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44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孟德尔用高茎圆粒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高茎,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高茎和矮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B.高茎相对于矮茎是显性性状C.亲代控制矮茎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一代D.子二代种子中有高茎和矮茎2、关于人体各系统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B.呼吸系统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C.循环系统运送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D.泌尿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尿素、水、无机盐等代谢废物3、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为提高全民素质,优生优育至关重要,下列对优生理解不正确的是()A.优生有利于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B.优生可以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和科学分娩等措施进行C.优生是指孕妇多吃营养物质,使胎儿长得白胖D.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4、如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第14-15题。

图中③所示的结构是()A.肾单位B.肾小囊C.肾小球5、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你知道青蛙的冬眠和哪一种环境因素有关吗?()A.与环境因素无关B.温度C.阳光D.青蛙的天敌6、DNA上有能决定你是什么血型的片段,我们把它叫做()A.基因B.染色体C.遗传物质D.蛋白质7、生物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A.转基因食品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影响人体健康B.生物技术一旦用于战争,会是一场更可怕的灾难C.克隆人可能威胁人类现有的法律、伦理、道德D.以上都是8、科学家对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科学考察,发现沟深处仍然生活着少量深海生物,但是没有绿色植物,其主要原因()A.海沟深处湿度太低B.海沟深处没有阳光照射C.海沟深处没有二氧化碳D.海沟深处没有足够的有机物9、下列关于生物圈和栖息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存在栖息地内,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B.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称为生物圈;而栖息地是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C.栖息地属于生物圈,是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具备了所有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不同栖息地生活着相同的生物.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代表物质是____,它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该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____.

(2)图中d代表的气体从肺泡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

(3)健康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下列液体中尿素浓度最高的是____.

A.血浆B.原尿C.尿液.11、植物散失水分以及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____,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构成.1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____行为、____行为、____行为、____行为、____行为、____行为、____行为等.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可分为____行为和____行为.动物行为研究的方法有____和____.13、气孔是植物____失水分的门户,也是____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细胞围成的空腔.这种细胞的形状是能够调节的,当它吸水膨胀时,就____,当失水收缩时,它就____.14、(2014秋•盐津县校级月考)根据图示;用生物进化的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品种的鸡有共同的____.

(2)不同鸡品种形成是由于原鸡产生了许多____,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通过____选择;对不同的鸡进行淘汰;培育形成的.

(3)与鸡的进化不同,现代的马的形成是长期____的结果.15、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做了如下实验,他先取好唾液备用,并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以下步骤(如图),请分析作答.

(1)请整理出他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用字母表示)____.

(2)你认为他探究的问题是____,变量是____.

(3)该同学将试管放入37℃水中的目的是____.这应用了____的实验方法.

(4)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号试管不变成蓝色,原因是____.

(5)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16、从装有蔬菜的密封的黑色塑料袋中挤压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袋中装的蔬菜是____的,证明呼吸作用产生____.17、染色体是____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____对.18、(2013•宜城市模拟)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壁主要是由____组织构成,心脏能够推动____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A是____,B是____C是____,D是____其中心脏壁最厚的是____(填字母).

(3)在心脏结构的A与B之间、C与D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在心室与动脉之问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

(4)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肺循环的起始部位是____(填字母),终止部位是____(填字母).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9、胰腺既可以分泌胰液,又可以分泌激素____.(判断对错)20、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____(判断对错)21、森林稳定了地球上的氧循环和水循环____.(判断对错)22、血人体内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排出汗液____(判断对错).23、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孤立,互不影响.____.(判断对错)24、不吃早餐没关系,午餐多吃点就行了.____(判断对错)25、浮在水面上的鸭,游动时不需要消耗能量.____(判断对错)26、内分泌系统可以对运动系统起调控作用.____(判断对错)27、能人会用火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____(判断正误)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4题,共12分)28、如图是部分生物的细胞或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

(1)A与B的主要区别是____.

(2)B与C的主要区别是____.

(3)E结构特点是____.

(4)属于真核生物的有____.

(5)图中属于异养生物的有____.29、原生动物是结构____的一类原生生物,整个身体由____细胞构成,这个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中____,能完成全部的____.30、鼻腔上端的____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31、以下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____.请写出图甲中序号6所指的结构名称:____.

