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论语》十二章(共67张)+素材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新课导入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记述他及弟子言论的《论语》是古代书生必读书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言论——《论语》中的十二章。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你们知道是谁吗?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其《论语》思想。
2.背记课文原文,理解并识记文言文重点实词及重点句释义;理解文章内容。
3.领会古人生活智慧及学习态度,学习并关联自身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01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任务一:走进先贤识圣人检查预习
作者简介
任务一:走进先贤识圣人检查预习
根据预习提示、课下注释、视频内容和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文学常识的空缺。
孔子(前551—前479),名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末期家、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并称“孔孟”,被后世尊为“___”。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孔子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丘
仲尼
鲁
春秋
思想
教育
政治
儒
孟子
至圣先师
仁
作品简介
任务一:走进先贤识圣人检查预习
《论语》的“论"是“依次编辑”的意思,“语"指对话、语录。共篇,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东汉列为“”之一,宋代把它与《》《》《》合称为“四书"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说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说话的对象;也有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做的回答;还有叙事体,其中有一点情节,但也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论语》首创语录体写法,格言警句,美不胜收。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举一反三"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舍己为人”等都出自其中。我们今天学习的《〈论语〉十二章》也是格言警句的荟萃,大体可以分为“修身"治学”两大类。
儒家
七经
大学
中庸
孟子
文体知识
语录体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它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段与段及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故被称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任务一:走进先贤识圣人检查预习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曾子()
三省吾身()一箪食()不逾矩()
四十而不惑()曲肱而枕之()传()
博学而笃志()好之者()如斯夫()
yùn
huò
yuè
xǐnɡ
dài
ɡōnɡ
dǔ
yú
wǎnɡ
dān
lún
zēng
chuán
hào
fú
任务一:走进先贤识圣人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任务二:朗读经典知圣言
整体感知
任务二:朗读经典知圣言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读准节奏。初步感知《〈论语〉十二章》的内容。
方法指导
根据语意断句读
根据语录体的特点断句读。
通过分析句式特点(如固定句式、句式短小、句式工整)断句读
通过“之乎者也矣”等语气词断句读。
断句读方法归纳
整体感知
任务二:朗读经典知圣言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读准节奏。初步感知《〈论语〉十二章》的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zēng)子曰:“吾日/三省(xǐnɡ)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jǔ)。"(《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
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lè)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ɡōn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整体感知
任务二:朗读经典知圣言
分组赛读,做最美朗读者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节奏,反复朗读,带着自己的豪情与自信,带着感情读一读,做一次最美朗读者。
【重点提醒】
(1)“而"这个连接词之前要停顿;
(2)关注语气词,“也”音调延长,读出文言的情味;
(3)“贤哉,回也!"要重读“贤”和“回”,语调高,读出赞叹和喜悦之情;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请同学们再读文章,参考注释或借助工具书,逐句疏通,理解课文大意,积累重点句式和词语。
1.自己逐句译读,标注疑难。
2.小组合作解疑。
3.全班交流解疑,教师指导补充。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圈画第一章的关键字词,结合课下注释,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的意思,重点理解“君子”的含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按时温习。时:按时(名作状)
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指有才德的人。
“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二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问。孔子所说的“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志同道合的人。
表转折“可是”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宋代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认为是引导初学者入“道德之门”,你如何理解这三句话的含义你认为这一章的关键词是哪一个
孔子提倡的学习,不仅是纯知识的学习,更是“为人”的学习,因而做“学问"不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指提升个人的道德和修养。他强调知识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要不断实践,这个过程是令人愉快的。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相互切磋、相互交流求学的心得,探索为人的道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在孔子看来,道德修为与他人无关,一个有修养的人并不会因为他人不理解自己而恼怒,这种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只有君子才能做到。
因此,这一章的关键词就是“乐”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第二章的意思。思考:你认为这一章的关键词是哪一个字你如何理解“忠”“信"这两个字的含义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人称代词,我。
诚信。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每天(名作状)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替人谋划事情
竭尽自己的心力。
这一章的关键词是“省”,“省”就是自我检查、反省的意思,曾子(孔子的学生)强调的就是要加强自我反省,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忠"是竭尽自己的心力替别人办事,“信”是真诚地与人交往,这些是为人的原则,“习"是指老师传授的知识要不断地温习和实践。
表转折“但是”
表转折“但是"
复习。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句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继而“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这种高尚的品格。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第三章的意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
