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_第1页
《乘用车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_第2页
《乘用车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_第3页
《乘用车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_第4页
《乘用车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CCS

团体标准

T/CSAExx-20xx

乘用车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

Off-roadperformanceevaluationmethodofpassengercars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

乘用车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乘用车的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M1类乘用车的越野性能评测方法,其他类型的汽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594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3594、GB/T3067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计载荷designload

整备质量基础上增加前排2人、后排1人,人员不足时需要进行配载,配载则根据每人重量75kg计

算。

3.2

驾驶模式drivingmode

通过对车辆各子系统模式的重新适配以提供不同的车辆驾乘风格的功能[1]。

注1:通用的驾驶模式:

——AUTO:或称为NORMAL,是指车辆最为均衡和基本的驾驶模式;

——COMFORT:舒适模式,是指车辆调整为偏舒适的驾乘风格;

——SPORT:运动模式,是指车辆调整为偏运动的驾乘风格;

——ALL-ROAD:区分于良好路面,是SUV作为水平均一非铺装路面驾驶的模式;

——OFF-ROAD:越野模式,是指车辆调整为适合越野道路行驶的驾乘风格。

3.3

全地形系统allterrainsystem

通过对车辆各子系统模式的重新适配以适合当前的地形和驾驶条件或所需驾驶风格的功能[2]。

注2:通用的全地形系统模式区分:

——自动:车辆自动根据路面情况选择适应模式;

——泥泞/车辙:车辆对于泥泞、车辙的一种适应模式;

——草地/雪地:车辆对于草地、压实雪面、浅泥等的一种适应模式;

——沙地:车辆对于深沙、深泥的一种适应模式;

1

——岩石:车辆对于攀岩、越障的一种适应模式。

3.4

穿越passthrough

车辆平行通过某特征路面的情况。

3.5

翻越cross

车辆整体跨过某特征路面的情况。

3.6

攀爬clamber

车辆翻越较大路面特征的情况,区分于翻越,更多的时候车辆前后轮都能接触到需要跨过的路面

特征。

3.7

涉水wade

车辆在积水或河道中穿越的情况。

3.8

艏波bowwave

指车辆在涉水过程中,因为前方结构形状推动水面前进,形成的高出正常水面的水波。

3.9

爬坡hill

车辆在不同坡度道路上行驶的情况,包含上坡和下坡,前进和后退,也包括直行和弯道。

3.10

非铺装路面unpavedpavement

土质基底路面,表面由土质或砂石覆盖并长期碾压形成,为与其它越野特征路面进行区分,本文

件中所指的非铺装路面均泛指水平均一的非铺装路面。

3.11

车辙track

车辆固定位置碾压形成的土质基底特征路面。

3.12

枕木crosstie

2

硬质基底路面中嵌入高于路面20cm-30cm的方木或圆木形成的特征路面。

3.13

坡道slope

沙、土、岩石等堆积形成,如土坡、岩石坡、草坡等,也有非硬质基地坡道,如沙坡。

3.14

砾石gravel

直径在2cm-20cm左右的碎石或鹅卵石堆叠形成平整路面。

3.15

泥泞mud

一指水分较高的深泥,深度在10cm-20cm之间。

3.16

沙地sand

由深度高于50cm的干燥小颗粒沙子堆积形成的特征路面,本文中所指的沙地这种特征路面,特指

内陆沙漠中含水量较小且具备一定流动性的沙地。

3.17

岩石rock

由直径大于50cm的岩石固定在路面,或由直径在40cm-50cm左右的巨岩堆叠形成。

3.18

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

通过牵引力控制及制动干预来提高车辆极限稳定性的一套电控系统,其中包含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AntilockBrakeSyetem)、牵引力控制系统(TCS:TractionControlSystem)、车辆行驶动态控

制系统(VDC:VehicleDynamicsControl)三大模块,也包括陡坡缓降(HDC:HillDescent

Control)、坡道起步辅助系统(HAC:Hill-startAssistControl)等附加功能模块,以下简称为ESP。

3.19

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brakesyetem

制动过程中,能自动控制车辆一个或者几个车轮在其选装方向上的滑移程度的系统,以下简称ABS。

[来源:GB/T13594-20033.1]

3.20

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controlsystem;TCS

通过对发动机扭矩及制动干预来消除轮胎应驱动力过大带来的打滑的系统,以下简称TCS。

3

3.21

车辆行驶动态控制系统vehicledynamicscontrol

通过牵引力控制及制动干预来控制轮胎滑移率来控制车辆行驶姿态、提高车辆侧向力极限时的稳

定的系统,以下简称VDC。

3.22

陡坡缓降hilldescentcontrol

通过牵引力控制及制动干预来控制车辆在陡峭的坡道上下降的速度的系统,以下简称HDC。

3.23

坡道起步辅助系统hill-startassistcontrol

通过制动干预及驱动扭矩的监控调整制动释放时机辅助驾驶员在上坡起步时导致溜车的系统,以

下简称HAC。

4评测条件

4.1车辆条件

4.1.1被评测车辆应调整到满足主机厂技术要求条件。

4.1.2车辆应保证装备齐全,内外饰干净,车内无与评测无关的物品,相关设备及仪器应固定牢靠。

4.1.3按照附录A对车辆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填入表A.1、表A.2、表A.3中。

4.2评测载荷

评测时,被车辆应为设计载荷。开发阶段的被评测车辆,需要通过配载来满足明确的载荷要求。

市售商品车或无明确设计载荷要求的车辆,可根据设计载荷定义进行调整。

4.3胎压

4.3.1根据被评测车辆胎压标签中规定的数值调整轮胎胎压,特别是有越野胎压要求或针对各不同路

面特征进行区分的胎压要求时,还需要根据当前评测情况实时调整胎压状态。

4.3.2评测前对胎压进行检查及调整。

4.3.3当日因工况改变需要调整胎压时,需要在轮胎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后再进行调整。

