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3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后果是()A.不产生氧气B.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小C.没有水生成D.产生氧气的速率慢2、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它们表示的含义中,正确的是()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B.“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C.“3”表示3个硫酸分子D.“4”表示4个氧原子3、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的黑色固体。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固体。
D.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4、我县正在为“争创省级生态县”而积极努力,在此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提高森林覆盖率B.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C.提倡私车出行D.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5、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6、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相同B.电子层数相同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下列气体的大量排放能造成空气污染且是酸雨的形成原因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二氧化氮8、下列各组混合液中,pH值小于7的是()A.20克10%的NaOH溶液和20克10%的硝酸溶液B.20克10%的NaOH溶液和20克10%的盐酸溶液C.20克10%的NaOH溶液和20克10%的硫酸溶液D.20克10%的NaOH溶液和20克10%的磷酸溶液9、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各项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B.制止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C.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D.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10、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11、化学是创造物质的科学,要创造新物质,其核心是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原子的质量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12、下列有关数量关系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用agH2通入bg灼热的CuO,生成cgCu和dgH2O,则a+b=c+dB.用mg锌放入n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wg,则n<wC.hg铁放入sg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eg,则s>eD.mg氯化钡溶液加入pg硫酸铜溶液中,生成qg溶液,则m+p=q13、右图是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判断该溶液在A、B、C、D四种状态时,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AB.BC.CD.D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氧分子____;
(2)亚铁离子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
(4)人体缺少____元素,会导致畸形、骨质疏松.15、将下列各操作名称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每个序号只填写一次):
①搅拌②蒸发③过滤④蒸馏
(1)由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____;(2)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再____;
(3)将硬水直接转变成软水____;(4)将蔗糖放入水中,为使其尽快溶解____.16、如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可表示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C处表示氧气与碳可以反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C处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填写“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2)B处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____;
(3)甲处可填入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
(4)写出甲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17、根据初中化学知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小明根据所学内容,红磷、白磷、木炭、镁条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哪种物质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小明进行如下探究。【探究问题】红磷、白磷、木炭、镁条几种物质,哪种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查阅资料】红磷、白磷对比情况
。红磷白磷状态暗红色固体蜡状固体有毒着火点rm{240^{circ}C}rm{40^{circ}C}
镁条可以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反应,如rm{N2}rm{CO2}等【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按照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几种物质测定空气中rm{O2}含量的可行性。rm{(1)}红磷、白磷探究实验中小明认为选用红磷比白磷更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化学方程式如图所示;将足量红磷放到燃烧匙中,点燃红磷,进行实验。
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冒白烟,反应停止后冷却,打开止水来,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五分之一.
空气中氧气约占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若将实验药品改为木炭,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不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rm{(3)}若将实验药品改为镁条,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观察到水倒吸入集气瓶大于rm{1/5}根据资料信息,小明知道镁条可以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进而影响反应结果。如镁条与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结论】几种物质中,红磷是最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8、向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pH=4,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19、在一次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配制一杯洛液.在20℃的环境下,墨墨将50g氯化铵固体倒入100g水中,充分振荡后,发现有12.8g氯化铵固体没有溶解.
(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结果保留到0.1%)
(2)该溶液是氯化铵团体的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0、试评价下列反应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入下表.
。题号反应式评价反应类型(1)H2O2H2↑+O2↑(2)P+O2P2O5(3)2KOH+H2SO4═K2SO4+2H2O(4)Cu+2AgNO3═Cu(NO3)2+2Ag评价序号:A.完全正确B.违背事实C.没有配平D.箭头不当。
类型序号:①分解反应②化合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21、配制50g5%氯化钠溶液.回答问题:
(1)若用10%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配制,则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3g/cm3)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量取所需要的10%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____(填“20mL”或“50mL”或“100mL”)规格的量筒.
