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3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3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3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3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1.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生于池塘淤泥之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莲花属于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B.池塘中的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种群C.池塘之中淤泥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D.莲和池塘中的鱼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2.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毒繁殖过程所需能量由自身有氧呼吸提供B.病毒是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C.甲型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利用人体细胞的DNA合成自身蛋白质D.该病毒传染性极强的原因之一是它的细胞体积小,可在空气中快速传播3.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100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参与了各种生物以及非生物成分的组成。以下关于生物体内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些微量元素可以参与形成复杂化合物B.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组成人和玉米的化学元素种类及含量均基本相同D.人体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单体组成的多聚体B.不同核酸之间的差别就是核苷酸序列不同C.不同生物核酸的差异与亲缘关系远近有关D.服用核酸保健品可以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5.糖类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该过程称为糖基化。最新研究发现:糖类还能与细胞中的RNA结合形成glyco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多糖结合RNA形成glycoRNA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B.glycoRNA的基本骨架是碳原子构成的长链C.RNA与glycoRNA在元素组成上存在差异D.多糖可以分布于细胞膜,也可以分布于细胞质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ATP、RNA、胆固醇、水通道蛋白共有的元素有C、H、OB.肝糖原、氨基酸、核苷酸、纤维素均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C.细胞膜、液泡膜、核膜、溶酶体膜均只让小分子物质通过D.蓝藻、红藻、褐藻、伞藻和硅藻不都含有核膜和中心体7.下图表示某蛋白质的结构,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若该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形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m个、18m B.(m-4)个、18(m-4)C.(m-3)个、18(m-3)+4 D.(m-2)个、18(m-2)+48.细胞膜的功能与其组成成分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B.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C.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由脂肪酸和磷酸组成D.细胞癌变时,有的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9.科学家用离心技术分离得到了有核糖体结合的微粒体,即膜结合核糖体,其核糖体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链含有信号肽(SP)以及信号识别颗粒(SRP)。研究发现,SRP与SP结合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的前提,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均不含SP,此时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A.微粒体中的膜是高尔基体膜结构的一部分B.细胞中每个基因都有控制SP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C.SP合成缺陷的浆细胞中,抗体会在内质网腔中聚集D.内质网腔中含有能够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酶10.细胞器间各司其职,协同细胞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溶酶体完成胞内自噬过程,有助于消化细胞内异物,是细胞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线粒体有助于监测细胞凋亡级联反应、钙循环和腺苷三磷酸合成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蛋白质的“加工厂”,不仅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同时还在肿瘤的消融、凋亡、自噬和坏死等多种抑制转移途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有助于细胞自噬和消化胞内异物,在机体免疫中属于第一道防线B.线粒体含有DNA和核糖体,可自主合成某些蛋白质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除加工蛋白质外还可合成其他有机物D.与其他细胞器相比,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11.《光明日报》2023年4月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课题组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与理县发现一新种——汶川滑蜥。下列关于汶川滑蜥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是其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其收缩所需能量均由线粒体提供C.膜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等细胞结构有关D.该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12.核孔复合物(NPC)结构是细胞核的重要结构,近日施一公团队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NPC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电镜观察到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附着NPC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可以与内质网膜相联系B.NPC保证了细胞核与细胞质间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自由进出C.非洲爪蟾NPC可为细胞质中核糖体上的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提供原料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NPC数量较少,因此代谢较弱13.