4.4天气条件

评测时,应是无雨、无雪、无霜、无雾、无霾天气。

4.5试验场地

4.5.1评测在试验场内进行,特殊路面可借用外部道路或其他场地资源进行补充。

4.5.2除有特殊要求外,评价路面需要保持原有表面特征,无积水、冰、雪等覆盖。

5主观评价

4

5.1评分标准

采用十分制的评分标准,见表1。

表1评分标准

人员评价市场评价

评分(性能水平)用户满意度用户感知度

10性能表现优异无法感知

9性能表现非常好所有用户均满意

8性能表现良好非常满意接受过培训的用户

7性能表现一般

6性能表现可以接受大部分用户满意特定用户

5性能表现不可接受少数人不满

4一般用户

3功能完成水平差

2非常不满

1功能故障所有用户

5.2评分标准实施方法

5.2.1评价人员需熟知评分标准定义,充分理解评分代表的含义,能够准确定义性能表现与分数之间

的关系。

5.2.2除按照规定评分外,评价人员需对评价结果加以文字说明,文字说明需客观真实反映当前评价

内容的现象特征。

5.2.3除上述整数外,可使用“.5”、“.25”或“.75”来对不同性能表现进行区分。

a)“.5”表征为该项性能介于两整数位性能水平之间,差异较明显,但又不足达到整数位之间的

差别,0.5的差别较常使用,作为专业评价人员而言,0.5的差别表征为该差异需要简单确认才能确定

的差别;作为用户而言,0.5的差别表征为该差异用户能感知,但需要再次对比评价才能确认的差别。

b)“.25”和“.75”表征该项性能介于整数位与“.5”位之间,差异稍明显,但不足以达到

“.5”的差异,0.25的差别使用较少,作为专业评价人员而言,0.25的差别表征为该差异需要仔细确认

或再次对比评价才能确定的差别;作为用户而言,0.25的差别表征为该差异用户较难感知,或仅仅知道存

在差异却不能确定,或需要长时间且多次的对比评价方能感知,即使是接受过培训的用户,也仅能模

糊感知的差别;因消费者和评价人员认知或需求的提高,或当前车型市场整体性能水平的提升等影

响,主观评价的分数具备一定的时效性,每次给出的分数仅能代表当前时间点的绝对水平,和当前对比

车辆或样件的相对水平。

5.3评价工况

5.3.1水平均一非铺装路面

5.3.1.1转向操纵性

5.3.1.1.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5

a)具备驾驶模式选择的车辆,切换驾驶模式为“ALL-ROAD”模式,无“ALL-ROAD”模式的可切换至

“AUTO”模式,无驾驶模式调整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b)全地形系统切换到“自动”模式,无全地形系统的车辆可不同调整;

c)手动变速箱选择适合当前车速及行驶阻力的挡位,自动变速箱使用“D”挡;

d)四驱模式选择为“自动”挡、“两驱”或“四驱高速”挡;

e)分别以40km/h和60km/h在水平均一非铺装路面匀速行驶;

f)直行,以不高于5°/s的速度转动转向盘,转动幅度不超过±20°,左右连续操作;

g)弯道,分别以10°/s、20°/s的速度进行转向角追加,直到车辆达到转弯极限。

5.3.1.1.2评价项目

a)车辆在施加转向后横摆及侧向加速度建立的情况,包括直行小转角输入、入弯、出弯、弯中

调整、达到车辆极限等整个过程中的情况;

b)横摆产生时的突兀感及横摆过程中的线性感;

c)手力建立的梯度;

d)手感的反馈及与车辆响应的匹配程度;

e)车辆不足转向度及进入不足转向的线性程度;

f)车辆转向特性的稳定程度;

g)CDV系统干预的时机和力度。

5.3.1.2接地感

5.3.1.2.1操作方法

按照5.3.1.1.1中的操作。

5.3.1.2.2评价项目

a)因路面激励而引起的行驶轨迹偏移大小及速度,是否易于修正;

b)车辆与地面连接的情况,是否有易于丢失抓地力的情况;

5.3.1.3直行稳定性

5.3.1.3.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1.1.1中的a)、b)c)、d)操作;

b)轻扶转向盘,分别以40km/h和60km/h在水平均一非铺装路面匀速直线行驶。

5.3.1.3.2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在不加转向输入时的直行能力,是否存在随机的左右飘忽现象,是否因为前后轴的

干扰产生不稳定的横摆动作,是否因为垂直轮跳及路面波动等干扰车辆直行;

b)评价车辆在制动及加速过程中车身运动的控制能力,以及行驶轨迹的保持能力。

5.3.1.4弯道稳定性

5.3.1.4.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1.1.1中的a)、b)c)、d)操作;

b)轻扶转向盘,分别以40km/h和60km/h在水平均一非铺装路面中的弯道行驶。

5.3.1.4.2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在转弯时的侧倾控制,包括侧倾的大小、侧倾速度、侧倾衰减以及前后的侧倾平

衡,以及因路面激励带来的侧倾变化;

6

b)评价车辆在弯道中的因路面激励丢失抓地力后的车辆动态改变量,是否发生较大的车辆行驶

轨迹改变,是否发生较大的转向特性改变;

c)评价弯道中不同强度制动时的车辆动态改变,是否保持原有行驶轨迹,是否发生转向特性的

改变,对行驶轨迹的修正难度;

d)评价弯道中不同强度加速时的车辆动态改变,是否保持原有行驶轨迹,是否发生转向特性的

改变,对行驶轨迹的修正难度;

e)VDC系统干预的时机和力度。

5.3.1.5底盘舒适性

5.3.1.5.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1.1.1中的a)、b)、c)、d)、e)操作;

b)贴紧座椅靠背,轻扶方向盘保持车辆直行。

5.3.1.5.1评价项目

a)车辆悬架运动的顺畅感及行程控制;

b)车身控制水平及平衡;

c)路面激励输入的触感及大小;

d)路面激励引起的车辆振动水平及衰减快慢;

e)车身及底盘件发生的异响。

5.3.1.6座椅隔绝

5.3.1.6.1操作方法

按照5.3.1.5.1中的操作。

5.3.1.6.2评价项目

a)座椅对冲击的隔绝;

b)座椅对振动的吸收;

c)座椅对振动的衰减。

5.3.1.7座椅支撑

5.3.1.7.1操作方法

按照5.3.1.4.1中的操作。

5.3.1.7.2评价项目

a)车辆垂向运动过程中座椅提供的垂向支撑;

b)车辆侧向运动过程中座椅提供的侧向支撑;

c)座椅提供的夹持或包裹的情况。

5.3.1.8转向盘打手

5.3.1.8.1操作方法

按照5.3.1.1.1中的操作。

5.3.1.8.2评价项目

a)评价驾驶过程中因路面激励带来的逆反馈大小;

b)评价驾驶过程中因路面激励带来的逆反馈的突兀情况;