(2)若用固体氯化钠和水配制,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
(3)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
(4)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在如图所示的标签内写出标签内容.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22、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3题,共24分)23、有“中国死海”之称的山西运城盐湖中主要含两种盐rm{Ma_{2}SO_{4}}和rm{NaCl}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rm{/隆忙}
溶解度rm{/g}rm{0}rm{10}rm{20}rm{30}rm{40}rm{50}rm{60}rm{70}rm{Ma_{2}SO_{4}}rm{4.9}rm{9.1}rm{19.5}rm{40.8}rm{48.8}rm{46.2}rm{45.3}rm{44.3}rm{NaCl}rm{35.7}rm{35.8}rm{36.0}rm{36.3}rm{36.6}rm{37.0}rm{37.3}rm{37.8}rm{(1)}冬天,运城盐湖会有如图的景致出现,非常壮观rm{.}这些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晶体;该物质能大量析出的原因是______.
rm{(2)}在rm{30隆忙}时,将rm{40gNa_{2}SO_{4}}和rm{40gNaCl}分别加入到rm{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rm{NaCl}溶液______rm{g}形成rm{Na_{2}SO_{4}}的______rm{(}填“饱和”、“不饱和”rm{)}溶液,其中rm{Na_{2}SO_{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rm{%(}精确到rm{0.1%)}.
rm{(3)}分析溶解度表格的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a.}温度越高;硫酸钠的溶解度越大。
rm{b.}夏季最容易从盐湖中获得rm{NaCl}晶体。
rm{c.}将一杯rm{60隆忙}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rm{50隆忙}会有少量晶体析出.24、根据下列数据及实验装置图(所有夹持仪器均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着火点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白磷40℃500℃红磷240℃(1)在铜片上;A和C点为白磷,B点为红磷,用酒精灯对准A加热,最先发生燃烧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_;一定不会发生燃烧的是______.
(2)将一支装满氧气的试管倒扣在(1)中“一定不会燃烧”的物质上面,现象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P2O5
25、(2011•衡阳)小林同学对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探究;他分别将A、B、C三种金属放入三支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记录的实验现象为:A、C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B放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根据小林同学的记录,你对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能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__.不能作出的判断的是______.要对A、B、C的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作出准确判断还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_.
评卷人得分六、探究题(共2题,共12分)26、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②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中A装置的作用是;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理由是______;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2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Na2SO3+O2=2Na2SO4;
(2)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
(3)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并可以产生SO2气体,BaSO4不溶于稀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______。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_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
。小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没有变质;还是。
Na2SO3乙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______已部分变质【评价】①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②若证明部分变质乙组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回答“是”或“否”)
【反思】
亚硫酸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应该如何保存亚硫酸钠?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不能改变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如果忘记加入二氧化锰,能产生氧气,只是速率较慢,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忘记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氧气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也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水,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氧气的速度较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2、C【分析】【分析】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和化学式等化学符号的周围有不少数字,对这些数字的含义理解、掌握和应用一直是不少同学学习的难点,因此常常混淆其表示的意义.如: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它们表示的含义.【解析】【解答】解: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说法错误,因为元素不论个数,只论种类,故A错误;
B;“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说法错误,因为“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故B错误;
C;“3”表示3个硫酸分子;说法正确,故C正确;
D;“4”表示4个氧原子;说法错误,因为“4”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4个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C.3、C【分析】
(1)A选项中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碳酸钙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A选项中的白色固体可用稀盐酸除去.
(2)B选项中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铜.故可用稀盐酸除去.
(3)C选项中的红色固体是铜;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不能除去.
(4)D选项中的蓝色固体是氢氧化铜;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铜.故可用稀盐酸除去.
故选C
【解析】【答案】做好此题要弄明白选项中的固体物质分别是什么;如石灰水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固体;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留下铜;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氢氧化铜.然后再看与盐酸的反应.
4、C【分析】【分析】A;根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污水的处理方法分析;
C;开车时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导致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D、发展风力发电将有效减少煤的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解答】解:A;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大土地绿化面积,对环境的改善,空气的净化起到有效的作用,故A的做法正确;
B;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将有效改善生活用水的质量,故B的做法正确;
C;开车时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导致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故C的做法错误;
D;发展风力发电将有效减少煤的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故D的做法正确.
故答案选:C5、D【分析】【分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它们的质量都很小,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选项错误.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是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正确.