下图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的显微照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处为细胞质基质,b处为细胞液B.细胞中b处的溶液浓度大于a处C.清水引流后能观察到a的面积增大D.清水引流后能观察到b处颜色变浅14.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是因为磷脂分子可以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与膜上的转运蛋白有关,而与磷脂双分子层没有关系C.不同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他们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是相似的D.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时,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不一定在生物膜上15.细胞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后,胞吞形成多囊体。多囊体可以与溶酶体融合,其中内容物被水解酶降解,也可与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形成外泌体(如下图所示),内部包含脂质、蛋白质、RNA等多种物质。溶酶体蛋白DRAM会降低溶酶体的水解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泌体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B.外泌体是由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囊泡C.和野生型小鼠相比,DRAM基因缺失型小鼠血浆中外泌体的含量更高D.可以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细胞内多囊体,进一步分析外泌体的结构和成分16.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运输葡萄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肠上皮细胞借助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吸收葡萄糖和Na+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小肠上皮细胞借助GLUT2运输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差、GLUT2数量有关C.胰岛素能降低图中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的活性,减少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D.图中Na+/K+ATPase是由核糖体合成的既有运输功能又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为Na+、K+逆浓度运输提供能量17.绿叶海天牛可以长时间依靠从藻类中“夺取”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生命活动,并且通过进食将藻类的细胞核基因转移到自身细胞核的基因组中,以实现这些叶绿体的增殖和更新。下列有关绿叶海天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藻类基因最可能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B.功能受损的叶绿体的分解过程需溶酶体参与C.绿叶海天牛细胞中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6种D.叶绿体的增殖是在核、质基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18.科学家发现某些RNA具有催化活性,可以切割RNA,这些由活细胞合成,起催化作用的RNA被称为核酶。与普通酶相比,核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催化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核酶作用的底物可以是其自身B.核酶催化化学反应具有专一性C.核酶可断裂RNA中的磷酸二酯键D.核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较普通酶少19.酶A、酶B与酶C是分别从三种生物中纯化出的ATP水解酶。研究人员分别测量其对不同浓度的ATP的水解反应速率,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ATP浓度相对值增大,三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均增大B.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三种酶所需要的最低ATP浓度相同C.酶A通过降低ATP水解所需活化能以提高反应速率D.当反应速率相对值达到400时,三种酶中酶A所需要的ATP浓度最低20.下图是CaA.跨膜运输时,CaB.此过程是主动运输,细胞在ATP供能的情况下主动吸收以提高胞内CaC.该载体蛋白具有降低ATP水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的能力D.载体蛋白的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活性发生改变21.细胞内有种马达蛋白能够与“货物”(囊泡或细胞器)结合,沿细胞骨架定向“行走”,将“货物”转运到指定位置,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马达蛋白“行走”所需要的ATP可直接来自细胞质基质B.浆细胞中马达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抗体分泌C.细胞中合成细胞骨架和马达蛋白的原料不相同D.图示转运“货物”的途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22.如下图所示,在b瓶和d瓶中放入适量萌发的水稻种子,用于探究水稻种子萌发过程的呼吸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瓶内左侧玻璃管不一定要插入NaOH溶液的液面下B.短时间内b瓶和d瓶的温度会升高,且b瓶升高更快C.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b瓶内的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D.d瓶内换成等质量的马铃薯块茎也可观察到相同的现象23.细胞呼吸是细胞中合成ATP的主要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B.细胞呼吸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全部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C.相同质量的脂肪与葡萄糖相比,脂肪氧化分解时产生ATP更多D.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合成的ATP主要来自无氧呼吸24.下图展示了生物体内与ATP有关的部分反应,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过程②⑥为ATP的水解,通常与吸能反应相联系B.叶肉细胞内③的速率大于④的速率时,植物体的干重不一定增加C.过程③的产物为糖类,可在细胞内转化为氨基酸、脂肪等其它有机物D.一片处于稳定状态的森林中,过程①同化的能量与过程⑥释放的能量基本相等25.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h测定的温室内CO2浓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B.6h时,图2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等C.18h时,图2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D.该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2的量为0时,在两图中的描述点共有4个26.