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前四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成书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主张在观察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时,不仅要看到人的肌体本身,还应看到人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观察,强调“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以指导临床辩证论治。这一医学主张()A.凸显了墨家思想的影响 B.适应了普通民众医疗需求C.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D.不利于中医的科学化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题干“《黄帝内经》……不仅要看到人的肌体本身,还应看到人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观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医学主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C项正确;因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与本题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本题材料没有体现《黄帝内经》是否适应了普通民众医疗需求,排除B项;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中医的科学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非不利于,排除D项。故选C项。2.1936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的《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政府电》指出,西安事变是“蒋氏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对民压迫三大错误政策之结果”“观其(张学良、杨虎城)宣布之八项主张,实为全国人民之所言,厉行不暇,何可厚非”。该电文()A.肯定了西安事变的正义性 B.意在调动民众的抗日热情C.强调了国共合作的紧迫性 D.为解决西安事变指明方向【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6年12月(中国)。据题干“中共中央发表的《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政府电》指出,西安事变是‘蒋氏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对民压迫三大错误政策之结果’‘观其(张学良、杨虎城)宣布之八项主张,实为全国人民之所言,厉行不暇,何可厚非’”可知,中共中央的电文指出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并肯定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正义性,认为他们的主张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愿,A项正确;因中共中央的电文主要是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并肯定其正义性,并未直接意在调动民众的抗日热情,排除B项;虽然中共中央的电文涉及国共关系,但主要是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并肯定其正义性,并未直接强调国共合作的紧迫性,排除C项;中共中央的电文主要是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并肯定其正义性,并未为解决西安事变指明具体方向,排除D项。故选A项。3.如图所示为1954—1963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其中影响第③阶段的主要因素是()A.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提出 B.“三线建设”的大规模开展C.苏联停止对中国经济技术援助 D.“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开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至196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在1954年至1963年期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经历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在第③阶段(1961年前后),总产值有一个明显的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下降与“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开展密切相关。在“大跃进”期间,由于过度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失衡,进而在后期引发了经济的调整和下降,D项正确;因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提出是在1960年冬,主要是为了纠正“大跃进”运动中的错误,虽然对第③阶段的经济有影响,但不是导致该阶段总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因“三线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主要是在1964年以后,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B项;因苏联停止对中国经济技术援助虽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这一事件发生在1960年之后,并且其影响更多体现在长期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上,而不是直接体现在1961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上,排除C项。故选D项。4.意大利史学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在撰写《佛罗伦萨史》时,一改过去教士修史充满宗教迷信的做法,而用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书中记录了一些生动的史料,如梳毛工起义、美第奇家族的商业经营、热那亚的圣焦尔焦银行等。这反映了()A.文艺复兴推动史学发展 B.欧洲市民文化逐渐兴起C.启蒙运动冲击神学统治 D.意大利工商业独树一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展和人文主义的传播,史学著作发生巨大变化,表现为以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说明文艺复兴推动史学发展,A项正确;欧洲市民文化兴起于12世纪初,且史学发展通常不属于市民文化,排除B项;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当时尚未开始,排除C项;“梳毛工起义、美第奇家族的商业经营、热那亚的圣焦尔焦银行等”涉及意大利工商业,但未提及工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未体现意大利的特点,不能断定“独树一帜”,排除D项。故选A项。5.1939年3月,丘吉尔等英国领导人认为,“没有强大的东战线”,英国“在西欧的利益就不能有令人满意的防卫;而没有俄国(苏联),也就不能有强大的东战线”。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A.顽固地执行绥靖政策 B.欲将德国困于两线作战C.主张向德国发动进攻 D.视东线为欧洲主战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3月(英国)。