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精选高频考题50题·选择题夏商周的更替1.(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关于夏朝的历史记载有西周的《尚书》、战国时期的《左传》、西汉的《史记•夏本纪》与《竹书纪年》等文献。这些文献(
)A.是证明夏朝确实存在的原始史料 B.是后人编造的历史材料C.说明夏朝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D.是对远古传说的汇编2.(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一记载表明(
)A.禹禅让于启使华夏族分崩离析 B.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C.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D.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3.(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只能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了解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通过碳-14测年、考古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部分为夏文化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通过材料可以得出(
)A.考古挖掘是研究历史的唯一方式 B.历史研究需要不同的史料来证明C.古代文献不能够证明夏朝的存在 D.二里头文化反映了原始社会文明4.(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夏桀和商纣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们荒淫奢侈,残暴无道,强迫百姓无休止的服劳役,致使民怨沸腾,终至亡国。他们惨痛的教训说明(
)A.得民心者得天下 B.国君不能过富裕的生活C.百姓不能服劳役 D.末代国君基本都是暴君5.(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在中国,一些大臣总是以古代贤明君主做榜样,激励当朝国君(皇帝),要勤政爱民;以暴君、昏君的典型为戒,劝谏当朝国君(皇帝),莫做亡国之君。下列人物,被用来做榜样的是(
)A.商汤王 B.商纣王 C.周平王 D.周幽王6.(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年代尺,结合课本所学,对年代尺解读错误的是(
)A.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早期B.夏朝历史400多年,商朝历史接近600年C.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初步发展阶段,开始有文字记载历史D.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强盛阶段,定都洛阳7.(2022秋·河南周口·七年级校考期中)“牧野再燃烽火,鹿台又起青烟。举兵灭纣凯歌传,了却先王夙愿。得胜刀归仓库,回师马放南山。”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王伐纣 B.“国人暴动” C.商鞅变法 D.秦灭六国8.(2022秋·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中)学习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王同学把“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分到了一组,而把“夏禹、商汤、周武王”分到了一组。他这样分组的依据是(
)A.明君与暴君 B.时间先后顺序C.按照朝代划分 D.按照才能划分9.(2022秋·湖北襄阳·七年级校联考期中)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周族姬姓和他族异姓不同,姬姓封国不仅数量众多,且多数大国分封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这说明,周初分封(
)A.完全继承了商代地方管理体制 B.促进了社会等级秩序基本形成C.强化了“家天下”的政治统治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10.(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
)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C.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 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11.(2022秋·江苏徐州·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A.《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B.《吕氏春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C.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戌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D.历史学家的观点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A.A B.B C.C D.D12.(2022秋·福建宁德·七年级统考期中)《礼记•王制》记载,西周时期50岁以上老人免除徭役,60岁以上免除兵役。至80岁者,一个儿子可以免除一些义务。这反映了西周
(
)A.分封制度得到推广 B.依据年龄免除徭役C.重视敬老机制建设 D.徭役兵役十分繁重13.(2022秋·广东广州·校联考期中)利簋,又名“檀公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簋腹内底铸铭文如下:“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诗经·大明》中记述此事,称之为“燮伐(偷袭进攻)大商”;《史记》中说“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以上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的记载都涉及(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牧野之战14.(2022秋·江苏泰州·统考期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时回顾总结,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好方法。某位同学经过这段历史学习后所做的总结如下:“大禹建夏国家立,商朝甲骨传文字,西周分封扩疆土,春秋诸侯争霸业”,你能帮他拟定一个总结的主题吗?(
)A.早期国家的建立 B.人类文明的起源C.社会变革的发生 D.统一国家的建立青铜器与甲骨文15.(2022秋·广东东莞·七年级校考期中)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这是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
)A.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 B.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C.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 D.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16.(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2006年7月,河南殷墟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遗址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
)A.世界上最早的石器时代社会历史发展面貌 B.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的古代文字C.中国青铜器时代最繁荣的时期的历史文化 D.中国历史上最早奴隶制国家社会发展面貌17.(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多带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近日,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出与商王朝时期一致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不同文化间互动频繁 D.古蜀文化相对先进18.(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校联考期中)近期四川三星堆考古挖掘又不断“上新”(看图片):金面具、金权杖、鸟形金铈片……文物数以千计。据专家测算,三星堆遗址年代距今4800~3100年(约公元前2800-公元前1100年),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从考古学上证实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化B.三星堆遗址相当于夏商时期C.电视、网络直播三星堆考古现场,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D.三星堆出土大量金具,说明黄金在远古是不值钱的19.(2022秋·广西河池·七年级统考期中)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联系的纽带。下列“国”字是汉字不同时期的写法。对“国”字正确解读是(