将蓝莓发酵制成蓝莓酒后,蓝莓中花青素、维生素、钙等多种营养更易被人体吸收,口感也很受欢迎。蓝莓酒由于制作过程简单,可以家庭制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家庭制作蓝莓酒主要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B.发酵后的蓝莓酒所含有机物种类增多C.制作蓝莓酒过程中,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D.需定时打开瓶盖释放酵母菌发酵产生的CO227.油炸臭豆腐,是我国一些地方的风味小吃,制作时需要将豆腐浸入含有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卤汁中发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卤汁中的乳酸菌和芽孢杆菌不存在竞争关系B.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乳酸和CO2C.微生物发酵产生了不同的代谢物使得臭豆腐具有特殊的风味D.腐乳制作原理是毛霉等多种微生物中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分解的结果28.下列对泡菜进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过程描述有误的是()A.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B.亚硝酸钠标准显色液颜色越深,其亚硝酸钠含量越高C.需要用氢氧化铝乳液去除样品处理液中的杂质和色素D.称取适量泡菜制备样品处理液后,还需要进行比色和计算29.人们为了方便培养基的制作、运输和存储,把培养基所具有的成分脱水后获得干粉或颗粒,称为脱水培养基。下列有关脱水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直接用来培养细菌 B.使用时不需要再进行灭菌处理C.脱水培养基中含有碳源和氮源 D.可以用来培养各种微生物30.药物敏感试验旨在了解某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纸片扩散法是试验的常用方法,在纸片周围会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抑菌圈越大,说明该病原微生物对该种抗生素敏感性越大B.图1中IV的抑菌圈中出现了部分菌落可能是该病原微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C.进行药敏试验,需使用涂布器将平板上布满测试菌D.接种后的平板在培养时的放置应如图2中②所示,可以防止污染31.如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某一稀释度下至少涂3个平板,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常会比实际活菌数目少B.3号试管中的样品溶液稀释倍数为104倍C.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8个D.该实验需设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用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32.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某同学将1g土壤稀释105倍后,吸取定量稀释液涂布在5个特定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B.培养基接种后需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统计菌落时只能透过皿盖进行观察C.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可得出1g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数约为1.75×108个D.实验中使用的涂布器应先蘸取适量酒精并在火焰上引燃,冷却后再进行操作33.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会引起许多严重感染,它可耐受质量分数为7.5%的NaCl溶液。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添加适量血液的血平板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为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振荡培养时应选用含质量分数为7.5%NaCl溶液的鉴别培养基B.振荡培养可使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提高培养液中的氧气含量C.若血平板中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则初步说明鲜牛奶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D.为使检测更严谨,应设置加灭菌的鲜牛奶但其他操作均与图示相同的对照组34.某研究团队从食塑料蜡虫肠道中分离能降解聚乙烯(PE)的细菌,以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将分离得到的两种细菌(YT1和YP1)在PE薄膜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细菌数量变化以及PE失重率(降解PE能力的高低)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经湿热灭菌后的含PE、葡萄糖和无机盐等成分的液体培养基分离目的细菌B.分离得到目的细菌的纯培养可用平板划线法在酸性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C.在得到图1曲线过程中的计数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D.在第20天后两种细菌群体降解PE的能力差异增大,且细菌YT1强于细菌YP135.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胶酶能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B.食品加工中的果胶酶是一种复合酶C.酶的反应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反应物的减少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D.果胶酶包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36.下列有关“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衣物质地、洗涤方式、洗衣粉种类和用量等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B.污渍清洗到相同程度所需时间可作为实验的观察指标C.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D.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37.下图1为固定化酵母细胞的部分操作,图2为其实验结果。针对图示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1X溶液有利于凝胶珠的形成,用自来水配制即可B.图1中注射器距离X溶液液面的远近对凝胶珠的形状无影响C.图2中出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小所致D.改变图1中滴加溶液的速度也可能导致图2的结果38.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在凝胶外部移动,速度较快B.用电泳法分离血红蛋白时,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均会影响迁移速度C.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一些杂蛋白,所用试剂为生理盐水D.血红蛋白的释放所用的试剂为蒸馏水和柠檬酸钠溶液39.对胡萝卜素的提取和鉴定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所使用原料的干燥程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B.