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目录01模拟基础练【题型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题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题型三】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02重难创新练03真题实战练题型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1.下图是艾弗里用两种肺炎链球菌进行的两组实验,实验1得到结果1,实验2得到结果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果1为培养基上长S型、R型细菌B.结果2为培养基上仅长R型细菌C.实验2自变量控制运用了“减法原理”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B.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D.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与杂交育种的原理是相同的3.菌株甲能够降解烃类物质A,不能降解烃类物质B;菌株乙能够降解烃类物质B,不能降解烃类物质A。将菌株乙中的某种物质提取出来,加入培养基中培养菌株甲,培养得到的菌株甲中有一部分既能降解物质A又能降解物质B。推测从菌株乙中提取出的物质是(
)A.降解物质B的酶 B.DNA C.RNA D.多糖题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4.现有新发现的一种病毒,科研人员设计了如表所示两种方法来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Ⅰ将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分为两组,一组用适量DNA酶处理(a组),另一组用等量RNA酶处理(b组),然后分别侵染宿主细包检测是否有子代病毒产生Ⅱ将被侵染的宿主细包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c组)和胸腺嘧啶核苷酸(d组)的培养基上,之后接种该病毒检测子代病毒是否具有放射性A.Ⅰ中采用的是“减法原理”B.Ⅱ中不能都用标记尿嘧啶和胸腺嘧啶C.a组可作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的假设D.b组有病毒产生、d组病毒有放射性说明其遗传物质是DNA5.噬菌体有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之分。烈性噬菌体也称为毒性噬菌体,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包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DNA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是不引起宿主细包裂解的噬菌体,又称溶源噬菌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后发生了生态重组B.两类噬菌体合成核酸的原料都来自宿主细菌C.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温和噬菌体D.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方法是用T2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6.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噬菌体20分钟后会引起大肠杆菌裂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组试管Ⅲ中有少量子代噬菌体含32PB.本实验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C.该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了模板、原料和酶等题型三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7.下列关于科学方法、技术及实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推出测交实验理论值为1:1,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用到了加法原理D.沃森和克里克建构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和手机拍下的显微镜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的照片都属于物理模型8.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多种方法,如酶解法、同位素标记法和病毒重组法等,对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探索。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A.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不一定是没有细包结构的病毒B.大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是RNAC.肺炎链球菌中既有DNA又有RNA,其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RNA是其遗传物质9.RNA世界假说是科学家依据多年的研究而提出的一条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其主要观点为在生命起源的早期阶段,RNA是生命的主要构成要素和遗传物质。以下科学事实中不支持该假说的是(
)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核糖体中的rRNA可以催化肽键的形成C.mRNA、tRNA和rRNA都以DNA为模板转录而来D.细包中是先合成核糖核苷酸,再将核糖核苷酸转变成脱氧核苷酸一、单选题1.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材料及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实验、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卡尔文循环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B.辛格和尼科尔森对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尝试制作真核细包的三维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用到了物理模型建构法C.从细包中分离各种细包器、DNA分子的复制方式的研究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都用到了相同的离心法D.脂肪鉴定的实验、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实验、有丝分裂观察的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到酒精的浓度和作用均不相同2.对遗传的认知不断深入。下表有关生物学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中,对应错误的是()选项科学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或结论A摩尔根假说—演绎法将控制果蝇眼色的生态定位在X染色体上B赫尔希、蔡斯离心提取噬菌体DNA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沃森、克里克搭建物理模型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梅塞尔森、斯塔尔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DNA的半保留复制A.A B.B C.C D.D3.烟草花叶病毒和车前草病毒均由一条RNA链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下图是两种病毒的重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RNA是某些病毒的主要遗传物质B.重建形成的病毒,病毒形态可能无法稳定维持C.两种病毒的重建过程中发生了生态重组D.可利用3H对两种成分进行标记开展实验探究4.离心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分离和提取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不同密度的物质分离,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包器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离心技术将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含不同元素的分布在试管的不同位置D.科学家可以用离心法直接将番茄细包和马铃薯细包融合得到杂种细包5.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的DNA将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原理是生态重组B.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可在大部分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C.烟草花叶病毒RNA能感染烟草叶片,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可以单独侵染宿主细包D.大肠杆菌分裂三次后提取DNA密度梯度离心,得到两条粗细一致的条带6.