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信某中学高二年级上册语文12月考试试卷_第1页
广信某中学高二年级上册语文12月考试试卷_第2页
广信某中学高二年级上册语文12月考试试卷_第3页
广信某中学高二年级上册语文12月考试试卷_第4页
广信某中学高二年级上册语文12月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信二中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考试试卷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考

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婺源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

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

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

特殊的社会。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

层。

我们说乡下人士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

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

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

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

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

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她,长在土里

的庄稼行动不得,士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

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

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

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

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

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一一这结论自然应

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

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

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

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

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

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c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

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

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

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二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

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

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

以到几千户的大村c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

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

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

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

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

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

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

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C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休

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

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

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

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

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

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

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

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

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

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一一

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戌的

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

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

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

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士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

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

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

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

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

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

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

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

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

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

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

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戌了

骂人的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乡土中国》,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

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

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

俱、再熟悉不过的,他们无须选择,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D.乡土社会的产生并没有具体目的,是一种因为在一起生长而

发生的社会,与有具体目的而分工协作,机械地聚合在一起的法理社

会不一样。

2.下列选项中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

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

B.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它们和

法律都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

可靠性,这样的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

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二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一个中国人在西伯利亚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

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

B.初次出国的人,老人会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灶上的泥土塞在

出行人的箱子底下,告诉出行的人,如果水土不服就用灶土煮点汤喝。

这说明乡土能够治病。

C.一个村子几百年来老是几个姓,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

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这说明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

是变态。

D.做子女的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

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

4.文本选段中运用了多种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5.在中国香港,经常会出现诸如“长沙湾道”“山东街”“南京

街”“北京街”等以大陆城市命名街道的现象。读了《乡土本色》后,

你觉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1.B

2.D

3.B

4.①举例论证:第3段中,举语言学家研究的成果为例,从语

言角度来看,用例独特,证明农民黏着土地的特点。②比喻论证:第

4段: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生动形

象写出宣泄出外的农民的情态。表明上一段所言的农民黏着土地并非

完全一成不变,而是在宏观历史上稳定时代定居,但是个别时候仍有

一些人会离开家乡土地,即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③对比论证:第

7段中,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进行对比,说明所谓的社会这一概念

通常有两种不同形态呈现,我们的乡土社会其实就是礼俗社会。④引

用论证:第8段中作者引用并解释《论语》中的第一句话,其实还是

为了说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5.①从中国大陆到中国香港的迁移,是乡土社会向现代都市社

会发展,人口迁移的结果。②迁居后出现大陆地名,是因为中国传统

社会是乡土社会,〃土”在文化里占据重要位置,故乡是人精神上的

归宿,中国人有浓厚的安土重迁的思想。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

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信

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

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

比较。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

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

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

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金、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

围失当等问题,在比基础上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论证特点的能力。包括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

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

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

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引用论证:

其作用要具体分析c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

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

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5)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个性化阅读的能

力。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相关文字,提

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

LB选项“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

原文是说“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

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故答案为:

Bo

2.A选项“相比现代社会”错。文章中仅提到“在一个熟悉的社

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却没有与现代社会

进行比较。

B选项“它们和法律都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

基本依据”错。原文是说“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熟悉

和信任"是调节乡土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木依据,而“法

律并不是二

C选项“这样的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原文是

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

是对契约的重视”,并未说这种信用远胜于契约。

故答案为:Do

3.B选项“这说明乡土能够治病”错。这说明的是泥土在中国

文化中的可贵。故答案为:Bo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论证特点的能力。

①举例论证:第3段中,由“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

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

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

“可知,举语言学家研究的成果为例,从语言角度来看,用例独特,

证明农民黏着土地的特点

②比喻论证:第4段中,由“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

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

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可知,将“这些宣泄出外的人”比作“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

生动形象写出宣泄出外的农民的情态。表明上一段所言的农民黏着土

地并非完全一成不变,而是在宏观历史上稳定时代定居,但是个别时

候仍有一些人会离开家乡土地,即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③对比论证:第7段中,由“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

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可知,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进行对比,说明所谓的社会这一概念通

