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_第1页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_第2页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_第3页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_第4页
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存在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和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为此应实施混合式教学,通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學设计、科学施教提升教学效率和细化评价细则等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关键词:职教高考;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在法律层面确保了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一样,都是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重要形式,说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迈进了新的阶段。根据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高考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生考试办法。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模式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三个学科是文化素质考试的内容,职业技能则以2—3门专业基础课为主体进行综合测试,而相较于普通高考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查,职教高考则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1]。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是中职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在职教高考背景下该课程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待改革等难点问题。为了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专业学生参加职教高考的通过率,笔者近年来开展了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传统教育的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2]。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让课程学习延伸到课堂教学前后,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融入真实的技能操作训练中,有利于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一、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工作,笔者通过对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信息大类专业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发现,目前我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还存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通过职教高考实现升学的能力偏弱,因此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升学率还有待提高。(一)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目前,我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主要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具体而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学生被动地听课、做笔记、做练习。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存在较大局限性,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理解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对基础本来就相对较差的中职生而言,机械式的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程保持专注,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访谈过程中,我校约有一半的教师表示没有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以开展更有效的专业课程教学;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比较乏味。(二)内容偏重理论,理论与实践脱节我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操作,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在访谈过程中,约有八成的教师表示课程教学内容理论化比较严重,中职生学习难度较大;而绝大多数的学生表示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与实践脱离,难以学到真正的技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电路及其物理量、基本电路分析方法,还要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万用表的使用、电路板的安装与维修技术等。然而,目前我校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先在教室上理论课,然后到实训室进行技能训练,存在理论课内容多、时间长而实训课项目少、时间短等问题,容易出现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学习、理论对实践指导性不强的情况。(三)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教师培训相对滞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培训比较滞后,是阻碍我校该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设有8个技能实训室,但设备设施多为2010年以前规划采购,现在已经比较陈旧、落后,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学习需求。近年来,我校发展的侧重点在于新兴特色专业,传统专业逐渐被弱化、边缘化,对传统专业的投入自然就减少,导致传统专业逐渐与时代发展脱节。同时,一线专业教师接受系统培训的机会较少,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而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导致课堂效率比较低,课程教学难以适应职教高考的选拔需求。(四)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缺乏过程性评价过去,我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采取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结果评价教学质量,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评价更关注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以考试的最终成绩为评价依据,而忽略了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较为简单、评价标准比较单一、评价效果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缺少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系统考核,未能做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统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也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的监督、促进作用不够明显。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对策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然后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由于我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内容偏重理论、教学资源不足、评价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为此,笔者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场教学的实际需求,提出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对策,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变革,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升学率。(一)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目前,职业教育常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学习通、雨课堂、云班课、职教云等,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包括课程视频、PPT、实验指导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在线答疑、组织讨论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自主性。我校过去由于教师观念陈旧、平台技术门槛高等原因,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专业教学方面存在教师参与度不高、设备和技术跟不上需求等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率不高,教学资源整合不完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随着职教云平台的日渐成熟和全面推广,我校与职教云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平台技术人员深入指导,现已全面普及使用职教云智慧职教教学平台。在利用职教云平台开展教学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师可以直接调用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第一章“半导体基础知识”为例,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半导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等,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的特征,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P型和N型半导体的特点,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专业知识的兴趣。在职教云平台,笔者从资源库中搜索“半导体基本知识”,找到国家级项目刘洋洋老师原创的教学资源包并运用于我的课堂教学中,内容包括“半导体基础知识”PPT演示文稿、“导体、绝缘体与半导体”说明文本、“认识半导体”微课、“空穴和载流子”动画等。其中,“认识半导体”微课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课前初步了解半导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等;“半导体基础知识”PPT主要用于课中投影展示讲解,笔者结合“空穴和载流子”动画将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的特征讲解到位;“导体、绝缘体与半导体”说明文本主要用于课后复习,结合习题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笔者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中直接导入“半导体基础知识”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课后拓展学习。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职教云平台资源库融合了考证、技能训练等素材,为教师高质量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参照标准,也为实现高质量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在职教云平台上,教师可以便利地调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同时整合自主研发的资源,形成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包,从而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活动设计和学习指导上。