据题干“1939年3月,丘吉尔等英国领导人认为,‘没有强大的东战线’,英国‘在西欧的利益就不能有令人满意的防卫;而没有俄国(苏联),也就不能有强大的东战线’”可知,此时英国已经认识到苏联在欧洲战场上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苏联在东线战场牵制德国,从而保护英国在西欧的利益,即欲将德国困于两线作战,B项正确;绥靖政策是指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而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希望苏联在东线战场牵制德国,与绥靖政策不符,且1938年慕尼黑阴谋后,英国对德政策发生转变,开始积极备战,绥靖政策破产,排除A项;因题干材料只是强调英国希望苏联在东线战场牵制德国,并未提及英国主张向德国发动进攻,排除C项;因东线只是欧洲战场的一部分,不能将其视为欧洲的主战场,且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希望苏联在东线战场牵制德国,并未提及东线是欧洲的主战场,排除D项。故选B项。6.秦朝推行郡县制,郡设守、尉、监,守、尉秩二千石,监即监御史,由御史大夫下派,三长吏的治所分离,所主机构均称“府”,由此形成三府并立格局。县形成曹、官两分架构。这一模式()A.是古代治国理政主要形式 B.实现了基层社会有效治理C.导致地方缺乏独立自主性 D.注重地方权力的监督制约【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题干“郡设守、尉、监,守、尉秩二千石,监即监御史,由御史大夫下派,三长吏的治所分离,所主机构均称‘府’,由此形成三府并立格局。县形成曹、官两分架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并设置郡守、郡尉和郡监等职位,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等事务,三者之间互不统属、相互牵制,注重了对地方权力的监督制约,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秦朝对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不能得出这是古代治国理政的主要形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对地方行政官员的制约和监督,而非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排除B项;“导致地方缺乏独立自主性”这一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7.在斯巴达,凡本籍成年男子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有权对宣战、媾和等重大事务进行表决。然而,公民大会对长老会议的提议只有表决权,不能进行讨论。如果表决不能通过,长老会议有权宣布休会。这反映出斯巴达()A.长老会议掌握城邦实权 B.实行全民直接民主政治C.公民大会决断国家大事 D.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较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题干“在斯巴达,凡本籍成年男子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有权对宣战、媾和等重大事务进行表决。然而,公民大会对长老会议的提议只有表决权,不能进行讨论。如果表决不能通过,长老会议有权宣布休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斯巴达长老会议掌握城邦实权,公民大会只是形式,A项正确;斯巴达实行的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并非全民直接民主政治,排除B项;由“公民大会对长老会议的提议只有表决权”“如果表决不能通过,长老会议有权宣布休会”可知,公民大会不能决断国家大事,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斯巴达政治体制中长老会议的权力较大,不能体现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较强,排除D项。故选A项。8.1928年10月8日,国民常务委员会议推举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训政纲领》又规定由国民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国民政府”,并对“重大国务”“议决行之”,而政治会议主席也是蒋介石。这反映出当时国民政府()A.践行三民主义理论 B.维护资产阶级民主C.实行个人独裁统治 D.政党政治得到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的国民政府(中国)。据题干“1928年10月8日,国民常务委员会议推举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训政纲领》又规定由国民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国民政府’,并对‘重大国务’‘议决行之’,而政治会议主席也是蒋介石”可知,蒋介石不仅身兼多职,而且通过国民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国民政府”,并对“重大国务”“议决行之”,这反映出当时国民政府由蒋介石一人独揽大权,实行个人独裁统治,C项正确;践行三民主义理论应体现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而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蒋介石的个人独裁统治,与三民主义理论不符,排除A项;因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应体现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而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蒋介石的个人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不符,排除B项;因政党政治得到发展应体现各政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政党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而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蒋介石通过国民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独揽大权,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政党政治并未得到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9.如图为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示意图。这反映出明代()A.吏部主导官员考核 B.官员考核制度严密C.都察院的职责变迁 D.官员素养得到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中国)。题干示意图反映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结合所学,明代由吏部和都察院负责对官员的考核,包括考满和考察。“考满”“是针对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考核,考核周期通常为三年、六年和九年。“考察”是不论官员的任职时间,对所有官员的定期考核,分京察和外察。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官员升降去留。可见明代官员考核制度严密,B项正确;示意图显示吏部和都察院都负责官吏考核,看不出吏部主导,排除A项;示意图看不出都察院在不同时期的职责,不能反映职责变迁,排除C项;材料反映官员考核制度的程序、内容,而非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0.1992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积极大胆地做好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选拔年轻干部要搞“五湖四海”,不局限于党政机关,尤其注意从大型企业、经济科技战线发现优秀人才,可跨地区、跨部门交流使用。该通知旨在()A.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 B.加快干部队伍的新老更替C.提高人才的社会流动性 D.