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关系_第1页
论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关系_第2页
论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关系_第3页
论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关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关系摘要: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存在着各种内在联系,两者在概念上有着巨大的差距,但由于侵权责任的存在会导致某些保险责任的产生,使两者之间产生了关系。由于保险分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险类型不同,其所产生的法律效果也不同,而侵权责任也有其成立的要件,所以,二者的关系如何就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保险责任;侵权责任;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侵权责任和保险责任是现代民商法体系中两大赔偿制度。随着保险责任体系的不断发展,侵权责任与保险责任之间的关系问题变得尤其重要,有观点认为侵权责任是保险责任的前提,有观点认为侵权责任与保险责任应当是并行不悖的,甚至有观点认为在保险责任发达的今天,侵权责任的存在已经失去了价值。本文将对保险责任和侵权责任进行以及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保险责任、侵权责任之概念

保险责任是指保险人承担的经济损失补偿或人身保险金给付的责任,即保险合同中约定由保险人承担的危险范围,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所负的赔偿责任。可见,保险责任是否存在以保险合同的约定为准。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符合侵权行为要件的行为后,所应承担的民事意义上的法律后果。依照《侵权责任法》,一般侵权责任的成立有以下四个要件:侵权行为,过错,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特殊侵权责任的成立要件以法律的特殊规定为准。①保险责任是事前对损害赔偿的保护机制,而侵权责任是事后的赔偿机制,二者存在关系的原因就在于,有些保险责任是由于侵权行为而导致的,所以一个侵权行为可能会同时产生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所以两种责任可能会发生竞合的问题,现行法律对此有部分规定,但仍然不足,下文从财产方面的损害和人身方面的损害分别对两种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一)财产方面的损害

侵权行为对财产的侵害可能会产生两种类型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为侵权行为人的保险责任和被保险人为被侵权人的保险责任。

1、被保险人为侵权行为人的保险责任

首先,被保险人为侵权行为人的保险责任,也就是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这里需要明确,责任保险的概念与保险责任的概念不同,按照《保险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②所以,责任保险只是保险的一个种类。责任保险与侵权责任的关系就在于,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赔偿责任的依据是侵权责任的成立。所以在责任保险的情况下,被侵权人应当首先向侵权人主张侵权责任,要求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负责。在侵权责任成立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才会依照保险合同承担自己的保险责任,《保险法》第六十五条对责任保险作出了规定,按照该条规定可以看出,所谓的赔偿,应当是保险公司基于保险合同而给被保险人也就是侵权行为人的赔偿。法律规定可以或者应当直接向第三者赔偿就是一种证明,若责任保险是对第三者也就是被侵权人的赔偿,按照一般原则,保险人本就应直接向第三人赔偿保险金,《保险法》大可不必如此规定。因为侵权行为人在承担侵权责任后会有经济损失,责任保险则是对该种经济损失的赔偿,所以此时的责任保险的主要是为了分散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要承担责任的风险,是一种保护侵权责任人的保险。被侵权人获得赔偿的依据是侵权责任,而非保险责任,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侵权责任和保险责任可以同时主张,但我认为两个责任的主张者是不同的,侵权责任应当由被侵权人向侵权行为人主张,而保险责任应当由被保险人也就是侵权行为人向保险人主张,《保险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了第三人在被保险人怠于请求赔偿保险金的情况下有代位权即是证明。所以,若保险金不足以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时,被侵权人仍然可以要求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对保险金不足以赔偿的部分继续要求赔偿。③

2、被保险人为被侵权人的保险责任

被保险人为被侵权人时,此时的保险则是为了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但按照填平原则,被侵权人在财产损失中,不能获得超过其损失数额的利益,否则即为不当得利。所以,当保险赔偿金额足以使被侵权人获得赔偿的情况下,对被侵权人就会产生是主张保险责任还是主张侵权责任的问题。首先,根据《保险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可以看出,实际上侵权责任的最终承担者仍然是侵权行为人,该保险只是分散了被侵权人自身可能无法及时获得赔偿的风险。另外根据《保险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若保险无法对被侵权人的损失得到足够的补偿,被侵权人仍有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一般来说,保险责任和侵权责任被侵权人只能选择其一行使。但是,选择保险责任后,若无法从保险人处获得足额赔偿的情况,那么被侵权人还需要继续向侵权人主张侵权责任,而此时保险人也会代位行使被侵权人的权利,向侵权人主张请求赔偿,十分麻烦。但是如果被侵权人选择侵权责任,那么就要承担无法及时获得赔偿的风险以及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个人认为,应当允许被侵权人同时主张保险责任和侵权责任,保险人和侵权行为人可以作为共同被告,负不真正连带责任,在被侵权人获得足额赔偿后,由保险人代位行使被侵权人的权利,这样则可以充分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