常有两种不同形态呈现,我们的乡土社会其实就是礼俗社会

④引用论证:第8段中,由''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

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

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

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

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可知,作者引用并解释《论语》中的第一

句话,其实还是为了说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礼俗社会,而非

法理社会。

故答案为:①举例论证:第3段中,举语言学家研究的成果为

例,从语言角度来看,用例独特,证明农民黏着土地的特点。②比喻

论证:第4段: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

生动形象写出宣泄出外的农民的情态。表明上一段所言的农民黏着土

地并非完全一成不变,而是在宏观历史上稳定时代定居,但是个别时

候仍有一些人会离开家乡土地,即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③对比论

证:第7段中,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进行对比,说明所谓的社会这

一概念通常有两种不同形态呈现,我们的乡土社会其实就是礼俗社会。

④引用论证:第8段中作者引用并解释《论语》中的第一句话,其实

还是为了说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5.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①由“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过剩的

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c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

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

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

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等可知,从中国大陆到中国香港

的迁移,是乡土社会向现代都市社会发展,人口迁移的结果。

②由“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

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

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这自是‘士气'

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

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

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等可知,迁

居后出现大陆地名,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乡土社会,“土”在文化里

占据重要位置,故乡是人精神上的归宿,中国人格浓厚的安土重迁的

思想。

故答案为:①从中国大陆到中国香港的迁移,是乡土社会向现代

都市社会发展,人口迁移的结果。②迁居后出现大陆地名,是因为中

国传统社会是乡土社会,“土”在文化里占据重要位置,故乡是人精

神上的归宿,中国人有浓厚的安土重迁的思想。

(2023高二上•婺源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

忌怕夜晚的,在地二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

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

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

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呵!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乡干部又来了,慰劳了我们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原来今天是中

秋节了。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

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

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

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

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儿,也许,几年以

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想起那个

小同乡大概现在正趴在工事里,也许在团指挥所,或者是在那些弯弯

曲曲的交通沟里走着哩!……

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

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我拿着小本子,去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轻伤的问问,重伤的

就得拉开他们的符号,或是翻看他们的衣襟。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

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我定了下

神才看到符号上写着X营的字样。啊!不是,我的同乡他是团部的通

讯员。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通讯员

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一一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

意思的问题。

战斗开始后的几十分钟里,一切顺利,伤员一次次带下来的消息,

都是我们突破第一道鹿寨,第二道铁丝网,占领敌人前沿工事打进街

了。但到这里,消息忽然停顿了,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地回答“在打

”,或是“在巷战但从他们满身泥泞,极度疲乏的神色上,甚至从

那些似乎刚从泥里掘出来的担架上,大家明白,前面在进行着一场什

么样的战斗。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

下来。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

手,能吃得了的喂他们吃一点,带着背包的,就给他们换一件干净衣

裳,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

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

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

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

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c屋

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

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

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

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

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

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

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

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

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

一片布还挂在那里C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

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

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摞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

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

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

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

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归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

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

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

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健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

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

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

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

要缝了J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

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

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

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

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

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一一”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

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

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

的脸。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乡干部又来了”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展现了抗战时期军民

一家、干群团结的氛围。

B.“我”看到“通讯员”不是那个通讯员时心情释然,这说明“我”

轻视伤员。

C.“'是我的一一'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展示了新媳妇性格暴躁

的一面。

D.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没有表现战争的残酷,但却充分表现了新

媳妇的善良。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的景物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理起了重要作

用。

B.对故乡中秋节的回忆,既助推了情节发展,又有利于深化主

题。

C.小说两次写新媳妇“短促地’啊'了一声",其内涵完全一样。

D.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8.小说节选部分对通讯员的牺牲只是借他人之口简单交代,这

样处理有何作用?

9.著名作家茅盾说这篇小说是“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请结合文

本,简要分析新媳妇这一形象身上所体现的感人之处。

【答案】6.A

7.C

8.①间接描写,便于多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人物,使通讯员这

一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加感人。②以最简省的笔墨交待人物和事件,

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③借助他人的语言、反应,对主要人物能起到

渲染、烘托的作用,有利于深化主题。

9.①对通讯员的牺牲,她崇敬、痛惜,能迅速放下羞涩而默默

地为其拭身、补衣等,这样的举动让人感动。②用自己新婚的被子为

战士下葬,她舍己为人的精神感人。③新媳妇身上体现的人性美、人

情美以及军民融洽的深挚情感令人感动。

【知识点】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

表达艺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

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

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

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

主旨做出准确判断C

(3)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对上下文情

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

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

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4)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