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但也不会越过法度。"
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上天的意旨。命,命令。
迷惑,疑惑。
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表顺承,相当于“就"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第三章是孔子自述了他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志学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天命之年"耳顺之年”分别是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的代名词。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
“志学"就是立志求学的意思,少年时代正是发愤求学的年纪;
“而立”就是自立,孔子的意思是男子到了三十岁,要有所成就;
“不惑"意为不迷惑,到了四十岁,内心不再感到迷惘;
“知天命”强调“知命”,这里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
“耳顺"意思是到了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这样到了人生古来稀的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却不会越出规矩。人生修养至此,也日臻完善了。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从第三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环境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我们从第三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学习第四章,思考:“温故”与“知新",哪一个更重要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wéi)师矣。"(《为政》)
示例一:“温故”更重要。在孔子那里,古代典籍及礼仪习俗等都是“故",只有不断地温故,在温故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才能产生新知。
示例二:“知新”更重要。“温故"是指温习学过的知识,“知新”是指在温故的过程中,对以往学过的知识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新的感悟,能从新的角度去分析事物。因此,“知新"重在思考、重在领悟,只有不断思考并产生新的理解的人,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创立自己的学说,成为启发他人的老师。而那些只会照搬旧知识的人,别人是不会从他那里获得新知的。
温习,复习。
形容词做名词,旧知识。
表顺承,相当于“就”
领悟
形容词做名词,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凭借
做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第五章是讲什么的?如何理解“学"与“思”的关系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这也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会陷人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实实在在地学习,则终究会疑惑而一无所得。所以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表转折“却"、“可是”
表转折“却"、“可是”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结合注释,理解第六章。思考:在众多弟子中,为何颜回能得到孔子的盛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的。
能忍受。
第六章主要讲的是个人修养。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这一章描画了颜回艰苦的日常生活,孔子将普通人“不堪其忧"与颜回“不改其乐”的生活态度作了对比,表现出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那么,颜回的“乐"从何而来呢从学习中来,从个人的道德修为中来。
表感叹语气,多用在句末
“贤哉,回也”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
动词作名词,“水"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第七章主要讲什么?如何理解“知之”“好之"乐之”这三重学习的境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喜爱,爱好。
代词,……的人。
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这一章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态度)。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知之"只是一般了解,“好之”则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乐之"才能全身心的置身其中,才能有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可见兴趣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啊!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第八章语录是孔子的自我告白,讲了什么?其中“义”的内涵是什么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ɡōn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名作动,吃
粗粮。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介词,对,对于。
像浮云一样。
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第八章讲了人的道德修养,要有正确的财富观。“义"是指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孔子讲的是当“富”“贵"与“义”产生矛盾时,他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守住“义”,即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乐在其中。孔子告诫自己的学生不要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战国时候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说:“舍生而取义。"把“义”提高到新的高度。
使动用法使……弯曲
正当的行为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第八章中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比作浮云,表现了孔子淡泊富贵的高尚品格。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和旷达的胸襟,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这句话对减少当今社会上一部分人为谋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02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1---8则的字词,疏通了1---8则的文意,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解决和疏通字词和文意,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探讨《论语》给我们讲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结合注释,理解第九章。思考:本章是讲什么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好的方面,优点。
这一章讲的是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优点的人,也往往是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孔子无常师,从每一个人学习他们的优点。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只要抱定“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态度,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人,都可从中得到提高。
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跟从、学习
