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区B型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A区B型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A区B型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A区B型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A区B型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思】

(建筑工程管理)A区B

型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020年4月

多年的企业咨询顾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地执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

第一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述

1、工程项目名称、位置、规模、工期

⑴项目名称

本工程名称:广州市云梯山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宅

楼(自编A区B型)

业主单位:广州市云梯山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市瀚景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广东名都设计有限公司

⑵位置

住宅楼(自编A区B型)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民

安村(106国道花城收费站北面)。

⑶工程范围:

住宅楼(自编A区B型)的住宅和配套设施的土建工

程(包括地基基础、初粗装修、主体结构、土方开挖回填、

防水、小区永久围墙);水电安装工程(包括室内水电、消

防);防雷工程和小区内市政道路(包括市政排水、软基处

理、路基及路面铺设)的施工。

⑷施工工期

开工日期为2009年06月25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

2010年3月12日,总施工工期261日历天。

2、工程特点、要求、工程数量及材料数量

⑴概况

户型栋数户数建筑面积总数

B型284482059.97m257679.12m2

⑶工程特点

①住宅楼栋数多,施工工期较短,材料供应、设备、周

转材投入量大。

②施工时正值雨季台风季节。

⑷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详见工程量清单。

3、当地自然条件、气象情况

⑴当地自然条件

施工场区内原为山区丘陵地带。

⑵气象情况

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一般比较温暖。在季风气流

控制下,冬半年(9月至翌年3月)受大陆冷高压影响,吹偏北

风,天气干燥,降水较少;夏半年(4月至8月)受海洋气流的

影响,吹偏南风,天气炎热,降水量大。

热带气旋、暴风、寒流也经常出现。每年5~10月是广

州热带气旋活动的季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以上的

称台风),7~9月,热带气旋影响和袭击广州的可能性较大,

是盛行的季节。

场地很容易受台风冲击。

4、地形、地貌情况和地质、水文情况

(1)地形、地貌

场地地貌上处于珠江河口三角洲与剥蚀残丘交界,场地

原为山区丘陵地,因本工程依山而建,地势较陡,起伏较大。

场区交通方便,南部紧邻国道106经施工便道可直达现

场,但场内交通较差,需进一步进行平整。

(2)地质情况

根据钻孔揭露资料,按地质成因类型、岩土性,将地层

由上至下分为:①人工填土、耕植土层;②第四系坡积层;③

第四系残积层(花岗岩风化残积层);④燕山三期花岗岩。现

从上至下分述如下:

①人工填土、耕植土层

a.吹填土

褐灰色,饱和,松散,主要由粉细砂组成,为近期人工

吹填而成。

b.素填土

褐灰色,为路基、田填填筑土,主要由粘性土组成,略

有压实,稍密状。

c.耕土

褐灰色、褐黄色,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软塑,含植物

根系。

②第四系坡积层

a.粉质粘土

棕黄色,褐红色,可塑〜硬塑,以可塑为主。

b.砾砂

棕黄色,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中密,主要由长石和石英

组成。

③第四系残积层

砾质粘性土

棕红色,黄灰色,灰黄色,可塑~硬塑,以硬塑为主,含石英质

角砾25~35%。母岩为下伏花岗岩。该层遇水易软化。

⑤燕山三期花岗岩

岩石为燕山期花岗岩,按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

中风化和微风化四个岩带。分述如下:

a.全风化花岗岩带

棕红色,黄灰色,灰黄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主要由长石和石

英组成,长石多高岭土化。岩芯呈坚硬粘性土状,具可塑性。遇水易

软化。属极软岩。岩体及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b.强风化花岗岩带

黄灰色,灰黄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由长石、石英和少量云

母组成,长石具高岭土化现象。裂隙发育,岩芯呈砂状,块状岩芯手

捏易碎。遇水易软化。属软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c.中风化花岗岩带

浅肉红间黄褐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由长石、石英和少量云

母组成,裂隙发育,岩心多呈碎石状,少量呈柱状。属较软岩,岩体

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

d.微风化花岗岩

肉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由长石、石英和少量云母组成,

岩质较新鲜,仅沿裂隙面有铁镒质渲染。局部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

节长10~45cm,属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H级。

⑶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①地下水水位及类型

场地主要含水层为位于坡麓地带含孔隙水。次要含水层为强风化

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含裂隙水。其余各岩土层为相对隔水层。地

下水水力性质为潜水,局部为微承压水。含水层渗透性和富水性强,

其余岩.土层渗透性和富水性差。

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6.60~30.00m,标高为49.85~58.80m。

