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2分)1.(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①观察人类行为,我们常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是为行为而行为,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是有所为而为的。不但你自己可以默察自己,一举一动,都有个目的,要吃饭拿起筷子来,要肚子饿了才吃饭……总是有个“要”在领导自己的活动;你也可问别人:“为什么你来呢?有什么事么?”我们也总可以从这问题上得到别人对于他们的行为的解释。于是我们说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②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地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欲望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就是上面所说要这样要那样的“要”。这个“要”是先于行为的,要得了,也就是欲望满足了,我们会因之觉得愉快,欲望不满足,要而得不到,周身不舒服。在英文里欲望和要都是want,同时want也作缺乏解。缺乏不只是一种状态的描写,而是含有动的意思,这里有股劲,由不舒服而引起的劲,他推动了人类机体有所动作,这个劲也被称作“紧张状态”,表示这状态是不能持久,必须发泄的,发泄而成行为,获得满足欲望一紧张一动作一满足一愉快,那就是人类行为的过程。③欲望如果要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所自觉的。(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①当然,人类行为不都是这样具有目的性,无意识的行为还是有很多的。其实人类行为的目的论缺陷已经在学界被指出了。不错,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富有思维和理性,理性指导下的行为具有了目的性。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在解释行为时把人类理性的作用夸大了,成了泛目的化,将目的注入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在赀孝通写作《乡土中国》的年代,行为主义正在盛行,对理性和目的论的反思在中国学界还没有得到注意。②费孝通指出欲望是取舍的根据,因为“欲望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就像上面所说要这样那样的‘要’”。这是个心理学词汇,当然也是我们日常的用语,而且这“欲望”时刻不离我们。人一旦无欲望,要么与上帝同在了,要么与佛一体了,总之已经不是人了。这个“要”,这个“欲望”引导着人的行为,得到满足了就愉快,得不到就不舒服③费孝通先生通过比较分析中文“要”和英文“want”,给出了一个过程公式“欲望一紧张一动作一满足一愉快”,但并不是事实上都这样发生的。欲望也有可能得不到满足,有些欲望还必须抑制,不然这个世界会很混乱(摘编自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认为,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人类总是有所为而为的,行为是有动机的。B.“欲望”时刻不离我们。在英文里“欲望”和“要”都是want,want也作“缺乏”解。“缺乏”内含着不舒服而引起的劲,即“紧张状态”。C.“欲望一紧张一动作一满足一愉快,那就是人类行为的过程”,可见,“欲望”是人类行为的依据,人类应该依着欲望做事。D.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富有思维和理性,因此人的一切行为都有目的。这种“泛目的化”的观点,是现代科学夸大人类理性作用产生的。(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①段末句“于是我们说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是结论,与开头一句呼应,全段采用了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B.材料一,第②段先从意志和欲望两个维度,后又从英语want词义的角度,多方面阐释了“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这一观点,采用了分析说理的方法。C.材料二,第①段“其实人类行为的目的论缺陷已经在学界被指出了”,巧妙借用学界的研究成果指出“目的论缺陷”,这是举例说理的方法。D.材料二,第②段“人一旦无欲望,要么与上帝同在了,要么与佛一体了”,从反面着眼,采用假设说理的方法,论证“欲望时刻不离我们”的观点。(3)顾名思义,陈心想的《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是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的对话。阅读两则材料,说说材料二是如何与材料一对话的?对话的结果如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③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生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④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⑤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⑥“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⑦“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⑧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乙①提起秋,人们会马上联想到红叶。然而,我不能不说,红叶和秋的本质相去甚远。②从枫的红到银杏的黄,红叶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直接来自这些色彩的感触和对深沉专注的秋的感触,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呢。城市里也许不是这样,只要踏进乡间一步,你会看到山裾树林的红叶,田野稔熟的金黄的农作物,红彤彤的照射着日脚……③当你一一抽出来单独静观的时候,就会发现,毋宁说他们是属于残暑的,不是真正的秋的领域。④能给红叶以秋的气氛的,是红叶中缺少活力的部分。⑤没有活力的红叶,经一夜冷风,散落而去。只有这落叶才是真正的秋之物。从飘落到庭院的一枚柿叶,到林中飞舞的无数的树叶,或者多半经霜打枯的田野的草叶,都浓浓地涂抹着秋的气韵。踏着莎莎作响的落叶,走过林中小径时,人最深切地感受着秋。⑥不知从何处吹来的微风中,常绿树的病叶和落叶树的红叶,是那样毫无反抗地自然地从树梢飘到了地上。⑦大自然窃窃私语:让地上的回到地上去。而落到地上的那个枯叶,却依然无法在原地安住,被风四处吹散开去。经霜打枯的草丛,结籽的杂草茎静静地迅速生长。人的心,被自身的寒气和寂寥所驱使,向着遥远的地平线彷徨而去,在地平线的彼岸,有着淡梦般令人憧憬的世界。⑧秋是寂寞的,因为秋真实。秋将所有的外皮,不用的或必需的全部的外皮自行剥光,使万物赤裸裸地伫立着。……⑨这毫无遮挡的光线,是如何将光和影鲜明地投射到地面上啊!看到这番情景,人们尤其深深感到了秋。落叶上的树影,田亩上的草影,原野上的乌影,还有,即使是狭小的城镇里,那长满苔藓的庭院里屋宇的暗影,还有那映在格子门窗上的树枝的清荫,所有这一切都和明丽的日光区分得清清楚楚,人们见了会在心中涌起一丝难以名状的震颤。⑩这震颤正是秋所具有的本来的感觉。静谧、澄净的剥脱的世界里,清晰地显现出明暗的区划,直接迫击着人们的心扉,在那赤裸的心里,也鲜明地投射着光与影。人在不知不识间,进入了凝视自己心灵的专念之中。纯的、不纯的,清澄的、污浊的,所有这一切,都毫不含糊地现出了原形。(节选自日本丰岛与志雄《秋的气魄》)(1)下列关于甲乙两段选文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将南国秋和故都秋对比;乙文将红叶代表的秋和落叶、败叶、病叶中表现的秋进行对比。