走。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课文其他章都是关于学习的,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等,而第十章似乎有浓郁的抒彩,和其他章不一样。编者为什么选了这一章这一章和“学习"有什么关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河边。川,河流。
往、离去
代词,这,指河水。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这一章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孔子站在大河边,面对滚滚不尽的河水,发出了感慨:时间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啊;生命短暂,一去不复返啊。孔子是想告诉弟子什么呢一是要珍惜时光;二是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人生,要不断进步。人生如河水一样,要不断向前流动,思想、观念都要不断地进步,如果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就会落伍。
舍弃,放弃,这里指停止。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第十一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指军队。
改变。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这一章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
孔子以三军之帅与匹夫之志作对比,一个“可"一个“不可”,态度鲜明地强调了志向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告诉人们一个人要有志向并要坚守志向。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结合注释,理解第十二章。思考:本章是讲什么的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坚定志向。笃,坚定。
恳切
仁德。
孔子的弟子
广泛
表并列,相当于“和"“与”
表递进,相当于“并且"
第十二章阐述了治学之道,“博学”和“笃志"是基础,“切问”和“近思"是方法,能够做到这四点,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这一章意在勉励人们要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勤学好问,联系当前实际去思考。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词析句解圣意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在这里是指“仁德",第十二章讲的是求仁的门路。子夏是如何解读“仁”的呢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子夏认为这就是“仁"的体现。很多人以为这一章讲的是如何探求知识,在今天看来,“学、志、问、思”这四个字确实是求学的关键。但孔子所说的学,并不仅仅指书本上的知识,他强调要关注现实社会。广泛学习并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联系现实思考当前的情况,他主张的“仁"就在其中了。
文言知识积累
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说”同“悦",愉快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文言知识积累
1.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_;今义:_________)
2.可以为师矣(古义:___;今义:_________)
3.饭疏食饮水(古义:-----;今义:_________)
(古义:;今义:___)
4.不亦君子乎(古义:___;今义:_________)
5.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___;今义:_________)
古今异义
泛指多次
表确数,数词,三
可以凭借
表示允许或能够。
冷水
泛指所有的水。
粗糙
疏通,疏散
有才德的人
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平民百姓
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
而
①学而时习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⑥温故而知新()
⑦学而不思则罔()
⑧思而不学则殆()
⑨不义而富且贵()
⑩切问而近思()
表顺承
表转折
表转折
表转折
表顺承
表顺承
表转折
表转折
表顺承
表递进
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知
为
知道、懂得
了解
wèi,介词,替
wéi,动词,成为,做
不亦说乎
回也不改其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同“悦”,愉快
乐趣
以……为快乐
文言知识积累
词类活用
1.传不习乎
2.温故而知新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学而时习之
5.吾日三省吾身
6.饭疏食,饮水
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名词作状语,每天
名词作动词,吃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文言知识积累
特殊句式
省略句:
判断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吗,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固定句式:
成语释义
不亦乐乎原意是“不是很快乐吗",现常用来表示程度极深(多用在“得”字后作补语)
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三十而立三十岁时有所成就。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随心所欲顺从意愿。现指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箪食瓢饮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旧指安贫乐道,也指生活清贫
不舍昼夜不分白天和黑夜,夜以继日
逝者如斯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博学笃志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
匹夫不可夺志即使是平民百姓,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富贵浮云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做自己老师的人。形容谦虚好学
文言知识积累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
合作探究
任务四:明辨圣言巧应用
合作探究
任务四:明辨圣言巧应用
你从《十二章》中学到了哪些为学之道呢?
为学之道——首立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首立志
博学而笃志
早立志
坚定志向
为学之道——其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态度
以学为乐
谦虚好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珍惜时间
合作探究
任务四:明辨圣言巧应用
为学之道——后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
温习交流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
学习方法
你从《十二章》中学到了哪些为学之道呢?
合作探究
任务四:明辨圣言巧应用
你从《十二章》中学到了哪些为学之道呢?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中更多的为学之道
合作探究
任务四:明辨圣言巧应用
你从《十二章》中学到了哪些修身之道呢?
修身之道——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宽厚平和
善于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思结合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学中修身
合作探究
任务四:明辨圣言巧应用
你从《十二章》中学到了哪些修身之道呢?
修身之道——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安贫乐道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坚定志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坚守道义
合作探究
任务四:明辨圣言巧应用
你从《十二章》中学到了哪些修身之道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合作探究
任务四:明辨圣言巧应用
《〈论语〉十二章》主要讲了个人修养、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你能对其进行分类吗?
