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3水体污染_第1页
环境学概论-3水体污染_第2页
环境学概论-3水体污染_第3页
环境学概论-3水体污染_第4页
环境学概论-3水体污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水体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体污染概述(一)水体的概念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

海洋水体陆地水体地表水体地下水体(深、浅)流动:江河、溪流静止:湖泊、水库、塘堰水质:水相的质量水体:包含了水域中的水、固相物质、水生生物、底泥等,是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区别水质与水体:一、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二)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被称作为水体污染。排入水中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污染物积累,其含量超过一定标准水质恶化、水体原有用途受到影响第三章水体环境(三)水体的自净作用1、定义:广义:污染物排入水体后,经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或完全恢复原状的现象狭义:水体中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物而使水质净化的作用物理净化(物理过程)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和混合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在水体中浓度降低的过程。化学和物理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及吸附、凝聚等作用,而引起的水体中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生物化学净化由于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2、水体自净机制(四)环境容量在一定的标准下,某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水环境容量:W=V(CS-CB)+C大气环境容量:W=(CS-CB)×U×B×H土壤环境容量:W=(CS-CB)×150环境容量可分为理想环境容量、现状环境容量、同化环境容量二、水体污染源(一)工业废水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工艺过程用水、冷却水、烟气洗涤水、设备、场地清洗水以及生产废液等污染量大成分复杂感官不佳水质水量多变

第三章水体环境(二)生活污水

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混合液,包括厨房、厕所、洗涤室、浴室等排出的污水含氮、磷、硫高,污染物易降解,厌氧条件下易产生恶臭,形成有机污染。含有多种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生活污水(不含厕所排水)水质指标一般在以下范围内:

CODCr=250—300mg/L;BOD5=200—250mg/L

SS=200—300mg/L;LAS(合成洗涤剂)=4-8mg/L

pH值=7.5—9.0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亿吨)COD(万吨)氨氮(万吨)2006工业240.2541.542.5生活

296.6

886.798.8

2013工业209.8319.524.6生活

485.1889.8141.4(三)农业污水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称为农业退水。在农业生产方面,喷撒农药及施用化肥,一般只有少量(10—20%)附着或施用于农作物上,其余绝大部分(80—90%)残留在土壤和飘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沉降和径流的冲刷而进入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污染。含有较高浓度的化肥和农药有机质、植物营养素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面广、分散,难于收集与处理(非点源污染)三、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1.悬浮物(SS)质点粒径大于10-7m包含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泥沙、粘土和其它不溶物质2、耗氧有机物耗氧有机物常出现在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进入水体后,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在缺氧条件下就发生腐败分解、恶化水质,故常称这些有机物为耗氧有机物。常用的表示耗氧有机物污染的指标有:①化学耗氧量(COD):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常用的氧化剂K2Cr2O7、KMnO4。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②生化需氧量(BOD):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化学氧化分为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二氧化碳、水和氨等,反应式:

RCH(NH2)COOH+O2=RCOOH+CO2+NH3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与硝酸,反应式:

2NH3+3O2=2HNO2+2H2O

2HNO2+O2=2HNO3将所能分解的有机物全部分解往往需要20天以上,并与环境温度有关。目前水质标准采用在20℃下分解5天所需耗用的氧量,以BOD5表示,它通常是BOD总的70%左右BOD比COD:BOD在一般情况下能较准确的反映水污染情况,但受到时间和废水性质的限制COD的测定不受废水条件的限制,并能在2—3小时内完成。但不能区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难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机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机物量采用BOD作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较为合适,在水质条件限制不能测定BOD时,可用COD代替。水质相对稳定条件下,COD与BOD之间有一定关系:COD(Cr)>BOD5>COD(Mn)。

③总有机碳量(TOC):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量④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全部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而氢、氮、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此时氧化所需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在水质状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BOD5与TOC或TOD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通过实验建立相关,则可快速测定出TOC,从而推算出其他有机物污染指标。3、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是指含氮、磷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导致水体富营养化4、重金属重金属指比重大于5.0的金属元素,大约有45种。在环境污染研究中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俗称重金属“五毒”),也指具有一定的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镍、钴、锡等在水体中不能为微生物所降解,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对人体危害很大Hg污染导致水俣病Cd污染导致骨痛病5、难降解有机物难以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能在水中长期稳定存留,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6、石油类7、酸碱8、病原体9、热污染10、放射性物质四、不同水体的污染特征(一)河流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污染扩散快污染影响大(二)湖泊(水库)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类型复杂污染稀释和搬运能力弱生物降解和累积能力强(三)地下水污染来源广泛污染难于治理污染危害严重(四)海洋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持续性强污染扩散范围大第二节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一)推流迁移(二)分散作用