)A.最早起源夏朝 B.在中国对外文明交往中产生C.体现儒家思想 D.是中华文明发展创新的见证20.(2022秋·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中)文字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21年,胡适提出:“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推翻胡适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A.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字 B.良渚遗址出土精美玉器C.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D.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动荡的春秋时期21.(2022秋·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中)在过伯簋中部分铭文:“过白(伯)从(昭)王伐反册(荆)…”《左传》也有“昭王南征(荆楚)而不复”的记载。这说明(
)A.昭王巩固了其统治 B.王室权威受到了挑战C.礼乐制度趋于崩溃 D.楚国成为诸侯的霸主22.(2022秋·广东东莞·七年级校考期中)公元前527年,周天子王后去世举办丧礼,晋国派籍谈参加,周王问晋国为何没有进贡,籍谈说晋国从来没有受过恩惠,因而没有进贡明器。于是周王列举历代周王室恩赐给晋国的明器,并说籍谈忘了他掌管典籍的祖先!这就是“数典忘祖”。这反映了(
)A.诸侯争霸 B.等级制度彻底瓦解 C.王室衰微 D.战国七雄势力强大23.(2022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中)《左传》记载: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史记》记载:楚庄王北上征伐“陆浑之戎”,向周大夫王孙满问鼎的轻重。这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B.分封制已完全崩溃 C.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D.各诸侯国和谐相处24.(2022秋·河南周口·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社会状况(
)A.社会动荡不安 B.军事实力强盛 C.青铜业发达 D.经济水平高25.(2022秋·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中)读下表。由表中战争可以推知(
)春秋时期楚国消灭国家及迁徙表(部分)A.彻底摧毁了周王室权威 B.楚国最终成为霸主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D.亡国遗民多向北迁徙26.(2022秋·江西抚州·七年级统考期中)“在东周初年,楚国还是一个自称‘蛮夷’不为周天子承认的江汉小国。……到了三楚雄师挥戈北上,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终于在春秋时期完成一代霸业。”“完成一代霸业”的是()A.楚文王 B.楚成王 C.楚庄王 D.楚怀王27.(2022秋·四川泸州·七年级校考期中)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中原小国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直接经历的战火40余次。这些说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A.战争规模大 B.战乱频繁 C.小国被兼并 D.周王独尊28.(2022秋·山西吕梁·七年级统考期中)“戎狄多居山间,车战难以施展,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故戎狄擅长于步战。晋国吸取戎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上述史料表明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促进了(
)A.政治变革 B.国家统一 C.民族交融 D.思想解放29.(2022秋·安徽淮北·七年级校联考期中)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还出土铁农具200多件。这反映了战国中晚期(
)A.铁器在中国开始出现 B.铁器的制作工艺高超C.铁农具使用已很普遍 D.铁器已用于农业生产30.(2022秋·山东济南·七年级统考期中)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如下资料。它们反映的主题是(
)A.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B.农业生产分工细致C.手工业不同经营方式 D.工具动力的演进历程31.(2022秋·江苏扬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陕西凤翔秦景公墓出土了铁制铲、刀等器具,孔子的弟子冉伯牛名耕,晋国力士名牛子耕。这表明,该时期出现了(
)A.群居生活 B.铁犁牛耕 C.采集渔猎 D.农耕定居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2.(2022秋·陕西西安·七年级统考期中)《史记》载:“(晋)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三个卿大夫)共杀知伯(晋国政治家),尽并其地。……(晋)幽公之时,晋畏,反朝(朝拜)韩、赵、魏之君。”这段材料记载的是历史上著名的(
)A.尊王攘夷 B.卧薪尝胆 C.商鞅变法 D.三家分晋33.(2022秋·山东菏泽·七年级统考期中)据史书记载:吴起,今菏泽市定陶区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一生经历数十场战役,先后推动魏国、楚国的壮大;孙膑,今菏泽市鄄城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指挥齐军取得了对魏国作战的胜利。该材料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A.战争频繁,延绵不断 B.战国争雄,魏国主导C.变法革新,日新月异 D.百家争鸣,思想解放34.(2022秋·河南三门峡·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图为湖北云梦发掘出土的战国晚期木觚[gū]。木觚上写有一段长文,记载了东方五国派谋士游说秦王停战的故事。觚文大多清晰,字体是秦隶,个别文字篆书意味较浓。该觚文可用来研究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②战国后期的书写材料③战国后期秦国的文字发展情况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5.(2022秋·河南郑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一江分二水,古堰泽荫西蜀地;四象生八卦,青城道化天下人。”这副对联中描写的伟大工程是(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秦始皇陵36.(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在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父子的主持下,历经五年的努力,都江堰建成,发挥效益。这项工程的建设为了(
)A.加强成都城市的防御 B.积累继续升官的政绩C.探索工程建设的经验 D.防洪灌溉,改善水运37.(2022秋·宁夏固原·七年级校考期中)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历史是成功的,对于中国的历史也是成功的。对于他的历史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延缓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B.使秦的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强加强C.为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D.使秦国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38.(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秦集史》指出,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早已推行,而秦国“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这说明(
