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思想控制B.巩固国家统一C.加速国家统一D.加强经济管理2、(2016•长沙)在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中有一件“稀世珍宝”.如图是该文物2014年6月回归长沙时,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中)、省长杜家毫(右)和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共同为其“合体”的场景.该文物是()A.皿方罍B.司母戊鼎C.四羊方尊D.虎耳铜鼎3、“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人则责备俄国和法国,还有人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概括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B.英法被迫应战的自卫战争C.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D.塞尔维亚等国的民族解放战争4、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5、如图所示的法国埃菲尔铁塔始建于1889年,展示了钢铁时代的辉煌。这座建筑物建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6、《历史朝代顺序歌》中有这样一句,“东周分两段”,这里的“两段”指的是()A.春秋和战国B.西汉与东汉C.西晋与东晋D.北宋与南宋7、“人们有理由判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农民失望的原因是()

①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

③农民对所获得的耕地在法律上只有使用权。

④获得解放后的农民可以自由选择所居住的“村社”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8、2016年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0周年;下面能体现他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不息的史实是()

①五四运动②井冈山会师③长征④南昌起义⑤重庆谈判⑥渡江战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9、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云南境内B.陕西境内C.北京境内D.浙江境内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右图纪念碑所示的时间确定为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纪念1937年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七七事变中的死难同胞.

错误:____

订正:____.11、学习是一个运用多种方法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以下是世界历史“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线速示意图。

(1)请你根据提示;完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内容。

材料一: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材料二:①____②____③____

④____⑤____

(2)在“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的历史进程中;英;法、美都制定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请你结合《人权宣言》的内容,谈一谈政府、法律与人权之间是什么关系?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想一想,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2、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13、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家世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____

错误:____改正:____.14、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分)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割让苏台德地区,历史上称之为慕尼黑阴谋。15、长征途中,叶挺奉命率部攻占汀泗桥。16、“热月政变”发生在____年7月;“雾月政变”发生在____年11月。17、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

材料二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操遂能克绍(打败袁绍),且图江南。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1)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

A____;B____;C____。

(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18、(2015.黑龙江省黑河市;齐齐哈尔市、大兴安岭)图说历史。

图一。

图一是我国民族英雄____。1662年,他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____,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重要贡献。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9、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判断对错)20、从戚继光抗倭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再到雅克萨之战,说明我国在明清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已面临抵御外敌入侵的新问题。____(判断对错)21、今天;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200多年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件,它被历史学家称为“新制度的准生证书”。该文件是《拿破仑法典》。

判断对错:______。22、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美国.____(判断对错)23、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____(判断对错)24、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是十年文革时期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并被开除出党。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5题,共45分)25、【题文】(9分)阅读下列反映国际格局演变的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中两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2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2分)杜鲁门的这段谈话表明了美国有何企图?(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请简述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2分)26、【题文】请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计6分。

⑴写出以上图片中图B;图C各自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以及共同作用。(3分)

⑵简要叙述图A中为解放农奴采取的措施。(任写一点即可)(1分)

⑶图B中日本使团访问欧美国家的目的是什么?(1分)

⑷图C中审阅的文件在当时有什么影响?(1分)27、【题文】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宪法规定:这个国家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材料五:这部法令是法国的;第一编是人法,第二编是物法,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这部法令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民法典时是以这部法典为蓝本或是作参考。

请回答:

⑴材料一这个法令使该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实行这一体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个例子。(2分)

⑵材料二文献出自哪国法令?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2分)

⑶材料三中“这些殖民地”指什么?(1分)

⑷材料四“宪法”是指什么?材料五谁统治法国时期制定的?(2分)

⑸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五则法令有何共同之处?(1分)28、【题文】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播,使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2分)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2分〕

(2)17一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2分)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4分)29、【题文】阅读下列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1分)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1分)

(2)图2中“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2分)

(3)图3中“网络长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4分)30、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日本在古代;近代、现代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最终在20世纪晚期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古代历史上;促进日本封建化的改革被称为什么?

