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北京怀柔高一(上)期末语文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1.(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ㅤㅤ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我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少数例外),在父系方面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ㅤㅤ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家族是从家庭基础上推出来的。但是包括在家族中的家庭只是社会圈子中的一轮,不能说它不存在,但也不能说它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不是一个团体。形态上的差异,也引起了性质上的变化。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是临时的。家必需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ㅤㅤ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选自《乡土中国——家族》有删改)材料二ㅤㅤ“华中乡土派”青年学者团队在社会调研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北方农村,绝大部分农民爱看《新闻联播》;而在南方,相比新闻联播,农民似乎更喜欢电视剧。不同地区农民对《新闻联播》的态度,究其原因,与村庄的性质有关。ㅤㅤ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有个专门名称,叫氏族。我们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但是和普通我们所谓族也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所谓族是由许多家所组成,是一个社群的社群。因之,我在这里提了这个“小家族”的名词。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相同是在数量、在大小上。这是我不愿用大家庭,而用小家族的原因。一字的相差,却说明了这社群的结构性质。ㅤㅤ北方村庄地处平原,易受战乱冲击,村庄历史较短,迁栖频繁,形成多姓共居的村庄结构。多姓共居的显著特点是,村庄一般以家族为认同与行动单位,家族作为“大私”负责解决家族内部的事,但家族之间缺乏一致行动的能力,因此必须诉求于家族之上的某种“公”的力量,比如临时家族代表或村组干部。在这种农民能够真切感受到的、具体的“公”之上,还有一个抽象的“公”,即农民对国家的想象。因此,当村庄具体的“公”无法切实满足村庄的功能性和社会性需求时,人们便倾向于诉诸抽象的“公”。ㅤㅤ因多姓共居,所以其内部一般缺乏一种能笼罩村庄、统合共同体的内在力量,导致村民对村庄缺乏一种“我们”感,即村庄仅仅是一个“公家”的村庄,而不是“我们”的村庄,村庄事务应该由一个具体的“公”如村组去管理,而不是“我”应该负责。所以,我们在北方农村看到:院子之外的事便不再是“我”的事,而是公家的事,是小组长等具体“公”的事情。村庄中的红白喜事、纠纷调解、修路筑坝,甚至村庄的垃圾堆放都是这个具体的“公”的事。村民把小组长称为“当官的”,在村民眼中,小组长是管理村庄公共事物的具体的“公”;村庄是小组长的村庄,应该由小组长去管。除了小组长、村委会,我们似乎很难触摸到其他承载着村庄公共事务的具体的“公”。ㅤㅤ随着改革,一些地方取消了小组长,村级组织也逐渐弱化和虚化,村庄中承载着公共事物的具体的“公”被抽空了。村庄没有了“当官的”“管事的”,村民猛然发现众多的事成了“没人管的事”。当失去了具体的“公”的农民,已不能在其所生活的村庄寻求一个可以诉求与期待的对象时,便只能转向外部遥远的国家,寻找一个抽象却公正的“青天大老爷”。在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一方面是《新闻联播》里处处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的国家官员,另一方面却是村庄公共事务“没人管”。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农民对新闻上的“国家”——抽象的“公”怀有更急切的期盼与更强烈的诉求。ㅤㅤ北方农民观看新闻,相信新闻,不仅是要获得一种心理的安全感,更在于寻找在村庄中所不能找到的诉求与期待对象。(选自《陌生的熟人:理解21世纪乡土中国》,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差序:本义是等级,在这里是指一个家庭中长幼尊卑的不同地位。B.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边,在这里是指能够统领整个村子的力量。C.红白喜事:泛指婚丧。高寿的人去世叫喜丧,和结婚统称红白喜事。D.青天大老爷:在这里是百姓对为民做主的公正严明清廉的官员的敬称。(2)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家”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中的家无需团体界限,只按父系方面扩大即可。B.由“家”变成“族”是由乡土社会家的绵续性决定的。C.包括在家族中的家庭只是一个独立单位,不是一个团体。D.家族担负着政治、经济等功能,而家则不具有这种功能。(3)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方农村多姓共居,一个村子内有多个不同姓氏的家族。B.家族内部的事务靠家族自身解决,一般不需村组干部插手。C.多姓共居的最大弊端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D.村级组织的弱化虚化,出现了村级事务管理不到位的情况。(4)材料二划线句子中“对象”一词具体指代的是A.家族B.小组长C.村委会D.国家(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家族”这个名词,请结合两则材料为“家族”下定义。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2.(2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选文一ㅤㅤ君子曰:学不可以已。ㅤ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ㅤ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ㅤ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选文二ㅤㅤ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生:天性B.圣心备焉备:具备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出游D.