B.甲文中作者“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是因为他们最能代表作者心中故都的秋味。C.乙文对秋之气魄的描摹细腻可感,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秋是寂寞的,秋是真实的,秋是一个静谧澄净的剥脱的世界。D.乙文的景物描写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景物描写和对心灵的凝视,以及由此产生的真实、震颤、专注思考结合起来。(2)有评论家说,郁达夫的散文既具文人特质又含平民姿态。请结合甲文从语言风格角度加以分析。(3)“一枝一叶总关情”,请赏析乙文划线句子,从表现手法和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不少于80个字的评点。(4)乙文“能给红叶以秋的气氛的,是红叶中缺少活力的部分”,与甲文所写的牵牛花底需要“秋草”做陪衬,都体现了怎样的审美心理?请结合两篇选文加以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乙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道论矣故往教者不代召距者不代自煮不听多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节选自《吕氏春秋》)(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的。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B.而以强教之以:日的连词,相当于“来”今之众人众人:很多人。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于是。圣益圣圣:圣明的人。D.择师而教之而:连词,表顺承。学者师达而有材达:通达。(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B.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C.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D.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3)下列对文中加粗加点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读,同“逗”,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文中的“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B.《师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性文章。韩愈和白居易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C.名号,是指名称、别号。如《鹊桥仙》的作者秦少游,名观,号淮海居士。D.《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主持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成语“刻舟求剑”源于此书。(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②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5)甲文提到“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隐含着“从师而问才能成为圣人”的前提,乙文则做了明确阐述。乙文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圣人,请简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生查子•独游西岩[宋]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释]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心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直接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B.词中的“唤”字奇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山的多情,寒冬腊月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用笔轻灵,奇思妙趣。C.下阕着重写山中明月,叙写明月从“来”到“去”,皆因诗人而起,展示了物我、景情相互交融的特点。D.这首诗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最后浅浅着笔,含蓄不尽,耐人寻味。(2)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评论这首词:“敛雄心,变温婉,成悲凉。”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作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5.(8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学习重积累,《老子》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名言;《劝学》与此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也以“行千里”为喻。(2)明朝杨慎的《临江仙》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不禁让人联想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千古风流人物”。(3)“猿啼”在古诗中多为哀音,甚是“凄凉”,如杜甫《登高》里“”一句;“猿啼”也不总是哀音,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句。(4)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有类似悲慨:“,。”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净),委婉,使我们一面有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bó/pō)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尽朦朦胧胧的。这时我们已过了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飖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ē/niǎo)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振/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1)文中加点词的注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恬净湾泊(pō)袅(niǎo)娜震撼B.恬静湾泊(b6)袅(ē)娜振撼C.恬净湾泊(pō)袅(ē)娜振撼D.恬静湾泊(bó)袅(niǎo)娜震撼(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海阔天空黯淡雾里看花因袭密语B.天马行空暗淡走马观花因袭蜜语C.天马行空黯淡雾里看花抄袭蜜语D.海阔天空暗淡走马观花抄袭密语(3)下列各句中,与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B.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了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C.