c)该逆反馈是否影响驾驶员操作,是否容易带来腕部的损伤。

7

5.3.1.9制动稳定性

5.3.1.9.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1.1.1中的a)、b)、c)、d)、e)操作;

b)分别以不同强度施加制动使车辆减速,直到ABS触发为止。

5.3.1.9.2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制动过程中行驶轨迹的保持能力;

b)评价车辆制动过程中对行驶轨迹修正及更改的能力;

c)是否较容易触发ABS或发生轮胎抱死;

d)ABS触发后车辆的行驶轨迹保持能力及修正难度;

e)制动的强度。

5.3.1.10制动操纵性

5.3.1.10.1操作方法

按照5.3.1.9.1操作。

5.3.1.10.2评价项目

a)制动过程中通过制动踏板对车辆减速度的控制能力;

b)能否轻松控制ABS触发的时机。

5.3.1.11加速性能

5.3.1.11.1操作方法

a)按照5.3.1.1.1中的a)、b)、c)、d)操作;

b)分别在直线及弯道中以20km/h及40km/h进行不同油门开度的加速操作。

5.3.1.12.2评价项目

a)车辆动力输出的响应;

b)车辆加速时的加速度水平;

c)对于有TCS的车辆,需考量TCS控制的线性程度及干预力度;

d)发动机扭矩储备的大小,车辆加速时的轻松感;

e)控制车辆急加速但TCS不触发的难易程度。

5.3.1.12扭矩稳定性

5.3.1.12.1操作方法

a)按照5.3.1.1.1中的b)、c)、d)、e)操作;

b)手动变速箱选择适合当前车速的最高挡位,自动变速箱使用“D”挡。

5.3.1.12.1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在当前挡位维持车速的难易程度,是否需要频繁换挡,是否是需要繁多的油门操

作;

b)车辆当前状态下的动力输出响应,是否感知扭矩不足。

5.3.2车辙

5.3.2.1接地感

5.3.2.1.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具备驾驶模式选择的车辆,切换驾驶模式为“OFF-ROAD”模式,无“OFF-ROAD”模式的可切换至

8

“SPORT”模式,无驾驶模式调整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b)全地形系统切换到“自动”模式或“车辙”模式,无全地形系统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c)手动变速箱应选择“1”挡或“2”挡,自动变速箱有手动模式的切换到手动模式;并将挡位

置于“1”挡或“2”挡,自动变速箱无手动模式的将挡位置于“D”挡;

d)四驱模式选择为“自动”挡、“四驱低速”挡或“四驱高速”挡;

e)分别以20km/h和40km/h的车速沿着车辙导向匀速行驶,并小幅转动转向盘进行离开车辙及回到

车辙的操作。

5.3.2.1.2评价项目

a)车辆是否因过多的轮跳而丢失抓地;

b)在离开车辙时轮胎是否会离开地面;

c)车辆离开及返回车辙时抓地力的保持能力;

d)车辆是否易因为抓地力的丢失而产生突兀的行驶轨迹变化。

5.3.2.2车身运动控制

5.3.2.2.1操作方法

按照5.3.2.1.1中的操作。

5.3.2.2.2评价项目

a)在车辙内行驶时车身小幅的晃动;

b)离开车辙时的车身控制,是否具有较大的车身运动幅度,或者较为颠簸。

5.3.2.3座椅支撑

5.3.2.3.1操作方法

按照5.3.2.1.1中的操作。

5.3.2.3.2评价项目

a)离开和返回车辙时,由座椅提供的侧向支撑及包裹;

b)车辙内行驶时受到路面干扰时的座椅支撑及包裹。

5.3.2.4机动性

5.3.2.4.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2.1.1中a)、b)、c)、d)的操作;

b)在具有车辙或平行枕木的道路中进行调头。

5.3.2.4.2评价项目

a)转弯半径的大小;

b)在狭小空间内转弯的便利性;

c)路面激励的是否会给调头操作带来较大的干扰。

5.3.2.5视野

5.3.2.5.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2.1.1中a)、b)、c)、d)的操作;

b)按照5.3.2.4.1中b)的操作;

c)根据以下几种工况进行评价:

——分别以20km/h及40km/h在车辙内匀速行驶,并小幅转动转向盘进行离开车辙及回到车辙的操

9

作;

——以小于10km/h的车速,垂直于车辙或枕木的方向,通过或翻越路面激励;

——以小于10km/h的车速,与车辙或枕木成45°角方向,通过或翻越路面激励。

为保证车辆及人员的安全,翻越枕木时应避免使用冲撞的方式。

5.3.2.5.2评价项目

a)在车辙内匀速行驶时对于车辙深度、车辙宽度、车辙道路情况的视觉感知能力;

b)在垂直或45°角通过车辙以及枕木时对于轮胎位置、车辙深度、路面情况、车辆前后与路面

的激励的距离等的视觉感知能力;

c)整个操作过程中是否容易感知车辆的边缘位置及与障碍的距离;

d)调头时对于路面激励距离的感知能力。

5.3.2.6路感

5.3.2.6.1操作方法

按照5.3.2.5.1中的操作。

5.3.2.6.2评价项目

a)在车辙内行驶或离开车辙时对于路面情况的感知能力,包括对于路面纹理、路面起伏反馈、

侧向起伏反馈等;

b)在垂直和45°角通过车辙以及枕木时,对于轮胎接触情况的感知,包括轮胎是否接触到了路

面激励,轮胎抓地力的好坏,轮胎是否发生离地等;

c)对于路面附着力变化的感知程度。

5.4.2.7牵引能力

5.3.2.7.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2.1.1中a)、b)、c)、d)的操作;

b)根据以下几种工况进行评价:

——分别以原地、10km/h、20km/h进行各油门开度下的加速操作;

为保证车辆及人员安全,加速时无需持续较长时间。以下操作中涉及在越野路面加速的操作均可

按照此进行。

——分别以20km/h和40km/h的车速沿着车辙导向匀速行驶,并小幅转动转向盘进行离开车辙及回

到车辙的操作,通过油门操作保持车速的稳定;