(2)图丁中的a是____;图中的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

(3)上图中的____(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大多数作为____参与物质循环;②有些种类是寄生生活的,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有些与动植物共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来.【解析】【解答】解:A;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高茎和矮茎性状是性状,由基因控制,A正确.

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就是一对相对性状;在子一代中没有出现矮茎豌豆,说明矮茎是隐性性状,高茎是显性性状,B正确;

C;隐性基因控制矮茎的性状不表现;但是控制矮茎的基因在子代中未消失,仍能传递给子一代,C错误;

D;纯种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高茎,其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中有高茎也有矮茎,D正确.

故选:C.2、D【分析】【分析】人体共有8个系统,人体的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A正确;

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是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B正确;

C;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主要功能是运送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B正确.

D;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肾脏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D错误.

故选:D.3、C【分析】解:现在优生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政策;其主要的内容是控制先天性疾病新生儿,以达到逐步改善和提高人群遗传素质的目的.目前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确保胎儿健康.目前,我国开展优生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等.

故选:C.

优生起源与英国;意思为“健康遗传”.主要是研究如何用有效手段降低胎儿缺陷发生率.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优生的意义,知道优生的措施.【解析】C4、B【分析】解: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故选:B.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组成.

(2)图中;1入球小动脉;2肾小囊腔、3肾小囊、4肾小球、5肾小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解析】B5、B【分析】【分析】青蛙是冷血动物,冷血动物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冷,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动物就会被冻死,为了生存,像青蛙这类的冷血动物就钻进泥土里,处于假死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温升高后再出来活动,这就是为什么青蛙要冬眠的缘由.【解析】【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低蛇的代谢减慢,因此与青蛙的冬眠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

故选:B6、A【分析】【分析】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

故选:A.7、D【分析】【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解析】【解答】解:生物技术在食品方面;材料方面、能源方面、农作物和花卉生产、畜禽生产、疾病预防、疾病诊断、疾病治疗、污染监测、污染治理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或一些社会伦理问题,有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如生物武器,以及转基因生物对环境的安全问题和克隆人技术的伦理问题.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且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转基因生物改变了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应慎重对待.

伦理问题: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自身;人类新成员就可以被人为地创造,成为实验室中的高科技产物,他们不是来自合乎法律与道德标准的传统的家庭,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人伦关系必将发生混乱.人们很难想象和接受这种对人类社会基本组织--家庭的巨大冲击.这对人类社会现有法律、伦理、道德产生威胁,对人类的观念是严峻的挑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生物技术若应用于战争如生物武器,会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影响难以估计,甚至会影响整个人类生存的安全.因此生物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转基因食品可能影响人体自身的健康,克隆人可能威胁人类现有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生物技术应用于战争,会是一场可怕的灾难.空间是D符合题意.

故选D.8、B【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解析】【解答】解: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适宜绿藻生长;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适宜褐藻生长;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适宜需光较少的红藻生长;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绿色植物生存.

故选B.9、C【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圈和栖息地的区别和联系,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唯一的家园.栖息地是生物圈中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相同的生物,可见C符合题意.

A;栖息地存在生物圈内;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A错误;

B;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称为生物圈;而栖息地是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B错误;

C;栖息地属于生物圈;是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C正确;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具备了所有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不同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物,D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葡萄糖右心房舒张C【分析】【分析】图示表示的是人体新陈代谢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包括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呼吸、尿的形成和排出等生理过程,其中的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氧气、尿液、二氧化碳.【解析】【解答】解:(1)淀粉进入消化道后;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并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右心房.

(2)肺泡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的过程是呼气过程,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图中b表示气体从外界进入肺泡;吸气时膈肌是收缩的;图中d体表的气体从肺泡排出体外,膈肌所处的状态是舒张的.

(3)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所以尿液中尿素浓度最高.

