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6分,每小题6分)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在温室育蚕房,游客们近距离观察“熟蚕上山”吐丝全过程;在大街小巷的丝绸商行里琳琅满目。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闻名遐迩的丝绸重镇,“中国蚕丝之乡”震泽镇、“四大绸都”之一盛泽镇都位于此。行走吴江,听蚕语,(),()于葱茏苍翠的千亩桑田之间;在络绎不绝的城区,一场场丝绸时尚秀()。一根蚕丝,吴江的丝绸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历经千年洗礼,______。(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品徜徉轮番登场B.品徘徊登堂入室C.看徜徉登堂入室D.看徘徊轮番登场(2)下列文中加点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A.琳琅满目B.闻名遐迩C.络绎不绝D.源远流长(3)填入文中横线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片桑叶”“一根蚕丝”不仅依然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古老的丝绸产业也走出了一条蝶变之路。B.不仅古老的丝绸产业走出了一条蝶变之路,“一片桑叶”“一根蚕丝”也依然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C.不仅“一片桑叶”“一根蚕丝”依然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古老的丝绸产业也走出了一条蝶变之路。D.古老的丝绸产业不仅走出了一条蝶变之路,“一片桑叶”“一根蚕丝”也依然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二、(6分,每小题6分)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自敦煌学兴起百余年来,学界从社会、历史、宗教、考古、艺术等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究,成果卓著,但是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系统阐释。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也是东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开放纳新中进行文化再创造,逐渐形成了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在敦煌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但是敦煌文化的基调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不管洞窟外的自然环境多么单调、严酷,洞窟里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千百年间,敦煌文化积累和展现的永远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敦煌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例如,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一直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对现世幸福的追寻为最终归宿,从而凸显了人自身的现实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现实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内容。可以说,敦煌的文化精神包含着关于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敦煌本土文化、中原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共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敦煌文化。值得关注的是,敦煌文化并不是将各种文化简单相加,形成相互依存、多元统一的文化整体。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正是敦煌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应从整体上理解敦煌以及敦煌文化。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敦者,大也;煌者,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对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转换研究视角,从宏观和精神的层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时代课题提供支撑和帮助。(摘编自黑晓佛《弘扬敦煌文化的精神传统》)材料二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使得其在千年的风云际会里讲好敦煌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和包容性。而善讲故事又是一种高明的对外传播手段,也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所以讲述好敦煌故事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方式。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古老的文化就放在这个地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它,如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而文化的删繁就简,也让人看得懂,如此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摘编自陆玄同《让敦煌文化在自信和包容中更具活力》(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敦煌学兴起的一百多年间,学界多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究,而且成果卓著。B.敦煌文化保持着中原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形成了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C.敦煌的文化精神指向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但更倡导一种过好当下的生活方式。D.融合、吸收各种文化营养而形成的敦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2)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正因为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能留下了千年来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B.讲好敦煌故事是外界理解中国的唯一途径,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C.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尽可能精练和具象,这样可以让大众更容易认知和接受。D.删繁就简可以激发人们了解敦煌文化的兴趣,便于人们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3)下列两则材料中对研究敦煌文化做法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应该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B.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的领域,从宏观和精神两个层面入手对其进行研究。C.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就能共建“一带一路”时代课题。D.