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

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

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

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说明

'我'轻视伤员”错。那只是说明“我”与通讯员熟悉,更为担忧他,

并不能说明“我”轻视伤员。C.“展示了新媳妇性格暴躁的一面”错。

“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这正是表现她要为通讯员的牺牲做点什么

的决心,并不能说明新媳妇性格的暴躁。D.“并没有表现战争的残酷

”错。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有表现战争的残酷:个性鲜明、善良、温暖

的通讯员牺牲了;“他们满身泥泞,极度疲乏的神色上,甚至从那些

似乎刚从泥里掘出来的担架上,大家明白,前面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

的战斗”“包扎所的祖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

耽搁下来”等情节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故答案为:Ao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内涵完

全一样“错。第一声“啊”是吃惊地发现了这名伤员正是通讯员,新

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切和挂念;二声"啊'’是听到他受伤的经过后痛惜、

歉疚、崇敬之情一齐涌上心头,她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情感波澜。故答

案为:Co

8.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人物形象

塑造方面,文中是通过担架员之口交代通讯员牺牲的经过,“这都是

为了我们,……”〃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

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摞下

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

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这与直接描写通

讯员的言行举止不同,而是通过他人之口的讲述,属于间接描写,借

他人之口简单交代,便于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使通讯员的形

象更丰满,增强感人力量。②情节方面,侧面描写对于通讯员的牺牲

过程,文章用语极为简省,推动了小说情芍的发展,接着下文就写到

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补衣服,给通讯员盖上被子等等,推动了情节发展。

③主题方面,“'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是担

架员的语言和语反应,展现他人对通讯员的情感。借助他人的语言、

反应,对主要人物小通讯员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使人物形象跟

家高大、立体,深化小说的主题。

故答案为:①间接描写,便于多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人物,使通

讯员这一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加感人。②以最简省的笔墨交待人物和

事件,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③借助他人的语言、反应,对主要人物

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有利于深化主题。

9.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的能力c①原文"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

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归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

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

破洞”“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等

处表现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崇敬,对通讯员牺牲的悲痛,忍痛为他拭

身、缝补衣服,让人感动。②“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

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

条盖在他身上”写新媳妇献出自己心爱的被子,让人感动。③“她低

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新媳妇这时脸发白,

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

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是我的一一'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

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

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

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等处写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崇敬,对

通讯员牺牲的悲痛,忍痛为他拭身、缝补衣服、献出自己心爱的被子,

表现了新媳妇身上体现的人性美、人情美以及军民鱼水深情令人感动。

故答案为:①对通讯员的牺牲,她崇敬、痛惜,能迅速放下羞涩

而默默地为其拭身、补衣等,这样的举动让人感动。②用自己新婚的

被子为战士下葬,她舍己为人的精神感人。③新媳妇身上体现的人性

美、人情美以及军民融洽的深挚情感令人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婺源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夜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

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

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子厚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

能取进士第,薪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

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阵厉风发,率常

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

交口荐誉之。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

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而自肆于

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

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

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体,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

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

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

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

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

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

废退,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

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

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

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就得孰失,必有

能辩之者。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减)

10.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

则使归其质

B.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

则使/归其质

C.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

则使/归其质

D.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

则使/归其质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与成语“毋庸置疑”的两个“庸”

意思不同:”作《师说》以贻之“与成语“贻害无穷”的两个“贻”意

思不同。

B.“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

《诗》《书》《礼》《乐》《春秋》。

C.“说”是一种议论性文体,一般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

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类似于现在的杂文。《马说》《捕蛇者说》

《爱莲说》《师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说”比“论”随便些,《师

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D.“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文体,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c志

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

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柳子厚墓志铭》打破了传统碑志

文的形式,形成了夹叙夹议、议论横生、深沉蕴藉、诚挚委婉的特殊

风格。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1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

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柳宗元才识过人,声名大噪,时人都敬慕他,想与他交往,

那些权贵公卿也争着要投到柳宗元的门下,一致赞誉举荐他。

C.柳宗元因为居官清闲,他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恣

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写出了不少经典散文。

D.韩愈对柳宗元一生的遭际评价中肯。他认为柳宗元由于自身

原因再加上没有人扶持,所以潦倒一生不被重用;但他同时也看到这

种遭际对柳宗元在文学创作上的积极意义。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14.材料二第1段最后加点的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

作用?