据调查,场区地下水位年变幅2m左右。

地下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水库中地表水。场区内地下水自北向

南流,并向下游排泄。

②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地下水对硅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硅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5、施工环境

⑴施工用地、供水、供电、交通运输情况

①施工用地

标段范围内为施工用地。

②施工用水

由于现场暂无自来水供应,以抽原人工湖水用于施工同

时于现场打井以备人工湖水位不够时使用。

③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方面,用原机场110KV高压线路经变压器处进

行供电。

④交通运输

进场道路交通运输较为方便,施工设备及材料等可直达

现场。

⑵通讯

沿线通讯发达,在项目部及施工队安装电话,以沟通内

外联系,主要人员配备手机,以方便联络,现场管理人员配

备对讲机,以便于指挥调度。

6、主要建筑材料来源、运输线路运距

①主材

水泥、钢筋、预应力管桩等主要材料的材料质量须满足

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否则禁止材料进场。

②地材

砂料和石料均可从国道106旁等沙、石场购买,车运至

现场。木材从广州市木材市场购买。各种材料均可由汽车运

至工地。

7、主要施工设备进场路线

进场道路交通运输较为方便,场区的西北面为施工场地

出入口,主要施工设备可由国道106经施工便道直达现场。

第二章组织机构

一、机构的形式

现场已组建广东省八建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项目部下

辖三个工区,分别负责I.II和市政工区的现场施工组织和管

理。分项目部下为专业施工队,形成矩阵式管理。

二、指挥系统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一名,项目部下

设六个部。指挥系统见下图。

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及临时工程

一、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施工范围内设置钢筋加工场、材料及周转料堆场、砂浆

搅拌站、机械停放场、洗车槽等临时设施。

施工场地外北面作为办公室、会议室、施工人员宿舍、

食堂等临时生活设施。

二、临时工程

主要施工设备、机具布置及变动路线

⑴设备布置及行走路线

施工区采用平行施工,投入的机械设备:锤击桩机2

台;反铲挖掘机2台;塔吊2台;施工电梯3台,钢井架

28台、混凝土汽车输送泵4台等,主要负责预应力管桩施

打,承台开挖,垂直运输,混凝土浇注。

O

⑵排水施工

考虑花都雨水较多的实际情况,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排

水沟和一定数量的集水井,以排除施工废水和雨水。排水沟

尺寸为40cmx30cm,集水井的尺寸为80cmx80cmx

100cm,集水井每隔50米左右设置一个,污水经过滤后用

泵集中排放到业主指定排水渠。

⑶混凝土供应运输设备布置

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本标段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碎

搅拌运输车将商品混凝土直接运至施工点。后用碎泵车输送

至浇筑点。

其他小型机具设备根据需要布置,详见施工机具表。

三、文明施工

1、文明施工围蔽、绿化及场地硬化等平面布置及达到

的标准、等级

因现场附近暂无人员居住,环人工湖而施工,施工现场

无需对场地进行围蔽。且并按《广州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

工管理办法》和《广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进

行施工管理,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2、防止水体污染

施工现场为避免污染水体,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排水沟

和一定数量的集水井,将污水沉淀过滤后用泵集中排放到业

主指定排水渠。

3、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⑴安排专人进行道路维修工作,确保进出场车辆对周围

环境的污染程度降至最低。

⑵所有施工垃圾均集中在一起运至指定地点。

第四章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的关系

根据施工条件,本工程分为4个阶段进行施工,并采

取以下的施工方案及方法:

1、第一阶段施工

包括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桩施工、承台地梁施工(开

始进行防雷及管线预埋、室外排污排水施工)o

2、第二阶段施工

±0.000以上各层结构施工(外脚手架搭设)、前期的砖

砌体施工及门窗框安装、天花墙身粉饰等。

3、第三阶段施工

后期的砖砌体施工及门窗框安装和天花墙身粉饰、天面

工程、室内外装饰工程、水电安装工程、门窗扇安装及油漆

玻璃等。

4、第四阶段施工

外排栅拆除、外地台散水施工、小区内市政排水道路及

收尾工作等。

二、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顺序

本工程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工程后安装、装饰工

程的建设程序安排施工。充分利用平面、空间和时间,考虑

工程实际情况组织平面立体流水交叉作业,及早插入砌体、

装修和各专业施工,避免出现装修高峰,做到均衡施工、科

学管理,每道工序为下道工序创造足够的工作面,并且要做

好质量安全工作、文明施工工作及成品保护工作,做好结构、

装饰、安装工程及室内外工程的配合工作,优化均衡施工,

加快施工进度。

根据本工程项目多、工作面大及工期短、工作量大的特

点,将本工程中的房建部分分为二个施工区同时进行施工,

各施工区内分别安排流水作业,其施工顺序详见总体施工流

程图:

总体施工流程图

其中±0.00以上主体结构各层的施工顺序如下图:

±0.00以上主体结构各层施工顺序图

三、施工过程的项目划分、各分部及工序之间的衔接

1、施工过程的项目划分

为便于施工管理,本工程中的房建部分只需分为一个施

工区。

安排一个施工区进行施工,并设立专人进行施工管理。

施工区按实际需要配置管理人员、劳动人员、材料和机械设

备等资源。施工区内各分部分项工程安排流水搭接施工,做

到均衡施工、科学管理,优化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2、各分部及工序之间的衔接

按照本工程情况和特点,主要划分为以下分部:

(1)施工准备、测量放线;

(2)天然基础开挖、管桩,塑料排水板;

(3)人防地下室工程及承台地梁施工;

(4)±0.000以上各层结构施工;

(5)砖砌体施工;

(6)门窗工程和天花墙身粉饰、天面工程、室内外装

饰工程、水电安装工程施工;

(7)外地台散水、小区市政工程施工等。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及新工艺新施工方法的

采用

为了高质量按期完成任务,本工程施工中我们将采用多

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主要包括:施工项目计算机管

理平台;新型测量仪器应用技术;快易收口网技术;钢筋直

螺纹套筒连接技术。

1、项目计算机管理平台

建立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建

立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支持施工项目管理和控制,实现

对施工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安全以及生产要素进行控制

和管理。

2、新型测量仪器应用技术

仪器选用:测量仪器选用SET2110型全站仪2台,最大

测程4.4km,距离测量精度为士(2mm+2ppm)m.s.e.;测

角精度为2"。经纬仪选用J2型电子经纬仪,测角值读至5"。

3、快易收口网技术

后浇带按设计要求留设,接缝用快易收口网收口。混凝

土应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并间隔两个月后才可浇筑。

浇筑前,应将接缝表面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净浆。

浇筑后浇带用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

度等级应与两侧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后浇带部位使用补

偿收缩混凝土后,由于钢筋及两侧先浇混凝土的限制,使缝

内混凝土膨胀不仅提高了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而且增强了

同两侧先浇混凝土的嵌固作用,使新旧混凝土之间紧密结合,

不致在交接面产生缝隙,达到防水的要求。后浇带混凝土浇

筑后,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四个星期。

4、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

施工方法

⑴工艺流程

钢筋端登i周邕艮丝头徽粗f丝头车牙一|安装连接套现场安装

①钢筋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弯曲。

不得用气割下料。

②丝头徽粗

徽粗头的基圆直径应大于丝头螺纹外径,长度应大于1/2

套筒长度。过渡段坡度应41:3。徽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

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纹。对于不合格的锻粗头,应切去重新撤

粗,不得对钢筋锻粗头进行二次锻粗。

③丝头车牙

加工丝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滑液,不得在不加润滑

液的情况下车牙。加工的钢筋螺纹丝头的外形尺寸、牙形、

螺距等必须满足产品设计要求,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加工完,经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戴好保护帽,并按