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支撑【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992年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积极大胆地做好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有利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支撑,D项正确;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属于干部选拔,“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说法宽泛,与材料内容结合不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老干部的退出,“新老更替”中的“老”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提及干部可“跨地区、跨部门交流使用”,这种流动主要是在干部队伍内部,而非流出到社会上,“社会流动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1.下表所示为魏晋时期的相关法律制度。这反映出魏晋时期()时期法律制度内容曹魏时期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对八种特殊身份的人,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大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有大才能的人)、议功(有大功勋的人)、议贵(高级官员和贵族)、议勤(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议宾(前朝皇室宗亲)的犯罪处罚予以减免西晋时期颁布《泰始律》,强调“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即亲属之间犯罪行为,依据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定罪量刑A.法律制度逐渐走向完善 B.法律儒家化特征明显C.法律忽视了平民的权益 D.法律制定随意性较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曹魏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对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的犯罪处罚予以减免;西晋颁布《泰始律》,强调“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依据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定罪量刑,将儒家的等级观念、伦理道德等思想融入法律制度中,这说明魏晋时期法律儒家化特征明显,B项正确;仅从材料中的两项法律制度不能得出魏晋时期法律制度逐渐走向完善的结论,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不能直接得出法律忽视了平民权益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法律制定的随意性较大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2.《汉谟拉比法典》使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受到规范,“以眼还眼”的原则强调同态复仇的理念,它对产权、合同和商业交易的规定确保了商业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A.内容广泛和程序繁琐 B.全面沿袭古老的习俗C.重在维护商人的利益 D.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据题干“《汉谟拉比法典》使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受到规范,‘以眼还眼’的原则强调同态复仇的理念,它对产权、合同和商业交易的规定确保了商业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涉及家庭事务和商业活动等多个方面,其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具体描述《汉谟拉比法典》程序如何,无法得出繁琐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材料只是说明《汉谟拉比法典》使婚姻和继承等家庭事务受到规范,并没有全面沿袭古老的习俗,排除B项;题干材料虽然涉及《汉谟拉比法典》对商业活动的规定,但不能说明其重在维护商人的利益,该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13.图1、图2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宣部发布的一组宣传画。它们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B.公民道德建设的全面展开C.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培育【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据题干“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图片信息“培养共产主义品德”“工业学大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涌现出雷锋、王进喜等英雄模范,材料中的一组宣传画反映了当时中国重视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项正确;改革开放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项表述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A项;B项表述中“全面展开”太绝对,图片信息不能体现,排除B项;C项“形成”表述太绝对,图片信息不能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4.南朝初期,印支半岛的林邑国虽然“频遣贡献”,但同时又在海上劫掠商使,阻碍中外海上交往。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宋文帝发兵攻讨林邑,宋军大胜。此后附近国家纷纷拓展与中国的政治和经贸往来。由此可见,宋文帝此举()A.推动了对外关系转型 B.揭开了朝贡贸易的序幕C.维护了中外海上交往 D.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开发【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宋文帝发兵攻讨阻碍中外海上交往的林邑国,有利于保障海上安定,维护中外海上交往,C项正确;中国对外关系转型是在晚清时期,排除A项;朝贡贸易在南北朝以前就已存在,揭开序幕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中外海上交往,未提及对水产、矿物等海洋资源的开发,排除D项。故选C项。15.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各交战方于1648年10月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根据这一条约,独立的诸侯邦国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国内统治权,对外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确立了国家主权与独立原则 B.提供了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C.促进了各国民族意识觉醒 D.颠覆了近代欧洲的政治秩序【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时空是1648年的欧洲。根据材料“独立的诸侯邦国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国内统治权,对外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A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但没有确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排除B项;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C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颠覆了近代欧洲政治秩序的说法过于绝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16.据统计,截至2003年,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量为2951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有297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2623个。