纸层析鉴定中点样完成,将滤纸卷成筒状使两侧边缘连接在一起,放入层析液中C.作为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需要与水混溶D.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有机溶剂遇明火易爆炸40.某科研人员为了研究石油醚、苯、丙酮在色素分离中的各自功能,分别用标准层析液(石油醚:丙酮:苯=20:2:1)、石油醚、苯、丙酮等4种液体来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分离时间为140秒,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有误的是()A.标准层析液组为对照组,其他三组为实验组B.层析液中石油醚的功能是分离菠菜叶中的胡萝卜素C.层析液中丙酮的功能是分离菠菜叶中的叶黄素D.层析液中苯的功能是分离菠菜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二、非选择题41.某学生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油料作物油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习性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油菜果皮细胞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细胞器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至种子。种子细胞内的蔗糖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种子细胞吸收蔗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2)冬季气温过低时,油菜植株会出现冻害,冻害主要发生在油菜的(填“幼嫩部位”或“成熟部位”),原因是。(3)油菜、花生等脂肪类种子播种时要浅播(种子表面覆盖土层较薄),大豆、小麦等淀粉类种子则可适当深播,请从细胞呼吸的角度分析浅播的原因:。(4)研究小组将生长在低温(-4℃)和常温(0℃以上)环境下的油菜根尖成熟区分别制成提取液,并用斐林试剂检测,结果发现:低温组和常温组都出现砖红色沉淀,但低温组颜色明显加深。该实验说明低温会诱导根尖细胞中的合成,这种物质变化可使油菜植株在低温下的吸水能力(填“增强”或“减弱”)。42.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清水中不易涨破,而红细胞在清水中却容易涨破。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分子穿过膜磷脂双分子层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答出两点)。(2)红细胞快速吸水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CHIP28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科研人员将水通道蛋白CHIP28插入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爪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膜上,再将卵母细胞放清水中。预期实验结果是。(3)为了进一步研究水通道蛋白CHIP28的功能,科研人员将水通道蛋白CHIP28插入人工制作的脂质体并置于某一溶液中,记录脂质体涨破的时间。对照组则需要制作。脂质体内外溶液渗透压大小应符合(填“等渗”“外低内高”或“外高内低”)。该实验还可以证明水通道蛋白CHIP28运输水分子具有的特点。43.如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⑤表示组成生物膜的物质。请回答:(1)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具有结构特点。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2)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则细胞壁位于图中的(填“A侧”或“B侧”)。(3)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结构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4)磷脂双分子层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④]蛋白质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使生物膜具有的功能特点。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有关。44.某研究小组将绣球植株分组并给予不同遮光处理,适应60天后测定绣球植株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晴朗的白天,绣球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来源,分别是。据图分析可知,该研究小组是以来表示绣球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2)为了解绣球植株叶片在晴朗白天时的实际光合速率,研究小组还测定了植株叶片的呼吸速率,具体操作是,其结果如表。组别全光组50%遮光组75%遮光组呼吸速率(μmolCO2.m-2..s-1)0.530.360.41(3)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推测,绣球植株叶片适应遮光环境的机制是,从而保证植株在遮光环境中的正常生长。45.番茄灰霉病菌严重影响番茄生产,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蛋白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能否用于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者设计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时,取适量菌液涂布于固体培养基上,将无菌滤纸片(直径5mm)在菌液中浸泡后覆盖于固体培养基中心,数秒后取出滤纸片,培养皿倒置培养后测量大小以判定抑菌效果。(2)枯草芽孢杆菌为好氧微生物,液体培养时应采用(填“静置”或“摇床震荡”)培养。培养过程中抽样检测活菌数量时,应采用法,其原因是。(3)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蛋白分子量时,SDS的作用是。46.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和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都属于类胡萝卜素,两种色素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常用萃取法,提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提取过程应采用水浴加热,在加热瓶口还要加装置,以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也可用萃取法提取,原因是。(2)工业生产上,常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已知红酵母细胞在合成β-胡萝卜素过程中会产生还原性较强的物质,该物质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合成β-胡萝卜素的红酵母菌株,首先将土样制成菌液,涂布到含TTC的培养基上,挑选出菌落,然后通过平板划线法进行。(3)工业生产番茄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以提高出汁率,原因是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细胞的。科研人员通过酶解法和吸水胀破法将果胶酶从某种微生物中释放了出来,进一步分离纯化该酶的方法是法,鉴定该酶纯度的方法是法。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莲花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因此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A错误;