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敦煌文化,这样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三、(10分,每小题16分)3.(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高适者,渤海蔭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已而又去。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寻迁侍御史。镏荨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诣任,食邑皆封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选自《旧唐书•高适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禄山之乱会:适逢B.短于上前短:诽谤,说坏话C.垂于险绝垂:接近D.适止轻车诣任诣:造诣(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喜为好诗者称诵/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B.上皇以诸王分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C.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以国家言之/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3)下列与官职相关的文化常识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拜:授予官职B.寻迁侍御史迁:一般是指升职C.乃左授太子少詹事左授:降职,和“左迁”意相反D.出为蜀州刺史出:京城官员外放出任地方官(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B.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C.玄宗深纳之D.上奇其对(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高适少时家境十分贫寒,性格桀骜不屈从于权贵,他在诗歌创作上起步较晚。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以左拾遗兼监察御史的身份辅佐哥舒翰征讨叛贼,大获全胜。C.永王李璘起兵造反,肃宗召高适商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D.高适做蜀州刺史时,中央设多个节度史,他认为这样做既烦扰百姓(6)翻译下列句子。①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②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4.(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明月夜,短松冈。(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作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了纪念他的原配妻子王弗创作的一首悼亡词。B.“两茫茫”是“两次扫墓茫然无措”,伊人虽已故去但过去美好的回忆“自难忘”。C.“纵使”三句勾勒出诗人容颜的苍老和形体的衰败,也暗含了他心境的忧愤。D.整首词运用虚实结合、叙述白描等手法,词句如话家常,情感表达自然而又深刻。(2)结合诗句分析本词虚实结合的特点。三、(10分,每小题6分)5.(6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子曰:“质胜文则野,,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礼记•大学之道》(3),始于足下。《<老子>四章》(4)《<老子>四章》表达“‘有’能给人便利,是因‘无’发挥它作用”的句子是:。五、(17分)6.(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桃花鼓声安塞刘成章①安塞在延安正北,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可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去过安塞的屈指可数。只是听说,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一说可以通到山西,一说可以通到靖边。春天的安塞,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使我很是着迷。我班上有个同学是安塞人,他告诉我,就源自安塞。所以那时候,一个满怀好奇心的少年,充满遐想。②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去安塞。安塞街道不长,宁静安谧,铺面好多都住着人家。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要不是挂着一块县政府的牌子,人们也许想不到它是个县城。此时的我,少年时代的浪漫情怀所剩无几,看见真武洞洞口时③这是我对安塞最初的印象。④其时我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有一天在院子里,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顷刻把我镇住了。一问,那些后生全是安塞来的。他们打腰鼓的英姿,出神入化,那是任何演员都学不来的。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自愧虽然去过安塞⑤我心旌摇曳,产生了创作冲动,想写一写安塞腰鼓。为此,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人心大顺,心里也鼓胀着空前炽烈的激情。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我就把《安塞腰鼓》写了出来,心里浮起一阵快意,不过很快就烟销云散,一切如常。⑥后来,这篇文章不断被选入各种散文选本。而且,它好像变成了一群鸟儿,落上了如大树小树一般的各种语文课本。此时我才意识到,它已成了我的代表作,长在我的身上了。于是,我常常会想起安塞。⑦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⑧汽车沿着宽阔的大路飞驰,一路上桥梁飞架,已没有奔腾的河水挡道。大路平如砥,有崛起不久的高楼大厦、石箍窑洞。天上的云,好白好白。偶然也看到了羊群,羊群比云还白。一个老人踽踽前行,折形的镢头朝后挂在肩上,镢把就像一股溪水,自在如仙。⑨蓦然之间,看见了前面的腰鼓山,山上高竖着一个巨大的红色腰鼓,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现代城市气象。市中心矗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捶击腰鼓,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⑩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那是红军小学的娃娃。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要给我表演打腰鼓。他们的眼神,明亮而炽烈。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甜美亮丽。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⑪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用语言极难形容。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而属于北国,是北国里的安塞、粗犷的安塞、强悍的安塞、谷子南瓜苹果飘香的安塞、“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灯”的安塞,在日头映红的安塞,在石鲁笔下的火红高崖下⑫杏花的气质是温婉秀丽清清浅浅,桃花的风度是激越轩昂风风火火。如果说杏花的魂灵是水,那么桃花的性情就是火,那些桃花瓣,从真武洞里飘出极多极多,一片映着一片,上下翻飞,铿锵劲舞;花瓣片片散发着香气,展示着这片土地的芳华。而那些孩子们,一群火的精灵。⑬安塞的丘陵沟壑里,奔腾着不少河流: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小沟河、双阳河……现在发现,在它的地层下,是包着一团火的。世世代代的安塞人,也像这片土地一样⑭早在古代,安塞就有“上郡咽喉”之称,常有重兵把守,伟大的诗人杜甫,望着安塞的芦子关,安塞出过一支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塞西支队,它的队长安塞人田启元更是威名远扬。