【答案】10.A

11.B

12.B

13.①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②(柳子厚)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

14.侧面描写,突出柳子厚才华出众。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

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

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

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

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

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

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

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

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

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

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

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

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

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

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

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

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

业、解除疑惑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

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它们作为疑惑,就最终不能解除了。

生在我前面,他领会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跟随他把他当作老师;生

在我后面,如果他领会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随他把他当作老师。我

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地

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郑子、芸弘、师襄、老聃为师。

郑子这些人,他们的才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

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

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

全面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

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材料二

柳子厚讳称柳宗元,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

当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人,能够考取进士,显露

出超凡的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儿子了。后来又通过博

学宏词科的考试,被任命为集贤殿正字。他才能出众,清廉刚毅,发

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精通经史诸子学说,才华横溢,意气风发,

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

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

赞誉他。

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正遇上(同他关系密切的)当权者

获罪,按条例他也被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

司马。身处清闲,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记诵和阅读,写作诗文,

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

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他曾经被按例召回到京城,又与一同被贬的人出京到

外地做刺史,子厚分派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

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给当地人制定教谕和禁令,

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俗,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不

能按时赎回,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为奴婢。子

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让他们都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

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作抵押的人的工钱,等到工钱和债

务数目相当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

到别的州县,等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

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都把柳子厚当作老师,那些经过柳子厚亲

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作的文章,全都有章法值得欣赏。

子厚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禹锡也在被遣

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适于居住,况且梦得又

名老母在世,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外境困窘,以至于没存办法把这事告

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柳子厚)向朝廷

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犀,

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

刺史。啊!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道义。

子厚当初年轻,勇于帮助别人,不知看重顾惜自己,认为功名事

业很快就能得到,因此受(他人犯罪)牵连而被贬谪,所以最后死在荒

僻的边远之地。才工不能为世间所用,抱负不能在当时施展。如果子

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贬官后,如果有

人能够推举他,将一定会再次被任用,不至于穷困潦倒。然而若是子

厚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未达到极点,即使可能在官场出人

头地,但他在文学辞章上,一定不能这样地下功夫,以至于如今天这

样流传后世,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让子厚实现他的愿望,一度官至

将相;拿那个换这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人们一定可以分辨。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c句意:子厚为此替借债人

想方设法,让他们都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

就让(债主)记下作抵押的人的工钱,等到工钱和债务数目相当时,就

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悉令赎归”是“悉令(其)赎归"的省略,

“赎归,,作“其”谓语,应断在一起,排除BD;“书”的宾语应为“其

佣”,“令书其佣”的意思是“就让债主记下人质当佣工所应得到的酬

劳”,故“令书其佣”后应断开,并且“则”在句中表顺承,“则”前

应断开,排除C。故答案为:Ao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

象的能力。A.正确。庸:哪里;用。/贻:赠送;遗留。句意:哪管

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不必怀疑。/写了这篇《师说》

赠送给他。留下无穷的祸患。B.五经'指《诗》《书》《礼》《乐》

《春秋》"错误,“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故答案

为:Bo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那些权贵公卿也争

着要投到柳宗元的门下”错误,“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

誉之J说的是那些权贵公卿也争着要把柳子厚收到自己的门下。故

答案为:Bo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所以”,

用来……,依靠;"受”,同”授'教授;“……者,……也”,判断

句。②“请于朝”,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朝请“拜”,呈递;“易,

换。

故答案为:①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

人。

②(柳子厚)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原句“诸公要人,争欲

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句意: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

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赞誉他。本文是为柳子厚作的墓志铭,文

中直接描写柳子厚的文字属于正面描写,而本句通过公卿贵人争着想

让柳子厚成为自己的门生,一起推荐赞誉他,来表现柳子厚的才华。

属于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柳子厚才华出众。故答案为:侧面描写,

突出柳子厚才华出众。

(2023高二上•婺源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溶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晋傅玄《琴赋序》:“齐桓公有鸣琴曰

