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12 海气相互作用(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12 海气相互作用(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12 海气相互作用(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12 海气相互作用(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12 海气相互作用(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气相互作用(含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多发。2019年秋季至2020年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了一次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比较复杂,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2020年我国汛期气候的异常。下图是2020年110.0°E~122.5°E平均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我国2020年汛期气候异常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气相互作用2.与常年相比,图示区域2020年我国汛期气候异常的表现是()A.南方伏旱严重 B.华北汛期提前C.江淮梅雨期长 D.我国南旱北涝柔鱼属一年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洄游性头足类,其对海水表层温度变化非常敏感。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9月份最适宜柔鱼生存的海水温度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正常年份相比,9月份最适宜柔鱼生存的位置(

)①厄尔尼诺年偏北②厄尔尼诺年偏南③拉尼娜年偏北④拉尼娜年偏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图示海域甲地柔鱼资源更丰富,主要因为该地(

)A.海水盐度适宜 B.海水温度适宜C.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雾是在海洋的影响下,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中凝结的水或冰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其生成原因有很多。我国东部海区经常出现海雾天气。下图是渤海春季一次持续性海雾的成因示意图,此次海雾形成的机制为海气(即海和气)间湍流(当风速很小时,大气分层流动互不混合,当风速逐渐增加到很大时、不同层的天气开始混合,这种运动称为湍流)热量输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气象部门判断此次渤海海雾的水汽主要来自黄海,能够证明其观点的气象要素是(

)①太阳辐射强度②风向③海气温差④云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图中甲、乙分别代表(

)A.海气温差变大、气温上升 B.海气温差变小、气温上升C.海气温差变大、气温下降 D.海气温差变小、气温下降7.根据湍流作用的原理,推断促使此次海雾形成并长时间维持的风速状况是(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一直较大 D.一直较小长津湖隔着鸭绿江,与我国辽宁和吉林两省相望,东距日本海不足100公里,位于狼林山脉和赴战岭山脉之间,地处“朝鲜屋脊”一盖马高原之上,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下图)。这里冬天格外寒冷,裹挟着暴雪的寒风每小时可达40英里,月平均最低气温为-25°C,为朝鲜的苦寒之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长津湖与我国首都北京同纬度,但冬季气温明显低于北京,其原因不包括(

)A.位于风口之上,风寒效应叠加,寒冷加剧B.处于西伯利亚寒潮东部的南下通道上,易受寒潮影响C.北部低平的地形对南下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较弱D.地形封闭,气流下沉加剧寒冷9.通常年份,长津湖地区11-12月初的气候并不寒冷,气温为-3°C到5°C,但1950年11月25日,该地区气温骤然降到了-30°C以下,并出现暴雪天气,可能是(

)A.受拉尼娜影响 B.地形对冷空气起阻挡作用C.受西伯利亚寒潮影响 D.受厄尔尼诺影响印度洋海温偶极子(IOD)是指赤道附近印度洋东西海区存在海表温度东西振荡(有时东侧海温高于西侧,有时东侧海温低于西侧)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偶极子指数(IODI,即赤道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与东部海温距平的差值)(注:海温距平即某区海温与平均海温的差值)。研究表明形成澳大利亚2020年初的山火(图1)的气象状况与偶极子有相关性。结合下图完成问题。10.根据大气环流状况推测,图1甲区域山火最主要的蔓延方向是(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11.根据图2推断,澳大利亚发生森林大火时,与赤道附近印度洋西侧相比,东侧(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大 C.气温较低 D.气压较低12.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对2020年初澳大利亚甲区域山火形成发展的影响是(

)A.增强西北季风风力 B.增加西北季风的湿度C.减弱东南季风风力 D.减小东南季风的湿度利马是世界上闻名的无雨城市,四季如春。虽然地处热带沙漠之中,但自建城以来,该市一直植被茂盛、繁花似锦,这座城市存在着许多“奇怪”现象。下图示意秘鲁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利马四季如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昼夜等长 C.洋流 D.植被覆盖率14.2020年5月9日,我国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据此推测该事件对利马的影响是(