(2)近代史上哪次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次改革在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3)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并持续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你认为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些启蒙思想家,他们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材料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回答:(1)写出一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2)材料二提出的要求反映了哪些人的利益?

(3)材料三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

(4)材料一、二、三都把斗争矛头共同指向了什么?32、读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的人物是在哪次海战中;率哪艘舰艇冲锋在前,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

(2)图二中的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1875年他率兵讨伐的对象是谁?采用了什么战术?结果如何?

(3)图三是哪一战争后留下的残迹?看到这一残迹,你有何感想?33、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牢记历史;可知荣辱。请回答下列问题:

(1)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由谁在哪份刊物上提出的?

(2)革命首先在哪里爆发?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建立了什么政权?定都何处?

(3)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几种说法;你同意哪种,请写出理由。

A.辛亥革命成功了。

B.辛亥革命失败了。

C.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统一货币和文字,推动了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同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国家的融合.【解析】【解答】观察图片可知;这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的措施.秦灭六国以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这对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秦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秦始皇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统一.

故选B.2、A【分析】【分析】皿方罍是在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中有一件“稀世珍宝”.皿方罍;商代晚期铸造,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被称为“方罍之王”.该器于1922年被发现,器盖于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器身流至国外.2014年3月19日经多方沟通和协议,皿天全方罍于6月14日回归中国长沙,该文物2014年6月回归长沙时,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省长杜家毫和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共同为其“合体”。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皿方罍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地方史内容.考查学生对地方历史的识记。3、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因此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答案】C4、B【分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

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和大会召开的意义.【解析】B5、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法国埃菲尔铁塔始建于1889年,正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故选B。

【解析】B6、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周.【解析】【解答】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故选A.7、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应重点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解析】【解答】依据题干“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但是必须用高价赎买这块份地,而且农民对所获得的耕地在法律上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体现了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

故选A.8、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贡献.【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中的六项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毛泽东没有参与五四运动和南昌起义,排除①④,符合的是②③⑤⑥.

故选C.9、C【分析】【分析】本题图片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居住在今天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远古人类居住的地点。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南京大屠杀,熟记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解答】图中的日期是:1937年12月13日.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从12月13日开始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为此,国家把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以纪念1937年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同胞.

故答案为: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1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自强求富民主科学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本题考查政府;法律与人权之间的关系.

(3)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解析】【解答】(1)据提示并根据所学知识;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先后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领导了戊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掀起了辛亥革命.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世界不在孤立,新航路的开辟也被称为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之后政权出现转型,先后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人类跨入了近代社会的门槛.

(2)在“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的历史进程中;英;法、美都制定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见,政府、法律与人权之间是政府制定法律;法律保障人权.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都相继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故答案为:

(1)材料一: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自强求富,④民主科学.材料二:①文艺复兴,②新航路的开辟,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④美国独立战争,⑤法国大革命.

(2)政府制定法律;法律保障人权.

(3)都相继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2、热月政变【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即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点评】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史实。13、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的科举制度.【解析】【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依据人才的才识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

故答案为:

错误:强调以家世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改正:强调以才识为选官的标准的原则.14、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英法等大国在二战前推行的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最高峰。考点:慕尼黑阴谋【解析】【答案】A15、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叶挺的相关事迹。叶挺的事迹主要是在北伐战争中,他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由此可见,叶挺奉命率部攻占汀泗桥这件事发生于北伐战争时期,并非长征途中。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解析】【答案】错误:长征改正:北伐战争16、1794179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热月政变和雾月政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事件时间的能力.【解析】【解答】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史称“雾月政变”.

故答案为:

1794;1799.17、吴魏蜀【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三国的位置.

(2)本题考查官渡之战.

(3)本题考查赤壁之战.【解析】【解答】(1)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魏蜀吴分别在北方B,西南C,东南A.

