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课件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课件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课件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课件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情微观年份、卷别主观题题干表述考查方向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物象的作用2022·北京卷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物象的意蕴2021·天津卷“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意境的概括2021·天津卷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物象寄寓的情感【命题初探·微观考情】考势微解古代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多种现象加以艺术加工,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自然景象。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2023年新课标Ⅱ卷则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景物特点,并且需要对王国维的观点进行评价与解读。高考链接1.(2023·新课标Ⅱ卷)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2.(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3.(2020·新高考Ⅰ卷)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2024年全国三套试卷均未涉及形象内容,属于轮考题型。诗歌中的形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人物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景物事物(物象)第一课时: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准备:《衡中学案》

双色笔

笔记本

练习本

课前三分钟:朗读《衡中学案》185页-187页考向(一)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意象和意境的一般常识。2.掌握解答意象、意境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意象、意境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鉴赏诗歌意象。任务一:了解意象和意境的一般常识【活动1】朗读《衡中学案》185页-187页考向(一)和考向(三)的相关知识。【要求】1.独立完成,边读边勾画以下内容:①意象常见的词性②意象特征的常用术语③意象的描写角度和表达技巧④鉴赏意境的常用术语。2.时间:3分钟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情调和境界。

意境,通俗地讲,就是诗歌中所有意象的“总和”。意象是具体可感的个体,意境是由多个意象组成的抽象的整体。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或一句几句诗所营造的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凄凉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画面,就是意境。意境是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强调重点: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寄情、寓理、显志。(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理。(刻画人物)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

开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蓄势),奠定情感基调。

结尾:照应开头,使结构更加完整。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贯穿:线索。2.表达情感4.行文结构3.衬托人物1.营造意境意象作用鉴赏景物形象三步骤:①概括氛围的特点,一般用二字或四字词语②描绘图景③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活动2】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所讲方法,完成后面问题。【要求】①独立完成,形成书面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②时间:3分钟

③指名展示

④教师点评①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初春景象。(概括氛围的特征)②此诗描绘了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描绘图景)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任务二:学以致用【活动3】完成185页-187页考向(一)的典例1、2、3。【要求】①独立完成,边读边勾画每道题中的提示词。②规范答题,分条作答。③完成后红笔订正答案,提取要点。④时间:10分钟【点拨】典例1:包括描绘景象和概括特征两个要求,应在了解诗歌意象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典例2:如何①正面描写②侧面衬托③比拟(拟物)④化静为动典例3:考查意象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活动4】根据所讲方法,完成下面高考模拟题。【要求】:①小组讨论,形成书面答案,写在练习本上。②时间:5分钟【展示与评价】推举一人展示+教师点评。高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③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①找准意象,抓住关键,概括特点。②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时间地点的名词+概括景物特色的形容词+图画(结合表现手法)(看分值或要求)③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营造了什么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小结:景物类答题步骤答题步骤:找意象(翻译)+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作用)课后作业完成188页【典例6】并订正。第二课时:鉴赏诗歌事物形象准备:《衡中学案》

双色笔

笔记本

练习本

课前三分钟:朗读《衡中学案》185页-187页考向(二)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物象的一般常识。2.掌握解答物象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解答物象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如何鉴赏诗歌中的物象。任务一:了解物象的一般常识【活动1】朗读《衡中学案》187页-188页考向(二)的相关知识。【要求】1.独立完成,边读边勾画以下内容:①分析事物外在形象和内在品性的方法②分析诗中情感和诗人志趣需要考虑的方面③鉴赏事物形象的三个步骤。2.时间:5分钟

强调重点:1、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考法阐释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诗(词)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词)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词)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是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设问方式①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②某物象有什么特征?③某物象象征什么(有何寓意)?④某物象寄托了诗(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何种情怀)?⑤诗(词)人塑造的事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并表现了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考生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对于诗(词)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月露风云等物象,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野菊》(杨万里)一诗中赏析“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菊花高洁、脱俗的特定含义和文化内涵。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