职教云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通过利用这些平台资源,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學习内容,极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理论储备。(二)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形式过去,教师在设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流程时,往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花费大量时间解释电子技术原理,如电路分析方法、电子元件特性等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对中职生来说,却显得比较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混合式教学设计遵循聚焦要义的原则,即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明确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去除无关或次要的信息,确保学生的学习更加集中和高效;同时坚持OBE产出导向,教师需要将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明确课程的能力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估考核。这不仅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高的专注度,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三极管的检测”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学生实际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其中,本课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学会使用万用表进行三极管的检测,判断三极管的好坏并区分引脚;教学内容为三极管的基本知识、三极管的检测方法和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操作实训;教学重点为三极管的质量检测,难点是三极管管脚电极判断;教学方法为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法,在线上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线下课堂教学环节,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混合式教学,增强线下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3]。本课的教学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讨论、巩固练习、总结评价等五个步骤。首先,笔者将制作三极管微课视频,包括基本知识和检测方法等,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线下开展三极管的特性小组讨论,进行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实际操作,对完好的三极管逐个找出PN结并测量其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对损坏的三极管说明其判断依据。在此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和纠正。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线上线下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加深对三极管检测的理解和掌握。随后,笔者通过线上布置相关练习题,学生完成巩固练习并提交,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最后,笔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混合式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理念和目标,了解课程知识的本质和内涵,整合课程内容并形成知识体系,同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和个性化差异。而且,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需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表现数据,对教学设计和实教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三)科学实施教学,提升教学效率过去,我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通常存在学生在理论学习时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而在实践环节又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而实施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既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初步掌握操作技能,又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虚拟实操过程中深刻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双提升。以“串联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前上传了电路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清单,发布“串联稳压电源的优缺点是什么”等讨论内容。结合笔者发布的内容,学生在线上开展自主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完成相关问题的讨论。同时,笔者在线上统计学生的预习情况,对疑难问题开展针对性辅导和课堂教学准备。进行课前线上预习,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熟知学习内容,进入学习状态,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精准地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在具体授课过程中,笔者首先分析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总结学生课前讨论的结果,通过分析和总结自然而然进入新课,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其次,笔者创设实训教学情景,明确工作任务,将串联稳压电源电路的学习融入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制作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完成电路分析任务。再次,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电路原理图,讨论确定电子元器件的选择、电路的制作步骤,并提出电路装调中的注意事项等,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笔者要求各小组学生扮演实际生产中的岗位角色协同完成电路调试,如扮演生产组长、材料员、装配工、调试工、质检员等角色,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小组汇报。在课后巩固复习阶段,笔者通过职教云平台发布串联稳压电源的巩固学习和拓展探究内容,例如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习题、介绍开关直流电源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等。学生通过线上完成习题集、学习拓展图文材料、观看微课等形式,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要点,激发自身探究新知识的潜能。在实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效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还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不同维度帮助学生延展和深化所学内容,引发学生的拓展性思考与批判性思考,协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4]。(四)细化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我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评价效果较差,而且难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的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评价系统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使教学评价多元化、数字化,实现了教学的实时、高效反馈和数据的及时统计[5]。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中,笔者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00%,取各个学习项目的平均成绩计算,而且过程性评价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职教云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所得[6]。在每个学习项目的过程性评价中,课前预习占比为25.00%、课堂学习占比为50.00%、课后拓展占比为25.00%。课前预习主要考核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学习进度和课前讨论、课前检测的完成情况,课堂学习主要考核课堂小组活动、课堂互动、实训完成情况,课后拓展主要考核课后拓展学习完成度和课后习题完成情况。过程性评价在职教云教学平台动态统计、实时更新,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课程学习状况,形成良性竞争环境。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末考试成绩,其中课程理论笔试和电子技术操作技能测试各占50.00%。理论考试在课程教学完成后学校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中进行,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完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电子技术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学生在面包板上独立制作一个功能电路,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根据电路设计合理性、制作工艺、功能测试评分。混合式教学注重学习过程性评价和专业技能操作能力考核,多种考核相结合形成立體的评价体系,更全面、真实、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可持续发展。在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估机制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线上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来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线下学习,教师则需要进行实地督导,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测试、实地操作评估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现实教学需求。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有效开展的保障措施要想有效实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还需要中职学校提供必要的保障性措施。中职学校首先要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教学设备和资源,并为教师提供培训支持;其次要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搭建平台,通过培训、研讨和交流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他们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培养其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只有完善这些保障措施,才能确保混合式教学顺利实施,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为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职教高考保驾护航。(一)学校全方位支持首先,中职学校需要提供充足教学设施,如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实训设施、教师培训等。其次,中职学校需要制订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反馈。最后,中职学校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中职学校需要建立教与学全过程监测、调控和个性化的支撑体系,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考核监督,在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给予全方位支持。(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在提升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上,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