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8.6.2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8.6.2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8.6.2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8.6.2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8.6.2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课时作业35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时间:45分钟——基础巩固类——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③一条直线在平面内,另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则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D)A.0B.1C.2D.3解析:①②③均正确.2.在空间中,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B)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③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A.①③④ B.①④C.① D.①②③④3.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直线m⊥α,则(C)A.β内必存在直线与m平行,且存在直线与m垂直B.β内不肯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不肯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C.β内不肯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必存在直线与m垂直D.β内必存在直线与m平行,不肯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解析:因为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直线m⊥α,所以m垂直于两平面的交线,所以β内不肯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必存在直线与m垂直.4.(多选)如图,直线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ABC内接于圆O,且AB为圆O的直径,点M为线段PB的中点.以下各命题中,真命题为(ABCD)A.BC⊥PCB.OM∥平面APCC.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等于线段BC的长D.三棱锥M­PAC的体积等于三棱锥P­ABC体积的一半解析:因为PA⊥圆O所在的平面,BC⊂圆O所在的平面,所以PA⊥BC,而BC⊥AC,PA∩AC=A,所以BC⊥平面PAC,而PC⊂平面PAC,所以BC⊥PC,故A正确;因为点M为线段PB的中点,点O为AB的中点,所以OM∥PA,而OM⊄平面PAC,PA⊂平面PAC,所以OM∥平面APC,故B正确;因为BC⊥平面PAC,所以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等于线段BC的长,故C正确;三棱锥M­PAC和三棱锥P­ABC均可以平面PAC为底面,此时M究竟面的距离是B究竟面距离的一半,故三棱锥M­PAC的体积等于三棱锥P­ABC体积的一半,故D正确.5.如图,▱ADEF的边AF⊥平面ABCD,且AF=2,CD=3,则CE=(D)A.2 B.3C.eq\r(5) D.eq\r(13)解析:因为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F綉DE.因为AF⊥平面ABCD,所以DE⊥平面ABCD.所以DE⊥DC.因为AF=2,所以DE=2.又CD=3,所以CE=eq\r(CD2+DE2)=eq\r(9+4)=eq\r(13).6.△ABC所在的平面为α,直线l⊥AB,l⊥AC,直线m⊥BC,m⊥AC,则直线l,m的位置关系是(C)A.相交B.异面C.平行D.不确定解析:因为l⊥AB,l⊥AC且AB∩AC=A,所以l⊥平面ABC.同理可证m⊥平面ABC,所以l∥m,故选C.二、填空题7.长方体ABCD­A1B1C1D1中,MN在平面BCC1B1内,且MN⊥BC于点M,则MN与AA1的位置关系是平行.解析:如图.易知AB⊥平面BCC1B1.又∵MN⊂平面BCC1B1,∴AB⊥MN.又∵MN⊥BC,AB∩BC=B,∴MN⊥平面ABCD,易知AA1⊥平面ABCD.故AA1∥MN.8.直线a和b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两个不同平面内,使a∥b成立的条件是①②③.(只填序号即可)①a和b垂直于正方体的同一个面;②a和b在正方体两个相对的面内,且共面;③a和b平行于同一条棱;④a和b在正方体的两个面内,且与正方体的同一条棱垂直.解析:①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②为面面平行的性质,③为基本领实4的应用,故①②③正确.9.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B上一点,N是A1C的中点,MN⊥平面A1DC,则MN与AD1的位置关系为平行;若AM=λAB,则λ=eq\f(1,2).