先达德隆望尊望:名望(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录毕,走送之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无从致书以观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俟其欣悦,则又请焉(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向呼叫,声音没有加强,但听的人却听得清楚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二十岁成人以后,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D.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或者遇到他的训斥,我的脸色更加恭敬,礼物更加到位(4)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5)学习是永恒的话题,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给你触动最深的一个学习启示。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3.(1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芣苢佚名〔先秦〕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插秧歌杨万里〔宋代〕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芣苢》首句“采采芣苢”是采摘芣苢的意思,运用叠词“采采”,读来朗朗上口。B.《芣苢》最后四句具体描写了人们采摘的芣苢越来越多,用衣襟来兜放的情形。C.《插秧歌》中“笠是兜鍪蓑是甲”运用比喻手法,将插秧比喻成抢天时的战斗。D.《插秧歌》以秧苗刚种下还不牢固,要防鹅、鸭捣乱结尾,反映了农事生产的劳心。(2)下列对两首诗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反复;《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B.《芣苢》主要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插秧歌》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C.《芣苢》展现欢快的劳动场景;《插秧歌》展现劳作的紧张与艰辛。D.《芣苢》充满劳动的欢心与热情;《插秧歌》流露出对劳动的赞美。(3)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展开想象,描摹劳动场景,体会劳动之美,不少于150字。4.(12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古诗文中,与酒有关的句子不胜枚举。曹操《短歌行》中写到,“,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李清照《声声慢》中有“,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句子;杜甫在《登高》中通过“,”,表达因病断酒后,悲愁难以排遣的苦恨。白居易更是在《琵琶行》中几次引酒入文,“主人下马客在船,”,“移船相近邀相见,”,“春江花朝秋月夜,”;无独有偶,苏轼也在赤壁多次借酒抒怀,“人生如梦,”,“,横槊赋诗”,“驾一叶之扁舟,”,“客喜而笑”。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5.(16分)阅读下面散文,完成问题。杏花ㅤㅤ①杏树是我国古老树种之一,北方居多,南方也不稀有。因而,杏花作为一种意象而多次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北宋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南宋陆游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及宋朝志南和尚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境都很美。但我感觉大都写的是南方的杏花。花虽都是一样的花,但意趣却终究是不同的。南方的杏花能以枝来卖,说精巧、纤弱、柔媚应该都是不为过的,这也是与南方温润气候相关的,这种美是与北方杏花的美完全不同的。北方杏花的美以一个“壮观”统领着,说妩媚有一点儿,但绝不纤弱。我想,如果诗人们面对北方的万亩杏花,会做如何的感想呢?ㅤㅤ②杏花是造物主献给北中国灿烂春天的一份礼物。杏花开了,开在北方春寒料峭的时节里,她应该是花色贫瘠的北方春天里第一枝灿烂的花朵,因此给她贯之以“造物主献给北中国春天的礼物”并不为过。花开时节,这些满山满园壮观的美色不仅有蜂蝶欣赏,也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像蜂蝶一样跑来欣赏。他们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一到便迫不及待地跑到乡下,亲近泥土,续接地气。城里人的这种寻春行为,使得“杏花节”便这样诞生了。城里的赏花者盯着满田野的杏林花海,举办者则盯着城里人的腰包。杏花则什么都没盯着,她只是兀自开放着,迎接着扑向她们的蜂蝶。ㅤㅤ③过不了多久,你如果留心一下,会在某些场合,看到一些城里人吟咏杏花的文字,或柔媚,或雄壮,或平和,或激荡。这些文字其实流通的范围很小很小,根本抵达不了开满杏花的乡村;流通的时间也很短很短,在文字海洋中转眼就沉了底,顶多做为一种浮力,托举着那些流传了千古的经典文字。你如果再留心一下,还会发现,“杏花节”带来的种种成绩:有多少城里人外地人来此参观,那些人喝掉了多少矿泉水,吃了多少当地的小吃,带动了多少当地的经济指标……杏花依然不管这些,她们只管自己开放着,她们知道自己前面的路有多长。花开有期,在那些城里人走了没多久,万亩杏园就已经是落英缤纷、蕾生叶长了。ㅤㅤ④和众多的赏花者一样,我也曾是家乡杏花的欣赏者。每年的春天,我和家人一起徜徉在杏花带来的春色中。至今我的相册里还保存着众多与杏花相伴的瞬间。但现在我却感到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我们只是蛊惑于杏花的美色,沉迷于杏花的芬芳,感叹于杏花的壮观,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杏花。ㅤㅤ⑤那一年到有名的杏乡观看了万亩杏林花海之后,一场冰雪忽然于夜间降临,覆盖了家乡的广袤田野,冰冻了杏花的一场春梦。我回到家乡的老村后,看到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而流露出来一种深深的无奈,那是一种欲哭无泪的表情。这表情深深地刺痛了我,那一刻,我忽然感到了自己的浅薄,感到了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事实上,这众多的杏树正是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种植出来的,如果说杏花是北中国春天使者的话,那么这使者也是乡亲们派遣的。种植杏树,从育苗、植苗,到锄草、裁剪、驱虫,哪一步没有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呢?