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盐城市高二年级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仅由①②④组成的B.抗体、促胰液素和血红蛋白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产物乳酸会引起①处PH的明显变化D.若细胞③表示肝脏细胞,则饭后半小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详析】A、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组成的,但还包括其他成分如脑脊液等,A错误;B、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错误;C、①为血浆,其中含有缓冲物质,因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产物乳酸不会引起①血浆处PH的明显变化,C错误;D、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由⑤→①,若细胞③表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肝脏细胞可以将葡萄糖合成为肝糖原储存起来,故导致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D正确;故选D2.人体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其结构非常复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外周神经系统由脊髓及其发出的脊神经构成B.下丘脑是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C.自主神经系统由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两部分组成D.神经元除了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外,有的神经元还能分泌激素【答案】D〖祥解〗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详析】A、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构成,A错误;B、脑干是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B错误;C、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C错误;D 、神经元除了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外,有的神经元还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元能够分泌激素,D正确。故选D。3.某刺激产生的兴奋在枪乌贼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液K+增多会导致e点下移B.图中c~e段表示静息电位重新恢复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D.若适当增大刺激强度,则c点对应的动作电位值增大【答案】A〖祥解〗图示横坐标为离刺激点的相对距离,纵坐标为膜电位,兴奋由左向右传导,可判断e点为静息电位且即将兴奋,d点已经产生动作电位但还没有达到最大值,c点达到动作电位最大值,b点、a点正在恢复静息电位。【详析】A、e点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导致,细胞内液K+增多,会导致K+外流增加,静息电位增大,e点下移,A正确;B、图中由c点到e点为动作电位的产生,B错误;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C错误;D、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就会产生动作电位,且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大小不会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D错误。故选A。4.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主要作用于机体的神经系统,引起多巴胺作用途径的异常,相关机理如图所示,其中MNDA为细胞膜上的结构。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服用可卡因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增多B.MNDA的作用是识别并结合多巴胺,运输Na+C.多巴胺通过突触间隙自由扩散至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D.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起突触小体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多巴胺【答案】C〖祥解〗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即使人产生愉悦感;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详析】A、据题意“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使多巴胺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功能”,结合图可知,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使多巴胺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A正确;B、由图可知MNDA的作用是识别并结合多巴胺,运输Na+,B正确;C、神经递质经胞吐释放至突触间隙,再扩散(而非自由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C错误;D、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释放方式是胞吐,D正确。故选C。5.下图为排尿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尿反射发生时,兴奋在反射弧上双向传导B.排尿时副交感神经兴奋,逼尿肌收缩,使膀胱缩小C.大脑皮层参与排尿反射的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D.排尿反射中神经递质与逼尿肌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后进入肌肉细胞以调控膀胱收缩【答案】B〖祥解〗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脊髓等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会受到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详析】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兴奋通过突触时只能单向传递,故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导,A错误;B、排尿时副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兴奋,逼尿肌(效应器)收缩,使膀胱缩小,B正确;C、大脑皮层可以对脊髓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控,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C错误;D、神经递质与逼尿肌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引起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而不会进入细胞内进行调控,D错误。故选B。6.下图表示系统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关系图,则A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则缺少C指向B的箭头C.若该图表示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关系图,则A中K+减少可促进醛固酮分泌D.