1947年,正是在真武洞,彭德怀将军召开了五万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冲着安塞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山大峁一声喊,随时都会出现九路烟尘、八百悍将、三千五百雷霆。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腰鼓艺术劲健、威震八方?⑮眼前是桃花鼓声安塞,是打腰鼓的安塞。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有删改)(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遐想xiá安谧bì屈指可数qūB.顷刻qǐng炽烈chì烟销云散xiāoC.崛起jué铿锵qiāng踽踽前行jǔD.劲健jìn磅礴pāng鳞次栉zhì(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多次提到真武洞里飘出了漫天的桃花瓣,这几处表达的感情与意味是一样的。B.作者再次来安塞时,交通更加便利,城市也加更繁华C.《安塞腰鼓》发表在《人民日报》,成了“我”的代表作,但很快就被“我”遗忘。D.第⑭段介绍安塞的悠久历史,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突出安塞人民奋进拼搏的精神。E.安塞腰鼓是安塞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这篇文章,题文相映,浑然一体。(3)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时间“我”的经历感情二十年前①着迷、好奇、向往二十多年后在延安工作时写下了《安塞腰鼓》②去年受邀又一次回到安塞③(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文章的题目有何深刻意蕴?六、(3分)7.(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A.他常去京津沪等地参观学习,又肯动脑筋,所以他的见解往往比别人都高明。 B.吴晗说过:“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所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 C.会议开了一半了,张主任还没来,一定是他生病了,要不就是路上又堵车了。 D.别看咱们工作组的李师傅貌不惊人,年纪又大,但思考问题,他比谁都周密。七、(40分)8.(40分)请根据要求作文。请以“这,才是青春的模样”为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联系你的真实经历或思考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6分,每小题6分)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在温室育蚕房,游客们近距离观察“熟蚕上山”吐丝全过程;在大街小巷的丝绸商行里琳琅满目。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闻名遐迩的丝绸重镇,“中国蚕丝之乡”震泽镇、“四大绸都”之一盛泽镇都位于此。行走吴江,听蚕语,(),()于葱茏苍翠的千亩桑田之间;在络绎不绝的城区,一场场丝绸时尚秀()。一根蚕丝,吴江的丝绸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历经千年洗礼,______。(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A.品徜徉轮番登场B.品徘徊登堂入室C.看徜徉登堂入室D.看徘徊轮番登场(2)下列文中加点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CA.琳琅满目B.闻名遐迩C.络绎不绝D.源远流长(3)填入文中横线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CA.“一片桑叶”“一根蚕丝”不仅依然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古老的丝绸产业也走出了一条蝶变之路。B.不仅古老的丝绸产业走出了一条蝶变之路,“一片桑叶”“一根蚕丝”也依然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C.不仅“一片桑叶”“一根蚕丝”依然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古老的丝绸产业也走出了一条蝶变之路。D.古老的丝绸产业不仅走出了一条蝶变之路,“一片桑叶”“一根蚕丝”也依然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解答】(1)品:辨别好坏。看:用视线接触人或物;安闲自在地步行。轮番登场:轮流交替上场,进入内室,达到很高的水平,强调的是辨别好坏,所以用“品”恰当,所以用“徜徉”恰当,所以用“轮番登场”恰当。故选:A。(2)A.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B.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而不是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所以用词不当。D,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常比喻历史悠久。故选:C。(3)“依然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走出了一条蝶变之路”是递进关系,后文应该先说“一片桑叶”“一根蚕丝”;“不仅……也”前后的主语不一致主语应放在“不仅”后。故选:C。答案:(1)A(2)C(3)C二、(6分,每小题6分)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自敦煌学兴起百余年来,学界从社会、历史、宗教、考古、艺术等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究,成果卓著,但是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系统阐释。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也是东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开放纳新中进行文化再创造,逐渐形成了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在敦煌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但是敦煌文化的基调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不管洞窟外的自然环境多么单调、严酷,洞窟里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千百年间,敦煌文化积累和展现的永远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敦煌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例如,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一直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对现世幸福的追寻为最终归宿,从而凸显了人自身的现实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现实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内容。可以说,敦煌的文化精神包含着关于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敦煌本土文化、中原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共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敦煌文化。值得关注的是,敦煌文化并不是将各种文化简单相加,形成相互依存、多元统一的文化整体。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正是敦煌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应从整体上理解敦煌以及敦煌文化。