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下图甲表示T2噬菌体某些生态表达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④部分的放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的RNA聚合酶是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的B.图乙各物质或结构中含有核糖的有tRNA、mRNA和核糖体C.图甲中形成①②时存在T-A配对,形成③④时存在A-U配对D.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右向左7.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多种方法,如酶解法、同位素标记法和病毒重组法等,对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探索。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不一定是没有细包结构的病毒B.大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是RNAC.肺炎链球菌中既有DNA又有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RNA是其主要的遗传物质8.某实验小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都很高B.子代T2噬菌体均会被35S标记C.大部分子代T2噬菌体被32P标记D.实验前需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T2噬菌体9.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依次经过培养→离心→搅拌→检测等步骤B.完成该组实验需先后用到带32P标记和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C.若在上清液中检测到少量放射性,则可能是②过程搅拌不均匀D.新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说明只有部分噬菌体获得亲代的遗传信息10.单链RNA病毒可诱导机体产生大量抗菌肽来降低肠道内菌群的数量和丰富度,导致有益菌群受到削弱从而降低机体抗病毒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的单链RNA能携带遗传信息B.抗菌肽与RNA均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C.抗菌肽与RNA均含有C、H、O、N四种元素D.服用抗菌肽制成的药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二、多选题11.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发生生态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RⅠ、RⅡ、RⅢ),R型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SⅠ、SⅡ、SⅢ)。S型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包,为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入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若甲菌为RⅡ,乙菌为SⅢ,子代细菌可能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RⅡ是转化而来的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Ⅲ是转化而来的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能排除生态突变的可能12.在对照实验中,控制变量可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实验中采用了加法原理的是(
)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实验组分别作加热、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B.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观察其生殖器是否萎缩C.格里菲斯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向小鼠注射,观察小鼠是否存活D.“验证Mg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实验中,完全培养液作为对照,实验组是缺Mg培养液13.物种去除实验是指从群落中去除一种或几种物种的实验方法,被用在种间关系、物种多样性、某一特定种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等研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去除一种生物后,另一种生物也随之消失,说明两种生物是互利共生关系B.在不同的群落中去除同一种植物,生态系统功能会发生相同程度的变化C.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去除物种造成的影响越小D.物种去除实验运用了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14.肺炎链球菌分为S型细菌和R型细菌,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会遗留下完整的各DNA片段,下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机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生态能与R型细菌DNA整合是由于二者具有相似的结构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推测S生态可能具有控制荚膜形成的作用D.加热处理对氢键和磷酸二酯键均有破坏作用15.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质如下:处于特定生长期的R型细菌分泌感受态因子诱导自身产生细包壁自溶素,从而使自身细包壁局部缺失而呈感受态(一种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S型细菌中控制多糖荚膜合成的相关生态进入R型细菌并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分子上进而表达。随着细菌的繁殖,后代出现S型细菌和R型细菌两种类型的细菌后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R型细菌分泌的细包壁自溶素可用于分解植物细包的细包壁B.将R型细菌的DNA与S型细菌混合,不能产生R型细菌和S型细菌两种细菌后代C.R型细菌转变为S型细菌,其后代也是S型D.题干中细菌后代中的S型细菌主要来源于R型细菌的转化三、非选择题16.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2噬菌体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和。将上述a~f以正确的时间顺序排列(a为子代噬菌体):.(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以32P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应发生在图中e~f过程之间,如果在过程f之后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时出现的异常结果是
(3)下列曲线中,用来表示T₂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最合理的是行的操作是。(4)某种感染动物细包的病毒M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为探究病毒M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某研究小组展开了相关实验,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用具:该病毒核酸提取物、DNA酶、RNA酶、小白鼠及生理盐水、注射器等。I、实验步骤:①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成四组,编号分别为A、B、C、D。②将配制溶液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请完善下表(已知A/B为实验组,C/D为对照组且D组为空白对照组):组别ABCD注射溶液适量的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③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情况。Ⅱ、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说明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②,说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1.(2024·湖南·高考真题)我国科学家成功用噬菌体治疗方法治愈了耐药性细菌引起的顽固性尿路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用噬菌体治疗时,噬菌体特异性侵染病原菌B.宿主菌经噬菌体侵染后,生态定向突变的几率变大C.噬菌体和细菌在自然界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协同进化D.噬菌体繁殖消耗宿主菌的核苷酸、氨基酸和能量等2.(2022·重庆·高考真题)下列发现中,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是(