——将车辆停放在与车辙或枕木垂直和45°角方向,使轮胎轻微接触路面激励,操作油门使车辆

缓慢通过或翻越路面障碍。

5.3.2.7.2评价项目

a)车辆是否具备充足的扭矩储备来应对行驶、加速或翻越时的道路阻力;

b)自动变速箱是否能够充分的传输扭矩;

c)四驱系统是否能够合理的将扭矩输出到前后轴;

d)轮胎是否具备较好的抓地力来将传动系的扭矩输出到地面,并牵引车辆前进;

e)评价车辆在遇到行驶阻力突变时保持车速的能力;

f)TCS系统介入后是否依旧能够保持充足的扭矩输出并牵引车辆前进。

10

5.3.2.8扭矩控制性

5.3.2.8.1操作方法

按照5.3.2.7.1中的操作。

5.3.2.8.2评价项目

a)是否能够比较轻松的根据路面情况控制发动机扭矩输出,即使是极低的发动机转速是否也能

够轻松控制;

b)发动机扭矩输出的线性程度;

c)控制车辆轮胎不空转或不触发TCS的难易程度;

d)仅使用油门单踏板操作控制车辆前进、停止的难易程度。

5.3.2.9操作难度

5.3.2.9.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2.1.1中a)、b)、c)、d)的操作;

b)按照5.3.2.4.1中b)的操作;

c)按照5.3.2.7.1中b)的操作。

5.3.2.9.2评价项目

a)对于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离合踏板操作的难易程度;

b)对于变速器挡位、差速器挡位、差速器锁止操作的难易程度;

c)对于转向盘操作的难易程度;

d)对于各辅助功能操作的难易程度。

5.3.2.10制动操控性

5.3.2.10.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2.1.1中a)、b)、c)、d)的操作;

b)根据以下几种工况进行评价:

——以40km/h分别进行不同强度下的制动,直到轮胎抱死或ABS触发;

——以40km/h大力制动但无轮胎抱死或ABS触发;

——将车辆停放在与车辙或枕木垂直和45°角方向,使轮胎轻微接触路面激励,操作油门使车辆

缓慢通过或翻越路面障碍,操作制动踏板控制车辆前进、倒退和停止。

5.3.2.10.2评价项目

a)对于制动减速度控制的难易程度;

b)大力制动但控制车辆无轮胎抱死或ABS触发的难易程度;

c)对于低车速区间车辆动态控制的难易程度;

e)控制车辆平稳、顺畅通过的难易程度。

5.3.3坡道

5.3.3.1扭矩容量

5.3.3.1.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具备驾驶模式选择的车辆,根据以下情况切换驾驶模式,无驾驶模式调整的车辆可不用调

整;

11

——对于硬质基底的坡道切换驾驶模式到“ALL-ROAD”模式,如无该驾驶模式可切换到

“OFF-ROAD”模式或“SPORT”模式;

——对于非硬化基底的坡道切换驾驶模式到“OFF-ROAD”模式,如无该驾驶模式可切换到

“SPORT”模式;

b)全地形系统可切换到“自动”或根据实际路面特征切换为相应模式,无全地形系统的车辆可

不用调整;

c)手动变速箱应选择适配当前车速的最低挡位,自动变速箱有手动模式的切换到手动模式,并

将挡位置于适配当前车速的最低挡位,自动变速箱无手动模式的将挡位置于“D”挡;

d)四驱模式可在“自动”挡、“四驱低速”挡、“四驱高速”挡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e)根据以下几种工况进行评价:

——以10km/h的车速从水平路面驶入坡道上坡方向,并在坡道上保持该车速;

——在坡道上以10km/h左右进行爬坡操作,随后进行不同油门开度下的加速操作;

——将车辆静止于坡道上,车头朝着坡顶方向,操纵油门从静止状态起步,加速并稳定车速在

10km/h;

——车辆在0%-100%连续变化坡道中驾驶车辆以5km/h-10km/h车速区间行驶;

——车辆前进上坡与车辆倒退上坡均需尝试1)。

注1:一般倒车的工况风险及难度均高于前进,仅作为补充评价的操作。以下内容中如无特殊说明,倒车的情况均

只作为补充评价。

5.3.3.1.2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进入坡道后维持车速的难度,发动机扭矩储备是否充足,是否需要较大的油门开

度,车辆车速波动是否很大且较难维持;

b)评价车辆加速时的加速度水平,是否符合驾驶员加速的预期,发动机扭矩储备是否充足,加

速时的扭矩延续性好坏;

c)车辆在坡道起步时的难易程度,低转速区间扭矩是否能够保证车辆顺畅的起步;

d)HAC功能释放的时机是否合适。

5.3.3.2坡降速度

5.3.3.2.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3.1.1中a)、b)的操作;

b)手动变速箱将挡位置于“1”挡,自动变速箱有手动模式的切换到手动模式,并将挡位置于

“1”挡,自动变速箱无手动模式的将挡位置于“D”挡;

c)四驱模式切换到“四驱低速”挡,无“四驱低速”挡的切换到“自动”挡;

d)将车辆陡坡缓降或类似功能激活;

e)根据以下几种工况进行评价:

——将车辆车头朝向坡底方向静止停放在坡道上,松开脚制动及驻车制动,不操作油门,待车辆

自然滑动到稳定车速2);

注2:为保证车辆及人员安全,当车辆车速超出驾驶员可控范围后可对其进行人为干预,不必等待车辆达到当前最

高的稳定车速。以下操作中涉及到自然滑动时的稳定车速高于驾驶员可控范围的,均可按照此注进行。

12

——将车辆车头朝向坡底方向静止停放于接近坡底的坡道上,松开脚制动及驻车制动,不操作油

门,待车辆自然滑动到稳定车速,随后离开坡道进入到水平路面;

——待车辆在下坡过程中自然滑动到稳定车速后,轻点油门后松开,待其恢复到稳定车速3);

注3:为保证车辆及人员安全,若车辆自然滑动的稳定车速超出驾驶员可控范围时,可取消此操作。

——待车辆在下坡过程中自然滑动到稳定车速后,轻点制动后松开,待其恢复到稳定车速;

——将车辆停放于坡顶,车头朝向下坡方向,松开脚制动及驻车制动,不操作油门,待车辆蠕行

进入下坡,待其达到稳定车速;

——在坡度从0%-100%变化的连续下坡坡道中松开脚制动和油门,待车辆自然滑行;