若该图表示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则注射大量性激素,不会导致器官B的萎缩【答案】A【详析】A、若该图表示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关系图,血浆和组织液间为双向箭头,则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液,A血浆与B组织液和C淋巴液最大区别在于A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正确;B、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甲状腺激素既可以作用于下丘脑,也可以作用于垂体,垂体与甲状腺之间为双向箭头,则B为甲状腺,则图中A为垂体,C为下丘脑,因此不缺少C指向B的箭头,B错误;C、若该图表示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关系图,血浆和组织液间为双向箭头,则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液,因此A血浆中Na+减少可促进醛固酮分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C错误;D、若该图表示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性激素既可以作用于下丘脑,也可以作用于垂体,垂体与甲状腺之间为双向箭头,则B为性腺,则图中A为垂体,C为下丘脑,因此大量注射性激素会引起负反馈调节,会导致性器官B的萎缩,D错误。故选A。7.下图为人在情绪压力(如疼痛、恐惧等)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参与的应激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肾上腺分泌的激素需经导管进入内环境运输B.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都会被回收利用C.激素a应为肾上腺素,该激素分泌的调控属于神经调节D.糖皮质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调节靶细胞的生理活动【答案】C〖祥解〗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在神经调节方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可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a肾上腺素,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在体液调节方面,下丘脑会分泌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详析】A、肾上腺分泌的激素直接释放至内环境,再通过体液运输,不经过导管,A错误;B、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都会被灭活,B错误;C、据图可知,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释放的激素a为肾上腺素,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故该激素分泌的调控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D、糖皮质激素属于脂质类的激素,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细胞膜进入靶细胞,激活细胞质中的受体,进而发挥作用,故其受体在靶细胞内部,D错误。故选C。8.正常状态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左右。病原体感染会引起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人体发热,相关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稳定在新调定点后,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图示神经调节过程中,甲状腺、骨骼肌、皮肤均为效应器C.调定点上移时垂体产生大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D.机体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病毒感染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当病原体感染机体时,机体分泌致热性细胞因子,使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从而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骨骼肌战栗,皮肤血管收缩。【详析】A、体温稳定在新调定点后,体温保持不变,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B、图示神经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甲状腺不属于效应器,B错误;C、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故促甲状腺激素不能大量产生,C错误;D、对外来病原体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机体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D错误。故选A。9.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伤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溶菌酶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B.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相同C.人体消化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D.APC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具有处理、呈递抗原的功能【答案】D〖祥解〗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析】A、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可以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A错误;B、B细胞成熟的场所是骨髓,细胞毒性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胸腺,B错误;C、人体消化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C错误;D、APC细胞即抗原呈递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具有处理、呈递抗原的功能,D正确。故选D。10.化妆品中的乳化剂可在某些人体内转化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脸部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下图为由乳化剂转化而来的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能识别过敏原的细胞有①②③④B.水泡的出现是过敏介质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造成的C.细胞④产生的抗体与细胞⑥结合后即可引起该细胞释放组胺D.再次接触过敏原才会出现过敏反应主要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有关【答案】B〖祥解〗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产生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详析】A、据图可知,细胞①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②为B细胞,细胞③为记忆B细胞,细胞④为浆细胞,细胞⑥为致敏肥大细胞(或皮肤黏膜),故能识别过敏原(抗原)的细胞有②B细胞、③记忆B细胞、⑥致敏肥大细胞(或皮肤黏膜),A错误;B、水泡的出现是过敏介质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造成的,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过多,B正确;CD、据图可知,④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⑥致敏肥大细胞结合后,需要与过敏原再次接触才能释放组织胺,故需要再次接触过敏原才会出现过敏反应,CD错误。故选B。1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该病毒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艾滋病一样都属于免疫缺陷病B.HIV会将自身RNA和逆转录酶注入到辅助性T细胞中C.感染HIV后,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导致浓度升高D.艾滋病患者易患肿瘤的根本原因是免疫防御功能减弱【答案】B〖祥解〗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析】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A错误;B、HIV主要侵染人的辅助性T细胞,HIV会将自身RNA和逆转录酶注入到辅助性T细胞中,B正确;C、感染HIV后,HIV在辅助性T细胞中大量增殖导致浓度升高,C错误;D、艾滋病患者易患肿瘤的根本原因是免疫监视功能减弱,不能及时监控并清除癌变的细胞,D错误。