)A.遗传因子控制性状 B.生态在染色体上C.DNA是遗传物质 D.DNA半保留复制3.(2022·辽宁·高考真题)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对生物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下表对教材中相关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材料生物学研究A小球藻卡尔文循环B肺炎链球菌DNA半保留复制C枪乌贼动作电位原理DT2噬菌体DNA是遗传物质A.A B.B C.C D.D4.(2022·河北·高考真题)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生态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5.(2022·广东·高考真题)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B.摩尔根等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生态在染色体上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6.(2022·浙江·高考真题)S型肺炎双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C.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D.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包形态得到实验结果7.(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B.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生态自由组合定律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目录01模拟基础练【题型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题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题型三】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02重难创新练03真题实战练题型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1.下图是艾弗里用两种肺炎链球菌进行的两组实验,实验1得到结果1,实验2得到结果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果1为培养基上长S型、R型细菌B.结果2为培养基上仅长R型细菌C.实验2自变量控制运用了“减法原理”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A【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结果1中含有S型细菌的DNA,能使得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结果1培养基上含有S型、R型细菌,A正确;B、结果2不含有S型细菌的DNA,而DNA为转化因子,则培养基上仅长R型细菌,B正确;C、实验2利用了酶解法去除S型细菌的DNA,采用了减法原理,C正确;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的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2.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B.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D.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与杂交育种的原理是相同的【答案】B【分析】肺炎链球菌有两种类型:菌落表面光滑、有多糖类荚膜的有毒的S型细菌和菌落表面粗糙、没有多糖类荚膜的无毒的R型细菌。【详解】A、艾弗里的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A正确;B、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C、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落特征不同,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R型细菌向S型细菌的转化,C正确;D、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与杂交育种的原理是相同的,其实质都是生态重组,D错误。故选B。3.菌株甲能够降解烃类物质A,不能降解烃类物质B;菌株乙能够降解烃类物质B,不能降解烃类物质A。将菌株乙中的某种物质提取出来,加入培养基中培养菌株甲,培养得到的菌株甲中有一部分既能降解物质A又能降解物质B。推测从菌株乙中提取出的物质是(
)A.降解物质B的酶 B.DNA C.RNA D.多糖【答案】B【分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链球菌、小鼠。2、实验原理:S型肺炎链球菌使小鼠患败血病死亡;R型肺炎链球菌是无毒性的。3、实验过程:①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③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4、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培养得到的菌株甲中有一部分既能降解物质A又能降解物质B,表明菌株甲可能整合了菌株乙中降解物质B的DNA,因此从菌株乙中提取出的物质可能是菌株乙的DNA,B正确,ACD错误。故选B。题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4.现有新发现的一种病毒,科研人员设计了如表所示两种方法来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Ⅰ将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分为两组,一组用适量DNA酶处理(a组),另一组用等量RNA酶处理(b组),然后分别侵染宿主细包检测是否有子代病毒产生Ⅱ将被侵染的宿主细包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c组)和胸腺嘧啶核苷酸(d组)的培养基上,之后接种该病毒检测子代病毒是否具有放射性A.Ⅰ中采用的是“减法原理”B.Ⅱ中不能都用标记尿嘧啶和胸腺嘧啶C.a组可作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的假设D.b组有病毒产生、d组病毒有放射性说明其遗传物质是DNA【答案】B【分析】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包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包型微生物;2、鉴定病毒的遗传物质的方法:(1)成分分析法:分析新病毒核酸中的含氨碱基种类或五碳糖种类进而确定核酸类型;(2)酶解检测法:分别用DNA酶和RNA酶处理两组新病毒的核酸,然后将处理过的核酸注入宿主细包,观察能否产生子代病毒;(3)标记宿主法: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一组宿主细包内的T和另一组宿主细包内的U,而后用新病毒分别侵染两组做过标记的宿主细包。【详解】A、Ⅰ中采用的方法是酶解法,向a、b两组分别加入DNA酶和RNA酶应用了减法原理,A正确;B、尿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是RNA和DNA特有的碱基,且都含有H元素,因此可以用3H标记尿嘧啶和胸腺嘧啶,B错误;C、由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因此a组可作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的假设,再进一步通过实验来验证该假设的正确性,C正确;D、b组用RNA酶(RNA被分解)来处理,结果b组有病毒产生,酶具有专一性,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组加有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DNA的原料),结果子代病毒有放射性,说明该病毒可以利用胸腺嘧啶核苷酸,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B。5.噬菌体有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之分。烈性噬菌体也称为毒性噬菌体,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包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DNA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是不引起宿主细包裂解的噬菌体,又称溶源噬菌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后发生了生态重组B.两类噬菌体合成核酸的原料都来自宿主细菌C.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温和噬菌体D.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方法是用T2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答案】B【分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包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包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包,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2、噬菌体是DNA病毒,它的宿主细包是大肠杆菌,它的增殖过程为:首先吸附到大肠杆菌,注入DNA到大肠杆菌,自身提供模板DNA、其它原料由大肠杆菌提供来合成新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组装成子代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详解】A、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菌后其生态整合于细菌DNA分子上,说明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后会发生生态重组,A正确;B、两类噬菌体都是在寄主内,利用寄主细包提供的原料、场所、能量完成蛋白质和DNA的合成,故两类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都来自宿主细菌,B正确;C、T2噬菌体会引起大肠杆菌裂解,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烈性噬菌体,C错误;D、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会利用大肠杆菌细包内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因此T2噬菌体感染被32P标记大肠杆菌增殖后DNA才能获得32P标记,D错误。