)A.昼夜温差增大 B.降水异常增多 C.植被缺水而死 D.沿岸海水营养物质增多15.下列属于利马市“奇怪”现象的是(

)A.步行是主要出行方式 B.终年晴天,无大雾C.没有高层现代建筑物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拉尼娜事件是指海气相互作用导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出现大范围异常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有专家预测,继上一次拉尼娜事件(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后,今冬将可能再次形成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形成“双峰型拉尼娜”。材料二:Nino3.4指数是指位于赤道东太平洋的某区域(5°S~5°N,170°W~120°W)的平均海温距平,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判定拉尼娜事件出现的主要指标。南方涛动指数(SOI)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与西太平洋气压值之差,一般用塔西提岛(17°53'S,148°05'W)和达尔文(12°20'S,130°59'E)两个观测站的海平面气压的差值来表示。材料三:2017年1月~2020年8月Nino34与SOI数值统计。(1)据图简析SOI对拉尼娜形成的作用。(2)说出拉尼娜事件出现时,赤道太平洋海域东、西两岸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3)专家预测,拉尼娜事件可能导致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今冬较往年偏冷。请结合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运动相关知识说明其推断理由。参考答案答案1.A2.C解析1.根据材料分析,2020年的我国的汛期气候异常现象是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事件的一部分,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秘鲁地区的上升流减弱,并影响了全球的大气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使全球气候出现异常,B、C、D错误,而跟我国2020年汛期气候异常相关性最小的是地形,地形是短时间不变的因素,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范围较小,A正确,故选A。2.图中降水集中在南方,7月降水偏多,南方已经易发洪涝灾害,A错误;夏季,北方都没有出现大幅度降水,所以华北并没有出现汛期提前,B错误;南方梅雨季节一般出现在6月左右,可图中7月份南方降水依然持续,所以江淮梅雨期较往年更长,C正确;秦岭-淮河一线的纬度范围在北纬32°至北纬34°之间,而图中雨带基本集中在南方,而北方地区在夏季应该是降水较少,易出现北旱南涝的情况,D错误;故选C。答案3.C4.D解析3.读图可知,厄尔尼诺年柔鱼分布在北纬42°以南,拉尼娜年分布在北纬42°以北,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年海水温度状况相反,故正常年份应分布在图示两条线之间,因此②③正确,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4.读图海域甲地位于(42°N,150°E),该地点位于日本北海道东部,是北海道渔场,主要是因为该受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而形成的大渔场,D正确;与海水盐度关系不大,A错误;海水温度适宜是柔鱼生存环境条件,图示海域除甲地外,其他与甲地海域大致同纬度的海域温度也适宜,B错误;日本渔业发达,该地为渔场,人类活动影响较大,C错误。故选D。答案5.B6.D7.A解析5.观察渤海春季一次持续性海雾的成因示意图可知,此次海雾的水汽来自位于渤海东南部的黄海,所以首先要考虑当时的风向,看黄海水汽是否可以由风力吹拂输送到渤海的关键就是风向,其次要证明渤海自身的海气温差较小,海气温差指的是海水表面温度与其上空的空气温度之间差值。海水的蒸发,与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有关,在连接水面的空气中,只要水汽未达饱和状态海水就不断蒸发。由于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因此气温愈高空气愈能容纳更多的水汽,渤海的海气温差较小,不利于渤海海水的蒸发,其蒸发的水汽较少,从而判断此次渤海海雾的水汽主要来自黄海,②③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6.根据材料可知,此次渤海海雾的形成是由于海气间湍流热量输送,来自黄海的水汽气温较高,由风力吹拂输送到渤海的上空,大气向海面输送热量,海气温差变小,气温下降,所以水汽凝结形成海雾,D正确,ABC错误。故选D。7.根据材料可知,促使此次海雾形成是由于海气间湍流热量输送,来自黄海的水汽气温较高,由风力吹拂输送到渤海的上空,风力大输送的水汽的量较大,大气向海面输送热量,此时湍流作用大,气温下降较大,所以水汽凝结形成海雾。海雾形成以后长时间的维持,要求风速要小,风速过大会将海雾吹散。促使此次海雾形成并长时间维持的风速状况是由大变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8.D9.A解析8.