故选D.6、C【分析】【分析】通过比较原子和离子的性质依次分析4个选项,即可【解析】【解答】解:A;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决定;R离子与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
B;R离子的形成是由于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的;故R离子比R原子电子层数要少一层,故B错误;
C;R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R离子;因为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可忽略不计,故C正确;
D;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而R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故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AD【分析】【分析】酸雨主要是一些酸性气体升到空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使雨水酸化.罪魁祸首是煤、石油大量燃烧生成的酸性气体.【解析】【解答】解:酸雨形成的罪魁祸首是酸性气体大量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四种气体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但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酸性很弱,不会形成酸雨,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强酸,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
故选AD.8、BD【分析】【分析】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可以根据提供的酸和碱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析】【解答】解:
A、NaOH+HNO3═NaNO3+H2O
4063
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和硝酸反应时消耗酸的量多;当氢氧化钠和硝酸的质量相同时,硝酸无剩余,故溶液呈碱性,其pH>7,故A错误;
B、NaOH+HCl═NaCl+H2O
4036.5
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量多;当氢氧化钠和盐酸的质量相同时,盐酸有剩余,故溶液呈酸性,其pH<7,故B正确;
C、2NaOH+H2SO4═Na2SO4+2H2O
8098
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时消耗硫酸的量多;当氢氧化钠和硫酸的质量相同时,硫酸无剩余,故溶液呈碱性,其pH>7,故C错误;
D、3NaOH+H3PO4═Na3PO4+3H2O
12098
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和磷酸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量多;当氢氧化钠和磷酸的质量相同时,磷酸有剩余,故溶液呈酸性,其pH<7,故D错误.
故选BD.9、AC【分析】
水污染的途径有: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止水污染的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制止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是错误的,因为有的水生动植物对水有净化作用.
故选AC
【解析】【答案】通过分析水污染的途径;来回答本问题,再切断污染途径就可以防止污染.
10、AB【分析】
A;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描述错误;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至t1℃时,甲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与降温前相等,从图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描述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正确;
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正确;
故选AB.
【解析】【答案】A;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并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分析解答;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结合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结合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11、AB【分析】【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解答.
B.根据原子的结构来分析.
C.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根据原子构成以及质量关系来分析.【解析】【解答】解:A.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离子;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它们极其微小肉眼看不见,且按一定规律构成,故正确;
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总数与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故原子不显电性,故正确;
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显电性,故错误;
D.因为电子的质量微乎其微;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错误.
故选AB.12、AD【分析】【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析】【解答】解:A、如果ag氢气和bg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gCu和dgH2O,则a+b=c+d;如果ag氢气和bg氧化铜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则a+b>c+d;该选项判断不正确;
B;用mg锌放入n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锌溶解,逸出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如果溶液质量为wg,则n<w,该选项判断正确;
C;提哦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如果充分反应后,溶液为eg,则s>e,该选项判断正确;
D;mg氯化钡溶液加入pg硫酸铜溶液中;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如果生成qg溶液,则m+p>q,该选项判断不正确.
故选:AD.13、AD【分析】【分析】固体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及上方的点代表的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代表的是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解析】【解答】解:由于A和D都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代表的都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故选A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分析】(1)表示粒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符号的前面.
(2)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
(3)根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解答;
(4)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导致畸形、骨质疏松.【解析】【解答】解:(1)粒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符号;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
(2)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亚铁离子:Fe2+;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4)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导致畸形;骨质疏松.
答案:(1)3O2;(2)Fe2+;(3)N2;(4)Ca.15、略
【分析】【分析】(1)由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2)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过滤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
(3)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的方法有煮沸或蒸馏;
(4)搅拌是加快溶解速率的方法之一.【解析】【解答】解:(1)由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可用蒸发的方法,使食盐晶体结晶析出.故答案为:②.
(2)因为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要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后过滤即可除去不溶性的泥沙.故答案为:③.
(3)蒸馏能将硬水软化.故答案为:④.
(4)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溶解,故答案为:①.16、略
【分析】
(1)C处为碳和氧气反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2)B处为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中碳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
(3)甲可以和氧气反应;也可以和氧化铜反应,说明甲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则甲为氢气或一氧化碳;
(4)由(3)可知甲为氢气或一氧化碳;甲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uOCu+H2O或CO+CuOCu+CO2.