故答案为:(1)葡萄糖;右心房。

(2)舒张。

(3)C11、略

【分析】【分析】叶的表皮上有保卫细胞形成的气孔,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答案为:气孔;保卫细胞.12、略

【分析】【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解析】【解答】解: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故答案为:取食;领域;攻击;防御;迁徙;繁殖;社会;先天性;学习;观察;实验13、略

【分析】【分析】叶的表皮上有保卫细胞形成的气孔,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当肾形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而保卫细胞失水体积缩小时,壁拉直,气孔关闭;哑铃形保卫细胞吸水时两头膨胀而中间彼此离开,气孔张开,失水时两头体积缩小中间部分合拢,气孔关闭.可见气孔运动的原因主要是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引起的.

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故答案为:散;气体;保卫;张开;关闭.14、略

【分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

(2)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如鸡的品种不同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解析】【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鸡具有相同的祖先原鸡.

(2)鸡的新品种的形成是由于原鸡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了许多变异个体,并能遗传下去.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和需求通过人工选择,对具有不同变异的鸡逐渐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淘汰、培育,使所选择的形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

(3)古代马的脚趾数由四趾又长又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中趾发达的马跑的快,能够吃到更多的食物,能躲避敌害的捕食,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中趾不发达的马跑的不快,不能够吃到足够的食物,不能躲避敌害的捕食,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中趾不发达的马就被淘汰了,这样,中趾发达的马一代代的进化下去,中趾发达这一性状得到积累加强,其它三趾退化,马的脚趾数由四趾逐渐演化成单趾.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马进化历程证实了: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化的渐变性;生物进化与自然环境改变有密切关系,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促进生物的进化.因此,与鸡的进化不同,现代的马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

(1)祖先;

(2)变异个体;人工;

(3)自然选择.15、略

【分析】【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解析】【解答】解:(1)该实验的过程是:将浆糊注入相同的试管中各2ml;分别向1;2号试管中注入清水和唾液;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中水浴10分钟;晾凉后,向1、2号试管中各注入两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

(2)从步骤A可以看出;本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因此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的消化作用.

(3)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人体的体温;37℃接近人体体温,酶的活性最强.因此在实验中用37℃左右的水对试管进行水浴是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这是模拟实验法.

(4)2号试管;加入了唾液,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碘液不变蓝.

(5)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因此该同学设置的对照实验中,乙试管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故答案为:

(1)DACB;

(2)唾液的消化作用;唾液;

(3)模拟口腔中的温度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模拟。

(4)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

(5)对照16、略

【分析】【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析】【解答】解:黑色塑料袋不透光;这样就避免了塑料袋内的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结果.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用手挤压塑料袋,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进入了瓶中,从而使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袋中装的蔬菜是新鲜的,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新鲜;二氧化碳.17、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分布,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和基因的分布特点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猪的体细胞内有20对染色体;因此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故答案为:染色体;23.18、略

【分析】【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示中A、B、C、D分别表示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解析】【解答】解:(1)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在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4)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因此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故答案为:(1)肌肉;血液。

(2)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B

(3)房室瓣;动脉瓣。

(4)D;A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9、√【分析】【分析】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解析】【解答】解: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一定要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解析】【解答】解: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此题是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相关知识的填空题,据此作答.【解析】【解答】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绿色植物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可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在氧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可见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是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二者共同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循环.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稳定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解析】【解答】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其中主要的途径是排尿;排尿有泌尿系统来完成.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解析】【解答】解: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因此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孤立,互不影响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食物多样;讲究荤素搭配,清淡少盐,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不吃早餐不能满足上午人体对营养的需要,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5、×【分析】【分析】生物时时刻刻都需要消耗能量,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能量是体内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浮在水面上的鸭,游动时需要消耗能量,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6、×【分析】【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解析】【解答】解: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因此,由骨;骨连接(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所以人体的各部分能够协调的活动,主要是靠神经系统的作用.

故答案为:×27、×【分析】【分析】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入.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南方古猿出现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只能使用天然工具;

能人出现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直立人出现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

智人出现在距今1万-20万年前;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因此;能人只能制造简单的工具,不会用火;直立人会用火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

故答案为:×.四、其他(共4题,共12分)28、略

【分析】【分析】图中A是细菌、B是酵母菌、C植物细胞、D是动物细胞、E属于病毒.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1)图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