《论语》十二章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复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谦虚好学)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好知)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厚平和)
②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呼?(善于自省)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循序渐进)
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坚守道义)
④疏食……乐亦在其中矣。(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定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学中修身)
学习方法
个人修养
学习态度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时间)
分类不要绝对化,有些章可能同时指向不同的主题。如“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既是个人修养,也关乎学习态度。
合作探究
修身
学习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修身做人
彼此融合
相互促进
《〈论语〉十二章》中所讲的“修身之道"和“学习之道”有怎样的关系》
拓展延伸
默读以下三则材料,说说分别印证了《论语》十二章中的哪些内容。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表(上奏章)封羽为汉寿亭侯。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张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三国志》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有时)夜昏怠,辄以水沃(洗)面;食不给,啖(吃)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戴(选)公从东出,谢(安)太傅往看之。谢本轻戴,见,但与论琴书,戴既无吝色(为难的神色),而谈琴书愈妙。谢悠然知其量。
——《世说新语,雅量》
坚守道义
安贫乐道
宽厚平和
如果我们教室黑板上方要张贴一幅标语,你会选择《论语》十二章中的哪一句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醒我们学和思在学习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习、立志、提问、思考,这不仅是求学之道,也是我们一生要坚持的学习、工作方式。
拓展延伸
襁褓(qiǎnɡbǎo)婴儿而立三十岁
孩提儿童、幼儿不惑四十岁
垂髫(tiáo)幼年知命(知天命)五十岁
总角(jiǎo)幼年花甲六十岁
豆蔻(kòu)女子十三四岁古稀七十岁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耄耋(màodié)八九十岁
加冠(ɡuān)、弱冠(ɡuàn)男子二十岁期颐(yí)一百岁
不同年龄的称谓
拓展延伸
课堂检测
(1)《〈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2)孔子认为不凭道义而获得的荣华富贵,就像浮云一样的语句是___,___。
(3)孔子说:“______,______。"可见,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高境界乃是以此为乐。
一.根据要求默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课堂检测
二.按要求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___时习:_______
时:_________
2.不亦说乎_________说: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___愠:_________
4.不亦君子乎___君子:_______
5.吾日三省吾身___吾:_________
日:_________
三省:_______
同“悦”,愉快
指有才德的人
人称代词,我
按时温习
按时
生气,恼怒
每天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课堂检测
二.按要求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6.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________
忠:________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
8.传不习乎_________传:________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有五:________
有:________
10.三十而立___立:________
11.四十而不惑___惑:________
12.五十而知天命___天命:________
命:________
诚信
十五岁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替人谋划事情
竭尽自己的心力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迷惑,疑惑
上天的意旨
命令
课堂检测
二.按要求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3.六十而耳顺___耳顺:___________
14.七十而从心所欲从心所欲:___________
15.不逾矩_________逾矩:___________
16.温故而知新___故:___________
17.学而不思则罔___罔:___________
18.思而不学则殆___殆:___________
19.一箪食_________箪:___________
20.人不堪其忧___堪:___________
越过法度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顺从意愿
学过的知识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能忍受
课堂检测
二.按要求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2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之:_______
者:_______
好:_______
2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______
23.饭疏食,饮水___饭:_______
疏食:_____
24.于我如浮云___于:_______
如:_______
25.必有我师焉___焉:_______
26.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_____
喜爱,爱好
吃
粗粮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代词,……的人
以……为快乐
介词,对,对于
像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好的方面,优点
课堂检测
二.按要求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27.子在川上曰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厂打工合同范例
- 聚合物合成课程设计
- 新车分期租赁合同范例
- 定制窗户配件合同范例
- 全科医学导论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 农村水源地租赁合同范例
- 保姆雇佣合同范例
- 电车电池质保合同范例
- 2025年西双版纳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系统
- 果园管护合同范例
- 学校食堂应对临时增员的预案
- 康复治疗技术历年真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北京邮电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基础》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毕业答辩基于4P理论研究ZARA快时尚品牌在国内的研究策略李丹
- 汉字文化解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医生给病人免责协议书(2篇)
- 沪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预测卷(二)(含答案)
- 第二章 田径-短跑途中跑技术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空运陆运操作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大型国企)2024年
- 《元旦新气象梦想再起航》主题班会
- 2024-2030年中国集中供热行业供需平衡与投资运行模式规划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