中国参与的全球协定性国际组织共计945个,参与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为507个。在各类国际组织中,中国对全球协定性国际组织的参与率高达58.23%。这一状况()A.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 B.有助于新型国际政治秩序的构建C.反映出中国外交局面的新突破 D.巩固了中国的国际秩序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3年(中国及国际社会)。据题干“据统计,截至2003年,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量为2951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有297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2623个。中国参与的全球协定性国际组织共计945个,参与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为507个。在各类国际组织中,中国对全球协定性国际组织的参与率高达58.23%”,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初,中国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尤其是全球协定性国际组织,这显示出中国更加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项正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关于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的重要理念,题干材料无法体现该理念在2003年已经形成,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但无法直接得出这“反映出中国外交局面的新突破”,且“新突破”的表述过于笼统,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但无法得出这“巩固了中国的国际秩序主导地位”,且“主导地位”的表述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汉朝政府认为内地与边疆“犹支体与腹心也……无手足则支体废,无边境则内国害”,因此奉行“安边抚远”的政策。汉武帝征服西南夷后,设置蜀郡、益州等郡,长官均由中央派遣。另外,也授予少数民族首领王、侯等称号,可以“复长其民”,也可担任郡县属官,但要受郡县统辖。此外,汉朝还修建了五尺道、南夷道等道路。沿着这些道路,由朝廷组织的内地移民进入西南。有的地方官还在西南地区兴修水利,积极发展农业。材料二唐朝皇室有少数民族血统,夷夏意识淡薄,在治这方面强调“怀柔远人,义在羁縻”。在西南地区,唐朝广泛设置羁縻州县,“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另外,唐代又在西南设置军州,沿用汉代道路的同时又加以新建,联结各个军事据点,以军事威慑保持对羁縻州县的控制。此时,吐蕃、南诏兴起,对唐在西南的存在构成挑战。为制衡吐蕃,唐朝一度大力扶持南诏政权,助推了南诏的崛起。——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俊珂、王振刚《汉唐西南边疆经略再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唐经略西南边疆措施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经略西南边疆的共同作用。【答案】(1)异:汉朝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内地与西南地区的联系;而唐朝利用西南地区不同政权进行相互制衡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或以军事威慑保持对羁縻州县的控制;汉朝对西南边疆的控制比唐朝更有力,唐朝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或不纳入中原王朝的赋税体制),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且可以世袭。同:以怀柔政策吸引当地少数民族归附;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立郡县,并任用当地人为官;恩威并施;因俗而治。(2)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推动了民族交融;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时期(中国)。据材料一“汉朝还修建了五尺道、南夷道等道路”及材料二“联结各个军事据点,以军事威慑保持对羁縻州县的控制”“为制衡吐蕃,唐朝一度大力扶持南诏政权”,可得出汉朝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内地与西南地区的联系;而唐朝利用西南地区不同政权进行相互制衡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或以军事威慑保持对羁縻州县的控制;据材料一“汉武帝征服西南夷后,设置蜀郡、益州等郡,长官均由中央派遣”及材料二“‘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可得出汉朝对西南边疆的控制比唐朝更有力,唐朝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或不纳入中原王朝的赋税体制),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且可以世袭。据材料一“汉朝政府认为内地与边疆“犹支体与腹心也……无手足则支体废,无边境则内国害”,因此奉行“安边抚远”的政策”及材料二“唐朝皇室有少数民族血统,夷夏意识淡薄,在治这方面强调“怀柔远人,义在羁縻”。在西南地区,唐朝广泛设置羁縻州县”,可得出以怀柔政策吸引当地少数民族归附;据材料一“汉武帝征服西南夷后,设置蜀郡、益州等郡”“也授予少数民族首领王、侯等称号,可以“复长其民”,也可担任郡县属官”及材料二“在西南地区,唐朝广泛设置羁縻州县,“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可得出在西南边疆地区设立郡县,并任用当地人为官;总结汉唐时期对西南边疆采取的措施体现出恩威并施;因俗而治。【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时期(中国)。汉唐两朝都采用怀柔政策吸引当地少数民族归附,可得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汉唐两朝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内地与西南地区的联系,推动了民族交融;据材料一“汉朝还修建了五尺道、南夷道等道路。沿着这些道路,由朝廷组织的内地移民进入西南。有的地方官还在西南地区兴修水利,积极发展农业”,可得出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1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梁启超在《学校总论》中说:“今之同文馆、广方言馆、水师学堂、武备学堂、自强学堂、实学馆之类,其不能得异才何也?”他质问,洋务派办教育已经三十多年,但“久历风涛,熟悉沙线,堪胜船主大副二副者,几何人矣?”“每造铁路,十英里需用上等工匠二员,次等六十员,今之明于机器,习于工程学,才任工师者,几何人矣?”梁启超在《学校余论》一文中批评洋务教育造就的人才“能识华字,联缀书成俗语者,十而四五焉。……其能言中国舆地、史志、教宗、性理者,殆几绝也”。他还指出其原因在于,洋务教育“其中学所设,虽有华文功课一门,不过循例奉行,苟以塞责,实则视为无足轻重之事”。梁启超又说,“一切实学,如水师必出海操练,矿学必入山察勘,非借官力不能独行”,而清政府却“不肯舍薄费以营学校”。——摘编自梁启超《变法通议》(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对洋务教育批判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梁启超对洋务教育的批判。【答案】(1)洋务学堂未能培养出杰出人才;缺乏工程技术人才;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文课程形同虚设;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2)积极性:指出了洋务学堂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针对性;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局限性:未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洋务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梁启超的批判也未能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方案,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解析】【小问1】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今之同文馆、广方言馆、水师学堂、武备学堂、自强学堂、实学馆之类,其不能得异才何也?”