故选B。6.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噬菌体20分钟后会引起大肠杆菌裂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组试管Ⅲ中有少量子代噬菌体含32PB.本实验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C.该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了模板、原料和酶等【答案】A【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详解】A、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并未进入宿主细包内,32P标记的DNA进入了宿主细包内,经多次半保留复制,A组试管中沉淀中少量DNA含有32P,A正确;B、本实验中A组和B组都是实验组,形成对比实验,B错误;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主要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同时也证明了DNA能自我复制,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但不能证明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C错误;D、噬菌体增殖过程中的原料、酶和能量均由大肠杆菌提供,噬菌体提供模板,D错误。故选A。题型三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7.下列关于科学方法、技术及实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推出测交实验理论值为1:1,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用到了加法原理D.沃森和克里克建构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和手机拍下的显微镜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的照片都属于物理模型【答案】A【分析】1、以实物或图画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2、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详解】A、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根据假说内容推理,预期测交实验结果理论值为1:1,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内容,A正确;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存在转化因子,使活的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但他没有继续设计并实施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B错误;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DNA酶等,利用酶的专一性,使提取液中的蛋白质或DNA水解,分别观察没有蛋白质或DNA的提取液是否具有转化能力,这属于控制变量中的减法原理,C错误;D、照片是真实的物像,不属于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建构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故选A。8.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多种方法,如酶解法、同位素标记法和病毒重组法等,对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探索。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A.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不一定是没有细包结构的病毒B.大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是RNAC.肺炎链球菌中既有DNA又有RNA,其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RNA是其遗传物质【答案】A【分析】核酸种类与生物种类的关系如下表:生物类别核酸遗传物质举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细包核与细包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小麦、水稻、肺炎链球菌等病毒只含DNADNA噬菌体只含RNARNA烟草花叶病毒由上表可知: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详解】A、不具细包结构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病毒,A错误;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C、肺炎链球菌的细包内既有DNA又有RNA,但D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9.RNA世界假说是科学家依据多年的研究而提出的一条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其主要观点为在生命起源的早期阶段,RNA是生命的主要构成要素和遗传物质。以下科学事实中不支持该假说的是(
)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核糖体中的rRNA可以催化肽键的形成C.mRNA、tRNA和rRNA都以DNA为模板转录而来D.细包中是先合成核糖核苷酸,再将核糖核苷酸转变成脱氧核苷酸【答案】B【分析】题意分析,如果“RNA世界”的假说正确的话,那么很多生命活动都应该以RNA为基础,据此做出判断。【详解】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支持该假说,不符合题意,A正确;B、核糖体中的rRNA可以催化肽键的形成,说明蛋白质的合成直接和RNA有关,支持该假说,不符合题意,B错误;C、mRNA、tRNA和rRNA都以DNA为模板转录而来,说明先有DNA,再有RNA,不支持该假说,符合题意,C正确;D、细包中是先合成核糖核苷酸,再将核糖核苷酸转变成脱氧核苷酸,即先合成RNA,再合成DNA,支持该假说,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一、单选题1.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材料及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实验、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卡尔文循环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B.辛格和尼科尔森对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尝试制作真核细包的三维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用到了物理模型建构法C.从细包中分离各种细包器、DNA分子的复制方式的研究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都用到了相同的离心法D.脂肪鉴定的实验、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实验、有丝分裂观察的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到酒精的浓度和作用均不相同【答案】B【分析】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来自水;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赫尔希和蔡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实验、卡尔文循环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但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运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并未设计放射性同位素,A正确;B、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辛格和尼科尔森对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也用到了物理模型构建法,B正确;C、从细包中分离各种细包器、DNA分子的复制方式的研究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都用到了离心法,但有所不同,如分离各种细包器用到的是差速离心法,DNA复制方式的研究用到了密度梯度离心法,C错误;D、脂肪鉴定的实验、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实验、有丝分裂观察的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到酒精的浓度和作用不完全相同,它们所用到的酒精浓度依次为50%酒精、无水乙醇、95%酒精和95%酒精,D错误。