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新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从距地面高h处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刚好等于h。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小球的速度的大小为()A.B.C.D.2、【题文】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汽车如图(a)所示,经过一棵果树附近时,恰好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图(b)是果子运动的轨迹,则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的果子的运动轨迹是(不计阻力)3、小刚同学学完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后,试图用其分析判断生活中的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上抛出的物体,之所以向上运动,一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B.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为了减小人的惯性C.沿水平方向飞行的飞机,只有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才能击中目标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某人在地面上竖直向上跳起后,一定会落回原地4、关于物体的动量和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物体的动量不变,其动能一定不变B.一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C.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其动能一定相等D.两物体的动能相等,其动量一定相等5、【题文】如右图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g=10m/s2;则()

A.第1s内推力做功为1JB.第2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0JC.第1.5s时推力F的功率为2WD.第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6、静电力恒量k的单位是()A.N·m2/kg2B.kg2/(N·m2)C.N·m2/C2D.C2/(N·m2)7、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温度,全部属于矢量B.研究“神十一”和“天宫”对接过程时,“神十一”和“天宫”可视为质点C.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称为平均速率D.位移的大小有可能等于路程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一块重40N

的长方形物体在水平地板上滑动时受8N

的滑动摩擦力,若使此物块立放在地板上,此时物块与地板的接触面积为原来的12

物块各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则此时让物块匀速滑动,需作用于物块上的水平力为______N.

9、升降机地板上放一台秤,台秤的盘中放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升降机运动中,某时刻,台秤的读数为8kg,则此时物体处于______填“超重”或“失重”状态,若重力加速度g取其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10、【题文】一位同学抓起放在地上的一瓶饮料,在他握着瓶身把饮料竖直向上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如图所示,此时瓶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如果他手对瓶子的握力增大,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汽车以5m/s速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则2s末汽车的速度为______m/s,4s内汽车位移为______m.12、如图;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块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d

的挡光片固定在物块上,测得二光电门之间距离为s

垄脵

当滑块匀加速运动时,测得挡光片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鈻�t1

和鈻�t2

则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

垄脷(

多选)

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dB.

适当减小两挡光片宽度d

C.增大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D.

减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评卷人得分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12分)13、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

(1)实验中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

A.刻度尺B.秒表C.天平。

D.弹黄秤E.重垂线F.坐标纸。

(2)实验中要使木板保持竖直,使小球的轨迹平面与板面平行,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3)如图所示,确定平抛运动抛出点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

(4)为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斜槽轨道必线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必需水平。

C.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固定。

D.毎次释放小球必须静止.14、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

(a)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

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

或凹槽)

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

或方格纸)

相接触。

(f)

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

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

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

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______(

用Lg

表示)

.15、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若某同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中,作出F-L图线如图2所示,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N/m.(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6、实验室备有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细线、钩码等器材;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B.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应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应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M的关系”时;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之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各点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技术点间各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出1、2、、6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0.75、3.00、6.75、12.00、18.75、27.00(cm),通过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在研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时,某同学保持所挂钩码质量m不变,在满足m<M的前提下,改变小车质量M,作出的a-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若不考虑系统误差,从图象可以求出所挂钩码质量m=______kg.(取g=10m/s2)17、图1

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砂和砂桶的质量为m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

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

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

和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

图2

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

为7

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则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m/s2

(

结果保留2

位有效数字)

.18、(1)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在长木板的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较薄的小木板,反复移动它,直到小车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C.每次给小车加放砝码,由于研究对象质量改变,运动中所受摩擦力发生改变,所以应重新平衡摩擦力D.由于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加速度越大,为尽量多测量数据,可以换用大的砂桶,用多装些砂的方法增大拉力,来增大加速度(2)