工程部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④连接与安装

连接钢筋之前应检查螺纹质量,清除杂物、锈斑及泥浆。

接头拼接时应用扳手拧紧,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

互顶紧。如下图所示: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直螺纹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

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

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宜超过50%,

受压区不受限制。

接头应避免设在框架梁端及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

免时,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接头端距钢筋弯曲点

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连接套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

25mmo

⑤当接头采用异径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之差不宜

超过二级。

⑥钢筋成型后接头的位置,注意接头不能位于构件最大

受力处,距离钢筋弯曲位置不小于10d,同一截面内接头的

面积百分率不得超出规范要求。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⑦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质量标准、成品保护。

五、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及关键工序施工控制技术

1、施工测量放线

在开工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点(或基线)

和水准点在施工场地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测量,建立本工

程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作为本工程施工时平面控制和

高程控制之用。

(-)平面定位和轴线测量

采用经纬仪、50m钢卷尺、水准仪和水平尺从建设单位

提供的规划红线桩开始引线,在复核总体尺寸、各轴线尺寸

及对角线尺寸准确无误后,再定出各轴线桩,并埋设永久标

桩和引桩,经监理、业主复核签证后,作为定位依据。控制

网测出后,在构筑物或围墙上作永久标志,并做各轴线的引

桩,同时将各轴线的控制点引至首层,按井字型控制网的四

个交点设四个控制点,每点埋设100x100x10mm钢板,经

过测角闭合校核,调整平差后,在钢板上划十字线钻孔,并

用红漆标记,作为主体施工全过程垂直控制和细部施工放样

的永久依据。

(二)标高测量

高程采用水准仪、水准尺和钢卷尺进行测量,应进行往

返两个测回,若测量误差超限属测量错误,应查明原因重测;

若高差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将闭合误差按测点比例进行

平差修正,最后求出各测点高程,并标记在永久水准桩上,

作为高程传递测量的场地基准点,定出±0.00水平线,量测

各施工层+1.00m水平线,用水准仪校核各上引点在+1.00m

水平线的误差,若误差在±5mm以内,视为合格,并进行平

整调整,然后抄平,准确测出各层的+1.00m水平线供使用。

2、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

(一)概况

本标工程的桩基础均为预应力管桩,桩径均为

卬400mm,桩长暂定为35m。桩端设计承载力特征值为

1200kNo

桩的设计参数见下表:

单桩垂直承

桩外径壁厚桩长收锤标准最后三阵

载力标准值

(mm)(mm)(m)锤的每阵贯入度

(kN)

40095约351200<30mm/10击

(二)施工准备

⑴材料

①预应力高强硅管桩采用省、市建委认定的磴预制构件

一类厂家产品,其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

②接(驳)桩用的焊条,其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

③钢板或角钢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质

保书或检验报告。宜采用低碳钢。

(2)技术准备

①熟悉工程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平面图、桩基施工组织

设计或方案。

②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应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理了

复核签证手续。

③施工时,应预先进行钎探,将探明打桩位置的石块、

废铁等障碍物清除或采取其它处理措施。

④场地应辗压平整,其表土承载力应满足要求,保证桩

机在移动时稳定垂直。雨季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⑤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短木桩或短钢筋打好定位桩,

并用白灰做出标志,便于施打。

⑥正式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先打试验桩,以确定桩长

和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

求。

⑶设备安排

①投入8台桩机投入管桩施工。

②由于业主暂时不能提供供电点,所以暂定按施工设备

的实际用电量配备发电机。

⑷钢桩尖制作

采用十字型桩尖,制作由符合规定的构件厂进行,制作

完成运至现场使用。

(三)操作工艺

⑴桩架应平稳地架设在打桩部位,用钢缆拉牢。打桩机

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

⑵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垂直稳固,确保在施工

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⑶起吊管桩时,先拴好吊桩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用索