故选B。12.下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为抗利尿激素,可促进E对水的重吸收B.神经递质、激素和血糖都会影响②的分泌C.寒冷时,机体通过分级调节增加④和⑦的分泌量D.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下丘脑具有感受、传导、调节、分泌的功能【答案】C〖祥解〗分析题图A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素,B是胰岛A细胞,③是胰高血糖素,C是肾上腺,④是肾上腺素,D是垂体,E是肾脏,①是抗利尿激素,⑤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⑥是促甲状腺激素,⑦是甲状腺激素。【详析】A、分析题图E是肾脏,①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正确;B、激素②是胰岛素,作用是使血糖浓度下降,神经递质(神经调节)、激素(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和血糖的浓度变化都会影响②的分泌,B正确;C、激素④为肾上腺素,激素⑦为甲状腺激素,寒冷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不是分级调节,C错误;D、图中下丘脑有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传导(下丘脑中的神经细胞有传导功能)、分泌(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激素)和调节(水盐平衡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的功能,D正确。故选C。13.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植物内分泌器官产生的蛋白质类激素B.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运输至尖端下部需要消耗能量C.光照通过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促使植物向光弯曲生长D.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可运往侧芽,抑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答案】B【详析】A、植物激素没有内分泌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A错误;B、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运输至尖端下部属于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光照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C错误;D、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可运往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而不是抑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D错误。故选B。14.生长素(IAA)主要促进细胞的伸长,而细胞壁的弹性非常小,影响细胞的伸长。科学家根据“酸生长理论”和“基因活化学说”提出IAA对细胞伸长的作用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体现了横向运输B.pH较低时细胞壁软化松弛利于细胞伸长C.生长素是植物体内的信息分子,其受体位于细胞壁上和细胞质中D.生长素对细胞促进生长的作用体现在促进细胞伸长,对细胞分裂无影响【答案】B〖祥解〗分析题图:图示为“酸生长理论”和“基因活化学说”提出IAA对细胞伸长的作用机理,“酸生长理论”是指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通过Ca2+引发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向外运输,酸性条件下细胞壁的纤维素微丝伸长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引起细胞纵向生长;“基因活化学说”是指活化因子与生长素结合使相关基因在细胞核内表达。【详析】A、横向运输是指生长素在受到单侧光、重力等外界刺激时,在植物体内发生的横向移动。题图表示的是生长素与细胞中的受体结合和与活化因子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并不能体现横向运输,A错误;B、根据“酸生长理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使细胞壁酸化(pH降低),从而软化细胞壁中的果胶层,使细胞壁变得松弛,有利于细胞的伸长,B正确;C、据题图分析可知,生长素的受体既存在于细胞膜上,也存在于细胞质中,C错误;D、据题意可知,生长素(IAA)主要促进细胞的伸长,但不能得出生长素对细胞分裂无影响,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发生眨眼反射,此时可检测到眼眨肌产生电信号。经过训练,大鼠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条件反射的维持只需要条件刺激的强化B.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该案例说明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D.条件反射形成后,声音信号由非条件刺激转为条件刺激【答案】AD【详析】A、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A错误;B、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正确;CD、经过训练后,声音信号可以引起大鼠出现条件反射,而训练前,声音不能引起眨眼反射,该案例说明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声音信号由无关刺激转为条件刺激,C正确,D错误。故选AD。16.NF-kB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调控免疫反应、应激反应、细胞生长与死亡等多种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该通路若长期激活,会极大诱发细胞因子的生成,导致炎症反应。该通路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胰岛素受体基因缺陷是Ⅰ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B.IKK抑制剂、γ-氨基丁酸可能都具有降低血糖的效应C.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中具有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的功能D.胰岛素通过增加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进而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答案】BCD〖祥解〗由图可知,IKK能抑制IRS转化为IRS-P,从而抑制葡萄糖进入细胞,而IKK抑制剂能抑制此现象的发生,因此IKK抑制剂有利于降血糖。SIRT会抑制NF-KB的作用,使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减少,SIRT抑制剂的使用会促进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后促进IKK的形成,抑制IRS的作用,抑制细胞吸收葡萄糖,不能降低血糖;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促进SIRT的形成,抑制NF-KB的作用,有利于细胞吸收葡萄糖,γ-氨基丁酸可能具有降血糖效应。【详析】A、Ⅰ型糖尿病是指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胰岛素缺乏,Ⅱ型糖尿病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胰岛素受体基因缺陷是一部分Ⅱ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A错误;B、由图可知,IKK能抑制IRS转化为IRS-P,从而抑制葡萄糖进入细胞,而IKK抑制剂能抑制此现象的发生,因此IKK抑制剂有利于降血糖。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促进SIRT的形成,抑制NF-KB的作用,有利于细胞吸收葡萄糖,γ-氨基丁酸可能具有降血糖效应,B正确;C、在细胞免疫中,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强细胞免疫的效应,C正确;D、据题图分析可知,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促进囊泡将葡萄糖转运蛋白转运至细胞膜,最终导致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增加。