故选B。2.对遗传的认知不断深入。下表有关生物学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中,对应错误的是()选项科学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或结论A摩尔根假说—演绎法将控制果蝇眼色的生态定位在X染色体上B赫尔希、蔡斯离心提取噬菌体DNA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沃森、克里克搭建物理模型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梅塞尔森、斯塔尔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DNA的半保留复制A.A B.B C.C D.D【答案】B【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生态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生态在染色体上。3、1958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液中,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详解】A、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将控制果蝇眼色的生态定位在X染色体上,进而证明生态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B、赫尔希和蔡斯通过离心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分开,而不是提取噬菌体的DNA,B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搭建物理模型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从而使人们能直观认识DNA的结构,C正确;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D错误。故选B。3.烟草花叶病毒和车前草病毒均由一条RNA链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下图是两种病毒的重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RNA是某些病毒的主要遗传物质B.重建形成的病毒,病毒形态可能无法稳定维持C.两种病毒的重建过程中发生了生态重组D.可利用3H对两种成分进行标记开展实验探究【答案】B【分析】图示先将烟草花叶病毒和车前草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外壳分离,然后将不同病毒的RNA和蛋白质重组,将重组的病毒感染烟草,分析子代病毒的类型可确定病毒的遗传物质。【详解】A、该实验证明了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不能证明R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正确;B、重建形成的病毒其性状由所含有的RNA控制,由于RNA是单链,易发生变异,因此病毒形态可能无法稳定维持,B正确;C、两种病毒的重建过程是将不同病毒的RNA和蛋白质进行重新组合,不属于生态重组,C错误;D、由于蛋白质和RNA都含有H,因此利用3H对两种成分进行标记不能进行区分,D错误。故选B。4.离心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分离和提取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不同密度的物质分离,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包器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离心技术将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含不同元素的分布在试管的不同位置D.科学家可以用离心法直接将番茄细包和马铃薯细包融合得到杂种细包【答案】B【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生态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生态在染色体上。4、梅赛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详解】A、分离不同大小的细包器应采用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起始离心速率低,让大的颗粒沉降在管底,小的颗粒仍悬浮在上清液,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率继续分离,A正确;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离心技术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B错误;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含不同N元素的DNA分布在试管的重带、中带、轻带,C正确;D、应先去除番茄细包和马铃薯细包的细包壁得到原生质体,再使用诱导融合技术(如离心法),D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的DNA将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原理是生态重组B.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可在大部分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C.烟草花叶病毒RNA能感染烟草叶片,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可以单独侵染宿主细包D.大肠杆菌分裂三次后提取DNA密度梯度离心,得到两条粗细一致的条带【答案】A【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减法原理”设计实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后,通过生态重组的方式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正确;B、噬菌体的DNA复制是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进行的,所以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只在少数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B错误;C、RNA只是一种化合物,不具有生物的特性,RNA进入宿主细包,重新合成病毒之后才具有侵染宿主细包的能力,而不能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可以单独侵染宿主细包,C错误;D、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中分裂三次后提取DNA密度梯度离心,得到两条条带,这两条条带粗细不一致,D错误。故选A。6.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下图甲表示T2噬菌体某些生态表达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④部分的放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的RNA聚合酶是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的B.图乙各物质或结构中含有核糖的有tRNA、mRNA和核糖体C.图甲中形成①②时存在T-A配对,形成③④时存在A-U配对D.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右向左【答案】A【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①②是转录形成的RNA,③④为部分肽链。分析乙图:乙图表示翻译过程。【详解】A、噬菌体是DNA病毒,没有细包结构,不能合成RNA聚合酶,其所需的RNA聚合酶是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B、图乙为翻译过程,该图中各物质或结构含有核糖的有mRNA、tRNA、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rRNA中含有核糖),B正确;C、图甲中形成①②过程是转录,是转录的mRNA与模板DNA链碱基互补配对,存在T-A配对,③④过程是翻译,是mRNA与tRNA碱基互补配对,存在A-U配对,C正确;D、由图乙可知,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左向右,D错误。故选A。7.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多种方法,如酶解法、同位素标记法和病毒重组法等,对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探索。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不一定是没有细包结构的病毒B.大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是RNAC.肺炎链球菌中既有DNA又有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说明RNA是其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B【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成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详解】A、不具细包结构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病毒,A正确;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C、肺炎链球菌的细包内既有DNA又有RNA,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其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8.