ㅤㅤ⑥而做为杏花本身来讲,它是杏树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实际上就是杏树的繁殖器官,它的美色和芬芳其实是专为蜂蝶而释放的,它是杏树通往杏果的一条生命的必经之路。我们许多人只是垂涎于杏花的美色,往往忽略了杏树的生命存在,就像我们过多关注于人的漂亮颜面而忽略了她们本身一样。而只有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杏树的美,他们非常清楚,杏花美只是杏树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月的杏花美只是杏树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流露出的美的一角而已,是杏树在春天丢给人们的点点希望罢了。杏树的大美在七月流火的季节,缀满红杏的杏树表露出来的美才是一种成熟的美、完满的美。因此,乡亲们才会在面对杏花时,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他们会将杏花的花事常挂在口头嘴边,挂在街头巷议,挂在地角旮旯。他们会说“今年空花少、实花多,杏树能丰收”,会说“今年空花多、实花少,是树太瘦了”,会说“去年杏结得太多,今年该休枝了”,会说“可不要再下冷雨了,不然杏花该冻了”……说这些话时,好像面对的不是杏花、不是杏树,而是他们精心哺育的孩子,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为父为母者对子女的无边的牵挂。这种深邃诚挚的情思,是众多的赏花者难以企及的。(取材于安海同名散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引用三位诗人的诗句,为的是强调南国杏花之美远胜北国,即便是二者各有千秋。B.第②段加点词“她”指代杏花,拟人化称呼不仅利于抒发情感,更拉近读者与杏花的距离。C.第③段写到吟咏杏花的城里人和追求杏花节效益的人,暗讽他们并不真正懂得欣赏杏花。D.文章表明同样的杏花带给欣赏者不同的审美体验,这和人们对杏花渗透的情感深厚有关。(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同例句中加点词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A.在文字海洋中转眼就沉了底B.到有名的杏乡观看了万亩杏林花海C.它实际上就是杏树的繁殖器官D.杏花美只是杏树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流露出的美的一角(3)文中两次写到“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理由。(4)第④段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65分。(一)词语积累与运用(15分)6.(3分)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的“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红楼梦》中探春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B.这个村子不大,也就百十户人家。 C.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要讲究规矩。 D.人家能做到的,你一定也能做到。7.(3分)下列选项中,对语体色彩理解和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行吧”“赶紧”等带有口语色彩的词不适用于公文。 B.“祝愿”“眷恋”“悼念”等词语具有书面语色彩。 C.“咱大字不识一个,在家看看孙子,养养花,知足得很呐。” D.公告:本栏目打算长期征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参与。8.(3分)下列选项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B.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9.(3分)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里,张秉贵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形容来回翻动身子,如果改用“辗转反侧”,书面语色彩更强。 B.钟杨对学校提供的简陋的毛坯房,毫无怨言地接受。可将“毫无怨言”换成“任劳任怨”,语意没有发生改变。 C.“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出自《反对党八股》一文,用来讥讽写文章或讲话既冗长又空洞无物,使人厌恶。 D.“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些,‘送去’之外,还得‘拿来’”,“鼓吹”是宣传提倡的意思,表明作者的鲜明态度。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3分)10.(3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填空。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比赛得了冠军,可以说“夺魁”,如用四字词语,可以说“①”。比赛输了,可以说“败北”,如用四字词语,可以说“②”。比赛平了,可以说“战平”,如用四字词语可以说“③”。11.(50分)根据要求,完成问题。ㅤㅤ从古至今,为了传递信息,出现了多种联络方式:古有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鸿雁传书、快马驿站;后有邮送书信、有线电话、电报、电台;再到如今的手机、微信、QQ……ㅤㅤ请任选一种联系方式,运用联想和想象,书写你和它的故事。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1.【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首先把握相关句子,进行分析,再比对选项,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的是对概念的理解。解答此题,重点把握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首先把握相关句子,进行分析,再比对选项,得出答案。(5)本题考查的是对概念下定义。首先把握句子,提炼相关信息,将信息进行整理,得出答案。【解答】(1)D.原文“随着改革,一些地方取消了小组长,村级组织也逐渐弱化和虚化,村庄中承载着公共事物的具体的‘公’被抽空了。村庄没有了‘当官的’‘管事的’,村民猛然发现众多的事成了‘没人管的事’”可知,由此可知,“青天大老爷”指的是管理村民事情的人。故选:D。(2)A.“只按父系方面扩大即可”错误,原文“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少数例外)”。C.“包括在家族中的家庭只是一个独立单位”错误,原文“包括在家族中的家庭只是社会圈子中的一轮,不能说它不存在,但也不能说它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不是一个团体”。D.“而家则不具有这种功能”错误,原文“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故选:B。