——车辆前进下坡及倒退下坡均需尝试。

5.3.3.2.2评价项目

a)车辆在下坡过程中最低稳定车速是否安全,是否超出驾驶员可控范围,一般而言,在越野过

程中较低的车速能够在下坡过程中提供更好的安全感。

b)车辆坡道缓降系统或其他相似功能介入的时机及力度是否合适,系统退出的时机是否合适,

在连续弯道中是否符合驾驶员对于系统介入的预期;

c)车辆在下坡过程中油门控制的难易程度,坡道缓降系统对于油门操作的响应及车速上升的线

性程度,油门松开后车辆恢复到稳定车速的快慢及线性程度,恢复稳定后的车速是否符合预

期;

d)追加制动后车辆能否恢复到最低稳定车速,恢复的时间是否超出预期,是否有明显车速超

调。

5.3.3.3制动操控性

5.3.3.3.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3.1.1中a)、b)、c)、d)的操作;

b)根据以下几种工况进行评价:

——将车辆车头朝着坡顶方向驶入坡道,轻踩制动将车辆停在坡道上;

——将车辆车头朝着坡顶方向驶上坡顶,接近坡顶时轻踩制动控制车辆驶到坡顶,并水平停止于

坡顶;

——将车辆车头朝着坡底方向,从坡顶驶入下坡路段,通过制动控制车辆进入下坡时的车速;

——使车头朝着坡底方向,通过制动控制车辆下坡过程中的车速,并依靠制动将车辆停止于下坡

路段中;

——使车头朝着坡底方向,在离开坡道时通过制动操作控制车速,使车辆顺畅的离开坡道路段;

——在0%-100%连续变化坡道中,通过制动控制车辆前进、停止、倒退、稳速;

——车辆前进和倒退的情况均需要进行尝试。

5.3.3.3.2评价项目

a)车辆在坡道中通过制动控制车辆平稳停止的难易程度;

b)车辆达到坡顶时通过制动控制车辆车速的难易程度;

c)车辆进入下坡时通过制动控制车辆车速的难易程度;

d)车辆在下坡过程中通过制动控制车辆车速的难易程度;

e)车辆到达坡底后通过制动控制车辆顺畅离开坡道的难易程度;

13

f)大力制动但控制轮胎不抱死或ABS不触发的操作难度;

g)低速时ABS工作情况。

5.3.3.4视野

5.3.3.4.1操作方法

按照5.3.3.3.1中的操作。

5.3.3.4.2评价项目

a)车辆在接近坡道并开始上坡时车辆前部及后部的视野;

b)车辆在到达坡顶时的前部及侧方视野;

c)车辆在从坡顶接近下坡时的前部及侧方视野;

d)车辆在接近坡底时的前方视野及后方视野;

e)在连续坡道中接近弯道时的侧方视野。

f)视野评价中包括直接视野,如直接目视、反光镜目视等,也包括间接视野,如全景影像、雷

达等。

5.3.3.5驻车制动能

5.3.3.5.1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a)按照5.3.3.1.1中a)、b)、c)、d)的操作;

b)使用行车制动分别将车辆车头朝着坡顶和坡底方向静止停放于坡道上,启动驻车制动,随后

松开脚制动。

5.3.3.5.2评价项目

a)判断车辆能否通过驻车制动静止于坡道上;

b)驻车制动的操作是否方便,驻车操作力是否较大。

5.3.3.6牵引能力

5.3.3.6.1操作方法

按照5.3.3.1.1中的操作。

5.3.3.6.2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前后轴扭矩分配是否合适;

b)判断车辆前进或倒退的难易程度,及前进后退扭矩输出的线性程度;

c)轮胎是否能够将车辆扭矩充分的传递到地面;

d)车辆扭矩输出的线性程度;

e)TCS系统干预的时机和力度,能否较好的控制轮胎空转,能否充分利用良好接地侧轮胎的抓地

力;

f)通过单油门踏板控制车辆前进及停止的难易程度。

5.3.3.7转速稳定性

5.3.3.7.1操作方法

按照5.3.3.1.1中的操作。

5.3.3.7.2评价项目

a)在坡道上行驶时发动机的转速波动或扭矩输出波动;

b)低转速区间遇到较大的行驶阻力变化时车辆能否能够保持扭矩稳定的输出。

14

5.3.3.8通过性

5.3.3.8.1操作方法

按照5.3.3.3.1中的操作。

5.3.3.8.2评价项目

a)车辆在接近坡道并开始上坡时,车辆前后保险杠与路面的接触情况;

b)车辆在到达坡顶时,底盘与路面的接触情况;

c)车辆在离开坡道时,车辆前后保险杠与路面的接触情况;

d)连续坡道行驶时,侧裙与路面的接触情况。

5.3.3.9换挡便利性

5.3.3.9.1操作方法

a)按照5.3.3.1.1中a)、b)、c)、d)的操作;

b)根据以下几种工况进行评价:

——在连续坡道行驶中,四驱系统在“两驱”挡和“四驱”挡之间进行切换;

——在连续坡道行驶中,四驱系统在“四驱低速”挡和“四驱高速”挡之间进行切换;

——在连续坡道行驶中,进行连续直线行驶,根据实际道路情况和车速,手动在变速箱在“1”挡

和“2”挡之间进行切换;

——在连续坡道行驶中,进行调头操作,手动变速箱在“1”挡和“R”挡之间进行切换,自动变速

箱在“D”挡和“R”挡之间进行切换;

5.3.3.9.2评价项目

a)四驱系统在“两驱”挡和“四驱”挡之间切换的便利性;

b)四驱系统在“四驱低速”挡和“四驱高速”挡之间切换的便利性;

c)手动变速箱在“1”挡、“2”挡、“R”挡、“N”挡之间切换的便利性;

d)自动变速箱在“D”挡、“R”挡和“N”挡之间切换的便利性。

5.3.3.10接地感

5.3.3.10.1操作方法

按照5.3.3.3.1中的操作。

5.3.3.10.2评价项目

a)评价轮胎是否能够很好的利用悬架行程而紧贴地面;

b)驾驶过程中对路面附着系数的感知能力;

c)对路面坡度的感知能力。

5.3.4砾石

5.3.4.1底盘舒适性

5.3.4.1.1操作方法

a)具备驾驶模式选择的车辆,切换驾驶模式为“OFF-ROAD”模式,无“OFF-ROAD”模式的车辆

可选择“SPORT”模式,无驾驶模式调整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b)全地形系统可切换至“自动”模式,无全地形系统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c)手动变速箱选择“1”挡或“2”挡,自动变速箱具备手动功能的,手动选择“1”挡或“2”