①关注时令色彩。古代诗歌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词)人不同的诗(词)人感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诗(词)人的情感多半是喜悦的;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的;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的。同时,把握诗歌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②关注冷暖色调。古诗(词)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诗(词)人情感往往是喜悦、欢快的,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诗(词)人情感往往是忧郁、愁苦的。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如《野菊》(杨万里)一诗是诗人的托物言志之作,诗人借野外之菊的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表达自己超凡脱俗的追求。明确解题关键点,把握事物形象特点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鉴赏时需从抓动词、副词,抓抒情、议论句,抓注释,关注隐含信息的关键点入手。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联系诗(词)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词)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词)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即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不同诗(词)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但主题大多各异。

例如,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人诬陷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

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则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清华(清高华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又都融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鉴赏物象形象三步走1.概括事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等);2.由物及人,抓物与人的契合点①物与人的品质、自身经历或所处社会环境相似;②物与社会中哪些人哪些事物相似。3.塑造此物象的意义:物象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操或情感以及作者的向往或追求。

【活动2】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所讲方法,完成后面问题。【要求】①独立完成,形成书面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②时间:3分钟【展示与评价】指名展示+教师点评早梅

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案:①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③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任务二:学以致用【活动3】完成187页考向(二)的典例4。【要求】①独立完成,边读边勾画每道题中的提示词。②规范答题,分条作答。③完成后红笔订正答案,提取要点。④时间:4分钟【点拨】典例4: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词刻画了桂花怎样的形象,可以从形(外在形象)、神(内在品质)两个角度考虑。苦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活动4】根据所讲方法,完成下边的高考题【要求】①小组讨论,形成书面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②时间:5分钟【展示与评价】推举一人展示+教师点评【答案】

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小结:分析诗中情感和诗人志趣时需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①借助事物形象②借助传统意象③联系诗人际遇感受课后作业完成《提能训练》411页第2题并红笔订正。第三课时: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准备:《衡中学案》

双色笔

笔记本

练习本

课前三分钟:朗读《衡中学案》188页-189页考向(四)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1.学会概括人物形象特征。2.掌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解答人物形象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任务一:了解鉴赏人物形象的一般常识【活动1】朗读《衡中学案》188页-189页考向(四)的相关知识。【要求】1.独立完成,边读边勾画以下内容:①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类②如何分析诗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情志③鉴赏人物形象的三个步骤。2.时间:5分钟1.鉴赏人物形象的四个切入口(1)从标题、注释入手,因为标题或者注释往往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身份、经历及思想情感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2)由塑造人物的描写方法入手来把握人物形象。如《行路难》中的“停杯”“投箸”等行为,显露出诗人的烦闷。(3)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意象)来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能体现人物心境。

(4)析典故分析人物形象。2.人物常见身份:文人、爱国者、思妇、隐者、英雄、戍卒、游子、老翁、商人、劳动人民、征人、将军、统治者、歌女、官员、渔夫等。强调重点:侧面描写自然环境烘托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借气候环境的恶劣和传来的捷报,侧面描写了将士们的出色表现。社会环境烘托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以人衬人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用美人衬托英雄,侧面反映周瑜英姿潇洒、年轻有为。正面描写白描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就是用年岁做线条粗略地勾勒出了一个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的少女形象。细节描写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又开封”这一细节把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语言描写如《琵琶行》中诗人与琵琶女的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如《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心理描写如《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外貌描写如《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3.人物描写技巧分类4.答题步骤与要求步骤: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内容分析+手法+作用(情感)要求:①说特点:全诗刻画了一个

形象。②析例句:诗歌的

联运用了

手法,通过

的描写,表现了诗人

性格。③明作用:诗歌通过刻画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高洁不俗、洒脱放达的高人逸士形象。(特点+身份)2.高洁不俗: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形象特点。潇洒疏放: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形象特点。(性格—具体分析)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或情感)【活动2】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所讲方法,完成后面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