故答案为:(1)化合反应;
(2)碳;
(3)H2(或CO);
(4)H2+CuOCu+H2O(或CO+CuOCu+CO2).
【解析】【答案】(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
(2)根据还原剂的概念来解答;
(3)根据甲可与氧气;氧化铜反应来解答;
(4)根据(3)的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17、(1)白磷有毒(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五分之一体积(2)反应减少了氧气,但生成了CO2,总体积不变,瓶内压强也没变(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需药品的选择,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药品的选择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解题的关键。【解答】rm{(1)}选用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白磷有毒;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冒白烟,反应停止后冷却,打开止水夹,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rm{dfrac{1}{5}}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rm{dfrac{1}{5}}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白磷有毒rm{(}其它合理答案也可rm{)}五分之一体积;rm{4P+5{O}_{2}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rm{4P+5{O}_{2}
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若将实验药品改为木炭,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不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rm{(2)}和rm{C}反应生成rm{O_{2}}二氧化碳是气体,使反应前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就不变,故水不能倒吸;故填:反应减少了氧气,但生成了rm{CO_{2}}总体积不变,瓶内压强也没变;rm{CO_{2}}rm{(3)}rm{2Mg+C{O}_{2}overset{碌茫脠录}{=}2MgO+C}镁条与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Mg+C{O}_{2}overset{碌茫脠录}{=}2MgO+C}rm{2Mg+C{O}_{2}overset{碌茫脠录}{=}2MgO+C
};故填:【解析】rm{(1)}白磷有毒rm{(}其它合理答案也可rm{)}五分之一体积rm{4P+5{O}_{2}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rm{4P+5{O}_{2}
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反应减少了氧气,但生成了rm{(2)}总体积不变,瓶内压强也没变rm{(3)2Mg+C{O}_{2}overset{碌茫脠录}{=}2MgO+C}rm{CO_{2}}18、HCl和NaCl【分析】解:向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pH=4,说明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
故答案为:
HCl和NaCl。
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pH=4,说明溶液显酸性,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HCl和NaCl19、略
【分析】【分析】(1)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即可;
(2)根据饱和溶液定义解答;【解析】【解答】解:(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7%;
(2)因20℃时100克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则有12.8g氯化铵固体没有溶解,有固体剩余,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故填:91)27%;(2)饱和.20、略
【分析】
(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是氢气和氧气,故违背事实,生成物错误;反应符合AB=A+B,故为分解反应;
(2)此项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反应符合A+B=AB;故为②化合反应;
(3)此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该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AB+CD=AD+CB,故为④复分解反应;
(4)此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A+CD=AD+C,故为④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B;①
(2)C;②
(3)A;④
(4)A;③.
【解析】【答案】(1)分解反应: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加热;通直流电,催化剂等)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可简记为AB=A+B;如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2)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可简记为A+B=AB;如磷的燃烧;
(3)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记为AB+CD=AD+CB;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钾与硫酸的反应;
(4)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记为A(单质)+BC=C(单质)+AB;如碳与氧化铜反应;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等.
21、24.350mL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胶头滴管【分析】【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2)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4)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解答】解:(1)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50g×5%=1.03g/cm3×x×10%x≈24.3cm3(即24.3mL).
量取所需要的10%的氯化钠溶液24.3mL时;应选用50mL规格的量筒.
(2)某同学称取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氯化钠;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3)溶液配制过程;要进行的操作是量取10%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再进行混匀.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10%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烧杯用于完成混匀操作;玻璃棒用于混匀时的搅拌.
(4)图2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填写氢氧化钠溶液、10%,即.
故答案为:(1)24.3;50mL;(2)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3)胶头滴管;(4).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22、×【分析】【分析】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原子质量大小由质子和中子决定,而不是质子和电子.
