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湘鄂冀三省七校秋季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勿在答题卡上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这可以称之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材料二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B.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C.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D.“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B.材料一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二的一些说法相近。C.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D.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乌鸦反哺,羔羊跪乳。”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B2.D3.A4.①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②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④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5.①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③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合欢树史铁生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着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着车进去看看。我告别了老街坊,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悲伤也成享受。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选自《史铁生作品集》)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的还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B.母亲意外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C.文章中“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D.本文开头写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渲染了一种略显紧张的生活气氛,为后来我的不幸遭遇和母亲的早逝做了铺垫。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以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而不露,韵味悠长。B.文章开头展现了母子俩曾经有过的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其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C.合欢树既是无私母爱的象征,又是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事业成就的象征,它还是母子合欢的象征。D.文章以事件的重要性为序,前部分以写“人”为主,后部分以写“树”,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8.选文三次提到自己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9.文章用“合欢树”作为标题,请你说说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答案】6.C7.D8.①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爱的执着与无私。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与恒久。9.①运用了象征,显得委婉含蓄,有一种别样的美;②这样既让读者关注全文的写作线索,又关注到"合欢树”背后蕴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沉重的愧疚并行的复杂情感;③这样还让读者对“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产生思考:合欢树既是母爱的象征,也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宇文弼,字公辅,河南洛阳人也,弼慷慨有大节,博学多通,仕周,为礼部上士。尝奉使邓至国及黑水、龙涸诸羌,前后降附三十余部。及还,奉诏修定五礼书成奏之赐公田十二顷粟百石累迁少吏部擢八人为县令皆有异绩时以为知人。武帝将谋出兵河阳以伐齐,弼进策曰:“齐氏建国,于今累世,虽曰无道,尚有其人。今若用兵,须择其地。河阳冲要,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彼汾之曲,戍小山平,攻之易拔。用武之地也。”帝不纳,师竟无功。建德五年,大举伐齐,卒用弼策。于是募三辅豪侠少年数百人以为别队,从帝攻拔晋州。身被三创,苦战不息,帝奇而壮之。以功拜上仪同。宣帝嗣位,迁左守庙大夫。时突厥寇甘州,帝令侯莫陈昶击之,弼为监军。谓昶曰:“宜选精骑,直趋祁连之西。贼若收军,必自蓼泉之北,此地险隘,兼复下湿,度其人马,三日方度,彼劳我逸,破之必矣。若邀此路,真上策也。”昶不能用,西取合黎,大军行迟,虏已出塞。其年,弼又率兵从梁士彦攻拔寿阳,除浍州刺史。司马消难之奔陈也,弼追之不及。遇陈将樊毅,战于漳口,自旦及午,三战三捷。开皇初,以前功封平昌县公,入为尚书右丞。当官正色,为百僚所惮。上尝亲临释奠,弼与博士论议,词致清远。上大悦,谓群臣曰:“朕今睹周公之制礼,见宣尼之论孝,实慰朕心。”时朝廷以晋阳为重镇,并州总管必属亲王,其长史、司马亦一时高选。前长史王韶卒,以弼有文武干用,出为并州长史。炀帝即位,拜刑部尚书。弼既以才能著称,历职显要,声望甚重,物议时谈,多见推许。帝颇忌之。时帝渐好声色,尤勤远略,弼谓高颎曰:“昔周天元好声色而国亡,以今方之,不亦甚乎?”又言“长城之役,幸非急务。”有人奏之,竟坐诛死,时年六十二,天下冤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奉诏修定/五礼书成奏之/赐公田十二顷/粟百石/累迁少吏/部擢八人为县令/皆有异绩/时以为知人/B.奉诏修定五礼/书成奏之/赐公田十二顷/粟百石/累迁少吏部/擢八人为县令/皆有异绩/时以为知人/C.奉诏修定/五礼书成奏之/赐公田十二顷/粟百石/累迁少吏部/擢八人县令/皆有异绩/时以为知人/D.奉诏修定五礼/书成奏之/赐公田十二顷/粟百石/累迁少吏/部擢八人为县令/皆有异绩/时以为知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羌,是中国古代对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其部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B.三辅,本指西汉武帝至东汉末年期间治理长安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也指其所辖地区,后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C.除,是古代任命官职的一种说法,与“拜”相同;而宇文弼进京城为官谓“入”,调离京城为官谓“出”;迁,古时有调动官职之意,一般指升职,李白诗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迁”正取其升之意。D.开皇,是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自汉武帝首次使用年号,历代帝王往往以年号宣示其治国理念。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宇文弼胸有韬略,安抚有方。在周朝为官时曾经奉命出使邓至国、黑水、龙涸等羌人部落,前后使三十多个羌人部落归降,因此得到朝廷重用。B.宇文弼博学多通,见解高远。他通晓周朝的礼制,奉旨修定了《五礼》;与博士们论事理,言辞脱俗,见解深远,深得皇上的赞赏。C.宇文弼善于谋略,屡立战功。