如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

纸带上ABCDEFG

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若以每5

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则由纸带记录的数据可知,小车经过E

点时的速度为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两空结果请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1题,共8分)19、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质量为m=1kg,在左侧平台上水平抛出,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O为轨道的最低点.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对应圆心角为θ=106°,平台与AB连线的高度差为h=0.8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1)物体平抛的初速度;(2)物体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4题,共32分)20、如图(1),弹簧振子平衡位置为o,振子在AB间作简揩振动,在图上画出振子在B点时加速度的方向和在A时的位移。21、光滑圆柱体固定于水平地面.AB为一重为G的均匀直棒,A端放在地上,C点压在柱面上,AB棒处于静止,请画出直棒AB所受各个作用力。22、作图题:按所标条件分别对甲、乙图中力F进行分解,并用作图法求出甲图中分力、F1、F2的大小.23、画出图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木块为粗糙木块。评卷人得分六、证明题(共2题,共4分)24、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身高为l的人以速度υ匀速直线行走,如图所示.

(1)有甲;乙两位同学对人的头顶的影子的运动情况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认为人的头顶的影子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同学则依据平时看到的自己的影子的运动情况,认为人的头顶的影子将作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对人的头顶的影子的运动情况的看法,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2)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求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25、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身高为l的人以速度υ匀速直线行走,如图所示.

(1)有甲;乙两位同学对人的头顶的影子的运动情况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认为人的头顶的影子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同学则依据平时看到的自己的影子的运动情况,认为人的头顶的影子将作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对人的头顶的影子的运动情况的看法,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2)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求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则x=y=h,带入求解则考点:平抛运动规律【解析】【答案】A2、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车相对果子向左运动;那么果子相对车就是向右运动,而且果子在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所以B对;

考点:考查参考系和相对运动的概念。

点评:理解相对运动的判断是求解本题的关键【解析】【答案】B3、D【分析】解:A

向上抛出的物体;没有受向上的作用力,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仅仅与质量有关;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不是减小人的惯性,故B错误;

C;飞行的飞机投弹时;炸弹做平抛运动,在目标的正上方投弹,不能击中目标,故C错误;

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某人在地面上竖直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人随地球做圆周运动,一定会落回原地,故D正确.

故选: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以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飞机投出的炸弹,炸弹由于具有惯性有水平初速度,做平抛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时刻牢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便可对大多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

同时也要注意,当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时,说明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都无关.【解析】D

4、A【分析】解:动能是标量Ek=12mv2

动量是矢量P=mv

动能与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Ek=P22m

A;一物体的动量P

不变;其动能Ek

一定不变,故A正确.

B;一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大小一定不变,但速度的方向可以变化,即动量的方向可以变化.

故B错误.

C;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当两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其动能一定相等,当两物体的质量不等时,其动能一定不相等.

故C错误.

D;两物体动能相等;而质量不等时,其动量也是不相等的.

故D错误.

故选A.

动能Ek=12mv2

动量P=mv

动能与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Ek=P22m

动能是标量,动量是矢量,一个物体的动量不变时,动能一定不变,动能不变时,动量的大小一定不变,但方向可能变化;两个物体的动量相等时,只有当质量相等时,动能才相等,两个物体的动能相等时,也只有质量相等时,动量大小才会相等.

此题考查动量和动能的关系,特别要注意,动能是标量,动量是矢量,动量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

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解析】A

5、B【分析】【解析】第1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推力方向没有位移产生故做功为0,A选项错误;由图象可知第3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F=2N,故F=f=2N,由v-t图象知第2s内物体的位移x=×1×2m=1m,第2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fx=2.0J,故B选项正确;第1.5s时物体的速度为1m/s,故推力的功率为3W,C选项错误;第2s内推力F=3N,推力F做功WF=Fx=3.0J,故第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WF/t=3W;故D选项错误。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车组为情景考查机车的功率问题。【解析】【答案】B6、C【分析】解答:根据库仑定律则所以k的单位是N·m2/C2。选项C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物理量单位的推导7、D【分析】【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或形状的点,是物理学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位移是首尾位置的变化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总和。本题考察运动的基本概念,识记即可。【解答】A.时间、温度是标量,故A错误;B.对接过程中,“神十一”和“天宫”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一般情况下,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平均速率大于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故C错误;D.如果物体运动是单向直线运动,则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D正确。【解析】D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8【分析】解:物体在水平地板上滑动时受8N

的滑动摩擦力;

若使此物块立放在地板上,此时物块与地板的接触面积为原来的12

依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娄脤N

可知,压力与粗糙程度均不变,那么受到滑动摩擦力仍为8N

故答案为:8

依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娄脤N

可知,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从而即可求解.