B、池塘中的所有鱼不能构成群落,B错误;

C、池塘之中的淤泥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成分,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C错误;

D莲具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池塘中的鱼具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二者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4)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言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5)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6)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7)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8)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9)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2.【答案】B【解析】【解答】A、该病毒繁殖过程所需能量由宿主细胞提供,A错误;

B、病毒属于生物,但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一个结构层次,B正确;

C、甲型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利用人体细胞的原料(氨基酸)合成自身蛋白质,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2)分类:DNA病毒、RNA病毒。(3)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3.【答案】A【解析】【解答】A、某些微量元素可以参与形成复杂化合物,Fe是微量元素,是参与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A正确;

B、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

C、组成人和玉米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差异很大,C错误;

D、人体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1、组成细胞的元素从含量的角度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S、P、K、Ca、Mg等,其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是细胞的基本元素;微量元素Fe、Mn、B、Zn、Mo、Cu含量少,但是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在细胞鲜重中,O>C>H>N,在细胞干重中,C>O>N>H。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4.【答案】C【解析】【解答】A、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是以核糖核苷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单体组成的多聚体,A错误;

B、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之间的差别在于五碳糖和核苷酸不同,同种核酸之间的差别在于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序不同,B错误;

C、不同生物核酸的差异与亲缘关系远近有关,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C正确;

D、细胞内基因的修复能力,与按时服用核酸保健品并无关联,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细胞不会直接利用外来核酸,无论是食物中的核酸,还是补充特定的核酸,都不能直接被细胞利用,都要被消化系统内的酶分解后才能被人体细胞利用;细胞内的基因修复有复杂的机制,补充核酸不会增强基因修复能力。5.【答案】C【解析】【解答】A、多糖结合RNA形成glycoRNA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形成相应的化学键,A正确;

B、多糖、RNA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而组成多聚体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

C、glycoRNA是由多糖和RNA结合形成的,元素组成为C、H、O、N、P,RNA的元素组成也是C、H、O、N、P,C错误;

D、多糖可以分布于细胞膜,如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分布于细胞质,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2、生物大分子都是多聚体,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6.【答案】C【解析】【解答】A、ATP、R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胆固醇的元素组成为C、H、O,水通道蛋白的元素组成为C、H、O、N,共有的元素有C、H、O,A正确;

B、肝糖原、氨基酸、核苷酸、纤维素属于有机物,均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B正确;

C、细胞膜、液泡膜、核膜、溶酶体膜让小分子物质选择性通过,有些大分子能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C错误;

D、蓝藻属于原核细胞,不都含有核膜和中心体,红藻、褐藻、伞藻和硅藻属于真核细胞,含有核膜和中心体,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2、生物大分子都是多聚体,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3、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核无核膜、核仁,遗传物质DNA分布的区域称拟核;无染色体有核膜和核仁;核中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细胞壁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形成的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举例放线菌、蓝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增殖方式一般是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7.【答案】D【解析】【解答】ABCD、题图可知,该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形成3条肽链,其中一条是环状肽链,由2个二硫键将3条肽链连接。对于环状肽链来说,失水数等于氨基酸数,所以脱去的水分子数是(m-2)个;2个二硫键脱去的氢原子是4个,因此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m-2)+4,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二硫键的个数×2);

(3)若已知多肽中氮原子数为m,氨基个数为n,则缩合为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为m-n+肽链数;

(4)蛋白质分子中氨基数=R基上氨基数+肽链数=各氨基酸中氨基总数-肽键数;

(5)蛋白质分子中羧基数=R基上羧基数+肽链数=各氨基酸中羧基总数-肽键数。8.【答案】C【解析】【解答】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

B、某些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类可与脂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脂,B正确;

C、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碱组成,C错误;

D、细胞癌变时,有的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膜的结构:(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2)细胞膜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朝向膜的内侧,亲水性头部朝向膜的外侧。(3)细胞膜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所构成,少数为糖类。(4)蛋白质位置: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5)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多数受体为糖蛋白,与细胞识别密切相关。(6)细胞膜的结构中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大多也能运动,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9.【答案】D【解析】【解答】A、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微粒体重的膜应该是内质网结构的一部分,A错误;

B、信号肽是由特定基因控制合成的,每个细胞中都有该基因,但不是每个基因都有该脱氧核苷酸序列,B错误;

C、SRP与SP结合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的前提,SP合成缺陷的浆细胞中,抗体无法进入内质网的,C错误;

D、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可以推出内质网腔内含有能够在特定位点催化肽键水解的酶,D正确;

故答案为:D【分析】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2、分泌蛋白先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形成一段多肽链后,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信号,再与内质网上信号识别受体DP结合,将核糖体-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SRP脱离,信号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形成折叠的蛋白质,随后,核糖体脱落。10.【答案】A【解析】【解答】A、溶酶体有助于细胞自噬和消化胞内异物,溶酶体是细胞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不是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故A错误;B、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内含有DNA和核糖体,可以自主合成某些蛋白质,故B正确;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蛋白质的加工厂,不仅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还可以加工合成其他有机物,故C正确;D、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故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1、细胞中几种常考的细胞器

(1)细胞壁

分类在细菌、真菌、植物的生物,其组成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壁,而原生生物则有一部分的生物体具有此构造,但是动物没有。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真菌细胞壁则是由几丁质、纤维素等多糖类组成。

(2)细胞膜

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做细胞膜。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此外,它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和内侧,有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它们以不同深度镶嵌在磷脂分子层中,或者覆盖在磷脂分子层的表面。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质