(2)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中提到的“操遂能克绍”是指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此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3)由材料二“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由此可知,诸葛亮提出“联合东吴,抵抗曹操”的策略.此后,在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取得胜利.此后曹操不再南下,孙刘乘机扩大势力范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故答案为:

(1)A吴国;B魏国,C蜀国.

(2)官渡之战.

(3)联合东吴,抵抗曹操;实践:进行了赤壁大战;影响:此后曹操不再南下,孙刘乘机扩大势力范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18、郑成功台湾【分析】【分析】此题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相关知识点。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维护了祖国的领土主权,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重要贡献。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9、√【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京师大学堂的地位.【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解析】【解答】明朝时期;东南沿海的倭寇经常骚扰,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7世纪末,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雅克萨,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可见,从戚继光抗倭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再到雅克萨之战,说明我国在明清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已面临抵御外敌入侵的新问题.

故答案为:

√.21、×【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地提出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被称为“新制度的准生证书”。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解析】×2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8世纪60年代;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故答案为:

×.2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解答】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说法符合史实,正确.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永远开除出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所以本题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四、其他(共5题,共45分)25、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国际格局的演变。材料一中两次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的原因: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树立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杜鲁门的这段谈话表明了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处于“一超多强中”的“一强”。【解析】【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

(2)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任一点2分);称霸世界(2分)

(3)多极化趋势(1分);“一超多强中”的“一强”(2分)26、略

【分析】【解析】(1)根据图片分析可以知道B是日本明治维新,C是美国南北战争,二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本题写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即可,难度不大。(3)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出使外国的目的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4)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参军的积极性,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北方。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解析】【答案】计6分。

⑴B.日本明治维新C.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2分)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

⑵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1分,答对一项即可得分。)

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1分)

⑷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1分)27、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世界民主法制建设的史实。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权利法案》,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如日本、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国。材料二文献出自法国的《人权宣言》,之所以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是因为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材料三出自《独立宣言》,“这些殖民地”指北美13个殖民地。材料四“宪法”是指美国1787年宪法,该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总统制。材料五是指《民法典》,它是拿破仑统治法国时期制定的。以上五则法令的共同之处: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令或者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解析】【答案】计8分。

⑴君主立宪制(1分)日本;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国(答对其中一个即可得1分)

⑵法国(1分)因为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1分)

⑶北美13个殖民地(1分)

⑷美国1787年宪法(1分)拿破仑(1分)

⑸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令或者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8、略

【分析】【解析】(1)根据所学,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14世纪的文艺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2)第二次是启蒙运动,在此指导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的是1775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此题难度不大。【解析】【答案】(l)文艺复兴运动。(2分)意大利。(2分)

(2)启蒙运动。(2分)____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4分)29、略

【分析】【解析】(1)根据图片1可以知道是瓦特,他的发明是改良蒸汽机;(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汽车的是卡尔·本茨,其动力发明是内燃机。(3)和网络有关的发明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本题难度不大。【解析】【答案】(1)瓦特(1分)改良蒸汽机(1分)(2)卡尔·本茨内燃机(2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4分)30、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大化改新.

(2)本题考查明治维新以及在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3)本题考查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并持续高速发展最有远见的措施.【解析】【解答】(1)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国家;646年的大化改新,通过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1868年的明治维新;通过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二战后的日本外部由于美国的扶持;加上本国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等原因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但最有远见的措施是重视科技和教育.

故答案为:

(1)大化改新.

(2)明治维新.主要措施:经济方面: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

卖.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3)措施:重视科技和教育,31、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法国启蒙思想家.

(2)本题考查了《人权宣言》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

(4)本题考查了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事件的斗争矛头指向哪里.【解析】【解答】(1)据所学知;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

(2)据所学知;《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出的“自由;平等”等思想,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3)由材料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可知,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4)据所学知;启蒙运动;《人权宣言》、新文化运动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专制制度,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政治斗争的开展.

故答案为:

(1)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任意答一人即可)

(2)资产阶级.

(3)新文化运动.

(4)封建专制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