可得出洋务学堂未能培养出杰出人才;据材料“每造铁路,十英里需用上等工匠二员,次等六十员,今之明于机器,习于工程学,才任工师者,几何人矣?”可得出洋务学堂缺乏工程技术人才;据材料“梁启超在《学校余论》一文中批评洋务教育造就的人才‘能识华字,联缀书成俗语者,十而四五焉。……其能言中国舆地、史志、教宗、性理者,殆几绝也’”可得出洋务学堂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据材料“他还指出其原因在于,洋务教育‘其中学所设,虽有华文功课一门,不过循例奉行,苟以塞责,实则视为无足轻重之事’”可得出洋务学堂中文课程形同虚设;“梁启超又说,‘一切实学,如水师必出海操练,矿学必入山察勘,非借官力不能独行’,而清政府却‘不肯舍薄费以营学校’”可得出洋务学堂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小问2】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对洋务教育的批判,一方面指出了洋务学堂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批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因为洋务学堂确实存在着重西学轻中学、重技艺轻理论、经费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梁启超的批判也体现了他对洋务教育的深刻反思和对教育改革的积极呼吁,这种反思和呼吁对于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梁启超的批判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过于强调了洋务学堂的弊端,而未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洋务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梁启超的批判也未能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方案,这使得他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1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案》规定:要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对部分官职实行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禁止文官(公务员)参加党派活动或利用官职分配作为竞选者的政治资本;实行文官职业保险和建立统一的文官体系。《彭德尔顿法案》奠定了美国文官政治的法律基础。《彭德尔顿法案》实行后,美国政治中的腐败现象逐渐减少。——摘编自高连奎《美国政党分赃制度的历程》材料二美国的政党分赃之风,在文官制度推行100余年后的今天,依然不绝于世,这与美国的两党政治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竞选中,封官许愿是求得党内普遍支持的唯一有效武器,因而,一旦某党获得了竞选胜利,一场党内的分赃也就在所难免。美国公众对这一现象也未提出过多非议。这与文官制度的普遍推行有关,文官制度使得政府官员变动所带来的政治震荡大为减少,使社会政治生活得以保持安定。同时,多数参与分赃者不是贪赃枉法、昏庸无能之辈。正因为如此,才出现布什总统就职后,一面进行政党分赃,一面却又大抓官员道德的奇怪现象。——摘编自涂象钧《美国的政党分赃现象浅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彭德尔顿法案》实行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政党分赃之风“不绝于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近代政党政治的认识。【答案】(1)意义:规定了美国文官的选拔、管理机制,奠定了美国文官政治的法律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和国家行政管理水平,减少腐败现象,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原因:政党分赃之风根源于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局限性,美国两党政治下,两党都试图通过封官许愿来争取党内支持和巩固党内团结,与对方党派竞争;文官制度的实行和参与分赃者素质的提升,减轻了政党分赃可能带来的政治动荡和政治腐败等危害,美国历代政府也某种程度上对政党分赃之风进行限制和整顿,使之能够在不产生过分严重危害和引发激烈民众反对的情况下继续存在。(3)认识:西方近代政党政治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保障民主,防范权力的滥用,修正政策偏差,实现民众某些要求;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会导致政党分赃等腐败问题,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本上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借鉴西方近代政党政治,发展完善符合本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政党制度。【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美国。意义:据材料“《彭德尔顿法案》规定:要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文官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对部分官职实行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禁止文官(公务员)参加党派活动或利用官职分配作为竞选者的政治资本;实行文官职业保险和建立统一的文官体系。《彭德尔顿法案》奠定了美国文官政治的法律基础”得出《彭德尔顿法案》规定了美国文官的选拔、管理机制,奠定了美国文官政治的法律基础;据材料“《彭德尔顿法案》实行后,美国政治中的腐败现象逐渐减少”,并结合所学,从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方面分析,得出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和国家行政管理水平,减少腐败现象,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美国。原因:据材料“美国的政党分赃之风,……与美国的两党政治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竞选中,封官许愿是求得党内普遍支持的唯一有效武器,因而,一旦某党获得了竞选胜利,一场党内的分赃也就在所难免”得出政党分赃之风根源于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局限性,美国两党政治下,两党都试图通过封官许愿来争取党内支持和巩固党内团结,与对方党派竞争;据材料“文官制度使得政府官员变动所带来的政治震荡大为减少,使社会政治生活得以保持安定”“多数参与分赃者不是贪赃枉法、昏庸无能之辈”“布什总统就职后,一面进行政党分赃,一面却又大抓官员道德”“美国公众对这一现象也未提出过多非议”得出文官制度的实行和参与分赃者素质的提升,减轻了政党分赃可能带来的政治动荡和政治腐败等危害,美国历代政府也某种程度上对政党分赃之风进行限制和整顿,使之能够在不产生过分严重危害和引发激烈民众反对的情况下继续存在。【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认识:从西方政党政治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以及借鉴西方政党政治的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积极作用方面,西方近代政党制度下,多党竞争、轮流执政,在野党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和批评,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保障民主,防范权力的滥用,修正政策偏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