考查滑动摩擦力公式的内容,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注意接触面积与摩擦力大小无关.【解析】8

9、略

【分析】【详解】

某时刻,台秤的读数为8kg,则此时物体对地板的压力为小于物体的真实的重力,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应该是向下的,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所以【解析】失重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手对瓶子的作用力为摩擦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所以瓶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手对瓶子的握力增大,瓶子任然静止,摩擦力仍然等于重力,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考点:摩擦力。

点评: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一般用共点力平衡求解。【解析】【答案】向上不变11、略

【分析】解:汽车以速度v0=5m/s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加速度a=-2m/s2在粗糙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则汽车最多可以运动时间为:

在2s末;汽车仍在运动,直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2s末汽车的速度为:

我们已知汽车最多紧急制动后最多运动2.5s;所以,汽车在4s末汽车的位移就是汽车在2.5s末的位移,在2.5s-4s,汽车静止不动;

所以有:=6.25m.

答:2s末汽车的速度为1m/s;4s内汽车位移为6.25m

先判断汽车能运动的时间;再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出速度;再运用位移公式求得位移即可.

这类匀变速的问题,特别容易忽略判断运动时间这步,如本题第二问直接用时间4s代入计算导致错误.【解析】1;6.2512、略

【分析】解:(1)

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可以认为是小车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小车两次同过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

则挡光片第一次经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1=d鈻�t1

挡光片第二次经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2=d鈻�t2

此段时间小车的位移为d

由运动学速度位移关系式得:

v22鈭�v12=2as

带入数据得:a=d22s(1鈻�t22鈭�1鈻�t12)

(2)d

越小;所测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s

越大初速度与末速度差距越大,速度平方差越大,相对误差越小.

故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减小两挡光片宽度d

或增大两挡光片间距s

故BC正确.

故选:BC

故答案为:(1)d22s(1鈻�t22鈭�1鈻�t12)(2)BC

(1)

光电门测量滑块瞬时速度的原理是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即v=dt

求出小车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即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2)

根据极限逼近思想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则b

要小;另外AB

点越远;相对误差越小.

本题应掌握光电门测量滑块瞬时速度的原理,正确进行误差分析,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好题.【解析】d22s(1鈻�t22鈭�1鈻�t12)BC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12分)13、略

【分析】解:(1)研究平抛运动;需要测量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所以需要刻度尺,根据竖直位移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不需要秒表;该实验不需要小球的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和弹簧秤,还需要重锤线,确保小球抛出是在竖直面内运动,还需要坐标纸,便于确定小球间的距离.故A;E、F正确,B、C、D错误.

故选:AEF.

(2)实验中要使木板保持竖直;使小球的轨迹平面与板面平行,要用到的仪器是重锤线,故选:E.

(3)平抛运动的抛出点为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故选:丙.

(4)A;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相等;每次让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斜槽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固定,故A错误,C正确,D正确.

B;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斜槽末端必须水平,故B正确.

故选:BCD.

故答案为:(1)AEF;(2)E,(2)丙,(3)BCD.

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实验器材;

根据原理确定减小实验误差的因素;注意斜槽的末端需水平,每次让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掌握实验原理与实验器材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解析】AEF;E;丙;BCD14、略

【分析】解:(1)a

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

故a

正确.

b

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

故b

错误;c

正确.

d

因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在相同时间里,位移越来越大,因此木条(

或凹槽)

下降的距离不应是等距的,故d

错误;

e

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

故f

错误,e

正确.

(2)

竖直方向上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鈻�y=L

根据鈻�y=gT2

得,相等的时间间隔T=Lg

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xT=2LT=2Lg

故答案为:(1)ace

(2)2Lg

(1)

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

(2)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竖直方向上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结合水平位移求出小球的初速度.