)A.东方各国实行了商鞅变法 B.商鞅变法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C.秦国变法较早于其他国家 D.商鞅首创的县制促使秦国强大39.(2022秋·安徽宿州·七年级统考期中)赢渠梁(秦孝公)把大权交给了这位素不相识的客卿,命他依照他的计划和步骤,进行彻底变法,只用了十九年时间,秦国崛起为超级强国之一。这次“变法”是为了(
)A.建立军功 B.缓和矛盾 C.富国强兵 D.建立县制40.(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贾谊认为:商鞅……废除礼义的教化,用刑名律法统治天下,不效法古人的仁政,使得全国到处伤风败俗。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奖励耕战,触动了守旧贵族的利益 B.奖励耕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刑法严酷,引发后人对商鞅的差评 D.推行县制,强化对人民的严密控制五百家争鸣41.(2022秋·山东青岛·七年级统考期中)曾在杏坛上弦歌讲学,亦曾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是哪一学派创始人的活动印记(
)《杏坛讲学》
《周游列国》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42.(2022秋·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中)据史载,公元前480年,鲁国大旱,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对策,孔子答道,灾旱是上天刑罚,对失政行为加以纠正即可,不需要举行求雨仪式。由此可知,孔子(
)A.主张统治者实行德政 B.反对举行祭祀仪式C.旨在维护儒学的权威 D.旨在强调封疆授土43.(2022秋·安徽淮北·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在孔门弟子中,除孟懿子等少数人是贵族外,大多数人来自社会中下层,如子路原是“卞下野人”,仲弓为“贱人”之子,子张出身于“鲁之鄙家”、颜涿聚原是“梁父之大盗”。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兼爱、非攻 B.有教无类 C.顺应自然 D.因材施教44.(2022秋·云南怒江·七年级校考期中)一次考试后,小平考试不太理想,他很难过。好友小明就劝他说:“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而且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你这次没考好,恰好暴露了你存在的问题,这正好有利于促进你进行改进,为下次考试打好基础。你看,坏的就变成好的了呢。”小明的看法符合以下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45.(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他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以下和这种思想一致的思想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墨守成规 C.塞翁失马 D.福为祸先46.(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面对“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的局面,诸子百家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用以解决社会问题。此行为(
)A.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B.代表了周王的利益C.表现了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D.实现了人民的愿望47.(2022秋·广东清远·七年级校联考期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礼制文明受到挑战的时代,诸子学说揭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发展的各种可能选择,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据此可知,百家争鸣的意义在于(
)A.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礼乐制度 B.确立了儒家的主流学说地位C.推动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创新 D.开启了思想自由的全新时代48.(2022秋·山东临沂·七年级统考期中)先秦法家普遍认为应该依法治国,以法为教,同时又认为通行全国,百姓家喻户晓的法令应由统治者一人制定,监督法令执行的官吏也由统治者一人管理。这表明当时法家的法治思想(
)A.实质仍是为人治服务 B.与现实政治相脱钩C.巩固了君主专制体制 D.基础是人性自私论49.(2022秋·湖南怀化·七年级校考期中)战争是血腥的,但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它有利于民族交融和文化交流,若给下列人物颁发诺贝尔和平奖,谁最适合()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50.(2022秋·福建福州·七年级校考期中)从下列三位古代思想家的哲学思想中可知,他们(
)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仁爱、性相近民贵君轻、性善论君舟民水、性恶论A.是不同学派的代表 B.思想主张完全一致C.主张以法治国 D.具有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精选高频考题50题·选择题夏商周的更替1.(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关于夏朝的历史记载有西周的《尚书》、战国时期的《左传》、西汉的《史记•夏本纪》与《竹书纪年》等文献。这些文献(
)A.是证明夏朝确实存在的原始史料 B.是后人编造的历史材料C.说明夏朝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D.是对远古传说的汇编【答案】C【详解】关于夏朝的历史记载有西周的《尚书》、战国时期的《左传》、西汉的《史记•夏本纪》与《竹书纪年》等文献,这是研究夏王朝历史的依据,C项正确;这些史料并不是原始史料,排除A项;“编造”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夏朝的历史不是远古传说,排除D项。故选C项。2.(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一记载表明(
)A.禹禅让于启使华夏族分崩离析 B.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C.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D.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答案】D【详解】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王位由儿子启继承,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说明政治制度发生变化,D项正确;华夏族分崩离析的叙述错误,排除A项;启通过世袭继承王位,不是战争,排除B项;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初刚刚形成王位世袭制,排除C项。故选D项。3.(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只能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了解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通过碳-14测年、考古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部分为夏文化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通过材料可以得出(
)A.考古挖掘是研究历史的唯一方式 B.历史研究需要不同的史料来证明C.古代文献不能够证明夏朝的存在 D.二里头文化反映了原始社会文明【答案】B【详解】根据“通过碳-14测年、考古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部分为夏文化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可知历史研究需要通过不同的史料来证明,B项正确;“唯一”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古代文献是证明夏朝存在的方式之一,排除C项;二里头文化反映了夏朝文明,而夏朝已经不属于原始社会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4.(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夏桀和商纣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们荒淫奢侈,残暴无道,强迫百姓无休止的服劳役,致使民怨沸腾,终至亡国。他们惨痛的教训说明(