具捆绑住桩的上端,起动机器起吊管桩,使桩尖对准桩位中

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插桩必须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

超过0.5%,再在桩顶扣好桩帽,即可卸去索具。桩帽与桩周

边应留5~10mm的间隙,锤与桩帽、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

相应的弹性衬垫,一般采用麻袋、纸皮或木砧等衬垫材料,

锤击压缩后的厚度以120-150mm为宜,在锤击过程中,

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⑷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锤低击一、二下,桩入土一定

深度后,再调整桩的垂直度,用线锤或经纬仪纵横双向校正。

⑸桩在入土前,应在桩架或桩身上设置尺寸标记,以便

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⑹打桩宜重锤低击。

⑺打桩的顺序宜先施打中间的桩,然后再施打外围的桩。

⑻接(驳)桩

①在桩长度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焊接接桩的

预埋铁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密焊牢;

焊接时,应采取措施,一般对称焊接,以减少变形,焊缝应

连续、饱满。接桩方法和要求按设计采用。

②接桩一般在距地面1m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

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

⑼接桩时应保证桩接头的焊接质量,在焊接完成后应自

然冷却lOmin后方能施打。

(io)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

方能进行送桩。

(11)当桩的打入深度和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地

质资料核对桩尖入士深处的地质情况,即可进行控制。一般

以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并且三

次十锤的贯入度不能递增。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收锤,移

动桩机。

(12)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开始打桩时,

应记录每沉落1m所需的锤击次数并记录桩锤下落的平均高

度;当下沉接近设计标高和贯入度要求时,应在一定的落锤

高度下,以每落锤10击为一阵击阶段,测量其贯人度并登记

入表。

⑬桩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允许偏差

项目检验方法

(mm)

有基础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方向100

中梁的桩沿基础梁的中心线方向150

心用经纬仪

桩数为1~2根的单排桩100

位或拉线和

桩数3~2。根d/2

置量尺检查

偏边缘桩d/2

桩数多于20根

移中间桩d

用水准仪

按标高控制的打入桩桩顶高差-50-100

和尺检查

(四)打桩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

打桩施工中常会发生打坏、打歪、打不下去等问题。发

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工艺操作上的原因,有桩的

制作质量上的原因,也有土层变化复杂等原因。因此,在发

生这些问题时,必须具体分析及处理,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

共同研究解决。

⑴桩顶、桩身被打坏:这种现象一般是桩顶四周打坏,

或者顶面被打碎,甚至桩顶钢筋全部外露,桩身断折。发生

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①打桩时,桩顶直接受到冲击而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

如桩顶碎不密实,主筋过长,桩顶钢筋网片配置不当,则遭

锤击后桩顶被打碎引起险剥落。因此在制作时桩顶已应认真

捣实,主筋不能过长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网片。

②桩身磴保护层太厚,锤击时直接受冲击的是素磅,因

此保护层容易剥落。制作时必须将主筋设置准确。

③桩顶不平、桩帽不正或不平使桩处于偏心受冲击状态,

局部应力增大,极易损坏。因此在制作时,桩顶面与桩轴线

应严格保持垂直,施打前,桩帽要安放平整,衬垫材料要选

择适当;打桩时要避免打歪后仍继续打,一经发现歪斜应及

时纠正。

④在打桩过程中如出现下沉速度慢而施打时间长,锤击

次数多或冲击能量过大时,称为过打。过打发生的原因是:

桩尖通过硬层,最后贯入度定得过小,锤的落距过大。由于

仁的抗冲击强度只有其抗压强度的50%,如果桩身已反复受

到过度的冲击,就容易破坏。遇到过打,应分析地质资料,

判断土层情况,改善操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⑤桩身磅强度等级不高。有的是由于砂、石含泥量较大,