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D.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2分)7.(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近来常听人说:“我们青年要耐得过这寂寞的日子,”我想这寂寞的日子,并不是苦境,①。我觉得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寂寞中发现出来。譬如天时,一年有一个冬季,是一年的寂寞日子。在此时间,万木枯黄,气象凋落死寂,冷静,都是他的特色。②,不是就从这个寂寞的冬天发见出来的么?一天有一个暗夜,也是一天的寂寞日子。在此时间,万种的尘嚣嘈杂,都有个一时片刻的安息。可是一日中最光耀的曙色,③?(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划横线句的引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他有一种想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钟扬的同事回忆道。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C.像这样奉行本本主义,不懂得联系实际的“理论家”,越少越好。D.如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正在变成可能。8.(6分)下面是一封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三处不妥,请找到并改正。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荏苒,您的孩子进入了高中阶段已快一学期,要迎接期末考试了。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他更希望得到您细心的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做心理辅导,学校决定于本月28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届时将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学专家做现场报告。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中学2021年12月15日①将“”改为“”②将“”改为“”③将“”改为“”四、写作(60分)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岁末,白岩松老师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2020年你个人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总结年度关键词已成为一种惯例。在一年的最后,看看这一年到底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对于新的一年有什么期许,然后继续前行。2021年,你个人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请结合你个人的体验或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好你个人的年度关键词;②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少于800字。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2分)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A.由材料一首句“观察人类行为,我们常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是为行为而行为,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是有所为而为的……于是我们说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转述而成,符合原意。B.由材料一want之后的句子“在英文里欲望和要都是want,同时want也作缺乏解。缺乏不只是一种状态的描写,而是含有动的意思,这里有股劲,由不舒服而引起的劲,他推动了人类机体有所动作,这个劲也被称作‘紧张状态’,表示这状态是不能持久,必须发泄的,发泄而成行为,获得满足欲望一紧张一动作一满足一愉快,那就是人类行为的过程”整合而成,符合原意。C.见于材料一末尾“获得满足欲望一紧张一动作一满足一愉快,那就是人类行为的过程”“欲望如果要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费孝通列出人的行为公式,但并不主张“应该依着欲望做事”,且强调意志的控制,故违背原意。D.据材料二首段“不错,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富有思维和理性,理性指导下的行为具有了目的性。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在解释行为时把人类理性的作用夸大了,成了泛目的化,将目的注入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转述,符合原意。故选:C。(2)C.应是引用论证,即引用学界权威意见。其它三项的分析均正确,其中A还用了举例论证(不完全归纳推理),D项假设说理也可归为反证法。故选:C。(3)就“行为的目的性(动机)”与“欲望”两方面进行了对话。前者,依据材料一“观察人类行为,我们常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是为行为而行为,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是有所为而为的……于是我们说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认为“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依据材料二“当然,人类行为不都是这样具有目的性,无意识的行为还是有很多的。其实人类行为的目的论缺陷已经在学界被指出了”,认为“人类行为不都是这样具有目的性”;后者,材料一认为“欲望获得满足,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那就是人类行为的过程”,依据材料二“费孝通先生通过比较分析中文‘要’和英文‘want’,给出了一个过程公式‘欲望一紧张一动作一满足一愉快’,但并不是事实上都这样发生的”,认为“并不是事实上都这样发生的”。这两方面,材料二都持部分赞同的态度,修正或发展了材料一的观点。答案:(1)C(2)C(3)①就“行为的目的性(动机)”与“欲望”两方面进行了对话。②前者,材料一认为“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材料二认为“人类行为不都是这样具有目的性”;后者,材料一认为“欲望获得满足,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那就是人类行为的过程”,材料二认为“并不是事实上都这样发生的”。③这两方面,材料二都持部分赞同的态度,修正或发展了材料一的观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和手法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语言风格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划线句子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划线句子,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语句审美心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涉及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B.“是因为他们最能代表作者心中故都的秋味”错误。