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课 藤野先生(学生版)_第1页
第06课 藤野先生(学生版)_第2页
第06课 藤野先生(学生版)_第3页
第06课 藤野先生(学生版)_第4页
第06课 藤野先生(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重点)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难点)

3.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感受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体会作者对他的感激、怀

念之情。(重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

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

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毛泽东主席评价

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也被称为“民族魂”。

主席评价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

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

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

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第1页共13页.

2.故事背景

1902年,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

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

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

校任解剖学教授。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

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

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

甚至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

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

此文怀念藤野先生。

3.留学背景

鲁迅远赴日留学时期,恰值列强侵略中国之际。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

条约》,中国被列强瓜分,许多有志青年抱着救国的目的留学海外。1902年2月鲁迅赴日

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上学期间发生

的几件事促使鲁迅的思想发生转变,决定“弃医从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和俄国

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满洲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就是“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告终。

4.关于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家中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日本福

井县一位医生家里,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1年到

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升为教授,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

留学时解剖学老师兼副班主任。曾给予鲁迅特别的关心和照顾。19

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因为没有进过

第2页共13页.

大学,不合“资格”被要求离职,后到东京泉桥慈善医院工作,并学耳、鼻科,一年后回到家

乡福井县木村自设诊所。1945年8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

5.鲁迅先生的老师

寿镜吾:鲁迅童年时期的比较信服、敬畏的启蒙老师。

章太炎:鲁迅青年时期的老师。

二、文体知识

散文

散文的概念:

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通过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

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社会意义。它要求写真人真事,可在此基础上作适当

的艺术加工。

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

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

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回忆性散文:指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叙和描写的一种散文。

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就是将“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的经历”交织着写,通常是两条线索并进,

即既写回忆对象,也写回忆者自身。

三、写作特点

1.双线并行,脉络分明。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方面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

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再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相别,最后写离开

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另一方面,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暗线,很多材料如写东京

“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的深刻印象,写仙

第3页共13页.

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展开。

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但井然有序。

2.选材典型,特征突出。

文章主要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从不同侧面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特征。

同时,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

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衣着“模胡”,冬天穿

旧外套,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

这个细节,很好地反映出他们的思想本质。

四、课文内容解读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

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

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五、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自然段):这一部分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通过典型

事件表现了先生的崇高品德。

第一层(4-5):写“我”到仙台途中的所见和在仙台受到的优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和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第二层(6-23):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24-31):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32-35):写作者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第4页共13页.

第三部分(第36~38自然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

对“我”的激励。

结构图解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1)《藤野先生》选自,作者,原名,我国伟大

的、、,曾学过与同一出处的课文时。

(2)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暗线是。

本文围绕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顺序组织材料。

2.浏览课文,根据段落提示和地点转换,概括文章所写的事件,填写下表。

序号段落地点事件

东京

11-3

24-5仙台

第5页共13页.

36-11

412-15

516-19

620-22

723

824-28

929-31

1032-35

北京

1136-38

3.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教诲.()系.住()油光可鉴.()不逊.()

yì()站杳.无消息()诘.责()jī()形

抑扬顿挫.()fēi()红nì()名深恶.痛疾()

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zhǎnggù颇

为熟悉的了。

(2)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

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nìmíng。

(3)其实我并没有决心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qīrán,便说了一个慰安

他的谎话。

第6页共13页.

(4)有几个和我shúshí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tuōcí)

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5)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piējiàn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

说出抑扬顿yìyángdùncuò的话来。

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他的慷慨陈词,抑.扬.顿.挫.,得到了与会群众的赞赏。

抑扬顿挫:

(2)用写匿.名.信的办法栽赃陷害,暗箭伤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匿名:

(3)虽然发出了很多寻人启事,但他就如泥牛入海般,至今仍是杳.无.消.息.。

杳无消息:

(4)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

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深恶痛疾:

6.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烂漫.(màn)驿.站(yì)诘.责(jié)不逊.(sùn)

B.绯.红(fēi)解剖.(pōu)扒.手(bā)挟.着(xié)