某实验小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都很高B.子代T2噬菌体均会被35S标记C.大部分子代T2噬菌体被32P标记D.实验前需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T2噬菌体【答案】B【分析】实验中用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蛋白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DNA注入大肠杆菌,随大肠杆菌分布于沉淀物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经搅拌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详解】ABC、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大肠杆菌中的T2噬菌体由于利用大肠杆菌中的原料合成蛋白质和DNA,在大肠杆菌培养液中含有35S,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含35S,少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32P,因此在离心时,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的大肠杆菌沉在底部,含35S的子代噬菌体的大肠杆菌也沉在底部,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B正确,AC错误;D、要想得到32P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细菌,再用32P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D错误。故选B。9.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依次经过培养→离心→搅拌→检测等步骤B.完成该组实验需先后用到带32P标记和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C.若在上清液中检测到少量放射性,则可能是②过程搅拌不均匀D.新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说明只有部分噬菌体获得亲代的遗传信息【答案】B【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依次经过培养一搅拌一离心一检测等步骤,A正确;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要先用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对菌体进行标记,然后用带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带32P的大肠杆菌,B正确;C、搅拌的目的使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若上清液中检测到少量放射性,则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释放出带放射性的子代菌体,C错误;D、因只有亲代菌体的DNA被32P标记,利用的是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脱氣核苷酸,所以新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这不能说明只有部分噬菌体获得了亲代的遗传信息,D错误。故选B。10.单链RNA病毒可诱导机体产生大量抗菌肽来降低肠道内菌群的数量和丰富度,导致有益菌群受到削弱从而降低机体抗病毒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的单链RNA能携带遗传信息B.抗菌肽与RNA均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C.抗菌肽与RNA均含有C、H、O、N四种元素D.服用抗菌肽制成的药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答案】A【分析】RNA(核糖核酸)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和作用:遗传信息的传递:在某些病毒中,RNA可以作为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参与生态表达调控:如mRNA(信使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详解】A、病毒RNA是病毒的遗传物质,能携带遗传信息,A正确;B、抗菌肽为多肽,由氨基酸聚合而成,RNA由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B正确;C、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均含有C、H、O、N四种元素,C正确;D、抗菌肽能降低肠道内菌群的数量和丰富度,导致有益菌群受到削弱从而降低机体抗病毒能力,D错误。故选A。二、多选题11.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发生生态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RⅠ、RⅡ、RⅢ),R型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SⅠ、SⅡ、SⅢ)。S型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包,为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入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若甲菌为RⅡ,乙菌为SⅢ,子代细菌可能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RⅡ是转化而来的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Ⅲ是转化而来的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能排除生态突变的可能【答案】ABD【分析】分析题意可知,S型菌根据荚膜多糖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无论哪种类型,只要发生生态突变,就会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且S型菌的荚膜会阻止外源DNA进入细包,而R型菌则可突变为S型菌。【详解】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为环状DNA分子,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则R型菌为实验对象,S型菌的成分为自变量,且根据题意,S型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包,RⅡ的DNA不能进入SⅢ中,不会导致SⅢ转化为RⅡ,B错误;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RⅡ接受加热杀死的SⅢ的DNA,经转化得到SⅢ,繁殖所得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RⅡ经回复突变得到SⅡ,繁殖所得子代细菌为SⅡ和RⅡ,所以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型菌是转化而来的,C正确;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RⅢ经转化形成的S菌为SⅢ,RⅢ经回复突变形成的S菌也是SⅢ,繁殖后形成的子代细菌都为SⅢ和RⅢ,不能排除生态突变的可能,D错误。故选ABD。12.在对照实验中,控制变量可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实验中采用了加法原理的是(
)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实验组分别作加热、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B.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观察其生殖器是否萎缩C.格里菲斯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向小鼠注射,观察小鼠是否存活D.“验证Mg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实验中,完全培养液作为对照,实验组是缺Mg培养液【答案】AC【分析】据题干信息可知,“加法原理”是人为添加某种影响因素,“减法原理”是认为去除某种因素,均为“实验组”。判断为“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是和常态情况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实验。【详解】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实验组分别作加热、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与自然状态相比,是添加条件,属于加法原理的应用,A正确;B、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观察其生殖器是否萎缩,属于减法原理的应用,B错误;C、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向小鼠体内单独注射R型活菌、S型活菌及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观察存活情况作为对照组,然后将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向小鼠注射,观察小鼠是否存活作为实验组,增加了实验的影响因素,属于加法原理,C正确;D、“验证Mg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实验中,对照组是完全培养液,实验组是缺Mg培养液,属于减法原理,D错误。