)A.得民心者得天下 B.国君不能过富裕的生活C.百姓不能服劳役 D.末代国君基本都是暴君【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夏桀和商纣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们荒淫奢侈,残暴无道,强迫百姓无休止的服劳役,致使民怨沸腾,终至亡国”可知,夏桀和商纣王由于残暴统治,不得民心,导致国家灭亡,故他们惨痛的教训说明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A项正确;题干反映不出“国君不能过富裕的生活”、“百姓不能服劳役”的信息,排除BC项;题干只涉及了夏桀和商纣,得不出“末代国君基本都是暴君”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5.(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在中国,一些大臣总是以古代贤明君主做榜样,激励当朝国君(皇帝),要勤政爱民;以暴君、昏君的典型为戒,劝谏当朝国君(皇帝),莫做亡国之君。下列人物,被用来做榜样的是(
)A.商汤王 B.商纣王 C.周平王 D.周幽王【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一些大臣总是以古代贤明君主做榜样,激励当朝国君(皇帝),要勤政爱民;以暴君、昏君的典型为戒,劝谏当朝国君(皇帝),莫做亡国之君。”可知,能够用来做榜样的是贤明的君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汤建立了商朝,是一位善于治理国家的国君,A项正确;商纣王、周幽王都因暴政导致亡国,排除BD项;周平王时期,王室衰微,周天子依靠强大的诸侯,排除C项。故选A项。6.(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年代尺,结合课本所学,对年代尺解读错误的是(
)A.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早期B.夏朝历史400多年,商朝历史接近600年C.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初步发展阶段,开始有文字记载历史D.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强盛阶段,定都洛阳【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西周的都城是镐京,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公元前2070年是公元前21世纪早期,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夏朝从约公元前2070年到约公元前1600年,存在400多年,商朝从约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接近600年,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初步发展阶段,出现了甲骨文,开始有文字记载历史,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7.(2022秋·河南周口·七年级校考期中)“牧野再燃烽火,鹿台又起青烟。举兵灭纣凯歌传,了却先王夙愿。得胜刀归仓库,回师马放南山。”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王伐纣 B.“国人暴动” C.商鞅变法 D.秦灭六国【答案】D【详解】根据“牧野再燃烽火,鹿台又起青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商之战,所以材料反映的是武王伐纣,A项正确;“国人暴动”是在西周时期,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秦灭六国是在战国末期,BCD项都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8.(2022秋·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中)学习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王同学把“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分到了一组,而把“夏禹、商汤、周武王”分到了一组。他这样分组的依据是(
)A.明君与暴君 B.时间先后顺序C.按照朝代划分 D.按照才能划分【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都是暴君,导致王朝的灭亡。而“夏禹、商汤、周武王”都是明君,治国有方,A项正确;夏桀、夏禹属于同一朝代,因此不是按时间与朝代,排除BC项;从材料中的划分并不能看出他们的才能,排除D项。故选A项。9.(2022秋·湖北襄阳·七年级校联考期中)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周族姬姓和他族异姓不同,姬姓封国不仅数量众多,且多数大国分封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这说明,周初分封(
)A.完全继承了商代地方管理体制 B.促进了社会等级秩序基本形成C.强化了“家天下”的政治统治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答案】C【详解】从“姬姓封国不仅数量众多,且多数大国分封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以同姓诸侯为主体,这说明了周初的分封制强化了“家天下”的政治统治。C项正确;分封制开始实行于西周,商朝并没有实行分封制,且从题干中也无法说明周初的分封制完全继承了商代的地方管理体制,排除A项;从题干所给的材料中,并无法直接得出周初分封促进了社会等级秩序基本形成这一结论,排除B项;在分封制之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因此,分封制并无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
)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C.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 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答案】A【详解】据材料“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可知,周天子通过一定的仪式分封诸侯,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明确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群里和义务的关系,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分封制的实施仪式,未体现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D项属于分封制的目的,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1.(2022秋·江苏徐州·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A.《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B.《吕氏春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C.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戌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D.历史学家的观点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A.A B.B C.C D.D【答案】C【详解】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C项正确;《诗经》《吕氏春秋》、历史学家的观点带有主观色彩,可信度不是最高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12.(2022秋·福建宁德·七年级统考期中)《礼记•王制》记载,西周时期50岁以上老人免除徭役,60岁以上免除兵役。至80岁者,一个儿子可以免除一些义务。这反映了西周
(
