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心脾两虚病程记录_第1页
眩晕-心脾两虚病程记录_第2页
眩晕-心脾两虚病程记录_第3页
眩晕-心脾两虚病程记录_第4页
眩晕-心脾两虚病程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张X,女,49岁,因“头晕反复发作1年,加重伴心悸1周。”于2018年11月19日由门诊以“高血压”诊断收入院。病例特点: 1、现病史摘要:患者于1年前无诱因出现头晕不适,就诊于外院,监测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诊为“高血压”,予以降压治疗,症状好转,但此后仍时因劳累或情志不畅而感头晕,平素长期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日一次及阿尔马尔片半片日一次(量不详)以降压,但血压控制不理想,本次发病于入院前1周病人因劳累而感头晕症状明显加重,伴有胸闷,心悸,自服上药,上述症状无好转,故来诊,门诊以“高血压”之诊断收入院。病来无意识障碍,无偏瘫失语,无恶心呕吐,无听力进行性下降。现症见及一般情况: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腰膝酸软,胸闷,心悸,乏力,胃纳及夜寐差,二便调。 2、重要既往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其他疾病史:无。 3、主要体格检查:体温36℃,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80/90mmHg,中医四诊所见:有神,面色不华,舌质暗淡,舌体适中,舌苔薄白,脉象沉细,声息气味无异常。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叩之不大,心率70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头肌反射,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对称引出,无亢进及减弱。双侧Babinski征(一)、双侧Chaddock征(一)、克氏征、布氏征(一)。 4、辅助检查:心电图(2018-11-19内一病房):ST-T改变(Ⅱ、Ⅲ、avF)。中医辨病辨证依据:病因为女性患者,年近半百,素体虚弱。病机:心脾两虚,清阳不展,清空失养则头晕目眩;肾气渐虚,腰府失养则腰膝酸软;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沉重麻木,心神失养则胸闷心悸乏力,夜寐差;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为气虚之征。病位:病位在清窍,涉及心脾。病性:属于虚证,心脾气虚为主。病情:为重,有中风的风险。病势:为逆,预后不佳。证名:四诊相参,辨属心脾两虚之眩晕。中医类证鉴别:1.与中风病相鉴别。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可为中风病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2.与厥证相鉴别。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醒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可有眩晕欲倒的表现,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西医诊断依据:1、症状:因“头晕反复发作1年,加重伴心悸1周。”入院。2、体征:血压180/90mmHg。3、辅助检查:心电图(2018-11-19内一病房):ST-T改变(Ⅱ、Ⅲ、avF)。4、多次非同日静息状态下监测血压高于正常。西医鉴别诊断:该患者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其应与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1)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早期均有明显的肾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在病程的中后期出现高血压。肾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次尿细菌培养和静脉肾盂造影对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有价值。(2)肾血管疾病: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高血压特点为病程短,为进展性或难治性高血压,舒张压升高明显(常>110mmHg),腹部或肋脊角连续性或收缩期杂音,血浆肾素活性增高,两侧肾脏大小不等(长径相差>1.5cm)。可行超声检查,静脉肾盂造影,血浆肾素活性测定,放射性核素肾显像,肾动脉造影等以明确。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眩晕心脾两虚西医诊断:1.高血压病3级(高危)诊疗计划:1、护理:二级护理2、饮食方案:低盐低脂饮食3、调护:慎起居,避风寒,调情志4、理化检查计划及大型检查的理由:监测肾功、离子、血脂、血糖及心肌酶学等。行头部CT以查明是否有急性脑血管病,行肺CT以查明是否肺内占位,行颈部血管彩超以查明是否有动脉硬化,行甲功及甲状腺彩超以查明是否有甲状腺疾患,行心脏彩超以查明心脏大小,行腹部彩超检查以查明是否有肝胆疾患。5、治疗方案:(1)中医:治则治法:益气健脾,养心安神药物:中汤药:予以炙甘草汤加减。方中取炙甘草、党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生地、麦冬、阿胶以养心补血,润肺生津,生姜、桂枝以通阳复脉,川芎、赤芍以活血。方药如下:炙甘草25g生姜10g桂枝10g党参15g生地10g阿胶10g(烊化)麦冬15g茯神20g大枣10g甘松10g远志10g石菖蒲10g一剂二次/天,煎药机煎药,口服。中成药:患者心悸症状明显,予以口服稳心颗粒并静点生脉液以养心安神。中医非药物疗法:予以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熨烫及雷火灸以补心脾,通经络。(2)西医:治疗原则:予以降压为主。具体用药: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并自备阿尔马尔片以降压。6、预后及告知:有发展急性脑血管病的可能,向家属交待。 医师签名:XXX,手签:2018-11-2009:56患者现诉头晕症状好转,偶有心悸,胃纳及夜寐差,二便调,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象沉细。血压140/9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继续监测血压。 医师签名:XXX,手签: XX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2018-11-2015:45一、对病志书写评价:病志书写完整,辩证准确。二、中医(一)中医诊断:眩晕心脾两虚(二)辨病辨证依据:女性患者,年近半百,素体虚弱。心脾两虚,清阳不展,清空失养则头晕目眩;肾气渐虚,腰府失养则腰膝酸软;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沉重麻木,心神失养则胸闷心悸乏力,夜寐差;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为气虚之征。病位在清窍,涉及心脾。病性:属于虚证,心脾气虚为主。病情为重,有中风的风险。病势为逆,预后不佳。四诊相参,辨属心脾两虚之眩晕。补充或更正:无(三)中医类证鉴别:1.与中风病相鉴别。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可为中风病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謇等表现。2.与厥证相鉴别。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醒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可有眩晕欲倒的表现,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3.