(3)B.“一般不需村组干部插手”错误,原文“村庄一般以家族为认同与行动单位,家族作为‘大私’负责解决家族内部的事,但家族之间缺乏一致行动的能力,因此必须诉求于家族之上的某种‘公’的力量,比如临时家族代表或村组干部”。故选:B。(4)B.“村民把小组长称为‘当官的’,在村民眼中,小组长是管理村庄公共事物的具体的‘公’;村庄是小组长的村庄,应该由小组长去管”“村庄没有了‘当官的’‘管事的’,村民猛然发现众多的事成了“没人管的事”。当失去了具体的“公”的农民,已不能在其所生活的村庄寻求一个可以诉求与期待的对象”“在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一方面是《新闻联播》里处处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的国家官员,另一方面却是村庄公共事务‘没人管’。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农民对新闻上的‘国家’——抽象的‘公’怀有更急切的期盼与更强烈的诉求”。因此就指的是“小组长”。故选:B。(5)“家族是从家庭基础上推出来的”“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而且凡是政治、经济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是临时的。家必需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村庄一般以家族为认同与行动单位,家族作为‘大私’负责解决家族内部的事”,可归纳出关键句:从家庭基础上推出来,有着政治、经济等复杂的功能,有着长期绵续性,能够解决内部事情的社群单位。整理为:家族是一个在家庭基础上推出,并有着政治、经济等复杂功能和长期绵续性特点,能够解决内容事情的社群单位。答案:(1)D(2)B(3)B(4)B(5)家族是一个在家庭基础上推出,并有着政治、经济等复杂功能和长期绵续性特点,能够解决内容事情的社群单位。【点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2.【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掌握能力。解答时,学生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也可以借助语境、语法知识来推断。(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时,学生要了解虚词的用法,结合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语句理解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明确句子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再理解句子。(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5)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谈学习启示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明确文本的观点,再选择触动最深的谈启示。【解答】(1)C.句意: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游:交往。故选C。(2)A.于:两句都是介词,从。B.之:助词,的;代词,它,指借的书。C.以: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D.焉:兼词,于此;代词,他。故选A。(3)D.或,有时;礼,礼节。译文: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故选D。(4)①尝,曾经;跂,踮起脚后跟;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译文: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②虽,虽然;愚,愚笨;卒,最终。译文: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5)《劝学》中阐述了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的见解,《送东阳马生序》写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着意突出“勤且艰”的好学精神。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触动最深的一个学习启示时,从中把握一个点来分析即可。答案:(1)C(2)A(3)D(4)①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②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5)学习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只有不断地加以学习,自己才可以变成优秀的人。荀子说,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要做到广泛地学习,不管是直线的木材还是弯曲的“车轮”,其实都是有着一个过程的,并不是说无缘无故而存在的,有些木材其实也可以像圆形一般,不管是经历了多少的岁月,终究是如此,可是有些木材却经过了历练,总是可以变家具良品。这就是一个区别。所以,在平时应该要懂得不断地对自己加以反省,告诉自己,应该要随时保持一颗向高处看的心让自己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借助什么样的工具,其实历练的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开始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也不要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人都是有变得优秀的潜质的,而这一切就是需要一个过程而已,你需要给自己充足地信心,让自己脚下的步伐迈得更远。而学习也是如此的。要相信,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就一定可以成功。译文:(一)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斧锯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二)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用笔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脸色从未稍变得缓和。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3.【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理解诗句的含义及手法,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对两首诗的比较分析能力。