这些葡萄糖转运蛋白可以促进葡萄糖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从而被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D正确。故选BCD。17.下图为人体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其中①⑤为反射弧中的相关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均为人体的肌肉或腺体B.神经节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神经元胞体集合而成的结构C.若在②处给予适宜刺激,则电流表A指针发生两次偏转,方向相反D.若在⑤处给予适宜刺激,则电流表A指针不偏转,电流表B指针偏转一次【答案】ABD〖祥解〗由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要完成一个发射活动,至少需要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两个【详析】A、据题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A错误;B、神经节是周围神经系统传入神经的部分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B错误;C、在图中②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在传至效应器的过程中,会先后到达电流表A的两端,因此电流表A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方向相反,C正确;D、⑤是效应器,④是传出神经,若在图中的⑤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不能传到B电流表的两端,所以电流表A和B都不会发生偏转,D错误。故选ABD。18.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B.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和感受单侧光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下部C.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化学物质色氨酸有关,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D.拜尔在黑暗条件下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答案】BC【详析】A、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初步证明该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A正确;B、达尔文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因此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以下,B错误;C、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证明与化学物质色氨酸有关,C错误;D、拜尔的实验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正确。故选BC。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60分。除特殊标明外,其余每空1分。19.下图甲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含量是衡量肝功能的一项指标;肌酐与尿素氮为细胞代谢废物,其含量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下图乙是人体内部分物质交换和相关液体分布的示意图,其中a、b、c、d、e、f是相关生理过程,A、B、C、D表示人体的体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报告单上可以看出超出正常范围的指标有______,说明此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有______。A.肝功能受损B.肾功能受损C.糖尿病D.高血脂E.高血压F.哮喘(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被肝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__层磷脂分子层。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是______。(3)若该病人为了避免病症加重,长期控制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身体出现“虚胖”现象,这是______的表现,其原因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渗透压会______(填“降低”或“升高”),组织液渗透压相对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水分向组织液渗透量增加。(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______(填图乙中字母)。(5)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正常人体参与调节pH的缓冲对主要是______。(6)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时,相关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______(填图乙中字母)。【答案】(1)①.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②.BCD(2)①.无机盐和蛋白质②.6##六③.相对稳定的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3)①.组织水肿②.降低③.升高(4)DB(5)HCO3-/H2CO3(6)A和B〖祥解〗根据表格分析,该表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与参考范围对比发现,此人的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值。【小问1详析】与参考范围对比发现,此人的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均超出正常范围。肌酐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肌酐的数值超出正常范围,说明此人可能肾功能受损,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数值超出正常范围,说明此人可能患糖尿病、高血脂,BCD正确,AEF错误。故选BCD。【小问2详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被肝细胞利用,至少穿过组成毛细血管壁细胞的2层细胞膜、1层肝细胞膜,共3层细胞膜,每一层细胞膜都是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因此至少穿过6层磷脂分子;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而非绝对的;内环境稳态是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小问3详析】长期控制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身体出现“虚胖”现象,这是组织水肿的表现;其原因可能是该病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从血浆渗透到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组织液量增加而导致组织水肿。【小问4详析】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侧是淋巴,外侧是组织液,故其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即图乙中的D淋巴液、B组织液。【小问5详析】正常人体参与调节pH的缓冲对主要是HCO3-/H2CO3。【小问6详析】静脉注射时,相关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血浆,即图乙中的A,肌肉注射时,相关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图乙中的B。20.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原来,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舌面和上颚表皮上专门的味细胞(TRC)识别,经信号转换后,传递至匹配的神经节神经元。然后,这些信号再经脑干孤束吻侧核(NST)中的神经元突触传导,最终抵达味觉皮层。在味觉皮层中,产生甜味和苦味的区域分别称为CeA和GCbt(如图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味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2)神经冲动在图1中①处的传导形式为______,最终传至______产生甜和苦的感觉。