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敦者,大也;煌者,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对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转换研究视角,从宏观和精神的层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时代课题提供支撑和帮助。(摘编自黑晓佛《弘扬敦煌文化的精神传统》)材料二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使得其在千年的风云际会里讲好敦煌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和包容性。而善讲故事又是一种高明的对外传播手段,也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所以讲述好敦煌故事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方式。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古老的文化就放在这个地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它,如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而文化的删繁就简,也让人看得懂,如此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摘编自陆玄同《让敦煌文化在自信和包容中更具活力》(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敦煌学兴起的一百多年间,学界多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究,而且成果卓著。B.敦煌文化保持着中原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形成了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C.敦煌的文化精神指向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但更倡导一种过好当下的生活方式。D.融合、吸收各种文化营养而形成的敦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2)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正因为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能留下了千年来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B.讲好敦煌故事是外界理解中国的唯一途径,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C.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尽可能精练和具象,这样可以让大众更容易认知和接受。D.删繁就简可以激发人们了解敦煌文化的兴趣,便于人们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3)下列两则材料中对研究敦煌文化做法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A.应该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B.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的领域,从宏观和精神两个层面入手对其进行研究。C.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就能共建“一带一路”时代课题。D.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敦煌文化,这样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解答】(1)C.“敦煌的文化精神指向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但更倡导一种过好当下的生活方式”错误,敦煌的文化精神包含着关于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敦煌的文化精神包含着关于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原文“也在……”表明是并列关系。故选C。(2)A.“才能留下了千年来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错误。结合原文“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可知。B.“讲好敦煌故事是外界理解中国的唯一途径”错误。结合原文“所以讲述好敦煌故事,只强调“讲好敦煌故事”的重要性。C.“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尽可能精练和具象”错误。结合原文“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并不等同于“精练和具象”。故选D。(3)C.“就能共建‘一带一路’时代课题”错误。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文化胸怀,“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故选C。答案:(1)C(2)D(3)C三、(10分,每小题16分)3.(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高适者,渤海蔭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已而又去。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寻迁侍御史。镏荨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诣任,食邑皆封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选自《旧唐书•高适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会禄山之乱会:适逢B.短于上前短:诽谤,说坏话C.垂于险绝垂:接近D.适止轻车诣任诣:造诣(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喜为好诗者称诵/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B.上皇以诸王分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C.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以国家言之/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3)下列与官职相关的文化常识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CA.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拜:授予官职B.寻迁侍御史迁:一般是指升职C.乃左授太子少詹事左授:降职,和“左迁”意相反D.出为蜀州刺史出:京城官员外放出任地方官(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A.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B.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C.玄宗深纳之D.上奇其对(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高适少时家境十分贫寒,性格桀骜不屈从于权贵,他在诗歌创作上起步较晚。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以左拾遗兼监察御史的身份辅佐哥舒翰征讨叛贼,大获全胜。C.永王李璘起兵造反,肃宗召高适商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D.高适做蜀州刺史时,中央设多个节度史,他认为这样做既烦扰百姓(6)翻译下列句子。①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②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解答】(1)D.句意:高适只乘坐一辆马车到任。诣:动词。故选:D。(2)A.为:介词,表被动,被,制作。B.以:都是介词,把。C.于:介词,在;介词,从。D.