分散作用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三)污染物的衰减和转化二、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稳态:在环境介质处于稳定流动状态,污染源稳定连续排放的条件下,环境中的污染物分布状况也是稳定的。这时污染物在某一空间位置的浓度不会随时间变化。(一)一维模型式中:C(x)——下游处的浓度;C0——污染物起始浓度;u——断面平均流速;k——污染物的衰减速度常数。如考虑本底浓度,式中的C0均可按照河流混合稀释模型来计算:Q——河流的流量;

C1——河流中污染物的本底浓度;

q——排入河流的污水的流量;

C2——污水中的某污染物浓度。例:向一条河流稳定排放污水,污水量q=0.15m3/s,BOD5浓度为

30mg/L,河流流量Q=5.5m3/s,流速u=0.3m/s,BOD5本底浓度为0.5mg/L,BOD5的衰减速度常数K=0.2d-1,试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BOD5浓度。

解:计算起始点处完全混合后的初始浓度(二)二维模型三、河流水质模型(一)污染物与河水的混合当污染物排入河流后,从污水排放口到污染物在河流横断面上达到均匀分布,通常要经过竖向混合与横向混合两个阶段。(二)生物化学分解河流中的有机物由于生物降解所产生的浓度变化可以用一级反应式表达:式中:L——有机物的浓度(生物化学需氧量)

K——有机物降解速度常数(耗氧系数)(三)大气复氧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大气。氧由大气进入水中的质量传递速度可以表示为:式中:c——河流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cs——河流水中饱和溶解氧的浓度;

k——质量传递系数;

A——气体扩散的表面积;

V——水的体积。溶解氧(

DissolvedOxygen,缩写为

DO):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氧。饱和溶解氧:在未受污染的条件下,水体中溶解氧的最大值。

大气中的氧气与水体中氧气的平衡服从亨利定律:即一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正比于液体接触该种气体的分压力:[C(aq)]=kH·Pg

kH——气体在一定温度下的亨利定律常数

Pg——是各种气体的分压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消耗于生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氧化过程饱和溶解氧浓度cs是温度、盐度和大气压力的函数,在101.32kPa压力下,淡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可以用下式计算:对于河流,A/V=1/H(H是平均水深)(cs-c)表示河水中的溶解氧不足量,称为氧亏,用D表示,则大气复氧作用可表述为:k2——大气复氧速度常数(复氧系数)(四)简单河段水质模型描述河流水质的第一个模型是由斯特里特(H.Streeter)和菲尔普斯(E.Phelps)在1925年提出的,简称S-P模型,S-P模型迄今仍得到广泛的应用。S-P模型用于描述一维稳态均匀无扩散河流中的BOD-DO的变化规律,又称为BOD-DO水质模型。引起河水中DO减少的原因主要有:河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底泥中有机物的分解,以及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等。DO的来源主要有:大气复氧、水体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等用BOD、DO两组方程式来表达水质变化。则S-P模型的基本形式:这两个方程式是耦合的。当取边界条件时可得解析解为式中:t-河水流经时间L—河段中距起端距离为x处的BOD浓度C-河水中距离起端处为X处的溶解氧DO浓度k1—河水中BOD衰减(耗氧)系数;k2—河水中的大气复氧系数;Cs河水中饱和溶解氧DO浓度根据S-P模型,可以根据排污断面处河水的BOD、DO的浓度值(分别为L0