挡,无手动功能的选择“D”挡;

d)四驱模式选择为“四驱低速”挡;

e)分别以10km/h和30km/h的车速在砾石路面匀速行驶。

15

5.3.4.1.2评价项目

a)底盘对于路面激励的隔绝感,包括输入力的大小,输入力的柔和水平,底盘振动的大小等;

b)车身运动的平衡感、控制感。

5.3.4.2座椅隔绝

5.3.4.2.1操作方法

按照5.3.4.1.1中的操作。

5.3.4.2.2评价项目

a)座椅对于振动的吸收、衰减;

b)座椅对于路面冲击的隔绝。

5.3.4.3接地感

5.3.4.3.1操作方法

按照5.3.4.1.1中的操作。

5.3.4.3.2评价项目

a)车辆对于路面干扰的敏感程度,是否易带来较大幅度的车身运动,是否产生较大的行驶轨迹

偏移,对行驶轨迹修正的难易程度;

b)受到路面干扰车辆是否易产生因轮胎跳动带来的抓地力降低。

5.3.4.4扭矩控制性

5.3.4.4.1操作方法

a)按照5.3.4.1.1中a)、b)、c)、d)的操作;

b)分别对以下工况进行评价:

——分别以10km/h和30km/h的车速匀速行驶;

——分别以不同的油门开度从10km/h加速到30km/h,大油门下控制轮胎不空转或TCS不触发;

——分别以不同的油门操作进行静止起步操作;

5.3.4.4.2评价项目

a)车辆在砾石路面匀速行驶的难易程度;

b)起步及加速时对于加速度控制的难易程度,是否易于发生前窜的情况;

c)控制轮胎不空转或TCS不触发的难易程度。

5.3.4.5转向盘打手

5.3.4.5.1操作方法

a)按照5.3.4.1.1中a)、b)、c)、d)的操作;

b)紧靠座椅,轻扶转向盘;

c)分别对以下工况进行评价:

——分别以10km/h和30km/h的车速匀速直线行驶;

——以10km/h的车速匀速行驶,并操作转向盘进行不同半径的转向,直至最大转向盘转角。

5.3.4.5.2评价项目

a)评价受到路面激励时转向盘上带来的反馈大小是否适当;

b)转向盘上反馈力的突兀感;

c)在转弯时是否能够轻松的操作转向盘。

5.3.4.6座椅支撑

5.3.4.6.1操作方法

16

按照5.3.4.1.1中的操作。

5.3.4.6.2评价项目

当车辆发生车身运动时,座椅提供的各向支撑。

5.3.4.7车身运动控制

5.3.4.7.1操作方法

按照5.3.4.1.1中的操作。

5.3.4.7.2评价项目

a)车身运动的幅值大小及速度;

b)车身运动带来的车辆稳固感及平衡感。

5.3.5泥泞

5.3.5.1牵引能力

5.3.5.1.1操作方法

a)具备驾驶模式选择的车辆,切换驾驶模式为“OFF-ROAD”模式,无“OFF-ROAD”模式的车辆

可选择“SPORT”模式,无驾驶模式调整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b)地形识别系统可切换至“自动”模式或者“车辙”模式,无地形识别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c)手动变速箱选择“1”挡或“2”挡,自动变速箱具备手动功能的,手动选择“1”挡或“2”

挡,无手动功能的选择“D”挡;

d)四驱模式可在“四驱低速”挡、“四驱高速”挡、“自动”挡中进行选择;

e)分别对以下工况进行评价:

——以10km/h的车速匀速驶入泥泞道路,并保持车速;

——将车辆静止停放于泥泞道路中,不同开度操作油门使车辆起步并加速到10km/h;

——分别以10km/h和20km/h的车速在泥泞道路中匀速行驶;

——从10km/h开始,以不同油门开度将车辆加速到20km/h左右;

——将车辆停放于已有车辙存在的泥泞道路,小幅转动转向盘,操作油门驶离车辙;

——以10km/h的车速在已有车辙存在的泥泞道路中匀速行驶,小幅转动转向盘进行驶离车辙的操

作;

——前进及倒退的情况均需进行。

5.3.5.1.2评价项目

a)轮胎抓地力水平,能否轻松的将发动机扭矩传递到路面牵引车辆前行;

b)轮胎是否容易被泥包裹;

c)加速时车辆的加速能力,轮胎空转的程度;

d)车辆脱困时,发动机能够提供充的扭矩;

e)保持车速时是否容易因轮胎打滑而失去动力;

f)车辆是否容易因道路行驶阻力而丧失车速;

g)从车辙中离开时轮胎提供的路面牵引水平;

h)四驱系统前后轴扭矩分配的合理程度;

i)TCS作用时机、力度及有效性。

5.3.5.2扭矩控制性

5.3.5.2.1操作方法

a)按照5.3.5.1.1中a)、b)、c)、d)的操作;

17

b)分别对以下工况进行评价:

——将车辆驶入泥泞道路后停放与泥泞道路中,通过油门操作车辆以最低车速情况驶离泥泞道

路;

——在泥泞道路中,加速到10km/h的车速,但不发生轮胎空转或不触发TCS;

——在已有车辙的泥泞道路中静止停放车辆并小幅操作转向盘,进行驶离车辙的操作,并在接触

到车辙后通过油门单踏板控制车辆前后摇动;

——以10km/h的车速在泥泞道路中匀速行驶。

5.3.5.2.2评价项目

a)通过油门控制发动机扭矩输出的难易程度,扭矩输出是否线性;

b)通过油门控制轮胎不空转或TCS不触发的难易程度;

c)通过油门单踏板操作控制车辆前进和倒退的难易程度;

d)通过小幅油门操作控制车辆匀速行驶的难易程度。

5.3.5.3换挡便利性

5.3.5.3.1操作方法

a)按照5.3.5.1.1中a)、b)、c)、d)的操作;

b)将车辆轻陷于泥泞道路中,手动变速箱在“1”挡和“R”挡中切换,自动变速箱在“D”挡与

“R”挡之间进行切换,使车辆产生前后的运动,并驶离当前陷车路段;

c)切换“四驱低速”挡和“四驱高速”挡进行脱困;

d)切换差速器锁止功能进行脱困。

5.3.5.3.2评价项目

a)挡位切换的操作便利性;

b)车辆在挡位切换后带来的扭矩输出的衔接是否顺畅;

c)是否较容易的按照驾驶员意图选到适合的挡位;