与痫病相鉴别。痫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眩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鉴别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四)治则治法: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五)方名:予以炙甘草汤加减。(六)药物组成:炙甘草25g生姜10g桂枝10g党参15g生地10g阿胶10g(烊化)麦冬15g茯神20g大枣10g甘松10g远志10g石菖蒲10g一剂二次/天,煎药机煎药,口服。(七)方解或药物加减说明:方中取炙甘草、党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生地、麦冬、阿胶以养心补血,润肺生津,生姜、桂枝以通阳复脉,川芎、赤芍以活血。三、西医(一)对病史体征必要更正或补充:无(二)西医诊断:1、诊断:高血压病3级(高危)依据:(1)多次非同日静息状态下监测血压高于正常。(2)体征:血压180/90mmHg。鉴别诊断:该患者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其应与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1)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早期均有明显的肾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在病程的中后期出现高血压。肾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次尿细菌培养和静脉肾盂造影对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有价值。(2)肾血管疾病: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高血压特点为病程短,为进展性或难治性高血压,舒张压升高明显(常>110mmHg),腹部或肋脊角连续性或收缩期杂音,血浆肾素活性增高,两侧肾脏大小不等(长径相差>1.5cm)。可行超声检查,静脉肾盂造影,血浆肾素活性测定,放射性核素肾显像,肾动脉造影等以明确。(3)嗜铬细胞瘤:高血压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典型病例常表现为血压的不稳定和阵发性发作。发作时除血压骤然升高外,还有头痛、心悸、恶心、多汗、四肢冰冷和麻木感、视力减退、上腹或胸骨后疼痛等。典型的发作可由于情绪改变如兴奋、恐惧、发怒而诱发。血和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胰高糖素激发试验、酚妥拉明试验、可乐定试验等药物试验有助于作出诊断。(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有:①轻至中度高的症状和体征有:①轻至中度高血压;②多尿尤其夜尿增多、口渴、尿比重偏低;③发作性肌无力或瘫痪、肌痛、搐搦或手足麻木感等。凡高血压者合并上述3项临床表现,并有低钾血症、高血钠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应考虑本病之可能。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和尿醛固酮升高,PRA降低。(5)皮质醇增多症:垂体瘤、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所致,表现为满月脸、多毛、皮肤细薄,血糖增高,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和17羟或17酮类固醇增高,肾上腺超声可以有占位性病变。(6)主动脉缩窄:多表现为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如患者血压异常升高,或伴胸部收缩期杂音,应怀疑本症存在。CT和MRI有助于明确诊断,主动脉造影可明确狭窄段范围及周围有无动脉瘤形成。四、诊疗计划:治疗原则及用药:治疗原则:予以降压为主。具体用药: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并自备阿尔马尔片以降压。 医师签名:XXX,手签: 主治医师手签: XXX主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2018-11-2108:05一、中医(一)中医诊断:眩晕心脾两虚(二)辨病辨证依据:女性患者,年近半百,素体虚弱。心脾两虚,清阳不展,清空失养则头晕目眩;肾气渐虚,腰府失养则腰膝酸软;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沉重麻木,心神失养则胸闷心悸乏力,夜寐差;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为气虚之征。病位在清窍,涉及心脾。病性:属于虚证,心脾气虚为主。病情为重,有中风的风险。病势为逆,预后不佳。四诊相参,辨属心脾两虚之眩晕。补充或更正:无经典引用:《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预后分析:头晕反复发作,易致中风,预后差。(三)治则治法:益气健脾,养心安神(四)方名:予以炙甘草汤加减。(五)药物组成:炙甘草25g生姜10g桂枝10g党参15g生地10g阿胶10g(烊化)麦冬15g茯神20g大枣10g甘松10g远志10g石菖蒲10g一剂二次/天,煎药机煎药,口服。(六)方解或药物加减说明:方中取炙甘草、党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生地、麦冬、阿胶以养心补血,润肺生津,生姜、桂枝以通阳复脉,川芎、赤芍以活血。二、西医(一)对病史体征必要更正或补充:无(二)西医诊断:1、诊断:高血压病3级(高危)依据:同前。2、补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待查)依据:(1)辅助检查: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双叶多发混合性结节伴部分钙化。3、修正诊断:无三、对下级医师诊疗评价:西医诊断明确,用药合理。四、指导意见:继续监测血压和心率。除了应用药物之外,还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避免被动吸烟,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心脏彩超:主动脉瓣钙化并关闭不全(轻度),二尖瓣返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假性正常化)。建议定期随诊复查。五、学术进展: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长期以来,高血压治疗以药物为主,并逐渐形成了包含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内的六大类降压药物及其不同组合。在新药研制上,以上六大类降压药有了新的突破。一、新一代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二、直接肾素抑制剂与其它药物相比有一定优越性,而联用则会使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三、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阻滞剂对于伴有症状的射血分数减低的慢性心衰患者(NYHAⅡ/Ⅲ),如果血压正常而且耐受ACEI或ARB合理剂量,可替换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四、新型ARB类药物其作用不依赖于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通路。五、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