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仁爱科普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仁爱科普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7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钾能与硫酸锌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金属锌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比铜丝反应剧烈C.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D.在常温下,金属铜与氯化银反应得到金属银3、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B.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75g;溶液是不饱和的。

C.从溶解度曲线上看出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没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

4、(2013•门头沟区二模)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5、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rm{(}rm{)}A.用生铁制铁锅B.可燃冰用作燃料C.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倾倒液体C.

称量固体D.过滤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自来水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活饮用水;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标准感官指标无异味、异臭等化学指标pH6.5-8.5,铜<1.0mg•L-1,铁<0.3mg•L-1,氟化物<1.0mg•L-1,游离氯≥0.3mg•L-1(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自来水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

(4)长期饮用蒸馏水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人体健康.11、(2012•宁化县校级质检)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20℃时,B的溶解度是____g.

(2)30℃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

(3)把接近饱和的A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写一种).

(4)把60℃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标号).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溶质C的溶解度变小。

C.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溶液中没有晶体C析出.12、I;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I题计分.

I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会产生尼古丁(C10H14N2);烟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不仅影响自身健康,对他人健康也有害.

(1)尼古丁属于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物”).

(2)乱扔烟头,会引起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烟头引起火灾的原因是____.

(3)CO是有毒气体,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____.

Ⅱ在农业生产中;土壤的改良,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对农作物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

(1)农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改良____(选填“酸性”或“碱性”)土壤.

(2)农药波尔多液是用石灰乳[Ca(OH)2]和硫酸铜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配制过程中,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

(3)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13、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和氯化钠.安多夫可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张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重曹”;白色细小晶体,加热到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一】对烧煮时产生大量气体的成分和来源进行探究。

(1)小于对气体的____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如图3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装置导气口连接顺序:

气体样品→____→____→____→____.

(2)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____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1____.____.实验2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实验探究二】测定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固体粉末,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小于想用测定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来推算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于是称取实验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粉末6.9克,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

(1)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

(2)该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

(3)上述实验方案中,若沉淀A缺少“洗涤”操作,则会使测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明同学看到这个设计实验后;提出一个更简单的测定方法,设计思路如下:

①电子天平调零。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在锥形瓶内装入M克安多夫样品;分液漏斗内装入足量浓盐酸。

④称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W1克。

⑤滴入浓盐酸。

⑥无气泡产生后,再称整个装置的质量W2克。

⑦(W2-W1)减轻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NaHCO3的质量,最终达到计算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的目的.

【方案评价】

两位同学经过多次的实验测定____后发现,得到的最终结果总是比真实值偏大,请你帮他们分析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14、有以下几种仪器:①水槽②试管③酒精灯④量筒⑤集气瓶⑥滴管;用仪器序号回答:

(1)用于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有______;

(2)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3)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15、厨房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rm{(1)}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2)}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rm{(}填“调大”或“调小”rm{)}.16、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序号进行填空.

(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__.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过滤液体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所需仪器有____.17、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3个铁原子____;

(2)4个氧分子____;

(3)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

(4)氯化钠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用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得到氧气,所以二氧化锰是反应物____.19、引起水俣病中毒的金属是镉.____.20、过滤操作的各项步骤中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可以加快过滤速率.____.21、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____.(判断对错)22、空气中的氧元素大部分以游离态存在,少数以化合态存在.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3、根据如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A、C装置中发生反应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

(2)A装置进行实验后,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现象.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可以用____(填字母).

A.灭火B.生产饮料C.光合作用D.气体肥料.24、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rm{(1)}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______;

rm{(2)}甲烷燃烧: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1题,共9分)25、小靓是个勤快的孩子;做家务时经常接触到下列用品.

。用品脱氧剂洁厕灵炉灶清洁剂有效成分还原铁粉盐酸氢氧化钠①小靓对脱氧剂感到好奇,拆开试剂袋,发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______,他选用了______;利用物理方法证明脱氧剂中还含有铁粉;

②小靓使用洁厕灵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③炉灶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俗称______,小靓使用时小心地戴上了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4题,共32分)26、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溶液可用于检验气体B,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B物质的化学式____,D物质的化学式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

(3)写出物质A→B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27、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

(2)若反应后,将溶液过滤,所得固体物质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可能有____.

(3)若反应后,将析出的金属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28、(2015•泉州)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B→C+D.

(1)若A是硫酸,B是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反应.

(2)若A;C均是含同种元素的非金属氧化物;且A有毒性,D能被磁铁吸引.

①C的化学式是____,其固体俗称____;

②D的合金可用于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它的____性.