之:代词,代蜀地,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B。(3)C.有误,对“左授”理解有误,“左授”和“左迁”意思相近。故选:C。(4)A.奇: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B.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C.纳:动词,接受。D.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故选:C。(5)B.“大获全胜”有误,从原文“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及翰兵败,谒见玄宗”来看,并没有大获全胜。故选:B。(6)①贫:贫困;客:客居。译文:小时候家里贫困、宋,以乞讨为生。②奈何:为什么;困:使动用法。译文:为什么要用很险要的弹丸小地?答案:(1)D(2)B(3)C(4)C(5)B(6)①小时候家里贫困,客居梁、宋。②为什么要用很险要的弹丸小地,使整个蜀地的太平百姓受到困扰呢?参考译文:高适。少年时四处流落。小时候家里贫困、宋,以乞讨为生,观察事物有先见之明,凭借气质自我欣赏,喜欢被爱好诗歌的人传诵,推荐他到有道科,对文辞十分轻视,高适拂袖而去。河西节度史哥舒翰见了他觉得他很与众不同,充当自己府上的掌书记,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他。恰逢安禄山叛乱,任命高适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等到哥舒翰兵败,拜见玄宗,军卒吃粮仓的米饭尚且还不够,怎么可能,难道像这样打仗能取得胜利吗,躲避歹毒之人。”玄宗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见。玄宗嘉奖他。镏荨二年,想要占据扬州,玄宗把各位王子分封到各地,认为不可以,肃宗听到他的意见很有道理。高适趁机陈述江东利害。肃宗认为他的回答很与众不同、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平定江淮叛乱,宰相李辅国憎恨高适敢于直言。于是被贬为太子少詹事。不久,他出京做蜀州刺史,在梓,吏制繁冗,高适论及这种情况时说:“蜀地位置偏远,从国家角度说,为什么要用很险要的弹丸小地?”最终他的奏疏未被采纳,派兵攻打东川节度使李奂,并斩杀他,用黄门侍郎严武代替他,后转做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高适只乘坐一辆马车到任。永泰元年正月卒,谥号曰忠。4.(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明月夜,短松冈。(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这首词作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了纪念他的原配妻子王弗创作的一首悼亡词。B.“两茫茫”是“两次扫墓茫然无措”,伊人虽已故去但过去美好的回忆“自难忘”。C.“纵使”三句勾勒出诗人容颜的苍老和形体的衰败,也暗含了他心境的忧愤。D.整首词运用虚实结合、叙述白描等手法,词句如话家常,情感表达自然而又深刻。(2)结合诗句分析本词虚实结合的特点。【解答】(1)B.“‘两茫茫’是‘两次扫墓茫然无措’”错误,“两茫茫”是说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也是同样的。故选:B。(2)开头三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写诗人与妻子生死相隔,自难忘”。妻子十年忌辰,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无处话凄凉”写诗人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话说得极为沉痛,隔着生死。“纵使相逢应不识,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包括在容颜的苍老,这时他才四十岁。诗歌上片写实。下片“夜来幽梦忽还乡”,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重逢,正梳妆”写诗人梦中情景:那小室,她情态容貌,正在梳妆打扮,惟有泪千行,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但当年的美好情景。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这部分是虚写,感人肺腑。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明月夜。”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为了眷恋人世,而柔肠寸断。答案:(1)B(2)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上阕记实,虚实结合,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虚中见实。梦是虚幻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实实在在,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孤坟远在千里之外。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而用词写悼亡。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这首词是“记梦”。但虽说是“记梦”,其他都是抒胸臆。开头三句,排空而下,感人至深,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也是同样的,撒手永诀,转瞬十年,自难忘”,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十年忌辰,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久蓄的情感潜流,奔腾澎湃难以遏止,是真实而又自然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感慨万千,无处可以话凄凉。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格外感人,“纵使相逢应不识,鬓如霜,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包括在容颜的苍老,这时他才四十岁。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这是一种绝望的,感情是深沉,而又无奈的,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似真非真,感于身世吧,托于梦的确实是一份“不思量。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小轩窗。”那小室,她情态容貌,正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见、卿卿我我的亲昵,惟有泪千行,妙绝千古,无声之胜。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但当年的美好情景。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明月夜。”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为了眷恋人世,而柔肠寸断,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痛巨,让人回味无穷,短松冈”二句,黯然魂销。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三、(10分,每小题6分)5.(6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礼记•大学之道》(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四章》(4)《<老子>四章》表达“‘有’能给人便利,是因‘无’发挥它作用”的句子是:无之以为用。【解答】故答案为:(1)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重点字:彬)(2)先治其国(重点字:治)(3)千里之行(重点字:行)(4)无之以为用(重点字:用)五、(17分)6.(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桃花鼓声安塞刘成章①安塞在延安正北,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可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去过安塞的屈指可数。