武帝大举讨伐北齐,采用了他的策略;他设计围歼击退突厥;率军攻下寿阳;与陈国将领樊毅大战,三战三捷。D.宇文弼为官正直,敢于直言。他正色凛然,百官畏惧害怕他;他直言炀帝沉湎声色,劳役百姓,因为奸人告发而被隋炀帝杀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河阳要冲,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2)从帝攻拔晋州。身被三创,苦战不息,帝奇而壮之。14.宇文弼获罪而致死,天下人为什么都认为非常冤枉?【答案】10.B11.C12.C13.(1)河阳地处要冲,精兵聚集,即使我们用尽全力围攻,恐怕也很难攻下。(2)跟从武帝攻占晋州,身受三处创伤,仍然苦战不止,武帝对他感到惊奇,夸他雄壮。14.宇文弼才能卓越,声望很高,隋炀帝因此猜忌他,后因直言,被人上奏,最终获罪被处死。所以天下人认为他死的冤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①黄庭坚〔宋代〕前日幽人②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③。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①此为黄庭坚于熙宁四年辞去叶县尉职务时所作。平舆,在今汝南县,汝水流经此地。②幽人,指李子先,与黄庭坚是同乡好友,李子先当时在并州为官。③九方皋,即伯乐。15.下面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黄庭坚的朋友子先当时在并州,过平舆时思念朋友李子先,于是写了这首诗。B.第二联前句写汝水流动,诗人的心也随波起伏,后句实写朋友在并州赏月,兴致与皓月争高。直接抒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C.“青袍”即“青衫”,官位低的官员的服色。与“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意思相同。颈联的反问紧扣首联“佐吏曹”“青袍”诗意,抒发了对友人和自己才华不得施展的不平之意。D.尾联写渔舟载酒,水涨花落,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闲居生活图。以景结情,寓情于景。16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答案】15.B16.①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前四句写朋友前不久在并州做了吏曹一类的小官,诗人见到河堤上的青草,想起了身着青袍的友人,他思友心切,心潮起伏。②知音难遇,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借方九皋的典故,既是自叹,也是为友人不得重用而惋惜。③归隐之思。尾联描绘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退隐的心愿。(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得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写自己内心感慨万千,心中充满忧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2)《赤壁赋》中通过夸张、侧面描写表现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3)《劝学》中“______,____”两句强调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答案】(1).慨当以慷(2).忧思难忘(3).舞幽壑之潜蛟(4).泣孤舟之嫠妇(5).吾尝终日而思矣(6).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8.选段①中使用哪些修辞手法()A.拟人比喻夸张象征 B.拟人比喻夸张反复C.对比夸张通感拟人 D.比喻拟人通感排比19.依次填入选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站流升洗罩 B.挨照飘浸托C.挨泻浮洗笼 D.站泻浮浸罩20.下列选项中破折号的用法与选段②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我是好人!”B.说起科学,还应当想到它的一门嫡亲——文学。C.赵庄的人们这时都说开了,有的说:“把田村家得罪上来,咱们也没有取上利。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D.“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答案】18.D19.C20.B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有人说:“过年不就是一顿鸡鸭鱼肉的年夜饭吗?现在天天鸡鸭鱼肉,年还用过吗?”也有人说:“_______,比平时周末不过多出几天而已。”说黄金周也可以,这可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黄金周!年,_______,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至今人数已达十几亿的五洲四海华人一年一度的盛典;年,作为一种文化,其本质是精神的、理想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的传承载体。年文化,_______,而是在数千年历史中经过长期创造、选择和积淀而成的,大量、密集的民俗。五彩缤纷的节日活动、难以数计的吉祥图案,共同构筑起年的理想主义景象,并演变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答案】(1).过年就是一个黄金周吧(2).作为一种节日(3).不是哪一天建立起来的22.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上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能否坚持不懈的阅读,对我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②近年来,我国的阅读率快速增长,③体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④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⑤2000年国内的阅读率仅为3.9%,⑥2012年上升到41.7%以上,⑦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⑧截至目前,⑨我国已有接近20%的网民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⑩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答案】①两面对一面,删掉“能否”;③搭配不当,“体现出”与“态势”搭配不当,将“体现”改为“呈现”;④句式杂糅,“根据……显示”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或者“显示”;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试用期合同协议书七篇
- 2025交通事故自行调解书协议书12篇
- 个人股权转让协议书七篇
- 个人土地转租协议范本
- 关注细节的“管理新星”-记工程局劳动模范经管部部长孙献龙
- 跖疣病因介绍
- 四大名著之红楼春趣经典解读2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 2023年天津市静海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 重庆2020-2024年中考英语5年真题回-教师版-专题02 完形填空
-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62 一次函数课件
- 软件项目监理通用表
- 20格乘20行红格作文纸
- 广告制作投标书范本
- 建筑物照明系统照度测试记录
- 高二班会 完整版课件PPT
- 奶茶店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通用版
-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最全资料介绍笔试面经
- 金蝶K3 WISE平台介绍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同步练习(作业设计)
-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抗菌特点理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