作者心中最具秋味的是体现其物哀思想的景物,如秋蝉、枯草等,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写这几处景,而只是一笔带过。故选B。(2)文人特质:如“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引用古人的文句,很有文学底蕴。平民姿态: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很强,如话家常。(3)①表现手法角度:“大自然窃窃私语”将大自然人格化,是拟人手法,把景物写活了。由“落到地上的那个枯叶”“经霜打枯的草丛”联想到“人的心,被自身的寒气和寂寥所驱使,向着遥远的地平线彷徨而去,在地平线的彼岸,有着淡梦般令人憧憬的世界”,这是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②情景关系角度:写景,表现了秋景的衰败和寂寥,而“却依然无法在原地安住,被风四处吹散开去”“结籽的杂草茎静静地迅速生长”却又饱含生机;写情,既有“寂寥”“彷徨”,“在地平线的彼岸,有着淡梦般令人憧憬的世界”又表现了对美好世界的憧憬。复杂的景物,复杂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情和景的关系是情景交融。(4)两者都善于从衰败的景物中发现美感,也就是都体现了“物哀”心理。如甲文,作者描写了“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落蕊”“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秋雨”等凄凉、衰败的景物。乙文也选取了“落叶”“败叶”“病叶”“枯叶”“枯草”等衰败、寂寥、悲凉的景物,认为它们才是真正的“秋之物”。色彩的描绘上,甲文“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青天”“青布单衣”,乙文的“枯叶”“经霜打枯的草丛”“暗影”“清荫”等,都选择了冷色调,体现了相似的审美趣味。答案:(1)B(2)雅俗结合,既有文人语言的典雅之气,又有平民姿态,以口语、俗语入文,亲切家常。如“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或“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3)①表现手法角度:一是运用拟人,赋予自然人格化的精神特质;二是联想、想象,由落叶、枯草的衰亡联想到人生的彷徨和希望。②情景关系角度:描绘了落叶、枯草衰亡和败落的状态但又暗含生机,呈现了秋的肃杀与寂寞;作者认为这种自然生命的更迭,如同人的生命是寂寥与憧憬的更替,表达了对秋的热爱与欣赏;客观景物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情景交融。(4)①两文都具有“物哀”的审美心理。②甲文:景物的选择上以衰败、纤细、柔弱、家常之物为美,如“秋蝉”“落蕊”“破屋”等;色彩的运用上以清新淡雅的冷色调为美,如“蓝色或白色者为佳”“青天”“青布单衣”。③乙文:景物的选择上选择衰败、悲凉、冷寂的物象,如认为“落叶”“败叶”“病叶”才是真正的“秋之物”,才能真正体现秋的味道;色彩的运用上。如“经霜打枯的草丛”“长满苔藓的庭院里屋宇的暗影”“清荫”也是物哀审美的表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2分)3.【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3)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A.错误。之:主谓之间取独。B.错误。以:用(介词);众人:一般人。C.错误。乃:竟然。故选D。(2)A.“疾学在于尊师”的意思是“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句意完整,不应断开,排除B、D;虚词“则”后不应断开,所以排除C。故选择A。译文: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道了。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便)呼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3)B.“韩愈和白居易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错误,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倡导的为新乐府运动。(4)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不知句读,不解惑”;师,从师学习;不,通假“否”;小学,小的方面学习;明,明智。译文: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指“句读之不知”)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的明智。②学者,从师学习的人;不化不听,不愿受教化、不听教诲;“名之显、身之安”中“之”的取消句子独立性;腐,腐臭的东西;“是怀腐……”中的“是”,这。译文:从师学习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听教诲的态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5)教师:根据原文“师达而有材,强教之”,意思是“老师通达并且又有才能,不会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可知乙文认为老师要通达而有才能,不强行教导他人。学者:根据原文“不论其贵贱贫富;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意思是“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可知乙文认为学者要尊师重道,愿化愿听,不计较师者的贵贱贫富;努力学习。答案:(1)D(2)A(3)B(4)①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了,大的方面却丢了,我没有看出他们是明智的。②从师学习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听教诲的态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5)教师:通达而有才能,不强行教导他人。学者:尊师重道,愿化愿听,不计较师者的贵贱贫富;努力学习。参考译文:(一)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节选自韩愈《师说》)(二)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并且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会治理得好。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地方,那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这个从师学习的人)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时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没有不行。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道了。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便)呼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老师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会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尽管想使自己的道义施行,使自身尊贵,不也差得远吗?从师学习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听教诲的态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节选自《吕氏春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即可。