有的是由于养护龄期不够,未达到要求的强度等级就进行施

打,致使桩顶、桩身打坏。桩身一旦打坏,可加钢夹箍用螺

栓拉紧焊牢补强。

⑵打歪:桩顶不平、桩身碎凸肚、桩尖偏心、接桩不正

或土中有障碍物,或者打桩时操作不当(如初入土时桩身就

歪斜而未纠正即施打等)均可导致桩打歪。为防止把桩打歪,

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桩机导架必须校正两个方向的垂直度。

②桩身垂直,桩尖必须对准桩位,同时,桩顶要正确地

套入桩锤下的桩帽内,并保证在同一垂直线上,使桩能够承

受轴心锤击而沉入土中。

③打桩开始时采用小落距,待桩入土一定深度后,再按

要求的落距将桩连续锤击入土中。

④注意桩的制作质量和桩的验收检查工作。

⑤设法排除地下障碍物。

⑶打不下:如初入土1~2m就打不下,贯入度突然变小,

桩锤严重回弹可能遇到旧的灰土或硅基础等障碍物,必要时

应彻底清除或钻透后再打,或者将桩拔出,适当移位再打,

如桩已入土很深,突然打不下去,可能有以下情况:

①桩顶、桩身已被打坏。

②土层中夹有较厚的砂层或其它的硬土层,或遇钢硝、

孤石等障碍。此时,应会同设计勘探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③打桩过程中,因特殊原因不得已而中断,停歇时间过

长,由于土的固结作用,致使桩身周围的土与桩牢固结合而

难以继续将桩打入土中,因此,在打桩施工前,必须做好各

方面准备工作以保证施打的连续进行。

⑷一桩打下,邻桩上升(亦称浮桩):这种现象多发生在

软土中。当桩沉入土中时,由于桩身周围的土体受到急剧的

挤压和扰动,靠近地面的部分将在地表面隆起和水平位移。

当桩布置较密,打桩顺序又欠合理时,土体隆起产生的磨擦

力将使已打入的桩浮起,或将邻桩拉断,或引起周围土坡开

裂、建筑物裂缝。浮桩将影响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因此,

当桩距小于4倍桩径时,应合理确定打桩顺序。

(五)产品保护

⑴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与控制桩,不得碰撞和

振动,以免引起位移。

⑵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

⑶打桩完毕,高于地面部分桩严禁碰撞,若妨碍施工以

及高于设计标高时,应用专用截桩器截除。

⑷打桩完毕的基坑开挖,应制订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

措施,防止土体的挤压引起桩的位移和倾斜甚至断裂。

3、搅拌桩施工

一、施工方法

⑴施工安排:

平整场地后,即插入搅拌桩施工。

⑵桩机的选择:

本工程选择GPP-5B型桩机,该类型桩机是一种适合

多种地基加固方法的施工机械,所施作的搅拌桩桩身质量稳

定,可用于地基加固、工程支护,也可用于工程止水帷幕。

(3)灰浆的配制:

①搅拌桩使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桩的水泥掺入量

为12%。

②水泥浆液的水灰比拟控制在0.45~0.50范围内。

③拟计划每个灰浆制作点均按输浆水平距离控制在

50m以内的要求设置。

二、搅拌桩施工工艺

⑴定位对中:移动深层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开钻

前调校和测量桩机钻台的水平度和钻管的垂直度,即边调节

桩机支腿的高低、边用水准尺测量的方法,使钻台处于水平

状态,同时用吊线锤测量钻管的正面和侧面,使其在悬垂状态

下就位开钻。

⑵预搅下沉:启动深层搅拌机电机,待搅拌头转速正常

后放松起吊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边搅拌边下沉,下沉

速度由电气控制装置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

额定值。

⑶制备固化剂浆液:深层搅拌机预搅下沉同时,后台拌

制固化剂浆液,压浆前浆液经筛网过滤后倒入集料斗中使

用。

⑷喷浆搅拌提升: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

启灰浆泵,待浆液到达喷浆口,再按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边

喷浆边提升深层搅拌机,使浆液和土体充分拌和至设计桩顶

标悬।。

⑸重复搅拌:深层搅拌机喷浆提升至设计桩顶标高时,

为使软土和浆液搅拌均匀,关闭灰浆泵,搅拌机重复下沉至

设计要求深度,这时集料斗中的浆液应正好排空,再将深层

搅拌机提升出地面。

⑹移位:重复上述五个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关闭

电机,移位至新的加固点。

三、施工技术要点:

⑴深层搅拌桩施工前,应使用管线探测仪探明桩位范围

是否遗留地下管线,如有遗留应予以迁移。

⑵深层搅拌机应基本垂直于地面,要注意平整度和导向

架垂直度。

⑶深层搅拌叶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即开始按设计配合比

拌制水泥浆。水泥浆不能离析,水泥浆要严格按照设计的配

合比配置,水泥要过筛。为防止水泥浆离析,可在灰浆机中

不断搅动,待压浆前才将水泥浆倒入料斗中。

⑷要根据加固强度和均匀性预搅,软土应完全预搅切碎,

以利于水泥浆均匀搅拌。

⑸压浆阶段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输浆管不能发生堵塞。

⑹严格按设计确定数据,控制喷浆、搅拌和提升速度。

⑺控制重复搅拌时的下沉和提升速度,以保证加固范围

每一深度内得到充分搅拌。

⑻在成桩过程中,凡是由于电压过低或其他原因造成停

机,使成桩工艺中断的,为防止断桩,在搅拌机重新启动后,

将深层搅拌叶下沉半米再继续成桩。

⑼搭接施工的相邻桩的施工间歇时间应不超出10-12

小时。

(io)使用水泥品种先征得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意,水泥进场

马上按规定取样试验,试验合格才可使用。

(11)深层搅拌机冷却循环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能中断,

应经常检查进水和回水温度,回水温度不应过高。

(12)深层搅拌机的入土切削和提升搅拌,负载荷太大及电

机工作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应减慢升降速度或补给清水,一

旦发生卡钻或停钻现象,应切断电源,将搅拌机强制提起后,

才能重新启动电机。

(13)泵送水泥浆前管路应保持湿润,以利输浆。

(14)水泥浆内不得有硬结块,以免吸入泵内损坏缸体,每

日完工后,需彻底清洗一次,喷浆搅拌施工过程中,如果发

生故障停机超过半小时宜先拆卸管路,排除灰浆,妥为清洗。

(15)灰浆泵应定期拆开清洗,注意保持齿轮减速器内润滑

油清洁。

(16)深层搅拌机械及起重设备,在地面土质松软环境下施

工时,场地要铺填碎石,平整压实,并铺垫枕木,以确保成

桩质量和施工安全。

四、质量检查

搅拌桩的质量检验应按成桩施工期、基坑开挖前和开挖

期三个阶段进行。

⑴成桩施工期的质量检验包括机械性能、材料质量、掺

合比试验等资料的验证,以及逐根检查桩位、桩长、桩顶高

程、桩身垂直度、桩身水泥掺量、上提喷浆速度、外掺剂掺

量、水灰比、搅拌和喷浆起止时间、喷浆量的均匀度、搭接

桩施工间歇时间等;

⑵基坑开挖前的质量检测包括桩身强度的验证和桩位、

桩数的复核。对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应采取钻取桩芯或

静力触探的方法检测桩长和桩身强度;

⑶基坑开挖期间的质量检查主要通过检查基坑渗漏水情

况,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立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防止出

现工程事故。

五、产品保护

搅拌桩施工完成后不允许在其附近随意堆放重物,防止

桩体变形。

4、塑料排水板施工

(-)施工方法

本工程采用加藤900型履带式打桩机进行塑料排水板施

工,大于5米时进行裸打,加藤900型履带式打桩机见下图:

(二)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T地面清理及整平一中粗砂垫层铺设一放出桩

位一施打塑料排水板一铺设硬塑料滤管一铺设中粗砂垫层一

填筑路基

(三)主要施工工艺

1测量放样

Q)根据设计图纸资料定出起打桩号打出控制桩,再每隔

10-20m放出路

线中心桩。

(2)按照打设的宽度放出边桩及护桩。

2地面清理及整平

在软基处理宽度范围内,对于旱地路段,首先挖除地表

浮土和杂草。对于湖塘路段,先围堰(打设木桩和堆沙袋)