故选AC。13.物种去除实验是指从群落中去除一种或几种物种的实验方法,被用在种间关系、物种多样性、某一特定种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等研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去除一种生物后,另一种生物也随之消失,说明两种生物是互利共生关系B.在不同的群落中去除同一种植物,生态系统功能会发生相同程度的变化C.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去除物种造成的影响越小D.物种去除实验运用了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答案】AB【分析】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详解】A、若去除一种生物后,另一种生物也随之消失,说明两种生物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也可能是寄生或捕食,A正确;B、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则在不同的群落中去除同一种植物,生态系统功能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B错误;C、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去除物种后可由其他物种进行补充,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较小,C正确;D、人为去除物种进行实验运用了自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D错误。故选AB。14.肺炎链球菌分为S型细菌和R型细菌,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会遗留下完整的各DNA片段,下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机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生态能与R型细菌DNA整合是由于二者具有相似的结构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推测S生态可能具有控制荚膜形成的作用D.加热处理对氢键和磷酸二酯键均有破坏作用【答案】ACD【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推断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提出了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详解】A、S生态能与R型细菌DNA整合是由于二者具有相似的结构,A正确;B、细菌没有细包核,不存在染色体,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了生态重组,B错误;C、S型细菌有荚膜、R型细菌无荚膜,S生态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据此推测S生态可能具有控制荚膜形成的作用,C正确;D、加热可使DNA分子解旋,对氢键有破坏作用,图中显示加热可使S型细菌的环状DNA分子断裂成多个DNA片段,说明加热对磷酸二酯键也有破坏作用,D错误。故选ACD。15.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质如下:处于特定生长期的R型细菌分泌感受态因子诱导自身产生细包壁自溶素,从而使自身细包壁局部缺失而呈感受态(一种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S型细菌中控制多糖荚膜合成的相关生态进入R型细菌并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分子上进而表达。随着细菌的繁殖,后代出现S型细菌和R型细菌两种类型的细菌后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R型细菌分泌的细包壁自溶素可用于分解植物细包的细包壁B.将R型细菌的DNA与S型细菌混合,不能产生R型细菌和S型细菌两种细菌后代C.R型细菌转变为S型细菌,其后代也是S型D.题干中细菌后代中的S型细菌主要来源于R型细菌的转化【答案】AD【分析】S型肺炎链球菌表面有多糖类荚膜,在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菌体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R型菌不会使人或小鼠患病,无致病性。当存在S型的完整DNA和活的R型菌时,可发生生态重组,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而具有致病性。【详解】A、细菌细包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植物细包的细包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R型细菌分泌的细包壁自溶素不能用于分解植物细包的细包壁,A正确;B、由于只有处于特定生长期的R型细菌能够分泌细包壁自溶素,而S型细菌不能分泌细包壁自溶素,故将R型细菌的DNA与S型细菌混合,不能产生R型细菌和S型细菌两种细菌后代,B正确;C、R型细菌转变为S型细菌,属于生态重组,其变异可遗传,故其后代也是S型,C正确;D、由于转化过程中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概率低,故题干中细菌后代中的S型细菌主要来源于S型细菌的增殖,D错误。故选AD。三、非选择题16.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2噬菌体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和。将上述a~f以正确的时间顺序排列(a为子代噬菌体):.(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以32P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应发生在图中e~f过程之间,如果在过程f之后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时出现的异常结果是
(3)下列曲线中,用来表示T₂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最合理的是(甲组为35S标记的T2噬菌体,乙组为32P标记的T2噬菌体)A.甲组—上清液—① B.乙组—上清液—②C.甲组一沉淀物—③ D.乙组—沉淀物—④(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答案】(1)DNARNAd→e→b→f→c→a(2)区分DNA和蛋白质分子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3)B(4)DNA是遗传物质【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1)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题图中a为子代噬菌体,b表示合成,c表示释放,d表示吸附,e表示注入,f表示组装,因此正确的时间顺序为d→e→b→f→c→a;(2)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区分DNA和蛋白质分子;以32P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应发生在题图中过程e~f之间,如果在过程f之后搅拌离心,细菌会裂解,释放出子代T2噬菌体,所以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3)甲组为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经过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分布在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长短没有关系,对应于曲线④。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内,经过搅拌离心后,DNA随着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这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沉淀物中放射性减弱,对应于曲线②,故选B。(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7.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能与人体口、咽和肠道等上皮细包膜上的受体结合,整个病毒通过包膜的进入人体细包。病毒进入人体细包后的复制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细包的方式为,当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包后,开始合成RNA复制酶,该过程的场所是宿主细包的(填细包器)。d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b过程的(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2)人体细包中的RNA一般以单链的存在,当形成双链时,容易被细包内的酶降解。科研人员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宿主细包内的增殖主要在囊泡内进行,推测原因可能是。(3)实验室常将人体癌细包用作实验材料,(填“能”或“不能”)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某癌细包系来探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其原因是。