、C0,又称为起始浓度),求得沿河下游各断面上的BOD、DO浓度值从氧垂曲线图可见,在河流的某一距离Xc处,溶解氧具有最小值,此处水质最差。此处的溶解氧值(或氧亏值)及发生的距离,可通过求极值的方法求得,即可由上式,令dc/dt=0,得到:某河段平均流速为0.5m/s,平均流量为30m3/s,耗氧系数为1.0/天,BOD含量为2ppm。一工厂每天排放废水13万t,废水中BOD含量为200ppm。试问:(1)该工厂下游10km处的BOD浓度是多少?(2)如该工厂下游10km处规划为游泳区(即BOD的最大允许浓度为4ppm),则该工厂BOD的最大允许排放量为多少?时间(天)00.10.30.60.91.2BOD(ppm)15.013.611.18.26.14.5DO(ppm)7.56.55.34.85.16.3下表是某河段的水团示踪实验结果(水温度为20.4℃)第三节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转化一、水体中耗氧有机物降解有机物生物化学分解基本反应可分为两大类:水解反应、氧化反应1.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碳水化合物是由C、H、O组成的不含氮的有机物,一般以通式Cn(H2O)m表示。多糖二糖单糖丙酮酸酸、醇、酮有氧无氧2.脂肪和油类的降解脂肪和油类也是不含氮的有机物,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类物质,不溶于水脂肪、油类水解甘油、脂肪酸丙酮酸CO2、H2O

酸、醇、酮3.含氮有机物降解含氮有机物是指除C、H、O外,还含有N、S、P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尿素、胺类、腈类、硝基化合物等。甲烷发酵: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降解后期都生成低级有机酸类物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酸性发酵,这时最终产物未能完全氧化而停留在酸、醇、酮等化合物状态。如果条件适宜,就可以发生另一种发酵过程,使有机物继续进行无氧条件下的氧化,最终产物是甲烷气,称为甲烷发酵。蛋白质水解氨基酸有机酸脱氨基2CH3CH2OH+CO2→2CH3COOH+CH42CH3(CH3)2COOH+CO2+2H2O→4CH3COOH+CH4CH3COOH→CO2+CH4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营养化”(Eutropbication)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一)水体富营养化类型1.天然富营养化:天然降水、土壤的侵蚀和淋溶2.人为富营养化:富营养化过程引起的湖泊生态系统的变化总之,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主要表现为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则称为“赤潮”。第三章水体环境(二)氮、磷在水体中的转化1.含氮化合物在水体中的转化水体中的含氮化合物可分为有机氮化合物和无机氮化合物两大类。通过废水排放的大多是有机氮有机物,而植物可吸收态的是无机氮化合物(NH4+、NO2-、NO3-)。有机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可转化为无机氮化合物蛋白质水解氨基酸NH3脱氨基NO3-NO2-氧化氧化2.含磷化合物在水体中的转化水体中可溶性磷含量较少,因它们很容易与Ca2+、Fe3+、Al3+等生成难溶性的沉淀物,例如Ca3(PO4)2、AlPO4、FePO4等多沉积于水体底泥。聚积于底泥中磷的存在形式和数量决定于污染物输入和通过地表与地下径流的排出情况;决定于水中的磷与底泥中的磷之间的交换情况。(三)氮、磷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光合作用:

P↓↑R{C106H263O110N16P1}+138O2在藻类分子量中,所占重要百分比:最小的是磷;其次是氮利贝格最小值定律(Liebiglawoftheminimum):植物生长取决于外界供给它所需要的养料中数量最少的那一种。藻类的生产量主要取决于水体中磷的供应量;当总氮与总磷的浓度比值低于4:1时,氮很可能成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限制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当水体中N、P等植物营养物质过多时:藻类大量繁殖(1)藻类在水体中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使鱼类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藻类死亡将沉积塘底。(2)藻类种类逐渐减少,并由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转为以蓝藻为主,而蓝藻有不少种有胶质膜,不适于作鱼饵料,而其中有一些种属是有毒的。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藻类有机物死亡沉淀氮磷释放释放吸收吸收有机物分解耗氧区(四)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判断标准1、根据湖水营养物质浓度等2、进入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氮、磷的负荷量总磷为0.2-0.5g/(m2·a)总氮为5-10g/(m2·a)(五)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氮磷数量(t)比例(%)数量(t)比例(%)人为负荷115.8788.414.4894.95湖面降水5.634.30.171.1入湖径流9.857.30.603.93合计131.110015.25100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杭州西湖外源性氮、磷负荷(t/a)合理使用肥料,防止流失。降低工业废水中氮磷的排放量城镇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1)生物措施:利用水生生物吸收N、P元素2)工程措施:挖掘底泥深层曝氧稀释和冲洗3)化学方法三、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空间位置移动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迁移与转化通常是相伴相随的(一)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1、分布、应用广泛:2、大多属于过渡元素:KSP小,易沉淀价态变化多络合作用强3、毒性效应显著毒作用剂量小不能为微生物所降解在人和生物体内积累有机化合物毒性大(二)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1、沉淀与溶解重金属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直观地表述其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能力。溶解度大者迁移能力强,溶解度小者迁移能力弱。通常将溶解度小于0.01克/100克水的物质叫做“难溶物”。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水溶液中存在着下列电离平衡:AB(S)=A++B-平衡常数以容度积(KSP)表示:KSP=[A+][B-](1)氢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M(OH)n=Mn++nOH-溶度积为:KSP=[Mn+][OH-]n[Mn+]=KSP/[OH-]n重金属的迁移能力,一般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2)硫化物金属硫化物是比氢氧化物溶度积更小的一类难溶沉淀物。化合物KSP化合物KSPCd(OH)22.2×10-14CdS4.0×10-21Hg(OH)24.8×10-16HgS4.0×10--53Pb(OH)21.2×10-15PbS8.0×10-28Zn(OH)27.1×10-18ZnS1.6×10-24Cu(OH)25.0×10-20CuS6.3×10-36只要天然水中有少量的S-2存在,重金属元素大多可从天然水中沉淀出来。一些金属化合物的溶度积2、络合与螯合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提供孤对电子通过配位键联系,形成络离子水体中重要的配位体有OH-、Cl-、CO32-、HCO3-、F-、有机物等。近年来,在水环境研究中,人们特别重视羟基络合作用及氯离子的络合作用,认为这两者是影响一些重金属难溶盐类溶解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氯离子被认为是天然水中重金属的最稳定的络合剂。(1)羟基的络合作用-水解作用水解作用可看作是各种金属离子和质子(H+)对羟基(OH-)的争夺作用。离子电位(Z/r)高的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以把OH-争夺过来,形成羟基络离子。如Zn的逐级水解:pH值6时为简单离子,pH值7时有微量Zn(OH)+,pH值8-10时以Zn(OH)2占优势,pH值时以Zn(OH)3-、Zn(OH)42-为主。由图中可以看出,溶解区域存在低溶解度区段。在此区段左侧,随pH值升高溶解度不断下降。在此区段右侧,随pH值升高而溶解度反又上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许多金属氢氧化物不但可以是络合阳离子,而且可以是络合阴离子。例如锌的络合阳离子是Zn(OH)+,络合阴离子是Zn(OH)-和Zn(OH)2-。这些络离子的产生都使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增大。总之,由于羟基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可大大提高某些重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2)Cl-的络合作用氯与重金属络合的程度既决定于Cl-的浓度,也决定于重金属离子对Cl-的亲和力(Hg>Cd>Zn>Pb)氯离子络合作用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可大大提高难溶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可使胶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减弱3、氧化与还原基本反应式:氧化剂+ne=还原剂氧化还原电位(Eh):电位值愈大,表明该体系内氧化剂的强度愈大在一般环境中,氧化还原电位决定于环境中的游离氧含量。氧含量大,则氧化还原电位高。根据环境中游离氧、硫化氢及其他物质的存在情况,可将水体分为三种类型:1)