(3)据图1中的信息解释“甜不压苦”和“苦尽甘来”的生物学机制: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______(填“能”或“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4)图2为人体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至①处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此电位产生的原因是______。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②刺激②处引起胃酸分泌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据图2分析,神经递质的作用对象可以是______。③神经性胃炎是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情况下,患者内脏痛觉阈值下调,易感觉到疼痛并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发的疾病,此过程中大脑皮层的状态影响到脊髓控制胃腺分泌情况,说明神经系统的调节具有______调节的特点。【答案】(1)糖蛋白(2)①.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大脑皮层(3)①.不能②.抑制(4)①.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②.钠离子内流③.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④.不属于⑤.神经元、胃幽门黏膜细胞、胃黏膜壁细胞⑥.分级【小问1详析】味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小问2详析】图中①是神经末梢和细胞连接处,相当于突触。神经冲动在①处信号传导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最终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甜味和苦味的感觉(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问3详析】据上图中的信息解释'甜不压苦“和“苦尽甘来”的生物学机制是: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从图中可知,“+”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小问4详析】①图中①为传入神经,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兴奋传至①处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分布变为内正外负,此电位产生的原因是Na+内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②刺激②处引起胃酸分泌,没经过完整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据图分析,神经递质的作用对象可以是神经元、胃黏膜壁细胞、胃幽门黏膜细胞等。③神经性胃炎是大脑皮层的状态影响到脊髓控制胃腺分泌情况,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即神经系统的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21.I.研究发现,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下易引起血糖升高进而导致II型糖尿病的发生,部分机理如下图,其中CORT(皮质醇,一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Ins(胰岛素)会竞争性结合InsR(胰岛素受体),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请回答下列问题:注:CORT表示皮质醇,一种糖皮质激素;Ins表示胰岛素;InsR表示胰岛素受体;FGF-21表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GLP-1表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R表示GLP-1受体。“→”表示促进;“”表示抑制。(1)过度紧张、焦虑时,机体调控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作用于肝细胞后,“?”处的生理效应是______。(2)图中激素a为______,其与CORT可以共同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_。(3)据图分析,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一方面机体经______轴促进CORT的分泌,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另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使______,从而直接或间接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升高,诱发Ⅱ型糖尿病。II.肾素(Renin)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原酶,是肾小球旁器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分泌量受肾小动脉压及原尿中的钠量等因素影响。肾素作用于血浆内的血管紧张素原,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血管紧张素,促进血压上升。下图是机体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和血量的调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4)根据以上信息推测肾素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激素。(5)醛固酮分泌异常增高会引起高血压。已知依普利酮是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能竞争性的与醛固酮受体结合。请设计实验验证依普利酮降压效果显著。实验步骤:①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60只,从其中随机选20只作为甲组,将剩余的40只制备成______大鼠,均分成乙组和丙组。测定各组大鼠的醛固酮含量和血压值,并进行数据统计。②给甲组和乙组实验鼠注射______,丙组实验鼠注射等量一定浓度的依普利酮溶液,连续处理16周,在此过程中三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③16周后,分别测定每组大鼠的醛固酮平和血压值,并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结果:_________。实验结论:依普利酮降压效果显著。【答案】(1)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以及促进葡萄糖转变成非糖物质(2)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垂体(3)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②.GLP-1分泌减少(4)不属于(5)①.高血压②.适量的生理盐水③.乙组和丙组大鼠的醛固酮水平基本相同且高于甲组,甲组和丙组的血压基本相同且低于乙组【小问1详析】过度紧张、焦虑时这是神经系统的表现因而可推测,此时机体经神经调节调控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通过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及促进转变成非糖物质实现降血糖,同时还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据此可知胰岛素作用于肝细胞后,“?”处的生理效应是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以及促进葡萄糖转变成非糖物质。【小问2详析】根据分级调节的过程可知,图中激素a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激素b,激素b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结合图示可以看出,CORT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即CORT可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故激素a与CORT共同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小问3详析】据图分析,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一方面机体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进CORT的分泌,该激素与Ins(胰岛素)会竞争性结合InsR(胰岛素受体),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降血糖效果下降;另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抑制GLP-1的分泌,从而直接或间接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升高,诱发2型糖尿病。