)A.分封制度得到推广 B.依据年龄免除徭役C.重视敬老机制建设 D.徭役兵役十分繁重【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周重视养老问题,规定50岁以上老人免除徭役,60岁以上免除兵役。为让子孙更好地赡养老人,实行有老人的家庭可减免徭役的政策。因此,题干材料反映了西周重视敬老机制建设,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养老问题,没有涉及分封制的实行,排除A项;题干材料不光涉及到了免除徭役,还涉及到免除兵役,因此,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表明老人按岁数免除徭役兵役,无法说明当时徭役兵役十分繁重,排除D项。故选C项。13.(2022秋·广东广州·校联考期中)利簋,又名“檀公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簋腹内底铸铭文如下:“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诗经·大明》中记述此事,称之为“燮伐(偷袭进攻)大商”;《史记》中说“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以上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的记载都涉及(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牧野之战【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燮伐(偷袭进攻)大商”、“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及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因此,D项正确;桂陵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排除A项;马陵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排除B项;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2022秋·江苏泰州·统考期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时回顾总结,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好方法。某位同学经过这段历史学习后所做的总结如下:“大禹建夏国家立,商朝甲骨传文字,西周分封扩疆土,春秋诸侯争霸业”,你能帮他拟定一个总结的主题吗?(
)A.早期国家的建立 B.人类文明的起源C.社会变革的发生 D.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A【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大禹建夏”是指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朝甲骨文属于成熟的文字,“西周分封扩疆土”是指开创了成熟的政治制度,“春秋诸侯争霸”说明各争霸国多是相对强大的国家政权。综合以上分析,夏、商、周(包括西周、东周)都是早期国家建立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人类文明的起源比材料中提到的朝代时间更早一些,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社会变革的信息,排除C项;夏、商、周、春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青铜器与甲骨文15.(2022秋·广东东莞·七年级校考期中)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这是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
)A.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 B.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C.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 D.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答案】B【详解】根据“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可知商周青铜器制作中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延续至今,这说明青铜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B项正确;“贯通整个中国历史”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的影响,不能据此说明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也没有体现人文精神,排除CD项。故选B项。16.(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2006年7月,河南殷墟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遗址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
)A.世界上最早的石器时代社会历史发展面貌 B.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的古代文字C.中国青铜器时代最繁荣的时期的历史文化 D.中国历史上最早奴隶制国家社会发展面貌【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是商代的都城,商朝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制造的最为繁盛时期,如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以造型精美著称。C项正确;商朝属于奴隶社会,排除A项;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排除B项;中国历史上最早奴隶制国家是夏朝,排除D项。故选C项。17.(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多带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近日,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出与商王朝时期一致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不同文化间互动频繁 D.古蜀文化相对先进【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多带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近日,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出与商王朝时期一致的玉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从良渚、殷商、三星堆等不同地方发掘的玉琮来看,总体上形状相似,尽管存在一定区别,但都是中华文明的代表,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南北文化渐趋一致,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互动频繁”,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无法得出古蜀文化相对先进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18.(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校联考期中)近期四川三星堆考古挖掘又不断“上新”(看图片):金面具、金权杖、鸟形金铈片……文物数以千计。据专家测算,三星堆遗址年代距今4800~3100年(约公元前2800-公元前1100年),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从考古学上证实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化B.三星堆遗址相当于夏商时期C.电视、网络直播三星堆考古现场,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D.三星堆出土大量金具,说明黄金在远古是不值钱的【答案】D【详解】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黄金是稀有金属,在远古也是值钱的,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除三星堆遗址外,我国还有山顶洞人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因此三星堆遗址从考古学上证实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化,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由“约公元前2800——公元前1100年”可知,三星堆遗址相当于夏商时期,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电视、网络直播三星堆考古现场,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19.(2022秋·广西河池·七年级统考期中)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联系的纽带。下列“国”字是汉字不同时期的写法。对“国”字正确解读是(