【解答】(1)A.“直接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错误。“谁怜汝”一问,写出词人的自怜怜山,自伤伤山,此处的山与人,已在感情上合二为一。可见应为“并非真的怨恨,只是从侧面表现出词人的孤寂情怀”。故选A。(2)“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听读”一词将月亮拟人化,这从天而降的明月,是因为被词人读《离骚》的声音所打动和吸引,才“夜夜入青溪”。词人夜不能寐,只能独自诵读《离骚》,此时孤独的月亮静挂高天,似乎只有她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氛围显得温婉柔和。这样就描绘了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和谐画面。听他读书的明月,实不过是清溪里的月影。这样的巧用,显示出他专注于读《离骚》的激愤心情。《离骚》是用典,词人借用《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另外,这里的“夜夜”一语,又将前句瞬间的“明月来”化为夜夜的“明月来”,使词人读《离骚》的行为,不再是一个瞬息性行为,而在重复、延长中加深了它的意义,加强了它所含有的词人感情的勃郁愤懑色彩。长夜如此,夜夜如此,这读《离骚》的人,他的情感强度就不言而喻了。答案:(1)A(2)①运用拟人(衬托、用典)手法,描绘了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和谐画面。此情此景,同人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②词人夜不能寐,只能独自诵读《离骚》,此时孤独的月亮静挂高天,似乎只有她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氛围显得温婉柔和。③词人借用《离骚》的典故,以屈原白况,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情感变得悲凉与伤感。译文:耸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听召唤,还会有谁喜欢欣赏你呢?岁暮寒冬,常到山中溪边来吧。山尖一轮明月悄悄升起,才发现它早已从地平线升起,眼下已是高悬中天,遍洒银辉照大地的景象。明月,山峦,清澈的小溪,仿佛都在静听我朗诵的《离骚》。赏析:《生查子•独游西岩》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该词上片借山来自写,又能将山品与人品相融。下片借月来自写,也有与上片近似的曲笔和丰富情味。词人巧借明月、青山来表达自己隐居城北带湖时期孤寂、郁愤的情感。该词写景如生,抒情含蓄曲折,可称词中妙品。(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5.【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解答】故答案为:(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跬)(2)大江东去浪淘尽(重点字:淘)(3)风急天高猿啸哀渌水荡漾清猿啼(重点字:啸、渌)(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重点字:须、臾)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9分)6.【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字音、字形的辨析。解答此题,重点在平时加以积累,多加练习。(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3)本题考查的是辨析修辞手法。首先要对基本常见的修辞手法加以掌握,其次,分析句子,确定修辞手法,最后明确表达效果。【解答】(1)A.泊,应读:bó。B.袅,应读:niǎo,“振”,应为“震”。C.泊,应读:bó,袅,应读:niǎo,“振”,应为“震”。故选:D。(2)海阔天空:原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后比喻想象或说话等无拘无束或漫无边际。天马行空:比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语境“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净),委婉,使我们一面有之想”,应选“海阔天空”。暗淡:(光线)昏暗;不明亮;(色彩)不鲜明;(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黯淡:阴沉;昏暗。语境“阴阴的变为沉沉了”,应选“黯淡”。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语境“尽朦朦胧胧的”,应选“雾里看花”。因袭: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模仿(别人)。抄袭:照抄别人的作品、答案当作自己的;不顾己方的客观情况,硬搬别人的经验、方法;绕道从敌人后边或旁边突然进攻。语境为“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的言词”,应选“因袭”。密语:秘密的通信用语;秘密交谈。蜜语:讨人喜欢或哄骗的好听的话。语境“混着微风和河水的了”,应选“密语”。故选:A。(3)文中运用了比喻,“光芒”比作“眼睛”。A.无修辞手法。B.比喻,“颤动”比作“闪电”,写出了荷塘细微的动作。C.拟人,用“自在坦荡”来写“野草荒藤”,写出其茂盛。D.夸张,“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将台儿沟吸进肚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火车的雄伟。故选:B。答案:(1)D(2)A(3)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2分)7.【分析】(1)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能力和句子的补写能力。解答时,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文段内容,理解文段的内容,理清文段的行文思路,然后根据横线处的上下文逻辑补充出正确的语句。(2)本题考查的是引号的具体作用。做此题需要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解答】(1)第一处根据上文“我想这寂寞的日子,并不是苦境”可知,后一句应该填跟它相反的句子,可填“实在是一种乐境”。第二处根据后文“从这个寂寞的冬天发见出来”可知,前一句应该写的是春天,与冬天的“万木枯黄,气象凋落死寂,冷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护理
- 《数字证书及公钥》课件
- 化脓性鼻窦炎的健康宣教
- 天疱疮的临床护理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件-第8章
- 《Java程序设计及移动APP开发》课件-第07章
- 手癣的临床护理
-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护理
- 《齿轮西农版》课件
- JJF(陕) 050-2021 光电式皮带张力计校准规范
- 李宁品牌营销分析课件
- AutodeskCAD软件转型SaaS标杆
- 电力设施维保服务方案
- 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土建部分)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PPT课件(完整版)
- 中央企业开展网络安全工作策略和方式
- 《美团外卖商家运营》PPT精选文档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理解题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 知识梳理和综合提升》作业课件PPT优秀教学课件
- 涂色画简笔画已排可直接打印涂色
- 空调维修派工单(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