只是听说,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一说可以通到山西,一说可以通到靖边。春天的安塞,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使我很是着迷。我班上有个同学是安塞人,他告诉我,就源自安塞。所以那时候,一个满怀好奇心的少年,充满遐想。②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去安塞。安塞街道不长,宁静安谧,铺面好多都住着人家。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要不是挂着一块县政府的牌子,人们也许想不到它是个县城。此时的我,少年时代的浪漫情怀所剩无几,看见真武洞洞口时③这是我对安塞最初的印象。④其时我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有一天在院子里,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顷刻把我镇住了。一问,那些后生全是安塞来的。他们打腰鼓的英姿,出神入化,那是任何演员都学不来的。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自愧虽然去过安塞⑤我心旌摇曳,产生了创作冲动,想写一写安塞腰鼓。为此,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人心大顺,心里也鼓胀着空前炽烈的激情。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我就把《安塞腰鼓》写了出来,心里浮起一阵快意,不过很快就烟销云散,一切如常。⑥后来,这篇文章不断被选入各种散文选本。而且,它好像变成了一群鸟儿,落上了如大树小树一般的各种语文课本。此时我才意识到,它已成了我的代表作,长在我的身上了。于是,我常常会想起安塞。⑦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⑧汽车沿着宽阔的大路飞驰,一路上桥梁飞架,已没有奔腾的河水挡道。大路平如砥,有崛起不久的高楼大厦、石箍窑洞。天上的云,好白好白。偶然也看到了羊群,羊群比云还白。一个老人踽踽前行,折形的镢头朝后挂在肩上,镢把就像一股溪水,自在如仙。⑨蓦然之间,看见了前面的腰鼓山,山上高竖着一个巨大的红色腰鼓,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现代城市气象。市中心矗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捶击腰鼓,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⑩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那是红军小学的娃娃。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要给我表演打腰鼓。他们的眼神,明亮而炽烈。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甜美亮丽。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⑪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用语言极难形容。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而属于北国,是北国里的安塞、粗犷的安塞、强悍的安塞、谷子南瓜苹果飘香的安塞、“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灯”的安塞,在日头映红的安塞,在石鲁笔下的火红高崖下⑫杏花的气质是温婉秀丽清清浅浅,桃花的风度是激越轩昂风风火火。如果说杏花的魂灵是水,那么桃花的性情就是火,那些桃花瓣,从真武洞里飘出极多极多,一片映着一片,上下翻飞,铿锵劲舞;花瓣片片散发着香气,展示着这片土地的芳华。而那些孩子们,一群火的精灵。⑬安塞的丘陵沟壑里,奔腾着不少河流: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小沟河、双阳河……现在发现,在它的地层下,是包着一团火的。世世代代的安塞人,也像这片土地一样⑭早在古代,安塞就有“上郡咽喉”之称,常有重兵把守,伟大的诗人杜甫,望着安塞的芦子关,安塞出过一支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塞西支队,它的队长安塞人田启元更是威名远扬。1947年,正是在真武洞,彭德怀将军召开了五万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冲着安塞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山大峁一声喊,随时都会出现九路烟尘、八百悍将、三千五百雷霆。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腰鼓艺术劲健、威震八方?⑮眼前是桃花鼓声安塞,是打腰鼓的安塞。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有删改)(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遐想xiá安谧bì屈指可数qūB.顷刻qǐng炽烈chì烟销云散xiāoC.崛起jué铿锵qiāng踽踽前行jǔD.劲健jìn磅礴pāng鳞次栉zhì(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CA.文章多次提到真武洞里飘出了漫天的桃花瓣,这几处表达的感情与意味是一样的。B.作者再次来安塞时,交通更加便利,城市也加更繁华C.《安塞腰鼓》发表在《人民日报》,成了“我”的代表作,但很快就被“我”遗忘。D.第⑭段介绍安塞的悠久历史,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突出安塞人民奋进拼搏的精神。E.安塞腰鼓是安塞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这篇文章,题文相映,浑然一体。(3)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时间“我”的经历感情二十年前①从传闻和同学口中闻知安塞着迷、好奇、向往二十多年后在延安工作时写下了《安塞腰鼓》②尊敬、震撼、快意去年受邀又一次回到安塞③仰慕、热爱、赞美(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文章的题目有何深刻意蕴?【解答】(1)A.“安谧”的“谧”应读作“mì”。B.“烟销云散”的“销”应写作“消”。D.“磅礴”的“磅”应读作“páng”。故选:C。(2)A.“感情与意味是一样的”错误。“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此处舒缓而浪漫;“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代表生命的活力,从真武洞里飘出极多极多,此处绚烂至极。C.“很快就被‘我’遗忘”错误,原文为“就像以前发表作品一样,不过很快就烟销云散,遗忘的是作品发表的快意。故选:AC。(3)由“安塞在延安正北”“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他告诉我,就源自安塞”可知。由“他们打腰鼓的英姿,出神入化,那是任何演员都学不来的”“我心旌摇曳,心里浮起一阵快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校清洁服务外包保洁员聘用协议2篇
- 2025年度消防工程清包及售后服务合同样本3篇
- 农业智能化的用户教育与培训
- 在企业安全生产约谈会上讲话稿范本
- 公司车辆管理制度
- 三态股份招股书解析
- 安全生产责任状(模板)
- 微积分习题(答案)
- 通信电源标准规范
- 食用植物油的微生物污染控制考核试卷
- 矿大毕业设计-固定式带式输送机设计
- 《胆囊结石的护理》PPT
- 安徽云帆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药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药品质量受权人管理规程
- 校本课程之《红楼梦诗词曲赏析》教案
- 热动复习题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 马工程-公共财政概论-课程教案
- GB/T 38058-2019民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试验方法
- GB/T 30902-2014无机化工产品杂质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
- GB/T 22638.2-2016铝箔试验方法第2部分:针孔的检测
- GB/T 13275-1991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