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细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的生命活动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死亡后,其细胞质的流动也就停止了。

(4)线粒体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表面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内膜向内形成一些隔,称为线粒体嵴。在线粒体内有丰富的酶系统。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中心,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5)叶绿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基粒(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基质中还含有DNA。

(6)内质网

它与细胞膜及核膜相通连,对细胞内蛋白质及脂质等物质的合成和运输起着重要作用。内质网根据其表面有无附着核糖体可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表面有附着核糖体,具有运输蛋白质的功能,滑面内质网内含许多酶,与糖脂类和固醇类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有关。

(7)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网状囊泡,是细胞内的运输和加工系统。能将粗面内质网运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浓缩和包装成分泌泡和溶酶体。

(8)核糖体

附着在内质网膜的外表面,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基地。

(9)中心体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因为它的位置靠近细胞核,所以叫中心体。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的物质组成,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密切关系。

(10)液泡

液泡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达到很高的浓度。它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的状态。

(11)溶酶体

内含多种水解酶,具有自溶和异溶作用。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其内含有很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物质。

(12)细胞核

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染色质、核液和核仁四部分。核膜与内质网相通连,染色质位于核膜与核仁之间。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细胞核的机能是保存遗传物质,控制生化合成和细胞代谢,决定细胞或机体的性状表现,把遗传物质从细胞(或个体)一代一代传下去。

2、人体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它们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粘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毒、细菌)的作用。

(2)第二道防线

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

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脾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11.【答案】B【解析】【解答】A、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

B、收编所需能量由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提供,B错误;

C、膜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有关,C正确;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膜包括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

成的,细胞膜的外侧还有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2、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含有DNA,DNA是遗传物质,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

3、细胞都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2.【答案】A【解析】【解答】A、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联核膜,A符合题意;B、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可以穿过NPC进出细胞核,但DNA不能自由进出,所以NPC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C、NPC是细胞核的结构,而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C不符合题意;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也就没有NP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一、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以及多余的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首选材料。

二、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与细胞核的结构分不开的,其结构和对应的功能是: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4、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13.【答案】D【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a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部分,b为液泡内的液体,即细胞液,A错误;

B、该细胞已发生质壁分离,正准备质壁分离复原,继续质壁分离还是保持该状态无法判断,因此无法判断细胞中b处的溶液浓度与a处的大小,B错误;

CD、清水引流后,细胞吸收,原生质变大,a的面积减小,b处颜色变浅,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14.【答案】B【解析】【解答】A、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由于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因此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转运蛋白以及磷脂双分子层都有关系,B错误;

C、由于细胞内不同生物膜在组成成分(都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和结构上十分相似,因此不同生物膜之间可以进行转化,例如内质网可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C正确;

D、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时,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不一定在生物膜上,有可能在细胞内,例如性激素的受体,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膜系统包括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生物膜主要有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功能特征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15.【答案】D【解析】【解答】A、外泌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错误;

B、外泌体是由单层膜包被的囊泡,B错误;

C、溶酶体蛋白DRAM会降低溶酶体的水解功能,因此,DRAM基因缺失型小鼠血浆中外泌体的含量更低,C错误;

D、利用差速离心将外泌体分离出来,然后进一步分析,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后,胞百形成多囊体,多囊体可以与溶酶体融台,其中内容物被水解酶障解,也可与投融台后释放到整外,形成外泌体(如下图所示),内部包含服质、蛋白质、RNA等多种物质。溶酶体蛋白DRAM会降低溶酶体的水解功能。16.【答案】B【解析】【解答】A、小肠上皮细胞借助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吸收葡萄糖利用了Na+的浓度差,属于主动运输,Na+的运输过程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B、小肠上皮细胞借助GLUT2运输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则影响其转运速率的因素是葡萄糖浓度差、GLUT2数量,B正确;

C、胰岛素能降低图中GLUT2转运载体的活性,减少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量,C错误;

D、Na+/K+ATPase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是Na+、K+逆浓度运输的载体蛋白,Na+/K+ATPase可水解ATP提供能量,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如甘油,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17.【答案】C【解析】【解答】A、藻类基因属于大分子,最可能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A正确;B、功能受损的细胞器的分解过程需溶酶体参与,B正确;C、该细胞中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5种,C错误;D、叶绿体含有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增殖受核、质基因共同控制,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1、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大分子会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该过程需要能量。