)A.最早起源夏朝 B.在中国对外文明交往中产生C.体现儒家思想 D.是中华文明发展创新的见证【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文字从大篆到小篆到隶书再到现在宋体,越来越便于人们书写辨认,体现了文字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断创新,D项正确;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汉字(即最早的甲骨文)起源于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时期,排除A项;文字变化并不是体现在对外文明交往中产生的,排除B项;不同时期文字的不同写法变迁,并不能体现儒家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20.(2022秋·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中)文字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21年,胡适提出:“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推翻胡适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A.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字 B.良渚遗址出土精美玉器C.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D.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商代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说明商代已经有文字,A项是有力证据,A项正确;玉器、二里头遗址、纸都不能证明有文字,排除BCD项。故选A项。动荡的春秋时期21.(2022秋·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中)在过伯簋中部分铭文:“过白(伯)从(昭)王伐反册(荆)…”《左传》也有“昭王南征(荆楚)而不复”的记载。这说明(
)A.昭王巩固了其统治 B.王室权威受到了挑战C.礼乐制度趋于崩溃 D.楚国成为诸侯的霸主【答案】B【详解】概括材料可知,过伯簋的铭文和《左传》都记载了周昭王率军讨伐楚国的史实。作为诸侯国的楚国反叛周王室,这表明周王室的权威受到了挑战,B项正确;周昭王伐楚“而不复”,不能反映统治巩固。排除A项;礼乐制度趋于崩溃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周昭王是西周第四位王,时间不匹配。排除C项;楚国称霸是在春秋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2.(2022秋·广东东莞·七年级校考期中)公元前527年,周天子王后去世举办丧礼,晋国派籍谈参加,周王问晋国为何没有进贡,籍谈说晋国从来没有受过恩惠,因而没有进贡明器。于是周王列举历代周王室恩赐给晋国的明器,并说籍谈忘了他掌管典籍的祖先!这就是“数典忘祖”。这反映了(
)A.诸侯争霸 B.等级制度彻底瓦解 C.王室衰微 D.战国七雄势力强大【答案】C【详解】据题意可知,历代周王都曾经恩赐给晋国明器,但晋国的使者仍然以没有受到过周王室的恩惠而不向周王室进贡明器,说明周王室权威下降,不能对诸侯形成威慑,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周王室的衰微,不能体现诸侯争霸,排除A项;“彻底瓦解”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公元前527年还处于春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23.(2022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中)《左传》记载: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史记》记载:楚庄王北上征伐“陆浑之戎”,向周大夫王孙满问鼎的轻重。这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B.分封制已完全崩溃 C.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D.各诸侯国和谐相处【答案】C【详解】据材料“《左传》记载: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史记》记载:楚庄王北上征伐‘陆浑之戎’,向周大夫王孙满问鼎的轻重”可知,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葵丘会盟及”“楚王问鼎”的故事,二者出现的原因均是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而导致分封制瓦解,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体现周王室衰微,因而出现了“葵丘会盟及”“楚王问鼎”,而不是民族交融,排除A项;战国时期分封制完全崩溃,排除B项;“楚王问鼎”未涉及诸侯间的关系,而是挑战周天子的权威,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4.(2022秋·河南周口·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社会状况(
)A.社会动荡不安 B.军事实力强盛 C.青铜业发达 D.经济水平高【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显示的是作战的攻击和防护工具,体现了战争和社会的动荡,A项正确;弱国也有武器,材料是为了说明军事冲突频繁,当时铁器已经出现,铜制武器体现不出经济水平高,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25.(2022秋·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中)读下表。由表中战争可以推知(
)春秋时期楚国消灭国家及迁徙表(部分)A.彻底摧毁了周王室权威 B.楚国最终成为霸主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D.亡国遗民多向北迁徙【答案】C【详解】据表格看出,楚国灭掉了罗、卢戎、萧等诸侯国,导致这些国家的人口迁徙到许多地方,这说明这些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交往,C项正确;ABD三项不能从材料得出,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6.(2022秋·江西抚州·七年级统考期中)“在东周初年,楚国还是一个自称‘蛮夷’不为周天子承认的江汉小国。……到了三楚雄师挥戈北上,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终于在春秋时期完成一代霸业。”“完成一代霸业”的是()A.楚文王 B.楚成王 C.楚庄王 D.楚怀王【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中“挥戈北伐”“问鼎中原”“在春秋时期完成一代霸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曾亲领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曾询问周王室九鼎的大小、轻重,表现了称霸的野心,故选C;楚文王和楚成王父子时期,楚国尚未问鼎中原,完成霸业,故排除AB;楚怀王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故排除D。27.(2022秋·四川泸州·七年级校考期中)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中原小国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直接经历的战火40余次。这些说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A.战争规模大 B.战乱频繁 C.小国被兼并 D.周王独尊【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时期的中原小国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直接经历的战火40余次”可知,材料说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战争规模,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小国被兼并,排除C项;春秋时期,周王地位衰微,排除D项。故选B项。28.(2022秋·山西吕梁·七年级统考期中)“戎狄多居山间,车战难以施展,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故戎狄擅长于步战。晋国吸取戎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上述史料表明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促进了(