解答时,要分别明确两首诗的内容和手法等,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解答时,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明确劳动场景的内容,再展开想象描写作答。【解答】(1)A.“首句‘采采芣苢’是采摘芣苢的意思”错,句中“采采”意思是茂盛的样子,故该句意思是繁茂鲜艳的芣苢啊。故选A。(2)D.“《插秧歌》流露出对劳动的赞美”错,《插秧歌》,入手即表现了插秧的繁忙,全诗表现了农家的勤劳、艰辛。故选D。(3)解答时,要了解两首诗描写劳动场面的内容,结合题目要求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展开想象,描摹劳动场景,体会劳动之美即可。注意字数限制。答案:(1)A(2)D(3)示例:春天里,妇女们穿着美丽的衣裳,梳着漂亮的发髻,相约来到了田野。她们突然分散开来,有的蹲下,有的弯腰。繁茂鲜艳的苡,采呀采呀采起来。她们忽然又聚拢。在一起,繁茂鲜艳的苡,采呀采呀采得来。你看那细嫩的玉指把繁茂鲜艳的苡,一片一片摘下来。你看那灵巧的手指又把繁茂鲜艳的苡,一把一把捋下来。还有的妇女干脆把繁茂鲜艳的苡,提起表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苡,掖起衣襟兜回来。黄昏的十分,她们唱着歌,满载而归。译文:(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二)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住秧苗,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种下秧苗。斗笠当做头盔,蓑衣当做铠甲,雨水从头上流入,弄湿了肩胛。农妇呼唤农夫吃早饭,休息一会儿,农夫弯腰低头劳作,没有答应,只是说道:秧苗根部还不牢固,这块田里的秧苗还没有栽插完毕,你回家一定要提防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赏析:(一)《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一说即车前草,一说为薏苡)时所唱的歌谣。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话虽说想像的成分多了些,体会还是很准确的。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合适于许多人在一起唱;一个人单独地唱,会觉得味道不对。袁枚曾经嘲笑地说:“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今人附会圣经,极力赞叹。章斋戏仿云:‘点点蜡烛,薄言点之。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闻者绝倒。”(《随园诗话》)说《诗经》不宜盲目效仿,当然不错,但他所取的例子,实为不伦不类。一群人在野外采芣苢,兴高采烈,采而又采,是自然的事情,诗歌可以把这欢快表达出来。而一个人在那里把蜡烛芯剪了又剪,还唱着“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除了精神病,也没有别的解释了。这完全是文人制造出来的滑稽,并非《芣苢》不值得赞叹或绝对不可以效仿。关于当时人们采芣苢的用处的问题,毛传说此草“宜怀任(妊)”即可以疗治不孕;又一种说法,是认为此草可以疗治麻风一类的恶疾。这两种说法在中医学上都没有根据。现在中医以此草入药,是认为它有清热明目和止咳的功能,草籽据说可治高血压。这还罢了,也可以勉强地说,《诗经》时代的人是相信车前草是可以治疗不孕或麻风的。但即便如此,这诗仍然有不可理解之处:不孕或者家里人生了麻风,都是极苦恼的事情,不可能有一大群人为此而兴高采烈地一边采车前一边唱着歌的道理。拿方玉润所推想的情景来看这样的解释,尤其觉得不对劲。所以应该给《芣苢》以另一种更合理的解释。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的一句话:“野人亦煮啖之。”此“野人”是指乡野的穷人。可见到了清代,还有穷人以此为食物的。在朝鲜族(包括中国境内和朝鲜半岛上的),以车前草为食物是普遍的习俗。春天采了它的嫩叶,用开水烫过,煮成汤,味极鲜美。朝鲜族是受汉族古代习俗影响极大的民族,朝语至今保存了很多古汉语的读音。可以推想,中国古代民间也曾普遍以车前草为食物,只是到了后来,这种习俗渐渐衰退,只在郝懿行所说的“野人”中偶一见之,但在朝鲜族中,却仍旧很普遍。以此释《芣苢》诗,就觉得容易理解了。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荠菜花实在说不上好看,只因荠菜是江南人所喜爱的野菜,对于穷苦人更是天之恩惠,故人们连它的花儿也生了偏爱。车前草较荠菜更为平常易得,想必很多年前,它更受老百姓的喜爱。如方玉润之说,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生活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二)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慨当以慷唯有杜康三杯两盏淡酒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举酒欲饮无管弦添酒回灯重开宴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酾酒临江举匏樽以相属洗盏更酌(重点字:慷、潦、倾、酹、酾、匏、盏)【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5.【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文本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例句和选项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再选择判断。(3)本题考查重要词语的含意。解答时只有结合上下文及作者的感情倾向,才能正确解释。(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及重要语句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可以从语句的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解答】(1)A.“为的是强调南国杏花之美远胜北国”于文无据,第①段引用三位诗人的诗句是强调南国杏花的精巧、纤弱、柔媚的特点。故选A。(2)例句:比喻,把“城市”比作“水泥森林”。A.比喻,把“文字”比作“海洋”。B.夸张,突出杏林面积大。C.比喻,把“杏花”比作“繁殖器官”。D.比喻,把“杏花美”比作“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故选B(3)“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第5段,“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是在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流露出无奈、欲哭无泪的表情中表现出来的,“杏树正是乡亲们用勒劳的双手种植山来的”“浸透着他们的心血”,所以乡亲们才是杏树的知音;第6段前一句“我们许多人只是垂涎于杏花的美色,往往忽略了杏树的生命存在”,则暗示了乡亲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杏树的美;乡亲们“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谈论中流露出牵挂,都说明乡亲们才是杏花的知音。