故答案为:×.五、计算题(共3题,共24分)23、略
【分析】解:rm{(1)}根据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冬天温度低,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大,达到饱和后,再降低温度就会析出硫酸钠晶体;
rm{(2)}在rm{30隆忙}时,rm{Na_{2}SO_{4}}的溶解度是rm{40.8g}rm{100g}水中最多溶解rm{40.8g}所以加入rm{40g}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该温度下rm{NaCl}的溶解度是rm{36.3g}所以加入rm{40g}溶液属于饱和溶液,且有不溶物,溶液质量为:rm{36.3g+100g=136.3}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rm{dfrac{40g}{100g+40g}隆脕100%=28.6%}
rm{dfrac
{40g}{100g+40g}隆脕100%=28.6%}由图中数据可知,开始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到了rm{(3)a}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rm{50^{circ}}错;
rm{a}由于夏天温度比较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不大,随着蒸发溶剂,氯化钠会析出晶体,故rm{b}正确;
rm{b}将一杯rm{c}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rm{60隆忙}溶解度变大,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不会析出晶体.
故答案为:rm{50隆忙}因为该物质在较低温度下溶解度变小,容易成为饱和溶液,继续降温,便会大量析出rm{(1)Na_{2}SO_{4}}不饱和;rm{(2)136.3}rm{28.6}.
rm{b}根据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考虑;rm{(1)}根据在rm{(2)}时,rm{30隆忙}和rm{Na_{2}SO_{4}}的溶解度大小考虑;rm{NaCl}根据图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此题考查物质的溶解性以及物质的检验,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rm{(3)}【解析】rm{Na_{2}SO_{4}}因为该物质在较低温度下溶解度变小,容易成为饱和溶液,继续降温,便会大量析出;rm{136.3}不饱和;rm{28.6}rm{b}24、略
【分析】
(1)据题意知A和C点为白磷;B点为红磷.从图中又可以看出B;C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而A点与氧气隔绝.从燃烧的条件可知最先燃烧的是C,不可能燃烧的是A.故答案为C、A;
(2)(1)中“一定不会燃烧”的物质是因为与氧气隔绝,一旦氧气充足,它会燃烧,并冒出白烟.又因燃烧消耗氧气,使得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变小,试管外的水压入试管,使试管内的水面上升.白磷浮在水面上燃烧、冒白烟、试管内的液面不断上升;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式为:4P+5O22P2O5故答案为:白磷浮在水面上燃烧、冒白烟、试管内的液面不断上升、4P+5O22P2O5
(3)为提高铜片的温度;并且把A与氧气隔绝,在烧杯内放入热水.故答案为:烧杯提高温度且隔绝氧气。
【解析】【答案】(1)据题意和图示以及燃烧的条件可知;最先燃烧的一定是着火点低,并与氧气接触的物质;不会发生燃烧的是缺少可燃条件的物质;
(2)(1)中“一定不会燃烧”的物质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现在有了氧气,开始燃烧.燃烧消耗氧气使试管内的压强变小,液面也跟着变化.并根据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写出化学式;
(3)热水的作用可提铜片的温度使可燃物尽快达到着火点;并使A点与其它形成对比.
25、略
【分析】
由A;C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B放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可知在金属活动顺序中A、C位于H之前而B位于H之后,可判断A>B、C>B;因为A、C两金属活动性强弱无法确定,而不能对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能作出的判断;为验证A、C两金属活动性强弱,可把金属A放入C的盐溶液中或将金属C放入A的盐溶液中,观察两种金属的置换结果;
故答案为:A>B;C>B;无法比较A与C的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金属A放入C的盐溶液中或将金属C放入A的盐溶液中.
【解析】【答案】根据金属与酸或盐的反应规律;利用A;B、C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的反应,推断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
六、探究题(共2题,共12分)26、略
【分析】解:【交流讨论】:甲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影响实验结果;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全部排出;也就不能完全吸收;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办公家具展会租赁与销售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武汉东湖风景区旅游开发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艺术品共同创作与展览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房屋租赁合同免责及维修保障3篇
- 二零二五版灯光照明工程设计咨询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班组分包消防设施分包服务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新媒体行业劳动合同制度及知识产权保护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空调销售与绿色消费倡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管模板租赁环保要求及价格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共享与预警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2030年中国糖醇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八年级散文阅读专题训练-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 2024年杭州市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环境感知技术》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
- GB/T 45079-2024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框架多硬件平台适配技术规范
- 2024年安徽省铜陵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练习卷二含答案
- 国家安全教育高教-第六章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 水处理药剂采购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城市环卫一体化服务合同
- 工地春节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