【小问4详析】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原酶,不是激素。【小问5详析】①本实验验证依普利酮降压效果的作用原理,自变量为是否注射依普利酮,因变量为大鼠的醛固酮含量和血压值。因此首先要获得高血压的大鼠。选取20只作为甲组,做空白对照,另外40只制备成实验性高血压的大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②因为本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注射依普利酮,甲组和乙组实验鼠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则丙组实验鼠应注射等量一定浓度的依普利酮液。连续处理16周,在此过程中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③16周后,分别测定每组大鼠的醛固酮平和血压值,并进行数据统计。预期结果:因为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验证依普利酮具有降压效果,因此丙组原本高血压注射依普利酮后血压降低,乙组依然高血压,甲组是正常小鼠,没有高血压,即乙组和丙组大鼠的醛固酮水平相同且高于甲组,但血压值丙组低于乙组,证明依普利酮是醛固酮受体拮抗药。22.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1)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是______(填中文名称)。据图甲分析,图乙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mol⋅L-1,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根、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小为______。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表现为______的作用特点。(2)图丙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验证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据图回答: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一段时间后,在______组的空白琼脂块中能检测到生长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端的运输方式是______(填“极性运输”或“非极性运输”)。(3)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上图丁为实验示意图。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①α的范围为______(填“180°>α>0°”、“180°>α>90°”或“90°>α>0°”)。②在用两块所含生长素浓度未知的琼脂块进行实验时,若a相同,则两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③α角形成的原因______。【答案】(1)①.吲哚乙酸②.10-8③.促进生长④.根大于芽⑤.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①.玉米胚芽鞘放置方向②.甲③.极性运输(3)①.90°>α>0°②.不一定③.琼脂块中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去顶胚芽鞘左侧生长,胚芽鞘左侧比右侧生长的快【小问1详析】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据图乙a侧生长素浓度对根起抑制生长的作用,结合图甲可知,生长素浓度大于10-8mol/L时,根的生长受到抑制,故图乙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10-8mol⋅L-1;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促进生长;据图甲可知,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芽;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即两重性。【小问2详析】本实验甲乙组玉米胚芽鞘放置方向不同,其他都相同,所以玉米胚芽鞘放置方向是自变量;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为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对应图中就是只能从a向b方向运输,此实验一段时间后,甲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端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小问3详析】①由于琼脂块中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去顶胚芽鞘左侧生长,使胚芽鞘向右弯曲,图中在最适浓度之前,随浓度增加,弯曲度越大,a越大,但是超过最适浓度,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弯曲度越小,而a值越小,因此a的范围为90°>α>0°。②由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在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存在两个促进作用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因此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不一定相同。③琼脂块中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去顶胚芽鞘左侧生长,胚芽鞘左侧比右侧生长的快,从而形成α角。23.甲流mRNA疫苗可预防由H1N1(一种RNA病毒)感染引起的甲型流感,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H1N1侵入机体时,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细胞,______,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裂、分化并分泌______作用于B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产生______。(2)当H1N1侵入细胞内部时,则需要借助______识别并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此过程中靶细胞的裂解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031-2024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 2024洗车店合伙协议书范本
- 严格规范:2024版企业协议印章及证件使用条例
- 2025年度充电桩充电站用户服务协议3篇
- 2 不一样的你我他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无房产证老旧小区房屋买卖合同规范版3篇
- 职业学院教育教学资助项目开题报告
- 福建省南平市五夫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南平市外屯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英语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第二中学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二年级寒假安全教育家长会发言稿
-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大纲
- 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与方法综述
- 河道整治工程运营维护方案
- 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可编辑)
- 新高考普通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目录
- 喜家德水饺合伙人协议书
-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
- 高压变频器整流变压器
- 质量总监炼成记
- 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