C.瞥.见(piē)教诲(huì)芦荟.(huì)匿.名(nì)

D.畸.形(jī)寓.居(yù)订.正(dīng)宛.如(wǎn)

7.结合文意,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7页共13页.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

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

话来。[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C.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指外表很凶恶,让

人感到十分害怕。)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藤野先生、寿镜吾先生和范爱农都是《朝花夕拾》中提到的人物,也都是鲁迅的老师。

C.课文围绕与藤野先生交往这条线索叙述事件,把看似散乱的材料贯穿成文,体现了散文形

散神聚的特点。

D.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

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9.请指出下列语句的描写方法。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2)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道:“我就是叫做藤也严九郎的……”()

(3)但是我还不服气,回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

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4)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第8页共13页.

10.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鲁迅及其作品,班级准备开展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本次活动选题的一项是()

A.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B.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作品

C.鲁迅作品中的忧国忧民思想D.鲁迅与韩寒二人个性之比较

(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你认为下面

哪一则材料不能选用?为什么》

①鲁迅先生深深地知道,要想拯救中国,必须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决定用笔作为武器来

唤醒麻木的中国人。

②学医只能救人的身体,而学文能挽救一个民族的灵魂。医生只能医治人的肉体,而不能

医治人的精神、灵魂。所谓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也。

③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精神,自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就不断探

索小说文体,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手法来进行叙述,形式活泼多样。

二、探究案。

1.课内阅读理解。

藤野先生(节选)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

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

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

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

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

第9页共13页.

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

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闲看者怎样的精神状态?

2.“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试简要说说“我”觉得“刺

耳”的原因。

3.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

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

4.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2.课外阅读理解。

我的“藤野先生”

徐红

①遥望中学,已时隔20多年,可是我的语文老师龚汉城却如在眼前。

②我无须再另费笔力去描绘他的音容,因为有一幅现成的肖像画最适合他,那就是鲁迅笔

下的藤野先生。除了没有一撇八字须,其他可谓惟妙惟肖,连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的声调也毫

第10页共13页.

无二致。

③有一节语文课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龚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上一篇课文《藤野

先生》,这是文学作品,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④这个黑瘦的、衣着模糊的藤野先生远远地从异国他乡走近我,我分明感觉到他内心深处

蕴藏着博大的爱。当他得知他的学生要远他而去时,他把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学生,背面还写

上“惜别”二字。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文学,原来能把生活

中最有情感的东西展示出来,能把沙漠润出绿洲。我抬头望着正在上课的龚老师。他镜片后的

眼睛似乎亮了些,他黑瘦的脸庞似乎有些红晕,他的声音高低起伏,又戛然而止,怔怔地望着

我们。我凝视着他的目光,我明白,他就是我们的藤野先生。

⑤我开始写散文,写老师,写同学,写亲人,写自己,写一切能抒发我情感的文章。好像

龚老师的评语一次比一次长,分数一个比一个高。龚老师在语文课上经常念我的作文,后来又

把我的作文抄在大白纸上,先贴在教室门口,后贴在校园里。一张张大白纸上用毛笔抄着我的

作文,字迹工整而清秀。我仿佛觉得他就是我的藤野先生。

⑥中学毕业我便要背起行囊去插队。临别,龚老师并没有送照片给我,却给了我两本书,

一本是《朝花夕拾》,一本是《呐喊》,扉页上有工工整整的楷体“留念,龚汉城”。

⑦后来,我去考大学,由于数学成绩不佳,未能考上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中文系,进入了

一所师范大学。我觉得我的作家梦,我的文学理想,就像放飞的风筝,远远地飘离我而去,心

情很郁闷、失落。第一封信寄给的是我的老师,信中大概说了许多牢骚话。不久,我收到了回

信。第一行字是“亲爱的未来的徐老师”。我不记得后面有多少鼓励性的话语,仅就开头这一

行字,那么神圣,那么美丽,我明白今后该去做什么了。

⑧后来,我也成了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向我的老师汇报我的教学成绩,比如获得

了教学比赛一等奖,出书了,评上高级职称了。他总会很高兴,黑瘦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⑨1994年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