(4)“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意思是只在欣赏杏花美色的是肤浅的赏花人。由“我们只是蛊惑于杏花的美色,沉迷于杏花的芬芳,感叹于杏花的壮观,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杏花”可知,之所以说“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是我们只是在欣赏杏花的色、香、势。该句从结构看,此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此句是为了写乡亲们才是真正的杏花的知音,而我们这些只看杏花外表的人不是。同时,这一内容为下文乡亲们作为真正赏花的人,成为花的知音做铺垫,增强文本的意蕴美。答案:(1)A(2)B(3)①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流露出无奈、欲哭无泪的表情。②种植杏树,每一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③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整个杏树的美。④乡亲们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⑤乡亲们谈论杏花的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的无边牵挂之情。(4)说明了我们只是在欣赏杏花的色、香、势,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为下文写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做了足够铺垫,突出了乡亲们才是了解杏花、懂得杏树生命的人。【点评】文字类选择题解答步骤:第一步:细读选项,抓关键。此类题4个选项,答题区域涉及文本的各个角落,因此需要仔细阅读选项,把握选项中的部分关键词语,给第二步打好基础。第二步:精准定位,找区间。根据选项中的关键性词语,迅速浏览文本,找与之匹配的关键词,从而确定选项的答题区间。第三步两相比较,问三问。两相比较就是把选项和相关区域的原文进行比较,在具体比较时可以“问三问”:选项有没有篡改内容,有没有混淆逻辑,有没有主观臆想;是否篡改了原文中表范围、程度、时间等的内容;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几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原文中有没有此类信息。选项命制时加入了命题者的臆想,主观臆想的选项内容往往是无中生有的。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65分。(一)词语积累与运用(15分)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正确选择。【解答】语段中的“人家”意思是家庭。A.住户。B.住户。C.家庭。D.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故选:C。【点评】对词语含义的理解,重在平时的积累,平时阅读发现比较生疏的词语,要养成查词典的好习惯,并且要根据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7.【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理解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解答】D.该项表述为公告的内容,公告要求用书面语,而“等着”具有口语色彩,表达不得体。故选D。【点评】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1)适合语境,准确措辞。(2)明确目的,有的放矢。(3)看准对象,讲究分寸。(4)适应场合,巧妙用语。8.【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的各个句子,判断各句是否古今同义,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A.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帮凶。B.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学识水平、创造能力,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人。C.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深为憎恨;极端憎恨。D.古今同义,片刻。故选:D。【点评】古今异义:词汇的发展,体现于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转移,词义缩小等。9.【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运用的辨析能力。答此类题要有一定的词语积累,尤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担保公司合同担保业务流程规范3篇
- 仓库收货作业培训
- 钻井队HSE监督岗位HSE应知应会试复习测试卷
- 2024年餐饮业标准餐厅租赁经营协议模板版B版
- 痹症患者的中医护理
- 2025年河北省安全员知识题库
- 地下铁道施工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2024年音乐版权保密合同5篇
- 2025年PVC树脂采购与供应合同范本
- 做好少先队工作培训
-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全文)
- 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课件
- 教案:孔门十弟子
- 中医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课件
- 超短波操作流程图
- 小学2022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方案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胶水)
- 总工会新规慰问标准
- 西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
- 小学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社会服务》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
- 高质量SCI论文入门必备从选题到发表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