)A.政治变革 B.国家统一 C.民族交融 D.思想解放【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戎狄多居山间,车战难以施展,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故戎狄擅长于步战。晋国吸取戎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可知,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政治变革题干并未体现,排除A项;国家统一题干并未提及,排除B项;思想解放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9.(2022秋·安徽淮北·七年级校联考期中)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还出土铁农具200多件。这反映了战国中晚期(
)A.铁器在中国开始出现 B.铁器的制作工艺高超C.铁农具使用已很普遍 D.铁器已用于农业生产【答案】D【详解】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还出土铁农具200多件。说明铁器已用于农业生产,D项正确;春秋后期就已经有了铁农具,排除A项;根据题干内容,并没有体现铁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排除B项;从战国中晚期出土铁范和陶范数量的占比来看,铁农具的使用还不普遍,排除C项。故选D项。30.(2022秋·山东济南·七年级统考期中)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如下资料。它们反映的主题是(
)A.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B.农业生产分工细致C.手工业不同经营方式 D.工具动力的演进历程【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幅图反映的是打制石器,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第二幅图反映的是河姆渡居民使用的农业工具骨耜;第三幅图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农业工具青铜铲;第四幅图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不同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生产分工细致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B项;手工业不同经营方式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题干展示的图片均是以人力作为动力的,排除D项。故选A项。31.(2022秋·江苏扬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陕西凤翔秦景公墓出土了铁制铲、刀等器具,孔子的弟子冉伯牛名耕,晋国力士名牛子耕。这表明,该时期出现了(
)A.群居生活 B.铁犁牛耕 C.采集渔猎 D.农耕定居【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秦景公墓出土了铁制铲、刀等器具,孔子的弟子冉伯牛名耕,晋国力士名牛子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到战国时,铁农具和牛耕使用范围扩大。铁农具和牛耕牛耕的使用,使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B项正确;群居生活是早原始人类时期,排除A项;采集渔猎是在原始人类时期,排除C项;农耕定居是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出现的,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2.(2022秋·陕西西安·七年级统考期中)《史记》载:“(晋)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三个卿大夫)共杀知伯(晋国政治家),尽并其地。……(晋)幽公之时,晋畏,反朝(朝拜)韩、赵、魏之君。”这段材料记载的是历史上著名的(
)A.尊王攘夷 B.卧薪尝胆 C.商鞅变法 D.三家分晋【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三个卿大夫)共杀知伯(晋国政治家),尽并其地。……(晋)幽公之时,晋畏,反朝(朝拜)韩、赵、魏之君。”和所学可知,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D项正确;“尊王攘夷”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旗号,排除A项;卧薪尝胆反映是春秋后期的吴越争霸,排除B项。商鞅变法是在秦国进行,排除C项。故选D项。33.(2022秋·山东菏泽·七年级统考期中)据史书记载:吴起,今菏泽市定陶区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一生经历数十场战役,先后推动魏国、楚国的壮大;孙膑,今菏泽市鄄城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指挥齐军取得了对魏国作战的胜利。该材料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A.战争频繁,延绵不断 B.战国争雄,魏国主导C.变法革新,日新月异 D.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一生经历数十场战役,先后推动魏国、楚国的壮大;孙膑,……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指挥齐军取得了对魏国作战的胜利”可知,吴起、孙膑作为战国时期的军事家,都经历、指挥了多次战役,故材料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延绵不断”,A项正确;题干“……先后推动魏国、楚国的壮大……取得了对魏国作战的胜利”可知,材料反映不出是魏国主导,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变法革新,日新月异”“变法革新,日新月异”的信息,排除CD项。故选A项。34.(2022秋·河南三门峡·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图为湖北云梦发掘出土的战国晚期木觚[gū]。木觚上写有一段长文,记载了东方五国派谋士游说秦王停战的故事。觚文大多清晰,字体是秦隶,个别文字篆书意味较浓。该觚文可用来研究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②战国后期的书写材料③战国后期秦国的文字发展情况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记载了东方五国派谋士游说秦王停战的故事”、“觚文大多清晰,字体是秦隶,个别文字篆书意味较浓”及所学知识可得,该觚文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之间各自为战,五国派谋士游说秦王停战,该觚文书写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可贵的材料,因为字体是秦隶,所以对战国后期秦国的文字发展情况就有研究价值,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并且这时已经是战国晚期,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35.(2022秋·河南郑州·七年级校联考期中)“一江分二水,古堰泽荫西蜀地;四象生八卦,青城道化天下人。”这副对联中描写的伟大工程是(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秦始皇陵【答案】C【详解】根据“一江分二水”、“泽荫西蜀地”可知,这座工程是位于四川的都江堰。都江堰通过鱼嘴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C项正确;灵渠位于广西境内。排除A项;长城和秦始皇陵都不是水利工程,不符合“一江分二水”的要求。排除BD项。故选C项。36.(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在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父子的主持下,历经五年的努力,都江堰建成,发挥效益。这项工程的建设为了(
)A.加强成都城市的防御 B.积累继续升官的政绩C.探索工程建设的经验 D.防洪灌溉,改善水运【答案】D【详解】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D项正确;都江堰是水利工程,与防御无关,排除A项;李冰父子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是为了个人名利,排除B项;此工程不是为了探索积累工程建设经验,排除C项。故选D项。37.(2022秋·宁夏固原·七年级校考期中)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历史是成功的,对于中国的历史也是成功的。对于他的历史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延缓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B.使秦的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强加强C.为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D.使秦国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是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秦的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最强,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而不是延缓了国家统一的步伐,A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C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38.(2022秋·广东深圳·七年级统考期中)《秦集史》指出,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早已推行,而秦国“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这说明(
