生型和突变型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一对纯合野生型雌雄果蝇杂交,由于其中一个亲本在某次减数分裂时,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子一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填“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或野生型”),且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__________________。

(1)突变型

父本或母本

(2)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填“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或野生型”),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____________。为了解子一代中某只野生型雌果蝇是否携带该突变基因,现用该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若子二代中____________,则可判断该雌果蝇未携带该突变基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若子二代中____________,则可判断该雌果蝇携带该突变基因。(2)突变型或野生型

母本

雌雄果蝇全为野生型

根据野生型雌果蝇可能携带突变基因,推知突变型为隐性性状,而子二代雌雄果蝇全为野生型,则该雌果蝇不可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

雌雄果蝇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生产实践)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吗?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控制性别吗?提示并非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如酵母菌等)没有性染色体,雌雄同株的生物如玉米、水稻等也无性染色体。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红绿色盲基因。《创新》P139没有性染色体的生物有没有性别区分?提示蜜蜂、蚂蚁没有性染色体但有性别分化。一,伴性遗传及其基因型书写(以XY型为例)若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

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以一对等位基因为例2种7种5种例1.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C拓展: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致病基因都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为什么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性多于男性?

提示:因为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女性体细胞内的两个X染色体上同时具备b基因时才会患病,而男性体细胞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具备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色盲,所以“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女性体细胞内的两个X染色体上只有同时具备d基因时才会正常,而男性只要具备一个d基因就表现为正常,所以“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021·山东威海文登期中)果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红眼。现有甲(黑体)、乙(残翅)、丙(白眼雄果蝇)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体果蝇,这3种隐性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将乙、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将甲、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灰体红眼的基因型有4种D.将甲与野生型杂交,某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所占比例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B《课时》P395T6类型伴Y染色体遗传伴X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基因位置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举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人类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二,伴性遗传的特点(以XY型为例)男患>女患女患>男患[典例].(2021·北京东城区一模)先天性肌强直由编码骨骼肌氯离子通道蛋白的CLCN1基因突变引起,依据遗传方式不同分为Becker病(显性遗传病)和Thomsen病(隐性遗传病)。如图是某一先天性肌强直家系的系谱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C.据图判断,该家族所患遗传病最可能是Becker病D.Ⅲ5与一父母表现均正常的患者婚配,后代一定患病D(2)判断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女病父子都要病,否则非伴性。例2.(2021·湖南,10)有些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无生育能力,原因是其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某女性化患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Ⅱ-1的基因型为XaYB.Ⅱ-2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为1/4C.Ⅰ-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或母亲D.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将会越来越低C《创新》P140T3破题点:XaY是女性化患者4.(2022·西南师大附中检测)某品种鹅的羽毛颜色由Z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雏期绒毛颜色有浅褐色和黄色两种,成年后均为白羽,让某种群中的公鹅和母鹅自由交配,F1公鹅中雏期绒毛为浅褐色的约占9%,母鹅中雏鹅绒毛为浅褐色的约占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品种鹅浅褐色绒毛为隐性性状B.鹅群中浅褐色绒毛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0%C.雏期绒毛为浅褐色的成年公鹅有2种基因型D.能通过特定杂交组合后代的绒毛颜色判断雏鹅性别C3.伴性遗传的应用(1)推测后代发病率,指导优生优育婚配实例生育建议及原因分析男性正常×女性色盲生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性×女性正常生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孩该夫妇所生男孩均患色盲,而女孩正常男孩该夫妇所生女孩全患病,而男孩正常(2)根据性状推断性别,指导生产实践已知控制鸡的羽毛有横斑条纹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请设计通过花纹选育“雌鸡”的遗传杂交实验,并写出遗传图解。①选择亲本:

②请写出遗传图解。③选择子代: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非芦花”的个体保留。选择非芦花雄鸡和芦花雌鸡杂交考点三

人类的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1.概念和特点7.(2022·黑龙江哈一中)遗传病中关于“不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B.遗传病患者的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了变化C.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不患遗传病D.亲代患某种遗传病,子代不一定患该病B2.(不定项)下列有关遗传病及其遗传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遗传病遗传特点A血友病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女性患者少于男性患者B原发性高血压在群体中一般具有较高的发病率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多发于高龄产妇的孩子D苯丙酮尿症男女发病率相等;若双亲均正常,则后代不可能患病CD

人们发现野兔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缺失X染色体的胚胎致死。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3/4与1∶1 B.2/3与2∶1C.1/2与1∶2 D.1/3与1∶1解析由题意知雌兔和雄兔的基因型分别为XTO、XtY,两兔交配,其子代基因型分别为XTXt、XtO、XTY、OY,缺失X染色体的胚胎致死,因此子代只有XTXt、XtO、XTY三种基因型的兔子,且数量之比为1∶1∶1,子代中XTXt为褐色雌兔,XtO为灰色雌兔,XTY为褐色雄兔,故子代中褐色兔占2/3,雌、雄之比为2∶1,B正确。B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手段:主要包括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3)产前诊断B