(二)人身方面的损害

侵权行为对人身的侵害也可能会产生两种类型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为侵权行为人的保险责任和被保险人为被侵权人的保险责任。

1、被保险人为侵权行为人的保险责任

该种情况也属于责任保险的范围,侵权行为人也就是被保险人不论是对人身的侵害还是对财产的侵害,其保险所保护的都是侵权行为人也就是被保险人的利益,但实际责任保险属于损失补偿性的保险,仅仅是对被保险人承担侵权责任后经济损失的一种补偿,所以保险人也仅在保险合同范围内对被保险人即侵权行为人承担保险责任,若保险金不足以赔偿被侵权人,则剩余部分由侵权行为人按照侵权责任进行赔偿。但是,实际上由于保险的存在,可能会弱化侵权责任的功能,侵权行为人交少量的钱给保险公司,就可以将因为自身的侵权行为产生的侵权责任转化为保险责任,而实际上由保险公司替自己承担责任,这可能会使得投保了保险的人减轻自己的责任意识,从而使得社会中的危险增加。④

2、被保险人为被侵权人的保险责任

由于人身是一种无法用金钱估算的利益,所以与人身有关的保险均为给付性保险。关于人身保险中侵权责任和保险责任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各国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当事人可以选择两种责任中的一种,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即所谓选择模式,第二种,两种责任当事人可以同时主张,但当事人有从中获利之嫌,即所谓双重救济模式。第三种,与财产保险的代位求偿制度相似,若保险责任不足以补偿当事人的损害,则可继续请求侵权责任,这种方式可避免当事人从中获利,即所谓取代救济模式。⑤

根据《保险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可以知道,我国采取的是双重救济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充分保护被侵权人的权益,但是却可能会使得当事人获得超过自己损失的利益。例如在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金的金额是固定的,若被保险人是由于第三人侵权的原因死亡,受益人则有可能在获得侵权损害赔偿的情况下再获得保险金,其获利可能远远超过其应得的损失。虽然说,人身利益无法用金钱衡量,人因自身或亲密之人的人身遭受侵害所产生的精神损害也难以用金钱衡量,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没有任何限制的对被侵权人或受益人进行赔偿。另外,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保险人在赔偿保险金后不享有代位权,就是说,保险人所赔偿的保险金不能向侵权人追回,那么在这里,最终损失最多的则可能是保险人。所以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形之下,或许可以借鉴财产方面的赔偿规定,即若保险责任的保险金足以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损失,则不应该再允许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继续向侵权人请求赔偿,此时应当赋予保险人代位追偿权,允许保险人就侵权人应当赔偿的部分,向侵权人进行追偿。若保险金不足以赔偿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因侵权而产生的损失,那么,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可以继续向侵权人追偿。保险人就其赔偿部分也应获得代位权,向侵权人追偿,因为最终的因侵权而产生的责任都应当由侵权人来承担。否则,若侵权人的责任均由保险公司来承担,则侵权责任的警示和预防功能得到弱化,导致侵权行为发生的越来越多,使得侵权责任存在的意义变得越来越小。

三、结语侵权责任和保险责任为私法上的两种责任形式,两者的关系主要为,侵权责任的存在是一部分保险责任得以产生的前提,保险责任也只是侵权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所以认为保险责任可以替代侵权责任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至于在实践中,二者如何选择的问题,则要遵循民法意思自治的精神,由当事人自己进行选择。当然,二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某些情况下并非不可同时主张。保险责任的存在可能会补偿侵权责任人的损失,降低其面对的经济风险,也可能会使得被侵权人无法获得补偿的风险降低,但是侵权责任的最终承担者仍然应当是侵权行为人。所以,两者应当一种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实现侵权责任是最终目的,而保险责任只是实现侵权责任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王竹,刘忠炫.责任保险对我国侵权法的实际影响评估——基于司法适用数据的分析[J].法治现代化研究,2019,3(03):118-129.

[2]徐菁.侵权责任与保险责任关系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2011(27):262-263.

[3]赵磊.论侵权责任与两种保险责任的关系[J].商,2012(12):92-93.

[4]李挺,王全弟.论责任保险与侵权法的关系——兼论两者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5):64-66.

[5]韩芳,赵岩.责任保险与侵权行为的冲突与融合[J].中国保险,2005(05):44-45.

注释:

①徐菁.侵权责任与保险责任关系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2011(27):262-26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J].司法业务文选,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