2、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衰老退化的线粒体最终会被细胞内的溶酶体分解清除。

3、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无膜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18.【答案】D【解析】【解答】A、核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可以切割RNA,因此,核酶作用的底物可以是其自身,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核酶是酶的一种,因此核酶催化化学反应也具有专一性,B正确;

C、核酶可通过断裂RNA中的磷酸二酯键进而切割RNA,C正确;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19.【答案】A【解析】【解答】A、ATP浓度相对值大于50时,随着随ATP浓度相对值增大,三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均不变,A错误;

B、酶A、酶B和酶C的最大反应速率分别是1200、800和400,各曲线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三种酶需要的ATP浓度均为10,B正确;

C、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因此酶A通过降低ATP水解所需活化能以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

D、当反应速率相对值达到400时,三种酶中酶A所需要的ATP浓度最低,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称缩写,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20.【答案】B【解析】【解答】A、在跨膜运输时,Ca2+需与特定的载体蛋白紧密结合,能表明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A正确;

B、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一侧,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进行主动运输,B错误;

C、有ATP水解成ADP的过程,说明该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酶是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的,C正确;

D、在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的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功能(活性)的改变,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如甘油,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

2、ATP与ADP可相互转变。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21.【答案】C【解析】【解答】A、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完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且产生少量ATP,因此马达蛋白“行走”所需要的ATP可直接来自细胞质基质,A正确;

B、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分泌过程中,以囊泡的形式与马达蛋白结合,转运到细胞膜,该过程中需要马达蛋白催化ATP水解供能,所以在浆细胞中马达蛋白功能异常会影响抗体的分泌,B正确;

C、细胞骨架的成分是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因此细胞中合成细胞骨架和马达蛋白的原料都是氨基酸,C错误;

D、马达蛋白是通过与细胞骨架结合后,沿细胞骨架定向“行走”来转运“货物”的,原核细胞中无该结构,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3、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2.【答案】B【解析】【解答】A、据图分析,a瓶内左侧玻璃管需要插入NaOH溶液的液面下,其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CO2A错误;

B、b瓶内水稻种子进行需氧呼吸,d瓶内水稻种子先进行需氧呼吸后进行厌氧呼吸,短时间内b瓶和d瓶的温度会升高,且b瓶温度升高更快,B正确;

C、水稻种子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可产生CO2,故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b瓶内的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C错误;

D、马铃薯块茎厌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CO2,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即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充裕的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的呼吸方式。(2)在探究活动中,需要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情况。

(3)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4)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实验注意事项

(1)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的作用:吸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使酵母菌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二氧化碳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

(3)实验现象:C和E瓶中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且C瓶比E瓶更浑浊。

(4)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且快。

3、实验结果的分析

(1)检测CO2的产生:观察石灰水浑浊程度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产生CO2情况。

(2)检测酒精的产生:将两组实验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各取2mL,置于2只干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轻轻振荡混允,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23.【答案】C【解析】【解答】A、有氧呼吸过程中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A错误;

B、有氧呼吸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无氧呼吸的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大部分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释放出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和ATP中的能量,B错误;

C、由于脂肪中含有的C、H元素更多,故相同质量的脂肪与葡萄糖相比,脂肪氧化分解时产生ATP更多,C正确;

D、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合成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24.【答案】D【解析】【解答】A、过程②⑥为ATP的水解,释放能量,通常与吸能反应相联系,A正确;

B、叶肉细胞内③的速率(光合速率)大于④的速率(呼吸速率)时,植物的干重不一定增加,因为植物体还有其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非绿色部分,该部分细胞要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B正确;

C、过程③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其产物为糖类,可在细胞内转化为氨基酸、脂肪等其他有机物,C正确;

D、若一片森林处于稳定状态,则过程①同化的能量应大于过程⑥释放的能量,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1、ATP与ADP可相互转变。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2、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3、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和NADPH,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暗反应又叫碳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分为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叫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将储存在ATP、NADPH中的化学能转移动糖类等有机物中。25.【答案】D【解析】【解答】A、图中看出,当温度达到55℃时,光合作用不再吸收二氧化碳,只剩下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曲线,表示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的酶失活,只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分析图2可知,6h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为0,此时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大值,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合成作用强度相等,因此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等,B正确;