(3)若A、C是都是金属单质,B、D都是盐,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___,该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____(选填“<”或“>”)C.29、已知A、B、C、D是下列四种物质的一种:Fe、CuSO4、H2SO4、Ca(OH)2;且图中连线表示两种物质(或其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B和C可以用来制作农用杀菌剂波尔多液。C溶液和D反应,有红色物质析出。

(1)B物质的俗称:______;属于______(填标号);

①氧化物②酸③碱④盐。

请举例B物质一项日常或生产中的用途:______。

(2)A和B之间的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3)B和C之间的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C溶液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A;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定义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定义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分析判断;

D、根据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定义分析.【解析】【解答】解:A;纯净物是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故A错误;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者是包含关系,故B正确;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者是并列关系,故C错误;

D;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生成物是一种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两者属于交叉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B.2、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明确三点:(1)知道金属活动性的顺序;(2)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更活泼;(3)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解析】【解答】解:A;钾金属很活泼能与水发生反应;不能将锌置换出来,故A错误;

B;铁比铜活泼;在灼烧时铁比铜反应剧烈,故B正确;

C;镁比铝活泼;常温下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故C错误;

D;氯化银不能溶于水得到溶液;所以铜与氯化银不能反应,故D错误;

故选:B.3、A【分析】

A、由于在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时它们的饱和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而在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因此将t1℃的它们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a;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给它的饱和溶液升温时,饱和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而由图不难看出,t2℃时c的溶解度小于t1℃时a的溶解度,即升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a>c;故A正确;

B、由于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所以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25ga物质溶解,所以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70g;溶液是饱和的,故B错误;

C;由于没有说明温度;所以不能说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故C错误;

D、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没有晶体析出的是a和b;有晶体析出的是c,故D错误.

故选A.

【解析】【答案】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比较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确定温度变化时溶液中量的变化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等.

4、B【分析】

A、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故此选项错误.

B;加紧弹簧夹是因为防止燃烧时气体膨胀溢出;故此选项正确.

C;红磷过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剩余物主要是氮气,同时还含有其他气体,故此选项错误.

D;红磷量少氧气不能耗尽;则测量的数据会不准确,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解析】【答案】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

5、D【分析】解: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选项错误;

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选项错误;

C;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指明在饱和溶液中,故选项错误;

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解析】【答案】D6、B【分析】解:rm{A}用生铁制成铁锅是利用了生铁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rm{.}错误;

B、可燃冰用作燃料,为化学变化rm{.}故正确;

C、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具有吸附性rm{.}错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吸收热量;故错误;

故选:rm{B}.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解析】rm{B}7、C【分析】【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8、B【分析】【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析】【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

B;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对.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有氦气、氖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

D;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故错.

故选:B.9、C【分析】【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析】【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自来水中含有多种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根据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方法是过滤进行解答;

(3)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方法是蒸馏;

(4)蒸馏水不含人体所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故长期饮用对人体不利.【解析】【解答】解:

(1)由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可知二者的区别是:该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由图中信息可知;感官指标通常指的是物质的异味;臭味等,属于物理性质;故答案为:物理;

(2)自来水中含有多种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3)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蒸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防止暴沸.

(4)蒸馏水不含人体所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故长期饮用对人体不利;故答案为:不利于.

答案:

(1)物理。

(2)混合物。

(3)蒸馏防止暴沸。

(4)不利于11、略

【分析】【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把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判断将饱和溶液降温时,溶液中有关量的变化等.【解析】【解答】解:(1)由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20℃时,B的溶解度是40g;

(2)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3)由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4)由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把60℃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时: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正确;

B;溶质C的溶解度变大;故B错误;

C;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溶液中没有晶体C析出;故D正确.

故答为:(1)40;(2)A=B>C;(3)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4)B.12、略

【分析】

I(1)尼古丁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有机物.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乱扔烟头;会引起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烟头引起火灾的原因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3)一氧化碳非常易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与血红蛋白失去结合的机会,使生物体缺氧导致中毒.

故答案为: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II(1)熟石灰成弱碱性;农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熟石灰.

(2)用石灰乳[Ca(OH)2]和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Ca(OH)2═Cu(OH)2↓+CaSO4;所以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

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

(3)施用铵态氮肥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原因是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故答案为: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解析】【答案】I(1)根据尼古丁的化学式是C10H14N2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3)一氧化碳比氧气更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氧气失掉了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使人体组织缺氧导致中毒.

II(1)农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

(3)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

13、.dcba醋酸2NaHCO3Na2CO3+H2O+CO2↑取样与试管中,加入食醋,并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CaCO3使碳酸钠完全沉淀偏大.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或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分析】【分析】【实验探究一】(2)根据题目信息和知识基础,确定检验CO2和水蒸气所用药品;

(2)①根据题意是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所以有两种情况:可能是自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者相互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根据碳酸氢钠的组成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和酸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实验探究二】

(1)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解答;根据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沉淀解答;

(2)根据沉淀的质量利用反应的关系式分析解答;

(3)若沉淀A缺少“洗涤”操作;会使碳酸钙测得质量偏大.