号钟,楚庄有鸣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蔡邕有琴曰焦尾,

皆名器也J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③霜钟:《诗经•中

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僧人持名琴从峨眉峰翩翩而来,气派非凡,暗含了

诗人对蜀僧的仰慕与敬佩。

B.颔联中“一挥手”叙写蜀僧弹琴的姿态与技艺,“万壑松”表

现出琴声的音乐效果。

C.颈联写出了听琴时的愉悦畅快,赞美了僧人的琴声、琴技,

表达了得遇知音的欣慰之情。

D.本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着重表现对音乐的描摹,表现

弹者、听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16.音乐是一种难以言传的艺术。本诗尾联与白居易《琵琶行》

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用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D

16.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本诗尾联描写曲终时的景色,写

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感觉时间过的很快,侧面表现了琴声的

魅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演

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

中倒映着一轮明月;表现了琵琶音乐的魅力。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

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

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

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

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15.D选项“着重表现对音乐的描摹”有误。本诗对琴声着墨不

多,只有一句“如听万壑松",而是着重表现听琴者的感受以及弹者、

听者之间心灵的交流,如“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工故答案为:Do

16.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诗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尾联两句写诗人听完蜀

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

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描写曲终时的景色,写作者沉醉于琴

声之中的状态,感觉时间过的很快,这是以感觉时间过得快来表现听

者沉浸于琴声达到入神的状态,衬托出弹者技艺高超。“东船西舫悄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悄无信”

表明听众存在;“秋月白”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突出了琵琶女的演奏

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

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通过侧面的烘托,

让读者感受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故答案为: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

法。本诗尾联描写曲终时的景色,写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感

觉时间过的很快,侧面表现了琴声的魅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

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

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表现了琵

琶音乐的魅力。

17.(2023高二上•婺源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年轻时即使打拍子将银钗敲碎,饮酒

弄脏衣服也不在意,借以表现她年轻时欢乐奢华生活的两句是

U,,

,o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应当做好

充分准备,如果像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

也只怕会是“”的结局。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

从侧面描写了客人的洞箫声的感染力。

【答案】(1)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楚妇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

写易错的字词有:钿、篦、胥、赢、壑、潜蛟、蔑。故答案为:(1)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舞

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凝妇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

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

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二上•婺源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

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了门壁上

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

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

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

____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的路途正越来越大,

也越红。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进而看见自

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

它。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剥落黯淡黯然神伤亘古不变

B.剥落淡褪黯然神伤一成不变

C.剥蚀黯淡失魂落魄一成不变

D.剥蚀淡褪失魂落魄亘古不变

19.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答案】18.D

19.①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里,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且

看见自己的身影。②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能让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

间,并且看见自己的身影。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里,一个人更

容易看见自己的身影,进而看到时间(的变化)。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成语的使用;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成

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

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

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

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

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

不当等问题。

18.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剥落”,一片片地脱落。“剥蚀”,物质表面因历史的悠

久,而风化损坏。此处是指因为四百年的岁月侵蚀,让古殿檐头浮夸

的琉璃风化话损坏,应选“剥蚀”。

第二处,“黯淡,暗淡。“淡褪”,慢慢褪除,消失。前者只是暗

淡,而后者是消失褪除,结合语境“四百多年”,此处应是说门壁上

炫耀的朱红消失褪除,使用“淡褪'二

第三处,“黯然神伤”,意思是指心神悲沮的样子。"失魂落魄”,

形容惊恐不安或心烦意乱,精神恍惚的样子。此处指“我”因为双腿

残疾的打击而精神恍惚,应选“失魂落魄”。

第四处,“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亦泛指墨守成规,

不知变通。“亘古不变”,是从古到今,没有变化。太阳的路线从古至

今没有变化,应选“亘古不变”。

故答案为:Do

19.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成分残缺,“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与“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

之间缺乏衔接,造戌中途易辙,有两种改法,一是让前者作状语,改

为“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里”;二是在“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

前加上“能让”;

不合逻辑,“看到时间”与“看见自己的身影”之间并非递进关系,

可把“进而”改成“并且”;或者把“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进而看

见自己的身影"改成"一个人更容易看见自己的身影,进而看到时间

(的变化)

故答案为:①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里,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

间,并且看见自己的身影。②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能让一个人更容

易看到时间,并且看见自己的身影。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里,

一个人更容易看见自己的身影,进而看到时间(的变化)。

(2023高二上•婺源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

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

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

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

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

一地点所动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