d)前后晃动过程中油门操作的难易程度。

5.3.5.4附件损伤

5.3.5.4.1操作方法

按照5.3.5.1.1中的操作。

5.3.5.4.2评价项目

a)车身外饰件剐蹭及损伤程度;

b)底盘防护件剐蹭及损伤程度;

c)轮边总成剐蹭及损伤程度。

5.3.5.5防水

5.3.5.5.1操作方法

按照5.3.5.1.1中的操作。

5.3.5.5.2评价项目

a)驾驶室内部空间进水情况;

b)动力总成进水情况;

c)传动系总成进水情况。

5.3.5.6清洗难易程度

5.3.5.6.1操作方法

18

a)将车辆驶入洗车平台,将挡块至于轮胎前后,挡位置于“P”挡,松开手刹;

b)使用清洗设备清洗车辆外观、轮边、底盘等部位。

5.3.5.6.2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外观清洗难易程度,特别是前保险杠、后保险杠、侧裙部位;

b)评价车辆轮边清洗难易程度,特别是轮辋、轮罩、挡泥板部位;

c)评价车辆底盘清洗难易程度,特别是底护板上部、悬架连杆部位;

d)对车辆其他部分清洗难易程度进行评价。

5.3.6沙地

5.3.6.1扭矩控制性

5.3.6.1.1操作方法

a)具备驾驶模式选择的车辆,切换驾驶模式为“OFF-ROAD”模式,无“OFF-ROAD”模式的车辆

可选择“SPORT”模式,无驾驶模式调整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b)全地形系统可切换至“自动”模式或者“沙地”模式,无全地形系统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c)手动变速箱选择“1”挡或“2”挡,自动变速箱具备手动功能的,手动选择“1”挡或“2”

挡,无手动功能的选择“D”挡;

d)四驱模式可在“四驱低速”挡、“四驱高速”挡、“自动”挡中进行选择;

e)分别对以下工况进行评价:

——将车辆静止停放于沙地上,不同开度操作油门使车辆起步并加速到10km/h;

——将车辆静止停放于沙地上,通过油门控制轮胎不打滑且TCS系统不工作的情况下进行起步;

——将车辆静止停放于沙地上,通过油门控制车辆前进或停止;

——分别以10km/h和20km/h的车速在沙地中匀速行驶;

——将车辆轻陷于沙地中,小幅操作油门使车辆前后窜动并脱困;

——沙坡也需根据上述内容进行评价;

——以20km/h的车速进行不同转弯半径转弯操作。

5.3.6.1.2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起步过程中对于轮胎滑移率的控制难度;

b)评价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对于车速控制的难易程度;

c)评价车辆在脱困过程中通过油门控制扭矩的难易程度;

d)车辆单油门踏板操作控制车辆前进及停止的难易程度;

e)评价车辆能够较为容易的克服路面行驶阻力;

f)评价车辆在弯道过程中是否能够轻松的通过油门踏板控制车辆行驶轨迹,VDC系统干预是否带

来较大的车辆姿态影响;

g)TCS工作的时机和力度,以及对车辆脱困的干扰。

5.3.6.2牵引能力

5.3.6.2.1操作方法

a)按照5.3.6.1.1中a)、b)、c)、d)的操作;

b)分别对以下工况进行评价:

——将车辆静止停放于沙地上,不同开度操作油门起步加速到10km/h;

——在沙地上,不同开度下操作油门使车辆从10km/h加速到30km/h;

19

——分别以10km/h和20km/h的车速在沙地中匀速行驶;

——沙坡也需根据上述内容进行评价;

——以20km/h的车速进行不同转弯半径转弯操作。

5.3.6.2.2评价项目

a)评价发动机扭矩通过四驱系统传递到地面且牵引车辆前进的情况;

b)评价扭矩输出到车辆前行的时间差;

c)评价车辆对于空转车轮的控制能力,对于整体路面附着力的利用能力;

d)轮胎能够提供的绝对抓地力大小;

e)车辆保持匀速的难易程度;

f)评价车辆在弯道过程中保持车速的难易程度;

g)四驱系统前后轴扭矩分配的合理程度;

h)TCS干预的时机及力度。

5.3.6.3通过性

5.3.6.3.1操作方法

按照5.3.6.2.1中的操作。

5.3.6.3.2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在下陷过程中是否具备充分的离地间隙;

b)评价车辆在深沙中行驶时车身附件是否剐蹭和损坏;

c)坡道行驶时车身外饰件及底盘是否容易剐蹭和损坏;

d)陷车营救过程中,辅助设施的安装是否方便,离地间隙及轮变间隙是否充足。

5.3.6.4弯道稳定性

5.3.6.4.1操作方法

按照5.3.6.1.1中的操作。

5.3.6.4.2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在弯道中的动态表现,是否出现强不足转向,是否出现不足转向到过度转向的交

替;

b)车辙对于车辆转向的扰动;

c)弯道中车辆车速的损失情况;

d)是否能够容易的通过油门或转向操作来调整车辆行驶动态;

e)VDC系统是否对车辆行驶带来较大干扰。

5.3.7涉水

5.3.7.1进气系统排水

5.3.7.1.1操作方法

a)具备驾驶模式选择的车辆,切换驾驶模式为“OFF-ROAD”模式,无“OFF-ROAD”模式的车辆

可选择“SPORT”模式,无驾驶模式调整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b)全地形系统可切换至“自动”模式,无全地形系统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c)手动变速箱选择“1”挡或“2”挡,自动变速箱具备手动功能的,手动选择“1”挡或“2”