(4)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实验探究一】

(1)根据题意,检验有无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水用无水硫酸铜,先检验水,在检验二氧化碳,故装置导气口连接顺序:气体样品→dcba;

(2)①根据题意可知二氧化碳的生成可能有两种情况:碳酸氢钠自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者是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

实验1:取样与试管中;加入食醋,并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并且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①正确;

实验2: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猜想②正确;

【实验探究二】

(1)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沉淀;

(2)Na2CO3~CaCO3~2NaHCO3

106100168

x5gy

==x=5.3g

y=8.4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6.9g-5.3g=1.6g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100%=84%

(3)若沉淀A缺少“洗涤”操作,会使碳酸钙测得质量偏大,则会使测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偏大;质量分数偏大;

(4)两位同学经过多次的实验测定后发现;得到的最终结果总是比真实值偏大,分析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实验中使用了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未考虑反应过程中水的蒸发.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一】

(1)dcba

(2)①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生成的。

②2NaHCO3Na2CO3+H2O+CO2↑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1取样与试管中,加入食醋,并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实验2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实验探究二】

(1)CaCO3;使碳酸钠完全沉淀;

(2)该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84%;

(3)偏大;

(4)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或CO2带出水蒸气.14、略

【分析】解:(1)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须用量筒;故填:④;

(2)给物质加热须用酒精灯;故填:③;

(4)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需用到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故填:①⑤.

运用量筒能测量液体的体积;给物质加热须用酒精灯、排水法收集气体要用到水槽、集气瓶.

运用常见仪器的用途解答,一定要掌握基本的操作,要准确无误并且理解这样操作的原因.【解析】④;③;①⑤15、略

【分析】解:rm{(1)A}陶瓷蒸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塑料盆是一种塑料;有机是合成材料;

C、棉布围裙是用棉花纤维制的,棉花纤维是天然材料;故填rm{B}

rm{(2)}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以利于燃气充分燃烧.

故答案为:rm{(1)B}rm{(2)}调大.

rm{(1)}根据各用品的材料构成和材料分类解答;

rm{(2)}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解析】rm{B}调大16、略

【分析】【分析】(1)细口瓶常用于液体药品的保存;试管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

(2)回顾“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所需进行的计算-称量-溶解的过程;判断需要用的仪器有哪些,则可知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哪些;

(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选择仪器.【解析】【解答】解:(1)细口瓶常用于液体药品的保存;试管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

故答案为:⑤;①.

(2)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托盘天平、玻璃棒,其中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量筒;过滤液体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所用到的仪器有试管;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故答案为:

(1)⑤;①

(2)②③⑩;②⑦⑩

(3)①⑧⑨.17、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析】【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铁原子就可表示为3Fe;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氧分子可表示为:4O2.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4P2O5;

(4)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故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

故答案为:(1)3Fe;

(2)4O2(3)4P2O5(4)NaCl.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分析】【分析】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出改变反应速率的特性,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的特点.【解析】【解答】解: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只是加快双氧水放出氧气的速度;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它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不是反应物.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根据常见的有害元素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因最早发现于水俣湾而得名,而不是金属镉,故错误.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解析】【解答】解: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目的是防止滤液弄破滤纸,使实验失败.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同时也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游离态是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化合态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形式存在.【解析】【解答】游离态是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化合态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形式存在.空气中氧元素主要以氧气的形式存在所以大部分是以游离态存在;同时氧元素也存在于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蒸气中但是少数.

故答案为:√四、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3、略

【分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塑料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塑料瓶会变瘪,利用这一性质可以用来生产饮料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4P+5O22P2O5;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塑料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塑料瓶会变瘪,利用这一性质可以用来生产饮料,故选:B.

故答案为:(1)H2O+CO2=H2CO3,4P+5O22P2O5;

(2)塑料瓶变瘪了,B.24、略

【分析】解:rm{(1)}稀硫酸能与铁锈的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填:rm{Fe_{2}O_{3}+3H_{2}SO_{4}篓TFe_{2}(SO_{4})_{3}+3H_{2}O}

rm{(2)}甲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rm{CH_{4}+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2H_{2}O.}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rm{CH_{4}+2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CO_{2}+2H_{2}O.}【解析】rm{Fe_{2}O_{3}+3H_{2}SO_{4}篓TFe_{2}(SO_{4})_{3}+3H_{2}O}rm{CH_{4}+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2H_{2}O}rm{CH_{4}+2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CO_{2}+2H_{2}O}五、计算题(共1题,共9分)25、略

【分析】解:①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铁可被磁铁吸起,故填:Fe与潮湿的空气接触;磁铁;

②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③炉灶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有强腐蚀性,故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故填:NaOH有强腐蚀性.

①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及物理性质来解答;

②根据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解答;

③根据炉灶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NaOH有强腐蚀性解答.

此题是对生活中化学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化学原理及生活常识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解析】Fe与潮湿的空气接触;磁铁;CaCO3+2HCl=CaCl2+H2O+CO2↑;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有强腐蚀性六、推断题(共4题,共32分)26、略

【分析】【分析】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则B是二氧化碳,C是氧化钙,据此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碳酸钙分解则B是二氧化碳,C是氧化钙,方程式为CaCO3C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