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原卷版)_第1页
实验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原卷版)_第2页
实验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原卷版)_第3页
实验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原卷版)_第4页
实验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0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基础考点梳理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状态变化的变化有什么特点。2.实验器材:晶体(海波或者水)、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停表(1)铁架台:用于组装实验。(2)酒精灯:用于加热。(3)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4)试管:取物品。(5)烧杯:乘装需要加热的物品。(6)温度计:测量温度。(7)搅拌器:用于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8)停表:用于测量时间。3.实验前器材组装: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4.实验步骤步骤①在小试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试管中晶体粉末不宜过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没温度计测温泡即可)。步骤②在大烧杯中注入足量的温水(35~40℃之间),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步骤③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海波,当海波温度升到4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几分钟,然后撤去酒精灯和热水)。步骤④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5.实验结论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48℃;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变高。6.实验补充(1)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2)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比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3)晶体熔化时特点:固液共存,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熔化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5)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比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6)非晶体熔化时特点:吸收热量,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7)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8)晶体凝固时特点:固液共存,放出热量,温度不变。(9)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凝固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10)非晶体凝固时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7.常考实验问题如图(以海波举例)1、某时刻海波的温度如图甲所示为45℃;2、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水浴加热主要目的是使海波(或者其他晶体)受热均匀;4、在第3分钟时(熔化或者凝固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5、海波熔化过程经历了2min;6、海波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其内能增大,温度不变。精选真题汇编1.(2022•娄底)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2.(2023•无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冰热量,温度升高。当冰开始熔化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3.(2023•荆州)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4.(2023•武汉)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m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象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A.石蜡的凝固点为48℃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C.0~15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5.(2022•聊城)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时间/min01234567891011海波的温度/℃4044464848484848485053(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2)在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由实验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②继续吸收热量。(5)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烧杯中的水少B.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D.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6.(2022•绥化)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B”或“C”)(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石蜡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min。(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5)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态。A.固B.液C.固液共存7.(2022•呼和浩特)长虹同学了解物态变化后,发现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于是作如下猜想,猜想1:水和酒精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会低于0℃;猜想2:混合比例会影响混合液的凝固点。他取完全相同的两杯水,分别掺入不同量酒精,充分混合后,放入冰箱冷冻室。用温度计正确测量其温度值,每隔两分钟读取一次数据,记入表格。画出两种混合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1)某时刻,其中一支温度计示数如图1,其读数为℃;(2)当两种混合液的温度都是﹣7℃时,(选填“甲”或“乙”)图所对应的混合液处于固态;(3)若甲图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少,乙图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多,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定质量的水中,所掺酒精越多,其混合液的凝固点(选填“不变”或“越高”或“越低”)。8.(2023•湘潭)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室温下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2中温度计示数为℃。(2)由实验数据绘制成图3所示图像,可知,AB段该物质是态,BC段(选填“需要”或“不需”)吸热;由实验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研究表明晶体的熔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晶体的熔点越低,如图4,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金属丝下方与冰接触处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冰的熔点(选填“升高”或“降低”)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金属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9.(2023•德州)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公路上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融化,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1)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2)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了A图象,由此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在熔化过程中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张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丁图中B图象。(4)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丁图中C图象。由以上实验可知,加入盐后冰的熔点将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0.(2023•朝阳)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甲器材合理的安装顺序是(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图乙是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图象,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分钟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分钟时的内能。(3)持续加热,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里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理由是。11.(2023•锦州)小明同学取a、b两种粉末各50g,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物质是晶体,第6min时a物质为态,a物质第9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的内能;(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若a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1.0×103J/(kg•℃),则该物质熔化后,液态时的比热容为J/(kg•℃)。12.(2023•安徽)某小组加热一杯冰水混合物,探究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测量数据在图示坐标纸上描出了相应的点。(1)请把图上的点连接起来,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实验表明:在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选填“保持不变”或“不断上升”)。13.(2022•攀枝花)小张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1)图甲中加热方式叫水浴法,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2)图乙中小张同学关于温度计读数的方法不当之处是。(3)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海波的温度是℃。(4)小张同学绘制出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此海波的熔点是℃,此温度与课本中列出的海波熔点略有不同,原因可能是。14.(2022•鄂尔多斯)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的装置。(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2)实验时在试管内加热的是碎冰而不是冰块的原因是。(3)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及对应的状态,由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试管内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增加导致内能增加。A.分子动能B.分子势能C.分子数量(4)试管内的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一直没有沸腾,原因是。15.(2022•营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的位置。为使冰块均匀受热,应选用(选填“大冰块”或“碎冰”)进行实验。(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第6min,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0~4min升温比8~12min升温快的原因是。16.(2022•桂林)如图甲是小桂“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小桂安装器材时应该(选填“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安装。(2)图乙是小桂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可以判断海波是体。(3)小桂观察乙图发现,AB和CD两段图像中,温度升高快慢不同,这是因为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选填“密度”或“比热容”)不同造成的。17.(2022•荆门)课外兴趣小组探究某固体的状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1)实验时需要用到温度计,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接触容器壁B.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容器中拿出来再读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2)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则该物质的熔点是(选填“a”或“b”),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观察图象还可以得出,该物质在t2时刻的内能t3时刻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2022•阜新)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图甲中组装器材的顺序是(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2)待温度升高到50℃,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熔化经历了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液态时的比热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水的温度(填“低于”或“高于”)晶体的温度,可以继续吸收热量。19.(2023•怀化)图甲是探究晶体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乙图可知海波熔化时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选填“升高”或“保持不变”或“降低”)。BC段对应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海波的熔点是℃,可选用(选填“实验室温度计”或“体温计”)进行测量。20.(2023•宜昌)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撒盐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为什么撒了盐后的冰就会熔化呢?(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当两罐内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示数如图2),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对比甲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2)小华还发现,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出现白霜的是(选填“甲”或“乙”)罐。21.(2023•辽宁)小明在家中发现了爸爸防止血糖过低而食用的葡萄糖粉,想知道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于是将葡萄糖粉末带到学校的实验室,组装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1)器材组装过程中,a、b、c三个装置正确安装顺序依次为。实验过程中使用搅拌棒搅拌的目的是。(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显示温度为℃。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57667584848484899499(3)如表是小明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葡萄糖粉(填“是”或“不是”)晶体。在第5min时,试管中物质处于状态。(4)从第7min到第8min,试管中物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填“加剧”、“不变”或“减弱”)。22.(2022•辽宁)帮助小明完成“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1)小明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2)小明使用A、B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固体和水的温度。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依次安装。(3)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某时刻温度计B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4)图乙是温度计A、B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小明观察时发现,试管内出现液体时A的示数就不再升高,当固体全部变成液体后温度再升高。此现象说明固体是(填“晶体”或“非晶体”)。(5)t0时刻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分析图象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t0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处于态。23.(2022•沈阳)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雨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为了使冰受热均匀,试管中应加入(选填“碎冰块”或“大冰块”);(2)小雨绘制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小雨还想利用这套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他先把试管和搅拌棒取出,再把温度计插入烧杯的水中。为了缩短给水加热的时间,烧杯中的水应该(选填“增加”或“减少”)一些。记录测量数据后,小雨又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4)小雨通过对比图乙和图丙,发现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有着相同的特点:都需要吸收热量,温度都(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4.(2022•黔东南州)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应将(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5.(2022•吉林)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第9min时海波处于(填物质的状态)。26.(2022•盘锦)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图甲中组装实验器材正确的是:。(填字母)(2)加热一段时间,试管中的物质开始熔化,接下来的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