(2021·福建卷,13)一位患有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妇女(其父亲与丈夫表型正常)想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医生建议对极体进行基因分析,筛选出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采用试管婴儿技术辅助生育后代,技术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判断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可选择极体1或极体2用于基因分析C.自然生育患该病子女的概率是25%D.在获能溶液中精子入卵的时期是③P142.3[典例]

(2020·山东等级考)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脱落破碎,其DNA进入孕妇血液中,称为cffDNA。近几年,结合DNA测序技术,cfDNA和cffDNA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通过检测cfDNA中的相关基因进行癌症的筛查B.提取cfDNA进行基因修改后直接输回血液可用于治疗遗传病C.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能来自脱落后破碎的胎盘细胞D.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以用于某些遗传病的产前诊断B考向2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例.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者。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子女都正常。请问:若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其下一代的表现可能是

A.女孩的患病概率为1/2,男孩正常B.患病的概率为1/4C.男孩的患病概率为1/2,女孩正常D.健康的概率为1/2D注意“男孩患病”和“患病男孩”概率问题考向1发病率的计算2.(2020·黑龙江哈尔滨模拟)如图是由基因H、h控制的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图,其中Ⅱ-3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B.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C.Ⅱ-4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可以含有2个致病基因D.若Ⅲ-7和Ⅲ-10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8C例.(不定项)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E、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2号的基因型是EeXAXaB.7号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1/303C.5号的基因型是aaXEXe

D.4号与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BDP143.4.(不定项)(2022·青岛质检)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为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已知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但其母亲为白化病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B.导致Ⅳ-2患病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Ⅰ-1C.Ⅲ-3和Ⅲ-4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1/24D.Ⅳ-1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是1/4ABC3/10

1.(2021·1月八省联考湖南卷)(不定项)某种高度近视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A)引起的遗传病,但男性不发病。现有一女性患者与一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的男性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女性患者的女儿基因型是XAXa B.该女性患者的母亲也是患者 C.人群中男性不携带该致病基因 D.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低于50%ABD3.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方式的调查比较项目调查对象及范围注意事项结果计算及分析遗传病发病率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群体足够大遗传方式正常情况与患病情况广大人群随机抽样患者家系患病人数占所调查的总人数的百分比分析基因的显隐性及所在的染色体类型例.(2021·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生育二胎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计划生育二胎的准父母们都期望能再生育一个健康的无遗传病的“二宝”。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白化病家系进行调查B.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红绿色盲症等C.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D.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C

(2020·山东潍坊期末)(不定项)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不同患者的遗传方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X染色体隐性遗传3种遗传方式。在人群中任意两个该病患者婚配时,后代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全部正常

B.全部患病 C.正常∶患病=3∶1 D.一半患病,一半正常ABD

第一种和第二种组合,即由亲代aabb×AABB获得的子代AaBb都表现为患病,第二种组合和第三种组合,即由亲代BBXDY×bbXdXd获得的子代均患病,后代没有出现正常∶患病=3∶1的情况,C错误

(2)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能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诊治和预防人类疾病。4.人类基因组计划不同于染色体组(1)内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

,解读其中包含的

。全部DNA序列遗传信息(2)不同生物的基因组测序生物种类人类果蝇水稻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数4682420基因组测序染色体数24(22常+X、Y)5(3常+X、Y)1210原因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不同雌雄同株,无性染色体专题3判断基因的位置【方法规律】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的方法方法结果基因的位置统计调查根据子代某性状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来推断比例相同一般在常染色体上比例不同一般在X(或Y)染色体上(1)调查实验法(2)假设分析逆向推断法方法结果基因的位置若已知显隐性:采用显父×隐母若子代雌雄中各表现型比例相同在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显:雄隐=1∶1在X染色体上若不知显隐性:采用正反交若两组子代雌雄中各表现型比例均相同在常染色体上若有一组后代表现为雌全与父本一致,雄全与母本一致在X染色体上I.探究一对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1)杂交实验方法①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正交与反交比较,结果不同说明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结果相同说明在常染色体上。提醒:此方法还可以用于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中,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只表现母本的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②性状的显隐性是“已知的”(3)设计遗传杂交实验II.探究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上[典例].(2021·长沙调研)科学家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可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完成推断过程:(1)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为母本表现型:________(填“刚毛”或“截毛”);父本表现型:________(填“刚毛”或“截毛”)。(2)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则此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子代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则此对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3)果蝇的刚毛基因和截毛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截毛刚毛刚毛XbYB截毛XbY基因分离III.探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IV.探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菠菜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并且为雌雄异体。菠菜个体大都为圆叶,偶尔出现几只尖叶个体,这些尖叶个体既有雌株,又有雄株。请回答问题:(1)让尖叶雌株与圆叶雄株杂交,后代雌株均为圆叶,雄株均为尖叶。据此判断,控制圆叶和尖叶的基因位于_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且________为显性性状。(2)菠菜有耐寒和不耐寒两种类型,现用不耐寒圆叶雌雄株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个体数量如表所示(单位/株):不耐寒圆叶不耐寒尖叶耐寒圆叶耐寒尖叶♀1240390♂62581921圆叶