【答案】(1)胞吞核糖体完全相同(2)脊髓灰质炎病毒复制时,+RNA与-RNA会形成双链结构,在囊泡内进行复制,可以避免被宿主细包内的酶降解(3)不能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癌细包时,整个病毒(RNA和蛋白质)会一起进入人体癌细包,无法确定放射性来源,无法区别RNA和蛋白质【分析】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以+RNA为模板翻译出RNA复制酶,该酶可以使病毒的核酸(+RNA)在宿主细包内大量复制,形成全长的-RNA和大小不等的mRNA,再以mRNA为模板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以-RNA为模板合成大量的+RNA。【详解】(1)由题意可知,脊髓灰质炎病毒能与人体口、咽和肠道等上皮细包膜上的受体结合,整个病毒通过包膜的进入人体细包,说明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细包的方式为胞吞。当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包后,开始合成RNA复制酶,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故其合成场所是宿主细包的核糖体。b过程是翻译,涉及tRNA上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d过程是将-RNA的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d和b过程都存在A→U、G→C、C→G、U→A的配对方式,因此d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b过程的完全相同。(2)人体细包内的酶能够降解双链RNA,脊髓灰质炎病毒复制时,+RNA与-RNA会形成双链结构,在囊泡内进行复制,可以避免被宿主细包内的酶降解。(3)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癌细包的方式是胞吞,病毒的蛋白质和RNA会一起进入人体癌细包,导致无法确定放射性是来源于RNA还是来源于蛋白质,所以不能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某癌细包系来探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18.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推测,科学家们找到了很多直接或者间接的证据,并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提出了科学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得到的细菌为(填:R型、S型、R和S型)。(2)艾弗里完成离体转化实验后,有学者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包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利用S型肺炎链球菌中存在的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推翻该假说:R型细菌+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的DNA+青霉素,该实验的结果及结论为:。(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为了区分DNA和蛋白质分子,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分别制备了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和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要得到32P标记DNA的噬菌体,需进行的操作是。(4)某种感染动物细包的病毒M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为探究病毒M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某研究小组展开了相关实验,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用具:该病毒核酸提取物、DNA酶、RNA酶、小白鼠及生理盐水、注射器等。I、实验步骤:①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成四组,编号分别为A、B、C、D。②将配制溶液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请完善下表(已知A/B为实验组,C/D为对照组且D组为空白对照组):组别ABCD注射溶液适量的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③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情况。Ⅱ、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说明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②,说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答案】(1)R和S型(2)出现抗青霉素型S菌,所以DNA具有遗传作用(3)含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4)等量的病毒核酸提取物和DNA酶等量的病毒核酸提取物(和生理盐水)等量的生理盐水A、C组发病,B、D组不发病B、C组发病,A、D组不发病【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有部分R型活菌转化为S型菌,导致小鼠死亡,所以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到的细菌是S型菌和R型菌,上述过程中发生了生态重组。(2)要推翻“DNA可能只是在细包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的观点,可以设计如下实验: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的DNA+青霉素,若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则证明DNA有遗传作用。(3)噬菌体属于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包内才能增殖,故要得到32P标记DNA的噬菌体,需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4)I、分析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病毒M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观察指标是小白鼠是否发病,自变量是使用的酶的种类,DNA酶能催化DNA水解,RNA酶能催化RNA水解,即通过减法原理判断起遗传作用的物质。步骤②中A组注射适量的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则B组应注射等量的病毒核酸提取物和DNA酶,C/D为对照组且D组为空白对照组,故C应注射等量的病毒核酸提取物(和生理盐水),D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Ⅱ、预期实验结果:若病毒M的遗传物质为DNA,加入DNA酶的组别会失去遗传作用,即C组和加入RNA酶的A组发病,D组和加入DNA酶的B组不发病。若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则加入RNA酶的组别会失去遗传作用,即C组和加入DNA酶的B组发病,D组和加入RNA酶的A组不发病。1.(2024·湖南·高考真题)我国科学家成功用噬菌体治疗方法治愈了耐药性细菌引起的顽固性尿路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用噬菌体治疗时,噬菌体特异性侵染病原菌B.宿主菌经噬菌体侵染后,生态定向突变的几率变大C.噬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钢筋工程专项劳务分包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年高科技设备回购担保及研发支持合同2篇
- 2025年度大件运输许可电子档案管理规范3篇
- 2024年设备技术转让协议2篇
- 2024年甲乙双方标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签订
- 2025年度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及监护权支付协议3篇
- 2025年度宾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合同3篇
- 2025年度化妆品店铺转让及销售渠道拓展合同3篇
- 2025年度按揭中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全装修交付版3篇
- 2024年版地方政府土地征收补偿合同标准文本
- 人工智能视域下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
- 工业机器人论文3000字(合集4篇)
- 第三章《地球的面貌》-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卷(湘教版2024)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数学六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就业招聘服务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 港口液体危化品装卸管理人员理论考试题库-下(判断题)
- 2024关于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30篇)
-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考试题(题库版)
-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一)
- DL∕T 2138-2020 电力专利价值评估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