(1)

解决平抛实验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实验的注意事项.

在平抛运动的规律探究活动中不一定局限于课本实验的原理,要注重学生对探究原理的理解;

(2)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灵活求解.【解析】ace2Lg

15、略

【分析】解:(1)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弹簧会损坏,故A正确.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使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要待钩码平衡时再读数.故B正确.

C;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伸长量等于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故C错误.

D;拉力与伸长量之比是劲度系数;由弹簧决定,同一弹簧的劲度系数是不变的,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故D错误.

(2)由F-L图象和胡克定律结合分析知,图象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F=0时,即横坐标的截距为弹簧的原长,所以据图所知,横截距为5.0cm,即弹簧的原长为5.0cm;图象的斜率K=N/m=20N/m.

故答案为:(1)AB;(2)5.0;20

在《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弹簧的弹力与行变量的关系满足F=kx,其中k由弹簧本身决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分析即可;由F-L图象的意义,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图象与横坐标的截距为弹簧的原长.

本题关键明确实验原理,能够根据胡克定律列式求解;能利用F-L图象分析求解是关键,注意横坐标的截距为弹簧的原长,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解析】AB;5.0;2016、略

【分析】解:(1)A;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滑轨平行,但不需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因为不需要用钩码的重力代替绳子的拉力;根据纸带求出加速度即可,故A正确,B错误;

C;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只有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故C正确.

D;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M的关系”时;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之后,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即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AC.

(2)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根据作差法得:a==1.5m/s2;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则a-图象的斜率表示mg;根据图象得:

mg=

解得:m=0.02kg

故答案为:(1)AC;(2)1.5;(3)0.02

(1)利用图示小车纸带装置可以完成很多实验;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但细线必须与木板平行以保持加速度不变,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的表达式,不难得出当钧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时,加速度a近似等于g的结论.

(2)根据作差法求解加速度;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与质量倒数的关系;从而求出m.

对于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不等时,我们可以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可以减小误差,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难度适中.【解析】AC;1.5;0.0217、略

【分析】解:(1)

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即平衡摩擦力.

故选:B

(2)

当m<<M

时;即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

因此最合理的一组是C

故选:C

(3)

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0.1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鈻�x=at2

得:

sDE鈭�sAB=3a1T2

sEF鈭�sBC=3a2T2

sFG鈭�sCD=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

a=13(a1+a2+a3)=0.0549+0.0591+0.0634鈭�0.0422鈭�0.0465鈭�0.05089脳(0.1)2m/s2=0.43m/s2

故答案为:(1)B(2)C(3)0.43

1

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平衡摩擦力;

2

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即m<<M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

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鈻�x=aT2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只要真正掌握了实验原理就能顺利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而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都与实验原理有关,故要加强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解析】BC0.43

18、(1)A

(2)0.841.6【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要求理解此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1)要求掌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2)(2)要求会通过只带计算瞬时速度与加速度,注意单位换算和有效数字。本题的易错点为操作步骤理解不清,计算要注意单位换算和有效数字。【解答】(1)ABC.(1)ABC.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在小车不系小桶的情况下,在长木板的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较薄的小木板,反复移动它,直到小车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平衡方程知与质量无关,故BC错误,A正确。(2)

由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得VE=XDF2t=0.84m/s

由逐差法求得加速度得a=XDG鈭�XAD9T2=1.6m/s2

故答案为:(1)A(2)0.841.6

【解析】(1)A(1)A(2)0.841.6(2)0.841.6四、计算题(共1题,共8分)19、略

【分析】

(1)由于物体无碰撞进入圆弧轨道,即物体落到A点时速度方向沿A点切线方向,则tanα===tan53°2分又由h=gt22分联立以上各式得v0=3m/s.1分(2)设物体到最低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有mv2-mv=mg[h+R(1-cos53°)]2分在最低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1分代入数据解得FN=43N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轨道的压力为43N.1分【解析】【解析】【答案】五、作图题(共4题,共32分)2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在B点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以加速度方向向右,在A点,振子相对于平衡位置向右,所以位移向右从O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