抽水,然后清淤,清淤深度以清除塘底腐植土和烂泥为原则

(暂定为)然后填土(砂)至常水位标高以上米

50cmo0.5

并碾压。

3中粗砂垫层铺设

中粗砂垫层总厚度80cm(压实)分两层,第一层铺设

50cm,然后施打排水板,再铺设硬塑料滤管,最后铺设其余

30cmo

由于地表较软弱,运输车辆宜用轻型车辆,且尽量减少

对地基的扰动。最好将砂堆于处理地段以外,然后用小型运

输工具运入施工地段。

摊铺做到均匀、平整,形成双向横坡。同时注意避免泥

土、杂物混入砂层。

4桩位放样

(1)首先根据设计给定的处理长度、宽度(规划路边各加

1.5m)及板距(1.2m)计算出布设的排数和列数。由于布设

的原则按正三角形(梅花形)故:

排数二处理长度+设计板距xsin6(T+l

列数;处理宽度+设计板距+1

(2)根据计算结果画出布桩图,标明排列的编号。每排桩

的轴线应垂直于路线中心线,曲线上应为法线方向。同时应

绘制一张较大的布桩图交施工人员打设时使用,每施打一根

在图上相应位置标出,以免遗漏。

由于有些处理段落位于斜交结构物两侧,应注意两个三

角形地带的布桩,不要超布或遗漏。

(3)根据布桩图在铺设好的第一层砂垫层上放出具体的

桩位,做出鲜明的标志。一般可用15cm长的8钢筋插在桩

位上,桩顶部最好用红油漆抹红。

放桩位时一般一次不宜过多,可先在半幅内布设。以免

施工时丢失。施工中应经常注意检查和保护,丢失的及时补

上。

5塑料排水板施工

5.1施工准备

在进行施工放样等工序的同时,应做好施工准备。主要

是打桩机的拼装,机件的安设调试,可在待处理地段端部的

场地上进行。然后试打2~5根检验机器的性能、地质情况及

工艺。

5.2施打排水板

(1)铺设枕木、轨道,将机器移入场内。

(2)将排水板装入卷筒,并通过打桩机上的滑轮将排水板

引入插杆中。

(3)将排水板从插入杆端头引出。将排水板从插入杆端头

引出、折回,夹上短钢筋(桩位放样时插在桩位上),用订板

机订好。

(4)拉紧排水板,将插入杆对准桩位。

(5)开启振动将插入杆压入地基。

(6)到达设计深度(预先在插入杆用红漆划上标志)后将插

入杆拔出。则

排水板被短钢筋固定于孔底。

(7)在砂垫层以上30cm处将排水板剪断埋入砂中。

(8)移至下一个桩位。

6安装沉降板

6.1在软土处理地段埋设沉降观测标志。在路中心底部设沉降

板,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接长观测杆。

(1)埋入砂垫层内,离路基底部5~10cm,观测杆伸

出土工布外,上套25cm的聚乙烯塑料管。沉降观测标志应

认真保护,做出明显的标志,防止施工中碰撞。

(2)好沉降观测,埋设完应测量一次,以后每填一层土,

再观测一次,并及时做好记录。

(3)继续进行观测。第一个月每周一次,第二、三每半

月一次,第四个月开始,每月一次。

7填筑路基

(1)当铺完滤管回填30cm中粗砂后,即进入填筑路基

的工序。

(2)路基采用回填土,填土厚度为设计路面标高-原有

路面标高+150mm。

8排水盲沟的设置

在处理路段的两边各设一条排水碎石盲沟。截面尺寸为

250mmx200mm,并每隔100m设置一砂井,将处理出来

的地下水有组织地排至场外排水点。

(四)技术质量措施

⑴购进的塑料排水板须抽样送检,确保滤膜和板心的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