)A.东方各国实行了商鞅变法 B.商鞅变法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C.秦国变法较早于其他国家 D.商鞅首创的县制促使秦国强大【答案】B【详解】由材料“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早已推行,而秦国“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可知,商鞅变法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注重创建新制度,使秦国变法后来居上,改革成效最明显。B项正确;东方各国实行了商鞅变法,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说明秦国变法晚于其他国家,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商鞅首创的县制促使秦国强大的表述,排除D项。故选B项。39.(2022秋·安徽宿州·七年级统考期中)赢渠梁(秦孝公)把大权交给了这位素不相识的客卿,命他依照他的计划和步骤,进行彻底变法,只用了十九年时间,秦国崛起为超级强国之一。这次“变法”是为了(
)A.建立军功 B.缓和矛盾 C.富国强兵 D.建立县制【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赢渠梁(秦孝公)把大权交给了这位素不相识的客卿,命他依照他的计划和步骤,进行彻底变法,只用了十九年时间,秦国崛起为超级强国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的目的。C项正确;商鞅变法鼓励军人建立军功,排除A项;缓和矛盾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商鞅变法建立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40.(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中)贾谊认为:商鞅……废除礼义的教化,用刑名律法统治天下,不效法古人的仁政,使得全国到处伤风败俗。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奖励耕战,触动了守旧贵族的利益 B.奖励耕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刑法严酷,引发后人对商鞅的差评 D.推行县制,强化对人民的严密控制五【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废除礼义的教化,用刑名律法统治天下,不效法古人的仁政,使得全国到处伤风败俗”可知,贾谊认为商鞅变法废除礼义的教化,用刑名律法统治天下,不实行仁政,引起伤风败俗,是对商鞅的差评,C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涉及商鞅用刑名律法统治天下,没有涉及奖励耕战和推行县制的内容,排除ABD项。故选C项。百家争鸣41.(2022秋·山东青岛·七年级统考期中)曾在杏坛上弦歌讲学,亦曾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是哪一学派创始人的活动印记(
)《杏坛讲学》
《周游列国》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杏坛上弦歌讲学,亦曾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项正确;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排除A项;法家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排除D项。故选B项。42.(2022秋·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中)据史载,公元前480年,鲁国大旱,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对策,孔子答道,灾旱是上天刑罚,对失政行为加以纠正即可,不需要举行求雨仪式。由此可知,孔子(
)A.主张统治者实行德政 B.反对举行祭祀仪式C.旨在维护儒学的权威 D.旨在强调封疆授土【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公元前480年,鲁国大旱,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对策,孔子答道,灾旱是上天刑罚,对失政行为加以纠正即可,不需要举行求雨仪式”可以看出孔子认为面对灾旱,统治者对执政行为进行反思和纠正,这说明孔子强调人的作用,主张统治者实行德政,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反对举行祭祀仪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旨在维护儒学的权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旨在强调封疆授土,排除D项。故选A项。43.(2022秋·安徽淮北·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在孔门弟子中,除孟懿子等少数人是贵族外,大多数人来自社会中下层,如子路原是“卞下野人”,仲弓为“贱人”之子,子张出身于“鲁之鄙家”、颜涿聚原是“梁父之大盗”。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兼爱、非攻 B.有教无类 C.顺应自然 D.因材施教【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孔子的学生多数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出身高低不等。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B项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顺应自然是老子的主张,排除A项、C项;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思想主张,但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4.(2022秋·云南怒江·七年级校考期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二手房预约买卖合同
- 小学实验器材的选择与使用指南科技篇
- 2025年度音乐直播平台DJ主播培训及签约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项目合同担保规范3篇
- 办公自动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 IDC基础业务IDC合同(2024版)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保护第三方担保合同范本维护创新权益担保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园林景观园林水景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反担保合同模板: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风险共担反担保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保障性住房回迁房买卖协议
- 基于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
- 退化林修复投标方案
- 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盘古神话中英文版
- 车辆移交安全协议书
- 办公室换岗后的心得体会办公室轮岗心得体会总结(二篇)
-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QC小组活动成果交流材料(建设)
- 影像叙事语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
- 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张兆顺54讲) PPT课件 1
- 销售人员末位淘汰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