解析:∵ABCD­A1B1C1D1为正方体,∴CD⊥平面AA1D1D,∴CD⊥AD1,又∵四边形AA1D1D为正方形,∴A1D⊥AD1,∴AD1⊥平面A1DC,又MN⊥平面A1DC,∴AD1∥MN,连接ON,则四边形AMON为平行四边形,AM=ON=eq\f(1,2)AB,故λ=eq\f(1,2).三、解答题10.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B1C的中点为O,且AO⊥平面BB1C1C.(1)证明:B1C⊥AB.(2)若AC⊥AB1,∠CBB1=60°,BC=1,求三棱柱ABC­A1B1C1的高.解:(1)证明:如图,连接BC1,则O为B1C与BC1的交点.因为侧面BB1C1C为菱形,所以B1C⊥BC1.又AO⊥平面BB1C1C,所以B1C⊥AO,故B1C⊥平面ABO.由于AB⊂平面ABO,故B1C⊥AB.(2)方法1:在平面BB1C1C内作OD⊥BC,垂足为D,连接AD.在平面AOD内作OH⊥AD,垂足为H.如图.由于BC⊥AO,BC⊥OD,故BC⊥平面AOD,所以OH⊥BC.又OH⊥AD,所以OH⊥平面ABC.因为∠CBB1=60°,所以△CBB1为等边三角形.又BC=1,可得OD=eq\f(\r(3),4).由于AC⊥AB1,所以OA=eq\f(1,2)B1C=eq\f(1,2).由OH·AD=OD·OA,且AD=eq\r(OD2+OA2)=eq\f(\r(7),4),得OH=eq\f(\r(21),14).又O为B1C的中点,所以点B1到平面ABC的距离为eq\f(\r(21),7),故三棱柱ABC­A1B1C1的高为eq\f(\r(21),7).方法2:由于侧面BB1C1C为菱形,∠CBB1=60°,BC=1.故B1C=1,BO=eq\f(\r(3),2),又AC⊥AB1,则AO=eq\f(1,2),AC=eq\f(\r(2),2),易得AB=1,在△ABC中,易得AC边上的高h=eq\f(\r(14),4),由VA­BB1C=VB1­ABC,得eq\f(1,3)S△BB1C·AO=eq\f(1,3)S△ABC·h三棱柱,所以eq\f(\r(3),4)×eq\f(1,2)=eq\f(1,2)×eq\f(\r(2),2)×eq\f(\r(14),4)·h三棱柱,所以h三棱柱=eq\f(\r(21),7).所以三棱柱ABC­A1B1C1的高为eq\f(\r(21),7).1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2,AB=2DC,AB∥DC,∠BCD=90°.(1)求证:PC⊥BC;(2)求多面体A­PBC的体积.解:(1)证明:∵PD⊥平面ABCD,BC⊂平面ABCD,∴PD⊥BC.∵∠BCD=90°,∴BC⊥CD.∵PD∩CD=D,∴BC⊥平面PCD.又PC⊂平面PCD,∴PC⊥BC.(2)∵PD⊥平面ABCD,∴VA­PBC=VP­ABC=eq\f(1,3)·S△ABC·PD.∵AB∥DC,∠BCD=90°,∴△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为直角.∵PD=DC=BC=2,AB=2DC,∴VA­PBC=eq\f(1,3)·S△ABC·PD=eq\f(1,3)×eq\f(1,2)·AB·BC·PD=eq\f(1,3)×eq\f(1,2)×4×2×2=eq\f(8,3).——实力提升类——1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直线l(与直线BB1不重合)⊥平面A1C1,则(B)A.B1B⊥l B.B1B∥lC.B1B与l异面但不垂直 D.B1B与l相交但不垂直解析:因为B1B⊥平面A1C1,又因为l⊥平面A1C1,所以l∥B1B.13.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直线l满意l⊥m,l⊥n,l⊄α,l⊄β,则(D)A.α∥β且l∥αB.α⊥β且l⊥β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解析:若α∥β,则由m⊥平面α,n⊥平面β,可得m∥n,这与m,n是异面直线冲突,故α与β相交.设α∩β=直线a,过空间内一点P,作m′∥m,n′∥n,则m′与n′相交,m′与n′确定的平面为γ.因为l⊥m,l⊥n,所以l⊥m′,l⊥n′,所以l⊥γ.因为m⊥平面α,n⊥平面β,所以m′⊥平面α,n′⊥平面β,所以a⊥m′,a⊥n′,所以a⊥γ.又因为l⊄α,l⊄β,所以l与a不重合.所以l∥a,综上知,选D.14.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D是侧面PBC上的一点,过D作平面ABC的垂线DE,其中D∉PC,则DE与平面PAC的位置关系是平行.解析:∵DE⊥平面ABC,PA⊥平面ABC,∴DE∥PA.又DE⊄平面PAC,PA⊂平面PAC,∴DE∥平面PAC.15.如图,在四面体P­ABC中,PA⊥平面ABC,PA=AB=1,BC=eq\r(3),AC=2.(1)证明:BC⊥平面PAB.(2)在线段PC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AC⊥BD,若存在,求PD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由题知:AB=1,BC=eq\r(3),AC=2.则AB2+BC2=AC2,所以AB⊥BC,又因为PA⊥平面ABC,所以PA⊥BC,因为PA∩AB=A,所以BC⊥平面PAB.(2)在线段PC上存在点D,当PD=eq\f(\r(5),4)时,使得AC⊥BD.理由如下:如图,在平面ABC内,过点B作BE⊥AC,垂足为E,在平面PAC内,过点E作DE∥PA,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