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7《昆明的雨》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7《昆明的雨》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7《昆明的雨》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7《昆明的雨》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文本把握】一、散文的体裁散文教学要找到适宜的、精准的教学内容,首先就要深化体式认知。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散文评论家林非先生提出了“真情实感”这一散文文体规范。他说:“散文创作是-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像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所以散文教学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但有一点更重要,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昆明的雨》在文体上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独特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二、独特的言说方式和独特的情思“写实性”和“自述性”作为散文最重要的两个特征已基本被认可。写实性是指散文不崇尚虚构,所言说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或者存在过的;自述性是指散文的言说方式,一般是指作者的自述,在自述中表现作者的独特情思。基于这两个特征,散文阅读要关注的主要是三个点:独特的言说方式、作者的独特情思和“这一位”作者的独特情思。要做到这一点,散文的阅读教学就需要读者“知其人”。在散文教学中,只有在知人论世和文本理解之间实现关联,才能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从一定程度上说,知人论世的深度决定了散文教学的高度。具体到汪曾祺的《昆明的雨》,要引导学生对其独特的言说方式、作者的独特情思和“这一位”作者的独特情思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汪曾祺语言艺术的传承脉络。三、主题的表达《昆明的雨》是汪曾祺晚年创作的写景抒情散文。它是将一般昆明人抗战时期的生活,浮现在他的民风世俗和自然风光之中,多幅很有现代特色的“浮世绘”的长卷。这是一篇怀旧之文,不只是叙旧事,还述旧情。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文章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中的景、事、物一一展开: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大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莲花池边酒店与友小酌……文章信笔所致,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所以文章首尾都有“我想念昆明的雨”,特别是雨中小店与友小酌,那份战乱中难得的闲适、恬淡、惬意,让作者念念不忘。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到: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本文就是借写昆明的雨来表达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想念,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珍爱,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作者丰富而醇厚的内心世界,爱自然,爱生活,爱平民百姓的人文内涵。【教学意图】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散文阅读教学,要以文本研读为中心,以“知人论世”为必要支架,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品味言语的独特性,读懂读透“这一位”作者独特的情思。《昆明的雨》处处充满着美感和诗意,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使人动情。教学这篇课文,我认为重在引导学生赏读文本,领悟文中的四美和品味文中的诗意。教师补充介绍汪曾祺在昆明生活的经历,引出昆明是他的第二故乡的昆明情结。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品析昆明雨季的美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找出文中叙写的雨季中的景、物、事,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2.了解汪曾祺的昆明情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文中所写的昆明雨季的特点。2.品味文中的美感和诗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情境教学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氛围。雨最能拨动画家的心弦,雨最能勾起文人的情思。作家汪曾祺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抒情散文《昆明的雨》。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屏显:1.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对昆明雨的喜爱之情。2.第2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直接抒发对昆明雨的情感,我想念昆明的雨。这样这样的写法叫什么?(交流点拨)首尾呼应3.我们文章贯穿的一条情感线索是什么?(交流点拨)我想念昆明的雨。三、寻找昆明雨的特点。作者说“我想念昆明的雨”让我们走进文本去看一看,那让作者魂牵梦萦的“昆明的雨”究竟有什么特点?屏显:1.昆明的雨季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雨季时间长、气压不低,不使人厌烦、人很舒服。明亮、丰满、浓绿、使人动情的。2.请同学们读6-10自然段进行圈点勾画。圈画出作者围绕“昆明的雨”主要回忆了哪些景、物、事?(交流点拨)有仙人掌、菌子、杨梅、画、丁香花、莲花池,卖杨梅的女孩子,送缅桂花的房东,酒店喝酒。四、研读课文,寻觅美。引导学生学会用课后阅读提示助读:作者回忆那段时光中的美感与诗意,那么现在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在88页,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屏显关键词: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思考:汪曾祺是一个画家,他用生花妙笔来为我们描绘了昆明的四种美,下面我们一起去寻觅文中描绘的美?(分组寻觅美):第一组的同学寻找景物的美;第二组的同学寻找滋味的美;第三组同学找人情的美,第四组的同学寻找氛围的美。(交流展示)景物的美: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小花帽、穿着绣了满帮花的鞋、声音娇娇的。滋味的美:杨梅一点都不酸!好吃。“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干巴菌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人情的美:有时候送来一个七寸的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是我的心软软的。氛围的美:(预设:学生不能体会文中的氛围美,教师补充介绍汪曾祺在昆明的生活经历,有助于学生体悟文章的氛围美,从而体会汪老的昆明情结。)屏显问题: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描绘氛围的美?(交流点拨)是啊,这个情味很难体会,我是从“一个个小小的一”来进行品味的,同大家一起分享:依次屏显:一满池清水、一家小店、一碟猪头肉一尊石像、一架大木香花树、一半瓶小酒一条小街、一群不动的鸡、一对知己(听着雨声、赏着美景、闻着花香、吃着猪头肉、喝着小酒、谈着人生。)渲染了一份,多么静谧,多么闲适,多么恬淡,多么惬意的氛围的美啊!师缓缓地说道:“眼前一满池清水、一尊石像、一条小街、一家小店、一大架开满花的木香树、一群不动的鸡、一碟猪头肉、一半瓶小酒(我们文中说的是:半市斤酒)一对知己在这里谈着人生。师生齐:“听着雨声、赏着美景、闻着花香、吃着猪头肉、喝着小酒、谈着人生。是多么美好与惬意的事情啊!”渲染了一份,多么静谧,多么闲适,多么恬淡,多么惬意的氛围的美啊!五、品诗意。作者这个地方念念不忘,他年近七旬的时候,仍然几度爬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了昆明,寻找他当年的印记。他说:雨下大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交流点拨)大家请看:“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这几句诗初读时觉得很浅、很淡。我们再读、再品。细读、细品,就会让觉得特有味,让我们难以忘怀。这首诗前三句没有一个雨字,却处处都在写雨,这是暗写雨,后一句是直接写雨,写雨中的花,雨中的景。这样的写法就很有诗意。六、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寻觅《昆明的雨》中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也品味到了文中的诗意。这是汪老心中的昆明的雨,是汪老对昆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