氧化环境:溶解氧含量高的水体。在碱性条件下Eh通常大于0.15伏,酸性条件下Eh>0.5伏,氧化能力强。2)不含硫的还原环境:有机物多、矿化度低的水体。在碱性条件下Eh通常小于0.15伏,酸性条件下Eh小于0.5伏,还原能力强氧化条件下:(还原则反之)Cu2+、V5+、Cr6+,形成可溶性的铬酸盐、钒酸盐和硫酸盐,具有高的迁移能力。Fe3+、Mn4+、As5+,则形成难溶性化合物,迁移力很低。3)含硫的还原环境:有机物多、矿化度高的水体,有机物分解耗氧使Eh降低,并产生H2S。在这种环境中,H2S的含量有时可达2克/升,甚至更多,从而导致形成各种不溶解的金属硫化物沉淀,如Fe、Pb、Zn、Cd、Ag的硫化物等,限止这些金属的迁移4、胶体化学吸附胶休由于其具有巨大的表面能和带电荷,能够强烈地吸附各种分子和离子,对重金属离子在水环境中的迁移有重大影响。1)吸附机理表面吸附:表面分子受到不均衡的分子引力,使表面的分子具有多余的自的能(即存在着剩余引力),称为表面能。表面能愈大,吸附作用就愈强。胶体的表面吸附能力与粒径成反比离子交换吸附(极性吸附):胶体微粒一般带有电荷,大部分胶体(粘粒矿物、有机胶体、含水氧化铝等)带负电荷,只有少数胶体(如在酸性条件下的含水氧化铁、铝、)带正电荷。决定了它具有吸引相反电荷离子的能力。胶体的吸附作用使水体中60%-90%的重金属离子态转入吸附态,使其迁移能力下降2)沉积与再释放沉积作用:吸附态→沉淀态凝聚作用:微粒在水中相反电荷物质的作用下实现电中和作用,消除微粒间的排斥势能,使彼此可以接近到吸引力占优势的距离。絮凝作用:微粒相互碰撞并结合到一起或通过桥连吸附而聚集的作用再释放作用:已沉淀在水体底部的重金属在条件变化时,还可能重新释放出来,再次产生污染。如有机物分解、配位体的增加等。第四节水污染防治一、水污染控制模式一级控制:污染源头控制(上游段)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村面源城市径流二级控制:污水集中处理(中游段)三级控制:尾水最终处理(下游段)二、废水处理方法(一)废水处理基本方法废水处理相当复杂,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废水的水质和数量,排放到的接纳水体或水的用途来考虑。1、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常采用的有沉淀法、过滤法、离心法、蒸发法。处理方法处理工艺处理对象物理处理法调节池均衡水质和水量格栅粗大悬浮物和漂浮物筛网较细小的悬浮物沉淀可沉物质气浮乳化油、比重接近1的悬浮物离心机乳化油、固体物旋流分离器较大的悬浮物砂滤池细小悬浮物、乳化油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处理、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萃取法、吸附法、离心交换法、电渗析法等处理方法处理工艺处理对象化学处理法中和酸、碱混凝胶体、细小悬浮物化学沉淀溶解性有害重金属氧化还原溶解性有害物质吹脱溶解性气体萃取溶解性有机物吸附溶解性物质离子交换可离解物质电渗析可离解物质反渗透膜盐类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等。处理方法处理工艺处理对象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厌氧污泥床厌氧流化床厌氧滤池(二)城市污水处理按污水处理深度的不同,污水处理大致可分为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污染物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SS7095>95BOD3090

>95总磷203097总氮153050-801、一级处理任务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粒径100um以上),可由筛滤、重力沉淀、浮选等物理方法串联而成。废水经一级处理后通常达不到排放标准,主要是悬浮物的去除(去除率达70~80%)而对废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作用不大。2、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地去除废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常用的方法是生物法和絮凝法。(1)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而微生物又以有机物合成自身并不断繁殖,使净化得以进行。

需氧生物处理法:利用需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废水中有机物分解的方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在厌氧细菌或兼性细菌的作用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2)絮凝法通过加入絮凝剂,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发生凝聚,产生絮凝物,并发生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一起,然后沉降而与水分离。常用的凝聚剂有硫酸铝、明矾、铁盐(硫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等)以及高分子凝聚剂。经过二级处理的水80~90%的有机物被除去,BOD较低,一般可达到农灌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但水中还存留一定的悬浮物、生物不能降解的有机物、溶解性无机盐和N、P等,并含有病毒和细菌。因此不能作为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用水。

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出水初次沉淀池再生池二次沉淀池曝气池进水回流污泥污泥污泥空气沉淀池氧化池3、三级处理三级处理又称为高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其任务是进一步去除植物营养物质及其他污染物。它根据废水中的不同成份分别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处理。经三级处理的废水能达到城市用水、工业用水和饮用水标准,但三级处理的处理费用很高。近代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初期着眼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后来转移到需氧污染物的控制,目前又发展到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处理及废水净化回收重复利用方面来,做到废水资源化三、水环境标准地面水环境标准1983年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