X

①耐寒与不耐寒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且相关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②如果F1中的不耐寒圆叶雌株与不耐寒尖叶雄株杂交,F2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不耐寒圆叶不耐寒尖叶耐寒圆叶耐寒尖叶♀1240390♂62581921不耐寒常

31/36(3)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当去掉菠菜部分根系时,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则分化为雌株。若要证明去掉部分根系的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可让其与正常雌株杂交。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若后代___________,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有雄株和雌株两种类型仅有雌株V.判断某特定基因是否位于特定染色体上可以利用致死效应和染色体变异典例。(2021·广东高考,节选)果蝇众多的突变品系为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摩尔根等人选育出M5品系并创立了基于该品系的突变检测技术,可通过观察F1和F2代的性状及比例,检测出未知基因突变的类型(如显/隐性、是否致死等),确定该突变基因与可见性状的关系及其所在的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眼(r)为显性,控制这2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伴性遗传(2)如图所示为基于M5品系的突变检测技术路线,在F1代中挑出1只雌蝇,与1只M5雄蝇交配,若得到的F2代没有野生型雄蝇,雌蝇数目是雄蝇的两倍。则F2代中雌蝇的两种表现型分别是棒眼杏红眼和________,此结果说明诱变产生了伴X染色体

基因突变。该突变的基因保存在表现型为__________果蝇的细胞内。棒眼红眼隐性完全致死棒眼红眼雌3.(2020·浙江7月选考,28)某昆虫灰体和黑体、红眼和白眼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杂交编号及亲本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Ⅰ(红眼♀×白眼♂)F1

1红眼♂∶1红眼♀∶1白眼♂∶1白眼♀Ⅱ(黑体红眼♀×灰体白眼♂)F1

1灰体红眼♂∶1灰体红眼♀∶1灰体白眼♂∶1灰体白眼♀F2

6灰体红眼♂∶12灰体红眼♀∶18灰体白眼♂∶9灰体白眼♀∶2黑体红眼♂∶4黑体红眼♀∶6黑体白眼♂∶3黑体白眼♀注:F2由杂交Ⅱ中的F1随机交配产生回答下列问题:(1)从杂交Ⅰ的F1中选择红眼雌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红眼♀∶白眼♂=1∶1∶1。该子代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不为3∶1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可推知白眼由________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红眼雌性个体中B基因纯合致死杂交编号及亲本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Ⅰ(红眼♀×白眼♂)F1

1红眼♂∶1红眼♀∶1白眼♂∶1白眼♀Ⅱ(黑体红眼♀×灰体白眼♂)F1

1灰体红眼♂∶1灰体红眼♀∶1灰体白眼♂∶1灰体白眼♀F2

6灰体红眼♂∶12灰体红眼♀∶18灰体白眼♂∶9灰体白眼♀∶2黑体红眼♂∶4黑体红眼♀∶6黑体白眼♂∶3黑体白眼♀X

(2)杂交Ⅱ中的雌性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若F2灰体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________种表现型,F3中灰体红眼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3)从杂交Ⅱ的F2中选择合适个体,用简便方法验证杂交Ⅱ的F1中的灰体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aaXBXb616/274.(不定项)(2021·山东卷,17)小鼠Y染色体上的S基因决定雄性性别的发生,在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带有S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接到X染色体上。已知配子形成不受S基因的位置和数量的影响,染色体能正常联会、分离,产生的配子均具有受精能力;含S基因的受精卵均发育为雄性,不含S基因的均发育为雌性,但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受精卵不发育。一个基因型为XYS的受精卵中的S基因丢失,由该受精卵发育成能产生可育雌配子的小鼠。若该小鼠与一只体细胞中含两条性染色体但基因型未知的雄鼠杂交得F1,F1小鼠雌雄间随机杂交得F2,则F2小鼠中雌雄比例可能为(

) A.4∶3 B.3∶4 C.8∶3 D.7∶8ABD破题方法:

遗传图解,假设法、配子棋盘法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XY、XX雌鼠体细胞中含有两条性染色体但基因型未知的雄鼠其基因型可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