挡,无手动功能的选择“D”挡;

d)四驱模式可在“四驱低速”挡、“四驱高速”挡、“自动”挡中进行选择;

e)以适应当前车速的低挡位车速在积水道路匀速行驶。

20

f)涉水时的车速以车辆前方形成“艏波”为按照,不进行严格定义。

5.3.7.1.2评价项目

a)车辆进气口部分有无进水;

b)车辆进气管内有无进水。

5.3.7.2驾驶室进水

5.3.7.2.1操作方法

按照5.3.6.6.1中的操作。

5.3.7.2.2评价项目

a)评价车辆车门位置有无进水;

b)评价车辆地板部分有无进水。

5.3.7.3动力传动系统进水

5.3.7.3.1操作方法

按照5.3.6.6.1中的操作。

5.3.7.3.2评价项目

a)检查车辆发动机机油,观察是否进水;

b)检查变速箱油,观察是否进水;

c)检查各差速器油,观察是否进水。

5.3.7.4制动系统恢复

5.3.7.4.1操作方法

a)按照5.3.6.6.1中a)、b)、c)、d)的操作;

b)从水中离开后在铺装路面进行5-6次60km/h-20km/h的制动,制动减速度在0.4g-0.6g之间。

5.3.7.4.2评价项目

评价车辆制动减速度恢复的状态,是否需要较多次制动方能恢复,恢复后能否快速达到干燥状态

时的制动效能。

5.3.7.5牵引能力

5.3.7.5.1操作方法

按照5.3.6.6.1中的操作。

5.3.7.5.2评价项目

a)评价在涉水过程中维持车速的难易程度;

b)评价车辆在初始进入深水时的车速保持能力;

c)进入深水或深水行驶时是否易因为扭矩不足而产生熄火。

5.3.7.6扭矩控制性

5.3.7.6.1操作方法

按照5.3.6.6.1中的操作。

5.3.7.6.2评价项目

a)评价在涉水过程中调整车速跟随艏波的难易程度;

b)评价在涉水过程中控制轮胎不空转或不触发TCS的难易程度;

5.3.8岩石

5.3.8.1接地感

5.3.8.1.1操作方法

a)具备驾驶模式选择的车辆,切换驾驶模式为“OFF-ROAD”模式,无“OFF-ROAD”模式的车辆

21

可选择“SPORT”模式,无驾驶模式调整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b)全地形系统可切换至“自动”模式或“岩石”模式,无全地形系统的车辆可不用调整;

c)手动变速箱选择“1”挡,自动变速箱具备手动功能的,手动选择“1”挡,无手动功能的选

择“D”挡;

d)四驱模式使用“四驱低速”挡;

e)驾驶车辆缓慢接近岩石特征路面,缓慢操作油门进行翻越和攀爬4)。

注4:为保证车辆及人员安全,应保证车辆低速通过,不能进行高速冲撞的操作。以下岩石路面也应保证正确的操

作。

5.3.8.1.2评价项目

a)评价轮胎是否容易因为悬架行程的原因而产生离地;

b)评价因悬架行程提供的路面的支撑;

c)评价因悬架行程提供的车身状态;

d)整车对于地面附着力的利用情况。

5.3.8.2牵引能力

5.3.8.2.1操作方法

按照5.3.8.1.1中的操作。

5.3.8.2.2评价项目

a)评价通过油门操作牵引车辆前进的难度;

b)轮胎所能提供的抓地力水平;

c)车辆对于接地轮胎的抓地力利用状态;

d)TCS干预时机及力度;

e)四驱系统前后扭矩分配的合理性。

5.3.8.3扭矩控制性

5.3.8.3.1操作方法

a)按照5.3.8.1.1中a)、b)、c)、d)的操作;

b)分别对以下工况进行评价:

——驾驶车辆缓慢靠近岩石特征路面,缓慢操作油门使车辆攀爬或翻越路面特征;

——在接触到岩石路面特征后,通过油门单踏板操作使车辆前进、停止或倒退。

5.3.8.3.2评价项目

a)评价是否能够通过单油门踏板直接、快速的控制车辆;

b)车辆是否在低转速区间也具备较好的控制能力;

c)TCS的干预时机及力度是否合适。

5.3.8.4路感

5.3.8.4.1操作方法

按照5.3.8.3.1中的操作。

5.3.8.4.2评价项目

a)评价在翻越岩石路面激励时所能感知的路面信息的多少,包括侧向的阻力反馈,也包括纵向

的阻力反馈;

b)评价车辆对于路面信息的敏感程度,是否在接触到路面激励后立刻可以感知到,能否清晰感

知轮胎接触位置,能否对车辆车身姿态有较清晰的感知;

22

c)评价车辆对于附着力的感知能力;

d)车辆对于路面激励大小的感知能力。

5.3.8.5制动控制性

5.3.8.5.1操作方法

a)按照5.3.8.1.1中a)、b)、c)、d)的操作;

b)分别对以下工况进行评价:

——驾驶车辆缓慢驶上岩石路面激励,操作制动将车辆停止于攀爬过程中,并操作制动控制车辆

停止和缓慢后退;

——在翻越过岩石激励后,使用制动控制车辆缓慢前进和停止;

——对于无电控系统及限滑差速器的车辆,使用双踏板操作控制车辆缓慢前进、倒退和停止。

5.3.8.5.2评价项目

a)评价使用踏板控制车辆停止的难易程度,是否易造成车身大幅的晃动,是否易抱死;

b)评价ABS启动的时机及力度;

b)对于控制轮胎不抱死或ABS不触发的难易程度;

c)双踏板操作时控制车辆前进、停止和后退的难易程度。

6性能维度

6.1性能维度

表2越野性能维度说明

类别说明

几何通过性表征车辆能够在外廓及底盘结构与地面特征无接触或保持完整的情况下,通过不同路面特

征激励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的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悬架行程等客观因素,也包括因视

几何通过性

野辨识能力带给驾驶员的距离反馈。

牵引性能是指驾驶员通过油门操作,控制发动机扭矩输出并通过传动系统将扭矩传递到地面,牵引车

牵引性能

辆前行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的动力性、抓地力等。

越野操控性是指车辆在越野过程中对车辆的感知及控制的难易程度,包括但不限于良好路面的操稳、

越野操控性

转向盘打手、油门操作、制动操作、挡位操作等。

越野适宜性是表征车辆在越野过程中带给驾驶员或乘客的适合越野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的舒适

越野适宜性

性,也有类似把手固定位置、把手固定刚度、座椅支撑等因素。

越野延续性是指车辆保证完成当前脱困及通过,且能够继续保持原有性能和功能的能力,包括但不限

越野延续性

于传统的耐久性能,也有对车辆系统热容量、系统降级、功能失效等方面的考量。

越野其他功能是指辅助驾驶员完成当前脱困及通过的其它辅助功能,包括但不限于陡坡缓降、上坡起

越野其他功能

步辅助、全景影像、牵引自救设备等。

6.2越野性能维度与工况之间的关系

表3性能维度与工况之间的对应关系

性能维度评价工况

几何通过性

水平均一非铺装路面

接地感

车辙

23

接地感

车身运动控制

车辙

机动性

视野

路感

坡道

视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