长津湖所在区域地势高,位于西北风风口上,风寒效应叠加,寒冷加剧,A说法正确;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越过东北平原到达该地,易受寒潮影响,B说法正确;北部低平的地形对南下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较弱,受冷空气影响大,C说法正确;地形封闭,气流下沉有增温效应,不会加剧寒冷,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通常年份,长津湖地区11月~12月初的气候并不寒冷,而1950年11月25日,气温骤降,导致其骤降的原因是一种异常的天气现象。受拉尼娜影响,会出现寒冬,A正确;地形对冷空气起阻挡作用,不会加剧寒冷,B错误;西伯利亚寒潮影响是每年冬季的正常现象,C错误;厄尔尼诺年份出现暖冬,D错误。故选A。答案10.D11.C12.A解析10.读图1可知甲位于澳大利亚北部,此时是2020年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并控制甲处。所以火势的蔓延方向是东南方,D正确。故选D。11.据图2可知澳大利亚大火时是2020年初,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为正值,说明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大于东部海温距平,说明西侧水温高,东侧水温低,C正确。因东侧水温低,所以蒸发量小,降水较少,气压较高,ABD错误。故选C。12.据材料和图2可知此时为2020年初,偶极子为正值,赤道附近印度洋东侧水温低,易形成海洋高压。此时为澳大利亚大陆的夏季,陆地形成低压中心,所以赤道附近印度洋东侧的冷高压会加强吹响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风风力,A正确;因水温低,蒸发弱,不会增加西北季风的湿度,B错误;此时此地盛行西北风,与东南季风无关,C、D错误。故选A。答案13.C14.B15.D解析13.读图可知,利马的纬度大约在10°S左右,属于热带地区,应该全年高温,全年皆夏,但利马位于海岸线附近,附近海域有秘鲁寒流流经,秘鲁寒流的降温作用,从而导致当地年温凉,四季如春,因此利马四季如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C符合题意;利马位于沿海平原,地势较低,加上纬度低,气温应该很高,因此地形不是当地四季如春的影响因素,A错;从理论上看,利马当地应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这些大气环流均不能使得当地四季如春,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利马地处热带沙漠之中,地带性植被应为荒漠,因此植被覆盖率不是导致当地四季如春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D。故本题选C。14.南半球低纬地区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逆流增强,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性洋流转变为暖性洋流,这种现象长时间维持就形成了厄尔尼诺事件。由此可知,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秘鲁沿岸由冷性洋流转变为暖性洋流,空气中水汽增多,容易成云致雨,使得利马一带降水异常增多,云雨天气导致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加强,昼夜温差减小,A错误,B正确;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利马一带降水异常增加,水分条件改善,植被可能比较茂盛,C错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秘鲁沿岸由冷性洋流转变为暖性洋流,秘鲁西岸海域的上升流减弱或消失,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沿岸海水营养物质减小,D错误。故本题选B。15.利马作为智利的首都,步行不可能是主要的出行方式,也不可能没有高层现代建筑物,AC错;利马位于海岸线附近,附近海域强大的秘鲁寒流的存在,大雾多发,B错;利马市位于安弟斯山脉的西侧,属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微弱,不易形成黄沙漫天飞沙走石现象,加上受沿岸寒流影响,多雾,空气湿度大,不易起沙。D正确。故本题选D。答案16.(1)当SOI指数为正值且持续较长时间,会使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持续加强,赤道东侧太平洋表层海水不断向西流动增多,深层冷水不断上翻进行补充,导致该海域水温逐渐降低,产生拉尼娜现象。(2)东岸:旱灾、森林火灾;西岸:暴雨、洪涝。(3)受拉尼娜事件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水温偏高,形成更为明显的低气压,加大了与亚洲高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使冬季风对我国影响的频次增多、强度增大。解析(1)根据材料“南方涛动指数(SOI)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与西太平洋气压值之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