C、分析图2可知,18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等于0,说明此时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有氧呼吸的强度。因为植株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所以植株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的O2量就必须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这样才能保证非叶肉细胞的O2供应,而使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有氧呼吸的强度,C正确;

D、图2中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净光合速率为0,处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曲线的拐点,因此图2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图1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温度条件是40℃,共5个,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和NADPH,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暗反应又叫碳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分为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叫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将储存在ATP、NADPH中的化学能转移动糖类等有机物中。

2、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但在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以恢复。26.【答案】D【解析】【解答】AC、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制作蓝莓酒过程中,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制作蓝莓酒主要是酵母菌发酵能产生酒精的结果,AC正确;

B、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中间产物,故发酵后的蓝莓酒所含有机物种类增多,B正确;

D、酵母菌发酵时需要保持无氧环境,打开瓶盖会导致氧气进入,影响发酵,且可能导致杂菌污染,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当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27.【答案】C【解析】【解答】A、卤汁中的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存在竞争关系,共同争夺空间和营养,A错误;

B、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乳酸,没有产生CO2,B错误;

C、题中显示,制作时需要将豆腐浸入含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卤汁中发酵形成的,可见,臭豆腐是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制作成的,C正确;

D腐乳制作原理是毛霉等多种微生物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将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分解成有机小分子的结果,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腐乳的制作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28.【答案】A【解析】【解答】A、亚硝酸盐的检测原理是:①有关反应: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物;反应物+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玫瑰红色染料。②判断方法:观察样品颜色变化,并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比较,然后估算亚硝酸盐含量。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需要用到对氨基苯磺酸溶液,A正确;

B、观察样品颜色变化,并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比较,然后估算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钠标准显色液颜色越深,其亚硝酸钠含量越高,B正确;

C、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目的是吸附色素等杂质,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C正确;

D、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称取适量泡菜制备样品处理液后,还需要进行比色和计算,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1、泡菜的制作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

2、泡菜的制作过程: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将经过预处理的新鲜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置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向水槽中补充水。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的影响。

3、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即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29.【答案】C【解析】【解答】AB、脱水培养基需要加入适量水分,并灭菌后,再用于细菌的培养,A、B错误;

C、脱水培养基中应含有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物质,C正确;

D、脱水培养基不能培养病毒,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归纳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一般用于微生物的鉴别、分离和计数,液态培养基常用于扩大化生产,观察细菌运动。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等;根据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30.【答案】D【解析】【解答】A、抑菌圈越大,说明该种抗生素对该种病原微生物抑制作用越强,说明该病原微生物对该种抗生素敏感性越大,A正确;

B、图1中IV的抑菌圈中出现了部分菌落可能是该病原微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耐药性,B正确;

C、进行药敏试验,需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平板上布满测试菌,使用的工具是涂布器,C正确;

D、接种后的平板在培养时的放置应倒置,即如图2中①所示,倒置培养能防止冷凝形成的水珠滴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同时可以防止水分过快蒸发,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31.【答案】C【解析】【解答】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故某一稀释度下至少涂3个平板。稀释涂布平板得到的菌落可能存在两个或多个细菌细胞长成一个菌落,使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低,A正确;B、据图可知,将10g土样加入到90mL无菌水中定容至100mL后,此时土样稀释倍数为10倍,再经3次10倍稀释得到3号试管中的样品,故3号试管中样品的稀释倍数是104倍,B正确;C、5号试管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68+175+167)÷3×106÷0.1≈1.7×109个,C错误;D、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选择作用,需设置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基上的菌落种类数目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类型,则说明起到了选择作用,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32.【答案】B【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要分离获得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可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A正确;

B、培养基接种后需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统计菌落时可以从皿底或者透过皿盖进行观察,进行标记时,需要在皿底做标记,B错误;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则菌落为13、462的平板舍去,则1g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数约为(156+178+191)÷3÷0.1x105=1.75x108个,C正确;

D、实验中使用的涂布器应先蘸取适量酒精并在火焰上引燃,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冷却,冷却后再进行操作,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1、(1)该培养基配方中的氨源除了尿素外,还有蛋白胨,因此尿素不是唯一氨源,不能分离出尿素分解菌。

(2)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纯化细菌时,如菌液浓度过高,则培养基中菌落可能连成一片,需要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加大稀释倍数),以避免此种现象出现。(4)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菌种接种在回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4摄氏度的冰箱中保藏。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